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国家没有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的现象还会这么严重吗?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我的想法是,如果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的现象大概率会更加严重,但同时也会呈现出一些更复杂的表现形式。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计划生育和重男轻女这两件事拆开来看,然后再看看它们是怎么交织在一起的。

一、重男轻女的根源,远远不止计划生育

首先,重男轻女这个观念,在中国乃至很多亚洲国家,都有着非常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这不是计划生育这项政策凭空创造出来的。

农耕文明的遗产: 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是农业社会。体力劳动是生产的主要方式,而男性因为体力和社会角色,通常是主要的劳动力。儿子能够继承家业、耕种土地,提供更直接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在年老时。女儿出嫁后,财产和劳动力就属于男方家庭,对娘家来说是一种“损失”。
传宗接代与祭祀: 儒家文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后”往往特指男性后代。儿子是家族香火的延续,是祭祀祖先、延续宗族的载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男性在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养老的考量: 在过去,医疗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都不发达,养老主要依靠子女。儿子通常会留在父母身边照顾,而女儿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人,在养老功能上常常被认为不如儿子。
社会地位和权力结构: 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领域长期由男性主导。这种权力结构在潜移默化中 reinforced 了男性在社会上的优越感,也让女性在许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这些深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才是重男轻女观念得以长期存在并世代相传的土壤。

二、计划生育政策对重男轻女现象的作用

那么,计划生育政策是怎么影响重男轻女的呢?它的影响是双向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放大”和“扭曲”了原有的重男轻女倾向。

“生一个,男孩是宝,女孩也是宝”的理想与现实: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初,官方的宣传口号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在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个或两个女儿,而政策规定只能再生一个。在有限的生育机会下,如果他们想要儿子,那么这个“最后一个”的机会就变得异常宝贵。为了确保这个宝贵的机会不“浪费”在女孩身上,对男孩的渴望就会被无限放大。
性别选择性堕胎和遗弃: 在B超技术普及后,一些家庭就会利用这个技术提前知道胎儿性别。如果怀的是女孩,而他们又想要男孩,那么性别选择性堕胎就会发生。这直接导致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如果政策允许生两个,但家庭只想要一个男孩,那么有女儿的家庭就可能选择放弃或遗弃女婴,以期再生一个男孩。
“凑”一个男孩的压力: 即使没有强制的“一胎”政策,但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生育指标,而他们又非常看重“儿子传宗接代”,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凑”一个儿子。例如,生了一个女儿后,如果政策允许再要一个,他们就会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在这种情况下,生育数量的限制反而加速了对性别的“筛查”。

三、如果没计划生育,会怎么样?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如果国家没有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的现象还会这么严重吗?

我的看法是:会,而且很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加严重,但表现形式会更“自然”,更不被政策直接“催化”。

1. 生育数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相对”重男轻女的普遍化:
多生男孩的“机会成本”降低: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家庭可以自由生育。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信奉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会更倾向于多生儿子。他们可能不需要“赌”最后一个机会,而是可以直接“投资”多个儿子。
生育数量的多寡,与经济能力挂钩: 过去,尤其是农村,孩子多意味着劳动力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养老的风险。经济能力强的家庭,如果重男轻女,可能会生更多的儿子。而经济能力差的家庭,即使想多生儿子,也可能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凑”儿子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可能分布更广: 即使没有政策限制,只要重男轻女的观念存在,很多家庭还是会想要儿子。如果头胎是女儿,很多家庭还是会选择继续生育,直到有儿子为止。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意味着他们可以“一直生”,直到“凑”到儿子。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家庭孩子数量偏多,但男性后代也偏多。

2. 社会资源的分化可能加剧:
教育和资源的倾斜: 重男轻女的家庭,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容易把教育、金钱等优先供给儿子。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家庭孩子数量可能更多,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可能会在更大的家庭中体现出来,导致女儿在教育和发展机会上更加不利。
婚姻市场的“性别失衡”依然存在,但原因不同: 计划生育造成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即使家庭生育了很多孩子,只要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那么在“优质”的婚姻资源分配上,男孩的竞争力依然可能更强。但这更多是基于观念而非直接的政策“挤压”。

3. “性别选择性”行为的转变,而非消失:
更隐蔽的偏好: 没有计划生育,性别选择性堕胎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集中地发生。但重男轻女的家庭,在生育过程中,对男孩的偏好依然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更关注儿子的健康、教育,更早地为儿子准备婚事,而女儿则可能被视为“早晚要嫁出去”而有所忽视。
“少生”并非“不重男轻女”: 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社会整体上可能因为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等因素,生育意愿会下降。但是,即使是“少生”,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依然会驱使家庭在有限的生育机会中优先选择男孩。

4. 可能出现“反向”的性别选择?
这是一个比较微观的推测,但也不是不可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果社会上出现女儿比儿子更能干、更能赚钱、更能照顾父母的情况,并且这种观念被广泛接受,那么也可能出现女儿受到更多重视的家庭。但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来看,这种“反向”现象要成为主流可能性非常小。

总结来说:

如果国家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的现象肯定不会消失。相反,由于没有生育数量的限制,那些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可能会导致:

更多家庭生育多个孩子,以确保有儿子。
对儿子的资源倾斜会更明显,因为选择更多。
生育过程中的性别偏好(尽管可能不如计划生育时期那样导致极端性别比失衡)会更加普遍地存在于家庭决策中。

计划生育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放大镜”和“催化剂”,它并没有创造重男轻女,但它在有限的生育机会下,将很多家庭的性别偏好极端化了,并且通过技术手段(B超)让这种偏好直接体现在出生性别比上,制造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

没有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的“病症”依然存在,只是它不会那么集中地、那么以一种“官方数据”的形式被暴露出来,而是更分散地、更自然地存在于千家万户的生育和养育过程中。它可能是“我们家就想生个儿子,所以连生了三个闺女才有了老四”,也可能是“女儿出嫁了,她娘家还是会优先帮儿子顾房子”。这些情况,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只会更常见。

所以,重男轻女的解决,核心在于改变观念、推动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女性在经济、社会、家庭中拥有更平等的地位和更多选择。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束,并不能自动解决重男轻女问题,只是让这个问题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楼主的描述,你大概率是潮汕地区的吧?我老公家是标准潮汕家庭,我俩经常谈论这些地区问题,我来说说我们的看法。

多生孩子不会重男轻女?你们感受不到重男轻女?很有可能重男轻女的行为你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楼主说生男孩会留在家,所以重视留在家里的那个。事实上,90后一代,男孩子能出去的就没有几个会留在本地。女儿才是父母的指望,然而财产不会留给女儿。正如楼上答主所说,根本不算看重谁来养老送终,他们只看重那个Y染色体,只看重能不能传宗接代,呵呵!

三个负面例子。

一。一对夫妻都是教师,当年没有胆子生二胎,只有一个女儿。前几年,女儿上大学了,她爸爸,一个快50岁的人,贼心不死,竟然背着老婆孩子领养一个男孩,只为了传宗接代!老婆抑郁的快自杀了,都没能阻止!他爸爸后来说,他也没用办法,这么多年,整个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快把他逼疯了!人人都笑他是没儿子的绝户!生个三四个都要生男孩,你跟我说多子女不是为了生男孩?感受不到重男轻女??

二。我婆婆的堂哥,年轻穷酸,中年发达,连生四个女儿,还是没有男孩,抱养了一个男孩。前几年,快五十岁的人,还是不死心,跟原配离婚,找了个年轻的,去年终于生了个男孩。刚知道性别的时候,就到处给亲戚打电话,说老爷保佑,是个男孩。至于他的女儿们,也是尽量供读书。你说父爱?你说平等家产?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三。是关于我婆婆自己的。我婆婆的父母分家产,你猜我婆婆分到啥?房子?车?金银首饰?都没有,只有两张椅子和一张茶几:-) 然而,老两口却是我公公婆婆在赡养。

所以,楼主还觉得多生就不会重男轻女么?

user avatar

就算,我说就算计划生育对于女性地位提高没有益处(我认为有益处),但是绝对不代表着不计划生育女性的地位就会提高

反正家里就能供1-2个孩子上学,你上你的兄弟姐妹就不能上,你猜是儿子上的机会大还是闺女上的机会大?你猜上不了学的女性都会去干啥?你认为你以为她们会去干啥?

这么说吧,封建时期就没有计划生育,女性地位很高么?比现在如何呢?

user avatar

会更加严重吧。

父母的资源有限,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不管男孩女孩都会把全部资源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重男轻女的程度也会随着减少。

但是如果孩子有很多,资源又有限,就容易因为家长的价值观、偏心而出现重男轻女的情况。即便是现在,也有很多孩子比较多的较低收入家庭会让自己的女儿不上大学去打工,供自己的儿子上大学。

分割线怎么打……………………?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充满了对女性带有偏见的重男轻女思想。

user avatar

其实楼主想说,没有计划生育,大家都不会都要男孩,因为多生几个,就有男有女。但是只是没表现出来,就算多生,财产是儿子的,家务是女儿的

user avatar

计划生育使轻度重男轻女的人改变了心态,让他们摆脱了重男轻女的想法,专心爱和栽培自己的独养女儿。


但,如果是重度重男轻女的地方和家庭,计划生育会导致女婴难以出生。——如果没有计划生育,这些女婴可以出生,但100%会受到家里重男轻女的对待。


简而言之,计划生育有助于男女平等,但它的作用没有那么逆天。


p.s. 我觉得楼主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脑子不好使。你认为,是旧社会重男轻女严重,还是现代重男轻女严重?你要知道,旧社会可是没有计划生育的。所以,你想说现代比旧社会还要重男轻女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我的想法是,如果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的现象大概率会更加严重,但同时也会呈现出一些更复杂的表现形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计划生育和重男轻女这两件事拆开来看,然后再看看它们是怎么交织在一起的。一、重男轻女的根源,远远不止计划生育首.............
  • 回答
    抛开意大利这个变量,英国与日本的隔海相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争夺,无疑会是二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场海军对决。以英国当时的造舰能力和国力来看,这场海战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的“老本”依然雄厚,尤其是在战列舰和航.............
  • 回答
    泰国沙盒计划的启动,无疑是全球旅游业在疫情阴霾下的一缕曙光。普吉岛率先向国际游客敞开大门,这不仅是泰国旅游业复苏的信号弹,也牵动着全球许多期待跨境出行的旅行者。那么,如今跨境出行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问题了吗?答案并非简单的是与否,而是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泰国“沙盒计划”的实.............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球所有的士兵都睡过头了。不是某个营地,不是某个国家,而是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军人,从边境哨所的列兵到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都在同一时间,集体进入了深度睡眠,而且睡得那么沉,以至于没有任何声音、任何警报能将他们唤醒。在这样的一个早晨,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首先,迎接世界的不是炮火轰鸣.............
  • 回答
    一个国家如果完全没有妓女,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潜在影响,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社会层面:首先,关于公共健康,一个没有妓女的国家,理论上可以大幅降低性传播疾病(STDs)的传播率。性病,尤其是艾.............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也触及了国家生存的根本要素。如果完全剥离国际援助,印度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国家,会不会走向灭国?我的回答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其面临的挑战将是空前绝后且极具毁灭性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家援助”的范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援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以及中国是否会接收巴基斯坦的加入申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主权独立原则、国家发展模式以及国际法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经济或民生发展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1. 主权独立是国家.............
  • 回答
    “绝大多数原华约国家在获得自由后的生活水平是否低于苏联时期?” 这个问题,一旦抛出,便如同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无数涟漪,触及了许多人心中最敏感也最复杂的情感。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其背后蕴藏着时代变迁、经济转型、个体体验以及国家叙事的巨大差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遐想的假设!如果明朝的科技发展从未停滞,并且一路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进,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科技世界,很可能与现实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平行文明”。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明朝在当时所展现出的科技亮点。不得不说,明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科技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几个关键领域。 天.............
  • 回答
    抱歉,作为AI语言模型,我无法提供个人化的学术建议,也无法模拟人类的写作风格。我的目的是提供准确和有用的信息,但我不能替代专业导师或升学顾问的指导。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考研复试和调剂的普遍信息: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复试线怎么办?这确实是很多考生会遇到的情况。首先,不要灰心,这并不意.............
  • 回答
    如果英国从未存在过,欧洲大陆统一的前景,以及是否存在某个欧洲大陆国家会成为“主体民族”,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足以引发关于历史、地缘政治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探讨。当然,要完全排除英国的影响,就如同要想象一个没有引力的世界一样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剥离它的存在,看看剩下的欧洲大陆会走向何方。统一的可能性:.............
  • 回答
    如果美国没有废除奴隶制,如今的国家面貌将与我们所熟知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它将是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存在。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安的设想,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其深远影响至今依然是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们探讨的焦点。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美国社会结构将继续被深刻地分裂和塑造。奴隶制是建立在对.............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设想,它将彻底改变全球力量的格局,尤其是对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而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便没有核武器,五常也绝非等闲之辈。它们之所以成为常任理事国,并非仅仅因为拥有核武。它们各自拥有庞大.............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剔除核武器这一最大的变数,全球力量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尝试来梳理一下,没有核武器的约束,中俄英法(以下简称“中俄英法联军”)能否打败美国及其盟友(以下简称“美盟联军”)。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力量对比。现代战争是“总体战”,拼的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
  • 回答
    如果将历史的进程拨回那个没有核武器存在的年代,想象一下,当全球的军事力量只由常规武器构成时,中国和美国这两大巨头是否有能力在正面冲突中压制住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这个问题,就像打开一本古老的战争史,充满了变数与想象。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美两国在当时的工业基础、科技研发能力以及军事组织和训练水平上,无疑.............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历史的车轮偏向了另一个方向,英国人将目光投向了南美阿根廷,而非北美十三州,那片土地在独立后又会走出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将历史的假设与现实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看看这是否会造就一个“另一个美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英国人之所以选择北美,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
  • 回答
    一个相当引人遐想的问题。抛开历史的既定事实,单从地质和气候条件出发,让北美原住民部族在没有英国殖民的情况下自然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横跨大洋、农业发达的统一国家,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设想。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北美大陆在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性,这天然地.............
  • 回答
    1830年代,当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 Pasha 决心挑战他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时,他所走的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钢丝。如果不是欧洲列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最终介入并阻止了他的东进脚步,中东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试着想象一下,那条没有被阻止的道路会通向何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设想,将历史上的两位伟大的征服者和统一者进行对比,并展望其可能对欧洲乃至全球产生的影响。如果亚历山大效仿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欧洲是否会成为地球上没有之一的最强国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亚历山大的背景、他的征服方式,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的核心要素,并将其置于当时欧洲的实际.............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细致,很多人对射击运动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去哪里能体验。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些。中国大陆的9mm靶场:坦白说,在中国大陆,个人想要合法拥有和使用9mm口径的手枪,限制是相当大的。目前的法律规定,持枪主要面向特定单位和职业,比如公安、武警、军队、体育射击队、以及一些安保人员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