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均ICU数量是中国近10倍的背景下,根据CDC公布的数据,2020、2021两年美国死亡人数相比于2019年分别增长了约18%和16%。
按照中国每年千万左右的死亡规模计算,换算到中国,大约就是要多死180和160万人。
当然,这个前提是中国有与美国一样的ICU数量。如果按中国自己的情况来讲,恐怕这个数字再乘2、乘3也是合适的。
当下中国防疫政策的问题自不必说,很多地方层层加码,执行的过于机械,这个该骂就骂,我在微博上也都说过很多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如当年的电车实验难题一样,如果你问一个人“如果一个国家杀掉300万人来换取GDP的增长是否可行”,估计大多数人想都不会想的说绝对不行。可如果换一种说法,说是与新冠共存,说是群体免疫,有些人就觉得“这是科学”了。
当然,如今还有一种说法是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所以不必担心。但我查了一下美国的数据,1月27日,美国新增新冠死亡人数是3800人,而在奥密克戎还没有爆发的11月2日,这个数字是1400人。也就是说,如今美国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是11月初的近3倍左右。
但是,你还真不能说美国人说谎了。
为什么呢?在11月初的时候,美国每天的新增病例也就是7~10万左右的水平,1400人的死亡人数差不多相当于1.4%~2%的致死率(当然,这个算法并不严谨,但能粗略理解就可以)。而美国现在每天一天死亡3800人,但确诊人数却是70~120万,算一下致死率只有0.32%~0.54%之间,致死率仅有此前的1/5左右。
你看,美国人没说谎吧?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就是低。至于为什么致死率低的奥密克戎,可以把死亡人数从1400拉到3800——你问那些搞群体免疫的人去。
而这个死亡数字意味着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在疫情爆发之前,美国的年均死亡人数在270多万左右,平均每天7600多人。也就是说,美国过去一天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约相当于此前平均每天死亡总人数的50%。
除了美国之外,美国的兄弟几个情况都差不多。比如英国,11月初死亡每天死亡大概一两百,如今大概每天三四百。法国11月初是每天四五十,如今是每天两百多。德国11月初每天大概不到一百,现在差不多是两百左右。
所以,到现在我也是不明白,面对明明已经翻了一倍乃至于几倍的死亡人数,单纯强调奥密克戎的死亡率低到底有什么意义。还是说,只要分母拉的比分子快,这就算防疫成功了?
有一说一,被疫情折腾了两年,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经相当烦躁,特别是想出去玩的时候还得考虑做核酸、查看防疫政策之类的问题,也让人很难玩得开心。此外,很多地方行政能力也够呛,执行防疫政策或者形式主义,或者层层加码,也是需要批评的。我们也都盼着社会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但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国内的某些人,在鼓吹群体免疫、全面开放的时候,麻烦先把数字做得好看一点可以么?
美国媒体太急性子了,至少要等到2月2日后,美国不再有新冠死亡者后再来扯这个事情吧。
当然中国不能学美国这急性子,请美国再进行几轮全社会实验,发现传染率乘重症率低于流感的再说。
其实外媒对中国防疫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但彭博社更像是在下结论,此前各路媒体一直在为这个荒谬的结论做铺垫。
2021年1月30日,“美国之音”发表文章《中国抗疫“太好”反陷困境?》,暗示中国的抗疫政策表面严格却暗藏危机。
文章借助美国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在《纽约时报》上的言论来鼓吹群体免疫的合理性。
黄严忠认为群体免疫才是应对病毒最有效的长期方法,而中国坚持的“清零政策”短期看似效果显著,但由于大量民众没有被感染,其抵抗能力最终会逊于实现了群体免疫的西方国家。
“中国有大量的人口没有受到感染。随着西方国家努力推广疫苗,在中国之前实现群体免疫,那么这种免疫差距会使得中国陷入困境。”
后来随着西方群体免疫的失败,中国“清零政策”显示出了更强的执行力,外媒开始用别的方式来推销“群体免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表示,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将与病毒共存。
这番言论立刻被外媒捕捉,成为了力挺“群体免疫”的“有力佐证”。
“美国之音”援引反华人士河岸泉的言论,批驳“中国的抗疫只是政治任务,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张文宏医生的与病毒“长期和平相处”无异于对“清零”的官方政策构成挑战,“变相宣告中国抗疫失败”。
接着其人再次夹带私货,为群体免疫站台:
“请大家想想,既然未来要长期共存,何必当初封城、封小区?搞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反正早晚都会感染。”
而BBC直接发文,将张文宏与李文亮并列,暗示张会受到中国政府的迫害,因为他支持更科学的“群体免疫”,尽管他原来的意思仅仅是“病毒会在将地球上长期存在”。
2021年9月2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一个病毒、两种体制,我们真的无法“同呼吸”吗?》,矛头直指不接受群体免疫的中国。
文章在引言中直白的表示: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从别国的模式中学习一些可以移植到本国的经验,今后的抗疫之路会不会顺畅些?
这个“我们”自然是指中国,“别国”指欧美,而“移植到本国的经验”就是群体免疫。
文章开头还煞有介事的编了一个故事:
盛夏的时候,一位在中国的朋友发微信问我:“刚才在新闻里看到纽约一场球赛里观众席上全是人,这疫情是过去了吗?”我说:“是啊,纽约每天确诊人数只有100多了,已经全面解封。”朋友听后非常震惊,说:“100多例还能解封?我们这里清零以后还要再等14天才能解封。”
不知道编故事的这个人现在是否还活着。
2021年9月23日,德国之声再次邀请了搅屎棍黄严忠,发表了题为《群体免疫实无奈 清零政策不科学》的文章。
文章表面上对中国的抗疫成功予以了肯定,但字里行间都是对“清零政策”的抨击。
黄严忠强调了“清零政策”的不科学性,认为“必须保持零感染的观点不科学,而且这种做法难以持久,对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无益”。
此外,黄严忠还希望中美之间可以互相承认疫苗,从而可以放松入境管制,比如接种了疫苗的旅客可以不用隔离。
所谓引狼入室,说的就是黄严忠这种人。
相比于那些拐弯抹角的媒体,路透社的方法就直接多了。
文章先大肆赞扬新加坡放宽防疫政策,选择“让人民松绑”,符合西方社会的理念,接着话锋一转,暗示中国“清零政策”实现并不现实,应该尽早考虑“与新冠病毒共存”。
2021年10月4日,BBC博采众长,发表文章《新冠疫情:中国“清零”之战的政治经济红利,社会代价和未来变数》,抨击中国在“清零政策”的执行下产生的“乱象”。
文章指出,如果疫情不反弹,那么“社会和经济生活则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得到较大幅度的恢复,同时比较安全的环境对人们的心理也有重要的影响,精神方面得到正面提升”。
但是,这样的代价可大了呢!文章表示:
不少企业和个人受到的影响和损失易被忽略,而全民检测对于病毒防御的低效性和巨大的社会成本,属于得不偿失。
此外,多地封闭管理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有一些微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这些损失的数据滞后,目前无法具体量化。
个人损失,极易忽略,全民检测,得不偿失,企业停产,无法估量,反正你就群体免疫就对了,还能顺便“优化人口结构”。
美国华盛顿大学病理免疫系何迈:
“企业也是一种生命。很多企业倒闭,就没了生命。”
企命贵?欢迎企业家们去何迈屋子里零元购。
打拳的同时何迈还不忘给美国洗一波地:
CDC公布的新冠死亡数据存在“虚报”的可能。美国真正死于新冠的人可能只有CDC公布的10%,例如,美国将死于车祸,恰好又检测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鉴定为死于新冠病毒。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金冬雁明显多拿了工钱,其人在诋毁中国的抗疫政策之时,还不忘踩一脚国产疫苗:
中国严防死守的做法基本上算做闭关。长此以往,可能破坏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努力。
运动式防控在短期内做得好,能将疫情控制住。但并不可持续。因为这是用很大牺牲和代价换来的。长此以往,就只会剩下扰民和资源浪费。
中国疫苗的有效力确实不如辉瑞或者莫德纳疫苗。如果真正尊重生命,就该让中国民众接种更好的疫苗。为什么打死不批准国外的复必泰疫苗?疫情再来,是会死人的。
我愿称金舔狗为全场最佳,她要做狗,老八能饿死在厕所。
再回到彭博社有关呼吁“中国应该学习西方,与新冠共存”的言论,其实也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不过是在之前言论的基础上改头换面,把“群体免疫”美化成了“西方模式下的与新冠共存”,其本质还是在尝试扰乱中国的抗疫节奏。
为什么西方这么热衷于在中国推广群体免疫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下去一定会输给中国,所以迫切想把中国拉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再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打败中国,所谓强行比烂是也。
我觉得美国应该庆幸中国不会接受他们媒体的“建议”。
要不是中国成功用动态清零保证了国内生产和国外出口、全球供应链会比现在糟糕数倍,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不是7%、而是15%甚至20%以上,向上世纪70年代看齐。
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拜登应该不会像昨天新闻里那样坐在凳子上大骂记者是“stupid SOB”了,而是直接跳起来指着记者鼻子骂。如果他还有这个力气的话。
而且,你们别以为美媒的这些“建议”都是记者瞎掰,很多都是美国顶级卫生专家直接上阵写的文章。
比如拜登的前任白宫新冠高级咨询顾问Andy Slavitt,比如拜登的新冠疫情16人应对小组成员Ezekiel Emanuel,都是美国最高疫情应对机构的成员。
你猜他们还写过什么内容?
要美国进入新冠“新常态(New Normal)”,躺平。
要美国不要过度关注新冠死亡数字,最好不要报告。
要美国把新冠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一起统计,不要单独算新冠。
Ezekiel Emanuel还曾经写过一些耸人听闻的内容,比如在他14年发表的名作“为什么我希望在75岁死去”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我现在看起来还是触目惊心:
Pneumonia may well be called the friend of the aged. Taken off by it in an acute, short, not often painful illness, the old man escapes those ‘cold gradations of decay’ so distressing to himself and to his friends.
肺炎很可能被称为老年人的朋友。在一种急性的、短暂的、并不经常痛苦的疾病中,老人逃脱了那些"腐烂的寒冷渐变",这对他自己和他的朋友来说都是如此痛苦。
An argument that society and families—and you—will be better off if nature takes its course swiftly and promptly
我这篇文章的论点,即如果大自然顺理成章、迅速地拿走你的生命,社会和家庭 - 以及你 - 会更好
这位医学大拿、美国顶尖卫生专家、拜登的高级顾问、新冠疫情应对小组成员,主张的其实就是高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了年纪,我们最好都快点死,别浪费医疗资源。
可能觉得这话说的还不够明白,他还附赠了一张图片,告诉你,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就没贡献了。
意思显而易见。
所以,你觉得一个理性的中国人,会在现在每41秒就有一个美国人死于新冠的现在,接受他们名为躺平、实为社会达尔文的建议?
公知没用,水军没用,阿美都急哭了,怎么兔子还是没上当?求求你赶紧犯傻吧,我都绷不住了!我不知道外交部看到美国媒体这个言论会不会笑到要买鸡腿来庆祝一下,真的可以想象到阿美现在就像小学生一样气的跺脚摔手机,就因为自己菜打不过老玩家。
学习?可以啊。有条件。美国先把海外军事基地撤了,然后再自己废了美元霸权,然后再销毁自己的核武器,再把美国国内的科技无条件转给中国,然后再来谈学习的事情。因为还有什么要让美国做的,我还没想到。等想到了再继续补充。
美国媒体竟然低水平到了这个地步,我真是心痛啊。
我在微博逛的时候,每次说到美国疫情,都有人说,可是美股一直在涨啊。我一直不明白这些人想说什么,我今天明白了,原来是想让网友去开个美股账户炒美股,美国疫情越严重,美股就越牛。所以我们要买美股,祈祷美国的疫情越来越严重,然后从美股中赚钱。这些热心网友都是大善人,看不得我们这些低保户受穷,泪目了。
美国媒体已经沦落到了三无用户那种在评论区指点江山的地步了,我觉得你做的不对,你要按照我的意思来。你为什么不注意我?
美国媒体能说出这句话,以后美国新闻可以当冷笑话来看了,干脆把新冠病毒的覆盖率当做民主自由程度的标准参照物吧。感染的人越多,死人越多就越民主。如果全民奥密克戎了,再加上别的,淋病梅毒之类的,争取让美国全民带有各种病毒,以免晚节不保。
打打嘴炮伤害其实也不大。
需要防范的是他们在物理上试图让中国”拥抱新冠病毒“可能做出的操作。
第一阶段:中国疫情控制不住,美国一定能控制住
第二阶段:中国疫情即将控制不住,美国疫情即将控制住
第三阶段: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美国疫情不控制也罢
第四阶段:中国疫情控制不可持续,美国疫情不控制可持续
第五阶段:你TMD是真能控制住啊?!你给我共存!!!
铁一般的事实,雄辩的证明了
他们贯彻的不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而是打着这个幌子的“我”与“非我”的对立。一切“非我”就是谬误,就应该被谴责或者拯救。正视一个事实,这个逻辑,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思想很符合“一神教”和“因信称义”的沙漠宗教的宗教文化。让人不得不感叹与敬佩,沙漠宗教的选民们,那“平凡而伟大的民族性”。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葡萄架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我是一个相信科学的人。
我觉得新冠作为一个新事物,应该如何应对真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的议题。
众所周知,没有对照组的实验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所以,为了帮助全人类得出正确结论,我们还是要坚持清零。
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我们再来看究竟“躺平”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第一西媒这次的受众根本不是我们小粉红老粉红。
第二西媒这次在下赌注,赢面儿很大(至少表面如此,数据如此)。如果赌对了会对中国造成很大伤害。我们真不能掉以轻心。
从2020年新冠疫情在米国摧枯拉朽开始,西方媒体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群里信誉基本彻底破产。以方方为代表的一批意见领袖(公知,恨国裆,神族。。。)在国内日子不好过起来。最起码得缩着头。
别以为实践能检验真理还能改变人头脑。不信你们问问神棍和传销的,他们能在事实面前改变看法吗?以我的观察,持公知思维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蛰伏等待时机而已。
现在,他们应该觉得春天快来了:
1.这个春节,咱们还得为抗疫折腾。许多人回不了乡。而西方正在彻底放开中。
2.中国股市从来都对中国经济没啥信心。大众认为是割韭菜之地。而金融巨子法政精英企业老板们恐怕还是信西方远大于信中国。用钱投票的结果是,米欧股市涨,中国不涨,米欧股市跌,中国必跌。(与之对比的西方是光靠印钞票,资产价格就翻番了)
3.实体经济横比一枝独秀,但竖比还是受到重创。看看临街多少店铺倒闭?多少人没了工作。而西方印钱发钱人家连工作都不用找。寅吃卯粮又如何?你觉得有多少人能不看眼前看两年后。
事实一:Omicron的个体致死率与流感确实相似。尽管传染速度约是流感的10倍。也就是说社会总死亡数可能会是流感的10倍(因为传染快),但你真得了的话,死亡概率确实跟流感差不多。而后遗症如何目前还是不确定。至少没有网传的那么可怕。
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特别是对青壮而言,新冠并没有那么可怕。
所以新冠目前的属性是对人类自私本能的考验。
在这点上,西方死多少人只要别太过分,别死自己头上,幸存者的承受能力和自我安慰催眠能力超出我们想象。
西方世界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告诉你们,历史根本就没测出来。黑死病据说弄死西方一半儿的人口,却没听说有啥政权神权因此垮台。80万算个fart, 死特磨一亿半人家照样脂油灯塔。
而中国?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明朝北京一场瘟疫直接能让一个上亿人口的大国被20万不到的野蛮民族征服了。这故事日本人爱听,米国人也爱听。
事实二,传染病历史上确实大概率死亡率与传染率不可兼得。黑死病,西班牙美国流感没有任何现代医学干预,死一批人也就停下来了,活着的人不抱怨,死人又能找谁抱怨?这个绝对利好欧米。
事实三,被omicron洗一遍的欧米,就跟阿三喝了恒河水似的,人家对新冠的抵抗力可能真不是国内被保护太好的温室花朵可比的。
下面的难题真是咱们中国的,因为我们还有选择余地。(西方有个fart的选择余地?只要对死的人不在乎,啥都是过眼云烟,最多多点些蜡烛,好莱坞多吹几部人性大片就解决了。经济,经济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放开吧?中国人没喝过哈德逊河水,抵抗力光靠疫苗行吗?中国ICU数和人均医生数是米国的1/10。比米国多死10倍甚至30倍人完全可能,到时方方们会如何跳出来定体问?茉莉花都可能。
中国不放开吧?世界都躺平流感了,如果omicron保佑米国不再变恶。中国波涛中的平静孤岛变成了西湖中筑墙自闭。西方巴不得与中国脱钩呢,中国经济会如何?方方们还会跳出来定体问。茉莉花还是有可能。
指望新冠不讲武德再变异再杀一轮西方?第一做人不能阴暗,第二历史数据并不一定支持这种可能性。
我们因为有选择所以保留了观察西方实验结果的可能性。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内就有实验结果了。
中国该如何决策?
西方文明已经回答了,这帮畜生不会为了别人的生命牺牲自己的自由。
这帮畜生只会在媒体电影里吹牛逼。真是缺什么吹什么。
过去两年我们确实人命与经济都优于西方。但西媒与方方神神们不认。
未来仍面临挑战,甚至巨大挑战。
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利,就是有庞大的五纵恨国群体。
他们需要号角,需要打气。西媒已经在动员了。。。
再多说几句。
除非新冠又变异出个超级杀手,否则未来欧米只会面临一个经济问题。因为目前这个死亡率,欧米再死多少人,人家心理都承受得住。何况大喇叭还被西方掌握着,你不满也洗得你心满意足。
而中国必须面对病毒和经济两个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
从国家层面,大家在比烂中,中国到目前一枝独秀。可你作为个人一旦失去了工作,平常坐办公室,突然只能送外卖养活自己,你在寒风中能没怨言?这时候西媒大喇叭一轰,航坑,4v,高华,公知,神神一顿叨B叨助攻,何况中国这么大总有阴暗面儿。你屁股会朝哪边偏,你扪心自问一下能那么坚定吗?2年前方方粉丝几千万,公知思潮横行未必就不可能再现。
而在内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发展内循环哪儿那么容易?
年轻人抱怨高房价,高房价导致低欲望社会内需不振,于是国家出面整顿房地产。先是利益集团会拼死反抗,全方位下场告诉你房子才最靠谱儿。然后低价促销,然后高管无耻分红,然后资金链断裂爆雷。。。嘿嘿你动我们的奶酪,我就让客户百姓员工全为我殉葬,上下游产业链全部吃紧。现在咋样?房地产还得松绑健康发展吧?反过来这帮孙子还会说有形之手干预不对,也持久不了,把刀子又砍向体脂。
国家为了防止孩子过度内卷,要为孩子松绑。中产刚松口气,马上就发现,七大姑八大姨失业了。一个产业完了,动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皇帝,王安石, 张居正能直接砍人头都不行,利益集团能轻松认输?何况他们手里有大把类似你七大姑八大姨的人质。
为什么资本厉害,无形之手厉害?因为他们能杀人于无形,你特姆没点儿智商都整不明白谁欺负的你,那还不让你砍谁怨谁,你就乖乖砍谁怨谁?
航坑废青都被玩儿残了,他们恨的是谁?
这还没算上欧米在后面各种煽风点火捅刀子呢。还没算上腐败势力神助攻呢。还没算上五纵带路呢。你以为他们不会喊996万恶,资本家万恶?头脑发热的受众们能冷静的掌握好那个度么?
所以,中国发展之路何其难也?说实在的,谈到细节我是看不到中国胜算的概率有多大的。
给我信心的只有模糊的两点:
而过去全世界的教训只有一点:一旦西方脂肚成功,资本的力量没有人再能遏制。
作为个人,我只能做到三点:
1.坚决与公知斗。
2.中国有大量阴暗面,但只能就事论事。所有搞定体问的都不是好东西。
3.勿极端化。精英(包括部分资本家们)与大众必须结合。精英被过度压抑,社会也会失去活力。
当然,从疫情来说,还有一个重要因子是广大缺医少药的第三世界。他们就是西班牙米国流感时的原生态。以中国防控能力之强之严,都挡不住境外输入。米欧放开不放开都挡不住第三世界的变异。所以米欧这种共存,必须在疫苗+治疗方法+医疗资源上能扛住第三世界变异。(印度巴西墨西哥疫情始终是个谜,中外所有报导都无法让我无惑)。
从这个角度来说,针对疫情西方胜出的概率是不可能高于我们的。
而发展经济的本质是让钱流通起来,大家都干起来。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使内循环成立的本质是解决分配问题。
反正马爸爸,柳教父们已经怨声载道了,趁着他们现在也没地方跑,该得罪还得得罪,该收拾还得收拾。
但抵抗势力是巨大的,血厚资源强,内有五纵地方势力助威,外有国际势力帮凶。中国要处理好绝非易事。稍微做得过火一些他们就能绑架更多的民意成其帮凶。历史上门阀,东林党们全是这个路数。
不怕你整,你一整就容易过火,一过火就能裹挟民意。
技术操作自然是大基建加发展乡村的逆城市化。。。
作为一个班里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他自己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不管自己多努力,都不可能成为第一的。
所以不学习的那几个同学,他们就天天喊其他同学们,别学了,一起出去玩吧,出去打个球吧,逃课上个网吧……
学习不努力的人,总是希望大家都能跟自己一个起跑线,只有拉低到自己的游戏规则里面,自己才能赢。
这就是美国。
7400万感染,90万死亡人数,这种成绩,还出来咋呼说,你快学习我的防疫措施,看我3亿人,感染了7400万,死了90万,你看我这抗疫效果多好啊,快来学我。
与新冠共存,有一些中国砖家也是这样想的。与新冠共存的话,我们人口是美国4倍,按照美国死亡人数,360万,即使我们有中医可以打个折,180万同胞,这个代价显然是非常沉重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美国的抗疫措施呢?原因就在于美国包括西方,是以奴隶制为内核的社会体系,奴隶们死了,死了就死了呗,再开个口子引进一批。奴隶的生死,对于奴隶主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奴隶自身来说,奴隶死了,就死了吧。所以美国死了90万,直逼100万,美国社会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在于我们的这种主人翁意识。这跟西方的奴隶制内核完全不一样。
我是支持开放共存政策的。
但是呢,考虑到人种的不同。因为确实有医学研究,不少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人种中,因为基因差异,显现的不一样。至于新冠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估计也没有任何人敢打保票没有。
所以,我是建议先拿我国的台湾省做个试验。我相信海内外华人都一定会支持的。
病毒的进化方向一定是传染能力越来越强,致死能力越来越低。不过这个过程一定会有很多牺牲者。如果新冠真有变成流感的那一天,我们再打开国门不迟。现在继续坐看其他国家用几十上百万的人命驯化病毒就好
“你国内都死这么多人了,为什么不去关心国内,不去关心自己过得多好,而是去关心中国怎么样?”
“中国过的好坏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是白宫的内宣,我们应该想想现在国内的通货膨胀。”
“你爱美国,美国爱你吗?现在他宁愿去关心万里之外的中国,也不愿意关心自己的人民。”
“中国完蛋了,你能有什么好处,华尔街老爷们会分钱给你吗?”
“赢麻了,我美利坚天下无敌,又赢了。”
——不知道美国国内有没有人说过这些话。
不知道生活中各位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人,不盼别人好,专盼别人坏。
现在的西方某些国家就是这个心态。
既然自己没能力做到和中国一样的防控水平,那就要想办法把中国也拉下水。
早就说过了吧,现在各国的疫情应对措施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病毒防控做的好坏这么简单了。
而是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那就是体制优劣之争。
说实话,这一点西方看的清清楚楚,只有一些被他们洗脑被他们精神殖民的蠢货才会沉浸在“他们是为了我们好”这种自欺欺人的梦幻中。
所以,西方才会不厌其烦的动用各种招数来试图把中国也带到他们的困境里。
而且,注意啊朋友们,他们发这种文章,他们内心也是非常清楚,我们的决策层和绝大部分人是不信的,是嗤之以鼻甚至还会嘲笑他们的。
但是,人家也根本就不是给我们这些不信的人看的。
人家真正的目的是给那些把他们奉若神明的群体看的。
而这些里面有许多人的影响力极大,有些甚至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来带动舆论从而影响到政策的制定。
所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给这群对他们像邪教徒一样虔诚的群体制造焦虑,给这群人精神压力。
“你看,连神国美国的媒体都鼓励我们这么做了”。
“西方都共存了,我们还这么严格,人家会孤立我们的,怎么办怎么办”。
“还不快开放,不学习高级文明的做法,我们怎么才能得到承认?”
然后他们就会写文章发视频来告诉大家共存的“必然性”和共存的合理性。
所以说嘛,从一开始大家的估计就没有错。
共存论在前一段时间甚嚣尘上甚至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在鼓吹,这本来就是带头的那些人被人指使出来带节奏。
然后他们的受众就会拼命的去附和他们,并且还会拿一大堆自西方媒体或者这些人嘴里听来的歪理邪说当做是辩经至宝。
其实这玩意就像以前他们拼命给我们灌输的西式滋油皿煮一样。
都是看似苦口婆心实则包藏祸心。
还是说,人家美国人能当这么多年的老大就说明他们是绝对不蠢的,它只是单纯的坏罢了。
但是它的信徒们可就不一定了。
1.请认为“动态清零”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比“全面共存”更大的网友论证一下,“全面共存”政策对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有什么优势?
我之前在别的回答里举过越南的例子,那可是全球抗疫优等生,西方世界在打压中国大背景下的宠儿。他搞“全面放开”是不是可以让更多外国人来谈生意?是不是可以迎来大量外资注入?是不是该经济一飞冲天?
然后呢?看看越南工人是如何逃离工厂的,看看资本是如何跑路的,看看越南今年的经济发展和去年“严格管控”期间的经济发展数据哪个更好。
越南的工业门类尚未齐全,气候相对炎热,不受西方制裁,生产成本低,出口价格低(尤其是在中国商品被额外征收关税以后)。放开管控后得来的后果尚且如此,你中国放开了之后能比它好?美国会因为中国与病毒共存消除关税吗?欧洲会因为中国与病毒共存加大与华贸易吗?澳大利亚会因为中国与病毒共存降低资源出口价格吗?
你想得美,现在的世界上是一群饿红了眼的狼,中国要是把保护壳解除,三两下就会被群狼吃干抹净。
2.请认为目前防疫政策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网友论证一下,调整空间较大的“动态清零”政策如何产生“深远影响”。
你觉得一刀切不行,现有政策可以调整至不允许一刀切。你觉得动态清零不行,现有政策可以调整至社会面清零或者不清零。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可以随时调整的,如果真的民不聊生经济下滑,中国有的是牌可以打。
但是如果跟着西方的脚步走,2020年我们是不是就该学着英国“与病毒共存”了。共存一年多以后,还有政策调整空间吗?死个上百万人还能调整政策搞清零吗?那不是民怨沸腾,政府自作死?
3.请认为“经济增长下滑”与现有动态清零政策强相关的网友论证一下“经济增长下滑”是如何与全球疫情持续发酵撇清关系的。
这就好比一个城市里有了虫害,有一片林区的管理员为了防虫就给树都涂上了药。有几颗树就说这药好丑,涂上以后我浑身不自在,也不知道涂药的管理员怎么想的,还是隔壁林区好,啥也不做。
然而实际上是,隔壁林区几乎所有树都早就遭了虫,有一部分树直接枯死了。隔壁管理员想了想涂药也是浪费。干脆让这些树自生自灭,反正再干几年会有别人来接管这个林区,树木死活也考核不到我的绩效。
大环境在这摆着,你既然喜欢颠倒黑白把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影响归结到防疫政策上,那就明确给我解释一下这影响是怎么跟大环境撇清关系的。
4.请认为“现在开始共存才是面对疫情的唯一出路”的网友分析一下新冠疫情后续连续出现变异的主要方向以及相应的传播性与病死率。
诚然,除非人类灭绝或者新冠传染性突然大幅降低。否则人类迟早会和新冠“握手言和”。但是这个握手的时机在哪?请坚持学习西方现在就开始共存的网友,根据新冠病毒现有发展形势,分析后续可能连续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毒株,并明确在哪个时间点,新冠变种会具备什么样的传播能力与致死率。给人民,也给政府一个具体的“共存”时机。不然你光说结果,不说时机,和我说“你一定会死,但是不知道啥时候死,死于什么原因”有什么区别吗?
5.请仇恨中国的网友别进入我的评论区,我也不是很理解,非要到一个汉语论坛来说明自己不喜欢中国甚至仇视中国的立场,是有钱拿吗?
我们有“智子疑邻”的特点。
美国越这么说,我们越会怀疑其出发点。即使我们真的决定了这么做,也会因为美媒发声而再考虑下,我们会再抻悠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我们政策是要稳字当头的。
美国已经累计确诊74,176,403人,累计死亡898,680人,拿自己国民的命不当命,还要人家学你!?
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 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 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 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臭不要脸的!
最后,西方“权威媒体”发几篇通稿,就能影响我国舆论环境甚至政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美国媒体的作者脑子进水了,发出如此反智的说法。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认为,美国等很快达到群体免疫,具有优势。中国应该学习西方,与新冠共存,这种说法是对共存方式的误解。
依据传染病的传染模型,群体免疫指的是当人群中,带有有效抗体的人群比例超过了60%,传染病就不会大规模的发生,会发生也是偶发的,小规模的,零星的。
抗体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得了传染病后自然获得的,一种是打了疫苗。
在疫苗没有研发出来前,中国的确属于弱势。
可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打疫苗的比例远高于美国。中国打疫苗的比例是85.6%,美国60%的都不到。美国就是加上因为感染而获得抗体的,比例也没有中国的高。
顺便吐槽下,美国现在疫苗也是免费。美国人就是不肯打疫苗。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它能形成二次感染的问题。但是以前打的疫苗对变异后的新冠也有效。
主要体现在,重症比例大幅度降低。
钟南山前不久审慎的指出,中国理论上已经达到了群体免疫。
张文宏也说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将与病毒共存。
张文宏的说法其实就是说,新冠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如同以前的流感一样。
同新冠共存是肯定的。
但是同新冠共存,不是躺平,任由新冠锤。
更不可能跟美国搞笑的一样,一天感染100多万,死2000多人,然后要连续半年这样折腾。
更关键的是新冠如果变异出更厉害的出来。又要死一轮人,尽管死的人会少一点。但是代价会比动态清零这种大得多。
这里全文引用一下林毅夫先生的看法。
因为时间有限,我主要谈三个观点。
外部充满挑战
第一个观点,在今年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会充满挑战。
首先,以今年来说,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第三年,世界可能会出现分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其疫苗接种率已经很高,同时也有不少人得了新冠肺炎,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很可能到今年下半年,新冠肺炎在发达国家可能就变成大号流感,发达国家的生活与生产会恢复,从疫情当中复苏。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普及率非常低,在发展中国家可能还会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给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可能会因疫情冲击而继续出现经济衰退。
一旦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对中国的依赖可能会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则可能还在疫情的冲击当中,生产、生活、收入、就业受冲击,进口会减少。总的来讲,2022年外需可能会相当疲软,2021年中国出口增长很高,这种增长可能今年出现下滑,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
其次,我们现在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觉得自己本来在整个20世纪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最强的国家,主导整个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但是在2014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中国的影响逐渐上升,所以美国就想利用自身科技、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霸权来阻挡中国发展。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的在贸易方面制造各种障碍、在技术上卡中国脖子的政策,在美国两党中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了,可能会继续一段时间,而且还可能组成根据意识形态组织起来的民主同盟、反华同盟,像澳大利亚或立陶宛这样以意识形态来干预经济的情形,可能会此起彼伏,对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会带来挑战。这种情形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会持续,我们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保经济增速大局
第二个观点,在今年以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是政治,是大局。
首先,今年是政治年——二十大要召开,根据我刚才的分析,美国可能会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复苏,美国很可能会出现一两年经济的增长在5%左右,如果这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低于美国的经济增长,懂经济的人知道,这是因为美国刚开始复苏,而我们在2020年就控制住疫情了,2021年就已经复苏了。我们复苏开始得比较早,我们从复苏初期的高增长回到比较常规的增长,这是正常的。但要是美国的经济增长一两年比中国的增长速度高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不懂经济规律的人的过度解读,影响到国际、国内对我们自己的信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我们要克服这种可能性,只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必须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避免美国因为处于复苏初期而增长率比我们高,从而带来的过度解读。
其次,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提出了新发展格局,其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国内经济体量的大小,一个是服务业在经济当中占比的大小。现在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很大,如果国内的经济体量越大,国内生产在国内消化的比重就会越大。如果国内经济体量越小,要实现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就必须更多的依靠出口,所以,国内循环的比重跟经济体量有关。同时,现代服务业当中,尤其生活服务业,许多是不可贸易,如果服务业的占比越高,国内循环的比重也会越高,这是经济规律。不管是要扩大经济体量,还是要提高服务业占比,都需要靠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增长越快,收入水平提高得就越快,经济体量就扩大得越快,同时服务业的占比也会提高得越快,这样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就会越强,所以,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来讲,也必须保持经济比较快速的增长。
再次就是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整个20世纪美国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一大强国,2014年我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美国有失落感,就采取各种措施想来抑制中国的发展。这种政策实际上从奥巴马时代就开始了,当时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把军事力量从地中海、中东部署到东亚来,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后,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等,现在拜登萧规曹随,有地方甚至变本加厉,比如组织民主同盟等来围堵中国。这种情形在国际上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一个守成大国跟新兴大国之间的竞争,引起的两国之间的摩擦,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大变局什么时候会结束?大概只有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一半的时候。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中国内部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北京、天津、上海三市以及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加起来的人口有4亿多,人均GDP大概会跟美国达到同样水平。现在美国3亿多人,将来也会逐渐接近4亿。这两者的体量相当,人均GDP相当。人均GDP代表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平均产业技术水平,到那时候,三市五省的体量跟美国一样大,产业技术水平跟美国同样高,美国现在可以卡我们脖子的技术优势就没有了。
同时,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如果人均GDP是美国的一半,我们的经济体量就是美国的两倍,美国再不高兴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并且,当时中国会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比美国大两倍,而且中国还有中西部10亿人口,他们的人均GDP大概只有美国的1/3,应该可以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所以中国整体还会保持比美国更快速的发展。在那种状况之下,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比美国大两倍,而且发展比较快速。从2008年开始,全世界30%的经济体量和市场的扩张来自中国,到那时候也会是这样的情形。
所以到那时,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如果想继续保持财富500强的地位,不能没有中国的市场,失掉了中国市场,就要退出财富500强。不仅大企业,美国如果要就业,要经济增长,不能没有中国的市场。国际贸易是互惠双赢的,但是小经济体所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大经济体,如果中国的经济体量是美国的两倍,在国际贸易当中,美国和中国贸易得到的好处是远比我们大的。美国为了自己国内经济的需要,为了保持其一些大企业在国际的领先地位,不能没有中国市场。到那时,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
如果中国到2049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发展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到那时候我国的人均GDP应该要达到美国的一半。现在我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大约是美国的25%;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大概是美国的18%。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要达到美国的一半,从现在到2049年,平均每年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必须比美国高2.5个百分点。
美国每年的人均GDP长期以来的增长率为2%,我们每年人均GDP增长率要比美国高2.5个百分点,在人口老龄化、人口不增长的前提下,从现在开始到2049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达到4.5%,才能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进入到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最后,就是美国想构建所谓的民主同盟围堵中国,让其他国家跟中国减少贸易往来,但是贸易是双赢的,其他国家并没有跟美国一样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维持霸权或争霸世界的野心。其他国家的政策主要是维护自己的就业和发展。中国如果发展得越快,市场规模扩张就越快,其他国家与我国贸易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我们只要发展得越快,发展得越好,美国实现构建所谓民主同盟等想法的可能性就会越低,所以化解美国想围堵我国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和较快的发展。
美媒称:中国坚持的“清零政策”短期看似效果显著,但由于大量民众没有被感染,其抵抗能力最终会逊于实现了群体免疫的西方国家。
不过由于中国会主动的积极的配合打疫苗,上面的说法是错的。
所以,应该是美国早点学中国。而不是中国学美国。
我记得我当年在知音还是读者文摘来着,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劣根性,西方国家都是互相竞争,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中国人只会给别人下绊子扯后腿,把别人从上面拉下来。
2022年看来又芭比Q了:
最近,西方媒体扎堆妄议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集体炒作“中国的‘零新冠’政策今年将面临‘极限挑战’”。前有美国CNN报道称“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威胁全世界节庆活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连续第三年受到影响”,后有英国路透社将矛头对准“北京市呼吁减少节日旅行,以在冬奥会期间降低疫情风险”。
西方扎堆妄议哈哈哈哈,太魔性了。
要不从经济方面唠一唠看?
要想美国股市维持利多,那就得其他国家的预期不比美国强太多,美国仗着霸权优势就可以弥补1~2%的增长预期差异,不断吸金维持美股的交易量和美国企业的估值。
中国放弃“动态清零”情况肯定不会比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更好,预期一定会降得很厉害,国际投资肯定会下降,那会转移到哪儿呢?对吧?
其实,立陶宛,乌克兰套路都差不多,只不过立陶宛操作的稍微隐蔽一点,但是你看看中方还没干什么,立陶宛就吵吵欧盟不支持它,立陶宛想绑架欧盟,当然,欧洲老油条没有上当。中国声明了一下制裁措施,欧盟立即施压立陶宛。其实,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立陶宛咋样我们并不关心,我们担心的只是欧盟会不会上当。中欧有基本的互信,欧盟只要还理性务实,立陶宛晾一边暂不处理都行。老油条们其实都明白,动荡年月敌人越少越好。
拼了老命四处拱火挑事的只有知道自己预期已经快掌控不住了的国家。
虽然脸书一直很奇葩,但这股票都掉回疫情前了,怕不是董事会所有人精们都减持了。当然1月26号附近有异常震动的不只是脸书,苹果谷歌亚马逊奈飞波音通用都有一波大“调整”,因为美联储当天说要三月份加息,部分资本成了惊弓之鸟。脸书的股价到底注了多少水怕成这个样子,从最高点算直接吐掉了46%,竟然还好像没啥大病的样子,连个做空报告都看不到,就很难悟。这可是FAANG啊,没个报告就跌成这样。
大约这些钱应该是去炒美国国债了吧?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已经快要全面回到疫情前了。一年期以下流动性很高的短期债券收益率曲线好看的不行。(所以,美债利率再往上涨,再没有利多信息,已显疲态的美国股市必然会被进一步抛弃。类似脸书的花样跳水会越来越多,不知道会不会比奥运会好看?你看脸书的水花压得就很好。)
美国债市好的一点是终于逃离了特朗普的影响利率不再倒置了。不过神奇的是,这一波美债利率是从长期债券开始涨的,投资人对短期预期谨慎得要命,实在没办法才开始炒短债。长债的利率已经不能再拱了,再拱的话FBI怕是要开始物理调控了。
“雪中送炭”的是资本流动,美国现在非常缺“机会”,美国资本本就常年净流出,2017之后更是流得像是动脉炸了,2019Q3到2021Q3,净流出了5万亿美元。
股市不再吸金,动脉还炸了,美元循环成了单向净流出,国债破了新高,后面也不太可能有更低利率来降低利息支付压力,美国国内资本家又警告美国政府不许违约,真是头大哦。最需要真金白银以及信心希望的时候,资本不捧场,是挺着急的。但讲真,四处挑事不如尝试着理一理国内问题的头绪,这才是信心之源,你从国内处理恒大的事情上就能看出现在的投资人不傻,也没有那么疯,只要点找对了,按下去,一定会给一个还不错的反馈。可惜美国政府美国的整个行政治理体系堪称天灾,一心只想着出口问题。
嗨,也多亏如此后来者追赶得才没有那么绝望吧。
但是,出口问题,国际上的供给就会更进一步出现缺口。中国取消动态清零之后,前半年的疫情一定是无比糟糕的,中国居民们无论身心都会受到“新常态”的巨大冲击,在那期间,人民估计会无心工作,蹲家里吃储蓄避免染疫。不说供生产率降低70%~80%这种极端的话,就是降低40%,让国际市场真正出现20%的供货缺口。那就是涨价到让20%的消费者买不起货的情况,越是大众货物,越是卖方市场,销售端涨价的幅度可能会越大,实际上出现的更可能是物价翻倍甚至翻三倍的情况,强迫消费者消费降级,物价暴涨逐级下沉。
消费降级非常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在developed(充分发展的)国家,本国商品对于本国人而言最多只是平价商品,更多情况下会是高价商品,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才会物美价廉。很显然,消费降级对本地服务业伤害也会是极大,衣食住行等硬性支出的提升会导致对服务的消费能力降低。
美国社会去年Q2,Q3,Q4人均可支配收入惊人的没有增加,而同期消费支出却从$47347涨到了$49270。这种支出收入比(49270/54960=89.6%)之下,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是非常有限的,对债务的继续偿付能力也是非常有挑战的。
目前美国居民的债务支付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为9.2%,虽为历史低值,但这个和消费支出加在一起总量就接近可支配收入的99%了(不过他们好像一直都这么高,难怪储蓄低)。
这个历史低值出现的原因是在低利率时期,很多人去做了refinancing,把高利率的贷款置换成了低利率贷款(支付一笔closing fee)。美国居民贷款的平均利率如果是2%~4%,本息支付比例4:1,那他们目前的杠杆率应该在60%到120%之间(总债务/年可支配收入,我们估算的数字和家庭债务占GDP比重0.8对得上),也就是说债务完全清偿的时间会在10到20年,这期间的存款积累会一直都是较慢的。
随着利率回升和房价超规模飙涨,投资者的购房热情会被相当程度的抑制。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价再再提高,债务违约率会飙升起来,房产“消费”恐怕也得跟着降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两次大撒币和大规模降息(引起贷款利率下调)后的债务置换,目前美国居民房产贷款的严重债务违约(90天以上或foreclosure止赎)率已经快将回正常值了。债务似乎是挺健康的,不太容易出现房产债务危机。当然之前也分析了,房市规模恐怕也就到这个水平了,不能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1.几%的严重违约率相对于利差(贷款利率减国债收益率)也是处于很高水平,风险和收益没有那么优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媒体对中国新冠治理的报道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一方面希望中国变得更糟,靠从中国人牙缝里抠出来的钱来解决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不要出事,继续为全世界负重前行。
从几个星期之前就开始的相对中立的评论,什么save life啊,resume production呀,widespread public support呀,评价也从inhuman逐渐替代成了draconian,当然,西安孕妇的事情肯定还是少不了。
至于两天前wsj这篇文章:
已经不出意外地被香港的相关负面新闻淹没啦~
要加油呀,小香港!
这波要是搞定了,应该风向差不多要大变了。
就酱吧。
这个稿就算是一月份的经济分析了好吧?
最近美国这一系列舆论攻势着实让人惊叹,我认为美国发明了一种新的抗疫方式,“语言学抗疫”,“心理学抗议”。1984里“无知即力量”的现实版本,什么是真实的大洋国啊(后仰
1. Pandemic to Endemic
只要我不叫它"Pandemic",大流行就不存在了,就变成"Endemic"(地方病)了。你问所有鼓吹的人这意味着什么,9成就跟你说Big flu,说出来的大部分都很离谱。大概就是什么意思呢?本来这个新冠呀,他是个大流行病,估计要来我这里住一阵子,所以我要努力防疫打疫苗希望就按住他了,但是现在Omicron来了,感觉我无论如何防不住了,Unstoppable!每个人都注定要得!诶,既然这样,那我们还干什么要努力防疫,反正这病毒已经决定不走了,那就是大号流感了么,IPhone 13 plus pro max也只是个大号的IPhone 3。
至于是不是,谁在乎呢?
有小孩的在乎,有父母的在乎,有免疫缺陷、呼吸系统问题的人在乎。
2. Wait to Pandemic & Immunity Gap
进一步,既然我马上就要脱离Pandemic了,那你中国一个还没有Pandemic的国家,不就成为了Wait to pandemic(即将成为大流行),而我们已经有了Herd immunity。
让我们想一下,最开始的时候,"对病毒也更人道"的群体免疫是什么意思,是人群里有一定比例有免疫力之后,因为他们会避免感染,所以就可以让Rt下降到1以下,就不会有大爆发了,这就是所谓Herd immunity.
现在,变成了,“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加强大(几个月)”,我们的人“都已经”感染过了,所以我们这些已经感染/注射过的人,就不怕了。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打不了疫苗的,则只能肉身面对病毒,因为疫苗不能阻挡新变种感染,甚至感染本身都不行。人道主义呢?老弱病残呢?
然后黄严忠昨天又在外交事务上发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因为得病太少,疫苗不好导致了Immunity Gap。建议中国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方式,虽然这样不会让中国抵御疫情,却可以(通过让更多的人得病)从而缩小中国人的免疫力差距。这样的话,中国人民就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了。为了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心态”
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内心独白,有一个西方化的华人说出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要抵御疫情,而是为了改变心态。通过改变,对病毒、疫情、流行、大流行、地方病等等术语的认知,来彻底消灭疫情,最终实现恢复到“正常”生活。而这个常态本身,也是我告诉你的。
不给钱不就不算嫖了吗?我不努力了,大流行不就不存在了吗?赢
————————————————
想补充的一点的是,事实上西方人不都是傻子,我自己每天在推特上最痛苦的,就是看很多头脑清醒的专家、医生和普通网友,面对这种认知作战,表现出的极大痛苦,你真的能跟他们感同身受。
急诊室里的医生面对孩子不知道怎么解释,虽然他导致了父母的感染,但是错不在他。流行病学家看着手里的数据希望告诉大家这个事情还很严重,却在底下被骂,你在贩卖焦虑。还有很多普通的网友,有一个妈妈,孩子有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不能打疫苗,而且感染之后有很大风险。我看她的推特上,满屏都是祈求大家能多戴口罩,希望能有稍微严厉一些的政策,把疫情控制住。
但是有用吗?
第3阶段,我们确实应该做些什么,但我们无能为力。第4阶段,我们本该做些什么,但是一切已经太晚了。 —— Sir. Humphrey
其实奥密克戎出现的那一刻,我就特别丧。
因为delta出现后,最终也传播到了国内,尽管是没有造成大面积传播,但是消耗了国内多少人力物力?
随着奥密克戎的全球大传播,我们最终还是会面对奥密克戎的…
目前我们现在防范的主要还是人和货物,后面如果野生动物大面积传播新冠,后果不堪设想。
当前防疫还是各省市各自为政,没有国家级别的大数据流调平台,隔离管控还是以酒店为主,还是那种凑合着过吧的感觉。
这些措施,是无法应对奥密克戎的。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能保护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自己。
新冠关系到人类发展和存亡,确实应该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全力抗疫,而不是躺平,共存!
当前,有各种人在各大媒体平台高喊与病毒共存,开放国门,新冠就是大号流感,中国的防疫政策严重影响经济,应该躺平,与新冠共存!
对此言论,我只想说:
在美高华们放弃抵抗是你们自己的事,只要中国共产党存在一天,中国共产党就会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最终战胜新冠,这是每个中国人的信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人不习惯依赖神灵,中国人更相信自己,相信人定胜天。中国名义上是多神论国家,本质上是无神论国家,因为中国多神论的中心是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烧香拜佛不是为了求得神佛的喜悦,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神灵灵验便罢,不灵也无甚关系。因为中国从不把事情的成功与否寄托予虚无缥缈的神灵。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让他去吧;谁愿意跪天子跪权臣就让他去吧,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没有西方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并不代表中国人没有信仰。瞧瞧关帝庙上的对联吧,上联: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下联: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也许这才是传统中国人所遵从的东西。
这是我早年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话,一直收藏至今,如今送给所有人。
2020年我最震惊的是懂王在股票大跌的时候发推:God Bless the USA!
这也就是在西方世界,这要是在我国,就是个市长在微博上说句“菩萨保佑“”估计分分中回家看孩子去了。
在西方领导人眼中,疫情里只要权贵和富豪的生命及金钱不受到损害,其他都是无所谓的。舞照跳,马照跑,匪照剿,接着奏乐接着舞!贫民百姓的死亡是上帝的召唤,是下辈子投婆罗门的必须,所以英国会大言不惭的提出躺平群体免疫,提出疫情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印度用自己百姓的生命来实践了一把躺平群体免疫。
所谓的躺平群体免疫,就是累计2亿人感染,520万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个人认为真实死亡人数翻一倍都不止)。
相反,这世界只有一个农业国,不靠开罐头器,不靠一美元炸鸡,不靠几百艘医疗船,不靠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靠的是科学防疫,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打工人的辛勤劳动,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去真正战胜了新冠疫情。
今天新冠变异毒株或可逃避中和抗体,可能明天Omicron传染性+毒性+变异+逃避中和抗体都是100%,成了新冠王中王,我们怎么办,躺平缴械投降吗?任由新冠宰割,高喊躺平群体免疫?新冠,请你轻点?
去NM的躺平投降吧!
只要是传染病,就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我们应对的方法也永远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0年的时候我们一是防疫物资短缺,二是没有新冠疫苗,我们怎么了,躺平不活了?不依旧在6月的时候本土病例就基本清零了吗?我们2020年1-2月份经济停滞一个月,不照样20年全年增长2.3%吗?现在的你不照样吃着零食,刷着抖音吗?
现在新冠变异毒株或可逃避中和抗体就焦虑的不行了?高压态势劳累了就准备躺平了?新冠太猛烈就放弃抵抗了!怎么这么怂呢!新冠病毒在变,我们的防疫政策也在变,我们的抗疫手段也在变,不变的是中国人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的敬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变的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主动防御,积极配合。诚然,现在抗疫高压态势出现人员过度疲乏,旅游业等濒临破产诸多问题,但是我党一定会出一些新政策,动态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为有困难就躺平让新冠肆虐。新冠可能存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是妄想把中国人屠杀殆尽,永远都做不到!
我们戴好口罩,打好疫苗,少聚集,不聚集,出入扫码,勤通风,量体温,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政策措施,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国家是打开国门还是闭关锁国,是修建隔离区还是沿用现有政策,这不用我们操心,有无数的专家专业人士来做这些事。但是某些喊着防疫影响经济,应该彻底打开国门,让新冠流感化的人,不是内奸就是蠢,我党是坚决不会做的。
2020年,我们国家做了证明,保人民,就是保经济。其他国家做了证明,保经济,不保人民,就什么都保不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决定一切的,永远是人!是人!还是人!
本人才疏学浅,但是本人坚信有人会写出《论新冠持久战》,本人坚信不久《 人民日报 》会发表评论员文章,驳斥中国与新冠病毒共存,本人坚信中国最终一定战胜新冠!
当前抗疫有两种论调,抗疫二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与新冠病毒共存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美国应该先想想,如果中国因为全国性疫情爆发而陷入大停工,自己能否应付得了供应链的问题?
两国不妨一起测试下:
中国中断对美出口45天,美国用各种手段应对,测试美国是否离得开我国的供应链,测试过后很多声音自然就消失了。
美国的做法,和秦桧的做法差不多。
秦桧主张向金国投降,损害本国人民的利益;
美国主张向病毒投降,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
他们是怎么粉饰投降行为的呢?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给“投降”取个好听的名字
秦桧把自己的投降思想称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并理直气壮地宣扬
《宋史全文》:上顾秦桧曰:“此卿之功也。朕记卿初自敌中归,尝对朕言:‘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首建讲和之议,朕心固已判然,而梗于众论,久而方决。今南北罢兵六年矣,天下无事,果如卿言。”
美国等一些国家,把自己不抵抗病毒的行为称为“与病毒共存”,并理直气壮地宣扬
2、声称“投降”非常光荣伟大
秦桧声称,宋高宗屈己议和,那是孝顺;大臣们看到宋高宗卑屈,心中不平,那是忠诚
《宋史·秦桧传》:帝愀然谓宰相曰:“先帝梓宫,果有还期,虽待二三年尚庶几。惟是太后春秋高,朕旦夕思念,欲早相见,此所以不惮屈己,冀和议之速成也。”
桧曰:“屈己议和,此人主之孝也。见主卑屈,怀愤不平,此人臣之忠也。”
所以,宋高宗投降的行为,彰显的是君主的孝顺,和大臣的忠诚!
美国声称,全力抗击病毒,会限制一部分人的行为,让人民不自由;美国与病毒共存,那是保卫美国人民的自由
所以,不抵抗病毒的行为,彰显了伟大的自由主义精神!
3、反对“勇于抵抗”的思想和行为
秦桧、赵构主张投降,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确性,自然要反对“勇于抵抗”的思想和行为
《宋史全文》:上谓大臣曰:“朕兼爱南北之民,屈己讲和。今通好休兵,其利博矣。士大夫狃于偏见,以讲和为弱,以用兵为强,非通论也。”
赵构说了,有些人有偏见,“以讲和为弱,以用兵为强”,那是不对的,他屈己讲和,那是“兼爱南北之民”
美国的想法可能和赵构类似,觉得有些人“以抗击病毒为强,以不管病毒为弱”,那是偏见
美国主张向病毒投降,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确性,自然要大力反对抗击病毒的行为
哪个国家抗击新冠病毒最具成效呢?当然是中国了!
因此,美国当然要反对中国这一行为,声称中国的选择和道路是错误的,理由可能有这几点:
1、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与病毒共存”,中国为什么要抗击病毒?
肯定是中国的道路错了,中国应该与大多数国家保持一致
2、聪明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都选择“与病毒共存”,中国为什么要抗击病毒?
肯定是中国的道路错了,中国应该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
3、中国的做法,肯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反正“预测”不需要板上钉钉的证据,信口开河就可以了)
因此中国应该放弃抵抗病毒
4、中国的做法是无用的、徒劳的,防不住病毒的,所以美国一开始就不会走这种弯路
中国也不该走这条弯路,中国应该放弃抵抗病毒
好奇怪,知乎第一次自动给我设置成了评论经筛选后可显示
我先贴一个大佬的帖子,他从美国官方网站统计出来的数据,大家看看美国为了应对新冠付出了多惨痛的代价,然后再看我对新冠的看法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806 66255/answer/2256627062
我个人觉得,新冠病毒就像子弹炮弹一样去物理消灭地球上的人类。
根据百度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4年时间,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万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万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平民死亡总数649.3万人。
根据丁香医生公众号数据: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27日,全球新冠累计感染人数3.574亿人,累计死亡562.6万人。
战争,是各个国家用炮弹子弹摧毁建筑、工业、农业以及人口,然后抢夺战败国的经济、工业、人口;新冠是针对地球所有国家无差别进行攻击,抗疫做得好的国家等于防御住了进攻,获得存活和发展的机会;抗疫失败的国家等于战败,人口被消灭,经济受损,失去发展的机会。
新冠疫情就是变相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欧美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新冠病毒自动消失
所以,我反复在说,欧美灌输的所谓新冠是大号感冒,和新冠共存亡就是扯淡的话,明明就是自己被新冠炮弹打穿了防线,想通过舆论方式诱骗中国、朝鲜自己主动承受新冠炮弹。国内谁鼓吹放松抗疫措施,其心可诛!!!我估计大概率就是行走的50万。
Delta型病毒已经把欧美、韩国、日本、拉美等国家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给透支了,Omicron变种的出现,资本市场用行动表达了对它的恐惧,疯狂抛售股票。因为人口死亡和经济受损,能源的需求也会降低,所以才会导致Omicron一出现,全球股市崩,原油也崩。Omicron作为毒性比原版强,传染性比Delta型强的变异种,会更加肆虐新冠防疫不行的国家
美国现在已经放弃了统计公布新冠数据,说白了就是把头埋进沙子里任由新冠炮弹攻击,也让我们失去了观察变异种对人体伤害的病例。在没有出现和流感一个级别的新冠变异种之前,我们绝对不能放松任何一丝丝对新冠的防疫措施
最近中国的抗疫形势有点紧张,与此同时西方又开始忽悠“与病毒共存”,做为“僚机”国内的各种杂音也开始甚嚣尘上……
他们已经开始断言不久的将来,新冠将会变成大号的流感。说得好像奥密克戎学会了“过河拆桥”,把自己的演化路径给阻塞了。
天下竟然有这等好事儿?
据说美国有一项很科学的研究表明:足够多的人被感染,病毒的毒性将大幅减弱……
关于清零的问题,大家似乎都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为什么中国要坚持清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什么不清零,甚至连口罩都懒得带,最近听说他们又开始要把疫情流感化,流感常态化……
如果把抗疫看成是一场人类和病毒的战争,那么判断战争走向的标准是什么,是政治正确吗?是民主自由吗?是宗教信仰吗?是科学研究吗……很显然都不是,或者不全是。
决定战争走向的唯一一个标准就是——实力!拥有压倒性优势,谁会选择和病毒共存?疯了吗?
所以美国人并不是主动要跟病毒共存的,美国是在抗疫失败的情况下(失败实际上可以避免的),不得不选择跟病毒共存。
可以这样说,这个世界最“震撼”的,不是中国要将病例清零,而是美国要跟病毒“共存”。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疫情的发酵确实令人同情,但对世界的影响可能有限,而美国不同,其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各种问题的应对和解决方式,都会外溢到全世界,都会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美国说科学,大部分人就会觉得科学,就会选择躺平!
美国之前一直坚持的尽可能推广疫苗降低重症感染人数,放弃对轻症的治疗也是出于自身实力的最优解,这和所谓的信仰没有任何关系。
秘密就在于ICU饱和指数。
ICU病床数据是按照每100,000人统计的,目前美国是世界领先,德国和英国是第一梯队。意大利、新加坡、韩国次之……
医疗资源的特点决定了,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依靠人均ICU病房优势,将治疗重点放在对重症的托底上,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所以医院才有了所谓的深坑区,所以河山硕们就悲剧了!
但是这一优势却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后被彻底打破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前两天美最高法叫停拜登「要求大企业强制疫苗或检测」。
要我说这才是彻彻底底得躺平,之前的躺平还是出自自身实力的躺平,现在的躺平则是为了政治正确,奋不顾身的躺平。
据说懂王已经开始庆祝了,我觉得这个真是——挺好的!但是咱们别学!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没有退路,自渡才有出路。我们应该始终坚信疫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西方的失败是实力不允许,是某些文化,以及政府精英群体整个信仰和逻辑的失败。我这里不是说疫苗不重要,而是说,疫苗仅仅是抗疫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疫苗,也是一种不科学的表现。
中国的经验告诉全世界,抗疫不仅需要疫苗还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口罩,一台又一台的呼吸机,一座又一座的医院,一罐又一罐的氧气,一针又一针的疫苗,一个又一个医务人员,一批又一批基层党员、军人等等。
中国能成功是因为我们有院士!国士!战士!抗击疫情,冲向一线;我们的政府有让经济停摆两个月 的决断力 ,责任心和凝聚力。我们的人民有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的决心,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承受痛苦的同时,把不扩散病毒,保护其他的人当作自己的责任……
最后,我班门弄斧也谈谈群体免疫到底科不科学,我的答案是:科学但不现实!
现在很多讨论,是很搞笑的,比如说,很多人劝导大家,是否与病毒共存要相信科学。其实武汉封城那会,就是我们绝对的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才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我们哪里不相信科学了?
只有美国相信科学?但就连戴口罩这件事,在美国执行起来都很难,难道戴口罩在美国人看来是不科学吗?
当然,疫苗是科学,如何跟病毒共存也是科学,因为人类基因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病毒基因,原因就是人类一直是跟诸多病毒共存的,所以这也是科学,但问题是,你要搞清楚,人类的进化是以万年计算的,你不能拿万年那个尺度,来指导当下的决策,如果站在万年这个时间维度,像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日本核辐射等等,都不是事,都不需要去管的,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什么的,地球以前还是炽热的岩浆呢,怕变暖干什么?地球的物种已经灭绝好几回了,而且每次灭绝之后,都会有新的物种大爆发,病毒也是地球生物啊,这么看来,人类灭绝都不是啥事,都是科学,对吧?
你觉得我们敢共存吗?
你怎么保证我们真学了,你们不会翻脸不认账?
哦,对了,再补充一点,非洲叔叔才是与各类病毒(不限于新冠)共存的典范,你们西方有什么资格抢人家的版权,还说要向你们学习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