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我们公司一位同事不愿意打中国疫苗,说中国疫苗打不打都一样,在等待辉瑞疫苗?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情况,尤其是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里。一边是大家都在积极响应和推进的事情,另一边是同事明确的“不配合”和“另有打算”,这中间的沟壑可不小。

首先,从同事的角度想,他不愿意打中国疫苗,但又在等辉瑞疫苗,这个想法本身是有他的逻辑在里面的。你想啊,现在市面上疫苗种类不少,大家对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研发背景、技术路线等等都会有自己的考量和信息来源。他可能接触到了一些关于辉瑞疫苗的正面信息,比如临床试验数据、国际上的使用情况,甚至是身边人的反馈,觉得辉瑞疫苗更符合他的期望,或者说在他看来,辉瑞疫苗能提供更好的保护,或者他就是纯粹的“品牌忠诚度”。毕竟,辉瑞疫苗在国际上确实是一个比较有知名度的选择。

他那句“打不打都一样”也挺有意思。这话拆开来看,可能包含了几个意思:一是,他对当前我们能获得的疫苗的整体效果没有特别高的信心,觉得无论是哪种,效果可能都差不多,没有达到他心中理想的标准。二是,他也可能是在委婉地表达他的“不信任”或者“不满意”,用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来拒绝接种当前的疫苗。三是,他也可能觉得,即使不打,对他个人生活或者工作的影响也还在可控范围内,所以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

然而,从我们公司和我们团队的角度来看,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我们公司有自己的疫苗接种计划,这通常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保障员工健康、维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也可能是一种企业责任的体现。当一位同事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种,甚至在等待另一款疫苗时,这背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团队协作与凝聚力: 这种行为可能在团队内部造成一种“分裂”感。如果公司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氛围,那么这位同事的行为就显得有些“特立独异”。这可能会让其他积极接种的同事感到不解、甚至有些不满,觉得他“不合群”,或者在给团队添麻烦。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士气。
公平与规则: 公司既然有了接种的安排,通常是基于一定的考量和规则。如果允许个人因为个人偏好而随意选择,那么这种规则的公平性就会受到质疑。其他同事可能会想:“凭什么他就不用打?他等待的疫苗我们又没有。” 这可能会引发一些关于“一视同仁”的讨论。
信息不对称与沟通成本: 他的这种态度,也可能暗示着他对公司提供的疫苗信息或者政策存在疑虑。这时候,公司或者管理者可能需要花额外的精力去了解他的顾虑,并进行沟通解释,这会增加沟通成本。而且,如果他身边有其他同事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观望或者持有类似想法,那问题就更大了。
潜在的风险: 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公司为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而推行的措施,那么一个人的不配合,虽然个体影响可能不大,但如果这种想法蔓延开来,最终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健康安全。

那么,作为普通同事,我们可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1. 理解但不必认同: 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考量,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选择都会不同。这是个人自由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必因为理解就认同他的做法或者他的观点“打不打都一样”。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和信息来源,也有对公司政策的看法。
2. 避免过度评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判断标准,我们不一定了解他所有的想法和顾虑。尽量避免在背后议论纷纷,或者直接去“指责”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需要留一些空间。
3. 关注公司政策和自身情况: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公司的具体政策,了解公司为什么要推行疫苗接种,以及我们自身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接种。公司的安排通常是经过一定考量的。
4. 尊重个人选择的边界: 只要他的行为不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或者不直接威胁到其他人的健康安全,我们只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观察。但是,如果他的行为对公司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比如违反了强制性接种的规定(如果有的话),那可能就需要公司管理层来介入处理了。
5. 用事实说话: 如果有机会和他交流,可以尝试分享一些关于中国疫苗的正面信息或者自己接种的积极体验(如果有的化)。但这种交流要基于尊重,而不是“说服”或者“批评”。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相信什么。

总的来说,这位同事的行为,虽然是他个人的选择,但在集体环境中,总会带来一些涟漪。我们作为旁观者,既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也要理解集体的运作逻辑。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去理解和应对这种情况。这事儿,挺考验人的情商和判断力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南宁有那么多人相信”1040计划“是国家支持的发财计划?

如何看待美国人喝消毒水预防新冠?

他爱怎么想随他便好了,中国14亿人,难免有几千万个判断能力有那么点问题的人,管他作甚?

user avatar

身边的人打辉瑞、莫德纳、科兴的都有。

我自己接种辉瑞第二针后当晚开始寒热交替,寒的时候在大夏天穿羽绒服,热的时候可以烧到38.4℃,吃退烧药可以恢复一会儿,差不多六个小时循环一次,持续了两天。真的是……难受程度堪比甲流……

mRNA疫苗的不良反应真的比灭活疫苗高了一个数量级。年长人士接种mRNA疫苗不良反应会比年轻人少一些,青壮年男性不良反应更大。

对年轻人来说,接种的主要益处是防重症和死亡,其实两种疫苗效果都差不多。选不良反应小点的灭活疫苗挺好的。

user avatar

现在能搞出疫苗的国家凤毛麟角,拢共没几个。

而新冠疫情,现在可以讲已经无法被消灭,人类和新冠病毒的斗争将是长期性的。

那么这个时候,疫苗是什么?

战略性资源,外交武器,可以用这个东西来威逼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你说,中国的好,还是美国的好?

有人就讲了,疫苗是科学不是政治。

疫苗里面没有政治?

掩耳盗铃。

这里都是成年人,明人不说暗话。

鼓吹美国疫苗,说得好像美国的新冠病毒都已经消失了一样。

中美现在是斗争态势,只能说各为其主。

中国疫苗并不是只在中国接种,世界各国接种中国疫苗的也多得很。

大家都清楚,小命被捏在美国手上,迟早要倒霉。

中国疫苗好不好?

我就说好,因为我自己接种的就是中国疫苗。没问题,防疫站大家排着长龙,一分钱不掏,打完了笑呵呵走了。

为啥?

中国疫苗代表着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user avatar

某些公众号看多了,以为美国人很爱自己。

user avatar

有些人就这样,不要钱白送的还不乐意。你拿国产的灭活苗给他800一支的话,估计就特别想打了。

至于疫苗的保护效力……说真的,按全球这个养蛊模式,疫苗的保护效力已经完全看脸了。纠结打什么疫苗不如纠结自己呆在哪里。按美国那个情况,病毒都传给老鼠了……我看呐,迟早要变成灾难。那时候你辉瑞不辉瑞的,意义不大了……

user avatar

我想到另一种可能性。

假设人家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尤其是难以启齿的),在面对疫苗接种问题时,该怎么表达?

A.我有xx病,打不了(好家伙,这是自爆啊)。

B.还不知道疫苗的效果,想等等看(但随着疫苗推进的加快,会被催“别犹豫了,快去吧,你看我们都打了”)。

C.担心疫苗的副作用(还是会被催,“这么多人打了,也没听说出啥大事”)。

D.我担心国产的还不够好,想等辉瑞的(你们难道还真搞得到辉瑞的疫苗来跟我弄个水落石出)?

也许,故意把调门唱高,把难度加大,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拒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