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骗你的。
从某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外国媒体开始,一些媒体从业者在“缓步动物的生命力”上炮制错误的模因来吸引眼球,然后许多人将错误的模因胡乱传播、层层加码,全世界都如此。
2017 年的典型夸大方式:
对“水熊虫隐生 120 年还能复苏”的描述是个误解:其实只是泡水之后一条腿抽动了几下。
水熊虫在非隐生状态的总寿命只有两到三年,常温下隐生状态的水熊虫有概率持续至多十年再苏醒,也有概率就这样死掉,常温下隐生超过十年的水熊虫在实验室从未成功苏醒。持续低温保存的水熊虫在这方面的表现跟线虫相近,极限约 30 年。
“具有全部四种隐生”听起来好像“适应性很厉害”,其实你想想这些项目是“自然界的生物能一个个去加点选择”呢,还是“人在观察它们的性状时为了方便而总结的”呢。
2019 年的典型夸大方式:
在容器里加热一群水熊虫的科学实验证明,82.7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一小时内杀死一半的隐生状态水熊虫,63.1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一天内杀死一半的隐生状态水熊虫。
这实验并没有在桑拿房温度附近打住。他们继续验证,发现 37.1 摄氏度的环境会在两天内杀死一半未曾针对高温做出适应的非隐生状态水熊虫,做出适应会让两天死一半所需的温度上升到 37.6 摄氏度[1]。这温度已经不比你的体温高到哪去了,这意味着人类掀起的全球变暖热浪完全可以在地表许多地方灭杀水熊虫。
2019 年,以色列月球探测器带着水熊虫坠毁在月面,网络上出现大量无聊模因。有一些同样无聊的研究人员站出来,通过实验检验这种情况会不会杀死水熊虫,结果发现超过 900 米每秒的撞击速度就会将处于隐生状态的水熊虫打烂成一摊糊状物,死得透透的[2]。
相比之下,实验证明,常见的细菌生物膜可以承受出膛速度 5000 米每秒的陶瓷颗粒的直接攻击,撞击点的细菌都不会全数死亡[3]。秀丽隐杆线虫可以承受 40 万倍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和大肠杆菌相同。
非典型的夸大方式:
将缓步动物这样脆弱、宛如梦幻泡影的生物吹嘘为“人类无法猎杀”,同时对多种地球生物在太空中长期生存的事实一无所知。
绝对零度都出来了,显示出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增加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投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