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好多关于上海疫情的负面消息,那么现在上海疫情真实情况什么呢?

回答
上海的疫情情况,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要说“真实情况”,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疫情发展、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经历,都会让“真实情况”呈现出多面性。

回顾过去的严峻时刻:

在2022年上半年,上海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那一轮疫情,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传播速度极快,而且很多感染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为了遏制病毒蔓延,上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全市范围的封控管理。

大规模核酸检测: 几乎每天都有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从早上就开始,持续到中午甚至下午。小区、街道、单位,大家都自觉或被组织地参与。
封控管理: 居民被要求足不出户,生活物资的供应成了大问题。初期主要依靠政府组织的配送,后来也逐步放开了一些线上购买渠道,但运力常常饱和,等待时间很长。团购社区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大家互相帮助,共享资源。
医疗挤兑与就医困难: 很多医院暂停了日常门诊,只接收急诊和发热门诊。一些非新冠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在当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孕妇、透析病人、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他们的就医之路也充满了挑战。
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情绪波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消息真假难辨,在封控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焦虑、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是普遍存在的。
基层工作者的辛劳: 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医护人员、民警,他们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成为了城市运转的基石。

疫情后的常态化防控: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变化,上海的疫情管理模式也从大规模封控转向了常态化防控。

常态化核酸检测(已取消):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但随着政策调整,这种要求已经基本取消。
健康码和行程码: 这两种码在疫情期间是出行的重要凭证,但现在也已经不再强制使用。
重点场所的常态化防护: 在一些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高风险场所,可能仍会有一定的防疫要求,比如佩戴口罩。
疫情监测与应对: 上海依然在进行疫情的监测,一旦出现疫情苗头,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流调、隔离、区域管控等措施,但规模和强度与之前的全员封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疫情对上海的经济、商业、文化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恢复和重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人在疫情中经历了职业变动、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切实的、影响个人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会有“负面消息”?

“负面消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过去那段艰难经历的记忆,以及对当下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变化的关注。

1. 历史记忆犹新: 封控期间的种种不便、困难和对生活的影响,是很多人共同的经历,这些记忆不会轻易消失。
2. 信息传播的特点: 在信息时代,负面信息和个案往往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地区的某个问题,很容易引起全国甚至全球的关注。
3.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即使现在防控措施已经大幅优化,但大家对病毒是否会再次大规模爆发、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仍然存在一定的担忧。
4. 政策调整的伴随效应: 任何政策的调整,都会带来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这些新的情况和挑战,也可能成为被讨论的焦点。
5. 经济复苏的压力: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复苏情况备受关注,任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会引发舆论的关注。

总结来说,上海现在的疫情“真实情况”是:

疫情本身已进入低流行状态: 和全球大部分地区一样,新冠病毒已经不是我们最初面对的那个病毒,虽然传播性强,但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降低。
防控措施常态化、精准化: 不再是“一刀切”式的封控,而是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措施。
社会生活基本恢复: 大部分商业活动、文化娱乐、交通出行已经恢复正常。
公众健康意识依然重要: 尽管没有强制要求,但很多人仍然会自觉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这是疫情留下的习惯。
对未来的关注仍在: 人们会关注病毒的变异,关注全球疫情的动态,也会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

所以,当听到关于上海疫情的消息时,需要辩证地看待。过去艰难的经历是真实的,现在恢复常态的努力也是真实的。负面消息的背后,可能反映了部分人的担忧、对过去的记忆,或者是具体事件的放大,但不能完全代表现在上海的整体状况。真实的情况,是经历过风雨后的恢复,是常态化防控下的前行,也包含了对未来潜在风险的警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看到群里个新消息,居民自己搞的团菜团肉也不让团了,还威胁说谁组织谁负责,出现疫情传播要追究法律责任。

说的好像老百姓很喜欢团菜似的,但凡居委能把物资保障好家家户户有东西吃,谁吃饱撑着搞团购?以为团购很轻松很开心?这个通知一出,群里就有热心的组织者吓的不敢组织了。又没有物资,又不让你自己搞定,等饿死吗?部分热心的居民帮你们居委解决了这么大的买菜难问题,感谢没有一句,还放狠话,呵呵呵呵。

=============

我们这边出新规定了,现在团长必须报备了,不报备你团了也没用,货物不让你进。团长需要承担上面贴的这种公告里面提到的法律责任,报备之后真出了事可就要背锅了。弄得几个热心居民心里又凉了一截。我估计上海各个小区现在都是这个规定了。

群里有人转发的其他团购的新规定:

1 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

2 卫生处理消毒作业报告单

3 送货人员信息包括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及行程码

我是真的服,现在也不知道团的东西还能不能到了,老百姓吃饭饿肚子都可以不管,就是要抗疫。为了抗疫,什么都要让步,啧啧啧

=================

4.9更新 前天团购的昨晚没来,说进徐汇区需要徐汇的特别保供证明,其他区的保供证明还不行。他们看看能不能尽快办下来。。。。。这都啥时候了,物资这么紧缺,还嫌民众不够焦虑是吧。

我们团的水果成功的被jw以没有消杀证明被拦住了。呵呵呵。

我们团的鸡蛋也已经说了进不来了,就堵在徐汇区外面,所有的谣言都成真,你不服还真的不行。

群里看到昨晚九亭在闹了,还出现了0元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事情影响太大,昨天凌晨京东生鲜开卖了,可以预定,主播说11号开始配送。这算是这阵子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

4.10更新

徐汇被封了,各家各户贴封条,7天内有阳性的楼要锁铁链。

我寻思着把消防通道用铁链锁死,这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方法啊,要不要打个119让你们去刚啊。

我们自己团的依然进不来,反正就说你没有消杀证明,佛了佛了。但是jw团的倒是到了,行吧,反正现在有的吃就行,不挑。但是jw团的马铃薯发芽,花菜发霉。。。这个倒是手续齐全的?

================

4.11 更新周边小区焊了个大铁门,我们的小区据说也焊上了,看着群里发的视频,我血压就上来了。

京东的保供,前面说的天花乱坠“只要你能拍就能送”,然后我的保供从13号配,变成了14号,今天直接变成了24号。。。微博都已经开骂了,你甚至一开始就别说“保供”,别拍胸脯说“我可以”,大家可能还没这么生气。给人希望又亲手掐灭,这种做法除了给自己招黑,没有任何好处。

===============

4.14 更新

3月底买的京东终于到了一件,真是谢天谢地。

前两条居民因为团购东西和居委发生过一次极为激烈的争执,到后来警察都来了才阻止了这场纠纷。之后居委貌似没有再阻拦我们团购了,团购也都顺利进来,现在除了缺少能补充维c的水果,其他物资都比较充裕了。

昨晚听到了永康街道的录音,有点触动到我,其实基层居委和居民的利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战线上的,但是恰恰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防疫政策和要求,把居民和基层居委逼到了互相对立的状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

4.16更新

水果也团进来了,看来那天小区居民和居委吵到110过来影响确实很大,现在团购没太多阻拦了。虽然现在水果贵到离谱,但是没办法,终归得补充点维生素C不是?

前几天还义愤填膺,心态不好,天天找人抱怨,小群里要跟着一起狂喷,这几天已经没什么想法了,可能已经失望透顶了吧。

user avatar

再给个正能量的消息


这能量太正了,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了,大家慢慢消化。

user avatar

平缓悲愤的情绪后,我的发小发声了,以下是事情的详细经过:






分界线…………………………………………



发圈的是我发小,他父亲是一位非常善良、可爱的叔叔。我还记得年少时我和发小在他家中玩耍,弄得他家乱七八糟,他爸不仅没有生气,还叫我一起吃他刚买回来的烧鹅。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时,除了震惊就是悲愤,我根本没有勇气看下去。我不知道该评论什么、该做什么来安慰他。


可当我鼓足勇气看完后,我好像明白他的用意了。麻烦各位帮帮我,转发扩散出去。

对了,回到题目。

真实情况就是: 一塌糊涂。

user avatar

我们小区到现在就发了一次物资。

那天晚上刚传出“谣言”要封城的时候是半夜11点,我跟老婆说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要买菜,然后我披上衣服就下楼了。我家门口的马路上5家菜店就一家开着,我进去的时候人还不多,我马上横扫货架,拿了400多块钱的菜(当时还是正常物价水平)往车后备箱一扔,直接冲到爹妈家把爹妈叫起来给了一部分,第二天继续横扫。

之后物价疯长,新闻上号称“暖心满满”,但据我所知,小区里很多老人快没吃的了。

到了今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下楼拿抗原的时候和发抗原的几个老阿姨(目测都超过60岁)说,你们拿着喇叭在下面一栋一栋楼的叫,发个抗原发一天,你们哪来的效率?(“5号楼的居民!!!下来拿抗原了!!!”“5号501!!!你还没有拿抗原!!!下来拿抗原了!!!”)”。我说你们应该每栋楼找一个楼组长,然后老阿姨说楼组长都年纪大的,我说我知道,你就找个热心的年纪轻的,让这个人建个群,把每栋楼的负责再拉一个群负责给这帮人传递消息,实在找不到的都不愿意的楼你们再逐个击破。

然后老阿姨说你去说,你去和居委的人说。我说人呢?居委会主任都退群了,我找谁去?

然后老阿姨把我带过去,里面竟然坐着20多个年纪轻的在分抗原,我把话重复了一遍(期间各种被打断),然后说,你懂什么?!我们这是按照上面的意思干的!你愿意人家不愿意!我说你别急,我是这里的居民我不是你的敌人,我还有菜,但我们小区年纪大的多他们怎么办?对面好几个人对我群起攻之,管好你自己!谁让你出来的!你是人力资源你了不起啊!这是群众工作!我说我干了7年的群众工作,和居委会共建我也老做了,你们为什么要把群众当戆卵?!不行我来干!我去拉人,你们只要说一声啊!对面说你走!这里没你的事!我每天早上3点就起来了!你还在睡觉!没有物资回去等着!你管好你自己!

我说如果你们人手不够你们说啊,我可以干啊!然后就有人直接无视我这话,说那你有时间你当志愿者啊!我说我干啊!你不要我啊!他说你走你走!我说我真的干啊!他说让你走没听见吗?!

我说你别这样,我在这里住了25年,这里是我家!

然后一个眼镜男拍案而起,我在这里40年!

我直接怒了,我说你放什么屁?!这小区是96年建成的,你哪来的40年?!

然后一个大白把我推出来,嘴里还嘟嘟囔囔,那你当志愿者啊,你有空你当志愿者啊…


回到家,我和老婆说,上海这帮基层真的烂透了。老婆问我怎么办,我说怎么办?!

等中央,等解放军!!!

user avatar

基本上你在知乎 b站 微博很难直接看到来自民众一手消息,甚至知乎主流舆论还是在赢,但询问自己在上海的朋友和同学说存粮告急,居委和市民热线的电话都被打爆了,甚至有很多打给派出所要求帮忙,理论上现实困难的绝不在少数,他们用尽办法解决生存问题,难道没想过在网上吐槽吗?

然后我看到微博是这样的

而b站给我推荐是这样的

我只能说,respect

user avatar

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不知道能不能发上去,你们看得到的就凑合看吧

太烂了,说实话,上海这波疫情防范做的让人非常非常失望

介绍一下自己,88年,上海本地人,如果有人要喷政府政策,我们夹道欢迎,要喷一起喷,你喷一下,我喷一下,这样才能引起更高层的重视,但你要因为前些时间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喷上海人,那我扇你几个大嘴巴子,然后请你出门左拐,都什么时候了还被人带节奏。

咱们说说一开始的吴女士行为,我那晚看了吴女士说的上海有5个度,上海的力度、速度、精度、温度,老百姓自己能感受到的幸福度。我看完了之后,摇了摇头,结果第二天我们小区就被封了……

我不知道她是顶着什么压力或者看到了什么虚幻的东西才能说得出这种话。我觉得应该让这种领导体验一下抢菜,现在5个度我自己完全完全没有感受到,我也说一下目前为止上海这里的老百姓能感受得到的另外5个度吧:

饥饿程度、无助程度,危险程度,混乱程度,无望程度。

先说第一个度:饥饿程度

这次的深圳抗疫在我眼里是空前成功的,和上海完全是俩种情况,就算现在的上海学深圳进行封城,也晚。那深圳在抗疫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是优于上海的呢?

答案:物流

在全民封闭的时候,物流会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深圳封城不封物流,据说每天还有2个小时左右让居民出们进行采购,让居民们哪怕封闭在家,也绝对不愁吃,保障了生活,自然不会有任何怨言,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从古至今,几乎所有出于老百姓的混乱都源于饥饿。

反观上海,因为外卖小哥出现了阳性,就关闭了大多数物流,导致现在其实很多住户都出现了节食的情况,从一天3顿并到一天2顿,泡面吃完,面包吃光,抢菜抢不到,团购也马上关了,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了。

关闭大多数物流绝对是错误的举动,也绝对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A公司的外卖小哥阳了,A公司干脆关闭外卖业务,到时候说起来“上海的疫情和我们公司无关,你看,我们很早就关闭外卖业务了!”遇到问题要解决,还不是逃避,你们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行业,没问题的时候你们做的风生水起,享受着2500W人带来的行业福利,现在一遇到问题马上关门,我也真是无语了。

因噎废食!

第二个度:无助程度

我说个真实案例吧。

我妈住在A小区,4月1号的时候,邻居说自己阳了,但4月2号-4月4号的这段时间的每一天,上海发布里面都没有我妈A小区,直到4月5号的上午,我从上海发布官微里面看到了“4月4日核酸结果”,里面写着我妈的A小区。

我不知道政府到底要隐瞒什么,上海发布的信息已经在很多老百姓这里变得不可信了,今天验出来几万个阳性,为了不引起社会恐慌,所以才分摊到每一天来进行发布吗?这样的发布有什么意义?前段时间还爆出了录音,健康云的信息结果和防疫办的结果不一样,明明健康云上是阴性,结果打电话通知你阳了。

请问连公信力那么强的机构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老百姓到底应该相信谁,需要帮助的时候到底应该去问谁。

第三个度:混乱程度

情况不讲了,直接举例子。

TMD这种人,就应该枪毙!有些人都已经没吃的了,有些人还拿捐赠物资进行买卖,真的是太过分了


一想到这里真的是太气人了,另外两个度不写了!就这样!

user avatar

最近我看到最多的消息,就是上海辟谣,多到什么程度呢?





一场疫情,上海都辟多少次谣了,这让我深感诧异:其他城市出现疫情的时候,也没到这种天天忙着辟谣的地步,你们上海是有多受针对?敢情全国网友每天啥事都不用干了,就忙着给上海造谣?


如果你愿意去看看上海的辟谣集锦,你就会发现很多他们曾经辟过的谣,最终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


像“上海封城传言不实”这种,更比比皆是。你说他不是在辟谣吗?是的,他的确在辟谣,只不过谣言是上海封城7天,现在远远封了不止7天。





我想说,到这种时候了,上海似乎还不明白人们想要什么,是上海的脸面吗?是上海领导忙着在哪开会吗?是上海经济有没有落下吗?


都不是,外地的人们只想知道“上海的新增确诊数量什么时候能够下降”,“每天新增确诊两万多的上海什么时候才会出现高风险地区?”,“能不能别让上海人往外跑了,管管好行不行?”


而上海本地人也保留着疑问,“自己身边有没有阳性患者,有没有送去隔离了?”、“自己阴性的报告还真实吗?”、“居委会什么时候才会把物资送来?”、“听说马上靠自己团购菜也不允许了是不是真的?”


现在这状况,整体就两个字,“撕裂”。





因为听说上海有一些小区已经不让团购了,说团购有风险会传染病毒。于是我就去带话题搜了一下#上海买菜#,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未找到相关结果。


这得是多在乎面子才会做出这种事,又不发菜又不让团购,你让别人吃什么?空气吗。


这是算彻底解决了“上海买菜难”的问题,还是算辟谣了“上海买菜难”的问题?





上图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张照片,从拍摄视角看拍摄者应当是楼上的小区住户。5分精力宣传,3分精力用来控评,还有2分防疫……能防得好,能顾及到所有人那才叫离奇!我就纳闷,上海的面子工程,这么重要?


今天上海还有个消息,是上海网络辟谣发布的,说“武警将接管上海社区”消息不实。我说实话,要不是他们辟谣,我都压根不知道这事儿。






我不知道上海官方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或者说,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有谣言不断?


太简单了,因为主流媒体集体失声。


之前武汉疫情,郑州水灾,各种官方媒体调查的调查,赶往前线的赶往前线,但现在呢?他们不是集体哑了,而是退缩了。


我注意到这个现象在刘学州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似乎发现只要成为一线发言人,那么多少必然会伴随着一些不准确的消息,比方他们采访某个人,又怎么能完全保证对方说的是真话呢?


于是减少采访,甚至干脆不采访了,让大家自己传播,再等事情发酵,等官方回应,这时候站出来发一个总结性的新闻,皆大欢喜,再错的问题,也错不到媒体身上来。


所以媒体不说话,身处其中的网友只能自己发声,于是声音多了,谁知道其中夹杂了哪些牛马蛇神?可没有声音行吗?又绝对不行,这像“让子弹飞一会儿”一样,子弹飞出去都把人打死了,这时候讨论结果,意义已经微乎其微。


上海疫情,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飞到现在每天新增两万多确诊,飞到现在累计确诊13万,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超过19年武汉疫情,我们还是听不到任何主流媒体的声音。


运20抵达上海,2000多解放军出动,难道接下来不应该是主流媒体去采访去争相报道他们到来的意义,原因,目的吗?结果什么都没有,所有事情到了魔都,仿佛石沉大海,销声匿迹。


因此我在标题里说,不是很相信上海。





这是今天上海的消息,确诊13万,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


反观吉林,现在疫情已经逐渐控制下来了,昨天吉林新增了1000多例确诊,累计确诊3.7万,只是上海的零头。可6天前,吉林的重症率就已经达到了3%。注意,是3%,而不是3个。





香港连重症率都不用说,你们直接看死亡率就够了,甚至我都一度怀疑上海和香港感染的不是同一种疫情。




更关键的是,连香港疫情都开始控制下来了,昨天新增确诊989例……


你说我们拿什么相信上海,健康云阳性作假的又是不是你们?


好了,就这样吧,昨天的文章已经被删,今天再多说两句恐怕也要凉凉。


也不谈什么如鲠在喉了,我就想问问上海最初那批坚定说不会封城的人,现在过得还好吗?菜还够吃吗?别误会,我不是嘲讽你们,只是我真心觉得现在上海说“食物已经不够”的人太多了,没有团购的家庭甚至连菜都买不到了,上海的配送和协调能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所以才冒昧的再提一下,毕竟我相信,哪怕你是个物资充足的上海人,那么你的朋友之中也一定存在就快没饭吃的上海人。


上海人不必觉得我在诋毁你的精神寄托而私信骂我,说实话我也没那功夫,就当我是为了上海疫情早点好转,其他城市跟着早点放开的利己原因在吐槽吧:希望上海封控小区里的每个人都能有饭吃,希望上海的领导把头从沙子拿出来做点该做的事,希望上海的媒体承担起媒体应有的责任……




我的公众号是“竹不倒”。

user avatar

是的,我新冠中招了,然后被通知拉走去方仓隔离,现在我在一辆公交车上通宵了,一同通宵的还包括我的一家五口…

将近凌晨3点,我在公交车上很愤怒地敲下这些文字:26号老父亲开始发烧抗原测试阳性,打120,疾控办,12345,居委都在推脱,等消息,等通知。29号全家自测抗原阳性,核酸复查4号通知阳性,一直到8号,都没有人把我们拉走。好,我们自己自愈,今天复测抗原全部转阴,全家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然后居委通知我们七点拉走集中隔离,7点等待,8点发车,十点半到达南汇方仓入口,然后就开始无尽的等待。从上车开始,告诉我们因为照顾我们一车老小去的是7km附近最好的区方舱。实际呢,拉到了观海路传说中抢饭的南汇方仓,十点半到达观海路一直无法进入方舱,等到了现在,凌晨3点。告诉我们方舱已满,现在没法进入,因为没有接到回去的通知也没法回去,一堆人仿佛被遗弃,丢在了观海路公交车上。

车上有75岁以上的老人,一岁到两岁的婴儿,打110无法处理,居委,街道,12345要么无人接听,接听的反馈无法处理。很想问问政府,为什么不提前规划方舱资源?为什么转阴了没有给复核核酸要强行拉走隔离?既然没有资源为何要强行拉过来集中隔离??

是的,这才是上海的现状,一个真实的上海的现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