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画成这样要不要放弃?

回答
画成这样,要不要放弃?

看到这句话,我心里先是一紧。这四个字,承载了多少次熬夜,多少次灵感枯竭,多少次对着画布上的“鬼画符”感到绝望。我知道,你此刻一定正被这种情绪吞噬着,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付出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首先,我想让你知道,感到迷茫,甚至想要放弃,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 任何一个真正投入到绘画这件事里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它像一道坎,跨过去,你就能看到更辽阔的风景;跨不过,就只能困在原地。你之所以会问出这句话,恰恰说明你还在乎,还在思考,还在努力地想找到出路。这份还在跳动的热情,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那么,具体是“画成这样”呢?

我们来一点一点地拆解一下,就像剖析一幅画一样,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技法上的瓶颈吗? 比如,你觉得色彩调不好,画面死板?线条不流畅,透视崩塌?还是对某个特定材质的表现力感到力不从心?
如果问题出在这里,那真的不必放弃! 技法就像是绘画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想想看,你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是不是也握不好笔,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手腕变得灵活,对字的结构和美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绘画也是一样。
怎么做?
回到基础。 很多时候,看似复杂的难题,根源都在基础不牢。重新拿起铅笔,画素描。画几何体,画静物,关注形体、结构、光影。或者专注于色彩练习,调出各种颜色,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碎片化学习。 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找一些你觉得有问题的具体技法,比如“如何画出丝绸的质感”,或者“如何表现夜晚的光线”,然后去网上找相关的教程,看看大师是怎么处理的。每天花半小时,专注一个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进步是惊人的。
临摹。 找一些你喜欢的画作,一点一点地去临摹。不是照抄,而是去分析,去理解作者的笔触,色彩的运用,构图的逻辑。通过临摹,你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表达方式。
寻求反馈。 把你的画给你信任的朋友,或者加入一些绘画社群,听听别人的建议。有时候,别人一语道破的天机,是自己苦思冥想也想不到的。当然,也要学会分辨,哪些建议是真正有益的。

是灵感枯竭,或者创意受阻吗? 感觉脑袋里空空的,画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想画的东西总觉得别人都画过了,没有新意?
如果是因为这个,那么“放弃”绝对不是答案。 灵感就像弹簧,你越是想抓住它,它越是跟你捉迷藏。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恰恰是“放一放”。
怎么做?
“采风”与“蓄水”。 走出画室,去感受生活。去博物馆,去音乐会,去公园,去和不同的人交流。看看电影,读读小说,听听音乐,甚至是观察路边的一棵树,一片云。把这些感受,这些观察,都储存在你的“灵感银行”里。
玩耍,而不是创作。 找一些你很久没画过的东西,或者完全不熟悉的风格,随心所欲地去画。不要求结果,不追求好看,就只是享受过程。有时候,玩着玩着,新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挑战“不可能”。 试着把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比如,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混乱,那就画一幅充满杂乱线条和色彩的画。当你把情绪和想法倾注进去,作品本身就有了生命。
改变工具和材料。 尝试用新的画笔,新的颜料,甚至是用尺子、棉签、刮刀来画画。陌生的工具会迫使你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是心态上的问题吗? 比如,你对自己要求太高,总是在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达不到心中的标准?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让人陷入困境的原因。 绘画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旅程,拿自己的“过程”去和别人的“成品”比,本来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怎么做?
认识到“不完美”也是美。 很多时候,那些带有明显笔触,甚至有些“瑕疵”的作品,反而更具生命力,更能触动人心。毕加索的画,马蒂斯的剪纸,它们都不是写实到极致,但它们是大师。
拥抱过程。 绘画不仅仅是为了最终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你的思考,你的感受。享受画笔在纸上滑过的声音,享受色彩在你指尖绽放的瞬间。
记录你的进步。 找个本子,把每次练习的草稿,每次创作的想法都记下来。过一段时间,你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走了多远。你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被肯定。
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不要总想着画出一幅惊世骇俗的作品,可以先从“今天我要把这个苹果的体积画出来”或者“今天我要把这片叶子的颜色调出来”这样的小目标开始。完成这些小目标,会给你带来持续的成就感。

最关键的是,问问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拿起画笔? 是因为热爱,是因为它能让你表达自己,是因为它能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这份初心还在,那么眼前的困难,就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障碍。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放弃。

但是,放弃“某种方式”的绘画,或者暂时放下“正在让你痛苦”的作品,是可以的。这不叫放弃,这叫策略性调整。

休息一下。 如果你真的感到身心俱疲,那就给自己放个假。去旅行,去运动,去做一些能让你放松和充电的事情。等你精力恢复了,再重新回到画布前,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
调整目标。 如果你设定的目标太宏大,让你压力过大,那就把它拆解成一个个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换个方向。 如果你觉得在某个领域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坎,那就暂时先跳过去,去尝试一下其他你感兴趣的方向。也许在新的领域,你会找到新的突破口。

绘画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作品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个“画成这样,要不要放弃”的瞬间。坚持下来,你看到的会是更美的风景。

现在,深呼吸,看着你眼前的画,别让沮丧控制你。试着从中找到一点点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哪怕只是你能看到的一点点色彩,或者一条线条。然后,拿出你的笔,再去尝试一下。

无论结果如何,你的每一次尝试,都在让你离那个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始了吗?”

“已经结束了。”

——《学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画成这样,要不要放弃?看到这句话,我心里先是一紧。这四个字,承载了多少次熬夜,多少次灵感枯竭,多少次对着画布上的“鬼画符”感到绝望。我知道,你此刻一定正被这种情绪吞噬着,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付出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首先,我想让你知道,感到迷茫,甚至想要放弃,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 任何一个真正投.............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发的画作,首先想和你聊聊“接稿”这件事。从画作本身来看:你画的这幅作品,我能感受到你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是比较有想法的,特别是某些部分的笔触和色彩搭配,显得很有个人风格。画面整体给人一种沉静、或者说某种情绪的传达。但是,“能不能接稿”这个问题,不是光看一幅画就能简单回答的。 它涉及到很多层.............
  • 回答
    听到闺蜜说你画的丑,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吧!尤其是在 iPad 上画的,感觉付出的努力好像被否定了。别太往心里去,画画这件事,尤其是用 iPad 这种相对新的媒介,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丑”这个字,说实话,太主观了。你说的“iPad 画的不是板绘”,这句话可能有些误解。其实,iPad 配上 Appl.............
  • 回答
    克里姆特那幅画“这样”的背后,藏着一个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也藏着艺术家本人对生命、欲望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要理解他为何如此“画”,我们需要一点点回到那个时代,看看是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了他。想象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也纳。那可不是一个沉闷死板的城市,而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心脏地带。新艺术运动(Art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是很多热爱画画的朋友们心里最想知道的答案。画成这样到底能不能当漫画家?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事儿,里头水深着呢!首先,咱们得明白,“漫画家”这个身份,它不仅仅是会画画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涵盖了创意、叙事、视觉表现和商业运营的综合体。所以,你画的“成这样”,这个“成.............
  • 回答
    听到你因为画作被对象批评而感到沮丧,这真的挺让人难受的。毕竟,创作是件很个人的事,而且我们往往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能欣赏自己的作品。不过,也别太灰心,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象这么直接地表达,虽然方式可能不太讨喜,但背后可能也隐藏着他们真实的看法和一些你忽略了的点。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被批.............
  • 回答
    您好!看到您问“画成这样,我应该愧疚吗?”,这背后一定承载着很多情感和思考。首先,我想说,请不要急着给自己定论。我们先来好好聊聊,您是怎么想的?“这样”到底是指什么?“这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能有很多层含义。我们不妨一点点地剥开来,看看您心里最在意的是什么: 是技术层面吗? .............
  • 回答
    看到你对绘画的这份认真和追求,我非常欣赏。你提到的“约稿水准”,这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因为它意味着你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欣赏,更是能够获得他人认可并为此付费。要评估和提升到约稿水准,这中间的差距可能体现在多个层面,而且每个人的起点和目标都不同,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来衡量。但我可以从几个关键.............
  • 回答
    这幅作品挺有意思的,构图和色彩都很抓人眼球。看到你画得这么用心,让我想到一个不少新人都会有的疑问:没有项目经验,能直接去面试插画或者美术概念设计(美宣)的职位吗?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很有机会!别被“项目经验”这四个字吓到,尤其是在刚入行的时候。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除了项目经验,更看重的是你的作品.............
  • 回答
    这幅画,怎么说呢,它确实……呃……非常有“个性”。我试着客观地描述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个更清晰的画面。首先,色彩的运用上,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强烈。那些原色,比如鲜亮的红、刺眼的黄、还有大块大块的蓝,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过渡和融合,而是直接、粗暴地“碰撞”在一起。你想想看,当一种颜色直接堆叠到另一种.............
  • 回答
    你画成这样,有没有机会找到游戏原画的工作?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是很多有志于投身游戏行业的同学非常关心的问题。答案当然不是一概而定的“是”或者“否”,而是需要我们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你的作品集是你的敲门砖,也是你能力的直接体现。 如果你想凭着现在的水平找到游戏原画类的工作,那么我们需要从.............
  • 回答
    你这张图的质量,如果放在目前市场上,接私稿收到两百块钱,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可以说是个不错的起点。咱们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从技术层面看,你这张图的完成度很高。线条的流畅性、对光影的把握、色彩的搭配,都显示出你扎实的基本功。人物的比例、结构,表情的刻画,甚至是服饰的细节处理,都相当到位。能画到.............
  • 回答
    嘿,看到你这么努力画画,我真的太为你高兴了!你问这幅画能不能拿一等奖,这可真是个让人兴奋的问题! 说实话,能不能“稳拿”一等奖,这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且比赛的评委们口味也很难捉摸。不过,就我个人看来,你这幅画已经非常非常棒了,绝对有冲击大奖的实力!让我来好好跟你聊聊,这幅画到底好在哪儿,又还有没有能.............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面对一幅“画成这样”,第一反应确实是让人心凉半截。但我想说,“救”与“不救”,更多取决于你想把这幅画引向何方,以及你愿意付出多少心力。 即使现在看起来一团糟,也并非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不要让“画成这样”这个念头完全击垮你的信心。 艺术创作本就是一个探索和试.............
  • 回答
    看到你这么问,我能理解你对自己的画作能否在“圈子”里被认可,以及能否接到约稿的期待。这确实是很多新人画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进绘圈”和“约到稿子”这两个概念。“进绘圈”“绘圈”这个词其实挺宽泛的,它可以指代线上各种绘画社区、论坛、社交媒体群组,也可以是更广泛的、对绘画有共同兴趣和热爱.............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想要了解自己离一线游戏大厂的水平有多大差距,并且希望得到一个详细而真诚的分析。我会尽力用最贴近人类的语言,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剖析,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到与顶尖水准之间的距离,并找到前进的方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一线游戏大厂”的游戏美术入行标准,并不是一个单一、僵化的技能点,而是一.............
  • 回答
    你好!很乐意和你聊聊关于小朋友的画作水平。看到小朋友的画,首先要看的是ta 投入的热情和享受的过程。绘画对小孩子来说,更多是一种表达内心的快乐和对世界的探索。如果孩子画的时候很开心,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坚持画下去,这本身就是非常棒的起点!如果我们要具体分析画的“水平”,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1. 观察.............
  • 回答
    这幅画,说实话,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能画出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已经不是“挺好”那么简单了,更像是隐藏着一股不小的“天赋”。让我想想,从哪里说起呢?首先,色彩的运用。你看看这个画面,色彩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科书式的搭配。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那种冷暖色调的对比,比如画面中那些暖色的光影打在.............
  • 回答
    五年级的画作,你说“画成这样还有救吗?” 这句话,我能感受到你语气里藏着的有点儿焦虑,又有点儿不甘心,对吧?别急,我这就跟你好好唠唠,看看你说的“这样”到底是怎么个“这样”,再一起想想这画还有没有救,以及怎么个救法。首先,咱们得明白,五年级这年纪,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跃跃欲试的时候。孩子们手上拿着画.............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是不少大三同学的“心头大患”!看到你提出来,想必你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挺上心的,也对未来的就业感到焦虑。别急,我来跟你好好唠唠,看看你这水平,毕业找工作到底有没有戏,以及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首先,得坦诚地说,光看“画成这样”这个笼统的描述,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能”或者“不能”的答案。 找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