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舆论战很有必要。
但不是在媒体平台上打舆论战,那是对方的预设战场,肯定打不过。
要在舆论战上赢了西方,首要做的是把媒体信息审核权搞到手,也就是要赶到非死不可维特等APP的更上游,对这些APP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
这个更上游,就是美国试图封杀的互联网基础建设,既国家级网络服务体系。有了这个体系的完整管理权,就可以筛选管理APP上展示的内容(过去三大运营商没少考这个耍流氓)。
而管理筛选全部APP也不是对着耍流氓,而是要通过“互联网主权”的理念,有所在国政府在网络系统服务商的配合下,制定信息审核规则,全部依托法律来开展。
让各国政府或中立监管机构有超越APP的信息审核权,才能为我国创建一个相对公平的舆论战场。
对方打得急攻得猛的时候斗一斗有必要(比如现在),但多数时候真没必要。这是中西方政体不同造成的。
由于要调动群众组织选战,西方媒体即使在常态下也是具有高度进攻性的。而中国媒体则完全不同。二者差异犹如游牧海盗民族和农耕民族。如果我们农耕民族的长城是坚不可摧的(网络防火墙似乎的确如此),就没有必要出去和生命不息恶斗不止的西媒进行时刻不停歇的烂战。
是,不搞舆论战我们会吃不少亏。但是,西方媒体的超强攻击性会导致严重内耗,而我们因此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我们被动挨骂的损失。
反之,如果我们保持一只战斗力很强的舆论战队伍,就要担心被反噬的风险。如果这支队伍是官军,就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文宣或情报集团。如果这支队伍是民军,那么。。。我不忍说了。美国的情况是官军民军都很能打,看看他们的社会舆论和内部意识形态被撕裂成啥样了。
中媒斗不过西媒,利大于弊。
参考:中国有哪些方面比美国强?
要是大清体制一直维持,不撤柳条边,只允许少数职业士兵和军事贵族到东北打猎,禁止内地普通人去开垦农田,结寨自保,近代东北会有军队吗?能勉强维持住黑龙江一线的国界吗?
所以这不是个外部问题。
有必要,但目前还不成熟,中国打舆论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几十年来中国的文史哲传媒专业的学生用的教材几乎是西方那套话术,掉入西方的逻辑陷阱,你的剑都不是自己的,怎么去和别人战斗?
当年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你不中国化,教条主义就会束缚你的思维,你在意识形态上就无法站起来,就无法实现民族独立。为什么有这么多公知,很多还是高级知识分子,按理说他们应该公正客观,怎么一到中西对比,就习惯性跪下,因为他们的思想全是西方的那一套。
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很少有能和西方匹敌的思想,儒家那套已经不堪用,原教旨的马列又不是中国的,唯有教员的思想可以一战,我在此预言,教员的思想在未来数十年一定会大放异彩,成为中国舆论战的神兵利器。
有必要,但是舆论战不要好高骛远,敌强我弱是事实。能把长期被敌人盘踞的境内舆论场夺回一部分,我觉得就值得打个120分了。
那些叫嚣“我们在东太平洋被敌人打得啥也不是”的言论,本质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说这些话的人归根结底就是敌人。我们本来也没有打算轰炸东京,我们知道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我们只想收复那些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南京、天津和哈尔滨。
原来我以为大势定矣。都等着战忽局裁撤,我等回家养老。
现在看来还要为国忽悠十年。
特别是北美处副处级忽悠员蓝蓝同志殉国之后,更提醒我们不要放松。(蓝蓝已经特进两级,家属享受副局级烈属待遇。)
局座和政委现在忙于战略布局,我局具体工作将在方副局长(主持工作)的带领下继续展开日常工作。
我们的名字将会被忘记,我们的功绩必定永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