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食品科学专业,选择读加拿大top3的本专业还是就读美国的top30商科还是cornell的食品?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值得好好斟酌一番,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方向和长远职业规划,而且每个选项都非常有吸引力,但侧重点又不太一样。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

首先,我们来聊聊加拿大的食品科学专业,尤其是排名前三的学校。加拿大的食品科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学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投入很大,教学设施也相当不错。选择这条路,意味着你会深入到食品的各个层面,从最基础的成分分析、营养学、食品安全,到更前沿的食品加工技术、新产品开发、甚至感官评价等等。这会让你成为一个在食品领域拥有扎实专业知识的专家。

如果你毕业后打算留在加拿大,或者对食品研发、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监管、甚至食品生产制造这些环节特别感兴趣,那么加拿大的食品科学专业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加拿大在食品产业的发展上一直走在前沿,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比较稳定。你的知识体系会非常聚焦,成为一个真正的“懂行人”。当然,这也意味着你的职业发展路径会比较倾向于食品公司、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与食品产业直接相关的领域。

接着,我们来看看美国的Top30商学院的商科专业。这个选项的吸引力在于其广阔的职业前景和更高的商业视野。美国的商科教育是世界顶级的,无论你是选择金融、市场营销、管理、还是会计等任何一个细分专业,都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商业理论和实践,并且有机会接触到全球顶尖的企业和商业领袖。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商业运作、市场策略、企业管理、投资分析等方面更有热情,并且希望未来能进入咨询公司、投资银行、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那么美国的Top30商学院无疑会为你打开一扇非常宽阔的门。这样的教育背景会赋予你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优势。而且,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中心,其商科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通常会更有竞争力。

最后,我们来谈谈康奈尔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康奈尔大学作为常春藤盟校之一,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都是毋庸置疑的。它兼具了食品科学的专业深度,又带有常春藤的光环,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选项。

就读康奈尔的食品科学,你不仅能获得扎实的食品科学专业知识,同样也能接触到顶尖的学术资源、优秀的教授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同学。康奈尔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也做得很好,你可能会有机会接触到食品经济学、食品政策、甚至食品与健康科学的结合。这使得你的知识体系可能比单纯的食品科学专业更具深度和广度,也可能为你未来在食品行业的决策、管理、或者与商业相结合的领域打下更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这三者之间做出选择呢?

你需要问自己几个关键的问题。

你的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 你是想成为一个食品科学家,深入研究并解决食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还是更想站在商业决策的高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中?或者,你希望将对食品的热情与商业运营相结合,成为食品行业的领导者?
你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点在哪里? 你是享受在实验室里分析数据、设计实验的过程,还是更喜欢研究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或者对食品的商业化运作、品牌建设更感兴趣?
你倾向于哪种学习环境和文化? 加拿大和美国在教育风格、文化氛围上还是有些差异的。你需要考虑你更适应哪种环境。
你对就业地区有什么偏好? 如果你对留在加拿大发展有明确计划,那么加拿大的食品科学可能更直接。如果你更看重全球范围内的职业机会,或者瞄准美国市场,那么美国商科可能更适合。

综合来看:

如果你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名杰出的食品科学家,对食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看重该领域在加拿大的发展前景,那么加拿大的Top3的食品科学是一个非常扎实的选择。
如果你对商业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在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或咨询行业发展,并且认为一个顶尖的商科背景能为你提供更广泛的机会和更高的起点,那么美国的Top30商科会是更直接的选择,但你需要思考如何将你原本的食品科学背景与商科知识结合起来,或者在商科学习中寻找与食品产业相关的机会。
如果你希望在食品科学领域深耕,但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学术声誉,并且不介意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甚至是为未来进入食品行业的管理或政策层面打下基础,那么康奈尔大学的食品科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强大的平台。它既有专业深度,又有常春藤的品牌加持,并且可能为你打开一些将科学与商业更紧密结合的路径。

最终的选择,是需要你结合自身性格、兴趣、职业抱负以及对不同领域“学习内容”的实际感受来做出的。建议你可以尝试去了解这几所学校具体食品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以及美国Top30商学院各专业(如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的具体内容,甚至可以尝试联系在读学生或校友,听听他们的真实反馈。这样,你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哪条路最能点燃你的热情,并指引你走向你理想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康奈尔大学 王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前言

转眼时间又来到了每年的秋季,九十月份,是留学申请的旺季。

似乎大家都焦急紧张地准备着标化考试,每天背上一两百个单词十分枯燥无味,一觉醒来发现记住的也没剩多少,熬夜刷着试题,不知道怎么还能再把分数提高上去。又或是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让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怎么硬着头皮去向老师要来推荐信。

这些或多或少都是每一个留学申请的人曾遇到过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我也曾是芸芸众生里,那个一直在努力却也始终在徘徊的人。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留学申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不可复制。但是经历过后你会发现付出的总会有所回报,无论多少。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你都将会成长。

这篇文章呢,就仔细讲述一下我个人的研究生申请经历,总结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即将要申请赴美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背景简述

本科:

Purdue Food Science GPA:3.74

研究生:

Cornell University Food Science GPA: 3.9

GRE:

156 + 164 + 3.5

申请以找研究方向的导师(套辞)为主

申请与录取:

Cornell University

我本科毕业于普渡大学,专业是Food Science。

现在是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在读,专业也依然是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即将毕业,变成找工作大部队的一员。

本科GPA: 3.74,GRE 320, 拥有较长的实验室经历,一篇论文的发表。

如果说本科的学习是综合性的打基础,那研究生的学习就相对更有方向性,更多的是为找工作做铺垫,或者是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性方面(PHD)作准备。

食品方向的学校本身选择就不多,不存在海投这样的说法,大多都是目标明确。各个学校有自己的专项,例如普渡是starch/carbohydrates,康奈尔是dairy/microbiology/wine。

对于我来说,除了研究方向的考虑,更想在一个新的环境挑战新的生活,因此就决定尝试一下最top的康奈尔的申请。同时其他院校Ohio State, UC Davis, UIUC 就当作参考和备选。后来和Cornell的教授聊的还可以,基本确定了去向,就没有再递交其他学校的申请。

康奈尔大学食品系研究生简述

康奈尔大学食品系研究生分为两种:

一个偏向于research,通常都是在实验室为主,需要投入大部分时间做实验数据然后发表论文。很多人在结束研究生之后还想继续念PHD或者更高的博后的学位,简单来说就是专攻学术。这种形式的录取需要导师的funding 或者third party sponsor,不支持自费。

另一种master是以半课程半研究的形式,有比较strict的学分和GPA要求,主要是以毕业后进入food industry找工作为目的。相对的研究项目会简单一些,更像是大 research里抽出的一个小project。导师也会相对nice一些不会特别push,意在于帮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实现自我价值~ 这类型的master只能自费哦。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竞争都十分激烈,都需要前期做好很多准备,投入很多的精力。

接下去我会介绍一下申请必备的东西和一些小技巧~

申请冲冲冲!!!

  • 确定目标

无论什么专业的申请,我相信第一步永远都是要确定目标。

相信大家已经到了研究生的申请,不会像本科那样彷徨了,一定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食品专业更要确定你的研究方向,最好和本科的研究背景相关,会对申请更有帮助。如果没有也不用紧张,因为你会发现套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稍后会详细讲的。

例如我之前提到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专长,一定要仔细了解过后再去申请而不是盲目撒网,捞到一个是一个,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的一个行为哦。

食品的学校相对少因此应该做更详尽的功课,上到官网认真了解。这个时候呢,就可以拿一个小本子来做做笔记整理一下,当你发现你可以把每个学校的特色,独特的文化,有趣的课程/events/program,重要的department news都总结概括出来,其实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同时这也是自我兴趣发掘的过程,你会更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对于之后的套瓷就是益处多多,再也不是和教授尬聊求别人收下你啦。

  • 寻找目标

对于学校的食品项目了解之后,要做的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目标,寻找那个你想pick的教授。

通常在department faculty directory就会有每一个教授的头像,研究方向,介绍,联系方式和!!他的lab网页。这些信息足够你全面的了解这个教授以及他lab的文化氛围。

  • 套磁

套瓷在我的理解就是套近乎,尽可能的找到你和这个教授的共同点,让他对你产生兴趣,觉得你的研究背景是他所需要的或者有所帮助的,从而争取到一个phone interview。

除了这些硬核方面,也要体现出你自己的personality,例如踏实努力,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善于表达而不是只会闷头做事。很多教授都非常看重你的communication能力,甚至大于你本身的研究背景。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换句话说,来申请康奈尔的大多数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自身条件一定不会太差,那教授一定更倾向于有critical thinking能力且会表达自己的人。这对于我们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是弱项,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平时练习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为了申请上一个好学校,也要多多训练自己敢于发表意见,多多练习口语。

  • 那接下来就说说套瓷要说些什么吧~

首先你一定要去阅读这个教授近期发表的论文,知道他在研究什么具体的东西,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你和他的common ground以及你的疑惑,包括任何不明白的或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内容。

这里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觉得读不懂很焦虑,因为这是很正常的。教授也不会suppose每个人能读懂,什么轻而易举看的明明白白这个教授也会怀疑人生的吧~读论文的重点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可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与此同时呢,还可以阅读和这个教授研究相关的其他学术大佬写的文章,这十分有助于开拓自己的思路,在和教授套瓷的时候能有很多内容可以说,让他觉得你对这个领域有了解且真的很感兴趣。

做好这些工作其实就是很大的突破啦,因为真的需要很多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但是内心会随之踏实许多,更坚定更明亮~

紧接着呢就到了真正开始交涉的时候啦,准备发邮件开始套瓷!

在这里提醒大家邮件格式一定要正确哦,细节也要做好。教授称呼也不要叫错,会显得很rude很不礼貌。邮件字数不要太长通常一两百字就可以,你希望的是能有持续的follow up,而不是一股脑都倒在一封邮件里。 简单聊一下你的背景,然后就可以说说你看了他的论文你的兴趣以及疑惑,想对这个领域进一步探讨,把你小本本上准备好的问题写上去,也不用一个劲问太多。当然也要清楚的表明是想申请研究生,想了解他的lab,最后附上你的resume

教授通常都会看邮件并且回复,只是有快有慢,毕竟他们是真的忙。

所以在没收到时候也不要去催,只要耐心等待就好啦。一般回复分为两种

一种是礼貌性告诉你现在没有funding也就是相当于拒绝,另一种是和你继续follow up或者schedule phone interview。是第二种的话就要恭喜你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至少第一步是成功啦!

  • GRE

说完套辞,接下来就聊一聊GRE, 这是申请的门槛,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GRE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因为是直接送到Admission Office的,会是大量申请人中筛选的一个标准。但是对于食品专业来说也有他的特殊性,因为研究生大多是研究性方向,申请时需要和教授有直接的交集,也就是套辞。教授在这之中起到的作用远大于admission office,有时候教授的一句同意录取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去到这所学校。

但是说这些不是想给一些同学带来一些侥幸心理,从而不去努力。每个学校在自己的官网中都有明确的verbal/math/writing分数要求,一定要尽量达标,如果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刷题,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指的是几分之差哦), 也不用太过纠结,相对应的你可以把时间花在怎么优化自己的PS, 简历,套辞,会比你再去提升GRE成绩来的重要的多,申请时间很有限,精力也是有限的,怎么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也很重要!

***非美本的同学

还是要提一嘴的是,如果不是美本,是国内申请读研的大学生,你的GRE成绩还是有较高的参考性的,因为很多教授对于国内的食品专业不了解,所设置的课程和实验他们不能清楚get,因此标化GRE就相对来说更重要,也是区分你和别人综合能力的一个标准。如果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尽量往高分刷。

我个人来说相对特殊,本科是美本也读的是食品,普渡大学的食品在全美排名也很靠前,本身GPA和专业性就相对有较高的参考性了,因此GRE我没太花精力去刷分,只考到320就没有再动啦,这绝对算不上高分,后期我还是属于套辞更用心的那种啦~

对于GRE的准备,我所花的精力一定比不上很多现在正在秃头背单词刷题的同学啦,自身只考了两次,第一次是去试个手感,然后回家准备了一两个月就考了第二次。

  • GRE学习方法

但是有些学习方法我觉得还是很可行的,所以就也总结一下给大家啦。

相信大家一定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考GRE一定要背单词,没错,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整个GRE就是靠单词作为基础堆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单词量是一定不行的,这不仅对于美国人来说,美本来说,都是一样的。大家都需要背单词,在这个难关上是必须要突破的。

我当时背过《GRE核心词汇考法精析3000》还有什么佛脚单词,我习惯性用单词卡片,把记不住的写在卡片上,一遍一遍反复抽取再背,效果是真的很好。每个单词一定要单独写,且顺序尽量打乱。

可能你会觉得很浪费时间,不错,背单词本身也是一种浪费时间因为这些单词不仅在你考完后会忘的精光,你也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了。但是当你必须要攻克GRE这个难关的时候,你没有别的选择,没有这个分数门槛,你就有可能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所以这样想想,背单词本身也不仅仅是背单词了,就当作自我修炼吧~所有的抱怨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尽量让自己正能量一点去看待,要知道,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且已经有那么多人做到了,你就也一定可以!很多事情,没有人一开始就觉得自己能成功,靠的都是坚持~

刷题也要有规划,专项攻破。相信大家都可以比我搜到更多的考题机经,那就要花时间把他们都做好。做题的另一个要点就是整理(划重点!!),无论是很难的填空还是简单的数学,我以前都会做错题整理,单词题尤为重要,需要反复巩固。

因为很有可能考试就碰到过你做过的题,那时候你就会庆幸自己不仅做过并且还记得答案~心态和做题节奏一下就会轻松很多啦,对考场上自己的心态也影响很大哦。谁也不想遇到熟悉的题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正确的答案的那种懊恼吧,因此题不仅在于量多,更在于精细的分析整理。

当然啦,这又是一个相当花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自己build up了成就感。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捷径的,别人只是在花比你更多的努力去达到了目标,并不是你们本身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只要肯付出,你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总的来说,GRE战线在于越短越好,拖的越长对自己都是身心上的折磨。确立了目标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就卯足了劲发力,雨后总会天晴呀~

  • Personal Statement 和resume

说了GRE和套辞,申请中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Personal Statement 和你的resume了。

这两个都是针对自己的经历,能比较独特展现你的背景的,也是如何让招生官和教授对你产生兴趣以及能全面了解你的途径。因此也毋庸置疑他们的重要性。

  • Personal Statement

一般来说不同学校都会有较PS的主题让你围绕着去写,但无外乎就是介绍你自己的经历以及你为什么选择他们这个学校。

有些学校会有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你在申请的官网上认真清楚的研读,然后再开始着笔。一般写PS最好先列出outline, 把你想要提到的经历,你的研究背景,你发表过的文章都整理出来,理清思路,找出你自己的独特之处,可以把你和别人区分开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你比别人优秀从而学校要选择你而不是别人的原因。

另外PS 不需要去大秀你的词藻,不然会显得华而不实,大多数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言简意骇,逻辑条理清晰。但是又能体现你的语言功底,适当会去替换一些说法和用词,内容丰富不无趣冗长。

***康奈尔食品的文书里有要求是想和什么教授合作,这就是为什么套辞是那么的有必要性。一般套辞要尽早哦,九十月份需要差不多准备起来,一定要在写文书之前,这样你才能从容的在文书里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没有找任何老师去聊过,就随便从网上pick一个的话,被录取概率就会小很多。

另外值得提到的一点是写关于为什么选择他们学校,这也需要你去做一些功课,千万不要说一些可以套到任何学校都行得通的那些话,这是大忌!一定要够真诚,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能说的出他的特别之处,招生官才会开心。

写文书需要很多技巧和心思,一定要认真对待,尽可能的修改完善,通常改4-5稿也很正常。可以去寻找一些途径,学校的writing lab, 朋友老师,第三方机构来帮助自己修改。很多时候别人能比自己看到更多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文书的美观程度呐~

  • Resume

Resume是一个简短版的PS, 会直接附在你和教授套瓷的邮件里,因此也十分重要。

首先说一下格式,一定要清晰方便阅读。板块明确,不要糊在一团。

然后是内容,千万不要觉得什么经历放在resume都是好的,总觉得内容越丰富就一定越完美。其实不是哦,研究生的申请教授一定看重的是你的自身能力和研究背景。

你的resume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相关性,比如你和申请的这个lab有什么相似的研究内容,又或是你本科参与的一些project,能体现出你的主导能力,critical thinking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里等等个人skills。

如果你有特别的lab techniques也可以提到,比如会使用GC/HPLC/etc.。这时候需要你brainstorming去甄选经历。

然后就是语言的润色了,学会用一些较“高级”的动词而不是很平常的help, did, made。每一个bullet points 都要去仔细思考,在有限的一页resume里更多的表现出你的优点。

  • 推荐信

在申请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多同学遇到的问题就是推荐信。一般要求2-3封,但是个人觉得能有3封就尽量3封哦。

大家都会想到底要找什么老师做推荐,头疼这又是一个尴尬的networking,可能老师都不认识自己,只是上过他的课成绩还不错。

首先我会建议大家尽可能找熟悉自己的老师,而不是简单上过课的老师,因为即使他们答应帮你写推荐信,也只是套一个模版(没错,推荐信是有模版的,不然教授哪有那个闲工夫,每年都有那么多人找呢)内容不够针对你,通常这样的推荐信就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可以先去问问自己实验室的老师和博后,他们都是有资格给你推荐的人。

其次课外的例如参加过的club (我有身边朋友就是dancing club,老师很熟很愿意花时间写),organization都是不错的选择。

实在走投无路才去找不熟的授课老师(指的就是你在他的课上但是不活跃他可能记得你面孔但是不熟你) 那个时候你就不仅要硬着头皮,还要好言相求。

我身边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的类型,首先找准目标,确定这个教授在业界的名气,自己本身非常想拿到他的推荐信。于是在他的课上一直表现积极,包括课后去Office hour和老师探讨学术,提问自己课上不懂得内容。把教授编的这门课的教科书看了一遍还指出一些可改进的地方,最后成绩也是A。那毋庸置疑教授一定会乐意帮你写。

所以说了那么多,最后的总结就是凡事都要提前有所准备,不能在最后关头才干着急,分数可能抱个佛脚就上去了,但是推荐信一定不是套个近乎就可以成功拿到的哦~

总结

说到这里,大致已经走了一遍申请流程了,从套辞,准备GRE,到写文书改resume,推荐信,每一样都很重要,也都不能忽视。

这些总结只针对我个人经历,且只针对食品专业的研究生。(是以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的导师为主,而不是一味海投)整个过程确实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你绝对不是那个渺小无助的唯一。

千万不要把烦恼想的很大很大,因为那样只能给自己带来更负面的情绪。要学会把终极目标分解,变成力所能及的一个个小目标再逐个攻破。

还是那句话,出国留学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很多事情挺一挺就过去了,要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陪伴你,一起走过这个艰难但是有意义的路程。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的心仪大学,每一天都能正能量满满!

导师背景
本科毕业于Purdue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 拥有较强的食品相关背景。
毕业后自己DIY申请进入Cornell University硕士继续食品相关的学习与深造。
拥有较长时间的留学经历, 较强的英语口语与写作能力,对于本科与研究生的申请标准都比较了解。
目前仍在硕士在读,且同时准备工作求职。
个人方向为Food safety and quality,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值得好好斟酌一番,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方向和长远职业规划,而且每个选项都非常有吸引力,但侧重点又不太一样。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首先,我们来聊聊加拿大的食品科学专业,尤其是排名前三的学校。加拿大的食品科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学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投入很大,.............
  • 回答
    食品的感官评测,这可不是件小事,直接关系到产品能不能端上餐桌,能不能让大家喜欢。那么问题来了,找一群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专业评委”,还是让咱们老百姓,也就是“普通消费者”来当这个“试吃官”,哪个更好呢?说实话,这俩各有千秋,得看咱们具体想测啥。先说说专业测试人员。这些人,咱们可以理解为是食品界的“.............
  • 回答
    毕业季,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我们这些食品专业的学生卷进了各自的生活航道。回想起那段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去了不同的方向。我身边认识的一些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我尽量把我知道的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更了解这个专业到底能干嘛。一、进了大厂,流水线上的“指挥官”这是最常见也是最.............
  • 回答
    食品专业嘛,这几年可真是风生水起,大有“闷声发大财”的架势。想当初,咱们还在念书的时候,一提起食品,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是“吃”这个字,觉得和那些高大上的“高科技”沾不上边。但你现在看看,食品科学和工程,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简单加工的模样了,它简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硬学科”。为啥说它前途无量?咱就掰开.............
  • 回答
    王莉和陈坚,同为食品与酿酒领域的专家,并且都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公众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个备受争议,一个则风平浪静。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专业背景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院士的评价体系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理论上是依据在工程.............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的困惑。为什么那些“传统劝退”的专业,比如生化环材和土木水利,总是被反复提及,而那些付出与回报似乎同样不成正比,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甚的“劝退”对象,比如安全、食品、药学、医学等,反而没有形成那种“全民劝退”的声势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确实存在公众高度关注,但公开的、大规模的、公开辩论式的研讨似乎并不如大家预期的那样频繁和深入。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1. 科研界的运作模式和关注点不同 研究聚焦于科学证据而非公开辩论: 科学界的主流运作模式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同行评审.............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挺让人费解的,甚至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但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却不那么简单。 首先,从道德层面来看,夫妻俩故意购买过期食品,然后以此为借口向超市索赔,这无疑是一种欺骗行为,甚至是敲诈。 他们利用了超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漏洞,也利用了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合理诉求,将其扭曲成一种牟利手段。.............
  • 回答
    在美国,关于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 foods)的监管和科学评估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发展的领域。关于美国专家是否进行过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直接在人体上进行的“试验”的定义和范围首先要明确“人体试验”的含义。在科学研究中,.............
  • 回答
    “知假买假”这事儿,摊到西安这位大哥身上,闹得可不小。你说他一个大老爷们,进超市就专盯那些过期食品,然后找超市要钱。这事儿传出去,可不就成了“知假买假”的典型案例嘛。结果呢?现在人家被起诉了,罪名是涉嫌敲诈勒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这里头的门道。“知假买假”是个啥?顾名思义,就是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中国食品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大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实力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不少细分方向上可以说达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得益于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大量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技术、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研究、生物.............
  • 回答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将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这无疑是一条非常引人注目的新闻。对于此事的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展开。一、 黄峥的个人选择与企业家精神的升华首先,这并非简单的“激流勇退”或“功成身退”。黄峥在拼多多如日中天、市值屡创新高之际做出这样的决定,更像是一种对自身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
  • 回答
    糖的“罪”与“功”:为何食品行业难以彻底挥别它?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无糖”和“低脂”似乎成了食品界的新宠儿。不少消费者也纷纷响应,将目光投向那些标榜着“0糖”、“0脂”、“无氢化油脂”的产品。然而,当我们深入食品行业的运作逻辑,特别是围绕着糖和氢化油脂这两个“争议性”成分,会发现事情远比我们.............
  • 回答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面对食品安全监管处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合规的措施来应对。这不仅是为了处理当前的处罚,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维护企业声誉。以下将详细阐述企业可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监管处罚:一、 收到处罚通知后的初步应对1. 仔细研读处罚通知书: 核实信息准确性: 仔细核对处罚通知书中.............
  • 回答
    当然可以。食品配方,作为一种创新的成果,在符合专利法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但要明白,这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不少细致的考量和严格的流程。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才算是一个“可专利”的食品配方。专利保护的对象是技术方案,所以一个食品配方要想获得专利,它首先必须是一项发明,而不是仅仅是简单.............
  • 回答
    食品的保质期,这个在食品包装上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标识,它到底是如何“炼”成的?这可不是凭空拍脑袋就能定的,背后是一系列严谨的科学实验和评估过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场食品的“生存挑战赛”,而保质期就是这个挑战赛的“成绩单”。首先,食品保质期的确定,最根本的目标是保证食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食品保质期这事儿。你逛超市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留意到包装上那个“此日期前食用”或者“最佳食用日期”?有的时候,你可能也会好奇,商家又是怎么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放多久的呢?这背后可不是随便写个数字那么简单,其实是一门挺有学问的科学。保质期,不是“过期”日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保质期(S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