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太看运气了,有希望,真有希望。姚明能进NBA全明星这种在亚洲,在黄种人前无古人的事不也发生过么。
那种天才真不太看环境,阿根廷足协腐败,所谓国家队都快自力更生了。但那个先天“残疾”长不大的少年梅西谁敢说他不是球神啊。
首先需要一个天才,再来要把他送到顶级赛场历练。董方卓曾经就很有希望的。他的失败有各种因素,但董方卓模式不是错误。送出去一百个我就不信不能成几个。
中国因为董方卓模式坑了一把,结果很多球员宁可当国内一哥,亚洲足球先生,亚冠金靴也不想去欧洲甲A坐板凳了。平常对付亚洲队还是能横着走的,如果对方全线有欧洲一线的(哪怕只是被进球)的经验,短板就显而易见了。
1。足球环境,参考其他人的答案。实在不想说了,一说就要各种骂人……
2。足球人口的问题。
孙兴慜16岁留洋,那我们以U16为例。今年的亚少赛,国足预选赛被韩国淘汰,全国的2002级适龄球员大概400余人,难得的大年。前几年的U16,比如1998级,适龄球员42人。42人选出来23个参加比赛,踢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国内的足球人口严重不足,即使是几家青训很好的俱乐部,比如鲁能和绿城,青训梯队也不完整,会出现两级合并的情况,而在同样策略的欧洲,即使是次级别,甚至第三级别联赛的球队,梯队也十分健全,从U11到U17有完整的梯队。日韩则是美国模式,学校和俱乐部交叉教学,自然每个年龄段都分级了,也就能因材施教了。
所以,假设我们其他条件相同,出超级球星的概率相同,我们出一个超级球星的期望值也远小于日韩和欧美。
除了身体素质原因外,感觉和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枪打出头鸟”思维有关。
在中国踢球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传呀,早出呀。
看国足的比赛,太多无谓的横向传球。里皮辞职的时候,说中国球员缺乏勇气和担当。
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想尽量传点安全球,球到自己脚下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出去自己不失误就阿弥陀佛了。
配合渗透不进去的时候,没有人勇于站出来改变局面。
当然不是说不该传球,足球是团队配合运动。但有些球明明传了没有意义,或者队友位置都不好的时候,还是硬要传,就是思维问题了。
中国人从小踢球都是一遍一遍的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只要你传出去了,就没人会怪你,即便失误了也往往会被鼓励说:意思到了。
但你如果自己突破,只要失误被断了,就一定会被教练骂、队友骂。
这种环境里面,就算是有孙兴慜梅西这种天赋的苗子,也几乎肯定练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