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圈律所(比如中伦金杜环球)招生比较青睐哪些学校(国内外)?

回答
想进红圈律所,比如中伦、金杜、环球(这三家是常说的“红圈”或“顶级内资所”的代表,虽然也有其他优秀的律所),确实对学校背景有一定偏好,这几乎是所有顶尖律师事务所的普遍规律。简单来说,它们青睐那些在中国大陆法学院教育体系中享有盛誉、学术实力强劲、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的院校。同时,对于国际化的视野和海外的教育背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院校方面,红圈律所的主要偏好可以这样细分:

第一梯队(头部中的头部):
中国政法大学(法大):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政治法律类大学,法大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底蕴和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毕业生在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多个领域都有扎实的根基,而且很多毕业生都对诉讼和非诉业务有着深入的理解。红圈律所里,你会发现很多从法大出来的优秀律师,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色。法大尤其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实务能力的律师方面有着良好的声誉。
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清华): 这两所综合性大学在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上自然不必多说。北大法律学院历史悠久,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走在前列,其毕业生往往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清华大学虽然法学院相对年轻,但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对交叉学科的重视,其法学院发展迅猛,毕业生同样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它们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 人大在法学特别是民商法、经济法等领域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其法学院一直是国内顶尖的法学院之一。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在法律实务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很多在红圈律所的高级合伙人或资深律师都来自人大。它们在培养理论扎实、实务能力强的律师方面表现突出。
西南政法大学(西政): 西政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西南地区政法类高校,在法学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在刑法、民商法等领域,其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尽管近年来整体排名略有波动,但西政依然是培养优质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许多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和资深律师都出自西政。

第二梯队(实力强劲且受青睐):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 这些高校的法学院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复旦大学: 在民商法、国际法等方面实力不俗,毕业生往往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和国际视野。
上海交通大学: 近年来法学院发展迅速,在知识产权、金融法等领域有突出表现,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
华东政法大学: 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政法类高校,在培养具有扎实法律功底和良好实务能力的律师方面一直享有盛誉,尤其是在民商法等领域。
吉林大学: 法学院历史悠久,在民商法、经济法等领域实力雄厚,拥有众多资深法学家。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这些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同样实力不容小觑,在不同法律领域都有特色,毕业生整体素质较高。

在评估国内院校时,红圈律所会综合考量以下几个因素:

1. 学术声誉和排名: 法学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权威排名,以及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
2.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多少知名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
3. 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 课程是否前沿、是否兼顾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4. 毕业生整体素质: 过去毕业生在法律行业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发展潜力。
5. 校友网络: 强大的校友网络在律所内部也能提供支持和资源。
6. 在校期间的表现: 即使是同一所学校,GPA、科研经历、竞赛获奖情况等个人表现也至关重要。

国际院校方面,红圈律所也越来越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内顶级律所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处理跨境业务能力的律师。因此,它们对以下类型的国际院校毕业生也比较青睐:

全球顶尖法学院:
英美法系国家: 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LLM项目尤其受欢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等。这些学校的法学院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毕业生往往拥有扎实的英美法基础、优秀的英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其他国家和地区: 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顶尖大学的法学院,以及欧洲一些在特定法律领域(如欧洲法、国际商法)有优势的院校。

拥有高质量LLM学位的毕业生: 对于国内法学院的毕业生,如果能在上述国际顶尖法学院完成LLM(法学硕士)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通常会大大增加其在红圈律所的竞争力。这不仅证明了其在国际化法律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能力,也表明其具备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潜力。

具备双语能力的毕业生: 无论是国内院校还是国际院校毕业,如果能流利掌握中英双语,并且在学术或实践中能展现出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会非常有优势。

在评估国际院校背景时,红圈律所会关注:

1. 学校的国际声誉和排名: 尤其是在全球法律教育领域内的认可度。
2. LLM项目的专业性和含金量: 是否提供了扎实的英美法体系训练,或者在某个特定法律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3. 个人在海外的学习表现: GPA、论文质量、教授推荐信等。
4. 是否具备法律从业的国际经验: 例如在海外律所的实习经历。
5. 语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这是处理跨境业务的基础。

总结一下,想进入红圈律所,学校背景是一个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它们青睐的是那些在教育质量、学术声誉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的国内外高校。但同时,在校期间的个人努力,如优异的成绩、丰富的实习经历、优秀的英语能力、参加法律竞赛获奖、撰写有深度的学术论文等,都能够显著提升你的竞争力。毕竟,顶尖律所最终寻找的是那些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水平法律服务,并且能为律所带来长远价值的法律人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劝你不要去环球!

上海读研的三年期间,在金杜、中伦、环球、德恒和盈科,都有过实习经验。有两家律所(一家为排名靠后的红圈所,懂的都懂)在研三的阶段给我发了offer,其中一家提出只要我拿到三方就可以直接签,另一家是已经签了三方,但现在很幸运地在落户最后阶段被对方违约。本文主要分享本人律所留用遇到的巨坑,也希望大家能够避免,律所面试与实习的相关经验可私聊。


这家红圈所工作机会的失去,虽然对我造成的损失很大,走应届生的落户肯定是没希望了。但是,我还是很开心自己解脱了,因为这个团队合伙人的做事和说话方式都非常地不可理喻。在谈实习工资以及正式工资的时候,她说给的是平均水平(其实是全所最低),而且说团队工作量不大,不可能给两万俱乐部那样的高工资。但实际工作的时候,不仅白天不让你的任务有间歇,晚上也是经常加班到最后一班地铁,甚至回去还要加班到一两点。虽然我对这种工作强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在想来,她是怎么好意思用最低工资来这么压榨别人的劳动力的。据我所知,正常团队不会如此控制你的工作节奏,即,在一个任务完成后,即使是布置法律检索也要让你不停歇地工作,每天都要完成很多项任务,而不会有一项大任务允许你做多天。


工资这些,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可能都还可以理解的,只是现在回顾后觉得当时忍受得也有些许委屈罢了。接下来,仅提出最近两次事件,来看看前文说的“这个团队合伙人的做事和说话方式都非常地不可理喻”。


某天上午我被布置任务123,完成第三个任务刚好十二点多,我汇报工作成果后,看她在办公室,也没有再提其他工作任务,等了几分钟,就说自己先去吃饭了。在我去吃饭的路上,被微信批评一通,说其他同学吃饭都是会先请示的,合伙人说能去吃饭才去吃,我的这种行为很有问题......第二天,我问给落户材料盖章能不能请半天假,但她很生气地说,在律所工作,有的人爹妈死了都请不了假,很多人身体不好该做手术该咋样咋样都捏着病假单不请假,有的人自己要死了或者奔丧什么的都请不了假...... ​​这些都是最近发生的,以前的在此也不多赘述了。总之,经常怀疑我为了吃饭不好好工作,为了下班不好好工作,即使我把工作放在前,做完才会去吃饭,她说可以下班了再下班,她还是诸多不满意。遇到这种不仅是对你的工作成果,而且对你的生活作息各种都要掌控的人,个人觉得还是避而远之,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努力在她面前多么地一文不值,可能120一天十四个小时,她也不想给你发工资。


因为这个律所实习,实在是耽误了我的秋招和春招以及落户,我还为此拒绝了其他至少三个offer,只能感叹自己太傻,但是也不想更多法学应届生受伤害,写此文谨提醒大家,在找律所留用的时候,不仅要看律所的平台,更好看合伙人的人品,不要被pua欺骗。

(见到帖子有人看到了,我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经历是我闺蜜的亲身经历 ,为了帮她顶一下才复制她自己写的内容跟在了这个回答下面。另外曝光一下,签三方前假意留人、落户最后时点违约的pua大师是环球律所刘旭园,遇到需谨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进红圈律所,比如中伦、金杜、环球(这三家是常说的“红圈”或“顶级内资所”的代表,虽然也有其他优秀的律所),确实对学校背景有一定偏好,这几乎是所有顶尖律师事务所的普遍规律。简单来说,它们青睐那些在中国大陆法学院教育体系中享有盛誉、学术实力强劲、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的院校。同时,对于国际化的视野和海外的教.............
  • 回答
    红圈律所(通常指国内顶尖的几家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如君合、杰锐、环球、信风、嘉源等)的合伙人之路,绝对是一场关于耐心、能力与机遇的马拉松。想要“熬”出头,并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待够年限,更是要在这条路上不断证明自己。一、合伙人之路的“熬”时长:一个数字与无数变量的博弈笼统地说,红圈律所从初级律师(通.............
  • 回答
    这确实是许多法律界新人,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们,普遍会遇到的一个现实困境:毕业后的全职实习律师,在绝大多数非“红圈所”的律所,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而且这种现象似乎是行业内的“潜规则”,无论律所规模大小,都难以幸免。说起来,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律行业的几个核心特点和现实情况。让我来仔细说说,尽量把.............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想了解自己的背景是否足够进入外资律所或红圈所的心情。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够不够”的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律所、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招聘季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我尽量从多个维度给您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确您提.............
  • 回答
    好,我来跟你聊聊我这位朋友,一个曾经扎根在红圈所非诉业务多年的律师,最近转战到诉讼这一块儿的经历和感受。说实话,他跟我吐槽的时候,那叫一个五味杂陈。首先,从“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前在非诉领域,我这位朋友总是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他做并购,做投融资,接触的都是大公司、大项目,客户通常是企业的高管、财.............
  • 回答
    君合作为中国顶尖的律师事务所之一,被称为“红圈所”,选择参与《令人心动的Offer》这样一个综艺节目,其背后的考量是多方面的,并且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品牌宣传行为,而是集人才招募、品牌建设、行业影响力提升、以及企业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战略性举措。一、 核心目的:顶尖律所的人才.............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得先知道“红圈”和“非诉”在法律界的语境里代表着什么。“红圈”,通常是指那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综合实力极强、客户均为顶尖跨国公司或大型本土企业的中国顶尖律师事务所。它们往往在处理跨境交易、并购、知识产权、资本市场等高端、复杂、标的额巨大的业务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进入这些律所,意味着.............
  • 回答
    我之所以选择离开红圈律师事务所,并非因为对工作内容本身产生厌倦,也不是对律所的整体运营模式有根本性的不满。红圈律所无疑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平台,在某些专业领域内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声誉,我也在这里获得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然而,促使我做出这个艰难决定的,是几个我个人认为在职业发展和生活平衡方面,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这绝对是很多法律系毕业生纠结的“三岔路口”。红圈所、公司法务、公务员,这三个方向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挑战。让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1. 目标:冲击“红圈所”——律师的金字塔尖“红圈所”这个词,在法律圈里就跟“大厂”在互联网圈里一样,代表着顶尖的专业水平.............
  • 回答
    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法硕应届生,面临“红圈资本市场部”和“公务员”这两条看似截然不同的道路,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选择。别急,咱们一点点剖析,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我尽量把话说透,让你心里明镜似的。先说说“红圈资本市场部”。“红圈”这个词,在咱们法硕圈里,基本就等同于国内最顶尖的那批律师事务所,比如我们.............
  • 回答
    好,如果你是国内某所二本院校的学生,目标是进入红圈所(通常指代国内最顶尖的几家律师事务所,比如君合、海问、中伦、通力、金杜等,虽然“红圈”这个说法并非官方,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这需要你付出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努力、更清晰的规划,以及一点点运气。下面我来详细说说,.............
  • 回答
    .......
  • 回答
    “红圈所”,也就是那些在各自专业领域内享有盛誉、客户评价极高、并且常年占据行业头部地位的顶尖律师事务所。想要踏入这些“红圈”大门,绝非易事,它需要的是一套近乎完美的“组合拳”。首先,学术背景是基石。最直接也最硬核的敲门砖,莫过于来自国内顶尖法学院的优异成绩。这意味着你在校期间不仅需要门门功课优秀,更.............
  • 回答
    要让一所大学跻身“红圈所”(通常指那些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综合实力拔尖,如C9联盟高校的行列),这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升”,而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再造和品牌塑造。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力求真实、具体,如同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或资深教育学者娓娓道来。.............
  • 回答
    磨剑多年,剑指巅峰:执业律师如何成功叩开红圈所/一线精品所大门在律师行业,有一个名字总能激起无数心怀壮志的律师的渴望——那便是“红圈所”或“一线精品所”。它们不仅代表着行业内的顶尖荣誉和资源,更是无数年轻律师梦想的终点站。然而,从一家普通律所跳槽到这些金字塔尖的机构,绝非易事,更像是一场精密的战役,.............
  • 回答
    法硕(非法本)考生想要敲开红圈所(指国内外顶尖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这事儿,说难吧,是真的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戏。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看。首先,得明白红圈所看重什么。红圈所之所以叫红圈所,是因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极高的声誉和业务量,代理的都是最复杂的、最赚钱的交易和诉讼。这也就意味着.............
  • 回答
    在法学圈子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法学生对“红圈”院校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校崇拜,背后蕴含着更为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种“红圈情结”,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红圈”。在中文语境下,尤其是在法律界,“红圈”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法学教育领域长.............
  • 回答
    “红圈”这个词,在法学界,尤其是针对法硕毕业生而言,通常指的是我国最顶尖的几所法学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院四系”再加上一些其他在法学领域声誉卓著的院校。如果说普通院线法硕,这里的“普通院线”可能需要辨析一下,是指非211、985院校吗?还是指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律专业?这两种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咱们先不.............
  • 回答
    你指的是哪一个证明呢?请你提供证明的文本或者图片,我才能帮你分析红圈中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一旦你提供了证明内容,我会仔细阅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红圈中的结论:1. 证明的前提条件和已知信息: 首先,我会明确证明的起始点是什么,也就是你已经知道的或者被假定为真的事实。2. 所使用的数学原理或定.............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关于武汉大学小语种本科加上国际法学硕的背景是否能敲开“红圈所”的大门,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能”或者“不能”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红圈所”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法律圈,“红圈所”通常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地区有着最顶尖声誉、最强业务能力、最长历史积淀和最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