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地表最强的动物是水熊虫?

回答
关于“地表最强的动物”的说法,水熊虫(Tardigrade),俗称“缓步动物”,确实担得起这个响亮的名号,而且不是浪得虚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拥有一系列超乎寻常的生存技能,让它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顽强地活下来,甚至比许多我们熟知的“皮实”的动物要强悍得多。

让我们一点点来拆解它为什么这么牛。

首先,你要知道水熊虫不是那种体型庞大的猛兽,它们是微小的生物,通常只有0.1到1.5毫米长,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正是这些小家伙,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1. 抵御极端温度:

这可能是水熊虫最出名的技能之一了。普通动物,别说零下几十度,哪怕零下几度就可能被冻死,变成冰疙瘩。而水熊虫呢?它们可以忍受近乎绝对零度的低温,大约270摄氏度。是的,你没听错,接近宇宙深空的极寒温度!而且,它们还能在高于沸点150摄氏度的温度下存活。换句话说,你可以把水熊虫丢进沸水里煮一段时间,它们也可能活蹦乱跳。这种耐受高温的能力,远超大多数生物。

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当环境变得不利时,水熊虫会进入一种叫做“隐生(Cryptobiosis)”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它们会收缩身体,排出体内几乎所有的水分,变成一个叫做“酒桶形”的小团。这个过程叫做“脱水隐生(Anhydrobiosis)”。在这个极度干燥的状态下,它们的代谢几乎停止,就像一个被“冷冻”起来的生命体。当环境恢复湿润后,它们又可以重新“活”过来。在脱水过程中,它们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Trehalose)”的糖类,这种糖被认为能够保护细胞膜和蛋白质免受损伤,就像给脆弱的细胞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2. 抵抗高压和真空:

我们知道深海的压力非常巨大,潜水员深潜时需要特殊的装备。而水熊虫,它们可以在高达6000个大气压的环境下生存,这相当于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压力的六倍!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还能承受太空的真空环境。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如果不穿宇航服,会因为失压而瞬间死亡。而水熊虫,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暴露了几天,回到地球后依然可以复活并正常生活。这是什么概念?它们可以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在太空的极端环境中生存。这种能力,简直就像是为星际旅行设计的生命体。

在真空环境下,水熊虫同样会启动隐生状态,通过脱水来保护自己免受压力变化和氧化损伤。

3. 抵御辐射:

宇宙射线、X射线、γ射线这些辐射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都是致命的,即使是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对DNA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癌症或死亡。而水熊虫的辐射耐受能力,比我们熟知的任何一种动物都要强得多。它们可以承受比人类致死剂量高出几百倍的辐射剂量,而依然能够存活并繁衍后代。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水熊虫体内可能存在的特殊的DNA修复机制,以及一些特殊的蛋白质,例如“Tardigradespecific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 (TDPs)”,这些蛋白质在脱水时会形成玻璃状的物质,保护细胞内的分子结构免受辐射的破坏。

4. 极强的抗氧化能力:

在极端环境下,生物体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这些活性氧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水熊虫被发现拥有非常高效的抗氧化系统,能够清除这些有害的活性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5. 适应性极广的食性:

水熊虫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以细菌、藻类、苔藓、地衣等为食,甚至有些种类可以捕食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这种广泛的食性,让它们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找到食物来源。

为什么这些能力如此“强大”?

“地表最强”的说法,并非是指它们的攻击力或者捕食能力有多强,而是指它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界,环境变化是常态,而水熊虫的生存技能,恰恰是应对这些变化的关键。

在食物短缺的时候:脱水隐生让它们可以进入“等待模式”,直到有食物和水分出现再活动。
在恶劣气候下: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真空还是高压,它们都能挺过去。
在危险的宇宙空间: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适合进行太空探索。

那么,是不是说水熊虫就是“不死之身”了?

也不是。水熊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死”。它们在正常、湿润、适宜的环境下,和其他小动物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也会生老病死。它们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当环境变得极端恶劣时,它们可以“暂停”生命,等待时机复苏。这种“暂停”的能力,是它们能够克服绝大多数生物难以想象的生存挑战的关键。

总而言之,水熊虫之所以被称为“地表最强的动物”,是因为它们凭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韧性和对极端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在生存竞赛中脱颖而出。它们体内蕴含的生命秘密,也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希望能从中找到延长生命、抵抗疾病的新方法。它们就像是地球上一个活生生的奇迹,用它们渺小的身躯,展现了生命顽强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是骗你的。

从某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外国媒体开始,一些媒体从业者在“缓步动物的生命力”上炮制错误的模因来吸引眼球,然后许多人将错误的模因胡乱传播、层层加码,全世界都如此。

2017 年的典型夸大方式:

对“水熊虫隐生 120 年还能复苏”的描述是个误解:其实只是泡水之后一条腿抽动了几下

水熊虫在非隐生状态的总寿命只有两到三年,常温下隐生状态的水熊虫有概率持续至多十年再苏醒,也有概率就这样死掉,常温下隐生超过十年的水熊虫在实验室从未成功苏醒。持续低温保存的水熊虫在这方面的表现跟线虫相近,极限约 30 年。

“具有全部四种隐生”听起来好像“适应性很厉害”,其实你想想这些项目是“自然界的生物能一个个去加点选择”呢,还是“人在观察它们的性状时为了方便而总结的”呢。

2019 年的典型夸大方式:

在容器里加热一群水熊虫的科学实验证明,82.7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一小时内杀死一半的隐生状态水熊虫,63.1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一天内杀死一半的隐生状态水熊虫。

这实验并没有在桑拿房温度附近打住。他们继续验证,发现 37.1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两天内杀死一半未曾针对高温做出适应的非隐生状态水熊虫,做出适应会让两天死一半所需的温度上升到 37.6 摄氏度[1]这温度已经不比你的体温高到哪去了,这意味着人类掀起的全球变暖热浪完全可以在地表许多地方灭杀水熊虫。

2019 年,以色列月球探测器带着水熊虫坠毁在月面,网络上出现大量无聊模因。有一些同样无聊的研究人员站出来,通过实验检验这种情况会不会杀死水熊虫,结果发现超过 900 米每秒的撞击速度就会将处于隐生状态的水熊虫打烂成一摊糊状物,死得透透的[2]

相比之下,实验证明,常见的细菌生物膜可以承受出膛速度 5000 米每秒的陶瓷颗粒的直接攻击,撞击点的细菌都不会全数死亡[3]。秀丽隐杆线虫可以承受 40 万倍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和大肠杆菌相同。

非典型的夸大方式:

将缓步动物这样脆弱、宛如梦幻泡影的生物吹嘘为“人类无法猎杀”,同时对多种地球生物在太空中长期生存的事实一无所知。

  • 缓步动物暴露在太空而失去外来氧气供应之后,能活动的时间其实也只有几分钟到几天,然后只能在新陈代谢基本停止的“隐生状态”等待环境变好。
  • 2007 年俄罗斯进行的实验里所谓暴露在太空 10 天还能复苏的水熊虫,被人类的航天器遮挡着太阳辐射的部分相对好一点,暴露于太阳辐射的部分复苏率低下且生育力受损。
  • 卡门线以外的稀薄大气中仍然存在来自地球的微生物。卡门线是公认的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海拔 100 千米。一些微生物长期漂浮在 48 千米到 77 千米高度的大气中繁衍生息,大气运动可以偶然将其带到卡门线以外。
  • 俄罗斯宇航员发现国际空间站外壳上有来自地球的海洋微生物。运载该舱段的俄罗斯火箭从未在海洋上方低空飞行。宇航员估计,这些微生物是被偶发的气流带到太空并附着到空间站上、在真空中扩增的。
  • 日本科学家将耐辐射奇异球菌放置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外 3 年,实验结果显示,厚度超过 0.5 毫米的凝结块中的细菌存活了下来。研究人员指出,位于凝结块外表面的细菌死亡,其尸体为下方的活细菌提供了保护。研究人员估计,直径大于 1 毫米的细菌团可能在太空存活 8 年,更厚的凝结块可能在太空存活 15 到 45 年。这时间跨度允许天体撞击产生的飞溅岩石夹带着微生物在太阳系内传播——而且不需要大块岩石保护微生物。
  • 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更多实验证明,比上面那些家伙平凡得多的细菌在聚集成团的情况下可以暴露在太空中长时间生存,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
  • 以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嗜热蓝菌物种 Chroococcidiopsis 、地衣物种丽石黄衣 Xanthoria elegans 可以暴露在太空生存,或许能帮助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居住。

绝对零度都出来了,显示出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增加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投入。

参考

  1. ^ Neves, R.C., Hvidepil, L.K.B., Sørensen-Hygum, T.L. et al. Thermotolerance experiments on active and desiccated states of 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 emphasize that tardigrades are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s. Sci Rep 10, 94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9-56965-z
  2. ^ Alejandra Traspas and Mark J. Burchell.Astrobiology.ahead of printhttp://doi.org/10.1089/ast.2020.2405
  3. ^ Burchell M.J., Shrine N.R.G., Bunch A., Zarnecki J.C. (2000) Exobiology: Laboratory tests of the impact related aspects of Panspermia. In: Gilmour I., Koeberl C. (eds) Impacts and the Early Earth. Lecture Notes in Earth Sciences, vol 91.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https://doi.org/10.1007/BFb002775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地表最强的动物”的说法,水熊虫(Tardigrade),俗称“缓步动物”,确实担得起这个响亮的名号,而且不是浪得虚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拥有一系列超乎寻常的生存技能,让它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顽强地活下来,甚至比许多我们熟知的“皮实”的动物要强悍得多。让我们一点点来拆解它为什么这么牛。首先.............
  • 回答
    地球生命演化的宏大画卷中,从最初的简单生命体分化出植物和动物这两大分支,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适应性和漫长时间跨度的故事。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想象一下,在那个古老而充满机遇的地球上,生命刚刚萌芽。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很可能是非常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它们既不像我.............
  • 回答
    崔卫平先生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个体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强调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具体位置、所做出的具体行动,都构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中国”的走向。它鼓励人们不要沉溺于宏大的叙事或抽象的抱怨,而是要从自身出发,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至于“更多的好人进入体制内,最终就有可能改变体制”这句话,是否.............
  • 回答
    《一拳超人》里,KING被誉为“地表最强男人”,这名号听起来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充满了力量与威严。然而,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这位被无数粉丝奉为神一样的存在,在英雄协会的S级英雄排名中,却只屈居第七位。这之间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一番,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首先,我们得明白,KI.............
  • 回答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真心为你》中,葛城美里在生命垂危之际,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遗言:“早知道就听明日香的,不要换地毯。”这句话看似平凡,却饱含着美里内心的挣扎、遗憾以及她对身边人的情感,其含义需要结合剧情和美里的人物性格来深入解读。首先,这句话的直接语境是美里和律子在EVA基地遭受攻击,美.............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最新的考古结论,即西高穴二号墓是邺城地区规格最高的魏晋墓葬而非汉墓,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考古证据和严谨的分析过程。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一、 明确“规格最高”的含义与西高穴二号墓的突出之处首先,考古学上所说的“规格最高”,通常是指墓葬的规模、结构.............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关于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亚裔群体,其地位似乎与收入水平不太匹配,甚至可能存在“地位反而最低”的观感。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观念以及亚裔群体内部的多样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地位”的定义: 在这里,“地位.............
  • 回答
    印尼作为东南亚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区域强国”地位的争议,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绝非简单一句“不是强国”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区域强国”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通常来说,一个区域强国,不仅要有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面积,还应该具备在区域内具有显.............
  • 回答
    孙家两代人,孙权确实是坐拥地盘最广阔的那个,这点无可否认。可为什么很多人提起孙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却是孙坚和孙策,觉得他们俩才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猛将?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孙坚:草莽英雄的崛起,一身孤胆挑天下孙坚,人称“江东猛虎”,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种从乱世之中硬生生闯出一条路来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在那个几乎空白的地球上,在大约四十亿年前,一切都还那么原始和混沌。没有海洋,没有陆地,只有一片由岩浆、火山活动和早期大气组成的汪洋。在这样的环境中,偶然的化学反应,或许是在海底热泉的温暖水流中,或许是在雷电激起的火花里,一系列神奇的分子组合发生了。我们姑且称之为“生命的雏形”或者更诗意地说.............
  • 回答
    要说我去过的最美的地方,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也不是什么繁华都市,而是一个很小的,说起来可能有些朴素的地方——我外婆家那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小村庄。说它美,绝对不是那种一眼惊艳、夺人眼球的美。它的美,是一种浸润在生活里,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懂得的美。我小时候的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婆家度.............
  • 回答
    近百年来,要说地球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绝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很可能是中国。当然,“发展最快”这个概念本身可以有很多维度去衡量,比如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等等。但如果综合来看,特别是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起点出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无疑是其中的佼.............
  • 回答
    西北太平洋之所以成为全球台风发生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区域,这背后是多种地理、气候和海洋条件的巧妙组合与叠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因素:1. 广阔而温暖的海洋水域:天然的能量补给站西北太平洋拥有地球上最广阔、最温暖的热带海域。这片海域从赤道附近一直延伸到北纬30度以上,为台风的生成和发.............
  • 回答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为其他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这句话之所以说它存在一些不准确之处,甚至可以说是“错”的,是因为它在表述上存在一些过于绝对和简化的问题,忽略了一些科学上的细微之处和更广阔的背景。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句话:第一部分:“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 问题点: “最早出.............
  • 回答
    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终极对决,也就是最后的霍格沃茨之战,无疑是魔法世界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在那个决定魔法界命运的夜晚,无数熟悉的面孔汇聚一堂,英勇抗争。然而,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在读者心中的疑问便是:为什么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伏地魔没有再多制造几个魂器,来确保自己的不死之身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说实话,“最爽”这个词挺难定义的,毕竟旅行的“爽”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是震撼的自然风光,是深入的文化体验,还是纯粹的放松和享受?如果非要我选一个让我感觉特别“爽”的地方,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那些名声在外的国际大都市,也不是人山人海的著名景点,而是去年夏天去过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名.............
  • 回答
    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日本人所扮演的角色确实非常引人注目,他们既是最先面对绝境选择自救的群体,也是在随后为人类存续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行者。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电影的设定、情节推进以及一些隐晦的象征意义来分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最先自杀”的这个表述。在电影的语境下,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集体.............
  • 回答
    “最好的年纪”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的色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最好的年纪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是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青春年华,是事业有成、经验丰富的壮年时期,还是可以享受人生、回报社会的晚年生活?然而,当我们在讨论“最好的年纪就早早地选择了安逸”时,通常指的是一个 充满潜力和可能性,通常是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