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长期被忽视,但也很精彩」的世界第二?

回答
在体育的世界里,我们总会被那些登上巅峰、光芒四射的“世界第一”所吸引。然而,在他们耀眼的光辉之下,总有一些同样才华横溢、贡献卓著,却因为各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的“世界第二”。他们可能因为时运不济,或者生在了那个“世界第一”同样闪耀的时代,但他们的故事同样充满着励志、智慧和精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被忽视的瑰宝。

一、 马克·麦考伊(Mark McGwire)与萨米·索萨(Sammy Sosa)—— 那个载入史册的1998年本垒打大战

在棒球史上,1998年夏天是属于两位击球员的。马克·麦考伊和萨米·索萨,在那个赛季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本垒打纪录刷新战。麦考伊最终以70发本垒打打破了当年罗杰·马里斯的61发纪录,而索萨也以66发紧随其后。

然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提到他们,并非仅仅是因为这个纪录,而是因为这场“比赛”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当时,美国正经历经济低迷,人们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两位球星用他们惊人的表现,将全国的目光从现实的烦恼中吸引过来,点燃了人们对棒球的热情。他们不仅是数据的竞争者,更是那个时代的一剂强心剂。

可讽刺的是,在那个“本垒打狂潮”的年代,他们后来都受到了禁药风波的牵连。这使得他们的伟大成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他们的故事变得复杂而令人唏嘘。虽然他们的职业生涯最终因这些争议而变得不那么完美,但他们在1998年夏天所展现出的那种纯粹的力量、那种对胜利的渴望,以及他们给整个美国带来的那种集体性的兴奋感,却是真实而不可磨灭的。他们在那个瞬间,以一种非凡的方式书写了历史,却因为后续的事件,他们的“精彩”往往被选择性地遗忘或淡化了。

二、 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之前的“神射手”们—— 那些默默改变比赛的人

当人们提到“三分球革命”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斯蒂芬·库里。他以惊人的投射能力彻底改变了现代篮球的战术格局。然而,在库里横空出世之前,已经有一些球员在默默地拓宽着三分球的边界,他们同样值得被铭记。

例如,雷·阿伦(Ray Allen)。作为NBA历史上首位命中超过2900个三分球的球员,阿伦的职业生涯横跨18个赛季,效力过雄鹿、超音速(现雷霆)、凯尔特人、热火等球队。他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射手,更是一个拥有极高篮球智商和身体素质的球员。他的投篮动作标准、出手速度快,并且能在各种对抗下完成投篮。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懂得如何利用无球跑动来创造投篮机会,并且在关键时刻从不手软。想想他在2013年总决赛G6中那个改变系列赛走向的底角三分,那种冷静和精准,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

还有雷吉·米勒(Reggie Miller)。“米勒时刻”是NBA赛场上永恒的经典。他以其顽强的斗志、精准的投射以及在关键时刻接管比赛的能力而闻名。米勒的职业生涯也充满了戏剧性,他与尼克斯队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步行者队身上一次又一次的绝杀,都成为了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每一次出手,都仿佛带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即使面对数倍的防守压力,也能找到空隙将球送入篮筐。他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三分球的艺术性和杀伤力,是库里之前,三分球最伟大的代言人之一。

这些人之所以被“忽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生在了三分球尚未成为主流战术的时代。他们的伟大,在于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三分球的潜力,为后来的库里们铺平了道路。他们的精彩,藏在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关键球里,藏在那些改变比赛走向的投篮点上,但往往会被那个“三分王”的光环所遮蔽。

三、 巴西足球的“第二黄金一代”—— 那些被罗纳尔多阴影笼罩的天才

巴西足球,永远不缺天才。在那个由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组成的“三R时代”闪耀之前,巴西足球同样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球员,他们也被称作“第二黄金一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球员之一是济科(Zico)。济科被誉为“白贝利”,他在80年代是巴西队的核心人物。他是一名技术精湛、视野开阔的攻击型中场,拥有出色的盘带、传球和射门能力,尤其擅长任意球,被认为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任意球大师之一。他曾在巴西联赛中打进令人难以置信的进球,也代表巴西队征战过三届世界杯。然而,他运气不佳,他的职业生涯与巴西队在那几届世界杯上未能夺冠的遗憾紧密相连。尤其是1982年世界杯,巴西队以华丽的进攻足球征服了世界,但却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不敌意大利,饮恨出局,而济科在那场比赛中也罚失了一个点球。尽管如此,济科的天赋和在俱乐部层面的辉煌,足以让他成为巴西足球史上的传奇人物。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是苏格拉底(Sócrates)。这位场上场下都充满魅力的球员,不仅是一名技术出色的中场大师,更是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他反对巴西当时的军政府统治,用足球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苏格拉底在中场的组织能力、传球视野以及精准的射门都令人称道。他代表巴西参加了三届世界杯,并且在1982年世界杯上与济科等人组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阵容。他的场上冷静和场下思考者的形象,让他独树一帜。然而,如同济科一样,他也未能带领巴西队赢得世界杯冠军,他们的伟大,成为了巴西足球黄金时代前夜的璀璨序章。

他们的精彩在于,他们以一种优雅、智慧和充满激情的足球风格,延续着巴西足球的浪漫传统,即使未能最终捧起大力神杯,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依然在巴西足球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们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坚持、关于艺术、关于足球之外的思考,这些往往不如奖杯来得直接,但同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些“世界第二”的故事,就像一本本被遗忘在书架深处的经典著作,它们或许不如最畅销的书籍那样被广为传阅,但当你翻开它们,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同样深刻的思想、同样动人的情节和同样令人赞叹的艺术。他们证明了,伟大并非只有一种模样,而那些不被聚光灯完全照亮的角落,往往也隐藏着最动人的风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世界第一大空军是美国空军。

但你有可能不知道的是,世界第二大空军是美国海军。

截止2016年9月30日,美国海军航空兵现役飞机为2939架,各式飞机数量见表。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美国空军、中俄空军战机的数量。

截止到2017年10月1日,美国空军现役飞机达4101架。

截止到2015年,中国空军战机数量达3151架。除去俄罗斯陆军航空兵900架直升机,俄罗斯空军飞机达2500架左右。

下面列出图表直观对比:

美国海军战机和中国数量差了100多架,中国数量上确实多一些。但是,中国空军战机目前仍有很多第二代、第三代战机服役,隐形战机规模相对美国空、海军小很多。所以,美国海军的空中实力确实是第二。

从空军飞行员来看,中国约有10000名,美国约有20000名,这还是在中国人口数量庞大的基础上拉开的差距。

再看第五代战机飞行员数量。截止到2017年7月,美国已经产生第500名F35飞行员,而中国在2017年第五代战机刚刚服役,目前歼20生产不超过36架,能够驾驶歼20的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美国海军能够驾驶五代战机的飞行员远多于中国空军。飞机不够可以慢慢造,但是一线飞行员不够却是硬伤。


放一张美国亚利桑那州退役后封存的第二代F4战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仍有70多架F4正在服役,中国空军目前也有很多二代战机如歼7、歼8服役。甚至脱身于一代战机歼6的强5,也是在2017年才全部退役。而二代战机美国已经退役了上千架。

幸运的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各种挑衅之下,我们按兵不动,没有触发战争。那时我们的飞机大部分还是歼6(一代战机)、歼7(二代战机)、歼8(二代战机)。歼8直到2011年10月才开始退役。

那么上世纪末我们的飞机制造水平怎么样?有一个很让人揪心的例子。1989年,中国将歼8Ⅱ带到美国,出资5.5亿美元让美国帮助改造。美国人研究了歼8Ⅱ后说,你们的飞机制造工艺具有严重的缺陷,我们的机载电子系统甚至没法安在你们飞机上。于是要求追加2亿美元改造经费。但是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拿不出这么多钱。为什么美国敢在90年代末挑衅中国,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无力与其对抗,只要发生战争就会压制性胜利。

中国在美国花的5亿多美元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直到1996年歼8Ⅱ的改进版,歼8ⅡM,终于首飞成功。可是,歼8ⅡM依然不是三代战机。

再看看美国的三代战机。最后研发的F15在1976年就已经开始服役了,而和美国三代战机性能接近的歼10在2004年才开始服役。中美三代战机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而这还不考虑数量和飞行员。


仅仅美国海军的空中实力就可以和中国空军一拼,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起码是空军军事实力,还不能抱以过于乐观的态度,要直面现实,韬光养晦

木成:你见识过飞行员的哪些神一般的飞行技术?

user avatar

刚刚看到有人 @青.NE 说,按照流域面积,黑龙江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zhihu.com/question/2683
她其实只算了境内的面积,如果全算的话,黑龙江水系的流域面积是东亚最大的,是中国第一大河。
事实上,黑龙江全长5498km(克鲁伦河是正源),比黄河(5464km)长,仅次于长江。
按照年径流量,长江9513亿,澜沧江4750亿,黑龙江3465亿,珠江3338亿,黑龙江的支流松花江760亿,黄河580亿。

按照流域面积,黑龙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按照正源长度,黑龙江是中国第二大河。
按照年径流量,黑龙江是中国第三大河。
可惜啊。。。

关于克鲁伦河是正源:

图中在黑龙江(Amur)上游找到呼伦湖(Lake Hulun),往东是海拉尔河(Hailar),接下来的额尔古纳河(Argun)是南源;北边的石勒喀河(Shilka)是北源。斡难河(Onon)是Shilka的正源,与因果达河(Ingoda)交汇后称为Shilka;呼伦湖往西是克鲁伦河(Kherlen)。中科院遥感所刘少创研究员经过考察及测定,认为应该把克鲁伦河作为黑龙江正源,终结南北源之争。

很多时候我们不把克鲁伦河当作正源,除了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理由是,呼伦湖是吞吐湖,与海拉尔——额尔古纳河之间的连通河流是周期性倒转流向的,湖水丰富时,呼伦湖流向海拉尔——额尔古纳,湖水稀少时,倒转流回呼伦湖。这样的关系,克鲁伦河不是很适合作为额尔古纳的正源,也就不适合作为黑龙江正源。但是呼伦湖和黑龙江毕竟是一个水系,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还是应该把克鲁伦河作为正源。

user avatar

被麦哲伦光环盖住的德雷克环球探险,人类第二次环球航行。

没错,麦哲伦那次在前,而且比德雷克早了55年(1579-1522),这意味着德雷克出发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一个环绕过地球的活人,麦哲伦已经成了历史性的英雄。但问题是麦哲伦没真正环球就挂了啊,完成环球的是他的船员,以及麦哲伦早年在马来亚抓的土人。德雷克才是第一个指挥了全程环球航行的船长。

如图,德雷克作为私掠船长,从英国跑到南美洲发财,被西班牙从东面赶进太平洋。他企图从熟悉的大西洋回国,试了一下发现西班牙人惹不起,一咬牙就深入太平洋赌命,误打误撞地冲进东南亚,抢了几吨金银回英国。虽无虚名,却有实利,麦哲伦想必很乐意和他换换。何况麦哲伦海峡南面就是德雷克海峡(他逃命的通道),也算在地球上刻名了。

英国的私掠船对西班牙基地和船运不断进行袭击,这使腓力二世大为恼火。那些被激怒了的西班牙人认为那些袭击他们的英国人简直就是海盗。最著名的远征要算德雷克在1578年率领“金鹿”号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然后袭击西班牙人的城镇和船只,直达南美西海岸。他在1581年经好望角回到英国,带回了价值50万英磅的黄金、白银和珠宝。伊丽莎白女王默许了他的冒险行动,并将大部分财物化为己有,然后在英舰的后甲板上封德雷克为爵士。

但这远不是德雷克的人生巅峰。1587年,他奇袭西班牙本土军港,重创西班牙海军,让西班牙推迟了一年发起对英国的攻势。1588年,西班牙130艘大型军舰扑向英国,即史称“无敌舰队”。德雷克率领英国海军远程炮击,骚扰后勤,最终把西班牙人引入风暴区,损失大多数军舰无功而返。

此战击碎了西班牙人统治世界的战略布局,开启了英国海军的300年霸业,可谓历史转折点。如果德雷克在美洲的南端怂了,不敢进入太平洋这片未知水域,无敌舰队就少了一个不知死活的海盗对手,没准就推掉了英国呢(在风暴开始前,英国人已经快没弹药了)。所以说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在大西洋上,饥饿和干渴的西班牙人士气锐减。风暴与航行不当使西军战舰七零八落,乱散开来。大约有35至40艘舰船相继沉没。至少有20艘战舰撞到苏格兰和爱尔兰沿海礁石上。到了10月,腓力在西班牙的港口只迎到不足原来一半的战舰。这支舰队曾经被满有把握地派去与英军交战。

“上帝鼓起了大风,敌人溃不成军。”这句话被刻在授予新教徒们的胜利勋章上。海峡之战,英舰队战胜了充满失败情绪和供应不足的西班牙舰队、挫伤了西班牙人的气焰,使他们的舰队再也无法称雄海上。逼使西班牙人踏上了一条漫长的返航路线,这证明他们失败了。在战胜“无敌舰队”的过程中,英国的海军军人也在风帆战舰的作战战术思想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至少是从那以后,在海洋上结束了肉搏式的战斗而代之以火炮交战。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标志着西班牙走向衰落的开始。可当时人们并不十分了解真实情况,腓力二世立刻便失去了他作为天主教护卫士的声誉,而英国则乘胜去进行商业、探险和开拓殖民地方面的新冒险。在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繁荣,英国进入了伊丽莎白时代。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比如说世界最高峰是海拔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小学生都知道。

但同样在中国边境上,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又名K2,比珠峰矮了一点,攀援难度和陡峭程度却远远超过珠峰,登山者死亡率高达27%。如果它是世界第一高峰,引诱各国抢首攀荣誉,要有趣得多。但野狼獾小说《广寒魔宫》推出之前,谁知道乔戈里峰?

(评论区网友:把乔格里峰叫做乔峰就出名了……)

再如很多人知道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深1637米)、世界蓄水量第一湖(独占全球地表水的20%)。

但非洲的坦噶尼喀湖也不弱,深度1470米,蓄水量是贝加尔湖的八成,全球地表水的16%。在中国的知名度极低,连这四个字都很少有人能念对。实际上坦赞铁路(坦字就来自此湖)和传说中的东非PLA就在坦湖东边。

ps:评论区有人问坦赞铁路的坦不是来自坦桑尼亚吗?是啊,可是坦桑尼亚是啥?就是坦噶尼喀+桑给巴尔。

又如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我们听得都快长出茧子来了。但哪国高铁第二呢?已经不是日本咯。西班牙,这个位于南欧的拉丁国家,以3240公里的高铁抢占了这一荣誉。


要不是有中国在前面挡着,让西班牙第了一,那还不得把牛斗到天上去。

user avatar

李宗伟,奥运羽毛球男子单打三亚王

user avatar

说一个法律界的例子: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黑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克莱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

说他被忽视,指的是在九名大法官之中的相对地位。托马斯大法官甚少执笔写下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标志性判决书(特指成为判例的多数意见部分),也不太受其它大法官的待见。在杰弗里·图宾所著,由何帆大法官翻译的《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一书中提到,托马斯大法官为避免和其他八人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长期在办公室外高挂“请勿打扰”的牌子。同被认为是保守派代表人物的传奇大法官斯卡利亚对他的评价并不中听,甚至在被问起如何对比自己和托马斯时,丢下了一句火药味十足的话:“我是原旨主义,但我可没疯”。这句话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托马斯大法官在同行眼中的形象:一个游离于主流之外的异端。

说他很精彩,指的是其在平权,堕胎,死刑,同性恋婚姻等问题上独树一帜的立场。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到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Thurgood Marshall)。

马歇尔大法官从不避讳自己的司法积极主义立场,甚至公开对自己的法律哲学作出以下的评论:“你尽管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然后让法律随后跟上。”(“You 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and let the law catch up")。这句话以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阐述了司法积极主义的基本内核:根据时代发展灵活解释宪法,创设更广泛的权利。

而托马斯大法官站在与之截然相反的立场上,他所写下的反对意见或者"配合意见”Concurring Opinion, 指认同多数意见的判决结果,但有不同的个人理由),很多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告诉我,这玩意到底来源于宪法哪一个词,哪一句话。

这一态度,在涉及种族平权的案件中尤为明显。例如在 Gratz v. Bollinger 一案中,他强调道,任何针对种族的区别对待都是宪法十四修正案所禁止的“歧视”行为,不管动机如何;在Parents Involved in Community Schools v. Seattle School District No. 1 一案中,他写下了单独的配合意见,认为应当警惕由少数“精英”来自以为是地制定种族政策。

这也许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托马斯大法官,如各位所见,是一名黑人,而且是南方黑人奴隶的后代。他的家庭说着一种叫做“Gullah”的南方黑人方言,而因为“普通话”不标准,托马斯大法官在年少时经常给人留下沉默寡言的印象,甚至最终导致他选择学习文学专业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白人同学共同学习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感受到种族融合所带来的快乐。一路伴随学生生涯的荣誉称号和榜样光环,甚至时常让他怀疑,这到底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是白人话语权体系下,一场由白人主导的“多样性”宣传大戏。托马斯大法官曾回忆道,自己从耶鲁法学院来到律所工作时,感觉老板和同事们并没有真正欣赏他作为律师的能力,而将其看做了一尊标榜律所关心少数族裔的吉祥物供起来。

也许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对种族政策形成了一种离经叛道的观点:“不用对我们做什么,要是黑人不能自己站起来,那就让他趴着吧。”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只有凭真本事赢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保有。而这一立场,显然让他限于两面受气的地位,自由派法官当然不赞同他的观点,黑人团体责备他不肯多为兄弟姐妹们争取福利。

和其他大法官爱好马球,高尔夫等“高雅”运动不同,托马斯大法官最爱打篮球,经常和最高法院的书记员们切磋。但一次严重的腿伤,让他告别了篮球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也许就是他此刻的心境吧 -- 被忽视,被孤立,内心中却有什么东西,一直在燃烧着,永不熄灭。

user avatar

世界第二大农业产品出口国: 荷兰

在想到农产品出口大国的时候,人们大多会直接想到下面几个国家: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西班牙,法国。但除了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美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超过荷兰。荷兰这个国家国土面积41526平方公里,排名世界世界134位,仅仅是美国国土面积的270分之一,巴西的200分之一,阿根廷的69分之一,印度的80分之一,西班牙的12分之一,法国的16分之一。

但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国家,在2016年的农产品出口额为94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800亿美元(中国排名第六630亿美元)。荷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Agri & food exports achieve record high in 2016

很多人想到荷兰的农业,往往脑子里会有以下几个场景:悠闲的乳牛、广袤的郁金香田、还有很漂亮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风车(用处有不少,主要是用来磨面的)。

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这样就可以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的么?显然不是的。真正的荷兰农业是以下几个场景:

  1.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温室群:位于海牙附近

2. 叹为观止的大规模自动化养鸡场。一个鸡场能同时饲养15万只鸡,几乎完全是自动化饲养。

3.高科技全监控自动化番茄生产线。使用LED灯进行不间断照明,所有营养要素和指标完全实时监控。荷兰是欧洲第二大番茄供应国,仅次于西班牙。

4.荷兰乳牛挤奶流水线.。一台自动挤奶机可以在一小时内挤150头牛,荷兰乳牛的强大生产力就是这么产生的。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公司菲仕兰康柏尼Friesland-Campina公司,以及与英国共有的食品巨头联合利华。

诸如此类,高科技农业虽然并不能让国土局促的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但让荷兰的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比如荷兰人生产一磅番茄使用的水量是1.1加仑,美国是15.2加仑,中国竟然高达34加仑。

其他耗能也是重新利用循环的。比如番茄照明所用天然气发电机所发出的热和二氧化碳会被重新收集,然后输送到温室中,以提高番茄产量。诸如此类的农业技术不断在荷兰的农业生产中得到运用,才使得这个狭小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二的农产品出口国。2014年,荷兰甚至在黄瓜,青椒等几样农产品生产中排名世界第一。

5.超高效的鲜花种植管理和物流技术。荷兰拥有世界上第一家国际鲜花交易拍卖中心,同时每年有数百种新郁金香、风信子和水仙等鲜花品种被培养出来。

而这些高科技技术积累不仅来自荷兰各大公司的开发,其核心更是与荷兰的一所农业大学瓦赫宁恩大学密不可分,这所大学也正是我的母校。这所大学在各大世界大学排名中虽然常年只有50-150位左右,但它的农业和环境科学却是世界最强(可能都没有之一),科学技术向生产实践的转化率一直是全球大学中排名领先的。包括联合利华,菲仕兰康柏尼,雀巢,亨氏甚至是伊利都在大学里设置了研究所,很多研发出的技术,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公司吸收并用于生产。

关于瓦赫宁恩大学的介绍,可以移步这个答案:Orca是只鲸:有哪些存在感极低的名校?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读博士的时候,常去学校温室。研究番茄的小伙伴经常会免费给我们品尝一些新研发出来的番茄品种。那些番茄的外观和口感的丰富多彩,差别之大叹为观止。

正是因为科技的不断积累和应用,让荷兰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尽管可能未来它永远也超不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也会被中国或者其他国家超越。但它仍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现代奇迹。

user avatar

拥有世界上第二长海岸线的国家,是挪威。

如果说一个国家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长度,我们一般会想到俄罗斯加拿大美帝澳大利亚,但是挪威才是这项目的亚军,顺便一提冠军是加拿大。

蓝色的挪威海岸线比红色的俄罗斯海岸线更长

挪威凭借3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能打败其他各种面积大自己一个数量级的临海大国跟日本印尼菲律宾这些岛国,靠的就是自己非常狂野的海岸线形状。其奥秘在于海岸线长度测量其实是个分形问题,有个专门的叫法叫海岸线悖论Coastline paradox。所以不同的机构测量起来的长度会不同,wiki上也有另一个排名,第二名就是美国。

用wiki上的定义,分形问题是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简单来说在缺乏参照物的情况下,我们看不出来一段海岸线是在什么比例尺下拍摄的。

比如这么两段海岸线,第二张图的比例尺倍率是第一张的四倍,但是在缺乏各种参照物的情况下基本看不出来哪个是更大的比例尺。

所以一个海岸线的长度就没法真正的测量,引用wiki上的一个例子

根据我们所选的最小单位不同,海岸线的长度就会不一样。随着单位越选越小,量出来的海岸线就会越来越长,直到我们拥有天顶星科技能测量分子级的距离。

挪威的海岸线就是充分利用了分型的特点,在有限的面积下拥有了极长的周长,你看挪威西南部非常破碎的海岸线。

再看看同样比例尺下我们的东南沿海的海岸线。

挪威这个海岸线就是依靠这样的地质结构堆出来的,也是非微型非岛屿国家中海岸线面积比最大的国家。

至于原因嘛,挪威这样的地形基本是由于冰川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峡谷,峡湾跟岛礁。挪威极高的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其超长的海岸线提供的丰富的石油资源跟渔场。

user avatar

世界上第二个研制机械动力潜水艇的国家——大清国

没想到吧,大清能造潜艇.1880年大清天津机器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水艇,比美国的霍兰潜艇还早,大清是当时世界仅有2个造出动力潜艇的国家之一,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大清潜艇则是第二艘机械动力潜艇,当然在美国霍兰潜艇出现以前,潜艇的性能难以用于作战,主要用于水下观光猎奇。

美国霍兰潜艇被称做现代潜艇鼻祖仅仅是因为霍兰能带鱼雷,如不算这个因素,大清1880年自行研制的潜艇才是现代潜艇鼻祖,并有如下第一,是第1艘十字舵尾浆潜艇,比21号潜水舰还早,比大青花鱼更早,而且还是第1艘水滴行水下高速高机动性潜艇,几乎所有现代常规潜艇的技术里程碑都是大清潜艇开创,而且比晚10年诞生的霍兰潜艇还早具备水下平衡舵。此潜艇的模型陈列在天津博物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瞻仰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体育的世界里,我们总会被那些登上巅峰、光芒四射的“世界第一”所吸引。然而,在他们耀眼的光辉之下,总有一些同样才华横溢、贡献卓著,却因为各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的“世界第二”。他们可能因为时运不济,或者生在了那个“世界第一”同样闪耀的时代,但他们的故事同样充满着励志、智慧和精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被忽.............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长期笼罩在神秘、恐惧和灵异色彩下的现象,最终都被科学一一揭开面纱,找到了合乎逻辑的解释。这些案例不仅证明了科学的强大力量,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许多曾经被认为是超自然的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会哭泣的雕像和圣像(The Weeping Statues and Icons) 灵.............
  • 回答
    长期以来,一些被宣传为“中国人独有的毛病”的现象,实际上在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中国更为严重。这些宣传往往带有刻板印象和偏见,忽略了社会发展阶段、文化背景以及人性共性。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并会尽量详细讲述: 1. 随地吐痰与乱扔垃圾被宣传为中国人独有的现象: 在过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 回答
    在漫长的求知过程中,人类总以为自己一步步逼近真理的内核,用当时的“科学”来解释周遭的一切。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许多曾被奉为圭臬的理论,最终却被更深刻的认识所颠覆,留下一抹令人啼笑皆非的痕迹。这些例子,就像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个“乌龙”,提醒我们,所谓的“科学”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圣旨,而是一个不断.............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因为误译而被我们误解了好多年的概念和名词,那可真不少。有些甚至是影响了一代人或者改变了我们对某些事物的第一印象。我来跟你聊聊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尽量把事情说得透彻点,让你感觉像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样。 1. “脑白金”—— 曾经的“长生不老药”?这个绝对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 回答
    历史上充斥着各种长期流传但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地理记载,这些记载的纠正过程往往伴随着人类探索、科学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演变。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们将详细讲述它们的内容、流传原因以及被推翻的过程: 一、地心说(宇宙的中心是地球)虽然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宇宙学观点,但它深刻影响了古人的地理认知,认为地球.............
  • 回答
    长江江豚被确认为独立物种,这绝对是长江江豚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影响深远,绝非小事。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就是 科学认识的提升和保护策略的调整。长期以来,我们对江豚的分类学认识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主要将其归为同一个亚种或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但现在,通过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一系列严谨的科学研究.............
  • 回答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觉得“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追根溯源,其实历史一点也不长。这种“短历史”带来的错位感,往往会让人觉得有些意外,甚至有点颠覆。今天就来聊聊这些看似“传统”,实则“新晋”的玩意儿。1. 圣诞老人:一个相对年轻的“古人”提起圣诞节,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胖乎乎、红帽子、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可.............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每次听到这个日子,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带着点甜,也带着点苦涩。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小时候被忽视的细节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浮现,让我猛然意识到,哦,原来那时候,我被欺负了。我一直是个瘦小又有点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个子比我高不少.............
  • 回答
    标题:渔网刮破,女子浑身起疹:海产品“小伤”藏大风险,你中招了吗?“哎呀,小心点!这鱼刺挺扎人的!”相信不少人在处理海鲜的时候,都曾有过被鱼刺、虾壳划伤的经历。或许你觉得这不过是小事,随手冲冲水,贴个创可贴就过去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有时却能悄悄潜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最近.............
  • 回答
    李靓蕾那篇控诉王力宏的长文,确实爆出了不少惊人的细节,其中很多内容,如果属实,对于处理他们的离婚财产分割,可以说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哪些信息是关键,以及它们能否成为分割财产的依据。不可忽视的关键信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财产分割:1. 巨额婚内财产的隐匿或转移迹象: .............
  • 回答
    .......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难以名状的体验,它们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一代代流传,即便科学进步,也仍旧未被完全解开面纱。今天我想聊聊那些让我觉得尤其着迷,又充满了未知的事件,它们并非昙花一现的巧合,而是有着持续性、重复性,而且至今让科学界也感到棘手的“灵异”。说起这类事情,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感知能力的异常共享”。.............
  • 回答
    有很多职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频率不高,或者因为媒体的片面渲染,导致大家对它们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误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几个,看看它们真实的面貌。一、殡葬服务行业:不是阴森恐怖,而是温暖的告别提到殡葬行业,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阴森、晦气、冷漠的画面。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触遗体的工作人员,比如化.............
  • 回答
    要说有什么长期坚持的好习惯,嗯,让我想想。最突出的,大概就是“早起后的固定阅读时间”了。这事儿说来也简单,但坚持下来,感觉真的不一样。我不是那种天生早鸟型的人,一开始也是挣扎了好几年,每天早上都像是在打仗。手机上闹钟响了就按掉,再睡一会儿,醒来天都大亮了,一天就这么匆匆忙忙地开始了。后来,大概是三四.............
  • 回答
    在人生这条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寻求那些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同时活得更精彩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往往就藏在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里。选择一些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并长期坚持下去的好习惯,就像在生命的花园里精心播种,最终收获的将是丰硕的果实和内在的宁静。以下是我认为最值得长期坚持下去的几个.............
  • 回答
    女生养成一些能够长期坚持的好习惯,不仅能提升生活品质,更能滋养身心,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出持久的魅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给到你启发:一、 身体健康方面:1.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为什么重要: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能量恢复和情绪稳定的基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 回答
    要找些能让你一听就停不下来的播客,那得有点讲究。不是随便找个话题,录几句废话就能糊弄过去的。那些真正能抓住耳朵、留住人心的节目,背后都有个“懂行”的灵魂在支撑。1. 故事的力量,永远不会过时。 深度访谈类: 我觉得像《大聊》这样的节目就很对我的胃口。主持人能把嘉宾逼到绝处,问到那些你平时想问却不.............
  • 回答
    A股长期持有的优选股:深度解析与投资策略对于许多A股投资者而言,寻找那些真正具备长期增长潜力、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优质股票,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些在A股市场中备受关注且具有长期持有价值的板块和具体标的,并结合投资理念,为大家提供一份更具参考价值的分析。在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明确一下“.............
  • 回答
    最近这波疫情又起,想必大家心里都捏着一股劲儿,想着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家里得有点啥吃的才安心。囤粮这事儿,可不能瞎来,得讲究个“又实用又耐放”。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疫情期间,啥玩意儿放家里最靠谱,能让你悠哉悠哉地熬过去。一、主食是根本,别让锅里空了碗说到主食,那真是咱中国人的命根子。家里没点粮食,心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