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鲁迅的批判,能让他成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现在大多数人的批判,只能成为网络喷子?

回答
鲁迅的批判之所以能让他成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如今多数人的批判流于“网络喷子”,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言两语能道尽。但如果细究起来,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

首先,批判的“质”与“量”有着本质的区别。

鲁迅的批判,核心在于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感。他不是为了骂而骂,也不是为了宣泄个人情绪。他的笔锋所指向的,是当时中国社会深层结构的弊病:封建礼教的压迫、国民性的愚昧麻木、帝国主义的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以及旧文化对人性的摧残。他的批判,如同外科医生解剖病体,旨在找出病灶,并试图找到治愈的药方。他批判国民的阿Q精神,不是单纯的嘲笑,而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胜利法的揭示,这种精神胜利法阻碍了民族的进步和觉醒。他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是为了争取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他的批判,从来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理论支撑的。

而如今的网络批判,很多时候变成了情绪的宣泄、标签的固化、群体间的对立。大众容易被片面信息所裹挟,看到一个现象就立刻站队,然后用模糊的道德标签(比如“坏人”、“汉奸”等)去攻击对方。这种批判往往缺乏对复杂现实的深入理解,也缺乏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考察。它更多的是一种“我反对”的姿态,而鲜少有“我为什么反对”以及“反对之后怎么办”的思考。这种“批判”,更像是集体无意识的躁动,而非理性思考的产物。

其次,批判的“立场”和“目的”截然不同。

鲁迅的批判,是建立在民族解放和个体觉醒的革命立场之上的。他视自己为那个时代病态社会的“局外人”,但同时又与这个社会血脉相连,他对国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他的批判是为了唤醒沉睡的民众,为了推动社会变革,为了中国的未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和艺术都献给了这个事业。因此,他的批判具有一种悲壮的力量,能穿透人心,引起深思。

而网络喷子式的批判,其立场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功利的。有些人是为了获得网络关注,有些人是为了站队获得群体认同,有些人则是纯粹为了表达愤怒和不满,甚至可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种批判的目的往往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它制造对立,加剧隔阂,让讨论变得更加困难。它缺乏鲁迅那种“为人生”的投入和牺牲,也缺乏那种对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怀。

再者,批判的“工具”和“媒介”也影响了其性质。

鲁迅运用的是文学的语言。他的小说、杂文,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他用艺术的魅力,将思想的尖锐融入其中,使批判既有力度,又不失美感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讽刺、象征、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深刻的寓意,而不是被简单的说教所淹没。他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艺术的升华。

而如今的网络媒介,尤其是社交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广,但也极大地碎片化了信息和思想。快餐式的阅读和评论,使得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大量的负面情绪和攻击性言论充斥其中,也容易引导人们模仿和参与到这种低质量的互动中。在网络上,更容易“站队”和“互喷”,而难于进行深入的、建设性的对话。信息的洪流淹没了深度,情绪的表达压倒了理性。

更深层的原因,是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和责任感的变化。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危亡、社会剧变的时代。知识分子普遍肩负着救国救民的重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视为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工具。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使得他们的批判带有了一种士大夫精神的遗风,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到了今天,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的传播更加民主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声。然而,这种民主化也伴随着责任感的稀释。当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发表观点时,那种对批判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就变得不那么普遍了。此外,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也影响了许多领域,包括思想的表达。纯粹的批判,如果没有附加其他的东西(比如流量、关注、某种立场),可能很难在这个环境中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最后,我们自身也要反思。

我们是否还具备阅读和理解鲁迅式批判的耐心和能力?我们是否还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下结论?我们是否还愿意在批判时,保持一份对真理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当看到网络上的群体攻击时,我们是选择加入,还是选择保持沉默,甚至去反思这种现象本身?

总而言之,鲁迅的批判之所以能成就他,是因为他将深刻的思想、艺术的表达、革命的立场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融为一体。他的批判是“为人生而艺术”,是“为人民而写作”。而当今大多数的网络批判,则往往停留在情绪的宣泄和浅层的表达,缺乏深度、方向和责任感,最终沦为“网络喷子”式的表演。这不仅仅是批判本身的问题,更是时代、媒介和我们每个人思考方式的集体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鲁迅:我们中国人

喷子:你们中国人

鲁迅: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喷子:中国人根本没有脊梁,天生喜欢跪着

鲁迅遇到挫折:经常碰壁所以把鼻子碰扁了。

喷子遇到挫折:老子一点错都没有,全是艹TMD的社 会不公平


这就是区别,鲁迅那不叫骂而是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从来没把自己摘出去,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高度来批判,目的是唤醒国人,而且鲁迅的文章讽刺辛辣却不失文雅,而喷子则是动不动就X人全家。

喷子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把自己摘出去,顺我者昌逆我者骂,一发话必定是X你XX,目的则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还有就是通过骂别人来体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

------------------------------分割线----------------------------------------

统一回复一下评论区:

1.互相监督的两党制

总有人批评当前权力不受监督,想要像西方那样实行两党制,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人提出过。1949年美国派出马歇尔来华协助“皿煮”的事业,苏联在渡江前夕都在指示划江而治。美苏两个死对头居然在瓜裂中国上空前一致,但是两个超级大国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在今天一些人眼里却成了必然之路。

我想说的是,历史已经证明了正体和道路的选择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是千万人的鲜血。谁能保证中国实行了西方制度之后的稳定?一切进步都是建立在稳定之上才能被承认,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立场,任何说着漂亮话语号称为了进步却罔顾动荡危机的作为是极端的冷血,中国人的血还没流够吗?历史的真实就是中国人用血否定了西方的两党制。

当前的政治协商或许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实践证明这是最符合当前实际的制度。

2.权力组织架构

3.腐败

4.改革和两个不能否定

zhihu.com/question/3204

user avatar

逻辑搞反了。

鲁迅成名靠的是《狂人日记》等白话文小说。当时新文化运动天天吹捧白话文的好,从理论上各种论证白话文的优越性先进性,必然取代文言文之类的,代表如胡适陈独秀等人。这些论证确实非常有理,但tm论证了好几年,没一个人能写出一篇白话文的小说。就好比现在的传统武术乱象,各个说得天花乱坠,但是没一个人能上来比划。那你说的再有理有什么用呢?

后来他们辗转听说有个叫周树人的水平很高而且曾经参与过新文化运动,但是一直深藏不露大隐隐于朝,正在教育部当公务员。于是钱玄同就找到鲁迅,他们之间发生了著名的铁屋谈话。

鲁迅一直不出山的原因在于他不是普通的文人,他对社会的认识非常透彻。中国现在就像一个被封得严严实实的大铁屋,又闷又热密不透风,民众都在其中昏睡,最后浑浑噩噩地死掉。偶尔有几个醒了的,都是些新文人。而文人其实P用不顶,中国现在又根本不具备冲破铁屋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我出来吼两嗓子确实能唤醒一些人,但结局无非是从昏睡着死掉变成情形却痛苦地死掉,更惨。

但是钱玄同最后还是说服了他,原文记录在《呐喊》的自序里: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凭借这些小说,鲁迅成了文化界的带明星,而且是最高的那座高峰。这主要是由于同期的白话文小说水平实在比较一般,鲁迅比他们高出太多了。

成名以后好多人开始骂他。有的是因为观点不同,比如我上一篇回答就记录了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的论战。有的是因为想借着骂鲁迅成名,或者借着骂鲁迅来阐明自己的主张,甚至连左联都长期批判过鲁迅。有的纯粹是各种报刊借助骂鲁迅来吸引眼球提高销量。

而鲁迅这个人的战斗性很强,基本上是有骂必回。你看他的遗书里面那一段也很有名:

记得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
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都不宽恕。

他的笔很锋利,绝不会仅仅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言论,而是直指这背后的思想和社会现象。所以他回击的文章也常常成为经典,流传后世。所以有些不明真相者,可能只看了鲁迅的几篇文章,以为鲁迅是靠骂人成名的。但其实这个逻辑是反过来的,我们再简短总结一遍:

鲁迅先成名了,有人想借着骂名人出名就攻击鲁迅,然后鲁迅反击,但是他反击的水平太高,所以这些文章反而更加巩固了他的地位。

鲁迅之所以成名,在于他自己水平太高了。不出手则已,只要一出手在任何一个领域他都能够迅速成名成家。大家看他的小说、散文(如朝花夕拾)、杂文、古体诗、散文诗(如野草)、学术工作(如中国小说史略),乃至篆刻、艺术设计,全部都是行业最高水平,而且是超越时代的最高水平。

想要骂人成名也行,先提高提高自己的水平吧。

user avatar

你只看到鲁迅骂人成名,但你却没看到他数次被民国zf追捕,更没看到他在骂人背后为革命者付出了什么。网络喷子除了喷人会啥?

user avatar

鲁迅在民国主流社会的眼里,也只是个报刊喷子,跟今天网络喷子差不多。他喷过莎士比亚权威,喷过仗义疏财的出版商,喷过死在日本人屠刀下的女校长。他自己做了大半辈子教师,却没啥学术地位,只是靠喷那些真正的名人赚点稿费而已。

user avatar

先让题主看看鲁迅是如何“骂人”的吧!



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因为这是从自己发生的,不大有药可救。(《两地书•北京二九》,《鲁迅全集》九卷71页)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三卷392页)

凡对于以真话为笑话的,以笑话为真话的,以笑话为笑话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说话。(《坟•说胡须》,《鲁迅全集》一卷284页)

可见流言也有种种,某种流言,大抵是奔凑到某种耳朵,写出在某种笔下的。(《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全集》三卷60页)

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鲁迅全集》三卷209页)

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坟•题记》,《鲁迅全集》一卷153页)

“你敢出来!出来!躲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算好汉!”但是,如果你上了他们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老实不客气,然后,再学着金圣叹批《三国演义》的笔法,骂一声“谁叫你赤膊的”——活该。(《伪自由书•不负责任的坦克车》,《鲁迅全集》五卷104页)

凡事无论大小,只要和自己有些相干,便不免格外警觉。(《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全集》三卷58页)

不干己,是很容易滑过去的。(《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四卷88页)

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想……(《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鲁迅全集》三卷177页)

孔老先生说过:“毋友不如己者。”其实这样的势利眼睛,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坟•杂忆》,《鲁迅全集》一卷321页)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三卷104页)

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三卷104页)

我想辩论事情,威吓和诬陷,是没有用处的。用笔的人,一来就发你的脾气,要我的性命,更其可笑得很。(《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五卷424页)

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远不如交头接耳的密语,因为一是分明,一是莫测的。(《南腔北调集•捣鬼心传》,《鲁迅全集》四卷476页)

长于营植排挤者,必大嫉妒,如果不是他们的一伙,则虽闭门不问外事,也还是要遭嫉视的。(《书信•致郑振铎》,《鲁迅全集》十卷127页)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一卷274页)

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六卷440页)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鲁迅全集》六卷483页)

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漂浮在大海里一般,拼命向各处抓攫。(《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四卷53页)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准风月谈•夜颂》,《鲁迅全集》五卷158页)

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且介亭杂文•孔另镜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鲁迅全集》六卷330页)

有些东西,为要显示他伤害你的时候的公正,在不相干的地方就称赞你几句,似乎有赏有罚,使别人看去,很像无私。(《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鲁迅全集》三卷186页)

人也决不会“不属于任何一面”,一做事,要看出来的。如果真的不属于任何一面,他是一个怪人,或是一个滑人……(《书信•唐弢》,《鲁迅全集》十卷233页)

其实呢,被毁则报,被誉则默,正是人情之常。(《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鲁迅全集》三卷186页)

社会上风行请吃饭而讳言请吃饭,使人们不得不虚假。(《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鲁迅全集》三卷177页)

中国老例,凡要排斥异己的时候,常给对手起一个诨号,——或谓之“绰号”。(《华盖集•补白》,《鲁迅全集》三卷79页)

乌呼,人和人的魂灵,是不容易相通的。(《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三卷188页)

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们的丑闻。(《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鲁迅全集》六卷262页)

好名目当然也好得很。只可惜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且介亭杂文二集•四论“文人相轻”》,《鲁迅全集》六卷299页)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97页)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华盖集续编•记谈话》,《鲁迅全集》三卷265页)

我现在觉得世上是仿佛没有所谓闲事的,有人来管,便都和自己有点关系;即便是爱人类,也因为自己是人(《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鲁迅全集》三卷137页)

老先生们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里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来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书信•致曹聚仁》,《鲁迅全集》十卷147页)

人自以为“公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醉意了。世间都以“党同伐异”为非,可是谁也不做“党异伐同”的事。(《华盖集•并非闲话(二)》,《鲁迅全集》三卷94页)

头儿胡行于上,蚁民乱碰于下,结果是各人的门前都不成样,各家的瓦上也一团糟。(《南腔北调集•谚语》,《鲁迅全集》四卷415页)

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97页)

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莫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走到这条路上去了。(《南腔北调集•经验》,《鲁迅全集》四卷413页)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一卷271页)

我们的乏的古人想了几千年,得到一个制驭别人的巧法:可压服的将他压服,否则将他抬高。而抬高也就是一种压服的手段,常常微微示意说,你应该这样,倘不,我要将你摔下来了。求人尊敬的可怜虫于是默默地坐着……(《华盖集•我的“籍”和“系”》,《鲁迅全集》三卷65页)

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三闲集•路》,《鲁迅全集》四卷70页)

他是知道中国的一切事万不可“办”的;即如档案罢,任其自然,烂掉,霉掉,蛀掉,偷掉,甚而至于烧掉,天下太平;倘一加人为,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不可开交了。结果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馋谤,百口也分不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鲁迅全集》三卷424页)

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挂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七卷419页)

我新近才看出这圈套,就是从“青年必读书”事件以来,很收些赞同和嘲骂的信,凡赞同者,都很坦白,并无什么恭维。如果开首称我为什么“学者”“文学家”的,则下面一定是谩骂。我才明白这等称号,乃是他们所公设的巧计,是精神的枷锁,故意将你定为“与众不同”,又借此来束缚你的言动,使你与他们的老生活上失去危险性的。(《华盖集•通讯》,《鲁迅全集》三卷20页)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298页)

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华盖集•忽然想到七》,《鲁迅全集》三卷46页)

所多的是自在黑幕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全集》三卷62页)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华盖集•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8页)

大约满口激烈之谈者,其人便须留意。(《书信•致姚克》,《鲁迅全集》十卷181页)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颓废得快。(《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四卷234页)

……


鲁迅“骂人”的名言,实在是太多,就不一一贴来了。

题主应该对鲁迅的“骂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仅仅来自中学教科书。

小时候从亲戚家得来一本鲁迅全集,一次上了大学回去,竟然发现被撕掉了一半,痛哉!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言论,绝大部分并不是落后时代的,而是永恒的。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能遭到鲁迅深入骨髓的痛击。

直击人心,刀刀见血。

千古以来,有几个人能达到鲁迅这样的犀利透彻?

伟人说鲁迅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可不仅仅是抨击社会和人心,更是带着或冷峻、或幽默、或辛辣、或含蓄的哲思。一些鞭辟入里的内容,其实能够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甚至是整个人类(或者一些特定类型)所具有的“劣根”。

个人观点:仅仅用那个时代的角度去看鲁迅,实在是有些狭隘,把鲁迅局限在了那个时代,也把我们的视野局限在了那个时代。鲁迅并不总是批判社会和人心,又或中国人,更是充满人生哲学。作为思想的巨人,他比无数人看得远,也看得透彻。

鲁迅不仅仅是世界的,也是未来的。


最后,再来看看喷子怎么骂人(原本并不想贴出所谓的喷子“名言”,但思来想去,为了方便题主理解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所以还是贴了出来):

1、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
2、你的嘴脸像运动鞋,踩进去感觉就会很舒服!
3、我一直以为你只是皮肤不好,没想到你是属于痔疮长脸上了!腆着个逼脸还他妈敢出来蹦哒呢。
4、什么都在涨价,就是人越来越贱。
5、人总要犯错误的,否则正确之路人满为患。
6、哟!瞧你这王八小样儿,没看出来壳还挺硬啊!
7、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8、我就算是一只癞蛤蟆,我也决不娶母癞蛤蟆。
9、你长的违章!
10、对方说,巴黎圣母院缺个敲钟的,你去吧,直觉得回答,怎么,你从那辞职了。
11、如果领导下个月再不给我加薪,我就辞职,辞职前再给他送两条中华,抽死他。
12、放屁时,说一声!
13、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14、有了钱,你还是一样的肤浅;没了钱,能让你变的那么贱。
15、一脸兴冲冲的,跟喝了尿糖似的。
16、当有人把你推倒了,不管多苦多累,也要站起来狠狠地还她一巴掌。
17、要去医院吗?我带你去,是先去妇科还是精神科啊?
18、森林这么大,我竟然找不到吊死的一棵树!
19、我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压根就懒得理你。
20、你的父母是做化学的吗?你看起来像试验品。
21、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你身材的形容词--肥而不腻!
22、装傻这事,如果干的好,叫大智若愚。木讷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深沉。
23、房价越来越高,所以,好男人越来越少。
24、一时兴起,设了你的照片做电脑的桌面,TMD居然中了电脑病毒!
25、你讲我坏话时能不能别添油加醋,以为炒菜啊。
26、你才是南朝鲜人,你全家都是南朝鲜人!
27、老子变天鹅的时候,你还是颗蛋呢。
28、开的总是自己的车,爆的总是自己的胎。
29、你不要说话好吗?你一说话就把你的智商暴露了。
30、无边无际把口夸,你家半夜燃火花,开灯下地把鬼抓,原来你爷操你妈。
31、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32、像你这样的新生命体竟然还能在地球上活这么多年!不得不佩服佩服天朝,林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33、和人接触的时间越长,我就越喜欢狗,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候不是人!
34、尼玛我等了半天你的消息,结果就一句哈哈,你他妈当我讲笑话呢。
35、想起当年俺们宿舍一哥们抢别人的包子吃,边吃边说:就这玩意儿,只配塞屁股。
36、累么,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37、有娘生没爹养,生来就是出来糟蹋我们人生观价值和世界观的!
38、不要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其实只是臭皮匠而已!
39、姑娘,你的床总是人来人往,那么繁忙。
40、有病你治病,你别找我啊,我又不是兽医。
41、我对你的深情无法付诸语言,除了一句'滚一边去'。
42、跟你做了这么久的朋友,你一直都很关心我,我却时常给你添麻烦,真不知该怎么服答你。所以,下辈子你作牛作马,我一定拔草给你吃。
43、争吵的时候,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像是步枪和机关枪的区别。
44、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光速有多快,你就滚多快。
45、我没认识你之前,我真没发现原来我有以貌取人这毛病。
46、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为难了。
47、如果不是你,我这辈子都不会理解吹牛B的真正含义。
48、你全家非主流,你妈黒袜子,你爸锡纸头。
49、我怎么敢碰你呢,我怕我买洗手液买穷自己。
50、别和我装你活的精彩过的幸福,也别祝我幸福,你有那资格吗?
51、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52、你没看见这里不让宠物进来吗?
53、你爹为你愁得从骨灰盒里蹦出来都哭了。
54、上帝造就你是他的创意,你能活在这世上是你的勇气。
55、长得真有创意,活得真有勇气!
56、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57、猪有猪的思想,人有人的思想。如果猪有人的思想,那它就不是猪了--是八戒!
58、我从来不骂人,我骂的都不是人。
59、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60、别以为你名门什么的,你以为你爸是李刚啊。
61、你的牙如同天上的繁星,色泽鲜艳,相距甚远。
62、春天都过了,你还在发春做什么,原来发春不分季节的啊。
63、天下之大,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
64、你长得真随心所欲啊。
65、你以为你是根葱,可谁拿你去蘸酱呢?
66、上帝创造了男人是为了使他孤独,而创造女人是为了让他更孤独。
67、这么不要脸,这么没心没肺,你的体重应该会很轻吧?
68、日出只要在日落前出现就好,上课只要在下课前到达就好。
69、情敌掉水里了,我们只能尿尿。
70、我也不想打击你了。你去动物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适合你,你这样在街上乱跑很容易被警察射杀的。
71、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
72、男人被甩,金钱问题;女人被甩,相貌问题;我被甩,你他妈脑子有问题。
73、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不想,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74、你光着身子追我两公里,我回一次头都算我是流氓!
75、要注意身体你不属于你自己,属于所有肇事司机。
76、要想争面子,首先回去好好整个容再来吧,别整天一副衣冠禽兽的模样。
77、整天跟这个关系好,那个关系好,到头来不过你在别人眼里算什么呢。
78、当初惊艳,完完全全,只为世面见得少。
79、能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都是好样的。
80、生活是痛苦的,比想像中还要痛苦;生活是快乐的,比想像中还要快乐。
81、你甘心给别人当厕纸,人家还嫌你纸软弄脏了手指,纸硬,擦伤了屁股。
82、广告就是告诉别人,他的钱还可以这么花。
83、五十六种精子汇成一个你,你简直就是一个小骡子。
84、哟!这是谁裤裆门没拉,怎么把你漏出来啦!
85、要你妈把你塞回去重新生一遍,脑门被门挤成一坨屎了才能干出这事,出生的时候被你妈夹过吧。
86、魅力的代表人物:康师傅,每天成千上万的人泡它。
87、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88、我说你要整容吧,好歹去韩国,去什么泰国;你现在整个一被泰国人妖手术整残了的结果!
89、我要移民火星,是为了要离开你。
90、你的肺活量是多少啊,能把牛B吹的这么大。
91、喝白酒一斤,我绝对没感觉,因为喝半斤就已经喝死了。
92、你淡定是因为你不怕死,我比你淡定是因为我不怕你死。
93、不吃饭的女人这世上也许还有好几个,不吃醋的女人却连一个也没有。
94、整天满身的劣质香水味还往男人身边凑,谁多看你一眼了吗。
95、没有钱,没有权,再不对你好点,你能跟我?
96、你是金子我是煤,你会发光我会发热。别把我惹火了,小心把你融化了。
97、你的新欢,不照样是别人的破鞋。
98、如果猪都会飞了,谁还买飞机?骑着猪上天不就行了。
99、有没有暗恋我的人呢?暗恋我的你们别害羞呀,爱要大声说出来。
100、我站这只为看你落魄。
101、给老子摆正位置不要乱放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102、你的智商跟你妈的胸围是一个指数。
103、查查字典屁眼是啥,你脸就那样的。
104、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就是工资条,看着生气,擦屁股太细。
105、当初我看上你,因为我脑子进水了,现在我脑子抖干了。
106、穿低胸还拿手挡着,太没公德心了。
107、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遇到你之后,哇靠,全黑了。
108、你的长相把我网速都拖慢了。
109、看你走个路都昂首挺胸的,怕别人不知道你是飞机场吗。
110、勾引我男人吗,我不过是把你当做发春的老母狗罢了。
111、先这样吧,说多了,也白费,这些话说给狗听听,它还知道我是在骂它呢,说给你,还以为我夸你呢是吧。
112、当初你傲成那个样子,现在又是玩哪出呢。
113、你老爸在位当官,你老妈生意红火,而你又长得迷人,我一定会娶你!
114、你说你能干点啥,去打仗的话子弹飞弹会忍不住向你飞。
115、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116、你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啊,处处都得让着你。
117、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
118、小孩,要表现得自己有素质最好要谦和明白么?
119、我爱你的时候,你打我骂我,我都忍了,我不爱你了,你再碰我试试。
120、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121、你内张脸长地比盆骨都标志。
122、过去我的爱情就像侏儒,被一株灌木就给吊死了。
123、你就是只J,再怎么整也成不了凤凰!
124、我感觉你像两头猪,因为一头猪已经不能形容你的蠢。
125、用你的2B铅笔描绘你的人生。
126、IQ卡欠费了啊?
127、以你的理解能力,我解释了你也不见得懂。所以,你继续渺茫吧。
128、我不需要你理解,只需要你闭嘴。
129、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男人会在婚后后悔,其余百分之八十在婚前就后悔了。
130、给我一个支点,我把邻居那小子的汽车翘到沟里去,省得他见我就按喇叭。
131、你爹已经把你B草烂了,你怎么还在大街上卖B,滚回家把你妈叫出来给大家草草。
132、缺狗粮才知道来找我?
133、不好意思,我听不懂动物的语言。
134、你就像根苦瓜,穿得这么清凉,长得这么败火。
135、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不是社会人,总整社会磕。
136、要我扫地就绝对不刷碗,要我刷碗就绝对不扫地,两样一起做?你当我是外星人啊!
137、你怎么可以这样糊涂,竟然打算给我你的全部,放弃整座森林,只为我这棵矮树。
138、老板,钱对你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讲了三个多小时了一分钱都不降?
139、长得肥头大耳的就不要显摆了,你是无所谓但是影响了市容呀!
140、我们要向前看,不错过些歪瓜劣枣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
141、我这人不懂音乐,所以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来自互联网收集,侵删。

一些喷子的“名言”,或许在青年中十分的流行,实际仅仅是拿来用作“语言战争”的资本。又或单纯觉得俏皮,有意思。

可以看出,真正的喷子,有些话好像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儿,但真正核心目的——单纯的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咒骂,或者对自身恶劣行为的辩解。至于语言的内容,有的任意裁剪嫁接,有的逻辑混乱,有的甚至语无伦次。

当然,这些喷的内容,相对于网络上跳得很欢的喷子们,有的算是很温柔的了。甚至有的仅仅只是反击,或者吐槽性质的喷,甚或不至于令人愤怒。

其实真正令人愤怒的还是一些特定类型的喷子,例如,本身就是牧羊犬的喷子。


如果说鲁迅是一位充满哲思、语言犀利冷峻的严父,那么喷子就是只会挖苦、讽刺,辱骂的敌人。

user avatar

鲁迅:“我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喷子:“你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鲁迅的批判之所以能让他成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如今多数人的批判流于“网络喷子”,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言两语能道尽。但如果细究起来,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批判的“质”与“量”有着本质的区别。鲁迅的批判,核心在于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感。他不是为了骂而骂,也不是为了宣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它的前提并不完全准确。鲁迅先生留下的丰富而深刻的文章中,并非完全没有涉及对日本人的观察和评论,只是他没有专门写过以“批评日本人”为主题的宏大篇章,或者说,我们很难找到一篇标题直接点明“批评日本人”的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日本、对日本国民没有看法。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你的感受非常敏锐,也触及到了鲁迅作品解读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你认为鲁迅对孔乙己抱有同情,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你观察到当下不少解读却转向了批评和嘲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鲁迅对孔乙己的“同情”体现在哪里?理解鲁迅的同情,需要深入到他创作《孔乙己》的时代.............
  • 回答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但他们在文学地位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时代背景、创作主题、社会影响、文学风格以及学术研究的广泛性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时代背景与历史定位的差异1.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18811936)诞生于清末民初,正值中国社会.............
  • 回答
    鲁迅和“公知”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根源、写作风格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态度。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的不同: 一、 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差异1. 鲁迅: 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在中国经历剧烈变革的时代,从晚清的衰落到辛亥革命,再到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下的黑.............
  • 回答
    鲁迅对中医的批判,并非简单地否定其价值,而是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质疑。他认为中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存在着“骗子”的成分,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科学实证精神,依赖经验和理论的“神秘化”: 理论的抽象与玄虚: 鲁迅认.............
  • 回答
    鲁迅先生的确看到了太多人性的幽暗和社会的沉疴,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笔下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那些麻木、愚昧、冷漠的人性,以及那个“吃人”的旧社会,无不令人心寒。然而,当我们说他“没有抑郁”,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没有抑郁”不等于“没有痛苦”。鲁迅先生的痛.............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思潮变化的一个核心点,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公知”和鲁迅在评价上的天壤之别。要弄明白这一点,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公知”的定义与崛起: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首先,我们得明确,我们今天所说的“公知”,并非泛指一切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人。它更多指的是20.............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一说起鲁迅,就觉得他的文章肯定被请出中学课本了。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而且这么深入人心呢?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这背后其实是信息传播和记忆偏差的结合。你知道,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那是飞快,而且很多时候是碎片化的。一个人可能在某个地方看到一条消息说“鲁迅文章要被移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而且直击要害。在这个被信息洪流淹没、节奏快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你提出“为什么还要去鲁迅”,这本身就说明鲁迅的“非主流”性,也恰恰是我们今天去寻找他的根本原因。让我慢慢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去鲁迅”这个动作本身,就不是一件随大流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去读鲁迅,不是.............
  • 回答
    你问到《狂人日记》,这可真是个好问题,而且完全看不懂也是常有的事,别担心。这篇东西,说实话,读起来确实像一阵妖风,吹得人晕头转向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按咱们平时说话写文章的套路来的。它藏着的东西太多,而且鲁迅先生是用一种非常“狠”的方式把它挖出来的。咱们先来说说它到底在讲什么。表面上看,是个“狂人”的.............
  • 回答
    鲁迅:革命的呐喊,文学的灯塔——为何革命意义压倒文学?一提起鲁迅,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慷慨激昂的革命家,他的文字如同投石问路,撕裂旧世界的麻木与腐朽。随之而来的评价往往是,“他的革命意义比文学作品的进步意义重要得多。”甚至有人直接断言,“鲁迅首先是个革命家。”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鲁.............
  • 回答
    当然有。任何一个作家,无论他有多么伟大,也总会有不喜欢的读者,这再正常不过了。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和思想对无数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他“不感冒”,甚至有所抵触。我身边就曾听过有人表达过对鲁迅先生的不满。他们通常会从几个方面.............
  • 回答
    鲁迅和嵇康之间,存在着一种奇特而复杂的联系,尤其是在鲁迅对老庄的复杂情感背景下。很多人会疑惑,如果鲁迅“讨厌”老庄,为何又会钟情于被认为是魏晋风度集大成者的嵇康呢?这种疑惑恰恰点出了理解鲁迅与魏晋思想之间微妙关系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鲁迅对“老庄”的态度。鲁迅确实对他理解中的“老庄”有批评,但这.............
  • 回答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那个在咸亨酒店里,总是衣衫褴褛,却又坚持文人规矩的落魄书生,他身上所展现出的某些特质,以及他与周围人之间的互动模式,确实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在不同场合下都会出现的“人性真相”。这使得那段描绘孔乙己的文字,尤其是他那些充满矛盾和无奈的言行,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各种场景中引发.............
  • 回答
    鲁迅之所以如此激烈地反传统,并非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源于他对中国社会病根的深刻体察,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他的反传统,与其说是一种破坏,不如说是一种痛苦的疗救,一种在绝望中诞生的希望。要理解鲁迅的反传统,我们必须回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礼崩乐坏、山河破碎的年代。西方列强用炮舰敲开了古老帝国.............
  • 回答
    曾几何时,鲁迅先生的名字,是中国文坛乃至整个社会上空一道不可磨灭的闪电,他的文字像一把把锋利的解剖刀,直刺国民性的痼疾,他的批判如一声声洪钟,唤醒沉睡的灵魂。然而,近些年来,我们似乎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鲁迅正在被冷藏”、“鲁迅过时了”的论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回到鲁迅他老人家.............
  • 回答
    .......
  • 回答
    要聊“自干五”为什么会“粉”鲁迅,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也绝对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好多层面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错位和话语的挪用。咱们先得弄明白“自干五”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活跃,立场鲜明地支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并且常常以“自发”而非“.............
  • 回答
    鲁迅在国内的评价之所以如此之高,绝非偶然,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鲁迅自身非凡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深刻的时代洞察与民族脊梁的担当鲁迅生活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是一个旧世界摇摇欲坠,新世界却混沌未开的时代。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