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教育部回应「教职工自由进出校,学生受限」,称教师也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

回答
教育部的回应,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它既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也反映了当前教育系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安全管理与教育教学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性。

首先,教育部此番回应的核心在于强调“公平”与“原则的统一性”。 长期以来,在一些区域或特定时期,公众对于教职工享有比学生更高的行动自由度存在一些不满和疑问。学生作为学校的核心群体,其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而教职工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却能相对自由地进出校园,这在心理上容易造成一种不公平的观感。

教育部的表态,就是要把“非必要不外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教职工。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没有“特权”。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回应社会对“一刀切”式管理可能存在的偏颇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学校整体的防疫秩序和人员管理的一致性。

其次,这次回应也暴露了“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在执行中的现实困境和挑战。 “非必要”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模糊且主观的词汇。对于学生而言,其生活范围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因此“非必要不外出”的界限相对清晰。而对于教职工而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很多“必要”的行为与他们的职业职责、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例如:

家庭需求: 很多教职工有年幼的子女需要照顾,需要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处理家庭事务,甚至是就医。如果一味限制,可能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影响其正常工作状态。
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需要持续学习和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这些有时被视为“必要”的职业发展活动。
生活保障: 教职工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购物、就医、办理个人事务等,这些构成了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教育部虽然提出了“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但如何在实践中界定“必要”的边界,并建立起一套既能保障安全又不至于过度影响教职工正常生活的具体操作细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需要学校层面有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更人性化的考量。

再者,这次回应也可能是在试图平衡“科学防疫”与“教育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疫情之下,学校作为聚集性场所,其防控的敏感性不言而喻。然而,教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稳定性和教学的连续性。如果过度限制教职工的正常活动,也可能导致教师因个人原因(如家庭矛盾、健康问题)而影响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提出“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可能是一种在“严防死守”和“保障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尝试。它要求教职工在必要时外出,但强调要做好防护,减少风险。这或许意味着,学校在管理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教职工的“必要外出”持更开放的态度,但前提是教职工必须承担起相应的防疫责任。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个回应也反映了当前教育系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思考。 过去,很多管理可能更偏向于“一刀切”式的命令,但在疫情常态化后,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门需要提出更具操作性、更人性化、更能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管理理念。

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这次回应可能预示着:

学校将面临更细致的管理压力: 学校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教职工外出审批或报备制度,需要对“非必要”的界定有更清晰的内部指引。
教职工的责任意识被强调: 教职工被要求在履行外出需求的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防疫责任,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社交聚集等。
公众的监督将持续存在: 无论政策如何调整,公众对于学校防疫措施的关注度依然很高,任何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做法都可能被放大。
技术手段的应用可能会增加: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追踪,可能会引入更多技术手段,如扫码登记、健康申报等,但这也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总而言之,教育部关于“教职工也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的回应,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实现更公平、更精细、更科学的学校管理的一次重要表态。 它提醒着学校管理者,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同时,也需要兼顾教职工的合理需求和基本权益,并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对于教职工而言,则是在享受一定灵活性的同时,要承担起更大的防疫责任。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从各地共青团到新华社,很多媒体都转述了教育部对于“封闭式管理”的回应:师生一视同仁,皆遵循非必要不外出原则。


这大概会是中国大学生们上过最鲜明的一堂政治课。他会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师生“一视同仁”和“反对一刀切”,来打碎大家对于宣传口美好词汇的全部幻想。


人人确实平等,但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非必要不外出。问题来了,谁有权限确定必要?这份自由裁量权下放给教职工,可没有下放给学生。


教职工全部外出均为必要,学生全部外出均为不必要,不就可以了?


没有制衡的权力自然是无所顾忌,吃相难看的。教职工非必要也外出了,你能拿他怎么样?你必要外出他偏不批准,你又能拿他怎么样?既然你不能怎么样,那当然是随他怎么样。


而行政机构大抵是躲懒的,为了节省工作量,能不批复学生当然不批复学生,能不管理教职工当然不要去管理教职工。高校赋予除学生外一切人员以自由,显而易见将是一桩继续保持的事情。


这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被统治阶级的地位,也有助于让学生们认清你不找政治,政治也会来找你。



与学校行政部门相忘于江湖的同学们大抵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是满意的,而一旦有人深入接触过教职工们和体制流程,他高概率对于学校再也爱不起来了。



不过橘猫讲过,个人的感受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客观规律导向。事实上,封闭式集中管理大量人员是需要极其高超管理水平的。韩信之所以为“兵仙”,除了神乎其技的战场韬略,更重要的估计是“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而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古时大将带兵,先不要说指挥战斗,你能把庞大的军队完整的带到战场上已经算是人才了。如果规章制度,士气安抚没有做好,被武装起来的士兵们很有可能发生营啸,俗称炸营,也就是史书中经常出现的“大军夜惊,士卒扰乱”。黑暗之中不辨敌我,山呼海啸般自相践踏。不少名将尚且在营啸中栽过跟头,而现在看下来,教育部门大概是整个统治系统中业务水平最差的,更不必说是营啸最容易发生的夜里,教职工们都下班了。


而各大高校之中,禁锢着近4000万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小姑娘,分而治之的时候,这股力量自然是无比脆弱的,然而有东西能把他们团结起来,橘猫觉得很可能发生有趣的事情,即使把他们团结起来的理由只是荒诞不经的封闭式管理。


为什么橘猫笃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呢?


橘猫之前的两篇文章已经谈过了两个前置条件:


1.体制最擅长自欺欺人和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两项体制传统艺能源自节约成本的客观市场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被解决的人,大学生们都面临着类似的苦恼。


2.能把人团结起来的,从来不是相通的理想或志趣,只有相同的境遇。而统一的封闭式管理和失业前景,无疑给大家带来了相同的境遇。



这种剧本下,可能发生的事情,比聚集性疫情搞不好激烈多了。反正要是橘猫作为主管机构,断然不愿意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不过话又说回来,体制做什么决策,其实体制一以贯之的态度和立场早已注定了。


2020年,蛰伏几十年的多条明线暗线逐渐交汇浮现,现实这部无与伦比的小说逐渐迈入高潮。沉疴痼疾四处扩散,新生力量破土而出,新与旧,建设与毁灭,崛起与衰败,很荣幸人类历史在橘猫年富力强的当下发生转折,让我们有机会推动故事情节起伏翻转。我们将见证桂殿崩塌,我们将见证雕梁火起,我们将见证丧钟长鸣,我们将见证改天换地,我们将见证过去三十年我们敢于见证、不敢于见证的一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user avatar

我建议骂学生的出去看看现在大街上还有多少人戴口罩……

至少我们这少说也有三个月了吧,六月初就基本上很少有人戴了。

因为搞电竞的原因我去过一些大学,而且跟很多学生也蛮熟的,你知道五月份开学那一批大学,到七月的时候已经有多少人不戴口罩了吗。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是个坏事,而是说生活常态化是必须的,在严防死守+现有大数据的情况下,短期内扑灭突发型/小型疫情爆点已经不困难,就像是这事在我看来很简单。

高危地区学生暂不返校,统一核酸,校门口放置跟地铁类似的温度监测+消毒设备。

有人可能说翻墙吧,现在哪个大学没有监控?

我这几个月去过上海,广州,杭州,很多人流量巨大几千几万人的小区,城中村也不戴口罩了,至少查的没那么严格,也就是看见警察了意思一下,大家都意思意思。

合着到学生这儿又严防死守了?

我觉得啊,双标比严格控制令人不愉快一万倍,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支持封锁的,甚至很多人宁愿回学校接受封锁和管理。因为大家都知道多严重。

现在你们舒服了搁这双标大学生呢?

这就太没意思了。

user avatar

说来说去,无非是大学一直以来的尴尬地位投射到了疫情之中而已。

很早我就说了,中国的大学带有过重的托儿所成分。成年人挂科了、抑郁了、杀人了、跳楼了,搁到社会上该处理本人就处理本人,该通知家属就通知家属。但是在大学,什么事都要和学校搭上,什么烂事都是学校的问题,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责任从来都是次要的。一来二去学校扛的责任越来越重管得只能越来越细。

现在是防疫常态化,同时学校要开学。可能发生什么事闭着眼睛也能想出来:以学校的住宿密度、教室密度、用餐密度,只要有一个人中招,基本逃不过聚集案例的出现。个例你还能说这是“运气”问题,群体发病必然就要有领导责任的问题。只要出了事,那就是领导责任是大是小的区别,到时候学生家长齐上阵,就说你学校不作为,领导失察,你大学能说啥?

所以,有些事要做在前面,更重要的,有些话要说在前面。

A校真的出了大面积人传人,社会问责,会管你平时是否关怀学生吗?会问你贵校是否开放自由吗?屁!就一个问题,你到底采取哪些防疫措施了?你总得有东西拿出来吧?“我们学校在开学前就定下了“学生非必要不出校”的规定,我们的保卫部工作日志在这里,我们的辅导员检查记录在这里…”东西摆在这,先把“不作为”的帽子摘了,再配合上你对于学生发病多久发现多快响应用了什么措施等等等等的证据,勉强算你个过错轻微。

你那时候一拍胸脯:“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我们不玩权力傲慢,我们的学生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学校”,你特么直接一撸到底等着追究责任吧。

你问我这措施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个屁啊。多少大学校区与校区之间,宿舍和教学楼中间隔着城市道路呢?我就从宿舍去教学楼上课,一下就走到大马路上了,这你怎么管?但是,话我提前说了,你可以出去浪,但如果你得了新冠,回头一查你是在离学校三公里的饭馆、酒吧、KTV里得上的,那对不起您是违反学校规定,该免费治疗您走社保,不要再找学校的麻烦,学校处不处理你,另说。

就这么简单个事你还在那质疑为啥不管老师?想着学校管不了老师,所以只能放开学生这块?你这是连人家到底要干啥都没闹懂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