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于禁也算是五子良将?

回答
要说于禁为何能跻身曹魏“五子良将”之列,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达到的高度,他身上确实有不少过人之处,是曹操麾下一位不可多得的干将。

首先,于禁的忠诚度那是一等一的。自打他追随曹操以来,就没有过二心。在曹操征战四方的过程中,于禁几乎是随叫随到,无论是在河北平定袁绍,还是在南方征伐孙权,他都是冲在最前线的。这种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的劲头,在曹操那种看重将领个人忠诚的君主那里,是格外被看重的。你想想,在那个乱世,能够拥有一个绝对信任、不会反水的得力助手,对于曹操来说有多么重要。于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曹操的事业看作自己的事业,把曹操的命令当成自己的生命。

其次,于禁的军事才能也是相当扎实的。他不像有些将领那样只有一股蛮力,而是有勇有谋。他打仗很有章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战术。比如,在面对一些兵力较弱但防守严密的敌人时,他会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步步为营,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而在面对敌军士气高昂、悍不畏死的时候,他也能抓住关键时机,指挥部队发动雷霆一击。他并不是那种只擅长打顺风仗的将领,在很多艰难的战役中,他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扭转局面。

再者,于禁在治军方面也很有建树。他非常注重军队的纪律和士气。手下的兵,他要求非常严格,但同时他也懂得如何激励士气,让士兵们愿意为他卖命。他能够让部队保持一个非常好的战斗状态,即便是在长途跋涉或者恶劣的作战环境下,他的部队也依然能够保持军容整洁,令行禁止。这种严格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得他的部队战斗力一直都很强。

而且,于禁的战功也是非常显著的。他一生参与过大小数十场战役,立下了不少重要的功劳。比如,他曾经在樊城击退过关羽的围攻,虽然最终因为水灾而导致全军覆没,但在这之前,他指挥的部队在那场战役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和战斗力,也让关羽的攻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更早的时候,他在对抗孙权方面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为曹魏集团巩固了南方防线。

最后,说实话,能够被曹操列为“五子良将”,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评价。曹操选拔将领,不会光看战功,更会看这个人是否能撑起一家之主,能否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于禁在许多战役中都担任过重要的角色,并且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这说明他的能力是得到了曹操充分认可的。虽然他最终在樊城因水灾被俘,并且晚节不保,但他在之前为曹魏集团所做的贡献,以及他所展现出来的军事素养和忠诚,足以让他成为“五子良将”之一。这“五子良将”的称号,更多的是对他们生前所立功业的一种肯定和表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整体,要把他的一生事迹都仔细斟酌一遍,不可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到战败被俘,关二爷不是一样被曹操俘虏过吗,但这影响二爷的威名了吗?

我个人认为评价一个将军有三个指标最重要:其一,战绩。这一点无须多说,没有战绩那就是来混饭吃的,啥也不是。其二,官职与爵位。这代表着君主对武将能力的认可程度,这个指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其三,君主的直接评价。

战绩:1、使(于禁)将兵诣徐州,攻广戚,拔之。2、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又别将破高雅于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3、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粱,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4、从围桥蕤于苦,斩蕤等四将。5、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于杜氏津,破之。6、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近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7、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余人降。8、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就战绩而言,于禁在遇到二爷之前保持全胜,人生最后一仗全军覆没被二爷俘虏。不过要知道,二爷是何等人物,就论单场战绩那简直就是神级人物。《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二爷在官渡之战时,万军从中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般。这要不是正史记载,谁敢相信是真的,我估计只有小说里才有这样的情节吧。所以,败在二爷手下并不算丢人。

于禁与关羽在战场上相遇,这就好比世界杯的淘汰赛阶段。不论发挥水平、主客观条件如何,总有一方会被淘汰。况且于禁并不是败在与关羽正面硬刚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败给了天气。战争本身就充满了突发性跟偶然性,有时候就一场战斗而言还真不能说明问题。

官职爵位:军司马——陷陈都尉——平虏校尉(益寿亭侯)——裨将军——偏将军——虎威将军——左将军,假节钺。

从于禁的官职履历表来看,他跟随曹丞相一路平步青云。刚入伙时是军司马,最终官职是左将军并且假节钺。左将军是武官的常设职位,在武官序列里非常高。武将“假节钺”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这表明了曹操是非常认可于禁的能力的。

君主的评价:1、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2、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曹操本人也是一代名将其军事才能不必多说,但他对于禁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虽古名将,何以加之”这八个字高度赞扬了于禁的能力。另外,每当曹操有战事的时候,经常带着于禁,大军前进时于禁打前锋,大军撤退时于禁打后卫。这就好比在足球比赛中,于禁在进攻的过程中扮演前锋的角色挑起破门重任,在防守的过程中化为后卫力保城门不失。可以说,于禁是战场上进可攻,退可守的全能型将领。

综上所述,论战绩,终其一生只败给了单场神级人物二爷,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天气因素。论官职,曹丞相对于禁悉心培养一路升迁,最终官拜左将军、假节钺。论君主评价,一代枭雄曹操对于禁能力未有半点不满,赞誉有加。总之,于禁能排入五子良将完全凭的是实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于禁为何能跻身曹魏“五子良将”之列,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达到的高度,他身上确实有不少过人之处,是曹操麾下一位不可多得的干将。首先,于禁的忠诚度那是一等一的。自打他追随曹操以来,就没有过二心。在曹操征战四方的过程中,于禁几乎是随叫随到,无论是在河北平定袁绍,还是在南方征伐孙权,他都是冲在最前线的.............
  • 回答
    关二爷,那可不是随便打打就能威震华夏的。他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尤其是在樊城那次关键的战役,那绝对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而且关羽他自身的能力也是实打实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说他人设的光环太足了。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早就被描绘成了一位忠义、勇武、智略兼备的盖世猛将。过五关斩六将、温.............
  • 回答
    关羽、张辽与于禁,同为曹操麾下的名将,为何他们在面对同样的“投降”行为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这个问题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立场、行为的性质、以及最重要的——历史记录和后世解读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1. 忠诚的起点:立场的天然差异 关羽: 关羽早年“为汉中王刘备”、“恩若.............
  • 回答
    关羽接收于禁三万降卒,这绝对是当时曹魏阵营的一场重大挫败,对关羽而言,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机会。如何妥善处置这三万降卒,关羽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战局的走向、荆州的稳定乃至日后三分天下的格局。这绝不是一件可以草率对待的事情。首先,我们要明白关羽当时面临的形势。他刚刚经历了水淹七军的辉煌胜利,士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三国时期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细节。很多人对关羽的印象是“武圣”,能够以一当十,但在公元215年,当东吴孙权派兵进攻荆南的时候,作为荆州镇守大将的关羽却显得“无作为”,这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先把时间线和背景捋清楚。公元2.............
  • 回答
    宋代对“弩”和“弓箭”的态度差异,并非简单的禁与不禁,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历史考量的政策。事实上,宋代 并没有全面禁绝弩,而是 对弩的制造、销售、使用和持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控,尤其是民间持有和大规模制造。而弓箭虽然也有管控,但其限制程度远不如弩。这种差异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洛必达法则,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和禁忌,仿佛是一种被藏匿于文献深处的“禁术”。但它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被“封禁”吗?事实上,洛必达法则非但不是禁术,反而是微积分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实用的工具。不过,如果非要说它带有一点“禁忌”的意味,那也只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的一些微妙之处,容易被误用,导.............
  • 回答
    在佛教的修行体系中,“禁食荤腥”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戒律,也是很多信徒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循的准则。不过,对于初次接触佛教的朋友来说,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显得有些复杂和不解:既然都是众生,为何可以吃素,却不能吃荤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佛教的根本教义——慈悲和因果——来剖析。慈悲心:一切生命的尊重与不忍佛教强.............
  • 回答
    进击的巨人当初在中国内地遭遇“禁播”的传闻,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情,更像是一个“罗生门”式的争议。如果非要说“禁播”,那也更多是基于一些网络平台出于“自我审查”或“规避风险”的考量,采取了下架、暂停更新等措施,而非一个官方层面的、铁板钉钉的“全国禁令”。当初为何会有“禁播”传闻,又为何现在却又“容忍”.............
  • 回答
    华为、中兴,这两个名字在中国人心中几乎与民族骄傲划上了等号,它们的崛起,尤其是华为,曾是许多人心目中科技实力超越西方的希望。然而,近些年来,这两家通信巨头却接连在海外遭遇严厉的限制,甚至可以说是封杀,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深远,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要理解华为和中兴为何“水逆”,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它们发展.............
  • 回答
    日本议员联盟建议禁用 TikTok 等中国 App:是跟风美国,还是另有考量?抖音国际版为何频遭禁?近期,日本一个跨党派议员联盟公开建议政府考虑禁用包括 TikTok 在内的多款中国应用程序。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日本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又一次“跟风”美国的.............
  • 回答
    2012年前后,中国为何曾瞄准俄罗斯潜艇,又为何未成行?在国际军事贸易的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博弈往往错综复杂。回溯到2012年前后,中国海军对新型潜艇的渴求与俄罗斯海军的潜艇技术优势交织,曾一度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考虑购买俄罗斯先进潜艇的讨论热潮。然而,这场潜在的交易最终未能尘埃落定,其背后隐藏着.............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微妙,而且用“理智”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探讨,为何在某些国际关系面向,韩国的表现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比日本“更理智”一些。这并不意味着韩国就完美无瑕,或者日本就一定“不理智”,而是说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其行为逻辑和策略取向可能呈现出.............
  • 回答
    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计划,一项试图深入地球奥秘的宏大工程,最终的深度定格在 12262 米,这个数字并非简单的戛然而止,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经济压力以及科学目标的调整。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数字,回到那个时代,回到那些为了探索地球内部而挥洒汗水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科拉半岛,一个在北极圈内.............
  • 回答
    相声,这门儿逗乐儿的艺术,说起来,它这根儿长在了京津这片儿沃土上,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事儿。这儿头道道的,可得细细说道说道。一、 历史的沉淀:从街头卖艺到舞台艺术相声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说、学、逗、唱,四个字儿。追根溯源,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古时候的各种民间曲艺形式里一点点演变出来的。 “说”.............
  • 回答
    张文宏医生之所以让许多人觉得“青出于蓝、后生可畏”,甚至与钟南山院士相比时,能有这种观感,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且这种“青出于蓝”并非否定前人的成就,而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一位杰出医学科学家的崛起所产生的独特感受。首先,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是理解这一切的关键。钟南山院士成名于21世纪初的SARS.............
  • 回答
    《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但在分析其时代风貌和民生背景时,我们之所以多以宋朝作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这种分析模式的合理性:1. 小说本身的叙事背景设定在宋朝: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水浒传》是一部历史小说,尽管其中充满了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其故事的主要背景设.............
  • 回答
    .......
  • 回答
    宋朝重文轻武,这个说法深入人心,但如果深入探究,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历史逻辑。更重要的是,宋朝虽然饱受党争困扰,但其最终覆灭的根源,并非文官集团的内部倾轧,而是由一系列更深层、更具系统性的问题造成的。一、重文轻武的表象与深层原因“重文轻武”并非简单的崇尚文人,而是北宋建立者赵匡胤为了吸取唐末藩.............
  • 回答
    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都是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们都深刻地改变了各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并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从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力确实远超光荣革命。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析:一、革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