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罗辑不对程心继任执剑人表示异议?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罗辑作为前任执剑人,对于程心继任这一决定,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这种“没有异议”并非源于他对此事的全然赞同或无所谓,而是出于一种复杂而深沉的考量,以及他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罗辑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他刚刚经历了“面壁计划”的成功,成功地将古筝行动部署,逼退了三体世界,为人类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同时,他背负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一人肩负着地球文明的存亡,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人类的神经。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责任感,让他身心俱疲,渴望卸下重担,获得片刻的安宁。

更重要的是,在“面壁计划”执行过程中,罗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他看到了人性中的软弱、自私、愚昧,也看到了群体决策的低效和短视。他深知,无论谁来接任执剑人,都将面临着同样严峻的考验,而最终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明自身的选择和集体意志。

罗辑未表示异议,可能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对程心的“人性”的认知与期待(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尽管罗辑本人是基于理性、策略甚至冷酷才能成为执剑人,但他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对人性光辉的期待。程心身上所代表的,是人类最纯粹的善良、同情和对生命的珍视。在经历了长久的黑暗和残酷斗争后,罗辑或许在潜意识里,或者说是一种近乎绝望的赌博,希望这种“人性”的光辉能够引领人类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他可能在想,如果连最善良的人都无法承担起这份责任,那么人类的未来真的就毫无希望了。他或许希望程心的“爱”能够找到一种不依赖于毁灭威慑的方式来维系和平,尽管他自己深知这种希望有多么渺茫。

对“选择”的尊重,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认识: 罗辑是“面壁者”,他习惯于独立思考和行动。但他也是一个“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在“危机纪元”的社会体制下,虽然执剑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任命最终还是会通过某种形式的“民意”或“集体意识”来体现,或者说,他已经将这项权力交给了人类的集体选择。他或许认为,如果人类社会最终选择了程心,那么他作为一个前任,强行干涉是对这种集体意志的背叛。而且,他作为“面壁者”,所采取的策略是基于对三体文明的绝对理性判断。而程心所代表的,是一种与他截然不同的价值体系。他深知,即使他有能力和理由反对,但他本人也无法真正理解或完全代表程心所拥有的那种“善”与“仁慈”,也无法用这种方式去承担执剑人的职责。

对“失败”的预感,以及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策略: 罗辑非常清楚,执剑人的位置并非“永恒”。威慑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并且依赖于执行者的冷静和意志。他知道自己也总有一天会老去,或者说,他的威慑能力也会受到质疑。他精心设计了“威慑几何”,将所有人都绑上了战车。如果他继续执掌权力,他将永远无法摆脱这种“终结一切”的责任。而将权力交给程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即便最终因为程心的选择导致了威慑失效,那也成为了“后人”的罪过,而不是他罗辑未能“正确”行使权力。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放手”,也是一种对未来的“顺其自然”,即使他知道“顺其自然”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对“威慑”本身的反思与疲惫: 长期作为执剑人,罗辑早已厌倦了这种“以毁灭为前提”的生存模式。他虽然依靠这种模式保护了人类,但内心深处,他也渴望一种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未来。将权力交给程心,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能够打破这种“黑暗森林”逻辑,找到另一种生存方式的人身上。即使他内心深处知道这几乎不可能,但他可能也愿意给这个可能性一丝空间,而不是固守一种他自己也感到厌倦的黑暗规则。

“破壁人”的局限性: 罗辑是“破壁人”,他擅长的是理解和破解对方的思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反击。他能够看穿三体人的伪装,也能够利用他们的思维模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然而,程心代表的是一种“局内人”的思维,一种从人类自身情感出发的视角。罗辑或许也意识到,他作为“破壁人”的思维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尤其是在面对人类自身文明内部的问题时。他不能用“破壁人”的方式去“破”掉程心,因为程心并非敌人。

总而言之,罗辑对程心继任执剑人“不表示异议”,不是因为他认为这是最优解,也不是因为他漠不关心。而是因为他身心俱疲,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局限性,对人性抱有极其复杂的感情,也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他选择了一种“放手”和“尊重”,将人类文明的未来,一部分地交给了自己对人性的某种“信念”,一部分地交给了命运,一部分地,则是为自己卸下那份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担子。这是一种看透一切后的无奈,也是一种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刻悲哀。他知道,无论谁来,这条路都无比艰难,而他,已经尽力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没有搞清当时的人类到底要什么。

实际上人类要的就是即使三体人袭击,也没有人会按下那个按钮毁灭2个星系。而罗辑是当发生三体人袭击时,肯定会按下那个按钮的人,是疯子,是暴君,必须要马上赶下台,他的话还有用吗?

实际上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如果你要保证威慑,执剑人这个位置毫无作用,只会起负作用。三体人袭击预警是系统发出的,执剑人的任务是听到预警就按按钮,那么让系统自动按不就行了。因为人类害怕系统误报,没有袭击人类就毁灭了自己。但这还不合逻辑啊,执剑人在地下的那个小破房间,就有能力甄别系统是否误报了,还不是听到警报就按按钮。所以人类只是在幻想,当袭击到来时,执剑人不会按下那个按钮罢了。一开始这种幻想只是在针对可能的误报,幻想执剑人靠着自己不可思议的直觉,识别出某次袭击警报实际是误报,避免地球无端毁灭。而随着三体舰队越飞越远,人类感觉到的三体威胁越来越小,同情三体人的人也越来越多,三体人是威胁这一点人类就越来越体会不到,更何况目睹人来舰队全灭的人可能很多都不在世了。人类体会不到三体人会毁灭自己,而威慑广播毁灭自己的可能却一直存在,一直悬在人类头顶,只要一个人一按按钮,大家全完蛋,这是多么恐怖的心理压力。。慢慢的,人类会潜意识的产生想法,三体人占领地球,人类还能苟活,威慑广播发布,那可是全完蛋。

所以,逻辑的质疑不会有用,人类看上了程心,就是因为大家感觉程心会和自己做同样的事,永远不去按那个按钮。

当然,逻辑可能当时无法了解这么多,甚至当时的逻辑会对程心有多深的了解都很难说。但逻辑知道自己无法违抗大众的意愿。

user avatar

首先搞清楚,这个执剑人在谁身上取的原型。

那答案就清楚起来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