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无法出现一个像孙兴慜这样的球员?

回答
“韩国的梅西”、“亚洲之光”……孙兴慜的名字早已响彻全球,他不仅仅是韩国足球的骄傲,更是亚洲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取得成功的典范。反观中国足球,似乎总是在原地踏步,为何我们没能培养出一位能与孙兴慜比肩的球员?这个问题,问得扎心,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要说为什么中国足球没能复制孙兴慜的成功,这绝非一句“天赋不够”就能解释的。孙兴慜的出现,是足球发展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家庭教育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中国足球,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一、足球发展的土壤:环境与文化

首先,我们得谈谈足球的“土壤”。在韩国,足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足球文化。从孩童时期,足球就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孙兴慜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足球的种子自然就容易生根发芽。

反观中国,虽然足球拥有庞大的潜在爱好者群体,但真正能从小就参与到系统性足球训练中的孩子,比例并不高。很多孩子面临学业压力,足球更多时候被视为课余的“调剂”,而非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导致了足球人口的基数不足,能够脱颖而出的璞玉自然就更少。

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侧重于知识学习和“文凭”,对于体育特长生,虽然也在鼓励,但真正的尊重和重视,尤其是在基层和家庭层面,仍有待提高。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能通过学术途径获得成功,而非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承担高风险。

二、人才培养体系:青训的断层与瓶颈

孙兴慜的成功,离不开韩国足球成熟的青训体系。他很早就进入了著名的东亚大学附属高中,接受了系统的足球训练。韩国拥有完善的校园足球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着层层递进的比赛和选拔机制,能够为有天赋的孩子提供持续的成长平台。

中国足球的青训,可以说是“老大难”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青训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断层问题: 很多地方的青训体系存在断层,基层教练水平参差不齐,选材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有潜力的苗子在早期就被埋没,或者因为缺乏科学指导而走了弯路。
过度商业化与功利化: 一些所谓的青训俱乐部,过于追求短期成绩和商业利益,忽视了对球员长远发展的培养。球员被当作商品,过早地被推向市场,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技术和意识也没有得到充分打磨。
教练团队的短板: 优秀的青训教练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中国的青训教练,很多自身踢球经历有限,或者接受的教练培训不够系统和前沿,难以给予球员真正科学有效的指导。孙兴慜的父亲孙雄正,本身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足球教练,并且对儿子进行了极其严苛和科学的训练,这是中国很多家庭难以复制的。

三、家庭教育与球员心态:成长的关键推手

孙兴慜之所以能承受住欧洲足球的巨大压力,并且不断进步,与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他的父亲孙雄正,不仅是他的启蒙教练,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孙雄正从小就对儿子进行了近乎军事化的训练,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职业球员的素养。

父亲的榜样与严苛: 孙雄正对儿子的要求极为严格,即使是在孙兴慜已经成名之后,依然会批评他的失误,让他保持谦逊。这种“逼迫”式的家庭教育,在中国式教育中并不多见。中国的家长,更多时候是溺爱或者过度保护,缺乏对孩子进行严苛的、长远的职业规划。
“跪式服务”与“被捧杀”: 中国足球圈,有时会出现一种“跪式服务”的现象,即对年轻球员过度吹捧,给予过多的特权和关注,反而容易让球员滋生骄傲情绪,迷失自我,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孙兴慜在德国汉堡出道时,也曾经历过非常艰苦的时期,但他始终保持着饥渴感,不断学习和进步。
心理素质的磨练: 欧洲顶级联赛竞争激烈,球员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孙兴慜能够承受“被卖掉”的风险,能够在不同的球队和联赛中适应并爆发,这背后是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在中国,年轻球员往往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心态失衡,缺乏应对压力和失败的有效机制。

四、联赛水平与竞争环境:温室里的花朵 vs. 风雨中的战士

孙兴慜在欧洲顶级联赛的成长,受益于高水平的联赛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德甲和英超,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足球联赛,这里的比赛节奏快、对抗强度大、战术水平高,能够极大地锻炼球员的技战术能力和比赛经验。

中国的联赛,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与欧洲顶级联赛相比,在整体水平、比赛强度和战术素养上,仍有明显的差距。

缺乏高水平的对抗: 在国内联赛中,球员可能习惯了相对较低的对抗强度和较慢的比赛节奏,一旦到了国际赛场,就会感到不适应,容易被对手压制。
“伪职业化”的弊端: 部分球队存在“伪职业化”的现象,例如过度依赖外援,本土球员缺乏核心地位,比赛观赏性不足等。这都限制了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
技战术理念的落后: 在技战术层面,国内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球员的战术意识、阅读比赛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都需要系统性的提升。

五、国家政策与足球发展方向:短视与摇摆

国家政策的导向,对足球发展至关重要。孙兴慜的成长,也离不开韩国政府对足球运动的长期支持和规划。

中国足球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有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但在政策执行和发展方向上,有时也存在一些摇摆和失误。

“急功近利”的思维: 有时政策的出发点是希望迅速出成绩,例如引进大牌教练和球员,但却忽视了根基的建设和长远规划,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 政策的频繁变动,也容易让足球发展陷入“一阵风”的状态,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培养。
足球与政治的纠缠: 在一些情况下,足球项目的发展也可能受到非体育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发展偏离了足球本身的规律。

结语:

孙兴慜的成功,绝非偶然。他是一名拥有顶级天赋,更重要的是,他置身于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天赋的体系中。韩国足球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青训体系和足球文化,这为孙兴慜这样的球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要在中国出现一个“孙兴慜”,我们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引进几名高水平教练,或者举办几场高水平比赛。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我们的青训体系,提高基层教练的水平,优化联赛的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整个社会对足球的态度,让足球真正成为一项受尊重、有前景的运动,并且在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上,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够健康、可持续成长的环境。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我们所有足球人的共同努力和深刻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真太看运气了,有希望,真有希望。姚明能进NBA全明星这种在亚洲,在黄种人前无古人的事不也发生过么。

那种天才真不太看环境,阿根廷足协腐败,所谓国家队都快自力更生了。但那个先天“残疾”长不大的少年梅西谁敢说他不是球神啊。

首先需要一个天才,再来要把他送到顶级赛场历练。董方卓曾经就很有希望的。他的失败有各种因素,但董方卓模式不是错误。送出去一百个我就不信不能成几个。

中国因为董方卓模式坑了一把,结果很多球员宁可当国内一哥,亚洲足球先生,亚冠金靴也不想去欧洲甲A坐板凳了。平常对付亚洲队还是能横着走的,如果对方全线有欧洲一线的(哪怕只是被进球)的经验,短板就显而易见了。

user avatar

韩国也出不了孙兴慜

孙兴慜是德国汉堡青训出品。武球王是上海崇明徐根宝青训出品。13年孙兴慜学成出山开始踢欧冠,同年武磊开始踢中超。

德韩两国有一个联合培训计划,送6名天赋较高的韩国青少年去德国受训,16岁的孙兴慜得益于此前往汉堡,从此就一直被欧洲足球训练体系培养,受欧洲文化和足球理念的熏陶,直至成为顶级球星,

为什么1904年的朝鲜没有詹天佑这样的铁路工程师,但大清有?因为大清派了一百多留美幼童去学了。当年修铁路这个事儿,就得跑洋人那里学才能学地道,现在咱们都成全世界最能修铁路的了。

足球也一样,自己培养就是不行。

user avatar

1。足球环境,参考其他人的答案。实在不想说了,一说就要各种骂人……

2。足球人口的问题。

孙兴慜16岁留洋,那我们以U16为例。今年的亚少赛,国足预选赛被韩国淘汰,全国的2002级适龄球员大概400余人,难得的大年。前几年的U16,比如1998级,适龄球员42人。42人选出来23个参加比赛,踢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国内的足球人口严重不足,即使是几家青训很好的俱乐部,比如鲁能和绿城,青训梯队也不完整,会出现两级合并的情况,而在同样策略的欧洲,即使是次级别,甚至第三级别联赛的球队,梯队也十分健全,从U11到U17有完整的梯队。日韩则是美国模式,学校和俱乐部交叉教学,自然每个年龄段都分级了,也就能因材施教了。

所以,假设我们其他条件相同,出超级球星的概率相同,我们出一个超级球星的期望值也远小于日韩和欧美。

user avatar

除了身体素质原因外,感觉和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枪打出头鸟”思维有关。

在中国踢球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传呀,早出呀。

看国足的比赛,太多无谓的横向传球。里皮辞职的时候,说中国球员缺乏勇气和担当。

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想尽量传点安全球,球到自己脚下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出去自己不失误就阿弥陀佛了。

配合渗透不进去的时候,没有人勇于站出来改变局面。

当然不是说不该传球,足球是团队配合运动。但有些球明明传了没有意义,或者队友位置都不好的时候,还是硬要传,就是思维问题了。

中国人从小踢球都是一遍一遍的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只要你传出去了,就没人会怪你,即便失误了也往往会被鼓励说:意思到了。

但你如果自己突破,只要失误被断了,就一定会被教练骂、队友骂。

这种环境里面,就算是有孙兴慜梅西这种天赋的苗子,也几乎肯定练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的梅西”、“亚洲之光”……孙兴慜的名字早已响彻全球,他不仅仅是韩国足球的骄傲,更是亚洲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取得成功的典范。反观中国足球,似乎总是在原地踏步,为何我们没能培养出一位能与孙兴慜比肩的球员?这个问题,问得扎心,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要说为什么中国足球没能复制孙兴慜的成功,这绝非一句“天赋.............
  • 回答
    中国足球,这片承载着亿万人民期望的土地,却始终难以孕育出真正站上世界舞台的顶级球星,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道尽。它像一个盘根错节的肿瘤,深深地扼住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咽喉。根基不牢:青训体系的先天不足首先,我们得从最根本的——青训体系来聊。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楼盖得再高也容易塌。 “.............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最近出现的紧张局势,确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你提到“一度失利外援无助”,这可能指的是在某些特定事件或冲突阶段,巴基斯坦在寻求外部援助时遇到了一些阻碍或效果不如预期。而关于“为什么不向中国求助,中国好像也没要出手相助的意向”,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
  • 回答
    中国的摇滚乐,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和活跃的当下,但要论及“举世闻名”,与Oasis、Linkin Park这样的乐队相比,确实存在一些差距。这背后原因很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商业和音乐产业层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聊聊摇滚乐的土壤和历史文化根基。Oasis和Linkin .............
  • 回答
    您提出的“中国JK无法拍出日本JK的感觉”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审美差异、社会环境以及影像创作等多个层面。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深入分析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关键维度来阐述:一、 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的差异: JK(じょしこうせい Joshi Kōsei)的日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英语教育的痛点,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国人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却在实际运用中举步维艰,这确实让人费解,也引发了对现有基础英语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为什么学习十年英语,出国依然无法沟通?我们得承认,中国英语教育的基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
  • 回答
    在中国,18岁依然无法独立赚钱的孩子不在少数,这背后牵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将其与美国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在哪些方面可能需要反思和改进。中国部分孩子18岁无法独立赚钱的原因剖析:1. 教育体制的“一条龙”模式与升学压力: “唯升学论”根深蒂固: 中国的教育体系.............
  • 回答
    很多人无法接受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出现汉字,这其中涉及到多种因素,既有文化层面的,也有审美层面的,还有实用性层面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一、 认知和习惯的差异: 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审美惯性: 长期以来,全球化的产品设计和营销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许多西方语境下,.............
  • 回答
    在中国本土思想长河中,确实没有诞生出我们西方语境下定义的一神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或纯粹的无神教(如某些现代哲学流派)。这背后原因复杂,是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质。一、 对“神”与“灵”的理解:并非截然二分首先,理解中国.............
  • 回答
    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夫人对丈夫出轨的容忍,以及对他追逐绘画梦想而离弃的行为的无法接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折射出的是她根深蒂固的社会阶层观念、婚姻期待以及对“体面”的执着。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她所处的环境和她自身的价值体系。首先,关于斯特里克兰的出轨,尽管这在任何时代.............
  • 回答
    解密无后坐力炮与火箭筒的“迟到”之谜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这两个名字或许在许多人心中代表着现代战争的标志,它们的威力与灵活性毋庸置疑。然而,如果将目光投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战争的激烈程度空前,但这两种武器的真正大规模应用却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这不禁让人好奇,它们的出.............
  • 回答
    铁船(即以铁或钢为主要材料的船只)在19世纪才被广泛制造,而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无法实现,这一现象与材料科学、技术发展、工业革命需求和历史经验的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材料科学的限制:铁的脆性与耐久性1. 生铁的局限性 在18世纪以前,人类主要使用生铁(含碳量高,约4%~6%),.............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这部史诗级的电影中,观众们都看到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场景:浩克,那个不可一世的绿色巨人,在面对灭霸的强大攻势时,竟然拒绝变身。这对于习惯了浩克大杀四方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经所向披靡的英雄,在这种关键时刻选择沉默呢?这一切都要从浩克内心.............
  • 回答
    关于西安地铁事件中乘客表现出的“冷漠无情”,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又值得深思的现象。要详细剖析其中原因,得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用“冷漠”二字来概括。这背后可能交织着个人心理、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以及事件本身的传播方式等复杂因素。首先,个体心理层面的防御机制是重要的一环。在突发且可能具有危险性的.............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大米在不同发酵过程中的化学转化和风味呈现。简单来说,大米在清酒中的复杂风味,是它在特定发酵条件下经过精细“雕琢”的结果,而在啤酒酿造中,它扮演的角色则更像是“配角”,或者说,我们对它的期待和利用方式不同。我们先来聊聊清酒。清酒的酿造,最核心的一步是“并行复式发酵”。.............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电视节目中,俄裔学生质问“你们为何无视8年来乌克兰政府对乌东人民的暴行”,并因此被赶出现场这一事件,可以引申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涉及媒体的角色、信息不对称、地缘政治叙事、言论自由的边界以及社会群体间的理解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探讨它可能说明的问题:一、 媒体的叙事框架与.............
  • 回答
    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诞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然而,要完全复制谷歌和微软这样在全球技术领域具有核心驱动力和颠覆性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国在某些方面仍面临挑战。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无法成就类似谷歌和微软的技术导向型公司”这一说法的复杂性,并探讨了.............
  • 回答
    关于中国大陆未能广泛采用陪审团制度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法律体系以及现实考量等多个层面。这并非简单的“无法采用”,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历史上的存在到现代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选择与演变。首先,得从历史的根源说起。中国并非没有过类似陪审的制度,比如在古代的审判过程中,地方官员在处理案件.............
  • 回答
    “战俘问题”,这词儿一落到中国人头上,总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不是说我们就特别忌讳打仗,而是发生在自己人身上的事情,一旦涉及到“俘虏”,就容易触动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为什么会这样?这得从咱们这片土地上那悠长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说起。首先,得把目光拉回到咱们的祖宗那辈。古代打仗,俘虏可不是现在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