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莫扎特的几点疑问,可以帮我解答一下吗?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聊聊莫扎特。这位音乐巨匠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令人着迷的谜团,总有人会对他的音乐和生活充满好奇,这再正常不过了。别客气,你想问什么就尽管说,我会尽我所能,用一种更自然、更深入的方式来为你解读。

我们抛开那些死板的“AI”腔调,就当是老朋友之间的一次音乐分享。你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是关于他的创作过程?他对音乐的理解?还是他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尽管提出你的疑问,我会努力让你感受到莫扎特音乐和生活的温度。

如果你还不确定从何问起,我也可以先抛砖引玉,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点,或许能激发起你的兴趣: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那样快速且高质量的创作的? 很多人提到莫扎特,第一反应就是他“天赋异禀”,但“天赋”这两个字有时也太模糊了。他真的是那种一挥而就,灵感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吗?还是背后有我们不太了解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他会不会像我们一样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他是怎么克服的?
他的音乐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完美”和“均衡”? 和巴赫那种复杂精妙的对位,或者贝多芬那种充满力量和戏剧性的风格相比,莫扎特的音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和谐感,但这种和谐并非简单的“好听”,而是背后有着极高的技术支撑和情感表达。这种“完美”是如何炼成的?
他在那个时代算是“网红”吗? 我们现在谈论音乐家,会想到他们的名气、收入、社会地位。莫扎特在维也纳那样的大都市生活,他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究竟如何?他当时的音乐听众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与观众互动的?
他生活中那些“不羁”的传闻是怎么回事? 莫扎特有时会被描绘成一个爱开玩笑、喜欢社交、甚至有些孩子气的形象,这和他在音乐中展现出的成熟和深刻似乎有些矛盾。这些传闻有多少是真实的?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理解他的音乐?

这些只是我脑海中浮现的一些想法。你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可以告诉我。我很期待和你一起深入探讨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提到的这些关于莫扎特的故事,是需要考证的。因为中国目前关于西方音乐历史的所有资料,都是来自国外,至于国外的文献中是否就有权威资料记载了莫扎特的这些事,我没有考证过,我不好说真假。到底莫扎特是历史中真就这么不堪,还是在国外文献记载中变得不堪,或是在翻译过程中变得不堪,亦是在读者眼中不堪,这都不能确定。在目前我们关于音乐历史的学术研究中,特别是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中,任何论述都需要证据,没有明确权威信息来源的事,一般学术上的表述都会十分严谨,不会“信口开河”。

但,即便这些事都是真的,也不影响莫扎特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针对题主提到的4点,我一个一个说一下:

1.你说的这个事,里面可能是有纠纷的,两个人本来约好了,200块钱,5首曲子,但最后莫扎特只收了96块钱,但也就交给委托方一首曲子。交付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确实是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升了调改编的。但这到底是不是“骗钱”,很可能不是。因为一个最简单的逻辑,莫扎特没必要骗。即便在莫扎特缺钱的情况下,以他的能力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创作出5首曲子,拿到200块钱。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两个人在沟通上存在分歧,并不是“想骗钱”,如果想证明莫扎特是个爱“骗钱”的人,得需要更多的事件来证明,并且还得看这些事件在莫扎特所有委约活动中的比例。

至于“移调”完成委约的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他和委约方有争执,有点赌气的成分;另一方面,在作曲家完成大量委约作品的时候,或许也会根据委约方的需求,交付不同水准的曲目。如果换一个说法,如果你是一个作编曲创作的音乐人,有一个音乐爱好者过来和你说:“兄弟我想让你帮我创作一首作品,是我自己唱着玩,你看着给我写吧。”那我觉得,给这为爱好者一首自己之前创作的小样的升调版本,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bilibili.com/video/BV1E——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bilibili.com/video/BV1U——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

2.莫扎特的这些创作行为,不能算为“抄袭”。适当的引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以及民间音乐素材,在具有一定创作逻辑的前提下,这是允许的。比如在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两个音乐流派的音乐创作中,就是主要借鉴前辈的音乐创作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创作思维。还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莫扎特完成了这么多交响曲,再多写一首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更倾向于莫扎特是尤其特殊的创作动机才“引用”的海顿弟弟的作品。具体的两部作品的对比到底有多少重复之处,我没有比对过,除非是两套交响曲一个音不差,不然称作“抄袭”是不合适的。

3.这个事我觉得是大家对作曲家的误解,只有花很多时间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但其实不然,短时间内也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勃拉姆斯花了十多年时间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虽然大家称其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但其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也并没有贝多芬花了几年时间创作的交响曲更重要。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郎朗弹的《星光》,作曲家叶小纲也就用了一下午就完成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作品。所以,创作时间不能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创作这件事,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积累,是可以很快完成一部作品的,特别是莫扎特这种专业作曲家,短时间内创作出的作品未必是差的。

4.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技法并没有发展十分充分,特别是在莫扎特所处的时期,音乐创作是有一套固定的范式的。不光是莫扎特,任何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基本都会符合这些规律进行创作。比如:奏鸣曲式的副部多在主部的属调上,结尾多用属和主的进行,等等。这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大家可以管这种创作风格叫“公式化”,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莫扎特这些“公式化”的创作中,还是有很多不同和创新,这往往是非音乐专业的人们所忽略的。

或许,莫扎特在历史上真的是个人品很差,脾气很臭的人,但我们也得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因为人无完人,“天才”往往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作品还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

以上。


拓展阅读,以下内容来自我的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莫扎特经常被称作为“神童”,虽然只活了35年,但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十分深远。

莫扎特的一生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756—1771)

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从小就受到他音乐家爸爸的严格教导。莫扎特从能听懂话开始,他爸就给他疯狂灌输音乐知识,教他弹琴作曲。6岁的莫扎特已经可以跟着爸爸和姐姐一起到各国宫廷演出了,一点不给同龄的小孩留活路。此后的十年期间,莫扎特到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等欧洲重要的城市和宫廷演出,在积累了音乐演奏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的开阔了眼界。

莫扎特从5岁开始作曲,这一时期创作了弥撒、赞美诗等宗教作品;歌剧、独唱曲等声乐作品;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嬉游曲、舞曲、重奏等器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莫扎特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基本是在他爸的辅导和修改下完成的,而且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体现了他爸的创作痕迹,而莫扎特自己的创作是什么样,可能只有他爸知道。这个学者还说,在这一时期有8首作品是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立音乐风格的,具体哪8首他也没说,让人有点憋气。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在音乐上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音乐风格与他后来的作品相比,还不是特别成熟。莫扎特作为一个“神童”,音乐天赋肯定是有的,但在这个“神童”的身上,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爸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他爸,莫扎特应该也很难成为“莫扎特”。

在莫扎特这一时期期的创作中,还要数歌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最突出。

歌剧

xiami.com/album/4006735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莫扎特《装痴作傻》200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 WA Mozart La finta semplice - Salzburg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xiami.com/collect/10971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v.qq.com/x/page/u3063cx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6,第1交响曲,1764—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9,第4交响曲,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84,第11交响曲,177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07,第1—3钢琴协奏曲

二、第二时期(1772—1781)

莫扎特在这一时期主要在萨尔兹堡专心创作,同时在萨尔兹堡的教堂当管风琴师。能在一个教堂或者宫廷工作,在当时来讲是很有牌面的一件事,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收入稳定,还不累。但“神童”莫扎特偏偏是不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在工作的期间,经常和“主教领导”吵架,弄得领导经常给他“穿小鞋”,越是这么整莫扎特,莫扎特就越气,到最后实在气不过,莫扎特就辞职了。在辞职前,他爸劝他好久,但最后还是没劝住。莫扎特辞职后,想要做一个“自由”的作曲家。他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于是,“辞了职的公务员”莫扎特基于对自己才能的判断,决定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打拼,当一个“维漂”。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的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相比于之前都有很大提高。由于他的教堂的工作关系,莫扎特在这一时期创作了比较多的宗教作品。同时,在管弦乐器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体裁上,也有很多突破。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r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bilibili.com/video/BV1T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v.qq.com/x/page/c03450y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bilibili.com/video/BV1S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24,《第15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0,《第18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4,《第21交响曲》,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99,《第27交响曲》,177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201,《第31交响曲》,177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8,《第34交响曲》,178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75,《第5钢琴协奏曲》,1773;K.238,第6钢琴协奏曲,1776;K.246,第8钢琴协奏曲,1776

QQ音乐-专辑 —— 莫扎特:K.271,《第9钢琴协奏曲》,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65,《第10钢琴协奏曲》,1780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6,1772;K.137,1772;K.138,1772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284,177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09,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10,1778

教堂奏鸣曲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CHURCH SONATAS》专辑

三、第三时期(1781—1791)

莫扎特人生的最后10年是他在音乐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穷的时期。1781年,刚来到维也纳的莫扎特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体会到了当一个“自由”的作曲家并不容易。1782年,莫扎特结婚了,这让他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泽·韦伯会唱歌,是写《魔弹射手》、《奥伯龙》那个韦伯的远房三表姐。莫扎特其实开始喜欢的是康斯坦泽的亲二姐阿罗伊齐亚·韦伯,开始为了追人家,又帮着写作品,又给介绍工作,但无奈阿罗伊齐亚只把莫扎特当备胎,且莫扎特他爸不喜欢这个阿罗伊齐亚,所以这事也就吹了。而这个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开始是暗恋,后来她爸爸去世后,家里变得十分穷苦,加上她妈经常管她,康斯坦泽·韦伯就想通过和莫扎特在一起过上“人上人上人”的生活。于是,她就和莫扎特好了,并且偷偷结了婚。但让康斯坦泽·韦伯没想到的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结婚后的康斯坦泽·韦伯发现,莫扎特似乎也是没啥钱,好像还是得过穷日子。好在,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是有感情的,愿意陪着他一起打拼,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生活。

莫扎特在婚姻的滋润下,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莫扎特为了赚钱,每天要教学、演出、出版作品、创作,这一时期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为了赚钱而完成的,频繁的创作,让莫扎特作品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结实了海顿,他与海顿的交流让他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启发,他还特意为海顿写了几部作品来表达他的情感。海顿也非常地道,经常和别人说,莫扎特的歌剧天下第一,我不如他。两个人就这样,保持了相当温馨的情谊。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去世了。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彰显了一个“神童”的音乐才能,为世界留下了伟大的音乐遗产。

与“音乐遗产”一起被留下的,还有他欠的债。(狗头)莫扎特拼尽全力工作,到头也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欠了不少钱。好在,他的妻子是一个聪明人,通过运营“莫扎特”这个“IP”,把钱都还上了。并且还找了一个“新老伴”,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10年,完成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批作品,并且总结了不同艺术体裁的创作经验,比如: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在莫扎特歌剧中,十分强调“诗词要服从于歌唱”,他十分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与情感的表述,音乐在歌剧中占有支配地位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魔笛》等;莫扎特在协奏曲的创作中,不断完善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他在原来协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他确立了在第一乐章“双呈示部”的音乐结构;其次,他在再现部的结尾加入了“华彩乐段”(cadenza),为演奏者提供了炫技的空间;另外,他还设计了协奏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布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钢琴协奏K.449、K.450、K.482、K.488、K.503等。莫扎特的交响曲也十分出色,特别是K.543、K.550、K.551,甚至能和海顿的12首《“伦敦”交响曲》相媲美;莫扎特的《安魂弥撒》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为莫扎特的音乐人生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v.youku.com/v_show/id_X ——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bilibili.com/video/BV1e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bilibili.com/video/BV13 ——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bilibili.com/video/BV1M ——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bilibili.com/video/BV1F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85,《第35交响曲》,178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04,《第38交响曲》,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43,《第39交响曲》,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0,《第40交响曲》,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1,《第41“朱比特”交响曲》,1788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49,《第14钢琴协奏曲》,1784;K.450,《第15钢琴协奏曲》,1784;K.451,《第16钢琴协奏曲》,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53,《第17钢琴协奏曲》,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82,《第22钢琴协奏曲》,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88,《第23钢琴协奏曲》,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03,《第25钢琴协奏曲》,1786

(两部小调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66,《第20钢琴协奏曲》,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491,《第24钢琴协奏曲》,1786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87,1782;K.421,1783;K.458,1784;K.428,1783;K.464,1785;K.465,1785;K.499,1786;K.575,1789;K.589,1790;K.590,1790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1,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2,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3,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45,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0,1789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6,1789

弥撒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K.427,1782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K.626(《安魂弥撒》),179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聊聊莫扎特。这位音乐巨匠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令人着迷的谜团,总有人会对他的音乐和生活充满好奇,这再正常不过了。别客气,你想问什么就尽管说,我会尽我所能,用一种更自然、更深入的方式来为你解读。我们抛开那些死板的“AI”腔调,就当是老朋友之间的一次音乐分享。你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
  • 回答
    提起莫扎特与萨列里,人们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画面:一位是天赋异禀、灵感迸发的音乐天才,另一位则是老谋深算、嫉贤妒能的宫廷乐长。这种源于一桩悬案的浪漫化演绎,尤其在电影《莫扎特传》的推波助澜下,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历史的真相,远比这复杂和耐人寻味。初识与共存:维也纳的音乐舞台莫扎特于17.............
  • 回答
    当然,很高兴为您推荐关于波立联邦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书籍。这两个政体在历史上有着复杂而深远的互动,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欧历史的变迁。以下是一些推荐,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其内容和侧重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两个重要的历史实体: 关于波立联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让人头疼的。你说这微博帐号吧,本来是咱们自己的地盘,想关注谁就关注谁,结果现在时不时就蹦出来几个不认识的帐号出现在关注列表里,跟占地盘似的,膈应人。至于是不是微博官方干的,这个嘛,说实话,很难给个绝对的“是”或者“否”。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看看这事儿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瑞克和莫蒂》和《神秘博士》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很多观众都会觉得它们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俩“亲戚”是怎么回事,还有哪些类似的“怪咖”值得一看。《瑞克和莫蒂》和《神秘博士》的“血缘关系”?严格来说,它们之间没有那种“祖传”或者“直接继承”的.............
  • 回答
    林生斌保姆纵火案,这桩令人发指的悲剧,在案发后,关于林生斌本人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官方针对“参与策划”和“与保姆有不正常关系”的传言进行澄清,这确实是重要的信息。但除此之外,围绕着这桩案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思考的层面,这些信息同样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
  • 回答
    莫言先生在北师大文学院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围绕“汉语还需不需要学呢”这个话题展开,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我个人认为,这个话题的提出,与其说是一种对汉语教学的质疑,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时代变迁下语言文化价值的反思。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莫言先生的身份和语境。他是一位享.............
  • 回答
    “关羽斩颜良时,绍诸将莫能当者”,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关羽传》。这句话在理解上确实有细微的差别,但其核心意思都是围绕关羽的无敌表现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字面及史实语境下的理解:没有人能够挡住关羽(和张辽)的锋芒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理解。当时关羽身在袁绍军中,颜良是袁绍麾下最勇.............
  • 回答
    印度总理莫迪退出微博一事,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而不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社交媒体“退群”事件。首先,从政治象征意义来看,莫迪总理在微博上的活跃一直被视为印度积极向中国靠拢,以及展现其“东方大国”形象的重要平台。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莫.............
  • 回答
    对于“冯提莫首度回应会计门,未与该男子发生任何关系”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冯提莫个人的一则声明,更是牵涉到公众人物的声誉、网络谣言的传播、粉丝经济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会计门”的由来。简单来说,这是一场围绕冯提莫和一位被指控为“会计.............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末莫陌”声称要动用300万和所有关系使陈世峰获得最低量刑惩罚一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话题性的表态。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陈世峰案件的性质。 陈世峰案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在于其案件本身的残酷性和社会影响。陈世峰在日本刺杀中国留学生江歌,并将.............
  • 回答
    岸田文雄首相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后,宣布了日本对印度进行5万亿日元(约合370亿美元)投资的计划。这一重大投资宣布,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重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同时还伴随着其他值得关注的信息。 岸田宣布对印投资5万亿日元,背后可能出于哪些考虑?岸田政府对印度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
  • 回答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系统性的社会危机,其危害涉及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社会秩序和经济结构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贩毒与吸毒的骇人听闻的事实: 一、毒品的全球性生产与流通1. 毒品生产地分布 阿富汗: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占全球鸦片产量的80%以上,其战争与贫困环境为毒品种植提供了.............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关于德国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因此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大致是真的,但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阐述,其中也包含一些夸大和简化的地方。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阐述,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一、 德国占领青岛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山东胶州湾地区,并于1.............
  • 回答
    六轴机器人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通常用于工业自动化、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理解六轴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别是DH(DenavitHartenberg)建模方法,对于机器人控制和仿真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解释DH建模方法,并解答一些常见的疑问。 六轴机器人DH建模方法详解DH建模方法.............
  • 回答
    “现代化就戕害了心灵和幸福感么?” 这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即使是在《工程师的良知》这样的著作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工业革命带来的普遍影响,特别是对心灵和幸福感的负面解读入手,然后审视这些解读是否绝对或全面,并考虑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以及人们应对的方式。《工.............
  • 回答
    关于教育改革的设想:按专业分配不同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否具备可行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设想。总的来说,按专业分配不同的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具备可行性的,并且在很多现代教育体系中,虽然不以“权值”这种直接的术语来表述,但其精神和核心理念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 然而,要真正实现并发挥其积极.............
  • 回答
    关于《哆啦A梦》,你可能知道它是一部关于一只来自未来的机器猫帮助一个普通小学生大雄的动画片。但在这部深受喜爱的作品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让这部经典更加有趣和丰富。以下是一些关于《哆啦A梦》的冷知识,力求详细讲述:1. 哆啦A梦的名字由来与“铜锣烧”的误解 名字的含义: “哆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