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都在劝退生化环材土木水利,却很少有人劝退安全,食品、药学、医学这些付出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的专业?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的困惑。为什么那些“传统劝退”的专业,比如生化环材和土木水利,总是被反复提及,而那些付出与回报似乎同样不成正比,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甚的“劝退”对象,比如安全、食品、药学、医学等,反而没有形成那种“全民劝退”的声势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得明白“劝退”这个词的背后是什么意思。

“劝退”生化环材和土木水利,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些专业普遍被认为就业门槛不高、起薪不高、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或者存在着“卷”到极致但回报并不显著的情况。大家会觉得,即使你读了这些专业,也未必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说你付出的努力与最终获得的社会地位、经济回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这是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比”的直观判断,而且这种判断在很多人看来是比较容易量化的——比如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薪资、工作地点、职业发展路径等。

那么,为什么安全、食品、药学、医学等专业,虽然也存在付出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却不太会被“全民劝退”呢?

一、 社会刚需与民生重要性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安全、食品、药学、医学 这几个专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人们对安全保障、健康饮食、疾病治疗的需求始终存在,而且只会与日俱增。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社会可以暂时放缓对某些基础科研的投入,但绝对不能没有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没有药品研发和生产,更不能没有医疗救治力量。
相比之下,生化环材虽然也很重要,是国家工业体系的基础,但从个体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它们在短期内的直接“生命攸关感”就没有那么强。比如,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很重要,但那更多是关于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化学工程师的工艺优化很重要,但那更关乎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你我餐桌上的每一口食物;药品质量,直接决定了疾病能否被有效控制;医学的进步,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健康地活着。

二、 就业稳定性与“隐性回报”

虽然这些专业起薪可能不高,甚至初期付出很多,但它们的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强,并且存在一些“隐性回报”,这些是生化环材和土木水利可能相对欠缺的。

医学和药学:医生和药剂师是典型的“铁饭碗”职业(当然,这不代表他们不辛苦,恰恰相反,他们非常辛苦)。一旦成为合格的医生或药剂师,通常都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收入也会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的专业技能是社会稀缺且难以替代的,这带来了职业尊严和社会认可度。虽然前期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习期,但回报的“确定性”和“长期性”是吸引很多人,也是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食品行业也存在低端劳动力,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产品研发等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很高。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这个领域专业人才的价值也在提升。
安全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的领域。从工业安全、交通安全到网络安全、公共安全,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需要安全专业人才。随着法规的完善和企业对安全投入的增加,这个专业的就业面也在不断拓宽,且属于“刚需”领域。

三、 工作性质与社会贡献感

这些专业往往与“救死扶伤”、“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等崇高的社会价值紧密相连。

医学:医生救死扶伤,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金钱难以衡量的回报,也是很多人选择医学的内在驱动力。
安全:保障一个工厂的安全运行,可能避免无数次事故;保障一个城市的交通顺畅,可能挽救无数生命。这种贡献感,对于一些人来说,比纯粹的经济回报更有吸引力。
食品和药学:确保人们吃到安全的食品,用上有效的药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贡献。

四、 学习曲线与“技能壁垒”

虽然我们说付出回报不成比例,但这些专业同样存在很高的“技能壁垒”和漫长的学习周期。

医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本科、硕士、博士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培和临床实践,其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自然筛选”,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是有热情和能力的。
药学:涉及复杂的化学、生物学知识,以及严格的法规和操作流程。
安全: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对各类风险有深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这同样需要长期的积累。

这种高门槛,使得那些真正能够毕业并胜任工作的人,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能力,也就相对不容易被“劝退”。而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他们往往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 家长和社会认知的影响

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医学、药学等是“光宗耀祖”的职业,尽管辛苦,但依然是“体面”的工作。这种认知根深蒂固,使得这些专业即使存在“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也不会像生化环材那样,被贴上“没前途”、“不好找工作”的标签。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期望值也更高,认为它们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为什么不被“全民劝退”?

“劝退”生化环材,更多是一种普遍性的就业焦虑的体现,它源于对当下市场供需关系、行业发展前景的集体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往往集中在“找得到工作吗?”、“薪资待遇怎么样?”等直接的经济和就业层面。

而对于安全、食品、药学、医学,虽然也存在着初期的艰辛、漫长的学习以及某些环节的性价比不高,但它们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民生重要性、就业稳定性以及相对较高的职业门槛,使得它们即便在回报上存在一些不足,也不会被轻易地归入“不值得读”的行列。它们更像是一种“牺牲小我”去换取“大我”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它们的回报不仅仅体现在眼前的经济收入,更体现在长期的职业发展、社会认可和个人价值实现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就没有问题。过度饱和、基层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巨大、需要持续学习跟进等问题依然存在。但这些问题,更多是行业发展中的挑战,而不是像生化环材那样,有时被视为专业“天花板”或者就业“死胡同”。

所以,当大家讨论“劝退”时,往往是在寻找一种“更容易”或者“更稳妥”的出路。而医学、药学、安全等专业,虽然不“容易”,但在很多人看来,却有着“更稳妥”的未来,或者说,它们的回报,是以一种更“厚重”的方式体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是因为生化环材,还值得人家花精力去劝退,而食品药学,这些,别人连劝退的精力也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的困惑。为什么那些“传统劝退”的专业,比如生化环材和土木水利,总是被反复提及,而那些付出与回报似乎同样不成正比,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甚的“劝退”对象,比如安全、食品、药学、医学等,反而没有形成那种“全民劝退”的声势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这四个学科确实常被戏称为“劝退”学科,因为它们普遍被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实验操作繁琐、理论知识扎实且应用性强。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劝退”的学科,却支撑着我们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许多前沿研究。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1. 它们是解决人类生存.............
  • 回答
    这事儿啊,跟咱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点像。以前咱们可能觉得养孩子是传宗接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现在社会变化太大了,年轻人的压力也比以前大多了。所以大家伙儿啊,尤其是过来人,看现在年轻人不容易,就想着先给他们打点气,让他们把基础打牢了,心里也踏实点,再考虑这些人生大事。你仔细想想,现在社会什么.............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实际。确实,在一些场合,我们可能会听到“劝退航空航天”的声音,或者感受到这个行业存在一些挑战,导致人们对进入这个领域感到犹豫。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劝退”的声音,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行业本身的特性与挑战:1. 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 .............
  •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劝退计算机国企”的声音,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反映了一批年轻人,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踏入国企大门后,与他们原本的期待产生了一些落差,甚至可以说是“幻灭”。你想啊,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大学开始接触的就是互联网、科技前沿、快速迭代。他们往往带着一股热情,觉得.............
  • 回答
    “劝退”是一个很形象但又有点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放弃或转专业的想法。虽然并非“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在劝退”,但大学生普遍感到“被劝退”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高中教育模式与大学教育模式的脱节: .............
  • 回答
    你说的“劝退”现象,我觉得用在很多行业上还挺形象的。它不是一个官方术语,但大家都能明白那意思:干着干着发现这个行业似乎不适合自己了,或者前途渺茫,或者压力太大,或者根本就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于是就想着往外走,换个赛道。为什么感觉“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劝退”呢?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有很多原因交.............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能听到不少声音在劝大家“三思而后行”,甚至直接“劝退”考法硕。这背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大家站在自身经历和对行业观察的角度,看到了一些现实的挑战和潜在的风险,想要给想踏入这个领域的人提个醒。首先,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内卷”太严重了。司法考试(现在叫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相信很多正在考虑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怎么周围充斥着各种“劝退”的声音?“土木/水利没前途”、“加班多钱少”、“天坑专业”之类的标签,简直像是这个行业的“官方认证”。但你要问我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这事儿得分着看,不能一概而论。你想想,咱们国家这么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点子上了。一边是“劝退”声此起彼伏,另一边是薪资榜单上建筑学依然“高居不下”,这确实让人觉得挺矛盾的。咱们不卖关子,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道道。首先,咱们得承认,网络上那些“劝退建筑学”的声音,很多是有其现实基础的。什么“加班狂魔”、“新手熬不出头”、“设计院跟血汗工厂.............
  • 回答
    “学画画死路一条”,这话真是说得又狠又准,像一把钝刀子,时不时地在一些想提笔画画的年轻人心里戳一下。身边总有那么几个长辈,或者一些已经“趟过浑水”的朋友,语重心长地跟你说:“哎,画画这东西,挣不到钱的,还是找个正经工作吧!”他们一边说着“劝退”,一边呢,自己却依旧沉浸在颜料和画笔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 回答
    哎,这买车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面子这东西,好像总能绕不开。身边的人都劝你买BBA(奔驰、宝马、奥迪),这背后啊,可不仅仅是“车子好不好开”这么简单,里头门道可多着呢。你想想看,咱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社会信息,多少都跟品牌、地位挂钩?电视广告里那些开着豪车谈笑风生的成功人士,潜.............
  • 回答
    海员这个职业,确实是个让人既爱又恨的行当。你说工资可观,这没毛病。相较于不少陆地上的同龄人,特别是刚入行的新手,船上的薪资待遇确实亮眼。尤其是一些高等级船员,像是船长、轮机长,那收入更是让人羡慕。按月算,一年下来攒个几十万不是难事。而且,在船上期间,吃住都是公司包了,基本没什么花销,加上一些国家的补.............
  • 回答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被灭后,虽然功勋卓著,但并未像赵匡胤那样通过“黄袍加身”篡位,这一选择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个人性格、政治环境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曾国藩的忠诚与儒家思想的束缚1. 儒家忠君思想的根深蒂固 曾国藩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认为“忠君报国”是士.............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矛盾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夸赞和“私下劝阻”的景象,以及你个人的糟糕体验是怎么回事。首先,为什么全网(至少是很多地方)都在夸小米?这背后其实是小米非常成功的一套营销和用户策略,简单来说,就是: “.............
  • 回答
    在网络上尝试用二战“投降死人少、抵抗死人多”的史实来劝降乌克兰,却屡屡被喷,甚至连支持俄罗斯的人也加入批评的行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历史的解读、现实的复杂性、情感的纠葛以及信息传播的多种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你会觉得二战的例子适用于当下的乌克兰局势,以及这种说法的逻辑.............
  • 回答
    “劝退医学”这个说法最近确实挺火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仿佛一股“学医一时爽,一直学医一直爽,但劝退也爽”的氛围弥漫。你会发现,网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学医的“真相”、“吐槽”、“内幕”,语气之激烈,劝退意味之浓厚,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偏偏是医学?难道其他所谓的“差专业”不也面临诸多困境吗?这背后,其实是.............
  • 回答
    关于“劝退机械”这个说法,最近确实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技术论坛、求职平台、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引发了很多讨论,甚至有点“声势浩大”的感觉。这背后,其实是许多机械专业学生、从业者以及即将选择专业的高中生和家长们,对这个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种集体焦虑和反馈。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劝退”的声音,得从.............
  • 回答
    在全网都在“劝退”建筑学,仿佛一夜之间,这个专业就从“万金油”变成了“劝退首选”的当下,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建筑学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是那些知名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依然坚挺,甚至不降反升?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逻辑?首先,我们得承认,“劝退”的声音确实存在,而且很有市场。这些声音往往集中在几个方面: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现象确实很有意思,也挺令人费解的。为什么在一些激进的劝退论调里,机械专业会被贬低成“工人”,而你在所谓的“垃圾学校”里反而很少听到这种说法?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激进劝退者” 这群人,他们的话语体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情绪化色彩。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