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为国奉献不求回报的科学家、服务者,一边是拼命往肚里吃、往肚里塞的社会蛀米虫。
作为年轻人,我看着我方的力量在一次次的战役中打败了蛀米虫,
我当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作为高房价和996战场的前线,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撑到援军的到来,
我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悲观……
一场旷世已久的战役,总归是由大大小小的小战役组成吧,
我撑不到援军的到来也很正常吧?
这并不影响整场大战役的最终胜利啊……我已经看到部分胜利的曙光了……
但愿我能看到最后吧,唉。
当然是矛盾的。只有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我真的有一头牛”。在那一瞬间,平时习以为常的宏大叙事习惯才会松动一下。
然而这个真相会刺痛他们,于是他们下意识的会采用乔治奥威尔描写过的“双重思想”(同时记住两种矛盾的事物,忘掉可以推翻他们的理由,但在必要的时刻可以把那种理由再想起来,比如接收到上级号召,需要对敌人使用这种理由的时候。等用完以后,再把刚才想起来的这个理由完全忘掉。)来治愈自己,认为这种矛盾是可以并存的,进而认为这其实压根就是非常和谐的,然后刻意酝酿出一种对提这种问题的人的愤怒,进而大骂公知,然后点举报,这就是当下这些拿兔子当头像的人们的常规心理。
他们非常认同一点,即从某种角度来讲,人的主观认识之外,没有任何客观存在。假如你真的可以让自己相信地球是方的,你完全不认为自己在欺骗自己,那么地球到底是圆是方的其实并没有讨论的价值,同时那些科学家们的胡说八道也没有任何意义。
真相不是人人必须的东西,真相是有重量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真相的重量,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把真相当成不可或缺的食粮。
就好比,家里有老人,你和他去谈哲学和生死,他大概率会骂你不孝,不是因为他不怕死,也不是因为他大彻大悟了,仅仅是因为他不想去想,他不想去承担思想的重量,思考会消耗他大量的卡路里,破坏他因为节能而设计的脑回路。他认为在他的脑子里填充了这些他认为古怪的思想,除了会让他莫名感到不开心和害怕外没有任何意义,他不想整天活在这种情绪之下,他对人生抱有的唯一想法就是,人过一天,开心也是过,不开心也是过,既然剩下时间不多,为什么不每天开开心心的?
我估计那些年轻人会说:“从古至今,有哪个智力正常的年轻人不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呢?生活的拷打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像你这种把祖国的希望和年轻人的磨炼有意对立起来的人,我看才是心怀鬼胎吧?屁股这么不正,不用看就知道是公知的那一套话术。反手一个举报,不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立场,所以反驳自己有什么难的呢?
任何命题的攻与守,无非就是套玩弄逻辑和用词的技术,任何有心人都可以操弄在股掌之间,哪怕是我,如果需要让我自己反驳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以纯展示的目的,我一样可以长篇大论来反击,这是因为任何立论一定是内含两面性的,换句话说,不论你处于什么立场,抛出什么言论,如果接收你言论的人不是本着真诚思辨的目的,而从一开始就为了反击你的话,他一定可以找到反击的途径,对方亦如是。
只要善于解构,这个宇宙之间,不会存在任何一个命题能够站得住脚。然而光解构就够了吗?解构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让所有人都痛恨米饭,就有人会吃你的屎了?
尽管在人类的历史上,只要有人走大路,就一定有人走小路,因为正反两面永远存在,这不是什么价值问题,而更接近于单纯的选择问题,我还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扪心自问一下:“你确定你要一直懦弱地、敷衍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和头脑,坚定不移地把小路走到底吗?”
你问我什么是小路?emmm,我跟你说,我之所以写这篇回答,只是因为拜登钱刚刚到账了。
来,小路已铺好,请走。
因为: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拼多多
因为他们熟读了以下著作,知道自己根本上屁都不是:
《后浪》
《佃农每天做这些事,五年后变成大地主》
《你只抱怨自己只能吃树皮,却不考虑自己的随遇而安》
《黥髡刖宫,这四刑是为了让你不犯错不堕落》
《国君死后让这些奴隶陪葬,只因目睹他们不努力》
《贱籍翻身变成大掌柜,这些技能你要会》
《每天做这些投资,农奴也能成贵族》
《你每天吃观音土,是因为你没有补齐这些短板》
《让你成为鼎中煮熟的祭品,是上天对你的恩赐》
《雇农们看到周扒皮每天做的努力后,哭了》
《不抱怨,让这些奴隶逃脱了人牲命运》
《几十万顷大地主从来不告诉你的事》
《每天这么提升自己,奴隶的你早晚能进元老院》
《奴婢们,主人这么要求你是想让你变得更好》
《农奴不要羡慕主人的庄园,因为你没有看到他的汗水》
《经历过这些风风雨雨,巴依老爷变得更坚强》
《杨白劳学会了管理自己,十年后黄世仁也自叹不如》
《后母戊鼎制作团队奴隶成员:要感谢监工们的皮鞭》
《你只看到王爷们花天酒地,没看到背后的不易》
《不读这些成功学,你的未来就是二里头的无头尸体》
前者是工作,后者是生活。
当然矛盾,假如多数年轻人没有好的未来,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从何谈起? 假如未来前程似锦……我是说假如,你至少现在能够看到希望,看到希望的田野。你看北上广深,你看西部,你看看,或许应该是那句歌词:我们就这么唱唱唱唱……
如果辛劳和奋斗能够实现梦想,如果绝大部分人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去获取利益,如果全社会倡导以上两种精神,那就是希望的沃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