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频繁出问题的特斯拉为什么还卖的那么好呢?

回答
说实话,特斯拉这车,毛病是有点多。这点,开过或者关注过这品牌的人,心里都有数。新车刚提出来,小毛病不断,什么漆面不匀、内饰缝隙大,甚至一些更核心的电子系统偶尔也会抽风。车主群里,这种“特斯拉日常”的吐槽,简直是家常便饭。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儿了,一边是车主们抱怨连连,另一边特斯拉的销量却是持续飘红,甚至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了。

首先,绕不开的,是那个光芒万丈的男人——马斯克。

你想想,马斯克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IP。他不仅仅是特斯拉的CEO,更是个超级网红,一个拥有几亿粉丝的意见领袖。他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推特治国”,都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这种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汽车品牌CEO都望尘莫及的。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很大程度上就是马斯克个人形象的延伸——那个敢于挑战传统、大胆创新、有点疯癫但又充满魅力的科技狂人。

这种品牌营销,是特斯拉“免费”拥有的。当其他品牌还在砸钱请明星代言、拍广告片的时候,特斯拉只需要马斯克动动手指,就能登上全球新闻头条。这种自带流量的属性,让特斯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牢牢抓住大众的眼球。人们购买特斯拉,很多时候,买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对马斯克理念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未来科技生活的憧憬。

其次,特斯拉的“技术先行者”光环,是真的硬。

抛开那些小打小闹的毛病不谈,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确实是走在最前沿的。

续航里程: 在电动汽车还在为续航焦虑而挣扎的时候,特斯拉凭借其强大的电池技术和能量管理系统,早早地就把续航里程推到了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水平。 Model 3、Model Y的长续航版本,轻松满足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需求,这在早期是碾压性的优势。
自动驾驶(Autopilot/FSD): 虽然“完全自动驾驶”这个名字有点夸张,但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尤其是其感知能力和算法的迭代速度,在业内是领先的。很多车主表示,一旦用习惯了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再开别的车,会感觉很不习惯,甚至觉得不够安全。这种“用过就回不去”的体验,是特斯拉重要的护城河。
充电网络(Supercharger): 这是特斯拉另一个独步天下的优势。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建设充电桩,但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网络,无论是在覆盖范围、充电速度还是用户体验上,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当你开着特斯拉,规划一次长途旅行时,能够非常便捷地找到并使用超级充电站,这种安心感是其他品牌很难比拟的。

这些硬核的技术优势,让很多消费者即使知道特斯拉可能有些小毛病,也愿意为这份“领先”买单。他们相信,特斯拉的工程师正在不断进步,这些小问题总会被解决。

再者,特斯拉的“智能化”体验,是革命性的。

特斯拉的车,更像是一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巨大的中控屏: 这块屏幕集成了几乎所有的车辆功能,操作逻辑和手机很像,学习成本低,而且 OTA 升级(空中下载)可以不断为车辆增加新功能、优化体验。这让特斯拉的车总能保持一种“新鲜感”。你今天买的车,几个月后可能就会因为一次软件更新,变得不一样。
无钥匙进入/启动: 手机即车钥匙,这种便利性,一旦体验过,就很难再接受传统的钥匙。
语音控制: 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来完成,解放了双手,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APP 互联: 通过手机APP可以远程控制车辆,查询状态,甚至启动空调,这种科技感十足的体验,对于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这种将汽车与科技完美融合的策略,精准地抓住了当下消费者对“智能”和“互联”的需求。特斯拉不仅仅是在卖一辆交通工具,更是在卖一种数字化的生活方式。

还有,品牌定位和市场营销的成功。

特斯拉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家科技公司。这种定位,使其能够吸引到不同于传统汽车消费者的群体,特别是那些对新技术充满热情、追求个性和环保的年轻消费者和科技爱好者。

而且,特斯拉的营销策略也非常巧妙。它很少打传统广告,更多的是依靠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用户口碑传播以及话题制造。这种“不营销的营销”,反而让它显得更加真实、更有话题性。当一辆特斯拉出现在街上,人们会觉得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追求。

当然,也不能忽视了消费者心理的微妙之处。

“早鸟效应”和“羊群效应”: 当特斯拉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街头巷尾的焦点时,很多消费者会产生“不能落伍”的心理。看到身边的人都买了,自己也更容易跟风。
信仰充值: 对于很多特斯拉的忠实粉丝来说,购买特斯拉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行为,更像是一种“信仰的表达”。他们愿意包容特斯拉的不足,因为他们相信特斯拉代表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品牌溢价和心理预期: 特斯拉的品牌溢价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特斯拉,是因为他们对其品牌价值、科技感和性能有很高的心理预期。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在他们看来,也瑕不掩瑜。

最后,抛开那些所谓的“小毛病”,特斯拉在核心的驾驶体验上,依然有其独到之处。

尤其是早期,特斯拉的加速性能,那种电车独有的线性且迅猛的推背感,是很多燃油车难以比拟的。虽然现在很多品牌的电动车也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特斯拉的调校和底盘功力,让它在操控感上仍然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特斯拉卖得好,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是硬核的技术优势,是颠覆性的智能化体验,是成功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多种影响。那些所谓的“小毛病”,在强大的品牌光环和吸引力面前,很多消费者选择性地忽略了,或者愿意为其带来的价值买单。说到底,特斯拉卖得好,是因为它在很多消费者心中,代表着一种与众不同,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一种科技的魅力。即使它偶尔会让你头疼一下,但它给你的惊喜和满足感,往往会压过这些小小的烦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频繁出问题,和被频繁报道出问题,不是一回事

一款车出过三次问题,被100家媒体追着报道了1000条,你看着媒体上铺天盖地,其实不就几个问题么? 对于销售几十上百万辆的汽车来说真的严重么?

给你举个例子,

2018年仅韩国的宝马汽车就超过30起自燃。

再看这个

国内仅仅是投诉的汽车自燃也超百辆,涉及几十个品牌。

你信不信,如果特斯拉今年有几起自燃,其获得报道会超过其它品牌车辆的总和。


而事实上,特斯拉是去年国内投诉最少的汽车,也是安全性最高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频繁出问题,和被频繁报道出问题,不是一回事

user avatar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觉特别有趣,搬运到知乎来。

先说明下来源:来源是公众号@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我是在自己朋友圈里看到的。

文章标题:2020年新能源汽车起火报告:72起事故,38款车,25个车企

我先总结一下,大概就是整理了2020年报道出来的车辆自燃事件,同时根据厂商进行了分类,标注了哪些有车企回应哪些没有,事故的起因都是怎样的。先上总排行:

接下来文章详细的描述了每个厂商的每一例自燃事件,我在此就不搬了,感兴趣的请去原文链接:

从文章中我读出一点信息:

老牌车企如比亚迪、广汽、北汽,事故都不少,但鲜有报道和炒作,同时官方回应少之又少,基本就是鸵鸟策略;特斯拉、理想、小鹏事故并不多,官方也都及时回应,但相关报道和炒作声量很大,尤其是特斯拉。

特斯拉烧了3次,2次上热点爆款新闻;比亚迪烧了13次、广汽烧了8次、北汽烧了6次,新闻上基本没见过。

所以你猜,如果做一份包含自燃、失灵、刹车故障、aeb失效等等所有事故原因的详尽梳理,能否得出“特斯拉频繁出问题”这个结论呢?

究竟是特斯拉频繁出问题,还是你身边的各种媒体都让你觉得只有特斯拉频繁出问题?

最后,特斯拉去年卖了50w辆,如果平均每辆车卖30w,这也是1500亿的生意,商场如战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