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农村进户线一火一零没有地线,需要自己做接地保护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在咱农村,很多老房子进户线就是“一火一零”,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至于说要不要自己做接地保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强烈建议,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的。

咱们先不谈那些复杂的电工术语,就说人话,讲明白为啥。

为啥现在的家家户户都强调三相四线或一火一零带地线?这“地线”到底是个啥?

你可以把家里的电路想象成一条给电器供电的“生命线”,它负责把电厂的电安全地送到你家里的各种电器里工作。

火线 (L): 这就好比是带电的“水管”,里面流的是有电压的电。
零线 (N): 这就好比是排污的“管道”,它负责把用完的电“排”回去,形成一个循环。正常情况下,零线是接地的,所以它电压很低,摸了通常是安全的。
地线 (PE): 这就有点像给家里的电器加了一个“安全阀门”或者说是一个“泄洪通道”。它平时是连接到大地(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地)的,跟火线和零线都不直接连接。它的作用是,万一电器内部的火线漏电,接触到了电器的金属外壳,这时候金属外壳就会带上很高的电压,摸上去会触电。有了地线,漏电的电流就会通过地线快速导向大地,从而避免了人触碰到金属外壳时触电。

为啥农村老房子很多都是“一火一零”没有地线?

这主要是历史原因和当时的技术条件。那时候用电的电器种类和功率都没现在这么大,电的安全标准也相对简单一些。很多老旧的电网改造还没有跟上现在的安全要求。

那么,一火一零没有地线,我需要自己做接地保护吗?

答案是:非常需要!而且越是电器多的家庭,越需要重视。

你想想,你家现在用了哪些电器?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空调、电脑、电视……这些电器,但凡它有一个金属外壳,如果内部线路老化、绝缘损坏,漏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不接地线会带来哪些风险?

1. 触电风险: 这是最直接也最危险的。如果冰箱的压缩机线路老化,漏电到了冰箱门上,你手上又没接地线,刚好你又踩在潮湿的地面上,那瞬间就是一个“电击”。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他们可能不太注意这些,危险性更大。
2. 电器损坏: 漏电除了伤人,也可能对电器本身造成损坏,特别是精密的电子电器。
3. 火灾隐患: 大电流漏电产生的热量,如果周围有易燃物,也可能引发火灾。

那怎么自己做接地保护呢?

这涉及到一些实际操作,如果你对电不是特别懂,建议找有经验的师傅来帮你做,或者至少让你家里的电工师傅来指导。但基本的原理和做法可以跟你说一下,让你心里有个数:

自己做接地保护,核心是建立一个可靠的“地线系统”。

最理想的做法是:

1. 引入或连接到公共接地系统: 最安全、最规范的做法是,从你家的进户电箱处,引一条独立的接地线,并连接到附近经过验收合格的公共接地极。这个公共接地极可能是在小区、村庄的某个地方统一设置的接地桩。你需要和社区的供电部门或物业沟通,了解是否有这样的公共接地设施,以及如何安全地连接。
2. 自建接地极(如果实在没法接入公共接地): 如果实在找不到公共接地系统,或者连接公共接地系统不方便/不安全,那么可以在你家院子里或离房屋比较近的地方,自己打一个接地极。
接地极的选择: 通常是用一根镀锌钢管或者镀铜的金属棒,长度最好在2米以上,直接打入地下。
打入深度和土壤要求: 要打到潮湿、导电性好的土壤层。如果地面比较干燥,可能需要打得更深,或者在接地极周围埋一些导电性好的材料(比如木炭块,但这个比较麻烦,不常用)。
接地极的布置: 如果条件允许,打两个接地极,然后用接地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接地效果更好。两个接地极之间的距离至少是它们长度的两倍。
连接: 用规格合适的铜线(比如4平方毫米以上的铜线)或镀锡铜线,牢固地连接到接地极上。连接处要做好防腐蚀处理。

如何把这个地线系统引入你家?

1. 从总进户线开始: 你需要从你家的总电箱(或者你家电源进来的地方)开始,引一条独立的线,这条线就是你的地线(通常用黄绿双色线标识)。
2. 连接到接地极: 把这条地线牢固地连接到你刚才做的接地极上。
3. 接入你家的电器插座: 最关键的一步是将这条地线引入你家所有的插座。现在的三孔插座,中间那个孔就是接地的。你需要确保从总电箱过来的地线,能够连接到每一个三孔插座的接地孔上。
4. 金属设备外壳连接: 除了插座的接地,一些大的金属电器(比如热水器、洗衣机、空调外机)通常也有专门的接地螺丝或端子,也需要用接地线把它们的金属外壳连接到这个地线系统上。

给你的几点特别提醒:

接地线必须独立: 地线绝对不能和零线混为一谈,更不能直接接零线上。零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电,跟地线的性质完全不同。
连接要牢固可靠: 所有的接地连接点,都要保证接触良好,不会松动。松动的接地等于没有接地。
使用合格的导线: 接地线也要有足够的截面积,确保能承载可能出现的漏电流。通常建议使用4平方毫米以上的铜线作为接地线。
找专业人士帮忙: 如果你对电工知识不太熟悉,强烈建议请有资质的电工师傅来帮你检查和施工。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险。可以跟师傅说清楚你的需求,让他们给你做一个符合安全标准的三线插座系统。
定期检查: 做好了接地,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定期检查接地线的连接是否牢固,接地体周围的土壤湿度等情况,确保接地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结一下:

你家进户线“一火一零”没有地线,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强烈建议你重视并着手做接地保护。最安全的方法是接入公共接地系统,其次是自己制作接地极。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接地系统独立、牢固、可靠,并连接到你家的电器和插座上。如果条件不允许或不确定,一定找专业人士帮忙。

安全用电,别嫌麻烦!祝你用电平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己做接地超简单,我就是搞根铜电线往水井里一丢,把所有家用电器及插座的PE线连接在一起就OK,我甚至把所有会积累静电的电器设备外壳也做了接地,再也不用担心开冰箱会一哆嗦了~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给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做了单独的熔断开关+漏电保护开关+浪涌保护器,并且为浪涌保护器单独拉了一条接地线。开始我想偷懒将这条接地线丢化粪池了事,后来担心这个浪涌保护器真要承担雷击电流时家里会漫天飞翔,就老实的往雨水沟里打桩做接地去了.......


在开关上我选择了双漏电保护开关

总闸:漏电保护开关

插座、照明:漏电保护开关

冰箱、空调:双极空开

考虑到农村城镇的市场里有很多杂牌电器,父母往往会买到些劣质灯具及三无小型家用电器,小孩也容易往插座里捅奇怪的东西,我坚决实行双漏电保护开关策略,哪怕其中一个失灵了也会有另外起作用。

PS:逃宝、并兮兮里有大量的劣势LED灯,我称这种LED灯具为电子炮仗,炸起来的时候又响又亮超带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在咱农村,很多老房子进户线就是“一火一零”,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至于说要不要自己做接地保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强烈建议,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的。咱们先不谈那些复杂的电工术语,就说人话,讲明白为啥。为啥现在的家家户户都强调三相四线或一火一零带地线?这“地线”到底是个啥?你可以.............
  • 回答
    你这问题问得好,是不少有志青年在考虑的事情。 从农民出身到进入政府,这条路绝对不平坦,但绝不是不可能。 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让你有个谱。 咱们也别说什么高大上的套话,就实实在在地说。首先,你要明白,政府部门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 你不能指望一进去就当个大官,那是不现实的。 政府里也有各个层级的岗位,.............
  • 回答
    农村3000万光棍问题是一个涉及人口结构、社会观念、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背景与现状1. 数据来源与范围 中国农村男性人口约1.2亿,其中适婚年龄(2045岁)男性约6000万,但实际婚配率较低,可能涉及“光棍”现象。 部分.............
  • 回答
    “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原因众多,且相互交织。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同时,破解之道也并非单一,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多方位的努力。 “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背后的原因剖析:一、经济与发展因素:1.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性.............
  • 回答
    农村最可怕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对“可怕”的感受也会截然不同。但是,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些普遍性的、令人不安的体验,我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生存的压力与困境(物质层面): 贫困与缺乏机会: 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可怕”。当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线.............
  • 回答
    理解你想要寻找一个能让辛勤付出获得更好回报的城市的心情。对于没有太多文化背景,但愿意吃苦、不怕累、不计较面子和尊严的人来说,有几个城市在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上可能会更具优势。在选择城市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产业结构: 需要有大量需要体力劳动或基础技能的岗位,并且这些产业在当地有持续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酸,也挺无奈的。在咱们农村,以前都说“母凭子贵”,女人进了门,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就算是稳当了。可现在呢?情况好像变了。说这“妻跑族”啊,确实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她们生完孩子没多久,就突然没了影,留下老公、孩子和一大家子人傻眼了。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了?.............
  • 回答
    农村男光棍的问题,这可真是个牵动人心的大事。它不像城市里那样,即便单身了,社交圈子广,接触到的人也多,总有那么点机会。农村的这种问题,根子就扎得很深,解决起来也得细致,不能一概而论。我跟你慢慢道来,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也藏着不少现实的无奈和复杂。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光棍”是怎么来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回答
    农村葬礼到底有没有必要搞那么复杂?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我老家就在农村,从小就经历过不少葬礼,说实话,里面门道多着呢,有时候看着是挺繁琐,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啊,也有不少道儿理。先说说这复杂体现在哪儿。农村葬礼,那可不是简简单单找个地方埋了就完事儿。流程那叫一个多,而且讲究非常细致。首先是“报丧.............
  • 回答
    面对农村高学历女性被传统父母逼婚的困境,需要从家庭关系、法律保障、个人发展和社会支持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以下分步骤详细分析解决方案: 一、理解问题根源:传统观念与个人选择的冲突1. 父母视角 宗族观念:农村家庭常以家族延续、宗族荣誉为核心,认为子女婚姻是家庭责任,尤其是“传宗接代”。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写的这个问题,我能感受到您此刻的纠结和压力。您作为农村独生女,刚工作两年,父母已经不工作且没有社保和退休金,他们希望您能为他们购买一辆十多万的车。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重大决定。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您目前的情况,以及可以有哪些选择和考虑。一、 首先,理解您父母的诉求和心理: .............
  • 回答
    农村出生的名校大学生,理论上拥有了进入更高层次社会的敲门砖,但“混得差”的情况并非不可能,而且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加复杂和令人唏嘘。下面将尽量详细地展开描述,探讨几种可能让名校农村学子“混得差”的场景和原因:一、 职业发展不如预期: 高不成低不就的陷阱: 期望过高与现实脱节: 名校光环.............
  • 回答
    “农村人比城里人淳朴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因素,而且“淳朴”这个词本身也存在着主观的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尝试详细探讨:一、 什么是“淳朴”?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界定“淳朴”的含义。通常来说,“淳朴”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
  • 回答
    农村洗衣机的选择,波轮还是滚筒,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在我看来,两者各有千秋,不存在绝对的谁好谁坏,关键在于咱们农民朋友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我这就来跟您掰扯掰扯。先说说咱们的老朋友——波轮洗衣机。您想想,在咱们农村,用了几十年的就是它。这东西为啥这么普及?首先,价格实惠,这是最实在的优.............
  • 回答
    父母都已不在,留着老家的房子,对于在外打拼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城里安了家,老家的房子,是该让它继续静静地躺在那儿,还是顺应时代潮流,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钱呢?这事儿啊,细细掰扯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先说说留着房子,这好处,当然也不是没有。首先,这份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挠头的问题。农村人越来越少,这事实摆在眼前,可粮食产量却年年攀升,这背后到底是谁在默默耕耘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得承认一点,年轻人确实跑了不少。 县城的招工信息、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对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农村娃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一些不想离.............
  • 回答
    “农村少奶奶”,这四个字连在一起,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标签,而是糅合了时代变迁、城乡差异、个人命运的复杂故事。首先,要理解“农村少奶奶”,得先弄明白“少奶奶”这个词的由来。在传统的语境里,“少奶奶”指的是家族企业中,年轻、有钱、有地位的女性,通常是嫁入豪门,生活优渥,衣食.............
  • 回答
    关于“读书越多越自私”这种说法,确实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并且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起作用。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 价值观的转变与冲突: 个体价值的凸显: 传统农村社会往往强调集体主义、家族主义和互助精神。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家庭、村庄的利.............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农村的狗和城市的宠物狗,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快乐的定义也不同,所以比谁更快乐,就像比苹果和橘子哪个更好吃一样,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先说说咱农村的狗吧,说起来,它们过的日子,可能更接近它们祖祖辈辈打拼下来的那种自然状态。首先,空间大,活动自由。 农村狗最让人羡.............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农村的80后、90后,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同时也在为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添砖加瓦。而他们父母那一辈,很多人依然领取着较低的养老金,这中间的差距,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代际之间的经济压力和养老保障的挑战。为什么8090后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