南朝最后一个苟延残喘的王朝,被隋灭了之后,连正统性都不被承认了,隋以北魏元氏、北周宇文氏为二王后,所有南陈宗室全部被打发到陇右吃沙子,直到隋炀帝时期才被召回,唐朝代隋承认了隋朝的统续说法,以北魏元氏、北周宇文氏、隋朝杨氏为“三恪”,隋唐时期,北朝的正统性高于南朝,但为了完整接续西晋的统续,只好在名义上以南北二朝同为正统,实际上是以北朝为正统,表现就是“二王三恪”是北朝帝室后代,到了宋代,由于宋朝拉胯,澶渊之盟后,与辽南北二朝互称,于是在历史记载上暗搓搓搞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以南朝宋齐梁陈为正统,《资治通鉴》在隋灭陈之前,对隋文帝的称呼是“隋主”,到了南宋时期,南朝正统性更是直线上升,然后到了元明清朝时期,南北朝的正统性逐渐又回到了隋唐时期的说法,进入现代,由于宁波拿破仑常凯申的缘故,吕思勉等人对南朝的评价又双叒叕地直线上升,吕思勉等人活到了新中国建国、抗美援朝之后,常凯申被赶去台湾当了岛主,这帮人被打脸歇逼了。进入现代,新中国完成了工业化,国力直线上升,汉唐等大一统王朝及雄才大略之主的历史评价也直线上升,希望回到过去“天朝上国”的荣光,对于南陈这种“江左之国”和南陈皇帝这种“江南国主”评价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你看,历朝历代表面上是评价南陈,实际上都是为了现实的需求,对南陈进行评价,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然我对南陈这种以开国皇帝“做贼”为开头的王朝评价好不到哪里去,南陈最大的坏处是苟延残喘了三十七年,让人们对它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它可以翻盘,也不看看南陈灭亡后的户口数,才五十万户,这还是经过陈文帝、陈宣帝励精图治二十年的成果,同时期的北周是多少户?四百多万户!它国都就在边境长江上,它应该早二十年就被北周灭了。
吹南陈,与其吹坚持到最后,不如吹其存在本身。
先说为啥撑到最后不值得吹,南陈能撑到最后完全是运气好,在周武帝病逝之前大败南陈北伐军,甚至生擒南陈统帅吴明彻,这一战几乎耗尽了南陈的精锐部队。
之后周宣帝继位,更是夺取了南陈的江北之地,并计划灭陈。
这时候的无论是上游的江汉还是两淮之地都已经被北周控制,可以说北周和南陈已经共享长江之利,而且因为江北尽失,建康在战略态势上已经是危如累卵。
地利和人和,南陈都已经丧失,然而却得到了天时(运气),周宣帝一顿神操作,杨坚篡周建隋,国内动乱,延后了南陈的灭亡时间。
接着说说陈朝的建立,其实陈朝能够建立以至于能鼎足而三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候景之乱后,南梁分崩离析,西魏趁机夺取西蜀和江汉,北齐也夺取了江北,陈霸先和王僧辩还爆发了内讧,之后陈霸先诛杀王僧辩继而专权。
此时的南梁(陈霸先控制的小政权),真可谓是四面楚歌,政令只能传达到建康周边,三吴,广州,郢州,江州,湘州等地全部脱离其掌控,军阀林立。更让人芒刺在背得是在对岸如日中天,即使是宇文泰都要畏其三分的北齐。此时的北齐在高洋的带领下国力到达巅峰,再加上不少带路党也投奔了北齐,北齐拿下江南似乎已经可以预见了。
当时陈霸先的处境可以说是“一城博天下”。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陈霸先的南梁小政权理应是迅速灭亡才对,但历史神奇之处就在于有时候事情的发展超乎人的想象,正如当年高欢大举西征时,没想到会在沙苑被弱小的宇文泰的断送一统的进程一样,高洋也没想到小小的陈霸先居然可以做到了螳臂当车。
陈霸先大败北齐,继而叔侄两代励精图治,竟然逐一歼灭了江南割据的军阀,还从北周手上夺回了荆南。
不得不说,太神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