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知乎上有人开始批评 Kindle?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 Kindle 的讨论,而且风向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从早期的“阅读神器”到现在的“槽点不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一捋。

一、用户期待值的转变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以前 Kindle 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电子阅读器市场还是一个相对蓝海的状态。那时候大家对这种能替代纸质书、方便携带的设备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Kindle 的核心优势——阅读体验,做得确实是没得说:E Ink 墨水屏的柔和、类纸质感,长时间阅读不伤眼,还有那标志性的“翻页感”,都是当时其他设备难以比拟的。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情况发生了变化:

国产阅读器品牌的崛起: 像掌阅、多看、文石(Boox)这些国产厂商,它们不仅在屏幕技术上有所突破(比如更高分辨率、更快的刷新率、更接近彩屏的效果),在系统功能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它们往往更贴近国内用户的习惯,比如更开放的系统,支持更多格式的电子书,甚至集成了一些笔记、安卓应用的功能。这让很多用户觉得“国产的也不比 Kindle 差,甚至更好用”。
平板电脑的普及与功能迭代: 现在的平板电脑,尤其是 iPad 和一些安卓平板,在护眼模式、阅读软件的优化上做得越来越好。虽然和 E Ink 屏比不了极致的“不伤眼”,但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一个设备能同时满足阅读、娱乐、办公等多种需求,这种“多合一”的便利性是 Kindle 无法提供的。他们会觉得,与其专门买个 Kindle 只用来阅读,不如用已经有的平板来得更省钱、更省事。
用户需求的多元化: 很多用户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阅读”,他们可能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查词典、同步阅读进度到不同设备、甚至使用一些学习类的APP。这时候,Kindle 那相对封闭、功能单一的系统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二、Kindle 本身的一些“顽疾”与用户痛点

除了外部竞争,Kindle 本身的一些特性,在用户群体壮大、使用时间拉长后,也开始暴露出来,成为被批评的对象:

内容生态的“封闭”与价格: 这是最常被诟病的一点。亚马逊在中国市场虽然一直在努力,但相比于国内的数字图书馆、阅读平台,Kindle 的中文图书资源相对有限,而且很多新书、畅销书的价格有时也并不算特别有优势。加上很多用户习惯了国内一些阅读平台免费章节或者更灵活的付费模式,Kindle 的“买断制”和相对较高的电子书价格,就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系统体验的“不够本地化”:
输入法: 输入法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有更新,但很多用户觉得它依然不够流畅,联想功能也比较弱。
同步与云服务: 尽管有云同步,但国内用户对百度网盘、腾讯文档等云服务的依赖度很高,Kindle 在这方面的集成度就显得很弱。
文件管理与传输: 虽然可以通过数据线、邮箱发送等方式传输,但相比国内一些阅读器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或者文件管理器操作,Kindle 的文件管理显得有些繁琐。
搜索与推荐: 亚马逊的图书搜索和推荐算法,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国内用户的阅读偏好,推荐的书籍可能并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
硬件的“不思进取”:
屏幕刷新率: 虽然 E Ink 屏幕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到像 LCD/OLED 那样流畅,但和一些国产阅读器相比,Kindle 在刷新率的优化上似乎进步不大,切换页面、输入文字时那种“闪烁感”依然存在。
彩色墨水屏的缺席: 如今彩色墨水屏技术已经成熟,很多国产阅读器已经推出了彩色版本,非常适合阅读漫画、杂志等。而 Kindle 在这方面却一直没有跟进,这让追求更丰富阅读体验的用户感到失望。
接口与充电: 早期 Kindle 的 MicroUSB 接口让很多用户觉得落伍,虽然新款已经换成了 TypeC,但整体硬件的创新和升级速度,跟不上用户日新月异的需求。
机身设计与做工: 早期一些 Kindle 的塑料机身和边框设计,给部分用户留下了“廉价感”的印象,虽然新系列有所改善,但整体设计语言的更新迭代速度似乎也比较慢。

网络连接与更新的依赖: Kindle 的很多功能都需要联网,一旦网络不好或者服务器出现问题,体验就会大打折扣。而且系统更新的速度和内容也让一部分用户觉得不够及时。

三、知识付费与信息焦虑

随着这几年知识付费的兴起,很多人开始倾向于通过文章、课程、播客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而不仅仅是阅读长篇书籍。在这种背景下,Kindle 的“纯阅读”属性就显得不够“高效”。有人会觉得,花那么多时间读一本书,不如花少量时间看一篇深度文章或者听一个播客来得直接。

四、用户的“发泄”与“审视”

当一个产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后,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用户在使用 Kindle 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小的不满,当看到有人开始讨论 Kindle 的缺点时,他们也会加入进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群体行为。这种批评也并非完全否定 Kindle,更像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希望它能做得更好。

总结一下,现在知乎上有人批评 Kindle,主要原因是:

1. 市场竞争加剧: 国产阅读器和高性能平板的出现,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2. 用户需求变化: 用户不再满足于纯阅读,更看重多功能性、本地化服务和便捷性。
3. Kindle 本身的问题: 内容生态有限、价格偏高、系统不够本地化、硬件更新缓慢等,这些“小毛病”在用户基数大了之后被放大。
4. 新一代阅读习惯的形成: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阅读形式也在变化。

所以,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用户们在见证了 Kindle 曾经的辉煌后,对它在当下市场环境中表现出的“不足”进行更理性、更尖锐的审视和讨论。这也恰恰说明了电子阅读器这个品类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他们以为买了Kindle就会看书

2.他们买了Kindle以后没有看书

3.他们买了Kindle以后发现Kindle只能看书

user avatar

kindle本来就是垃圾产品啊。eink这个屏幕分辨率低,更重要的缺陷是刷新极慢,无法快速翻页。屏幕小,根本不适合看书。真正看书还是平板,屏幕不要低于9英寸。触摸大屏幕,一本书很快就刷完了。

eink的缺点还有就是非常脆弱,极易损坏。

user avatar

讨厌的是把kindle吹成神的风气,讨厌的是kindle不人性化的设计和很糟糕的用户体验,讨厌的是它的低性价比,还讨厌你们这种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还有一种蜜汁优越感的人类。

kindle是个什么玩意儿,还不能黑了?黑它就是不爱看书了?谁给您的优越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