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孙红雷主演的《征服》这部电视剧?

回答
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征服》是一部在中国刑侦剧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被许多观众奉为经典。以下是我对这部剧的详细评价:

一、 剧本的精巧与写实:

真实案件改编的基石: 《征儿服》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改编自河北省石家庄市轰动一时的“11·18”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这种基于真实案件的创作,赋予了剧情强大的现实基础和张力。观众知道这是曾经发生过的罪恶,这种真实感本身就极具冲击力。
人物塑造的深度与复杂性:
刘华强(孙红雷饰): 这是《征服》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也是孙红雷的代表作。刘华强并非脸谱化的“坏人”,他是一个极具野心、心狠手辣、精于算计的黑帮头目。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逻辑、兄弟情义(虽然是扭曲的)、以及对某种秩序的追求。孙红雷通过细腻的眼神、肢体语言和台词,将刘华强那种嚣张跋扈中带着一丝癫狂,冷酷无情中又有些许狡黠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权力的渴望,对对手的蔑视,以及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都极具戏剧性。
李梅(李小萌饰): 作为刘华强的前女友,李梅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及刘华强,但却非常关键。她代表了普通人被卷入黑帮漩涡的无奈和恐惧,她的选择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和软弱。她与刘华强之间的关系,是权力与情感的纠葛,是罪恶与良知的拉扯。
其他角色: 配角们也都各有特色,如徐国富(刘威饰)作为正义一方的代表,虽然可能不如刘华强那样出彩,但也代表了公安机关的专业和决心;黑豹、金宝等一众刘华强的兄弟,也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共同构成了刘华强犯罪集团的完整链条。
情节的紧凑与悬念迭起: 电视剧的节奏非常快,案件的推进毫不拖泥带水。从刘华强的犯罪集团如何形成,到他们如何嚣张跋扈,再到警方如何一步步将其瓦解,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充满了紧张感和悬念。每一次的对决,每一次的博弈,都让观众屏息以待。

二、 孙红雷的精湛演技:

刘华强的符号化创造: 孙红雷塑造的刘华强,已经超越了角色本身,成为中国电视剧中一个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反派形象。他身上那种“谁敢惹我”的嚣张气焰,那种对法律和道德的蔑视,那种眼神中的狠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节的把握: 孙红雷对刘华强的许多细节处理都非常到位,比如他说话时的语气、走路的姿态、甚至是一个眼神的停留,都能传达出角色的性格和情绪。他能够在外表张扬跋扈的同时,又隐藏着内心的狡黠和不安,这种多层次的表演是孙红雷演技的体现。
与角色的契合度: 孙红雷本人也曾表示,他为演好刘华强做了很多功课,甚至在生活中也尝试去理解和体验角色的状态。这种敬业和投入,使得他能够将刘华强这个角色演活。

三、 艺术风格与表达:

朴实而有力的镜头语言: 《征服》的拍摄风格相对朴实,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但却非常注重营造氛围。镜头语言往往直接、有力,能够将犯罪的残酷、警方的压力、以及人心的复杂展现出来。
对社会现实的折射: 尽管是一部刑侦剧,但《征服》也触及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黑恶势力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普通人在这种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乱象,增加了剧集的现实意义。
经典的台词与场景: 剧中涌现出许多经典的台词,例如“我想过正常人生活”、“跟着我,有肉吃”等等,这些台词不仅符合角色特点,也因为其犀利和有冲击力而被观众津津乐道,甚至被赋予了新的网络意义。一些对峙场景也成为了经典镜头。

四、 存在的争议与局限性(从更全面的角度看):

对反派的“魅力化”塑造: 《征服》对刘华强这样极端的反派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魅力化”塑造。虽然这增加了角色的艺术吸引力和话题性,但也可能让一些观众对犯罪行为产生不当的联想,甚至对反派产生“英雄情结”,这是刑侦剧中经常会面临的道德困境。
对公安工作的描绘: 虽然剧集展现了警方破案的努力,但相对于刘华强这个角色的复杂立体,公安人员的塑造相对传统,在性格深度上略显不足。
时代印记: 作为一部在2003年播出的电视剧,《征服》的拍摄手法、节奏、以及一些叙事方式,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与现在一些制作精良、视听效果更强的刑侦剧相比,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老旧”。

总结:

总体而言,《征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刑侦剧。它以真实案件为基础,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刘华强,孙红雷的表演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剧本的精巧、情节的紧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折射,都使得这部剧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

尽管存在对反派“魅力化”的争议以及一些时代局限性,但这并不能掩盖《征服》在中国刑侦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更是一次成功的角色塑造,对后来的许多刑侦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当人们提起孙红雷,刘华强这个角色依然是绕不开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时候的审查确实比较宽松。

吴天请周国权吃饭的时候,跟周国权说刘华强跟他要钱,他想少给点,他说:“你说现在做个生意容易吗?城管、工商、税务,哪个菩萨不拜都不行。”

后来再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城管、工商、税务”这几个词就被删掉了,但是好歹这几个词出现过,并且通过了审查。放到现在,谁敢这么玩儿?

user avatar

整部剧里没有一个好人。

刘华强一伙肯定不是什么好人,黑社会都不是什么好人,那个年代普通人出门碰到点风吹草动都要吓得绕着走,黑社会火拼起来经常是两边一个人没死,路人反而被误伤,讲究“江湖道义”的黑社会却并不会在乎路人的死活,参见第二起枪案。

被刘华强杀了的那几个黑社会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不是今天刘华强弄死他,早晚也是他弄死刘华强。

李丽不是什么好人,以权谋私、行贿、权钱交易、买凶伤人,没有一件光鲜的事。

最让人震惊的是,剧中公检法的形象也不是什么好人。黑帮火并,次次都够判几个故意伤害罪,警方愣是从来不管。刘华强以前单位领导以权谋私被下属讨要说法,警方倒是重拳出击,按剧中说法,刘华强走上黑道完全就是现代版的“官逼民反”。警察办案过程中从不走正规手续,强闯民宅,对普通百姓态度粗暴,强行占用商户资源而没有任何补偿。反而到了要缉拿真正的罪犯李丽的时候开始瞻前顾后,就因为罪犯有所谓的社会影响力。综合来看,这部剧中塑造的警察形象就是毫无人情味,对群众漠不关心,相反对自己政绩嗜之如命。如果公检法机关能从一开始就对李丽这样的不法商人、对封飙这样的黑社会、对各种以权谋私的领导依法严惩,这些命案根本就没有滋生的环境。

user avatar

大环境问题。你现在看着《征服》尺度大,那是因为老片子看少了。《征服》是2003年时候的剧,比这个早几年,还有一个《121枪杀大案》,拍的更好看,揭露问题也更尖锐。《插翅难逃》,2002年,张世豪当时人气也很旺,现在他的那个只想搞钱的片段又被翻出来二次创作了。《红蜘蛛》,2000年,国内少有的讲述女性犯罪的电影。还有很多根据周梅森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尺度也都不小,周梅森就是《人民的名义》的编剧。

现在当红的老戏骨,当年也有很多演了不少相关的电视剧,或者说宽泛的犯罪题材的。陈道明演过《黑洞》(2001年),讲褐社会腐化官场;王志文演过《黑冰》(2001年),讲走私制毒的;这些故事的大反派,都是那种很有个人魅力的形象,当时似乎也没人担心塑造一个有魅力的反派就颠覆了谁的三观。

后来类似的片子被叫停了,不过理由也不是尺度大、揭露社会黑暗面啥的,而是因为太多了,显得类型化比较单一。换个角度讲,如果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片子产量很大,出现优质作品的几率也会更高吧。你单独拿着《征服》看可能觉得突兀,放到当年的环境里,这只是其中一部比较优秀的。

不过放到现在看就是另一回事了,比较负能量,很容易颠覆小孩子的三观,甚至可能含有一定的和平演变成分,至少也是狗公知自觉不自觉地作祟。天天盯着黑暗面,有那么多正面的真善美的东西不去宣传。最乐观的估计,也是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心都黑了。

user avatar

徐国庆局长的原型,石家庄市公安局许振霞局长于2022年1月23日,退休五年后,被河北省纪委监委宣布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许振霞作为长期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丧失,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逃避审查调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无廉洁意识,常年借年节等机会收受礼金,并连续多年接受私营企业主为其安排的生日宴;无视组织要求,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公权私用,利用职务影响,借用私营企业主的车辆及司机,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通过向管理服务对象放贷获取大额利息;身负监管、查禁职责,却执法犯法,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领导者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并为其充当“保护伞”,使该组织经营的公司攫取非法利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案件办理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许振霞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暨省监委委务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许振霞开除党籍处分;按照规定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