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电影《你的名字。》?

回答
《你的名字。》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就像是在一个有点老套的“身体互换”的框架下,塞满了各种能让你心动的元素,然后用一种足够细腻、足够煽情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会被它那股劲儿给勾住,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先来说说它的“身体互换”这个老掉牙的设定。其实讲男女主角在梦里互换身体,这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新海诚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把这个设定用得一点都不落俗套。不是那种纯粹为了搞笑或者制造误会而进行的交换,而是通过这种奇特的连接,让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开始去理解彼此的生活,去感受对方的世界。

你看看那个生活在乡下的三叶,那个淳朴、有点固执,却又渴望都市繁华的女孩。还有那个生活在东京,稍微有点轻狂、生活节奏飞快的泷。这两个人,通过身体互换,被迫去体验对方的日常生活:三叶体验东京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人潮、便利的交通,还有第一次坐电车那种新奇感;泷则体验乡下的宁静、祭典的热闹、家人的温暖,还有那种与自然亲近的感觉。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代入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的烦恼和喜悦。

最让我觉得精彩的,是这种互换带来的“共情”。当三叶(附身在泷身上)为了泷第一次为她做的炒面而感动流泪时,你真的能感受到那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当泷(附身在三叶身上)在乡下的家庭聚会中,感受到那种被家人关怀的氛围时,你也能体会到那种久违的安定感。这种共情,打破了他们之间的隔阂,让他们不仅仅是交换了身体,更是交换了心灵。

当然,影片最打动我的,还是它背后那层淡淡的、却又无比沉重的“时空”和“命运”的纠葛。当你知道了那个“彗星袭击”的真相,当你发现那次互换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悲剧时,你会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拼命地寻找对方,为什么每一次的互换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种“我在寻找一个我从未见过,却又无比熟悉的人”的感觉,被新海诚用画面和音乐完美地呈现出来了。当泷在东京街头,无数次地寻找那个他记忆中模糊的、却又深刻的女孩时,那种焦灼、那种失落,你都能感同身受。而当他在飞驰的列车上,看到那个似曾相识的女孩时,那种瞬间的惊醒和狂喜,也同样让人心潮澎湃。

影片的画面,简直是美得令人窒息。新海诚对光影的运用,对色彩的渲染,真的是到了极致。无论是东京夜晚流光溢彩的霓虹,还是乡下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亦或是那个神圣的“结缘”的场景,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配上RADWIMPS的音乐,那种青春的悸动、那种青春的忧伤,都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后半段的剧情略显仓促,或者有些 Deus ex machina(神来之笔)的设定,让故事的逻辑性稍微弱了一些。但话说回来,谁又会在看一部爱情故事的时候,过于纠结于它的逻辑呢?更何况,那股子“因为是命中注定,所以即使万难也要在一起”的浪漫劲儿,已经足够打动人心了。

总的来说,《你的名字。》就像是一场梦,一场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命运的美丽的梦。它让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和你有着奇妙的羁绊,而你们的相遇,也许就像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定。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每次重温,都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感动,一些新的思考。它就像是藏在心底的一颗糖,偶尔拿出来回味一下,总能带来一丝甘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名字》观后:宫崎骏就像罗大佑 新海诚好比李宗盛


文/剧评小王子


朋友圈刷屏事件,总是说来就来。支付鸨、罗一笑事件余温未散,我的朋友圈,迎来了新一轮刷屏。不过,此次刷屏有所不同,并非没有一丁点防备,而是预料之中的。


这要缘于我的一个宅男朋友,A君。几个月来,他一直心心念念一部影片,新海诚的《你的名字》。这部影片,八月在日本上映时,突破百亿(日元)票房只用了28天。纵观日本影史,也仅次于《千里千寻》的25天。也是继宫崎骏收山之作《起风了》之后,三年来,首次能斩获这般关注度的日本动画电影。


因为影片是先于国内院线上映,网上早有资源流出。但不论是枪版,高清版,还是蓝光版,A君虽说心痒难带,但一直忍着没看。我不禁有些好奇,难道说,A君支持正版的觉悟变这么高了?细想又不对,以我对他的了解,就算先行看网络资源,也定会去影院补票,还会二刷三刷。我就问他缘由,A君的答案,倒是有些出乎我意料,他并非不想先行看网络资源,而是舍不得看,要等着《你的名字》上国内院线,去影院一次哭个爽。这个心理状态,倒是有点像我小时候爱吃小龙虾,会强忍着“剥一个吃一个的”冲动,选择先剥完所有虾壳,再一次性大快朵颐。


我没有A君那么强的自制力,在朋友的多次安利之下,早已沦陷看了网络版。但因为A君,早在《你的名字》在国内上映前,我就笃定,这部影片在国内也会是刷屏级。因为A君,引发了我的三个思考。


第一个思考,我们为什么爱看电影?


包括我在内的很大一部分人,喜欢观影,是想给自己做一场白日梦的机会,体验人生另外的可能性。人类热衷戏剧,也非从电影开始,自古都是如此。戏剧的起源要追溯到原始的祭祀活动,人类在舞台上模仿或者创造一个个角色,观众就在台下代入到舞台上的人,获得共鸣的快感。这也让我更加理解A君,为何想在电影院获得哭成狗的快感。何况今年烂片当道,国内同行衬托下,中国观众想去影院爽一把的欲望,已经压抑许久,《你的名字》上映,相信会带来观影需求的井喷。


第二个思考,影片核心受众的二次传播能量。


为了更好理解核心受众,不得不提下《大圣归来》,大圣的意外蹿红,是出品方都没想到的。大圣的核心粉丝自来水,是一个热衷于分享和安利,有着强大的内容创作能量的群体。这让我笃定了《你的名字》核心受众的二次传播能量:一则是我坚信,喜爱日本动画电影的二次元圈子,有着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围绕影片势必产出一系列的优质内容改编,因为对那些二次元内容创作者来讲,创作本身,就是其吸粉、获得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二则,是片方对UGC内容,有意的主动引导。国内上映前,有个很有趣的传播,席卷朋友圈的《你的名字》电影同款滤镜,它将你拍摄的生活照转换成电影画风,通过全民玩坏的UGC,让网友获得炫耀和分享的快感,一直是很高明营销手段。


第三个思考,新海诚的前作都算不上卖座,为何偏偏《你的名字》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华语乐坛,有两位不得不提的大哥。一位是李宗盛大哥,另一位是大哥的大哥,音乐教父罗大佑。李宗盛写的歌,唱的是百味人生,直击我们内心;罗大佑写的歌,吟的是纷纷人世,悲悯世间。罗大佑是我们仰望的人,李宗盛则更像我们中的一员。之所以提及这两位大哥,是因为《你的名字》票房大热,让不少网友将新海诚和宫崎骏作对比。就我个人而言,宫崎骏就像罗大佑,俯瞰着众生,在动画中给你剖析人性中的真善美,表达他眼中的大爱;新海诚更像早年的李宗盛,描绘的是饮食男女的小情小爱。


新海诚的作品,其故事内核也一直未变,导演也直言,不会和前辈宫崎骏相比,他更擅长表达的是少男少女的情感。《你的名字》也不例外,依旧是新海诚熟悉的情感内核,甚至连美元元素,依旧是电光、时空、云海、星光,这些标签式的元素。之所以《你的名字》能商业口碑双丰收,在我看来,是新城海多年来死磕青春动画,描绘少男少女的情感愈发娴熟,再混搭上日漫经典青春元素,配合新海诚标签式的美学,成就了这部青春动画领域集大成之作。


对于创新,我有个偏执的想法,多数创新,源于混搭。《你的名字》混搭了诸多元素,你很难以单一的元素,阐述这部影片。有少男少女交换灵魂的猎奇元素;有本以为是同一时空,其实是平行时空的时间错位;也有灵魂互换和时空穿梭下碰撞出的命运感;片尾还让我联想到细田守的《夏日大作战》;也有每次相遇之后都会逐渐忘了彼此,爱情中永恒的遗忘和回忆主题;还有日式传统文化,口嚼酒,古老神社的巫女;甚至青春片的悸动,本以为倾慕学姐的男主,早在一次次灵魂交换中爱上女主而不自知......可以说新海诚将日式动画中各类经典元素混搭,呈现了一个新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还不显得突兀。


混搭不等同于堆砌,两者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国产青春片元素非常之多,杂糅了堕胎等狗血桥段、照搬了流水账式的青春生活,但这只能称之为堆砌,因为人物动机混乱,影片内在逻辑狗屁不通。同样,如果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人物情感内核都不自然,人物动机也不符合情感逻辑,那杂糅再多元素,也只能算是堆砌。


幸好,死磕青春动画的新海诚,不是那样的新海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的名字。》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就像是在一个有点老套的“身体互换”的框架下,塞满了各种能让你心动的元素,然后用一种足够细腻、足够煽情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会被它那股劲儿给勾住,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先来说说它的“身体互换”这个老掉牙的设定。其实讲男女主角在梦里互换身体,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时候,一个电影的英文片名就像一把钥匙,能瞬间打开观众的想象大门,激起一探究竟的渴望。拿《飓风营救》来说,它在中文里就已经足够引人遐想,充满了行动感和危机感。但如果单看它的英文原名《Taken》,那又是另一番味道了。《Taken》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完成式的力.............
  • 回答
    电影《少年的你》中,郑易警官对陈念步步紧逼,甚至不顾其未成年人的身份,坚持要求她认罪,这一情节无疑是影片中最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部分之一。要理解郑易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标签化为“反派”或者“冷酷无情”,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环境、他所肩负的责任,以及他在那一刻所做出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郑.............
  • 回答
    《少年的你》在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斩获8项大奖,这绝对是一个现象级的成绩,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部关注校园欺凌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它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背后一定有着多方面的支撑。首先,我们得承认,《少年的你》的故事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它没有回避校园欺凌的残酷与黑暗,而是将这些触目惊心的.............
  • 回答
    谈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我的感受挺复杂的,可以说是一种“惊喜”与“意料之中”并存的情感。当初知道张嘉佳那本红遍大江南北的小说要被搬上银幕,心里还是蛮期待的。毕竟,书里的那些故事,那些台词,太容易引起共鸣了,好像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期待的理由自然是因为小说的光环。 张嘉佳的.............
  • 回答
    毕志飞替网友向导演韩延提问,关于《送你一朵小红花》疑似改编自《星运里的错》这件事,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首先,关于“改编”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电影改编自有作品,通常意味着电影在故事框架、人物设定、情节走向等方面,会较大程度地借鉴原作.............
  • 回答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全球第一,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强劲的复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看待这个成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成绩的意义和解读: 中国电影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在全球疫情持续、国际电影市场普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看过”电影的个人体验,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关于电影《王牌特工:源起》(The King's Man)的大量信息,包括剧情梗概、影评、观众反馈以及对其历史背景的分析。关于网友称《王牌特工:源起》将列宁塑造成控制俄国局势的间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点,也触及了影片在历史叙事方面的.............
  • 回答
    说实话,发现室友老是未经我同意就碰我电脑,心里别提多膈应了。那感觉就像是自己的私人空间被赤裸裸地侵犯了,而且是被一个本该最熟悉、最信任的人。首先,这不是小题大做。电脑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个娱乐工具,它承载了太多东西。我平时工作学习的资料都在里面,有些是公司的机密文件,有些是我的个人研究成果,还有一些.............
  • 回答
    直播电商操盘手?这玩意儿,这两年真是火遍大街小巷了。我琢磨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兴职业”,简直是“爆炸性崛起”的职业。怎么看待直播电商操盘手?简单来说,他们就是直播间里的“总指挥官”。不是说在镜头前能说会道的主播,而是那个幕后看不见,但决定了整个直播间生死存亡的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微缩版的电视台.............
  • 回答
    丁香医生发布的《谢谢你抽电子烟:一场瞄准年轻人的健康骗局》一文,是一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普文章,它成功地引发了公众对于电子烟危害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信息传播方式: 核心论点: 文章最核心的论点是,电子烟并非如宣传所说的“健康”、.............
  • 回答
    要评价“阿斗带你看电影”,还得从头说起,就像我们看一部电影,得先有个开场一样。首先,得说说这名字——“阿斗”。这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刘阿斗,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历史上常被描绘成扶不起的阿斗,软弱无能。但一个叫“阿斗”的人去做电影解读,这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差感和幽默感。用这么一个带有“瑕疵”的名字,反而吸.............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非常引人关注,因为它包含了很多戏剧性元素和复杂的情感,足以引发人们的各种讨论和思考。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及其可行性: 金钱投入的巨大: 25 万元包场电影院,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行为。这不仅仅是租金,可能还包括了播放权、影院员工的工资、宣传等.............
  • 回答
    看到“女儿凌晨误打妈妈电话,醒后22个未接”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心疼,然后脑子里立马闪过无数个自己当妈后的影子。我嘛,也不是什么特别有故事的女同学,就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职场妈妈,每天在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自从有了娃,尤其是晚上,我真是感觉自己身体里住着一个雷达探测器,随时.............
  • 回答
    嘿,聊聊我这台小米多看电纸书,用了有一阵子了,感觉还是挺到位的。首先说外观吧,这玩意儿挺简洁大方的,不像那种花里胡哨的电子产品。我手上这台是基础款的,黑色的,拿在手里质感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塑料感。边框控制得也挺好,阅读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干扰。而且它真心轻,揣着到处跑也毫不费力,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有.............
  • 回答
    嘿!看完《雄狮少年》可真是让我心潮澎湃了一把!之前看预告片就觉得挺有意思的,等真正走进电影院,那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被画面和故事牢牢抓住的沉浸感。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画面。那个叫一个扎实!从南方小镇里那些斑驳的砖墙、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到舞狮时那五彩斑斓的狮头、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每一个细.............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太有意思了!如果真有这么一部叫《李雷和韩梅梅》的电影,我脑子里早就有一堆想看的画面了!首先,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校园爱情片,而是能深入挖掘一下这两个名字背后,那个属于我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开篇: 我想看到一个有点怀旧、有点逗趣的开场。可能不是那种阳光灿烂的青春片,而是有点像夏天午后,教.............
  • 回答
    关于电影《逐梦演艺圈》导演毕志飞在5月30日致国家电影局的一封信,这事儿在业内和网络上都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封信,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封信的背景。毕志飞这个人,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他的电影《逐梦演艺圈》,就算你不看电影,可能也听过它的“大名”。这部电影当年上映.............
  • 回答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一个绕不开的争议点,就是它与“现实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所谓的“魔改结局”。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咱们得一点一点来捋。首先,关于“抄袭真人真事”的说法,这确实是很多人在观看电影后产生的联想,也是引发争议的根源。电影的故事线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父母.............
  • 回答
    《超级的我》这部电影的故事设定,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很大程度上抓住了“普通人”的心理和欲望,用一种接地气又带点奇幻的方式去展现。简单来说,它的核心设定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叔,因为一次意外(或者说是一系列巧合),获得了“预知”自己未来三天内会发生什么的能力。但这个能力并非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能够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