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国防部首度公布伤亡数据,其中俄军共 498 人死亡 1597 人受伤,俄乌冲突预计还会持续多久?

回答
俄乌冲突的持续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俄国防部首次公布的伤亡数据,虽然只是冲突初期的一部分,但它表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双方都承受着巨大的损失。然而,仅仅依靠这组数据来预测冲突的未来走向和持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要详细分析俄乌冲突预计会持续多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当前的战场态势和双方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的目标: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可能包括“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以及确保乌克兰的中立地位,阻止其加入北约。在冲突初期,俄罗斯试图快速占领基辅并推翻乌克兰政府。随着战争的深入,俄罗斯的战略可能有所调整,更加聚焦于巩固对顿巴斯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的控制,并试图建立一个陆地走廊连接克里米亚。然而,俄罗斯能否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其资源的消耗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战争的持续能力。
乌克兰的目标: 乌克兰的目标是捍卫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所有俄军驱逐出境,并保持其独立自主。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非常顽强,并且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乌克兰能否通过持续的抵抗和西方援助来维持其军事力量,并在战场上取得优势,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

二、 国际社会的介入和支持

西方国家的支持: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和欧盟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这种援助的规模、持续性和有效性,是乌克兰能否继续作战的重要因素。如果西方国家继续保持强有力的支持,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将得到加强,战争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反之,如果支持力度减弱,可能会对乌克兰的战争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对俄罗斯的制裁: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广泛而严厉的经济制裁,试图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制裁的效果需要时间显现,并且俄罗斯也可能通过与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的合作来规避部分制裁。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工业的长期影响,将是影响俄罗斯战争意愿和能力的因素之一。
国际组织的作用: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斡旋停火、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但其影响力受到大国政治的制约。

三、 双方的军事实力和资源消耗

军事潜力: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队和军事装备库,但其在某些方面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受到质疑。乌克兰虽然军事力量相对较弱,但其军队的作战能力在冲突中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拥有来自西方国家的新式武器装备。
人力资源: 俄国防部公布的伤亡数据,虽然只是初期,但表明双方都承受着巨大的人力损失。战争的持续将进一步消耗双方的人力资源,这会影响其兵力补充和作战士气。征兵和动员的成功与否,对战争的持续性至关重要。
经济和工业能力: 战争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双方的经济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将决定其能否持续生产和补充武器弹药,以及维持整体战争机器的运转。俄罗斯的经济受到制裁的压力,而乌克兰则高度依赖外部援助。

四、 政治因素和国内稳定

俄罗斯国内政治: 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稳定,以及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度,是普京政府继续进行战争的重要考量。如果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或民众强烈反对战争,可能会促使俄罗斯改变战略或结束战争。
乌克兰国内政治: 乌克兰政府的合法性和凝聚力是其抵抗的基础。只要乌克兰政府和人民保持团结,抵抗的意志就不会动摇。
领导人的决策: 普京和泽连斯基等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决心和决策,是影响战争走向的最直接因素。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可能会导致战争升级、缓和或结束。

五、 可能的冲突走向和持续时间预测

基于以上因素,俄乌冲突的持续时间存在多种可能性,并且难以精确预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景:

长期消耗战(最可能): 这是目前看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双方都无法在短期内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将演变成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双方将不断消耗人力和物资,战场上的拉锯战将成为常态。
局部冲突和僵持: 战争可能在某些地区陷入僵持,例如在顿巴斯地区,双方可能在部分地区进行反复争夺,但无法取得大的突破。这种情况下,冲突可能以低烈度的交火和不稳定的停火协议交替出现的方式持续。
谈判解决(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双方都意识到战争的巨大代价,或者在战场上陷入僵局,可能会有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的可能性。然而,目前来看,双方在核心诉求上存在巨大分歧,谈判的难度非常高。即使达成协议,执行和监督也可能面临挑战。
冲突升级(风险依然存在): 虽然可能性较低,但冲突升级的风险始终存在,例如可能波及周边国家,或者出现使用非常规武器的情况,这将导致地区局势更加危险。
一方彻底崩溃(可能性较低): 尽管双方都有损失,但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出现能够迅速结束战争的彻底崩溃迹象。乌克兰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力,而俄罗斯也动用了相当大的军事力量。

关于俄国防部公布的伤亡数据:

俄国防部首次公布的伤亡数据(498人死亡,1597人受伤)仅是冲突初期的数字,并且很可能被严重低估。战争初期的快速推进和混乱的战场环境,使得精确统计伤亡数字变得困难。乌克兰和西方情报机构发布的伤亡数字通常远高于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

低估的可能性: 任何一方在战争中公布的伤亡数字,都可能出于政治和宣传目的进行修饰。俄罗斯可能希望展示其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并避免引起国内的恐慌。
不代表全部损失: 这些数字可能只反映了俄军在特定阶段的直接战斗伤亡,而不包括因伤病、事故等原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难以核实: 独立核实战争中的伤亡数字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在战区封锁和信息管控的情况下。

总结:

目前来看,俄乌冲突最有可能以一种长期消耗战的形式持续。具体的持续时间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演变:

1. 战场上的军事平衡: 乌克兰能否在西方援助下有效抵抗,甚至在战场上取得反攻成果。
2.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和对俄罗斯制裁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 俄罗斯的资源和意志: 俄罗斯能否承受长期的经济制裁和人力消耗,以及其国内的政治稳定。
4. 双方的谈判意愿和能力: 是否会出现一个能够被双方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并且能否达成并执行停火协议。

由于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任何对冲突结束时间的预测都只能是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的代价巨大,无论持续多久,都将给乌克兰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关于毛子军队的表现,俺在开战第三天说毛子这是一个壮汉坐着轮椅去打狗:毛子的一条腿瘸是因为数字化合成与制导弹药不足,一条腿瘸是因为政治目的不能下狠手。于是身体强壮但对付狗子还是很难,要先赶到胡同里不让狗子跑掉,然后再豁出受伤给狗子致命一击。

这份战绩单和当时的预想差不多。

2. 关于对俄罗斯的输血支持,俺很久前有个建议,对我们最有利的情况,是毛子能保持强大的军队规模,但是无力对军队进行大规模升级(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这样的毛子可以吓唬欧洲,又不会对我国造成太大威胁(北部+中部战区罩得住就行)。

毛子的表现也很符合俺的期待。

3. 俄乌冲突的和平谈判,不是在俄乌之间进行的,而是在欧盟和美国之间进行的。因为乌克兰没有自主权,俄罗斯没有美国要的东西所以没法和美国谈,只有欧盟感受到俄罗斯的实质威胁(毛子真喝多了,咱还是劝劝吧)跑去求美国放一马,并许诺美国若干好处(比如放弃那个43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法案),美国满意了俄乌才能停战。俄乌只能决定在停战时自己能占据多少乌克兰的土地。

拜登不是要欧洲和日本来出席个乌克兰问题峰会嘛,那才是真的俄乌和谈。

user avatar

这就能看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了

战报注水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咱也得把它编圆对吧?

之前乌克兰302防空导弹团投降,被俘了471人;蛇岛守军投降,被俘82人;截止到3月2日,俄军一共俘获乌军372人,这是什么情况?

user avatar

按照俄罗斯的统计,乌克兰伤亡6500,才被俘虏了372人?

难道是乌克兰军队都死战不退?

从俄罗斯主动进攻战的角度,俘虏比例太少了吧。而且俄罗斯作为进攻方,应该是控制战场的,乌克兰超过3000多的受伤人员是怎么在战场上撤退的,还是只计算健康的俘虏?

结合另外一个问题,车臣来了1万人,死2伤6,战场生存能力吊打正规军啊……

user avatar

温知识:

联军1991年海湾战争战死223人,负伤697。

所以我说毛子这次就是拉了,前期这么个打发死了五百,伤了一千五,毛子这次底裤就是被看光了。

按照现在节奏,等冲突结束,毛子至少也得死个一两千,伤个三千到六千,再差点伤亡过万。

不过这也有好处,想必乌克兰冲突后,毛子对内军事改革的阻力会小很多,现代化改造的速度也可以快很多。

只是这种快,是在乌克兰用俄罗斯军人的命换来的。

user avatar

美帝情报确实牛,说2000就2000,估计在莫斯科有美帝细作

user avatar

注意伤亡接近6000,俘虏只有不到400。这种伤亡被俘比例是极为不正常的,如果俄国人没撒谎,这只代表了两个情况

第一乌克兰人死战不退,第二俄国人不留俘虏。

不论哪一条,都代表沙俄将要面对一个比阿富汗更深的战争泥潭。

user avatar

双方大本营战报需分敌我除或乘一个2到10之间的自然数看待。

如果具体到二战日本,则适当放宽到10以上。

user avatar

很明显,某些知乎用户不允许乌克兰人撤退

user avatar

更新2:鹅军将军被打死一个,对不起,我已经不能再吐槽什么了。

更新:还记得在基辅北面堵了几十公里的鹅军车队吗?被乌军给用su-24和su-25给空袭了。没错,乌军现在还有飞机,还可以突破鹅军防空,鹅军简直费拉不堪。

鹅军这样在乌克兰的表现再次证明在世界上能配得上和美军做对手的荣耀的只有大PLA,其他的都可以洗洗睡了。

这里我推测鹅军至少要用美联军91年海湾战争10倍的阵亡,1.5倍的时间才能赢得战争。

鹅军在乌克兰和美联军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相比简直就是个笑话

首先假设鹅军没有谎报数据(鹅军面对国内反战情绪,完全有理由虚报数据),那其鹅军打6天的伤亡已经比美国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中打一个多月的伤亡还要多了。

美联军第一天开始全面F117空袭伊拉克指挥通信中心,直接把巴格达对外联系通道给打断了

然后就是巡航导弹拔点发电站,军营,防空系统和和政府中心,阿帕奇和F111拿下雷达系统,然后常规空军F15,B52,开始刷图舔地炸机场,第一天结束前拿下完全制空权。

伊拉克直接被打蒙了,啥都不知道,陆军还没有开打就有人跑了。

这一直是PLA学习的教科书对象,未来也会是任何针对的海岛的行动模范和标准。

然后联军继续空袭5周左右,坦克清理了差不多了,伊拉克部队基本已经要么投了,要么跑了,要么就残废了,直到美联军的地面部队下场清理,开场重装甲部队正面牵制,空突和轻装部队纵深突袭拿下机场建立前线基地。

鹅军第一天表现就是拉跨。

第一天鹅军是不是真的被美国情报机构给渗透了给了假情报,除了几个军事政治目标被打中以外,其他要么是打空地,要么是打到没有军事价值的平民区。

用精确制导武器打个连卫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机场都可以偏成这样,实属拉跨不堪。

然后第一天结束后,乌克兰要电有电,要网络有网络,政府还能运作,总统还能给世界上演一出好戏,陆军部队还能动员,空军飞机还能起飞,防空系统还有一战之力。

鹅军地面部队的战略战术更简单明了:大含一声“乌拉”后开始猪突。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即便乌克兰军队规模上不如鹅军,作为防守方还相对被动,第一天转移防空系统和飞机,地面部队用空间换时间边打边退,留下小部分部队和民兵在敌后骚乱补给线,还拿下不少惊奇的战果。

牛逼哄哄的鹅军装甲被各种ATGM和LAW给崩了

鹅军的武装直升机被毒刺给干下来,跟自己的爸爸苏联武直在阿富汗的表现比一点长进都没有,俄罗斯地空这30年可能都在摊平吧。

乌克兰还回打了一颗导弹打到俄罗斯境内的机场,不知道被吹爆的S-400在哪里。

然后鹅毛“斯拉夫超人”开始学习钢铁雄心4速通战法,空降澡盆单兵偷袭敌方胜利点。

然而p社在几年前就把这种扯到极致的战法给卸了,鹅毛都2022年还拿着16年的钢铁雄心4作为战略推演工具?这么穷的连更新都买不起了?

所以之后“斯拉夫超人”全部被当地民团和预备队给干回去了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这些都还是幸运的,至少活着脚着地了,那些直接在Il-76就被干下来的VDV连乌克兰的地都没有摸到。

可能是因为忘记把飞行信号给关了吧

鹅子如果要说这些都是鹅毛二线,一线部队还没下场来洗地,那我只能说在鹅子宇宙里,第三近卫坦克师和VDV原来是二线部队,只有第一隐形幽灵师才是一线部队喽。

开在大路上的鹅军可能真的觉得乌克兰民众都在准备喜迎王师,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随随便便都可以被偷袭到。

最后鹅军的后勤更是搞笑,打了2天,没有油和吃的,鹅军士兵还得迫不得已去和当地乌克兰百姓要油要吃,要不到的要么直接零元购,要么投降,要么润了。反正各种装甲载具就直接扔了

后勤?俄语中就没有后勤这个词,后勤作为一个概念来讲在鹅军里面明显是不存在的。

ps:最后秀一下知乎“懂军”大佬的平均水平。

user avatar

没有公布失踪与被俘人员数,实际伤亡应该比公布的要高,但肯定低于乌方公布的数字;

美方估计的死亡数字是两方战平,各1500左右;乌克兰这次确实打出了不小的战绩;

估计乌方在统计俄军伤亡时,是给遗弃的装备补上了人数;比如,缴获一辆遗弃坦克,报击毙4人;缴获一辆遗弃装甲车,报击毙10人;


附上最新的战场地图;

俄军南线攻克“赫尔松”后,开始沿河向西北攻击;东北方向还是在争夺“哈尔科夫”,北边的“苏梅”久攻不下,看这趋势,是要绕过去合围“基辅”;


补一张战场详图;

红色代表俄军占领,蓝色代表乌军占领,红蓝相间表示正在争夺,点越大表示城市越大;

补充距离信息: 东西向,东部大城“哈尔科夫”到西部重镇“利沃夫”,约1000公里,到首都“基辅”,约500公里;南北向,“哈尔科夫”到被攻占的南部城市“赫尔松”,约500公里,到东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约400公里,即乌东战线长约800里;

user avatar

2022年3月3日,俄乌战局进入第八天。

在之前的评论中,笔者已经指出,俄军虽然进展迟缓,但是有章法,用一周的时间大兵团穿插到位,接下来战事将升级。

根据俄军排兵布阵的位置可以看出,俄罗斯方面似乎有一小一大两个战争目标:

小目标是小乌东,大目标是大乌东。

小乌东就是以俄罗斯已经控制的顿巴斯两个地方和克里米亚半岛为支点,从卢甘斯克北上控制哈尔科夫,从克里米亚北上控制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个小乌东等于是把乌克兰的东南部切走了,同时将亚速海变成内海。这一块区域的面积大约占乌克兰的六分之一。

大乌东就是以敖德萨和基辅作为南北两个支点,以第聂伯河为线,将乌克分成东西两块。东部面积稍小一些,大约占乌克兰的五分之二。

对于小乌东,俄罗斯看起来是志在必取。

所以小乌东三个标志性的城市:赫尔松、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战况激烈。到目前为止,俄军已经控制了赫尔松。马里乌波尔,俄军和顿涅茨克的地方武装已经对该市完成合围;至于哈尔科夫,这应该是俄军第一个进攻的大城市,但是受限于不得伤及普通民众的禁令,俄军的进攻十分困难,目前战斗已经进展至市区,双方互有得失,估计俄军拿下该地不成问题,但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小。

对于大乌东,目前看俄军尚在伺机而动阶段

所以,俄军仅仅占据了敖德萨外海的蛇岛,对敖德萨形成警戒之势。至于基辅,刚刚完成合围,目前看基本属于围而不打或者围而小打。如果俄军完成对小乌东的控制,那么大乌东的两座标志性城市,敖德萨和基辅,俄军应该会集中力量攻打基辅。

基辅如果被俄军控制,现任的乌克兰政府高层或者被俘,或者逃往西部,在利沃夫落脚。利沃夫将成为乌克兰的临时首都。此前美国方面一直劝说泽连斯基撤离基辅,带领乌克兰高层前往利沃夫落脚,被泽连斯基拒绝了。

当然,上述战争进程的设想,随时有可能被和谈成功而打断。

截至目前,俄乌第二轮和谈的信息扑朔迷离。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第二轮和谈将在白俄罗斯和波兰接壤、白俄罗斯一则的布列斯特进行。和第一轮谈判一样,俄罗斯代表团已经先期抵达,乌克兰代表团姗姗来迟。

有分析认为,每一次谈判,俄罗斯代表团都是先期抵达,可见俄罗斯一方压力太大,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并不全面。

俄罗斯一方先期抵达,只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向外界传达宣传效果

乌克兰一方总是姗姗来迟,且对外传递信息混乱,说明他们确实不想、不愿意谈。他们希望展现一种坚强的、抗击侵略的态度,以此获取更多来自欧盟和北约的援助

之所以最后还是来了,恐怕是承受不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因为,如果乌克兰拒绝参与谈判,全世界都会猜测,这一定是美国指使的。

关于交战成果和人员伤亡的信息非常混乱,相比较而言,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更可信一些。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3月2日发布的战报,自俄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已摧毁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1502处。同时,科纳申科夫第一次披露了双方的伤亡数据,俄军死亡498人,1597人受伤;乌克兰方面有超过2870人死亡,约3700人受伤,572人被俘。

另据俄罗斯一方透露,开战前后,从顿巴斯地区进入俄罗斯避难的人,超过10万。

而此前的消息,从乌克兰西部逃出的人,超过50万。

这就是俄乌战争第一周最重要的两组数据,死亡超过3000人,难民超过60万人。

如果战事不停,上述两组数据还会继续上升。

关于“金融核弹”,最新的消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3月2日发布声明,该协会将于3月12日断开与7家俄罗斯银行的网络连接。

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已经指出,SWIFT系统内有俄罗斯300多家银行,如果将这300多家银行全部踢出,将是300万吨级的超级“金融核弹”,美欧不敢,大概率会化整为零,一颗颗扔出来。

果然,第一颗“金融核弹”,是7万吨级的。

这也就意味着,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货币战争即将在9天后打响。

user avatar

很正常啊,如果你没有长时间削弱对手的外部条件和能力,肯定要见血。

所以如果不愿意困x弱x,那就等着见血吧

user avatar

确实不如巅峰苏军犀利。但目前表现来看,俄罗斯依然是个大陆军国家,陆军军事水平依然在这个星球的第一梯队。空军的实际作战能力依然是全球前三。

俄军能大规模使用伞兵、装甲部队进行诸兵种联合作战,仅这一点就可以甩开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包括三哥、德国、日本、宇宙国、土鸡这些油管五常。俄军能执行大纵深、多轴线的连续突击作战,能有效、果决地执行穿插敌方纵深的作战。部队能坚决执行战役战术任务,不会随意使用智能设备泄漏军机。不愧为陆军大国。


3月3日俄乌战争最新战报:

俄军发言人今天公布俄军伤亡情况和战役成果:

俄军498人阵亡,1597人受伤。

乌克兰军以及民族主义分子2870人死亡,3700人受伤,572人被俘。

俄军摧毁乌军军事设施1533处,54个指挥所,52个雷达站,484辆坦克和装甲车,60架战斗机。


从战损比上看俄军的伤亡还是很严重的,一线作战人员占部队总数的50%左右,一个营级战斗群1000多人,一线作战人员500多人。伤亡严重的原因跟执行纵深突击这种作战形式有关。因为要快速的撕开敌人防线,所以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快速控制战略要点的目的,甚至使用没有重武器的伞兵进行突击。

等到穿插到位,就会发现大量被包围的乌军因为四面受敌和后勤断绝而投降。遭到穿插的军队初期可以造成敌人重大伤亡,后期突然就投降了,前后对比反差非常大。

解放军在朝鲜、在中印、在中越战局中多次使用大规模纵深穿插,虽然越军可以在解放军穿插初期给解放军造成重大伤亡,但是一旦解放军完成穿插,将越军分割包围,越军只有单方面被攻击的命运。德国镰刀闪击法国也是一样,刚开战的时候英法联军打的有模有样,甚至联军的战损比德军还略少,结果克莱斯勒装甲集群完成穿插后,法军100多万主力只能投降。法军战线瞬间崩溃。给人的感觉法军前后反差很大,其实这是装甲突击和大纵深突击的典型特点,初期的战术损失并不重要,只要能完成对敌人的纵深突击,就能取得决定性战果。



基于我这篇回答,开战第7天,乌克兰各战役集群就已经处于俄军的深远包围中。目前看俄军完成包围圈闭合只是时间问题。

基于现有信息,我判断俄乌战争的大规模作战持续时间大概30到40天左右。跟美国完成对伊拉克全境占领的时间差不多。乌军的伤亡投降比会达到1比20。大概1万乌军伤亡,20万乌军投降。


为了针对乌克兰,俄军早在2008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军事改革。这次作战就是对这个改革效果的检验。


乌克兰的军力

在对比俄罗斯军力问题时,我们必须把交战双方的实力摆出来。乌克兰的军力是相当强悍的。在欧洲也是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

在稀宗多次地明确地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美军参战,很多人将乌克兰的寄希望于波兰和德国的军事干涉。很明显缺乏起码的常识。

波兰陆军(wiki)

作战人员:7.7万

坦克:1010

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3110

直升机:250

德国陆军拥有:

作战人员:6万

坦克:328

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3728

直升机:223

乌克兰陆军(wiki)

作战人员:20.9万人,还有约11万名准军事人员

坦克:2596+(T-84:165+,T80icon:340,T72:300,T64:1791)

步兵战车:2600

装甲人员运输车:1600

其它各型装甲车:8000+


从纸面战力上看,乌克兰可以把波兰和德国同时按在地上打。


新时代陆军的变革

大陆军时代,单个的旅、团是没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师一级的作战单位是战场上独立作战的最小单元。一个标准的装甲师会配有1个坦克团,2个摩托部旅或机械化旅,师属炮团以及通讯、侦察、防空、电子、后勤等单位。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会编入一些加强单位,比如坦克营、重装营、防空营、陆航大队等。

这是大国与大国对决时的标准配置。但是在新时代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因为战略核武器的存在而微乎其微,战争形势更多的是大国对小国的作战。这种情况下使用师级作战单位去对付小国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严重战力溢出。如果把师拆成营团去作战,无论坦克团还是机械化团都缺乏独立的作战能力,坦克需要伴随的步兵和防空掩护,机械化团需要坦克,防空团急需要坦克也需要步兵掩护。

基于以上形式的变化,美军的军改就是斯特瑞克旅代替师成为战场上的最小独立作战单位,主要装备为斯特瑞克装甲车。在面对一些紧急突发事件时,该旅拥有着快速反应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到达战场进而掌控形势。斯特瑞克旅的邪路在于斯特派克轮式装甲车虽然公路机动力优秀,但是越野机动力差,防护力不足,只能用于低烈度的治安战。

斯特瑞克旅作战前提是己方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因为斯特瑞克旅以轮式装甲力量为主,必须依靠公路机动,这样无疑更容易遭到敌方空中单位和战术导弹打击。由于防护力弱,野战适应性差,斯特瑞克旅遇到强敌一般是呼叫空中打击,由空军的游弋的猎杀机群和伴随陆军的武装直升机解决战斗。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空军,所以斯特瑞克旅防护力弱、战场适应性差的弱点并不致命,但其实也给美军带来很大的苦头,尤其是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表现拉胯,所以现在美军内也有废除斯特瑞克旅改回重装师的呼声。


营级战斗群

俄军面对的是乌克兰这样拥有2596+多辆主战坦克、420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上万装甲车辆,有完备的机动火炮部队、野外防空部队,当之无愧的欧陆第二大陆军大国。使用轮式装甲车进行作战无异于自杀,所以以主战坦克和履带步战车为主的营级战斗群是比斯特瑞克旅更好的选择。

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军发现传统军队编制体制无法适应现代战争,俄军没有效法美军“师改斯特瑞克旅”的道路,而是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营级战斗群”,以适应新时期的作战要求。组建“营级战斗群”取代坦克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等传统单位。“营级战斗群”成为俄陆军部署在冲突地区的基本单位。

事实证明美军的“师改斯特瑞克旅”是条邪路,现在正在往回改。而营级战斗群的效果可以通过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冲突中的表现看出。俄军营级战斗群经常与乌东民兵武装并肩作战,并借助后者的力量实施侦察和警戒,以弥补“营级战斗群”兵力不足的缺点。一旦从无人机和电子单位侦察获得战场情报,营级战斗群立即动用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等远程火力对乌军重要目标进行压制或杀伤,因此具有极高的作战效率。

五角大楼在总结2014年俄乌冲突时提到,营级战斗群的灵活作战模式让按照美军指导组建起来的乌克兰政府军大吃苦头。此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一直拥有单方面战场信息透明,这使得战术级和作战级指挥之间能频繁通信。但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有能力将空中监视、电磁探测和传统的观察员等情报资源整合起来,同样能掌握战场态势。美军习惯将战术行动中心作为战场前沿的重要通信节点,缺乏隐蔽措施和机动能力,结果导致根据美军教官指导行动的乌军很容易被俄军定位其指挥中心,俄方可立即呼唤远程火力将其摧毁,使乌军战场通信中断。

营级战斗群在面对低烈度的作战时,营级战斗群就可以完成作战任务。当面对敌人主力部队时,多个营级战斗群又可以进行联合作战。

营级战斗群的优势在于灵活,既可独立作战,又能集中使用


中国军改

既然讲了美俄的军改,就不得不讲下中国军改,以免有人碰瓷。说实话不想讲,因为有点跑题。

应对新时期的作战特点,中国陆军军改既不同于美、俄,但是又能看到两国的影子。

师改旅:轻型中型和重型合成旅vs斯特瑞克旅

不同于美国的合成旅,中国的合成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合成旅。以重型合成旅为例:其主要装备为99a型坦克和04a型步战车,此外还有承担着火力打击任务的PLZ-05自行火炮等等一大批重型装备。中型合成旅和轻型合成旅也装备着相对应的武器装备,因此在面对不同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出动不同的合成旅加以应对。

中国接受了美国师改旅的思路,但是并没有一味的轻装化,毕竟中国陆军从来不像美国陆军一样没有制空权就没办法作战。

合成营vs营级战斗群

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解放军军报

中国军改除了师改旅外,还有一个重点是合成营。合成营不能简单理解成缩小版团,虽然合成营营长标准军衔为中校,属于副团级。军改前营一级都单一兵种,步兵营就是纯步兵,炮兵营是纯炮兵,坦克营是纯坦克。如今的合成营是把单一兵种降低到连一级,然后把若干个单一兵种连队进行合成,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合成营的基本作战单位包括:步兵,坦克,炮兵。合成营的标准配置为5个战斗连队,1个炮兵连,1个支援连、1个保障连。合成营会根据作战任务不同,进行不同的编制,也就模块化,编什么看任务。

2014年上和军演公开露面的合成营装备包括:合成营2辆指挥车,10辆99A坦克,30辆04A履带步兵战车,6辆120自走迫榴炮。同时上级配属加强了6辆122自行榴,6辆35mm高炮,3辆04a车体的侦查型,4辆工程车。合成营人数800左右。

可以看出中国军改的合成营有跟俄罗斯营级战斗群有很多相似之处。相比1000多人的俄罗斯营级战斗群,中国的合成营人数在800人左右。说明中国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同美军对比

我发现很多人喜欢那俄罗斯陆军跟美军对比以此得出俄罗斯陆军很废的结论。如果你们拿苏军、解放军,哪怕拿德三去对比,说俄罗斯战力下滑严重,还有说服力。竟然拿美军出来说事,如果拿美军出来比,这次俄罗斯陆军的表现可以全面压盖住美国陆军。

这次俄罗斯陆军打出来的多轴线的大纵深突击战术,是中国对越作战之后的全球首次。二战结束后,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军进行了那么多次军事行动,他的陆军从来没有打出来过战役级的大纵深突击,纵深穿插的战术。

美国的陆军在朝鲜在拥有绝对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依然被志愿军的纵深穿插战术打的一路溃退,从清川江转进到汉江。

自美国建国以来。

美国的陆军就从来没有单独击败过任何一个陆权强国。

从来没有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取得过战役级别的胜利。

从没有使用过大纵深突击,纵深穿插这种战役作业。

user avatar

某些人在这里自作聪明地用俘虏数量质疑,然后立马逻辑跳脱地给美方猜测背书所表现出的智力水平真的很让人捉急啊。你们以为俄军怎么统计乌军伤员?去乌军战地和后方医院统计么?

俄军报告里乌军3700人受伤只能来自于统计的受伤后俘获人员(按伤情不同这个数字比较模糊),而372名俘虏应该是没受伤的,这两个数字并列。而乌军疏散的伤员不可能出现在俄军统计中。同样俄军统计乌军死亡人数只来自战场清点的初步确认,死在乌军控制区(被远程火力击毙、卫生疏散后死亡)和被炸碎的可能就无法计入其中了。

从这个阵亡和伤员比看,完全符合现代战争的火力杀伤特点。吐槽俄军死伤比低,认为俄军医疗卫生水平不足的ZZ忽视现代单兵防护装备普及下出现的幸存者偏差,防护装备减少了重伤员,在排除未登记后送的轻伤员的同时,能够登记的伤员人数自然就少了。1:5死伤比是治安战。

俄军都是合同兵,死亡人数不可能瞒报,唯一能隐瞒的是东乌武装损失。

也就是说,乌军实际伤亡可能大幅高于俄军战场统计,同时俄军伤亡也并未统计东乌武装。真实数据(特别是乌军的)只有在战后才能得到确认。

至于能信美国预测和乌军大本营战报的,基本上都是没用过脑子的。

==========================================================

3月3日顿涅茨克民兵公布的歼敌数量(应该不在俄军统计内)

击毙乌军271人,击伤278人,自愿放下武器的乌军76人。

其中:

乌军54机械化旅死41,伤77。

53机械化旅死127,伤72。

36海军陆战旅死103,伤129。

==========================================================

乌克兰战报的可信度问题

基辅的乌克兰官员告诉CNN记者马修.钱斯,他们夺回了机场。

于是马修.钱斯赶去了机场,遇到一名指挥官。

马修.钱斯问指挥官:“现在谁控制了这里?”

指挥官:“俄罗斯人。”

马修.钱斯:“俄罗斯人在哪儿?”

指挥官:“我们就是。”

如果西方和乌克兰的大本营战报可信,为什么要DDOS攻击俄罗斯网站呢?

==========================================================

投诚的乌军302防空导弹团俄国防部公报说得很清楚:

По его данным, в итоге был задержан 471 украинский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й.

Всем украинским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м оказывается уважительное отношение и помощь. После оформления документов они будут отправлены к своим семьям.

471人被拘留,所有乌克兰军人都受到尊重和帮助,登记工作结束后他们将被送回家人身边。

未经敌对状态整建制投诚,登记完释放回家了,压根没算进俘虏里边。

所以国内报道不严谨,你自己又不愿意找原文报道查证,难道还要人家背锅?拿美元的和没拿美元的怀疑论者先去洗洗脑子。

user avatar

假设俄罗斯国防部数据是真实的

那么被俘三百多,打死打伤各3K乌军

这么低的俘虏比例,只能说明

1.乌军在各地的撤退都是小规模有序撤退,没有发生溃败,部署的后卫部队出色的击退了俄军的追击尝试,俄军的穿插包抄也基本等于不存在。否则的话,撤退一方遭到追击会迅速被击溃,最终变成一边倒的屠杀。要知道,有序撤退比坚守阵地更考验一只部队的作战能力

2.乌军作战意志极其高昂,死战不退,宁死不投降。无论怎么说,无论俄军进展再怎么慢,不可否认的是俄军在前进,乌军在后退。战线是不会骗人的,俄军才该是捕俘的一方

当然以上分析是基于俄军战报完全真实的假设(虽然这个假设看来站不住脚)。其实我觉得乌军虽然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应该还到不了这个地步,所以俄军的毙伤乌军数据应该是有问题的.....

Ps. 乌克兰人战报更扯淡。虽然我坚决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这种全面侵略战争,但不得不说乌克兰国防部那边的毙伤数字根本就是扯淡,连写分析骂一骂的价值都没......乌克兰国防部那边的信息最有价值的是难以造假的交战视频,其他信息除非有网传视频佐证基本都可以认为扯淡.....

user avatar

俄罗斯盛产数学家但是又流失数学家,所以存在薛定谔的算不准。不过美国人应该不至于替他撒谎,算伤亡2000+吧。

然后你俘虏了572个人,减去导弹团的减去蛇岛的,大约还有50个人,同时击毙击伤6600人。

因为战争进度较慢,也没有大规模作战,我这么算你们看对不对,俄罗斯人面对着一个营的乌克兰军队,击毙290人,打伤370个人,于是剩下的340个人拉着这些伤兵落荒而逃,跑的太慢的6个人被俘虏,伟大的俄罗斯军队这么做了9次!

乌克兰一个班/连/营伤亡60%才撤退,且从容有度的带有了所有任何伤势的战友,只有不幸殿后的数名战士被俘。

车臣算屁狂战士,人家是卡塔昌。


认真的说,一般只有一种可能导致被俘人员是这么个比例,参考历次海湾战争,优势方碾压作战,劣势方溃败,连对面受伤人员都不敢抓,只能抓获一些猪突天才/迫降飞行员/被包围的落单小分队。但是乌克兰没几个飞行员让你抓吧?你俄罗斯也不至于这样吧?

于是,基本上俄罗斯在夸大了乌克兰损失(保守除以2,大胆点除以3)的同时,真实交战以距离较远的火力打击为主且打的极其保守,基本不脱离阵地,然后防御零星的乌克兰突击力量,抓了点俘虏。

双方交换比基本就是1:1.5。

user avatar

我个人的估计。

战争会持续到让乌克兰整体倒退二三十年。

持续到乌克兰完全无力束缚国内局势,完全无力干涉乌冬任何行为,完全无力去考虑克罗米娅为止。

到目前为止,战争局势一直都只是控制在俄罗斯手中。

俄罗斯的目的就是拖垮乌克兰,

而不是占领乌克兰。


2月25日我的回答中已经说过这个原因——

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弊端远远大于利益。

战后的重建,

舆论的控制,

反对派与亲美派将来搞事如何解决等,

这些事情都远远比占领乌克兰所获得的利益大。


中国也提出过“穷统台湾”,本质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目的也差不多。

通过战争完全摧毁乌克兰的经济、民生、军事潜力等,

随便你乌克兰加入欧盟,让乌克兰成为欧盟拖后腿的存在,

这是阳谋。


俄罗斯必然是持续保持战争状态,依靠战争状态“合理”的慢慢毁掉乌克兰的生命力,

当将来撤军的时候,留个欧美或者说欧盟一个残破的,经济民生全部完蛋的乌克兰。

一个足够的虚弱的乌克兰无法对乌冬造成任何影响,

足够虚弱的乌克兰会成为不断依靠“大义”要求欧盟输血的存在,

而不能对俄罗斯将来的战略进行任何的妨碍。

这样的情况导致的战略价值会远远超过强行占领乌克兰。


基本上,这就是普京的意图。

所以,战争必然会继续持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