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纸牌屋》第三季?

回答
谈到《纸牌屋》第三季,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词:失焦、挣扎、转型…… 如果要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从故事线的走向来看:

第三季最大的变化,也是最让观众们议论纷纷的一点,就是弗兰克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了总统。这本该是一件大事,是他多年筹谋的终极目标达成,但奇怪的是,整个过程反而显得有些……仓促,或者说缺乏那种应有的掌控感。前两季那种步步为营、运筹帷幄的弗兰克,到了总统这个位置上,反而 parec出了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有些被动。

他的竞选过程,尤其是面对强大的对手,虽然有他惯用的那些伎俩,但感觉上没有之前那么犀利,或者说没有抓住观众那种“看他如何玩弄权力”的爽点。更别提他和克莱尔那条线,总统夫人变成了“准副总统”,这种设定本身很有看点,但两人的权力斗争和情感纠葛在这一季里,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拖沓,或者说,他们之间的互相消耗和算计,虽然依旧存在,但似乎失去了那种致命的吸引力。尤其克莱尔的那种野心勃勃,在某些情节里显得有些突兀,不像前几季那样随着剧情自然生长。

其次,从人物塑造和角色的弧光来看:

弗兰克这个角色,在第三季里确实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甚至有点往下走的趋势。他坐上了总统宝座,但没有了那种猫捉老鼠的刺激感,他的对手很多时候显得不够强大,能够真正威胁到他的力量也不够清晰。而且,他那种标志性的“打破第四面墙”的独白,在这一季里似乎也变得有些空洞,有时候像是为了说而说,失去了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他身上那种冷酷、算计的魅力,在总统的位置上,反而让他的某些行为显得有些滑稽,或者说,他试图维持的那种完美形象,反而露出了更多的破绽。

克莱尔的塑造,可以说是第三季里比较有争议的一点。她想要自己的一席之地,想要成为权力的一部分,这本身是她的性格使然。但是,她的一些决策和行为,比如利用那些政治流亡者,又或者是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那种近乎傲慢的姿态,让观众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开始动摇。她和弗兰克的关系,从最初的战友,到现在的互相提防,这种转变很自然,但第三季里,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冷战和暗流涌动,少了那种直接的碰撞和火花。

其他配角方面,比如道格,依旧是那个忠诚而又悲情的存在,但他的剧情线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循环,他为弗兰克处理各种烂摊子,但那种深度挖掘他内心世界的努力,在第三季里相对较弱。其他一些新角色,比如俄罗斯总统维克多·彼得洛夫,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但他身上的那种邪恶和张力,感觉上没有前几季的某些角色那么立体,有时候显得有些脸谱化。

再者,从主题和内涵的挖掘来看:

第三季试图探讨权力对婚姻、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以及美国政治体制的运作和腐败。这些主题本身都很有分量,但问题在于,这些探讨显得有些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比如,弗兰克和克莱尔之间的权力游戏,虽然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但在第三季里,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们只是在原地踏步,互相拉扯,而没有更深层次的突破。

它试图去描绘一个总统的孤独和困境,也试图去展现政治舞台上的虚伪和残酷,但总感觉力度不够,或者说,对于观众来说,前两季已经把这些东西展现得淋漓尽致了,第三季的这些点,更多的是一种重复或者说浅尝辄止。

总的来说,第三季给我的感觉是:

它像是一个辉煌的帝国,在达到了巅峰之后,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它还在努力维持着那种复杂和深刻,但很多时候会显得有些吃力,甚至有些空洞。之前的锋芒毕露,那种毫不留情的政治操盘,在第三季里被一种更加内敛(或者说被动)的模式所取代,这让许多期待看到弗兰克“大杀四方”的观众感到失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三季就一无是处。它依然有精彩的台词,有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但如果放在整个《纸牌屋》的系列里来看,第三季无疑是相对比较弱的一季,它更像是一个过渡,为后面的剧情铺垫,但这个过渡本身,却没能像前面那样精彩。

就好比你已经爬到了很高的地方,看到了壮丽的风景,但接着的路却显得有些平坦,甚至有点乏味。你依然在那里,但那种攀登的刺激感,那种对未知的期待感,却大大减弱了。

所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会说第三季是《纸牌屋》的“瓶颈期”,一个在权力巅峰上显得有些茫然和挣扎的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POILER ALERT————————

观后我猜测纸牌屋五季完结

第四季开头虐Dunbar中后期怒打共和党病同步推进木下的政治野心

第五季连任的木下强腕推行AmWork(或其他大政治动作)达到其政治生涯巅峰,并在其最巅峰之时走向毁灭。我等观众被燃炸天得涕泗横流,鼓掌欢送这网络神剧的传奇收尾,为我们都最爱的木下总统先生留下眼泪三四行。

第四季完结实在太草

而六季完结则太拖沓

而5 Act Play五幕剧,多经典——多像莎士比亚会干的事儿。

而第三季的作用很简单,为第四季的剑拔弩张做好铺垫,所以必定是这五季里看似最无聊的一季。所以这个季度刚结束之时大众大喊坑爹是可以料到的——但整个剧完结之后回过头来看,观众必定能发现可圈可点之处,重新认识到这看似又怂又软又慢又鬼的13集的真正价值。

所以这漫长的第三季只讲了一件事情:Claire的醒悟与离开。

从第一集Claire催促Underwood赶紧任命自己为驻联合国大使的那一刻开始这一大主线开始推进了。其他花枝招展的主剧情什么Underwood腹背受敌,AmWorks,与俄罗斯和中东的外交谈判,怒打大老虎Dunbar……可以说都是为了Claire最后的“I am leaving you.” 做铺垫



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什么Jackie,Remmy的退出,Doug的励志回归,Rachel线的彻底解决,都是为第四季做好铺垫,根本不在主发展推动线上。

可以说所有主剧情除了理所当然为第四季吊打Dunbar,怒干R党做好准备以外,其他的一律都在讲Claire如何从二人的自我催眠的谎言里判然醒悟,并为了自己能够仍旧成为自己,决绝离开。

至于木下先生嘛,作为男女情感里的男方还真的比Claire迟钝太多,从头至尾除了普金(误)敲打两下的时候懂了一点儿,和最后撕破脸的和Claire的正面对峙以外(即使这个正面对峙,他也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从始至终不觉得夫妻之间除了任何问题。所以这一季真正的主角是没有停止过纠结和反思的Claire。


说白了这13集就是“披着大规格政治皮的新世纪先进夫妇木下先生女士情感大戏”

————————————————

很多人都认为Claire只是单纯地不甘于被木下掩盖锋芒,其实Claire面对的核心矛盾远远深刻于所谓个人野心。

若Claire只是单纯地野心膨胀,她恶心反胃的必定是丈夫的种种“背叛”(木下在回答作家小哥为什么不开心的时候用的原词:I betrayed her我背叛了她),然而她一点都不恨丈夫的“背叛”,而是憎恨她有多么需要彼此——“how much I need us”。 她恨得是自己被夫妻的partnership牢牢捆绑,而自己的所有努力,付出的成就,都造就了Underwood,自己却两手空空,并没有积累任何的政治资本(从她当大使就能看出来她从经验到资源到所有所有都太嫩了)。而且整个partnership里最恶心的是,她也好Underwood也好,都在自我欺骗:双方都陷入在“双方平等,互相成就对方,面对着同样的未来,目指着同样的高度,一同行进”的谎言里,却没有意识到Claire其实老早就成了Underwood的附属物:她若是一个人什么都办不到。

Underwood则认为他们这种爱和联盟的形式如此理所当然,并毫不怀疑Claire是和自己平等的关系(就算偶尔意识到了问题也还在继续自我催眠)。但Claire率先意识到了这个谎言。因

此才在最后痛心疾首地对丈夫说“Stop lying.…… I don't mean (lying)to them. I mean to us”

所以最后Claire决绝的离开并非为了政治野心——她清楚知道离开丈夫自己什么资本都没有,因为她的成果(legacy)只有和Underwood一同经营的。何谈留下政治遗产?认为她自己竞选总统就更可笑了——她根本干不过不说,她客观就不可能竞选,我都不明白打赌她竞选的人怎么想的——Claire不可能run2016,作为D党R党都不可能——认为她竟然能run的都是怎么想的?而Claire就算run2020,Underwood的故事也结束了,不会成为威胁到Underwood的存在。


她离开Underwood等于是放弃了如此多年苦心营造的“OUR legacy”。她放弃了她以前对那个摄影师所说的“Francis and I have a future together我和弗兰西斯有着共同的未来”中的“future未来”。等同于放弃了自己如此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为了什么?只为了将自己从这附属的关系里解脱开,只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因为“I am so disgusted. I don't feel that I am still myself.”

编剧为了害怕观众没有看懂Claire并非为了个人政治野心离开,还特地加了一段夫妻对话。Underwood拿着喜欢的女孩子超没办法地质问(误)“我们都当上总统了,你可是第一夫人,你还想要什么??这个不够,那个不够,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 然后Claire明确说这些都无所谓,真正的核心矛盾是“YOU are not enough. ”这句话好多理解方式,具体怎么理解大家自己揣摩。但是很明显,Claire虽然在本季开头的时候还有庞大的政治野心,但自从开始作呕,开始发现自己只是连带附属的本质以后,她频频质疑她和FU如此多年苦心经营的野心,醒悟可能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编剧于是安排在抗议者小哥死之后她说“We are the murderer我们是杀人犯。”(虽然后文会提这一段我不喜欢,但编剧用意还是很明显),在和FU逐渐破脸后大声问“What's the point我们这么多年有什么意义么?”,就是为了连发这么多个强烈信号,暗示Claire离开意图不在独立疯狂积累政治资本,逃脱Frank光环——Claire离开的意义比这种表面矛盾要深刻多了

其实Claire拜访那个和丈夫政见不同的婴儿她妈的时候婴儿她妈的一番话其实已经将核心思想说的很清楚了“要我是你这样没有孩子的话,我早就扔下所有,离开了。但我不能,因为我有这个孩子”。

对Claire来说她和Francis苦心经营如此多年的政治帝国就是她的孩子。

这个比喻在那个作家小哥无法问世的小说的第一章里就说的很清楚“Their legacy is their only child他们的政治遗产(人生成就)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所以Claire的离开等同于是母亲狠心离开了孩子,离开了家庭的责任,而逃脱丈夫的束缚,寻求自己。Underwood最后撕破脸的怒吼,并非在宣言“你就是我的附属,你不开心也要自己忍”,而是“我不管你现在有多难受,你恶心自己私下里恶心,但你不能弃我们的孩子不顾,因为这可是我们养育多年最最心爱的孩子!”

所以编剧对Claire离开的阐释和意义解释得再清楚不过了,甚至把比喻都掰开揉碎喂给观众,而且在关键的地方绝对不打烟雾弹,把话说得一清二白 (比如开头Underwood答应Claire说会认命她为大使后Claire干呕那段,到了最后一集Claire亲口解释了”It(这种隶属关系)makes my stomach turned. I It makes me sick“)就为了照顾到我们可能看不懂。


……

但很显然即使这样很多人依旧看不懂Claire最终的离去。

这确实是由于编剧能力的不足——就差那点火候。

比如那个抗议者用Claire的围巾自杀后Claire向世界媒体羞辱俄罗斯总统这一点就写得很不好。 Claire在第一季和第二季里的表现都是“利益既正义”的崇尚者,是真正政治觉悟成熟的“adult(直接用她批评那个同性恋的词)”,和木下一样只有拥有权力,才可实现自己想有的正义,才可以改变世界,做出真正能留下资产的大事记。结果这样的女人竟然被一个政治觉悟和木下这种水平的比起来实在太过幼稚的小年轻几句话给搞蒙蔽,短时间还被洗脑(竟然反骂Francis才是懦夫,见了鬼了)实在不像是前两季的Claire Underwood能做出来的事情。


而标志着Claire和Underwood初次“them(平常夫妇)”一样的吵架竟然是以如此OOC的剧情作为核心的,自然而然干扰了Claire这一角色的完整度,也就越发使她的人格不清晰起来。

虽然编剧真的掰开揉碎了将她的离开讲得如此透彻,但连人格描写都自我矛盾,观众当然会被迷惑。

————————————————————————

前面提到了,本剧由于其特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大型情感剧的本质,整体感觉没有第一季第二季燃,但由于规(逼)格的上升,很多时候的观感还是相当华丽,毕竟当上总统之后剧情的规格自然早已大于原来当小小党鞭或区区副总统之时。

剧情一上来就大肆渲染选民的不买账,支持率的大跌,国会的敌意和重重阻隔,党内自身对其竞选的不支持,超大野心AmWorks被政治力量阻止被人民的扣扣熊嘲笑质疑,Claire竞选联合国大使失败得体无完肤,一轮轮的挫折让观众不禁都有一瞬间怀疑“难道说木下也不过如此?坐到了那把椅子上之后未必能比上任软绵总统做得更好”……于是我们还真有幸看到了第二集里缩成小小一团娇咽哭泣,软绵成鬼了的Underwood。Claire给他补魔的时候竟然更受成渣一样梨花带雨嘤嘤呻吟。

但追这剧,不得不承认,很大看点是看个爽,编剧怎么可能忍心让我们憋那么久,于是才过了两集一枚惊天动地的黑透透了的蛋从天而降,Underwood醍醐灌顶,意气风发,瞬间改变固定逻辑——于是我们终于得见Underwood重建雄风: 优雅宣言退选,因此有了资本强腕硬推自己的野心企划,毫不犹豫答应Claire将Claire强推至大使之位,效率高涨,简直风生水起。于是媒体风声微变,选民支持率上升,我们熟悉的那个随着鼓点啃肋排的木下终于归来

  (只可惜,在”优雅的恶心人变态狂魔“专业户神一般的拉斯米尔克森演得俄罗斯的维克多·得了·我们都知道其实你是普金·佩特罗夫面前除了几次雄起和狠打脸,大多数时候是软的。但那是可是俄罗斯,还能如何呢?)



看到这里,瞬间第一季特把自己当回事的凯特玛拉小记者,彼得鲁索之死和第二季费心纠结到死的“一切罪证的最后根源”蕾切尔都显得如此无足轻重。就连第二季惊艳到疯魔的RuthlessPragmatistJackie和从头到尾叼炸天的雷米都在整个第三季里显得不过二流战力尔耳,手牵手演家庭剧去了。而木下夫妇早就在更高一层的前线战场上战斗,木下野心已经目指罗斯福以上的级别,以前做小小NGO的Claire也成了联合国大使,二人战斗的战场已经越发接近顶端,映衬着以前他们所踩得那些尸体都不过软绵尘土。

所以看点?爆点?废话,当然是有的。

——————————————————————

很多人误以为Dunbar是能够正面威胁到Frank的反角

实则不过战五渣

是编剧为了让我们看爽而塑造的人物


打Dunbar大老虎的剧情压根不是整个剧情走向的核心矛盾——因为很显然在第四季一上来Frank就能把她打得体无完肤。

Dunbar这个角色一点都不强。

造成她好像很强的局面是她律法出身,正义感十足,不交换利益,不屑于用“无耻至极的伪君子”Frank的政治手腕儿。而且编剧通过写Jackie的倒戈,Remmy的受辱不甘对目下的质疑,和狗哥前期的假背叛,塑造了Dunbar好像能压倒Underwood一样强大的家局面。

但Dunbar根本就是战五渣这,真的再明显不过了。

Dunbar本质上不过是个刚被权力开化了,无法停止脑补自己坐在白宫里的,中二病罢了。

她的觉悟和满手是血强权铁腕不惜牺牲所有一定要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政绩,改变美利坚乃至世界未来的的Underwood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她竞选的原因是“Underwood坐在那个位置是不正义的”,却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为美国乃至世界留下什么遗产。

若编剧要想塑造真正的能威胁到Underwood的大老虎,那个大老虎必然有和Underwood同等水平的政治觉悟——方向可以不一样但是水平必然是同一高度。但当Dunbar在自己以为是地认定自己比Underwood要更正义,Underwood是政治毒瘤的那一刻,在觉悟上已然输了大半截。

(插一句:Petrov显然就和Underwood有着同样高的觉悟——甚至由于他国家的特殊性,他甚至比木下有更高一层的觉悟也说不定。所以Petrov开出让Underwood卸掉Claire的条件看似奇怪扯淡拿观众智商情商开玩笑实则证明这个角色心如明镜,一眼看破木下夫妇关系的本质。最后的剧情也印证了这种加速Claire的醒悟的行为对木下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能做Underwood真正的对手的只能是Petrov这种级别的丰满的角色。)

而编剧很显然害怕观众看不懂她战五渣,不把话说白了,第四季里轻轻松松被木下干掉大家要大喊坑爹,就又把话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安排了她向Doug开价要Journal的情节,就是为了讲清楚Dunbar不过是才刚踏入政治战场就以为自己得到了整个世界,以为自己是正义使者的中二病,实则什么政治觉悟都没有,根本不懂战斗为何物的小新人,实在太嫩。

编剧可能会把第四季共和党代表想塑造真正的能威胁到Underwood的大老虎,但太明显Dunbar就是个还算有段话梯度的炮灰。

我猜测第四季的前几集就会被Underwood不留情面碾压倒。就类似于在上一季的末尾看似叼得狠能直接威胁到木下的小记者,在第二季第一集就瞬间陨落,记者阵溃不成军退出他们玩儿不起的舞台一样。Dunbar也会在第一集第二集左右的时候就被潇洒完虐,从此拜拜。

————————————————

纸牌屋显然不是完美的剧,他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漏洞各种有

尤其芬奇退出之后还少了第一季独特的犀利冷艳感

艺术性貌似大降

但我相信这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跳进钱眼里只知道延长战线的商业剧

Underwood不再用戒指敲桌子让人遗憾

但这部剧仍旧是有着类似于“Presidency is the illusion of choice”这种好台词的精良神作。

五星满分我照样会打


————————————————

喜欢的镜头还是相当多的

私心列举一下

1.所有拉斯米尔克森出境的部分我都想拍手叫好——演得实在入木三分游刃有余,人物存在感十足,情感丰满,力道犀利。让Francis难掩尴尬几次三番以俄罗斯规矩敬酒和伏特加那段演得好成鬼了。

2. 俄罗斯总统Petrov和Underwood谈判做交易说自己对类似于反同法个人压根不叼个蛋,但因为这是人民不满意之时会推翻纪念碑的国家,他不得不与西方主流相抗,安抚自己的人民那段超级喜欢。

3. 中国在联合国投弃权那段我也超喜欢。我当时就害怕编剧拿衣服地写中国投了同意(那个节奏反对肯定不可能投)。

4. Frank几次“人性闪光”之处我都很喜欢——打电话警告Dunbar不许动Doug,对着镜头说要不是会挑起世界大战真想把调戏Claire的Petrov一掌推下楼梯,还有对着镜头说Dunbar冲着他来无所谓但敢追着Claire不放能活脱脱在公共场合割了她的喉咙这几段。

5. Claire给小孩子讲故事,微笑着说“What should I do? I don't know what to do! Nothing?”那段,莫名其妙想哭

6.Frank询问有关基督教的那一段我超担心由于无辜战士之死而良心受到谴责的FU买了这套措辞,开始信基督教,结果男神果然男神,那一口喷得我颇感欣慰——你果然要“一黑到底”,否则我如何看你改变美利坚?

7.Frank送给ClaireDLLM沙子的照片,并附上“Nothing is forever, except us”之后,Claire安安静静趟到Frank身边那段

8.哦,对,Claire给被党内抛弃竞选钱仓一分急不来而哭成9岁小男孩的Frank补魔那段简直好顶赞

9.AmWork在国庆以DC的部分特区做第一时间实验开展,排队的人群看着天空中的一绽而逝,绚烂夺目的烟花那段,镜头毫无预兆给向Freddie,瞬间泪目。可能是这一季最打动我的瞬间。

10. Frank握着小作家的手,带着无奈地微笑叹了口气,拍了拍的脸,温柔地说“Go home” (我整个人要被神一样的凯文史派西苏死了……)

11. 所有Frank在campaign期间的辩论演讲答记者问表现出来的得体大方幽默风趣都超喜欢,口才果然了得,这帮政客。


————————————

用预测和打赌收尾作为影评总归更好玩儿吗~在这里写一下我的预测

1. 纸牌屋五季完结,而且第五季,大卫芬奇会在某一集或者某几集回归掌镜 (

伟大的戏剧选择Five Act的形式是有理由的。)第五季(最终季)纸牌屋横扫各大爱美奖,最佳男主,女主,最佳剧情

2.无论有几个季度,后期故事绝对是吊打Dunbar,怒干共和党,AmWork强势推行,Underwood达到政治巅峰——纸牌做得大房子庞大而高耸,威武,但好像能顷刻毁灭。就在最巅峰之时Underwood在率先陨落——于是他的死保全了他的纸牌屋,他虽死了,但他政治遗产永记于人民心中。

4. Claire肯定会保有完整人格回归,但具体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回到Francis身边就不知道了,但至少Underwood死的时候Claire会在他的身边。那一刻的Underwood绝对是是完整的Underwood

5.所以Underwood估计会死在Claire的怀中吧

6.Underwood死之后作家小哥的小说绝对会出版——这部小说的问世是不可阻挡的

7.花了一季度的时间彻底解决掉Rachel线和Doug之前埋的炸弹,就是为了展现Francis第四季的时候如何毫无顾虑地用Doug这一强力子弹。所以第四季Doug的活跃定然是最让人愉悦的——不拖泥带水,安心感十足。

8.以及Underwood不会自杀:这从他对他父亲的唾弃和对那个protester的鄙视就足足可见,他有多恨自杀这种懦夫行为。如果编剧让他自杀了那我肯定会非常非常失望——费心尽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权利帝国,最终的结局却和自己尿上去的坟墓下那庸俗懦弱的父亲一样…最终竟沦落到和自己最鄙视的人相同的末路…这是要多悲剧……虽然这么写,也会成为“神作”就是了,但我和Claire一样在Underwood上看见的是“bravest man”,就算最后在落魄也不能将刀抵向自己的脖子



9. 看到神评论又不自信是Five Act Play完结而很有可能是四季,一个季度13集,就是52张纸牌,但是第四季延长两集,15集,这样加上大小王。或者第五季是两集大剧集,一集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那样,上下部,凑大小王。

毕竟第四季延长两集的话我本来预想的需要一个季度讲完的登顶巅峰的故事就可以比较完整地非常快速压缩一下讲完……第四季就是如同坐上火箭的超高速一季,爽快度绝对空前。

如果走那个第五季上下两部大小王的路线那上下部估计也会拍得爽成鬼,荡气回肠,空前绝后的巅峰感。

这样我也会无比满意高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纸牌屋》第三季,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词:失焦、挣扎、转型…… 如果要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故事线的走向来看:第三季最大的变化,也是最让观众们议论纷纷的一点,就是弗兰克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了总统。这本该是一件大事,是他多年筹谋的终极目标达成,但奇怪的是,整个过程反而显得有些…….............
  • 回答
    弗兰西斯·安德伍德(Francis Underwood),作为美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的灵魂人物,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魅力又令人憎恶的角色。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操纵者、冷酷无情的野心家,以及对人性阴暗面进行深刻剖析的载体。评价弗兰西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 回答
    谈到《纸牌屋》里的佐伊·巴恩斯,我心里总是有点五味杂陈。她绝对是那个权力漩涡里一个极具争议,但又不可或缺的存在。要评价她,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她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标签。佐伊不是那种甘于平凡的记者,她有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她有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她盯上了弗兰.............
  • 回答
    《纸牌屋》里的Claire Underwood,她到底美不美?这个问题,观众们大概各有各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种见仁见智,才让这个角色如此引人入胜。不过,剧里那些政客、权力精英们对她的赞美,倒也不是空穴来风。首先,得承认Claire的长相是有辨识度的,而且很符合一种“精英”气质。她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
  • 回答
    权谋风云中的冷艳玫瑰:全面剖析《纸牌屋》中的克莱尔·安德伍德在《纸牌屋》这部以黑暗政治权谋为骨血的史诗中,克莱尔·安德伍德(Claire Underwood)无疑是最为耀眼、也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存在。她不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总统,也不是那个在幕后运筹帷幄的丈夫,但她却以一种近乎冰冷的韧性,一步步将自己.............
  • 回答
    《纸牌屋》作为一部深入探讨政治权谋的剧集,其人物着装绝非随意为之,而是精心设计,服务于角色塑造、权力展示、心理状态以及叙事需求。弗兰克·安德伍德和克莱尔·安德伍德夫妇的着装更是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它们是他们性格、野心和地位的有力象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评价《纸牌屋》中人物的着装:一、 弗兰克·.............
  • 回答
    《纸人贰》是国内恐怖游戏工作室“纸人”系列最新作,作为一款东方民俗恐怖游戏,它在继承前作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尝试和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款游戏:一、 游戏整体体验与定位: 东方民俗恐怖的独特魅力: 《纸人贰》延续了《纸人》系列的核心卖点——将中国古.............
  • 回答
    叠纸为《恋与制作人》推出的广告,可以说是游戏营销领域一个相当有代表性的案例,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细看。首先,从受众精准度上来说,叠纸在广告投放和内容创作上,可以说是把“女性向”的定位拿捏得死死的。 视觉风格: 《恋与制作人》的广告,尤其是早期的,往往是走的精致唯美风.............
  • 回答
    日元新纸币: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革命,细节与象征意义的碰撞2024年7月,日本即将迎来一批全新设计的纸币。此次改版,不仅是货币的更新,更是一次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的全新演绎。从图案选择到防伪技术,再到整体的视觉呈现,新版日元纸币都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匠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人物选择: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连.............
  •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
  • 回答
    《纸人》这款国产恐怖游戏,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复杂。它并非完美无瑕,但它身上闪烁的光芒,尤其是它想要讲述的故事和传递的情感,足以让我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记住它。首先,我们得聊聊《纸人》最直观的卖点——画面和氛围营造。说实话,在国产恐怖游戏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纸人》的画面表现可以.............
  • 回答
    以色列运动员“睡坏”东京奥运纸板床事件:一场由误解和营销催生的闹剧?东京奥运会期间,一则关于以色列代表团运动员“睡坏”赛会提供的纸板床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将此渲染为奥运会物资质量堪忧的铁证。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会发现这背后或许并非简单的“质量问题”,而更可能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明日方舟》中卡夫卡的新皮肤“纸板仙子”。这张皮肤自从公布以来,就引起了玩家们广泛的讨论和期待,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她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整体印象:童趣、治愈与一丝忧伤的结合“纸板仙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带给人的童趣和治愈感。卡夫卡本身的角色设定就带有一定的病娇和阴.............
  • 回答
    《妈妈留的纸条》这篇规则类怪谈,在我看来,是一篇非常巧妙地利用日常情境制造心理惊悚的作品。它没有依靠血腥暴力或者突如其来的jump scare,而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将读者一步步推向不安和恐惧的深渊。初读时,你会觉得它只是一个关于母亲突然消失,留下一些生活琐事的提醒。纸条上的内容,比如“午饭在.............
  • 回答
    超级碗现场放置三万个纸片人,每个纸片人收费一百美元,这绝对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操作,也难免会引发人们的诸多疑问,尤其是关于选手和观众是否会感到害怕。首先,咱们得从这项举措的出发点来看。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大型体育赛事现场观众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而超级碗作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事之一,其现场氛围对于比赛.............
  • 回答
    要评价知乎用户“静枫纸鸢”,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毕竟,这位用户在知乎上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的言论风格、内容深度以及在圈子里的影响力,都足够让人说道说道。一、 风格独特,辨识度极高首先,静枫纸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那套“战术性撤退”或者说是“战略性模糊”的论述风格。如果你看过他的回答,特别是那些引.............
  • 回答
    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将登上20美元纸币,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它不仅是对这位传奇女性一生伟大贡献的肯定,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象征意义。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历史的重量: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斗士首先,塔布曼的生平本身就充满了史诗般的色彩。她出.............
  • 回答
    百度这次发文号召全员节俭,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开头那句“喝水别用纸杯,擦手少用张纸”,听着挺接地气,好像日子真就过到了这个份上,得开始抠细节了。从积极的一面看,这确实体现了一种企业责任感和对成本的重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很多公司都在想方设法降低开支,提高效率。百度作为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员工数量庞.............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