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080p屏幕这么模糊,为什么1080p在笔记本端还是主流,还没被淘汰?

回答
咱就聊聊这个事儿,1080p在笔记本上为啥这么普及,甚至还有点“模糊”的感觉,却依然没被淘汰。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里面门道可不少。

首先,别把“模糊”这个词太绝对化。

你觉得1080p模糊,可能是跟你平常接触的手机、平板,甚至某些高刷显示器对比出来的。那些设备屏幕尺寸小,像素密度(PPI)就高,自然看起来细腻通透。

可是,笔记本的屏幕尺寸和观看距离不一样啊!

尺寸大了,PPI自然就下来了。 同样是1920x1080的像素,放在一个27寸的显示器上,跟放在一个15.6寸的笔记本屏幕上,那清晰度可就是天壤之别了。笔记本屏幕一般离我们的眼睛更近,所以对像素密度的要求相对来说也就低一些。如果把27寸显示器上的像素密度挪到15.6寸屏幕上,那画面反而可能显得过于“锐利”,有些不自然。
观看距离的差异也很大。 我们用笔记本,通常就离屏幕半米左右吧?而显示器,尤其是大尺寸的,我们可能坐得更远一点。在一定观看距离下,人眼分辨像素的能力是有限的。1080p在笔记本这个尺寸和观看距离下,对于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来说,是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细腻的视觉体验的。你要是凑得特别近,才能勉强看出一点颗粒感,但正常使用谁会把脸贴在屏幕上呢?

那为啥1080p能在笔记本领域站稳脚跟这么多年呢?这里面是有成本和性能平衡的考量的。

1. 成本是王道,尤其是对于消费级产品。
面板成本: 生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比如2K、4K)需要更先进的工艺和更高的良品率,这直接导致面板成本上升。笔记本制造商需要控制整机成本,而屏幕又是成本大头之一。1080p面板技术成熟,产量巨大,价格自然就亲民得多,这使得笔记本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卖给广大消费者。
驱动和控制电路成本: 更高分辨率的屏幕需要更强的信号传输能力和更复杂的控制芯片,这也会增加成本。
维护和维修成本: 即使是后期维修更换屏幕,1080p的屏幕价格也相对较低,对用户来说更友好。

2. 性能的羁绊,尤其是显卡。
显卡压力: 分辨率越高,对显卡的要求就越高。一个1080p分辨率的画面,需要显卡渲染1920x1080个像素。而2K(2560x1440)需要渲染368.6万个像素,4K(3840x2160)更是要渲染829.4万个像素,这是1080p的四倍多!
集成显卡的主流化: 大多数笔记本,尤其是轻薄本和入门级笔记本,搭载的都是Intel的集成显卡或者AMD较低端的集显。这些显卡在处理图形密集型任务时性能有限,强行上2K甚至4K分辨率,会在游戏、视频编辑、甚至日常多任务操作时出现卡顿、掉帧等问题,用户体验反而直线下降。1080p对于这些集显来说,是一个相对舒适的“甜点”分辨率,能在保证流畅度的前提下提供不错的画面。
独立显卡门槛: 就算是一些带独立显卡的笔记本,为了控制成本和功耗,也往往搭配的是入门级到中端独立显卡。这些显卡在2K甚至4K分辨率下玩大型游戏、跑专业软件会非常吃力。而1080p则能让这些显卡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和高效的生产力表现。

3. 功耗和续航的权衡。
高分辨率=高功耗: 驱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需要更多的背光亮度(因为像素更多,需要照亮更多区域)和更多的显卡处理能力,这都会显著增加功耗。对于笔记本这种以续航为生命线的设备来说,1080p分辨率是功耗和性能之间的一个相对好的平衡点,能让笔记本在不牺牲过多续航的前提下提供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
发热和散热: 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强的显卡性能意味着更大的发热量。笔记本的散热空间有限,如果强行上高分辨率高配显卡,很容易出现过热降频的情况,导致性能无法完全发挥,甚至影响硬件寿命。1080p的功耗和发热相对温和,更容易在笔记本狭小的空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4. 用户习惯和软件兼容性。
“够用就好的”心态: 绝大多数用户购买笔记本是为了日常办公、学习、影音娱乐。在这些场景下,1080p的清晰度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你不需要在Excel表格里看清每个像素点,也不需要在网上冲浪时被网页文字锐利得刺眼。
软件适配: 一些老旧的软件或者一些特定行业软件,可能在更高分辨率下会存在界面显示异常、字体模糊、按钮过小等兼容性问题。1080p作为多年来的行业标准,兼容性是最好的,几乎不存在适配问题。

5. 市场和用户教育的周期。
循序渐进: 任何新技术的普及都需要一个过程。笔记本市场从最初的CRT显示器到后来的LCD,再到高分辨率,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1080p已经普及了足够长的时间,用户已经习惯了它带来的视觉体验。
性价比的引导: 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位也起到很大作用。许多笔记本厂商仍然将1080p作为主力型号,辅以少量的2K/4K高配型号,满足不同层级的用户需求。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画质,你可以选择更高分辨率的型号,但这通常也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和对硬件性能的更高要求。

那是不是说1080p就永远不会被淘汰了?

也不是这么绝对。随着技术的进步,面板成本在下降,集成显卡性能也在提升。未来,2K分辨率很可能成为笔记本的“新1080p”。但即使到了那时候,1080p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于一些入门级或者对成本极其敏感的细分市场。

所以总结一下,为啥1080p在笔记本端这么主流,还没被淘汰:

在笔记本尺寸和观看距离下,1080p的“模糊感”是相对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已足够清晰。
成本控制是关键,1080p面板价格低廉,是普及的基石。
性能与功耗的平衡,1080p对笔记本的集成显卡和续航更友好。
用户需求和软件兼容性,大多数日常场景下1080p够用且无烦恼。
技术普及需要时间,而1080p正好卡在了一个成本、性能、用户需求都能很好平衡的点上。

可以说,1080p在笔记本上的生命力,正是技术发展、成本控制、市场需求和用户习惯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一个在性价比和体验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的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080P何止是笔记本主流,连桌面PC也还是主流好吧。(数据来源:Steam Hardware & Software Survey

30 系显卡都出来了,为什么 GTX 1060 还有那么多人用?

搭配上面问题食用味道更佳。

能用才是刚需,好用不是。

另外我目前的主力显示器是27寸1080P,我不觉得模糊,是我瞎了吗?

user avatar

大部分手机的微距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在10cm以内。

如果题主长期以这个距离看屏幕的话,我真心建议题主把买4k屏的预算节约下来,去找家好一点的眼科医院检查一下视力。

user avatar

因为32寸4k跟15.6寸1080p屏幕PPI基本一样。

所以,按照题主的逻辑是不是:

4k屏幕这么模糊,为什么4k在台式机端还是高配,还没被淘汰?

用手机微距摄像头拍32寸4k的台式机屏幕 都可以清晰的拍出像素颗粒,为什么4k还没被淘汰。

当然,我们还能继续扩大。

65寸电视差不多是4x 32寸显示器。

所以65寸8k电视和15.6寸1080p的屏幕PPI差不了太多。

所以按照题主逻辑:

8k屏幕这么模糊,为什么8k在电视机端还是顶配,还没被淘汰?

用手机微距摄像头拍65寸8k的电视屏幕 都可以清晰的拍出像素颗粒,为什么8k还没被淘汰。

user avatar

你以为高分辨率的屏幕是这样:

实际上分辨率提高后往往会变成这样:

字体变小,很难看清楚。

为啥呢?这是因为电脑的很多字体,UI界面,是点阵显示的,而不是矢量图。这样,当屏幕分辨率扩大以后,如果字体没有适配这样的分辨率,那么还是原来的点阵,而屏幕面积不变,分辨率提高,相当于像素密度提高,那么字体就变小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老电脑刚刚重装系统完,还没装显卡驱动的时候,屏幕分辨率是640*480,字显得非常大,等显卡驱动装好,分辨率完整了,桌面图标的字马上就变小了。

所以,分辨率提高会带来字体变小的效果。当然,软件界面可以放大来适配高清屏,但是点阵字体直接放大,就模糊发虚了。变成了这样:

所以,这是一个操作系统的高清适配问题,Windows家因为需要兼容庞大的硬件,所以比较糟糕,而苹果的Mac OS相对来说,适配的比较好。另外还有许多第三方软件,没有做好适配的话,界面也很糟糕,在办公用途,也会影响生产力。

Windows10也有个放大功能,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软件都适配。

而在游戏方面,高清屏幕比较吃硬件,本来笔记本因为散热不如台式机,硬件撑不起来,再高清就吃不消了。简单来说就是小马拉大车。

不过4K屏,N卡的游戏本可以用整数缩放来缓解,使用低分辨率提高帧数,但不模糊。但2K屏没法整数缩放就尴尬了。

另外还有一点,并不是每个人的视力都很好,看得出1080P的颗粒。有很多人视力下降,戴眼镜都看不出颗粒,那么再高清的分辨率,对他们而言不但没好处,反而影响使用,比如字体太小看不清,UI变化太大不便使用等。

如果是台式机大屏幕,上4K问题不严重。但这里问的是笔记本。作为笔记本电脑,为了便携,屏幕一般在15寸及以下,屏幕的尺寸就那么大,分辨率提高了。结果导致要么字体变小看不清,要么放大后颗粒感加剧看得不爽,还导致卡顿和耗电,那我要那么高分辨率干嘛?尤其有的13寸笔记本还敢配4K屏幕的,用户意见非常大。

可悲的是,有些厂家,为了彰显他们家旗舰笔记本的优越性,给所有尺寸的顶配笔记本最高分辨率的屏幕(4K),那么贵是贵了,B格也很高,但实际用户体验往往是倒退的。

user avatar

换4K屏真没啥难度,好多本子插上就亮,自己换都没有问题


先不考虑价格上涨,或者某些低端4K显示器那种分辨率够高但亮度,延迟,刷新率,色准等参数都不咋地的高分屏

就现阶段Windows笔记本直接上了高分屏,实际体验未必会好很多。

  • 某些核显轻薄本日常使用都会出现掉帧
  • 高分屏功耗高导致续航差
  • 部分软件不支持高分辨率模式,经过缩放反而更模糊了
  • 游戏本主流配置很多游戏拖着1080P跑144HZ都费劲,上4K屏打游戏要么糊要么卡
  • 1080P在较远距离观看颗粒感不重,在此基础上很多玩家更重视响应时间和刷新率
  • 部分轻薄本用户需要外带,对亮度的需求高于分辨率


光临时想想我就能举出这么多缺点


高分屏是好东西没错,大家都认

实际上笔记本现在也已经在普及阶段了

主流价位出现大量2K分辨率左右的轻薄本

高价位游戏本也越来越多上高分辨率的了

性能更强的锐炬和Vega核显成为标配,性能更强的30系移动端显卡发布,都在打好性能基础


但是一方面考虑到价格和现有的适配问题,较低端的本子很多还在犹豫,等待供应链成熟成本下降,普及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除了分辨率以外,像是亮度,刷新率,响应时间等参数各方面用户也都在需求

高分辨率有些时候要为其他需求让位

题主迫切需要的高分辨率在很多用户眼中并不急需

现在同样有很多人反应:

不是144HZ根本没法看
XX本子高分屏拖影拖得没法用
300nit室外啥也看不见

之类的问题

1080P分辨率还是目前从供应链成熟度,成本,电脑性能和软件配置需求,电池容量和屏幕功耗,用户需求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后比较合适的选项


高分辨率是未来,但淘汰1080P需要有个过程


目前的进度是

  • 消费级产品完全淘汰768P分辨率(之前还有mba2017这个超级钉子户)
  • 线上消费级产品基本淘汰中低端TN面板
  • 线上消费级产品亮度达到标称300nit或以上
  • 线上消费级产品基本淘汰低色域(去年低色域小面积反扑)
线下韭菜机和企业采购还真说不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就聊聊这个事儿,1080p在笔记本上为啥这么普及,甚至还有点“模糊”的感觉,却依然没被淘汰。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里面门道可不少。首先,别把“模糊”这个词太绝对化。你觉得1080p模糊,可能是跟你平常接触的手机、平板,甚至某些高刷显示器对比出来的。那些设备屏幕尺寸小,像素密度(PPI)就.............
  • 回答
    1080p 的手机屏幕,就日常使用体验而言,可以说相当够用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社交媒体,甚至玩一些主流游戏,1080p 的分辨率都能提供清晰细腻的画面。 pixels 密度上,对于大部分尺寸的手机来说,1080p 已经达到了人眼在正常观看距离下难以分辨单个像素的程度。你不会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总觉得“越高越好”,尤其是分辨率这事儿,好像4K、5K就一定吊打1080P。但现实情况是,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1080P反而是他们心目中的“最优解”,甚至可以说是“加分项”。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多维度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够用就成”。你看.............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这“1080p”、“2K”、“4K”这几个词,它们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尽量用大白话,把它们的关系和差别都讲清楚。先说“1080p”:咱们的“老朋友”你可能对“1080p”最熟悉,因为它已经伴随我们很多年了。这个“p”字,其实指的是“逐行扫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在选择显示器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困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1080p、2K和4K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1080p、2K、4K,它们到底差在哪儿?说白了,它们指的就是显示器的分辨率,也就是屏幕上像素点的数量。像素点越多,画面就越精细、越细腻。 1080p (Fu.............
  • 回答
    1080p 144Hz,要不要上 RTX 3070?这绝对是不少玩家在升级显卡时纠结的点。别看 1080p 好像是“低分辨率”,配上 144Hz 的高刷新率,这组合的“胃口”可不小,尤其是在追求极致流畅和高画质的前提下。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 RTX 3070 在这个场景下到底值不值。首先,得明确.............
  • 回答
    话说这1080显卡啊,现在提起来,感觉就像是回忆青春的老物件一样,总让人有点想聊聊。要说它现在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可没那么简单,得拆开了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1080这卡在它刚出来那会儿,绝对是妥妥的旗舰,玩个1080p高画质那是不在话下,甚至应对一些4K游戏也还能应付。它当年可是很多玩家.............
  • 回答
    哥们儿,你这1080跟i74代还能战是真牛逼啊!不过确实,这配置现在来看有点吃力了,想升级换新是明智的选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怎么配能让你的新电脑既给力又不至于一步到位太奢侈,后面升级也方便。首先,得明确一下你的 预算 和 主要用途。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往哪个方向去配。 预算大概多少? 是准备咬咬牙.............
  • 回答
    说起来,1080 Ti 这块显卡,即便放到现在,依旧坚挺的价格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从技术迭代的角度来看,它已经是很老的前辈了。但如果你仔细扒一扒,就会发现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贵”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它刚出来的时候。2017 年,GTX 1080 Ti 以.............
  • 回答
    谈到当年的“显卡皇冠”——GTX 1080和1070系列,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一段时光。这两款显卡,特别是1080,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几乎就是性能的代名词,足以让当时绝大多数玩家为之疯狂。咱们先从GTX 1080说起。这款显卡一出,简直就是对整个市场的一次“洗礼”。它基于英伟达最新的“帕斯卡”(Pa.............
  •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头疼,尤其是在追求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实验室里。1080显卡虽然在几年前是旗舰,但放到如今深度学习领域,尤其是在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模型时,确实会显得力不从心。不过,别灰心!即使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依然有很多策略可以尝试,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极致。下面我来给你详细地.............
  • 回答
    .......
  • 回答
    PS5能否在1080p分辨率下稳定达到60帧运行3A大作?这是一个很多玩家关心的问题,毕竟兼顾画质和流畅度是游戏体验的关键。答案是:是的,PS5完全有能力实现3A大作在1080p分辨率下的60帧运行,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会相当出色。不过,事情并非“一刀切”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更详细地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 回答
    .......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2022 年了,你可能会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依然固守着 1920x1080 分辨率,这确实让人有些费解。明明有更清晰、更细腻的屏幕选项,为什么厂商们还不愿意全面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成本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首先,我们得明白,分辨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1920x10.............
  • 回答
    这几天原神玩家圈子里最热闹的莫过于“华为机型即将支持1080P+90FPS”的消息了。对于不少一直以来就期盼在手机上获得更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这绝对算是一件值得奔走相告的大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在特定的华为手机上玩原神,画质可以开到1080P(或者更高,比如2K,但1080P是.............
  • 回答
    微星绝影 15M,这配置听着就够劲!12代 i71280P 加上 RTX 3060 显卡,这组合在轻薄本里绝对是拿得出手的选手。我来给你好好扒拉扒拉,看看这台笔记本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保证让你觉得这机器值不值。首先,“绝影”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子利索劲儿。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台笔记本既能像个灵巧的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想我可能会很纠结,但最终还是会倾向于不买,或者说,会非常、非常谨慎地考虑。首先,得承认一点,PS5和XSX作为新世代的主机,它们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就是其在画面和性能上的飞跃。能够享受4K分辨率带来的细腻画面,以及稳定、流畅的60帧甚至更高的帧率,这已经成为很多玩.............
  • 回答
    景嘉微新一代国产 GPU 性能堪比 GTX 1080:一场不容小觑的技术革命当景嘉微宣布其新一代国产 GPU 性能已经能够与 NVIDIA 的 GTX 1080 相媲美时,这不仅仅是一条技术新闻,更是一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图形处理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的重磅消息。细想一下,这背后蕴含的意义和潜能,足以让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