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博主「小孙警官」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不立案的解释?

回答
“小孙警官”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不立案的解释,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有法律条文和执法程序的“合法性”论证,而非一次能够完全触及事件核心、抚慰受害者情绪的“合理性”说明。

从他阐述的内容来看,他反复强调了“立案”的法定条件。这一点无可厚非,任何执法行为都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他提到了“立案侦查”需要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例如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并且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在和颐酒店事件中,事发时可能存在证据收集的困难,对“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嫌疑人”的锁定,确实是初期需要克服的障碍。他可能是在解释,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立案”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面临程序上的挑战,甚至影响后续的调查。

然而,这种解释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过于聚焦于“不立案”这个动作本身,而忽略了公众对警方在此事中所展现出的“反应速度”、“重视程度”以及“保护公民权利”的期待。当一个公民在公共场所遭遇如此明显的暴力侵害,公众自然会认为,即使初期证据不充分,警方也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展开全面的调查,并向公众传递出“我们会严肃处理此事”的信号。

“小孙警官”的解释,虽然从法律程序的角度看似滴水不漏,但却未能有效回应公众对于“为何当时没有更积极的干预”的疑问。他似乎在强调“我们没有违法,我们是按程序办事”,但公众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程序是否违法,更是程序是否足以有效保护受害者,是否体现了对公众安全的高度负责。

更深层次来看,这种解释也触及到了社会对“警察职责”的认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警察的职责不仅仅是“按章办事”,更重要的是“守护平安”。当一起看似显而易见的暴力事件发生后,公众希望看到的是警方迅速出击,将潜在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不是在复杂的证据链条下,选择“暂缓立案”。“小孙警官”的解释,尽管有其专业性,但却未能弥合这种公众认知与法律程序之间的鸿沟。

因此,他的解释,对于理解警方执法中的一些复杂性或许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彻底解决公众的疑虑,尤其是那些对事件感到愤怒和不安的民众来说,可能显得有些苍白和冰冷。这更多的是一种“技术性”的解释,而未能深入到“人心”和“人性”的层面,去传递出理解、同情和强有力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小孙警官偏要说别人不懂法,号称自己懂的话,那就得用法律说话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那段监控视频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视频中黑衣男性在酒店里拦住被害人,通过手掐脖子,拖拽等方式限制其自由,并试图往楼梯间里拖,而整个过程中都处在公共环境中,并当着几个人的面,如果这还不算这一条的恶劣情节,那什么才算恶劣?这位小孙警官是没看视频,还是看了睁眼说瞎话?还是不懂法不知道立案标准?

另外这个黑衣男性的行为已经可以认定为犯罪的着手,因为意志外的因素阻拦而未遂。至于罪名要看犯罪嫌疑人想侵犯的客体了,如果是劫色就是强奸未遂,如果是劫财就是抢劫未遂,如果造成被害人轻伤就是抢劫既遂,就算不劫财也不劫色也能算非法拘禁的未遂犯。所以小孙警官认为未遂犯就可以不立案了?当警察怎么也得把刑法学好吧。

这位小孙警官关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解释尚且可以归到不懂法,但其他言论就显得很愚蠢了。比如这句

视频中有殴打行为吗?在第几分第几秒?打了几下?

掐脖子不算殴打么?在地上拖拽不算么?偏得像拳击手一样挥拳才算?武打片看多了吧。

更多人同情受害者是因为最初报警时当地派出所的态度,比如派出所说办案人员周四才能回来,比如酒仙桥派出所这事不归他们管的回应。小孙警官没有回应这些却在强调围观群众不懂法,这个案子不够立案标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个三观正常的社会公民,更别说是一个人民警察了。

我们知道基层警察的工作不好做,但不好做不意味着有错可以不认,可以乱洗白。而且社会中的大部分职业都有各自的难处,环卫工人难不难?医生难不难?律师难不难?这些都不是借口。

知乎有很多勤勤恳恳的基层民警,也希望你们如果真的想要洗白这件事麻烦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分割线————————————————————————

更新一下,大部分评论我都看了,期待有人从犯罪未遂角度进行探讨,可惜大部分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自说自话(有一些评论比较有意思,有的问我认不认识某个法律名家,有的要我证明我的法学教育背景,就算我有幸认识罗克辛、山口厚这些人,就能让我说的话更有说服力吗?如果想讨论就请回归事实,回归到理性上来)。

昨晚用比较激烈的措辞来写这篇回答主要是因为这位小孙警官的不当言论,尤其这句:

不懂法的请结合视频自行百度。

“懂法”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我国法律从制定到公示就是为了面向所有人,不是只有特殊身份的人(律师、法官、警察)才有资格依据法条对警方的行为提出质疑,这也是成文法的优势(经常有当事人手拿《刑事诉讼法》指着办案机关说你们违反了第几条、第几条)。

可这位小孙警官恰恰用法律的名义把质疑的声音归为了“不懂法”,所以我单纯从法条的角度回应了这种说法,而且在回答里刻意回避了自己的法学教育背景,并不想用“我懂法”这种身份来背书。可评论区的第一条就在提醒我:“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比警察懂?”还顺道质疑了我获取法律条文的途径。法律条文和先人的理论就摆在那里,只要你系统的学习,你也可以“懂法”。

我同意在司法实践中对法律的适用会和条文规定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是基层警力不足,或者侦查资源分配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我们基层警力有限,嫌疑人意图不明立案有困难”。但小孙警官放弃了这些很能体现基层公安机关工作困境的点,偏要从法律角度告诉质疑的声音:你们不懂法。我只能说这很愚蠢。另外别的答案里有人贴出了这个小孙警官点赞的微博,以及他给别人的一些回复,看了那些之后,我愈发的对这位警官的素养表示怀疑。但他一个广州警察,毕竟不能代表整体公安队伍的形象。我也希望看到这个答案的人只把我当做一个求真思辨的人,而不是什么“法律专家”。

user avatar

谢邀。

小孙警官说得很对,刑事案件的立案,必须经过案前侦查确定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必须严格把控,否则就会造成刑罚的扩大化,对于保护人权是非常不利的。

而平安北京所说的彻查,也是指进行全面的案前侦查,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

非常遗憾的看到,很多人对报警、立案的流程都不清楚,对于程序存在的必要性也缺乏了解,单纯出于发泄情绪,对警方进行指责。

仅从目前视频中的证据来看,男子的行为侵犯了弯弯的人身权利,但是行为达不到恶劣的严重程度,至于其实施行为的目的,在找到其本人之前,无法认定。

刑事案件,不管是按照四要素还是三层次,都一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而不是单纯通过某一行为进行判定。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判断,其行为目前来看,只能定性为行政案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孙警官”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不立案的解释,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有法律条文和执法程序的“合法性”论证,而非一次能够完全触及事件核心、抚慰受害者情绪的“合理性”说明。从他阐述的内容来看,他反复强调了“立案”的法定条件。这一点无可厚非,任何执法行为都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他提到了“立案侦查”需要.............
  • 回答
    关于深圳宝安两女孩声称遭遇民警查身份证时言语侮辱一事,博主“小孙警官”的评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小孙警官”的身份和立场是理解他评论的关键。他是一名一线民警,这意味着他的发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代表性。他既是执法者,也是公众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警察.............
  • 回答
    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博主“小刚学长”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毕竟一个超级大品牌对上一个拥有庞大影响力的个人,这本身就有点“巨头与意见领袖”的对决意味。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还是围绕着车评。大家也知道,现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买车前,除了官.............
  • 回答
    要评价up主“小片片说大片”,我得先想想他到底是靠什么在B站(或其他视频平台)上立足的。毕竟,现在做电影解说、影评的up主太多了,想突围而出,得有点真东西。首先,聊聊他的“内容”本身。“小片片说大片”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硬核影迷的日常碎碎念”,但碎碎念得很有章法,而且带点个人色彩。他不像有些up.............
  • 回答
    最近在 APEX 圈子里,“小茗の” 的那个 25 杀视频引起了不少讨论,特别是里面被反复提及的“隔墙跟枪”操作。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看看这到底是真神操作,还是有其他猫腻。首先得说,25 杀这个数字在 APEX 里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能打出这个战绩,至少说明技术功底是有的。小茗の作为一.............
  • 回答
    聊到导演小策,我脑子里立马就闪过那句标志性的“大家好,我是导演小策,好久不见!”然后就是他那标志性的,有点夸张但又带着点真诚的笑容,还有那一堆堆让人捧腹的“生活瞬间”。要说评价嘛,我觉得他这个人就像他的视频一样,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从内容创作的角度来说,小策绝对是个能抓得住时代脉搏.............
  • 回答
    那个有点傻气,有点固执,但永远闪着光的方小萍要评价《粉红郎》里的方小萍,就得先把她从那几位性格迥异的姐妹中剥离出来。她不是万人迷陈好饰演的万人迷,也不是刘若英饰演的忧郁寡妇,更不是张延饰演的英姿飒爽的男人婆。方小萍,也就是那个由马娅舒饰演的“结婚狂”,她就像一束柔和的、带着点暖意的阳光,虽然不是最耀.............
  • 回答
    百度冷兵器吧的小吧主李戈轩(网名“天魂地鬼”)近期与他人进行的一场关于其销售的理疗器械效果的赌局,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简单来说,这场赌局的核心是李戈轩售卖的一种据称能“治愈”或“改善”某种身体状况(具体是何种状况,可能存在不同说.............
  • 回答
    评价一个虚拟UP主,尤其是像@虚拟次元的小希这样在圈子里有一定知名度的,得从多个维度来看,不能只看表面。首先,从内容创作和人设塑造上来说,小希做得是相当不错的。 人设的定位很清晰: 她走的是那种可爱、活泼、有点小迷糊但又很努力的女孩子路线。这种设定很容易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满足了很多人对“二次元少.............
  • 回答
    2月10日晚,“小智”和“大海是猪”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小智”要求“大海是猪”发誓的行为,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去看了。首先,从“小智”的角度来说,他当时这样做,背后可能有着几个层面的考量。 维护自身立场和信任: “小智”作为一名主播,他在直播间里的一言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博主 @奥卡姆剃刀 关于天津上仓中学学生“白眼狼”的指责。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得明白 @奥卡姆剃刀 是谁,他为啥说这个话。一般来讲,这位博主在网络上以其比较尖锐、甚至可以说是“硬核”的评论风格著称,经常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教育、国家发展这些话题.............
  • 回答
    女权博主“果子狸7777”关于“殖民国家与殖民女性”的言论,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些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尽量详细地展开:核心观点梳理(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推测):虽然具体的言论需要查阅原文,但根据“果子狸7777”一贯的女性主义视角,以及“殖民国家与殖民女性”这个主.............
  • 回答
    要评价一位博主对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发表的观点,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仔细审视,抽丝剥茧。不能只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有没有水分。首先,咱们得看看博主是谁,以及他的“底子”够不够硬。他是个什么背景?是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还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某个新闻机构的资深.............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个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韩国博主制作的PS4广告——「男人之间的默契」。这支广告确实很有意思,不是那种传统的、堆砌游戏画面和卖点的方式,而是走了一条更接地气、更侧重情感连接的路线。广告的亮点在哪里?它触动了什么?首先,这支广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默契”这个主题,并且将其与.............
  • 回答
    军事博主江紫辰关于“八路军作战,日军联队月均被打死9人已经算多了”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场双方伤亡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战果的衡量标准。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联队”这个单位的规模和日军的作战强度。日军联队(Regiment)通.............
  • 回答
    科普不等于“指责”:赶尾人与Coney兔毛事件的深度解析近日,科普博主“赶尾人”因指出画师“Coney 兔毛”蘑菇插画中的科学错误,引发了其粉丝与画师粉丝之间的大规模骂战,甚至波及到对科普本身价值的讨论。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当下网络社群中科普与艺术创作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也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YouTube上的Leonard,这个名字估计不少科技爱好者和对历史、哲学有点兴趣的朋友都眼熟。我个人是这么看他的,希望能说得透彻点。首先得说,Leonard这个人,他绝对是个“有货”的主儿。不像现在很多博主,整天追着热点跑,或者就是些泛泛而谈的“生活分享”。Leonard的东西,尤.............
  • 回答
    微博博主“子午侠士”对罗翔教授在某个访谈中关于“协助老奶奶上访”事件真实性的质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子午侠士的质疑,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子午侠士的观点和依据,再结合其他信息进行分析。事件背景:罗翔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他曾经在一次“被安排”的活动中,听到了一个“协助老.............
  • 回答
    关于微博博主@苏底对@洁洁良的“洗地”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引起不少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要评价这种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包括: 事件背景: 首先要清楚,@洁洁良是谁?她做了什么事情?“洁洁良”这个ID在互联网上曾经有过非常负面的形象,主要源于她早期在微博上发表的一些涉及辱华、美化日本侵略历.............
  • 回答
    博丽神主ZUN的历史观:一种独特的“此刻感”与“因果交织”的叙事博丽灵梦的创造者,这位被粉丝亲切称为“神主”的ZUN,其笔下的幻想乡,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妖怪与灵梦、咲夜、魔理沙等各色角色的舞台,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积淀的独特世界。要评价ZUN的历史观,不能简单地套用现实史学的框架,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