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意大利,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涌出一个个鲜活的影像。
喜欢足球的,能把意甲豪门如数家珍,更会对近来欧洲杯上意大利队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喜欢旅行的,会想起地中海上和煦的春风,以及时尚中心米兰那令人沉醉的夜景;喜欢历史人文的,会对有关佛罗伦萨古城和文艺复兴三杰的话题侃侃而谈,顺便探讨一下意面和披萨的起源。
转念一想,上边说的这些
似乎基本都属于北部或中部意大利
(七丘之城,光耀万世 图:壹图网)▼
但在这个给无数国人留下美好印象的国度里,一条以首都罗马所在纬度的刺眼界线将整个国家一分为二,发达、富裕的北部和落后、凋敝的南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靠近欧洲腹地的璀璨灯火,另一边却和地中海一起沉寂于黑夜之中。
北方的灯火比浩瀚星河还要辉煌壮丽
而南方不过点点烛光,对照下更显寂寥
(图:shutterstock)▼
意大利北部包括了艾米利亚-罗马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利古里亚、伦巴第、皮埃蒙特、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瓦莱达奥斯塔、威尼托8个大区。
意大利北部8个大区
(包含著名城市米兰、都灵、热那亚、威尼斯)▼
该地区工商业非常发达,除了时尚中心米兰,欧洲汽车城都灵,造船、航运重镇热那亚,以及旅游胜地威尼斯均位于北方。尽管北部地区的地理面积仅占全国40%,人口约占46%,但GDP却占到全国的59.4%, 仅米兰所在的伦巴第大区就占了全国GDP的20%以上。
2018年,意大利北方人均GDP高达35400欧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22%。
在亚平宁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波河大平原
是意大利也是地中海周边最为繁荣的地区
(底图:shutterstock)▼
包括首都罗马所在的拉齐奥,马尔凯、托斯卡纳、翁布里亚4个在内的大区被视为意大利中部,地理面积占全国19.2%,人口约占20%,GDP约占全国22%,人均GDP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意大利中部四区,靠罗马撑住存在感▼
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北部和中部地区被视为北意大利,而剩下的阿布鲁佐、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亚、坎帕尼亚、莫利塞、普利亚、西西里、撒丁8个大区则被视为南意大利。尽管南部地区地理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0.8%,人口约占34.1%,但GDP总量仅占全国的18.6%,人均GDP更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
差不多就是,罗马以南的区域▼
有些意大利人在开玩笑时会把国家分成三块,北部是意大利,南方是埃塞俄比亚,而孤悬海外的西西里岛被戏称为索马里。这种由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断层式撕裂,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共和国不断地用北部大区的税收来补贴南部大区。时间一长,文化和经济上的隔阂就成了地域歧视的导火索。北方人认为一直吃补贴的南方人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而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个个都傲慢且势利,彼此互看不顺眼。
上北下南,截然不同生活图景
反映出南北差距已经悬殊到了何种程度
(图:shutterstock / 壹图网)▼
近年来,一些北方的右翼政党频繁呼吁北方应该拥有更高的自治权,一些极右翼分子甚至开始积极谋求伦巴第、威尼托和皮埃蒙特大区的独立。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恐怕,这要从意大利的过往中去找寻答案。
主张北部独立自治的政党“北方联盟”
在北意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
(图:shutterstock)▼
早在旧石器时代,亚平宁半岛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带来了优良的光照条件和适当的降雨,这让意大利南部地区的种植业迅速发展,再加上亚平宁半岛在地中海上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量的商港建立起来,来往商船带来的巨额财富为意大利南部的富庶奠定了基石。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天然良港塔兰托
自古就是东西方海运航线的重要枢纽
(图:NASA)▼
北部也有着自己的优势。相比较于多山的南部,北部流淌着意大利的母亲河——波河。较长的丰水期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也给下游地区送来了肥沃的泥沙,地势平坦的波河平原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波河平原,wiki
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蛮族(尤其是日耳曼人),罗马凭借阿尔卑斯山天险,修建了众多军事堡垒,其中就包括意大利今日的工业核心——都灵的基址。然而出于军事原因,意大利北方此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前218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远征意大利
翻过阿尔卑斯山后,首当其冲的就是都灵
(图:NASA)▼
不过,强盛如罗马帝国,也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公元476年,继承了罗马西部疆域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现今地理意义上的意大利被一分为二,北部被日耳曼人中的一支(伦巴第人)统治,南部则被继承了帝国东部疆域的东罗马帝国统治,意大利的南北分裂就从这时开始。
此后,南意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一步慢,步步慢”。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南意的古罗马遗址,图:壹图网)▼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直布罗陀海峡这条重要航线落入穆斯林之手。后来,穆斯林还一度占据了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这迫使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将货物从地中海上通过意大利北部转运到欧洲。
这个时代,阿拉伯人控制着半个地中海甚至更多
南意大利已经不再安全,商业机会全部转向北意大利
(下图)▼
因为这样,大量的财富向意大利北方汇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土壤,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除去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几乎完全缺席了这场反对宗教神学、提倡科学人文的里程碑式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文艺复兴唤醒了意大利人对于罗马帝国大一统的记忆。
文艺复兴思潮带来的崇古观念
让意大利人想起了支配世界的那段日子
(罗马军团摩托化步兵,图:壹图网)▼
公元15世纪起,意大利被德国、法国和西班牙轮番统治,境内也分成了多个小国,其中实力较强的,是北方的皮埃蒙特-撒丁王国和南方的两西西里王国。
如果以今天的政区来比较
皮埃蒙特-撒丁王国的核心区在西北的皮埃蒙特大区
两西西里王国则是妥妥的南部▼
撒丁王国受西欧影响较深,加之文艺复兴思潮熏陶,社会普遍较为开放。在当时的首相加富尔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资本主义建设,通过法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限制王权,早在1830年就踏上了工业化进程。
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第一任君主
就是来自撒丁王国的伊曼纽尔二世
这位被意大利人尊为“祖国之父”
(图:wiki)▼
而与之对应的两西西里王国,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这里受阿拉伯和希腊文化影响颇深,社会普遍保守,仍旧保留封建农业制度。当时,两西西里国王弗朗西斯科二世极度反对意大利的统一事业,但在加里波第出众的军事能力和加富尔的外交手腕下,分裂了一千多年的意大利南北再度统一。
虽然南北一统,但心中芥蒂没有消除
发达富裕的北意,瞧不起南方的穷亲戚
(意大利共和国日,图:shutterstock)▼
统一之后,南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仍然没什么进展。由于中央政府成员多数出自皮埃蒙特和撒丁,南部比较难以争取到资源和政策上的倾斜。当意大利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后,北部发达的工业基础利于军工发展,更加受军国主义政府青睐,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南部则被长期遗忘。
南北隔阂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上的
从1946年决定国家政体的公投上就看得出来
北意大多要共和制,而南意基本想要君主制
事实上,除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地理因素,意大利南部发展不起来,还跟当地的犯罪组织——恶名昭著的黑手党脱不了干系。
尽管意大利各地都有黑手党活动,但南部和西西里岛毫无疑问是最猖獗、最严重的地方。
在近代意大利统一之前的六百年里,西西里岛的归属始终不够明确,来自法国、德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统治者,都曾经把西西里划为己有。
每一任统治者,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
(一面记述西西里历史的墙绘,图:壹图网)▼
长期的外族统治,让西西里人变得敏感且排外。他们认为,必须要以血缘为纽带,创建一个组织来抵抗外来侵犯,这个名为“我们的事业”的组织,就是如今世界各地黑手党的“直系祖先”。
黑手党这套组织形式很严密
抓了一茬,还会冒出一茬,尾大不掉
(被通缉的黑手党,图:壹图网)▼
和电影上那群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西装男不同,现实里的黑手党穷凶极恶,哪怕是政府官员挡了他们的路也会被残忍杀害。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俨然是意大利南部的影子政府。
你以为的黑手党VS真正的黑手党
(图:The Godfather / 壹图网)
平日里,他们辗转于各个店铺收保护费,美其名曰“交税”;疫情期间,他们给难以支撑下去的小店放高利贷,条件是年底要偿还200%的本息;在政府放出某些重要工程时,他们通过行贿等方式成功竞标,然后赚取差价,结果就是意大利南部的基建工程工期旷日持久,举步维艰。
小本买卖,生意本来就不好做
黑手党再盘剥一层,还剩什么呢
(西西里的鱼市,图:shutterstock)▼
他们甚至会打击当地的一些犯罪行为(如扒窃,或在红绿灯扒窗要钱这一类)以争取民心。被黑手党腐蚀的政府行政效率和司法效率都极为低下,失望的民众于是选择让黑手党进行治理,而黑手党干脆趁机宣传政府都是酒囊饭袋,进一步拉低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恶性循环让南意大利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泥沼当中。
萧条、凋敝、欠缺活力
如此生活三十年,深深的疲惫感
(图:壹图网)▼
恶劣的社会环境,低效懒政的政府,近乎停滞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不时出没的黑手党,都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非常不满。稍有机会,他们就会往北方和西欧国家跑,这也造成了意大利南部的人口流失,青壮劳力和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流失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人都是会用脚来投票的
这种环境,拿什么留住年轻人呢
(图:壹图网)▼
近些年来,中东、北非和西亚地区的持续动荡产生了不少的难民。渡过地中海是难民入欧路线之一,他们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多多少少恶化了当地的治安。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南意赖以为生的旅游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南北割裂的问题,意大利人民还任重而道远。
人有南北,国有南北乎?
(一切会好起来的,图:壹图网)▼
参考文献:
1. http://en.wiki.sxisa.org/wiki/Sicily#Norman_Sicily
2. http://en.wiki.sxisa.org/wiki/Italy
3. http://en.wiki.sxisa.org/wiki/Sicilian_Mafia
4. https://mp.weixin.qq.com/s/0v8gZ2aG0BukcJflGtZKLg
5. http://en.wiki.sxisa.org/wiki/Ancient_Rome
6.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4069/2020/0219/1241898/content_1241898.htm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我是一个来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人。
我就是一个南方人。
首先,在这个回答里我想分享一本意大利小说:《运送孩子的火车》,作者薇奥拉·阿尔多内就是那不勒斯本地人。
(薇奥拉·阿尔多内)
小说讲了一个读着让人心碎的故事:二战刚结束后的意大利一片萧条,七岁的那不勒斯男孩亚美利哥和母亲艰难地在贫民区生存,能否顺利度过冬天都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能够活下去,母亲安东尼耶塔太太将儿子送上了去往北方的火车。与他同行的上千名南方孩子将前往北方家庭过冬。冬天结束后,孩子们返回南方。
这一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意外,有些南方孩子会被北方家庭直接收养。而亚美利哥则因为母亲隐藏了北方家庭的来信而和原生家庭直接冲突,最终出走北方,直到他55岁那年得知母亲死讯才重返南方……
这部作品不仅触及了任何民族都非常敏感的贫富阶级问题,也揭开了意大利最敏感的伤疤:南北对立问题。
在意大利内部,富裕的北方一向看不起落后的南方,认为南方拖了北方的后腿,如果北方甩开了南方能发展更好。英国的BBC喜欢用“阴间滤镜”来描述中国,而一部分北方阔佬喜欢用“索马里滤镜”来描述南意大利。
每个人对于同一个场景的感观是不同的,一些人觉得南方人除了在做菜和装修民宿之外没干好任何一件事情;另一部分人觉南方乱糟糟的,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滞了一般,废旧的小巷里仿佛正躲着一个怀揣着乌兹冲锋枪、随时准备敲诈保护费的黑手党打手。当然,也有一些人特别爱南方,比如那些逃避难吃饭菜的日耳曼妹子,她们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南方待上一个月,好好美黑她们的皮肤。
(索马里滤镜下的南方)
的确,北方佬有傲慢的资本,他们有着更强大的工业、全球吸金的奢侈品行业和意大利绝对的经济中心:米兰,北方的实力可以和发达的西欧地区平起平坐。所以北方佬确实有资本、有身份,而谈起南方,大家只会想起更好吃的有机蕃茄、更便宜的意式浓缩咖啡,还有黑手党。
人类很大一部分社会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
我母亲还经常跟我开玩笑,说我是南方人中的高个子,当不了黑手党,因为看着就像北方过来卧底的警察。
而我父亲严肃地认为大家都低估了黑手党的作用,这么多的政治家、法官、警察都依靠黑手党生存,要是没了黑手党,意大利人会觉得这帮人跟课堂上天天发呆的小学生一样,至少他们现在每天还装模作样地忙一些事情,好让公民们将信将疑地纳税养着他们,避免了年度的失业率报告吓瘫布鲁塞尔的欧盟官员。
同时,黑手党虽然将北方来的经济援助税中饱私囊,但他们黑金供养的政客以令人怀疑的热情继续向南方争取各种经济援助补贴。黑手党怎么可能让可供自己吸血的血包离开呢?这就让北方分裂分子的企图落空,黑手党反而成了维护意大利南北统一的“功臣”。
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
(感谢我的中国朋友大头翻译我的口述/Grazie mille)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那就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谢谢您的支持。如果转载本文,请与本人联系获得授权。
主要说说人文方面。在意生活多年并对意大利文化有所研究。
意大利南北互看不顺眼已经是从古至今的传统了。其实我蛮喜欢南方的,当然最喜欢的还是中部的托斯卡纳。南北的经济差异就不说了,主要说说人文吧。
罗马属于意大利南北交界线,罗马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北方人认为罗马人是南方人。但是由于罗马有钱又是首都,教廷也在那,所以北方比较愿意接纳罗马。南北分裂分子也声称罗马以南就割给南方人自个儿过去。
到那不勒斯开始就真的南方味很重了。
意大利人的各种充满傻劲儿的个性,九成都产自南方。
妈宝(极度,全世界第一),好吃嘴,瞎乐天,见识短,有利可图就两眼放光,坚定信奉“caffè, spaghetti, amici”(咖啡意面和哥们儿)以及最重要的“bella figura”(意译意思就是讲格调,有派,不管生活怎么苦表面的光鲜必须维持)。
那不勒斯其实还是很有钱的,这个古老的港口和商业积累了庞大的能量,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跟上了时代转型的脚步。
那不勒斯是南方的“米兰”,整个南部的经济中心,自然吸引了无数来自地中海以东以南的移民。移民一多,对治安和生活方式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好在意大利人文化强盛,不至于被破了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文化上还是保留得比较完整。
治安上最头疼的一是黑人,二是棕肤色人种。对于亚洲人而言,棕肤色人种更危险。他们来自地中海沿岸,从希腊土耳其叙利亚,到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保守估计超过一半都是非法移民。黑人成分则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我直观感受是三成坏人,四成混子,两成良民,一成精英。
他们这些有色人种都有一种类似非我族类,那我搞死你不算大事的想法。所以作为亚洲人对他们的印象一般都是很差的。倒不是种族歧视,生活体验就是这样,没办法。
倒不是北方就没有,只是数量没法和南方比。
那不勒斯街头确实比较脏乱,但是从街道建设,文化品成留还是不难看出这个城市曾经多么阔过。
南方人看北方的心态,就是你们北方佬就是矫情,仗着有钱就狗眼看人低,把意大利生活老传统都丢了。于是他们有一种强调意式生活的执念,就是要活得像个真意大利人给北方佬们看。
整个意大利人都很妈宝,他们虽然外表大男子主义,但家庭中心实际上是以母亲为主体的。他们真的可能一天和老妈打四五次电话,每次聊半个小时,而且聊的都是老妈唠叨孩子的话。吃午餐没有,吃的什么,想不想老妈做的肉酱面,晚餐想吃什么老妈给你做,你已经有两小时没回家了怎么养了个不知道回家的白眼狼,中午做的提拉米苏已经冻好了你赶紧回来吃,哎哟小宝贝老妈已经两个小时没见你了好想你。这种电话他们一天要打四五次。他们这些意大利人看似很不耐烦但其实内心非常享受!
他们对老婆的态度和对老妈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对老婆就是索命鬼,债主,娶了你真是我的不幸。于是意大利男人在家庭里,和老婆孩子比较脱节,和老妈黏黏糊糊。这种循环下去,老婆有一天也会变成家庭的主心骨,成为儿子的老妈,她也会和自己儿子黏黏糊糊,女儿则变成别家的主心骨。传统意大利家庭就是这样循环下去的。
《教父》里面就有所体现,男人主外经营所有生意业务,但家里面的大小事一切由老妈坐镇,后来老妈们都没了,姑姑就成了老妈。而娶进门的非意裔女人们,永远也拿不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意大利男人越往南越害怕娶意大利女人当老婆,意大利女人们个性太强烈了,没有这些个性撑不起一个家。然而意大利男人已经有一个妈了,家里再来一个妈就受不了了。
上面不是说了么,南方人为了凸显自己的意式生活,会更显夸张。。要不是意大利人喜欢做生意,又是农业国起家,不可缺少男人劳动力,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母系社会。
意大利近代是以工业发家的,但其实传统意大利是一个农业国。我们国家也是农业国,农业国有个什么共同点呢?除了穷,就是好厨艺。意大利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是现代西餐的起源。客观地讲,他们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不相上下。而南意的饮食文化占整个意大利饮食文化的七成以上,可以代表意大利饮食文化。
他们的厨艺传承几乎是老妈教给孩子这样传承的,因此在大法则之下,各家的风味千差万别。餐厅里最好的厨师都是男性,但是这些男性都只喜欢吃自己老妈做的菜。
意大利厨师内心深处往往追求的味觉巅峰都是自己老妈的味道。
意大利人非常享受做菜。对于他们而言,物质的匮乏并不要紧。每个意大利老妈都会把当下家里最好的食材放进锅里。对于她们而言,烹饪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喂养男人和孩子们是她们的成就感来源。
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日子里,这些女人们硬是靠着坚韧不屈的性格,全力维持家庭内部的运作,给男人留出最大的空间在外营生。
和中国人烹饪时的严肃不同,意大利人烹饪的时候往往会笑。这是因为她们做菜每放入一种材料,都是一种ti voglio bene的心态,我希望你好。而有别于中国人的五味调和,味觉至上的风格。
炖肉里加蜂蜜,因为蜂蜜是好东西,要给家人吃。蛋糕加柠檬,因为柠檬香,是好东西,要给家人分享。炖菜加红酒,因为红酒也是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吃。奶酪有营养,是好东西,多放点给家人吃。他们是用这种心态在做菜,因此做菜往往带着一种家庭的幸福感,所以他们烹饪的时候往往会面带笑容。
北方人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是传统意大利式的。但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会多少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其实北方人也在拼命追溯传统意式生活方式,文化上的认同是维系南北的牢不可分的纽带。
意大利人是发自内心非常自豪并重视自己文化的。
和中国文化类似,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整个欧洲以及北美,西方文化的发源是在亚平宁。
虽然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文化,但是归根溯源仍然是那句话,光荣归希腊,伟大归罗马。
北方人很像那些在大城市生活了数代过后的农业人口后裔。小资心态取代了小农心态生活节奏更稳,更泰然。
北方几百年来有诸如世界级港口如热那亚,世界级商业中心如威尼斯,世界级文艺中心佛罗伦萨,世界级经济中心米兰,世界级工业中心都灵,世界级文化中心罗马,世界级宗教中心教皇国。这些城市都在意大利北部,奠定了北部的经济文化地位不可动摇。
在中世纪早期,亚平宁诸国中实际上西西里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农业国的优势在早期资本积累中是很显而易见的。然而西西里晚祷战争中,农业经济遭到了不可逆的严重破坏,连绵的统一国土之争,散乱的政体,随着文艺复兴兴起,各种原因之下亚平宁南部宣告彻底没落。
近代意大利南部的落后,虽然是意大利的心病,意大利人也口口声声要分裂,但是不会成为现实。
意大利也是饱经战乱的国家,而他们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被墨索里尼忽悠去打仗的后果,就是战后的人民穷得跟中国改革开放前一样。
意大利人也是用自己的劳动,一步步拾起自己曾经的荣光,这点我很是敬佩他们。虽然他们表现得又懒又蠢又不怀好意唯利是图,但是他们民族的本质和汉族很相似,坚韧不屈,劳动换取生活。
暂时写这么多吧手机码字好累哦。吃鸡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