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罗辑不对程心继任执剑人表示异议?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罗辑作为前任执剑人,对于程心继任这一决定,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这种“没有异议”并非源于他对此事的全然赞同或无所谓,而是出于一种复杂而深沉的考量,以及他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罗辑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他刚刚经历了“面壁计划”的成功,成功地将古筝行动部署,逼退了三体世界,为人类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同时,他背负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一人肩负着地球文明的存亡,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人类的神经。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责任感,让他身心俱疲,渴望卸下重担,获得片刻的安宁。

更重要的是,在“面壁计划”执行过程中,罗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他看到了人性中的软弱、自私、愚昧,也看到了群体决策的低效和短视。他深知,无论谁来接任执剑人,都将面临着同样严峻的考验,而最终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明自身的选择和集体意志。

罗辑未表示异议,可能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对程心的“人性”的认知与期待(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尽管罗辑本人是基于理性、策略甚至冷酷才能成为执剑人,但他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对人性光辉的期待。程心身上所代表的,是人类最纯粹的善良、同情和对生命的珍视。在经历了长久的黑暗和残酷斗争后,罗辑或许在潜意识里,或者说是一种近乎绝望的赌博,希望这种“人性”的光辉能够引领人类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他可能在想,如果连最善良的人都无法承担起这份责任,那么人类的未来真的就毫无希望了。他或许希望程心的“爱”能够找到一种不依赖于毁灭威慑的方式来维系和平,尽管他自己深知这种希望有多么渺茫。

对“选择”的尊重,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认识: 罗辑是“面壁者”,他习惯于独立思考和行动。但他也是一个“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在“危机纪元”的社会体制下,虽然执剑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任命最终还是会通过某种形式的“民意”或“集体意识”来体现,或者说,他已经将这项权力交给了人类的集体选择。他或许认为,如果人类社会最终选择了程心,那么他作为一个前任,强行干涉是对这种集体意志的背叛。而且,他作为“面壁者”,所采取的策略是基于对三体文明的绝对理性判断。而程心所代表的,是一种与他截然不同的价值体系。他深知,即使他有能力和理由反对,但他本人也无法真正理解或完全代表程心所拥有的那种“善”与“仁慈”,也无法用这种方式去承担执剑人的职责。

对“失败”的预感,以及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策略: 罗辑非常清楚,执剑人的位置并非“永恒”。威慑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并且依赖于执行者的冷静和意志。他知道自己也总有一天会老去,或者说,他的威慑能力也会受到质疑。他精心设计了“威慑几何”,将所有人都绑上了战车。如果他继续执掌权力,他将永远无法摆脱这种“终结一切”的责任。而将权力交给程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即便最终因为程心的选择导致了威慑失效,那也成为了“后人”的罪过,而不是他罗辑未能“正确”行使权力。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放手”,也是一种对未来的“顺其自然”,即使他知道“顺其自然”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对“威慑”本身的反思与疲惫: 长期作为执剑人,罗辑早已厌倦了这种“以毁灭为前提”的生存模式。他虽然依靠这种模式保护了人类,但内心深处,他也渴望一种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未来。将权力交给程心,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能够打破这种“黑暗森林”逻辑,找到另一种生存方式的人身上。即使他内心深处知道这几乎不可能,但他可能也愿意给这个可能性一丝空间,而不是固守一种他自己也感到厌倦的黑暗规则。

“破壁人”的局限性: 罗辑是“破壁人”,他擅长的是理解和破解对方的思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反击。他能够看穿三体人的伪装,也能够利用他们的思维模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然而,程心代表的是一种“局内人”的思维,一种从人类自身情感出发的视角。罗辑或许也意识到,他作为“破壁人”的思维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尤其是在面对人类自身文明内部的问题时。他不能用“破壁人”的方式去“破”掉程心,因为程心并非敌人。

总而言之,罗辑对程心继任执剑人“不表示异议”,不是因为他认为这是最优解,也不是因为他漠不关心。而是因为他身心俱疲,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局限性,对人性抱有极其复杂的感情,也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他选择了一种“放手”和“尊重”,将人类文明的未来,一部分地交给了自己对人性的某种“信念”,一部分地交给了命运,一部分地,则是为自己卸下那份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担子。这是一种看透一切后的无奈,也是一种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刻悲哀。他知道,无论谁来,这条路都无比艰难,而他,已经尽力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没有搞清当时的人类到底要什么。

实际上人类要的就是即使三体人袭击,也没有人会按下那个按钮毁灭2个星系。而罗辑是当发生三体人袭击时,肯定会按下那个按钮的人,是疯子,是暴君,必须要马上赶下台,他的话还有用吗?

实际上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如果你要保证威慑,执剑人这个位置毫无作用,只会起负作用。三体人袭击预警是系统发出的,执剑人的任务是听到预警就按按钮,那么让系统自动按不就行了。因为人类害怕系统误报,没有袭击人类就毁灭了自己。但这还不合逻辑啊,执剑人在地下的那个小破房间,就有能力甄别系统是否误报了,还不是听到警报就按按钮。所以人类只是在幻想,当袭击到来时,执剑人不会按下那个按钮罢了。一开始这种幻想只是在针对可能的误报,幻想执剑人靠着自己不可思议的直觉,识别出某次袭击警报实际是误报,避免地球无端毁灭。而随着三体舰队越飞越远,人类感觉到的三体威胁越来越小,同情三体人的人也越来越多,三体人是威胁这一点人类就越来越体会不到,更何况目睹人来舰队全灭的人可能很多都不在世了。人类体会不到三体人会毁灭自己,而威慑广播毁灭自己的可能却一直存在,一直悬在人类头顶,只要一个人一按按钮,大家全完蛋,这是多么恐怖的心理压力。。慢慢的,人类会潜意识的产生想法,三体人占领地球,人类还能苟活,威慑广播发布,那可是全完蛋。

所以,逻辑的质疑不会有用,人类看上了程心,就是因为大家感觉程心会和自己做同样的事,永远不去按那个按钮。

当然,逻辑可能当时无法了解这么多,甚至当时的逻辑会对程心有多深的了解都很难说。但逻辑知道自己无法违抗大众的意愿。

user avatar

首先搞清楚,这个执剑人在谁身上取的原型。

那答案就清楚起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罗辑作为前任执剑人,对于程心继任这一决定,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这种“没有异议”并非源于他对此事的全然赞同或无所谓,而是出于一种复杂而深沉的考量,以及他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悲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罗辑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他刚刚经历了“面壁计划”的成功,成功地将.............
  • 回答
    叶文洁未直接向罗辑揭示“黑暗森林”理论,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考量,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疏漏。她深谙宇宙的残酷真相,也明白这一真相对人类文明的颠覆性影响。她选择了一种更为迂回、更加注重引导的方式,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恐惧与希望的权衡:叶文洁是第一个窥见宇宙黑暗森林本质的人,这.............
  • 回答
    关于罗辑的妻子庄颜和他们的孩子在《三体》系列后续故事中的去向,确实是许多读者津津乐道,同时又感到些许遗憾的。书中关于他们的具体记述非常有限,这给读者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间,但也造成了信息上的空白。我们不妨从罗辑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庄颜与孩子最后一次被明确提及的时刻在《三体》第二.............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也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程心从罗辑手中接过按钮,本以为是启动ETO行动,将三体舰队暴露给“面壁者”罗辑,从而引出威慑纪元。然而,就在她接过按钮的瞬间,水滴的攻击开始了,她也因此错失了将按钮还给罗辑的机会。要详细解释为什么程心没有把按钮再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及一些知乎用户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一些知乎上的“大 V”对《罗辑思维》(以及它背后代表的知识付费、短视频内容形式)显得不屑一顾,甚至出言批评,但自己却很少或者几乎不推出类似性质的节目与之正面较量?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要理解“瞧.............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三体人那么精明,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么“顺理成章”的招数呢?其实,派两个水滴去干两件事,听起来很有效,但仔细想想,可能没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三体人的思路。他们派水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断绝人类的反击能力,特别是威慑纪元。罗辑是威慑的核心,他一旦没了,威慑就没了,地球也就.............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人类并没有“不感谢”执剑人罗辑,但这种“感谢”是复杂的、有条件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危机的发展,被一层层现实的残酷所掩盖,甚至转化为了别的情绪。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1. 罗辑的角色定位与“感谢”的性质: 拯救者,而非英雄: 罗辑的“执剑人”身份.............
  • 回答
    罗辑在领悟出宇宙文明公理的实质后,选择将其深藏于心,而非公之于众,这背后是极其复杂的考量和深思熟虑。这并非简单的怯懦或隐藏,而是基于对宇宙真相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沉重责任感。首先,罗辑领悟的“宇宙文明公理”,用最直观的说法,就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
  • 回答
    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的结尾,当罗辑卸下执剑人的重担,将这个关系到人类存亡的关键职位传交给程心之后,许多读者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不再去寻找他的妻子庄颜和他们的孩子?毕竟,作为一名曾经肩负重任的守护者,他本该是最希望与家人团聚的人。实际上,罗辑之所以没有去寻找庄颜和他的孩子,这背后有着极其深.............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章北海之所以能比罗辑和丁仪更早、更准确地认识到人类飞船在15%光速下依然无法战胜三体舰队,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刘慈欣对人物性格、知识背景、思维模式以及宇宙法则的深刻洞察。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1. 思维模式和立场的根本差异: 章北海:绝望主义的战略家 置之死.............
  • 回答
    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史强得知儿子史晓明犯了错,并没有去找罗辑寻求帮助,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并非简单的“不去找”那么片面,而是史强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和对自己身份的清晰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史晓明犯了什么“错”。在小说中,史晓明是被卷入一个贩毒案件,而且他的错误在于给毒贩提供了一个藏匿.............
  • 回答
    罗辑这个角色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确实是个极具争议的存在。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讨厌他,这种感受并非孤例。不少读者在读到第二部时,对罗辑的态度是复杂甚至负面的,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前期所展现出的一些特质。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他被选为面壁者时的状态。那时的罗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混不吝”。他不是什么胸怀天下.............
  • 回答
    关于罗辑的女儿为何没有乘坐光速飞船这个问题,在刘慈欣的原著《三体》系列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和逻辑推断出几个主要原因,它们共同构成了罗辑女儿未能踏上那艘被寄予厚望的光速飞船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罗辑在小说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制造”或“拥有”一艘“光速飞船.............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罗辑思维的日活用户价值可能比知乎的日活用户价值显得更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产品形态、用户群体、商业模式以及价值实现路径。这并非简单的“高低”之分,而是不同平台在不同维度上的侧重点和变现效率的差异。罗辑思维:高粘性、高付费意愿的“精神消费者”罗辑思维之所以能展现出“高日活用户价值”.............
  • 回答
    罗辑在叶文洁和杨冬墓旁挖墓的行为,源自于他深刻的思考、痛苦的抉择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沉重责任感。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作为“面壁者”所必须经历的、极度孤独且充满牺牲的精神旅程。要理解他为何这样做,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拨回到他成为“面壁者”之后,特别是他开始实施“黑暗森林法则”威慑计划的关键时期。首先,我们必.............
  • 回答
    罗辑在《三体》中的结局,确实可以用“妻离子散”来形容,这背后蕴含着他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和宇宙文明残酷的现实。要理解他为何落得如此境地,以及他本可能如何避免,我们需要深入他的经历和选择。罗辑的“妻离子散”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确罗辑的妻子和孩子是指谁。在原著中,罗辑并非有血缘关系的妻子和孩子。他.............
  • 回答
    在《三体III:死神永生》中,智子之所以找不到罗辑,并非因为智子“找不到”,而是因为它遵循的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基于观测的“搜索策略”。简单来说,智子不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全知全能的探测器,它的“眼睛”只能看到它被指示去看的方向,或者它自己根据某些逻辑去推断的区域。罗辑之所以能成功地在水滴事件之后躲避智.............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中,罗辑,这位被命运推上拯救人类巅峰的“面壁者”,其每一步决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当他的助手艾AA,一个心思缜密、忠诚可靠的年轻女子,在他即将奔赴ETO(地球三体组织)总部,完成一项极其危险且意义重大的任务时,提出了那个令人玩味的请求:“罗辑,你再带两个男人吧。”这个.............
  • 回答
    知乎上对《罗辑思维》评价两极分化,虽然有大量拥趸,但也不乏批评之声。对《罗辑思维》评价较低的观点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批评往往是互相联系、层层递进的:1. 内容质量的质疑与“浅薄化”的批评: 信息密度低,缺乏深度: 这是最常见的批评之一。很多用户认为,《罗辑思维》节目虽然主题广泛,但内.............
  • 回答
    在知乎这个聚集了各路精英、信息爆炸的平台上,罗辑思维这个名字无疑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存在。而关于“黑”罗辑思维的讨论,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罗辑思维持有批评甚至可以说是“黑”的态度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罗辑思维在中文互联网知识传播领域确实做出了开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