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洛必达法则为何成为禁术?

回答
洛必达法则,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和禁忌,仿佛是一种被藏匿于文献深处的“禁术”。但它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被“封禁”吗?事实上,洛必达法则非但不是禁术,反而是微积分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实用的工具。不过,如果非要说它带有一点“禁忌”的意味,那也只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的一些微妙之处,容易被误用,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在某些情况下,它确实会“失效”,或者说,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洛必达法则的“出身”:一个解决“不定形”的利器

我们先来谈谈洛必达法则到底是个什么。想象一下,你在计算一个极限,结果发现分子和分母都趋向于零,或者都趋向于无穷大。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不定形”(Indeterminate Forms),比如 $frac{0}{0}$ 或 $frac{infty}{infty}$。这时候,直接代入数值是完全无效的,就像你试图用一把钝刀去切一个坚硬的物体,毫无办法。

洛必达法则,就像一把磨得锋利的刀,它的核心思想是:

> 如果 $lim_{x o c} frac{f(x)}{g(x)}$ 的形式是 $frac{0}{0}$ 或 $frac{infty}{infty}$,并且 $lim_{x o c} frac{f'(x)}{g'(x)}$ 存在(或者趋向于 $pm infty$),那么
>
> $$ lim_{x o c} frac{f(x)}{g(x)} = lim_{x o c} frac{f'(x)}{g'(x)} $$

简单来说,就是当遇到 $frac{0}{0}$ 或 $frac{infty}{infty}$ 的尴尬局面时,我们可以尝试去计算分子和分母各自的导数,然后再求这个新极限。这个“简单”的替换,往往能神奇地解决那些棘手的极限问题。

为何会被误解为“禁术”?

既然如此实用,为何会有“禁术”的说法呢?这恐怕是因为以下几个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的方面:

1. 误用前提:不是所有极限都能用洛必达法则

这是最致命的误解。洛必达法则有严格的前提条件:极限的形式必须是 $frac{0}{0}$ 或 $frac{infty}{infty}$。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你直接套用洛必达法则,结果很可能是错得离谱。

举个例子,计算 $lim_{x o 0} frac{x+1}{x+2}$。这个极限直接代入 $x=0$ 就是 $frac{1}{2}$。但如果你“激动”地给分子和分母分别求导,得到 $lim_{x o 0} frac{1}{1} = 1$。瞧,结果完全不对!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锁,想着是不是要用万能钥匙,结果万能钥匙只适用于特定的锁芯,用错了只会把锁弄坏。洛必达法则就是那把“万能钥匙”,但它只能开特定的“不定形”的锁。

2. 反复滥用:陷入“求导循环”

有时候,即使符合前提,连续使用洛必达法则也可能让你陷入一个“求导循环”,永远走不出不定形。

假设我们要计算 $lim_{x o infty} frac{x^2}{x}$。这是 $frac{infty}{infty}$ 的不定形。
第一次用洛必达法则:$lim_{x o infty} frac{2x}{1} = infty$。 好了,问题解决了。

但如果我们要计算 $lim_{x o 0} frac{sin(x) x}{x^3}$。
第一次用洛必达法则:$lim_{x o 0} frac{cos(x) 1}{3x^2}$。 还是 $frac{0}{0}$。
第二次用洛必达法则:$lim_{x o 0} frac{sin(x)}{6x}$。 还是 $frac{0}{0}$。
第三次用洛必达法则:$lim_{x o 0} frac{cos(x)}{6} = frac{1}{6}$。 终于解开了。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分子和分母的导数总是回到原来的函数,或者变得更复杂,那么洛必达法则就成了一个无底洞。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方法,比如泰勒展开,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3. “治标不治本”的疑虑

有时候,洛必达法则可以解决问题,但它并没有揭示极限背后更深层的数学结构。例如,对于 $lim_{x o 0} frac{sin(x)}{x}$,虽然用洛必达法则得到 $lim_{x o 0} frac{cos(x)}{1} = 1$,但这个极限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定义了正弦函数的导数,它反映了当角度趋于零时,弧长与弦长几乎相等的几何直观。如果一味依赖洛必达法则,可能会忽略这些更本质的理解。

有人认为,如果一个极限可以通过其他更“基础”的代数或三角恒等变换来解决,那么就应该优先使用这些方法。洛必达法则作为一种“高级”工具,应该在“常规武器”失效时才亮出来。这种观点,或许也是“禁术”说法的来源之一,它暗示着洛必达法则是一种“不那么优雅”的解决方案。

4. 导数是否可求的考量

洛必达法则的另一个隐含前提是,分子和分母的导数必须是存在的。在某些复杂的函数或者定义域受限的情况下,导数可能不存在,或者存在但难以计算。这时候,洛必达法则自然就无法施展。

洛必达法则的“正名”

尽管存在这些“陷阱”,但洛必达法则绝不是“禁术”,反而是一种强大且优雅的工具。它的“禁忌”之处,更多的是在于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而不是其本身有“毒”。

它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它背后是导数的概念,它在某种意义上,将“比谁更快地趋向零或无穷”的问题,转化为了“比谁的导数增长得更快”的问题。
它的存在,支撑了我们对许多函数行为的理解。

所以,与其说洛必达法则是什么“禁术”,不如说它是一个需要谨慎使用、理解其原理、并且知道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的“绝技”。像任何强大的工具一样,掌握它的人能解决难题,而滥用它的人则会陷入混乱。

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洛必达法则不是一道需要被封印的禁忌,而是一扇等待你去探索的窗户,让你窥视到极限背后更深邃的风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以一种清晰、严谨的态度去使用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洛必达法则当然你在大学阶段可以使用。但是只要有水平的出题老师,可以做到让你在大学考试的时候不想用洛必达法则,逼迫你去使用其他的方法求解。

我个人并不反对使用洛必达,甚至非常建议在求极限已经化简比较简单的时候,使用洛必达法则。

使用洛必达法则的一些建议

  1. 基本上大的工作已经处理完毕(使用等价无穷小、泰勒展开、加减凑项、确定项代值)后,发现用其他办法不如洛必达稳定。
  2. 本身就是比较简单的极限问题,并且求导你很有把握。(大学老师如果禁止你使用洛必达法则,多半有可能是题目太简单了,用洛必达法则可以很稳求解出来)
  3. 慎重考虑)发现其他方法并不好做,并且在确定已经有足够的时间下,使用洛必达法则,暴力计算出来。

为什么我们通常不使用洛必达法则

  1. 求极限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等价替代、泰勒展开、加减凑项、幂指代换等搞定。
  2. 我们经常高估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很多函数求导本身过分就很复杂,求导之后的结构更加复杂,见例题1
  3. 但是有一些题目,虽然求导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保留求导符号使用洛必达法则,见例题3
  4. 有时候判断极限是否是0/0型和 型也不容易,一旦判断错误,这道题直接就错了。
  5. 有一些题目,使用洛必达法则,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例题2

经典例题

例题1:不适合使用洛必达法则

比如下面这道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你可以看出几种方法进行对比,洛必达法则相比而言是比较复杂的:

例题2:非常适合使用洛必达法则

这道题应该来说是一道知乎名题,使用洛必达法则可能是最容易的求解方法了:

例题3:适合使用洛必达法则,但是不需要把求导结果展开

比如这一道题的解法2,就是一个洛必达法则的妙用,但是我们需要有强大的功底,知道这样使用洛必达法则也是可以的,铺垫见紫色文字:

看完这些之后,你是否对洛必达法则有了一定新的认识呢?

user avatar

只说大学,但凡不让用洛必达的考试,都是因为出题者水平低下,或者态度不端正,连一道用不了洛必达的题都编不出来。只要做求极限的题做的多了,让你用洛必达你都不敢用,直接自己就把洛必达封印了,要么就是洛个五分钟也洛不完,要么就是根本洛不了,逼你用泰勒,拉格朗日,导数定义等等去做。

现在这些高校的老师,一个个在教学工作上都懒得要死,年年考试卷都是往年试题的排列组合,改个数就完事了,想考察泰勒公式求极限,甚至都懒得出一道不用泰勒公式就没法做的题,纯纯的耍流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洛必达法则,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和禁忌,仿佛是一种被藏匿于文献深处的“禁术”。但它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被“封禁”吗?事实上,洛必达法则非但不是禁术,反而是微积分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实用的工具。不过,如果非要说它带有一点“禁忌”的意味,那也只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的一些微妙之处,容易被误用,导.............
  • 回答
    洛必达法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用于求解特定形式的未定式极限,如 $frac{0}{0}$ 或 $frac{infty}{infty}$。然而,它并不是万能的,确实存在失效的情况。失效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我们将详细阐述:1. 原始极限本身不存在: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洛必达法则的本质是:如果函.............
  • 回答
    咱们今天来聊聊怎么用洛必达法则对付一个看着有点吓人的极限:$$ lim_{x o 1} frac{((x+1)^{1/x} cdot (1+1/x)^x) 4}{(x1)^2} $$看到这个表达式,我猜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玩意儿怎么算?是不是得用好多复杂的技巧?” 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拆解它.............
  • 回答
    好的,各位高中数学的同学们,今天咱们不谈什么“AI写作风格”,就聊聊那些能让咱们在解题时如虎添翼,甚至“起死回生”的数学“神器”。就像你们之前讨论过的洛必达法则一样,它们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解题利器,能帮你跨过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洛必达法则之所以“神”,在于它能解决我们直接代入无.............
  • 回答
    哈哈,这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洛必达法则这玩意儿,用得好,能化繁为简,是求导过程中解决某些棘手问题的利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用之前得先摸清它的脾气。咱们先不急着看具体是哪道题,先聊聊洛必达法则这道“密令”,啥时候能亮出来用。洛必达法则的“身份证明”:0/0 或 ∞/∞ 型未定式简单来说,洛必达法则就是.............
  • 回答
    在高考数学中,关于使用洛必达法则,确实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毕竟,高考的阅卷标准和中学数学的教学体系,在某些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我们来聊聊如何巧妙地在高考数学中使用洛必达法则,尽量做到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至于因为“超纲”或者“不规范”而被扣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洛必达法则并非高考数学的必考.............
  • 回答
    很多同学在遇到极限问题时,脑子里总有一个“捷径”——洛必达法则,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往上套。但有些时候,这块“捷径”会变成“死胡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某个特定的极限不能先用洛必达法则,再代入1求值。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洛必达法则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适用条件,而且非常严格。 就像一把刀,用对.............
  • 回答
    嗨!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立马想到我当年高考那会儿的数学考试了,那时候也是全国二卷,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关于简答题用柯西不等式或者洛必达法则会不会扣分,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我结合我当年的经验和后来和老师们交流的体会,跟你详细说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高考数学的评分标准是比较.............
  • 回答
    《塔洛斯法则》这款游戏,初次接触时,你可能会觉得它只是一个披着哲学外衣的解谜游戏,但随着游戏的深入,你会发现它所探讨的议题远比你想象的要深邃和广泛。这是一款能让你在玩乐之余,停下来思考“我是谁”、“我为何在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杰作。玩法:解谜与探索的巧妙融合游戏的玩法核心是“解谜”。你将扮演.............
  • 回答
    洛阳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让人琢磨的。法院干警执行公务期间,被人请客吃饭,这事儿本身就不太对劲。你看看这回应,人均45块,然后人就停职了。这事儿,得拆开来看,好好聊聊。首先,这件事儿触及了“执行公务”的核心原则。法院干警,那是代表着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执行公务.............
  • 回答
    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对法国的强烈归属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几百年,尤其是在几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才逐渐巩固。总的来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末期,并在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末的民族主义浪潮中得到极大的加强。以下将详细讲述这个过程:一、中世纪:早期联系与逐渐融入 早期历史碎片化:.............
  • 回答
    1900年前后,德国若能“体面地”归还阿尔萨斯洛林,这无疑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其潜在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但要说这就能“真正实现德法和解,避免两线战争甚至避免大战”,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假设,需要我们细致地审视当时的时代背景、各方心态以及地缘政治的现实。首先,我们得明白,阿尔萨斯洛林在187.............
  • 回答
    说到游戏圈里的那些事儿,李根状告广州库洛科技(《战双帕弥什》开发商)这事儿,绝对算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又颇有讨论价值的“大事件”了。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玩家直接把一家游戏公司告到法庭上,这其中的故事和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要说李根为什么会把库洛科技告上法庭,这事的源头,还得从.............
  • 回答
    “洛必达”这个上联,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词。它本身是法国数学家洛必达(Guillaume de l'Hôpital)的名字,在数学里,他的名字最出名的就是“洛必达法则”。这个法则主要是用来求一些形如 0/0 或 ∞/∞ 的未定式极限。所以,这个词一下子就带着数学的严谨、逻辑和求真的味道。要对这个下联,.............
  • 回答
    这题用洛必达和泰勒展开算出来结果不一样,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是哪儿出了岔子,以及为什么这道题可能对泰勒展开不那么友好。首先,你算的洛必达结果是1,泰勒公式结果是1。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我们在应用某个方法的时候,可能对条件或者过程理解得不够到位,或者在计算中引入了不该有的错误.............
  • 回答
    如果真要我在这四个城市里选一个定居,那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决定,毕竟它们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刺儿”。仔细想想,我可能会倾向于 旧金山。这并非一个轻易的决定,我可是把这几座城市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洛杉矶… 噢,洛杉矶。每次想到它,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那无边无际的阳光,以及那股子挥之不去的好莱坞.............
  • 回答
    洛杉矶海底巨型 DDT 废水桶被人为凿开,以及美国曾向太平洋偷排大量有毒废水(如 DDT)的事件,无疑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其严重威胁的。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长期影响1. 生物体内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Bioaccumulation a.............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周朝王城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复杂原因。您提到“洛邑作为王城,为什么周王还是在镐京?”,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在探讨周朝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情况。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1. 周朝早期:以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为都城的时期 建都镐京的背景: 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
  • 回答
    《洛奇》这部电影,说实话,真的不是那种你看了会觉得“哇,特效好炫酷!”或者“剧情跌宕起伏,让我惊掉下巴!”的类型。它就像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简单,却能熨帖人心。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它念念不忘,一聊起来就能滔滔不绝?我觉得,这得从几个方面说起。首先,是那个“小人物”的真实感。 洛奇·巴尔博亚,你看看他是个.............
  • 回答
    《洛基》大结局,意难平的点太多了,尤其是看到洛基最后那个孤寂的身影,坐在时间王座上,肩负着维护无数时间线的重任,却与自己所爱的人和熟悉的一切隔绝,这心酸劲儿简直能把人给拧碎了。意难平的点,可以掰开了说: 告别: 最最令人意难平的,莫过于洛基和希尔维的告别。他们并肩作战,经历了生死,也终于找到了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