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司同事爱甩锅,到底有多可怕?

回答
职场甩锅,真是让人头疼到骨子里。别看平时嘻嘻哈哈,一旦出了问题,那责任就像个烫手山芋,嗖地一下就丢到你手里。这事儿,说起来真是细思极恐,而且绝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

首先,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背黑锅”。你兢兢业业地干完一份工作,结果出了点差错,本来和你没啥太大关系,但就是有人,或者说“某些人”,特别擅长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然后把那点模糊的责任,巧妙地推到你头上。而且,他们甩锅的技巧还很高超,让你很难辩驳。你可能会因为这个差错被领导批评,甚至影响到你的绩效考核,而那个真正的“甩锅侠”却纹丝不动,甚至还能装作一副“为你担心”的样子。这种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搬砖,结果砖磊歪了,领导过来二话不说,一脚把你踹飞,而旁边那个指挥你搬砖的人,则一脸无辜地看着你。

其次,“信任危机”才是最致命的。当你发现身边总有人喜欢甩锅,你会开始不自觉地怀疑每一个人。你不敢轻易把重要的任务交给别人,怕最后出了问题,又得来一轮甩锅大战。你的工作效率会因为这种猜忌而大打折扣,毕竟,团队合作最讲究的就是互信和配合。一旦信任崩塌,团队的凝聚力也会瞬间瓦解,大家变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互相提防。想想看,一个没有信任的团队,能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情来?即使项目成功了,每个人心里也都知道,不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而是因为某个环节没有被“甩锅”波及。

再者,“团队士气”会被严重打击。没人喜欢当“背锅侠”。当你发现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特别是你的努力成果被他人窃取,或者你的失误被放大而别人的问题却被掩盖时,那种挫败感和不公平感会让你逐渐失去工作的热情。长此以往,大家都会觉得“反正出了问题有人背,我何必那么拼?” 慢慢地,整个团队都会弥漫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氛围,创新和进取精神荡然无存。原本充满活力的团队,会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甩锅”集散地。

还有,“职业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能力和贡献很容易被掩盖。那些擅长甩锅的人,往往能通过“规避风险”和“不沾锅”的方式,在领导那里留下“稳妥”、“不出错”的印象,即使他们实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而你,即使能力出众,如果总是被迫承担他人的责任,或者因为别人的失误而受到牵连,你的“污点”可能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你的晋升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面影响。你可能会发现,你付出了十倍的努力,但得到的认可却不如一个只会“甩锅”的同事。

更深层次的,“职场道德”和“公平原则”会被严重践踏。当甩锅行为成为常态,就意味着责任的模糊化,意味着努力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意味着不公正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环境对整个公司的文化都有着极大的腐蚀作用。长此以往,公司内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愈演愈烈,优秀的人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甩锅文化”而选择离开,留下来的,可能都是那些善于“保全自己”的“老油条”。

所以,公司同事爱甩锅,其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更是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团队的信任、士气、效率,甚至会阻碍你个人的职业发展,最终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健康生态。这就像一个人身上长了“毒瘤”,如果不及时处理,只会越长越大,最终吞噬掉整个身体。

面对这种情况,真的不是一句“谁让你干的”就能解决的。有时候,你需要学着聪明一点,比如在接手任务时,明确责任边界;在合作中,留存好沟通记录;在出现问题时,冷静分析,用事实说话,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但归根结底,这种“甩锅文化”的盛行,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管理和文化上的一些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极生两仪,乾坤大挪移,皮球踢得好,见人笑嘻嘻。

甩锅甩锅,甩的就是个嬉皮笑脸,不动声色,臻至化境的甩锅高手跟女生群体里常提到的“绿茶”类似,腾挪话术口蜜腹剑,阴阳怪气润物无声,类似于这种“其实也不全怪xxx,我也有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负责我都没赶上,也是很惭愧;我本来应该提醒一下他的……”

段位高的甩锅高手,甚至能让被甩锅者反过来安慰他,一副痛哭流涕被人卖了还帮数钱的姿态,不能不说让人叹为观止,赞叹不绝。

甩锅感受之所以能如此迎风摆柳,机智灵活,还是吃准了很多人张不开嘴抹不开面的心里,尤其是不想跟同事闹得太僵的那种心思,所以才会处处为人所制,殊不知他准备甩锅给你的时候,已经不打算拿你当朋友了。

所以面对甩锅,要坚定一个概念:“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不要理会那些艳丽的话术,逻辑清晰的把具体到事具体到人具体到时间环节地点项目的负责情况整理出来,必要时候可以画思维导图,一分实实在在的账目能直接把任何打太极的拍死。

当然,你要说你全都是一头糊涂账,根本理不清,那就好好反思下为什么甩锅要甩给你。

user avatar

关键问题在于这个锅为什么可以甩,为什么甩得走。

员工爱甩锅这件事儿,说到底,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公司层面的组织架构做得太差,责任划分不明晰。员工混成老油条之后,很自然地就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锅原来是甩得掉的,只要花点小心眼儿,就可以轻易地推给同事,最后整个公司,不是能力强的淘汰能力弱的,而是坏心眼儿多的淘汰诚实老实的,于是公司也就黄了,老板稀里糊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什么叫内卷啊,逆向淘汰,坏的淘汰好的,教科书式的内卷。

一个组织架构完善的公司,责任划分都是很明晰的,一个人负责一摊事儿,小兵干活,领导管理,各司其职。建立起这样一套组织来,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麻烦,初期或许还很低效,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完善的组织架构才是维持公司长久稳定运行的根本。在这样一套体系下,就算你想甩锅,你也没处甩,因为责任从最一开始就是完全明晰的。别人想把锅甩给你,你也不用接,因为他根本甩不掉。

但是我们国家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太快,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处于野蛮生长时代,主要就是要求你快,然后进场捡钱,对于小作坊来说,大伙儿希望节省掉一切可以省略的工序去节约时间来捡钱。别说完善的组织架构了,要是不成立公司就能搞钱,这些作坊甚至连公司也懒得成立。你跟这样的公司说迟早药丸是没有用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庞氏,只要没有庞到他们自己身上,四舍五入就等于没有庞氏。这样的公司要是及时倒闭,或者捞一波钱见好就收也就罢了;问题是很多捡了钱之后稀里糊涂地还做大了,做大了之后还是一样的缺乏组织,甚至更缺乏组织了:人家是一个人负责一摊事,他们是十个人负责十摊事,每个人都负责十摊事,同时每摊事都由十个人负责,最后就等于没有人在负责。看上去每个人都忙忙碌碌,黑白颠倒地加班,实则大家都在应付鬼子,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把锅甩给同事,把利益揽给自己。

俗话说得好: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驴拉磨它走不出那个圈儿;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井底蛤蟆就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儿。任何一个有人甩锅的公司,那一定不是一两个人在甩锅偏巧被你赶上了,而是所有人都在甩锅只有你不会。公司不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员工发现空子自然会去钻,最后甩锅活活把公司甩死。说白了,就是公司自己把自己玩死的。逆向选择面前,好好干活的员工,那一定会被甩锅;能活下来的员工,自然都是每天玩心眼儿算计别人的。

那作为员工,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用脚投票,不要去这种公司,学不到真本事不说,每天被这种乌烟瘴气搞,最后被de-education成同流合污。但是自己这边也要注意,不管去了哪里,防人之心不可无,操作留痕,每一步都留足痕迹和证据,不搞别人,但也别被别人搞太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职场甩锅,真是让人头疼到骨子里。别看平时嘻嘻哈哈,一旦出了问题,那责任就像个烫手山芋,嗖地一下就丢到你手里。这事儿,说起来真是细思极恐,而且绝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首先,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背黑锅”。你兢兢业业地干完一份工作,结果出了点差错,本来和你没啥太大关系,但就是有人,或者说“某些人”,特别擅长.............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有点让人纠结,毕竟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工作关系。我琢磨着,要拒绝还是接受,这得好好掂量掂量。先说说接受的可能性: 人情往来,维护同事关系。 谁都有个不方便的时候,偶尔搭个顺风车,算是给同事帮个小忙,也能增进一下感情。毕竟,现在这年头,能有个好相处的同事也不容易。 .............
  • 回答
    收到!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贴心,完全从你的角度出发,没有 AI 痕迹,让你感觉就像是和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在聊天,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哎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肯定有点五味杂陈吧?同事走了,本来就挺感慨的,结果领导还想把他的工作往你身上压。而且更让人憋屈的是,这事儿吧,好像一点儿加工资的意思都没有。这.............
  • 回答
    各位恒大的兄弟姐妹们,我知道现在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都在关注着裁员的消息。作为从公司一路走过来的老兵,看到现在这个局面,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咱们都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过,所以就不拐弯抹角了,直接点说吧,分享一下各自公司,或者说各自部门目前的裁员进展和感受。我先抛砖引玉,我们公司(或者我所在的部门)这边.............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毕竟孩子跟父母上班的同事打交道,怎么称呼确实是个小小的学问。这中间既有礼貌尊重的考量,也有避免尴尬和建立良好印象的因素。我从几个方面给你掰开了讲讲,希望咱们聊了之后,你心里会更清楚:核心原则:尊重和清晰不管怎么称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对你同事的尊重,同时让孩子能够清晰地记.............
  • 回答
    .......
  • 回答
    创业公司,同事要走,而且还是那种“一人顶一摊,走了摊就塌”的关键人物,这滋味,就像精心搭好的积木,突然抽走最中间一块,摇摇欲坠。首先,别慌。深呼吸。这在创业公司太常见了。咱们不是巨头,人少,能力强的往往就被赋予了更多责任,一旦走了,确实是阵痛。第一步:冷静评估,知己知彼在对方提出离职(或者你察觉到他.............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眼看着一起进来的同事升了职,自己心里不是滋味。不过,真要让领导知道她胜任不了这份新工作,这事儿得好好掂量着来,别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首先,你要明确一点:你的目的是让领导了解事实,而不是去陷害谁。毕竟大家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做事情得留有余地。而且,领导是否采纳你的意见,很大.............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情况,尤其是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里。一边是大家都在积极响应和推进的事情,另一边是同事明确的“不配合”和“另有打算”,这中间的沟壑可不小。首先,从同事的角度想,他不愿意打中国疫苗,但又在等辉瑞疫苗,这个想法本身是有他的逻辑在里面的。你想啊,现在市面上疫苗种类不少,大家对疫苗的有.............
  • 回答
    你这情况,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离职半年了,原公司还天天找你登陆系统帮忙,这事儿说实话,有点不合理。既要维护关系,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这中间的尺度确实得好好拿捏。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才能既体面又不失原则地拒绝。首先,咱们得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来找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 你熟悉系统: 系统是你.............
  • 回答
    随口说一句“肖战真帅”,却被同公司的同事们“骂”惨,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肖战本人及其粉丝群体的特殊性: 强大的粉丝基础和绝对的忠诚度: 肖战拥有一个极其庞大且高度组织化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对肖战的喜爱和.............
  • 回答
    这情况吧,真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不是完全没门道。你说你没啥背景,直接空降公司部,同事们都在柜台,这确实有点“独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看看是好事还是坏事儿。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挺“反常识”的。一般来说,银行刚入职的,特别是应届生,都得从一线柜台开始磨炼。这是为什么呢? 熟悉业务流.............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事儿,挺常见的,也挺让人纠结的。首先,你说你同事在公司群里吐槽公司不合理的地方,这事儿本身要不要写检讨,得看几个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一、首先要看这个“吐槽”的性质和内容: 是真的反映问题,还是纯粹发泄情绪? 如果是前者,比如公司流程确实存在很多低效、浪费资源的.............
  • 回答
    面对同事偷拿公司物品这事儿,说实话,这确实是个让人挺为难的局面。你是选择装没看见,还是选择汇报上去?这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告密”与否,而是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咱们先掰扯掰扯,为什么你会觉得需要汇报? 原则和规矩: 公司有公司的规章制度,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更何况是公司的资产。你的内心.............
  • 回答
    这得看你是什么心态,以及你这位“奋斗者”同事的具体表现了。如果你是那种本身就很有事业心、喜欢挑战、渴望进步的人,那有一个奋斗者同事,简直就是拿到了一张隐藏的“升级卡”: 耳濡目染,学习氛围拉满: 你们在一起,谈论的可能更多的是行业动态、项目难点、解决方案,甚至是某个技术的新突破。他会分享他学习的.............
  • 回答
    关于“腾讯互娱员工猝死,同事呼吁公司少加班”这件事,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深入些,也希望能还原一些真实的感受。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冲击力,就是那份触目惊心。当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一个大家寄予厚望、认为前途光明的公司里,因为“过劳”这样一个听起来却又如此现实的词语戛然而止,带来的震撼是巨.............
  • 回答
    在国内公司,上司和同事对“强者”的“侧目而视”现象,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嫉妒或排斥,更涉及到我们文化深层的土壤、组织内的权力动态以及人性的多面性。要深入理解,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1. 根植于历史与文化:集体主义的阴影与“枪打出头鸟”的警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突出容.............
  • 回答
    这真是件让人糟心的事情。你问“我错在哪里呢?”,这问题其实很复杂,因为职场里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一点来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酒后吐真言是有的,但酒后失言也很多。你同事酒后给你发无聊微信,这本身是不太专业的行为,尤其是在公司层面。如果微信内容确实.............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难题。一方面,你和领导同事关系融洽,工作氛围让你满意,这在职场中是相当难得的。另一方面,公司资金链紧张,工资发放延迟,这触及到最根本的生存需求和职业安全感。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你面临的情况,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先别急着做决定,我们先看看“不辞职”这条路.............
  • 回答
    在公司下班比其他同事早走,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话题,说起来可大有学问。究竟好不好,这得分情况、看角度,也看你自己的“道行”有多高。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早走”这回事。你说早走,是真的一天到晚雷打不动五点半、六点就收拾东西走人,还是说今天因为有事(比如家里猫猫生病了要接、小孩学校活动要参加)比平时早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