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中国本土没有诞生出一神教和无神教?

回答
在中国本土思想长河中,确实没有诞生出我们西方语境下定义的一神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或纯粹的无神教(如某些现代哲学流派)。这背后原因复杂,是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质。

一、 对“神”与“灵”的理解:并非截然二分

首先,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关键在于认识到它对“神”和“灵”的看法与一神教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一神教的神: 一神教中的神通常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创造宇宙万物的绝对存在。祂是人格化的、有意志的、超越性的。祂与人类的关系是一种创造者与被造物的关系,存在着清晰的位格区分和等级。人们通过信仰、崇拜、祈祷与祂建立联系,寻求救赎或指引。
中国传统中的“神”: 中国的“神”或“灵”概念更为多元化和泛化。
自然神灵: 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将自然的力量拟人化为神灵,但这是一种对力量和功能的敬畏,而非对一个超越性、有固定人格的神的绝对信仰。
祖先崇拜: 祭祀祖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祖先被视为连接现世与来世的桥梁,拥有护佑后代、影响家族兴衰的能力。但祖先崇拜更多的是一种伦理和情感的延续,是对血缘亲情的深化,而非对一个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的膜拜。祖先虽然受人尊敬和祭祀,但他们仍然是“人”的范畴,虽然有了“灵性”的升华,但与一神教那种绝对的、超越的造物主是不同的。
地方神祇与行业神: 各地有各地的城隍、土地,各行各业有各行业的祖师爷。这些神祇代表了地方的秩序、社会的运作规则和某个领域的技艺。人们祭祀他们,是为了祈求平安、丰收、技艺精进,本质上是希望获得一种有利的“加持”,是一种功利性的祈求,而非基于对神本身的神圣性的绝对认同。
“天”的概念: “天”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指代宇宙的秩序、自然的规律、冥冥中的力量,甚至是一种道德的最高准则(如“天道酬勤”)。“天”有其必然性和运行规律,但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和道德律令,而非人格化的绝对存在。虽然有“畏天命”的说法,但更多的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秩序的顺应,而不是对一个有明确意志的上帝的顺服。

中国传统思想的这种“泛神论”倾向,使得它不像一神教那样需要排斥一切其他神灵,也不同于纯粹的无神论那样否定一切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它更像是一种融合、调和,将对自然、祖先、社会秩序的敬畏与尊重,统统纳入到“神”的范畴,但这些“神”并非绝对排他或高居于一切之上的存在。

二、 哲学与伦理的优先性:内敛与世俗化

中国的思想发展,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更侧重于哲学和伦理道德的建构,而非宗教教义的体系化。

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 儒家是塑造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儒家虽然谈论“祭如在”,重视礼仪,但也强调“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本人对鬼神之事表现得相当审慎,他的重心在于如何做一个“君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儒家的核心是人伦关系、道德修养、社会治理。这种对现世生活和人类自身价值的关注,使得它不容易发展出基于对超验存在的绝对信仰的宗教。
道家的“道”: 道家的“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它不是一个人格化的神,而是一种自然之道、宇宙真理。道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之道。这同样是一种内敛的、强调内在体验和与自然融合的思想,而非对外在神祇的仰望。虽然道教后来发展出了神仙体系,但其根本思想仍与一神教的造物主观有着巨大差异。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虽然带来了对轮回、涅槃等超越性概念的讨论,并且在中国发展出了许多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但它在与中国本土思想融合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精神和道家的自然观。中国化的佛教,虽然有“佛”、“菩萨”等神圣形象,但其修行最终指向的是觉悟和解脱,是“自心是佛”,强调的是内在的修行力量。虽然存在着信仰和祈祷,但其最终目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净化和解脱,而非一神教中对上帝的绝对效忠以换取救赎。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思想更注重如何更好地在现世生活,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思辨和伦理实践,比对一个超越性存在的宗教性祈求,占据了更主导的地位。

三、 对“无神”的理解:并非否定一切“灵”

前面提到中国没有诞生纯粹的无神教,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思考生命和宇宙的意义,或者完全否定一切“灵性”。只是他们的“无神”并非彻底的虚无主义。

“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和后来的儒家,都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人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的感受,是对一种宏大、和谐、规律性的宇宙秩序的体认。在这种体认中,个体超越了渺小的自我,融入到更广阔的存在之中。这并非否定“灵性”,而是将其内化和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精神的感知。
理性与经验的结合: 中国传统思想更倾向于用理性去解释和体认自然规律(如“道”),用经验去处理社会问题(如儒家礼制)。对于无法解释的现象,则将其归于“天命”或“造化”,但不一定去构建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人格化的神。
科学精神的萌芽: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世界运作规律的探索。这种探索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虽然它们并未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但已显示出一种不完全依赖超自然解释的倾向。

因此,中国传统思想中,与其说是一种“无神论”,不如说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审慎处理”和对内在精神力量的“高度重视”。他们不排斥“灵”的存在,但更侧重于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和对规律的把握来达成目标,而非将命运完全托付给一个外在的神。

四、 社会结构与历史惯性

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被视为“天子”,拥有“受命于天”的合法性。这种政治合法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性”光环,但这种“神性”是服务于政治权力的,而非构成独立的宗教体系。皇帝的宗教活动(如祭天、祭祖)更多的是一种仪式,用来维护统治的稳定和合法性,而非基于个人对神祇的绝对信仰。
民间信仰的弥散性: 虽然没有产生统一的一神教,但中国民间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信仰和习俗。这些信仰往往是地方性、碎片化、混合性的,融合了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地方神灵以及佛教、道教的元素。这种弥散性使得它们不容易形成具有排他性和传播性的统一宗教教义,也很难上升到哲学层面。
缺乏强烈的“拯救”诉求: 一神教往往起源于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在苦难中寻求终极的救赎和精神的慰藉。中国虽然也有过战乱和苦难,但其哲学思想更侧重于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关怀,以及一种顺应与自强不息相结合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彻底摆脱现实苦难、寻求来世救赎的强烈渴望。

总结来说:

中国本土没有诞生出西方意义上的一神教或纯粹的无神教,是由于其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哲学取向。

对“神”的理解更广泛包容,而非独尊一个超越性、人格化的造物主。
哲学和伦理道德的重心始终压倒宗教教义的建构。
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倾向于内敛,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和与自然规律的融合,而非对一个外在神祇的绝对依赖。
社会结构和历史惯性塑造了一种不依赖于宗教教义来维系社会秩序和政治合法性的模式。

这使得中国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传统,它既非全然敬畏独一的神,也非全然否定一切“灵性”,而是在人、社会、自然与宇宙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和谐与智慧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两河流域人类文明发展的时间较早,所以宗教的发展也是更早而且多种多样,所以这片区域孕育能一个一神教并不奇怪,这片区域同时也存在多神教。

说埃及没有一神教并不正确,公元前1300多年著名的埃赫那吞改革显然就是法老像以信仰阿吞的一神教取代信仰阿蒙的多神教的一次尝试,当然虽然短暂的取得了部分成果,但随着埃赫那吞的死亡最终失败了而已。从时间上说埃赫那吞的一神教尝试应该至少是不晚于亚伯拉罕系一神教的(那个时候犹太人才刚出埃及而已)。

印度的锡克教其实也是多神教,只是成型时间较晚,甚至同属于两河流域的琐罗亚斯德教虽说神有两面,但因其只崇敬善神也可以看成是一神教。所以一神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分布的。

现在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一神教,而佛教根据区域不同可以说是泛神教也可以说是多神教。其中伊斯兰教传播广泛主要是依靠阿拉伯人的弯刀,基督教传播则依靠西方的坚船利炮。与其说亚伯拉罕系宗教是一神教的祖先不如说亚伯拉罕系宗教传播广泛。

二、宗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相互影响息息相关。一神教容易形成一个固定的神权阶级,而且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所以多神信仰的区域一旦在政治上形成了共同体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往统一得信仰上转变,一神教相对于多神教更适合作为统一的信仰。比如埃及的埃赫那吞的改革,希腊和罗马的众神体系也形成了主神、父神这一体系,如果能够继续发展发生希腊罗马版的埃赫那吞改革不足为奇,实际上罗马确实也用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不过用的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而是直接才用了基督教这个舶来品。

印度的情况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是春秋战国之后宗教并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取代宗教地位的是各种学说,秦代是法家学说,汉代初期是黄老思想,后期是儒家思想,此后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一直是儒家思想及其衍生完善的版本,程朱理学、心学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认为儒家思想是一个泛神教也是可以的。再一个地区一旦一个意识形态占据主流位置其他意识形态必然受到压制,所以无论是中国本土的道教还是作为舶来品的基督教(景教)、佛教等都受到了儒教的压制,只能在儒教比较薄弱的环节施展拳脚。比如晋朝但唐朝这段时间佛教兴盛就是因为儒教在世界观方面比较薄弱。但在宋朝以后随着程朱理学在这方面的完善佛教发展明显不如一样。另外儒教对底层民众的心理慰藉作用减弱,所以道家的各路神仙就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人们敬拜本土神仙保佑其生活工作的各方面从而获得心理慰藉。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圣人比西方圣人相比要脸一点。


孔子弟子三千,却仍然说出“我不如颜回”。

一神教的先知圣贤哪个不是完美无瑕。


老子崇尚的是非人格化的天道,道不会错,如果错了,那是因为我理解错了。

某教说古x经一个字都不能改,那是最后的先知遵从安x的旨意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错?


孟子说民贵君轻。

十字教表示我们教皇比国王nb多了,星月教说我们哈里发兼任皇帝。


墨子崇尚兼爱非攻,还tm居然是物理学家。

某沙漠教从半岛一路打成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某十字教组织东征。


杨子跟你谈利己主义,现实得一批。

一神教喜欢跟你谈为主献身。


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事物具有对立两面性,要善于从另一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神教抽出大马士革弯刀高举火把:草泥马,受死吧异端。


韩非子以帝王视角看天下,你跟我说什么至高神唯一神?你们的神不守基本法,不交人头税,干掉干掉,淫祀统统给我关了。

沙漠教表示:法?古x经就是法。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把自己思想强加于别人的都是智障。

一神教徒表示我是主派来指引你们的,神爱世人,我代表主来拯救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


荀子告诉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先贤不仅是用来追随的,也是用来超越的。

沙漠教表示,玛哈马德是最伟大的先知,没有人比他伟大;同时也是最后的先知,后人永远无法超越他。


王充说人死魂亦散,年轻人要讲科学,并直接挑战孔孟经典学说。

某教说信了死后有72处女,不信的下火狱。谁质疑古x经谁司马。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医圣教你保小命。

十字教就nb了,别问,问就祈祷。得病说明主在惩罚你。祈祷了还是没好说明心不诚;祈祷好了,看啊,神迹。


嵇康表示钻研玄学这种事情当然是要隐居避世才有逼格,逼格上来了有的是门阀豪右来追捧。

一神教说哪怕死缠烂打威逼利诱也要传播教义,让世界感受主的荣光。


范缜甩出一本《神灭论》,爸爸给你讲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神教大喊主不死不灭全知全能。


韩愈说迎你妈的佛骨,宗教活动搞多了的国家都死的早。

十字教表示哈哈哈老子东罗马帝国活了一千年。然而王朝换了n个还被蛮族轮了一遍又一遍。沙漠教更是国家一茬又一茬。


玄奘带回大量佛经,谦逊地学习外国的思想哲学。

十字教四处开地图给非洲南美土人灌自家的圣经。


朱熹说存天理去人欲。

一神教:朱熹说的对。


王阳明龙场悟道说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

一神教表示你们凡人跟着圣贤混就行了。


李贽说程朱理学都是垃圾,只有男女平等、自由婚姻才是人性解放。

星月教表示吾主赐给老子活着的时候娶四个老婆的权利,死后还有七十二个处女。十字教表示女人就是吾主拿男人的一根肋骨变成的罢了。



太过要脸、不擅长自吹自擂的先贤思想导致中国从根本上就缺少一神教诞生的土壤。

user avatar

评论区终于有老哥说出了我具体意思:

2500年前,以道德经为代表,不可知论战胜了有神论成为中国上层宗教的核心议题,并且断绝了以后一神论的发展道路。

下面我觉得都不用看了,都是围绕这意思罢了,以后我有时间会修改下让它简洁。

然后我再说明下,有种偏见叫做幸存者偏差,我们对历史的发展推测便是这种,不是因为有这些原因,所以才有这结果,而是有这结果,我们往上找原因,所以我可能讲得有些片面,属于必要不充分条件,至少我是经推论得出的,其他人的观点我不反对也不赞同,我只对我这一观点负责。

原文

因为有老子。

当然这里是指写出了《道德经》的李大耳,并不是我,老子出现对一神教在中国发展可以说毁灭性的。

现在我讲讲老子都干了什么。

他就写了一本书,这大家都知道,也许诸位家里就有一本。可你们想过没有,这本书对中国人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在老子出书前有不少可以发展成一神教的种子,比如东皇太一什么的,老子出书后,全TM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在老子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诸位可能不信,不就是一本破书吗,有你讲的那么邪乎吗?

告诉你,事实就是这样,举个例子,道德经至今以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人敢说自己写的书能跟老子一样吗?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范本,但在我看来也就是庄子孔子一级的,还有某教要把不能改一个字写在教义里面这种low比行为简直笑掉大牙了,你写的好还怕人来改?老子就不怕,你们随便改,写的比我好我叫你爸爸,写不好?乖乖叫老子(我怀疑老子就是这样出现的,不然为啥别人是孔子,庄子韩非子,到他就老子了,也许可能只是李子出现比他早)

道德经这书有思想有深度,文笔还好,这让一神教怎么活?想想如果你要发展一神教,但写的书跟道德经一比就跟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怎么征服那些刁钻读书人?也只能忽悠一下没读过书的二傻子了。

对于道德经,打是打不过了,那怎么办?我们炉石界有一句名言,打不过?就加入。

于是道教就诞生了。

但蛋疼来了,道家先知根本不打算成立宗教,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但不是一本好的宗教书。

与之相比,圣经之类的创作作者虽然写的不如老子,但人家是外语啊,老子写的好是建立在中文上的,老子讲的再好别人听不懂都是白搭,我可以讲,如过全世界都讲汉语,一神教根本起不来,老子一书压众神。

因为语言不通,其他一神教可以在外国发展的风生水起,来中国统统要接受考验,被同化。

佛教算是同化比较好的一个了,但仔细想想,佛教还真是我们认为的那个佛教吗?基本佛教跟道教就是经典不同外,其他在老百姓眼里没什么样了,和尚老道经常是在一块被提起的,济公传你把和尚与老道互换身份也可以讲下去,因为气质一样都是逍遥世外,与世无争。

而那些拒绝同化的宗教呢?中国与阿拉伯人交流上千年了,也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信仰某教,为什么?你把人民币掏出看看英文下印的就知道了。现在虽然有不少人都加入各种教,但很多是因为有利可图,而不是认为真的信仰。我看见有些信教的吃猪肉吃的欢,这在中东早咔嚓了。

基本上宗教的形态取决于创始者的思想,而后续的发展要看继承者怎么样。

在我国,儒家是最有可能成为一神教的,孔子有西方先知一样的条件:要门徒有三千门徒,要经书有四书五经,论政治影响从汉朝就开始。

但到现在,孔子也只成为了圣人而不是先知,都怪老子带歪了整个中国哲学。

老子在创建至高存在时直接砍死了人格化上帝,

他称终极奥秘是“道",然后出本道德经来说这事。

孔子水平是不如老子的,他在道的基础上创造了礼,认为这是天道循环的一部分,也就是道的一个部分。

如果没有老子,孔子会不会创立一个上帝一样的存在来传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从老子创立了道的概念以后,上帝在中国混也就当个打工仔,即中国古典神话中的昊天上帝,阎王爷等等。

宗教崇拜就是一个金字塔,在上面的就永远只能有一个。

在西方,这第一名是上帝,第二名便是天使什么的,在中国,第一名被道占了,上帝就只能靠边站了。

人格化上帝的最大问题就是只要祂开口,必然会说出皇(qi)帝(shi)用(er)金(ge)锄(chu)头(nv)这样的蠢话,而道就没这个顾虑,它就在那,所有道的言论都是我观察它而得出的,错了是我老子的问题,而不是道本身问题。

老子这一手可以讲是绝杀,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然后讲什么都没问题了,而一神教们不行,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上帝会讲错话?绝对是你搞错了,上天堂会得到七十二个葡萄干,才不是你想的那个,是翻译的锅(不理解的请百度)

我观点就讲到这吧,感觉没什么好说的了,有反对的也请讲出来,我会找时间回复更新,能推翻我的观点更好。

___更新

感谢@alfarth提到的我的一个失误,孔子并不是提出了礼,我只是单纯用是“礼”来代表孔子思想,就跟我对某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分别认为“先知说得对啊"和“人为洗脱原罪而生”一样是一个不信教的普通人的简单概括。

其实孔子经历真的和西方先知很像,都是颠沛流离,经书都是以日常谈话为主的语录结集,都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那么,是什么孔教还到圣人就停止了呢?或者说,我们想把孔教一神化要克服什么困难?

首先是要一个至高无上的造物主,我们可以拿东皇太一,盘古什么的来充数,这个不成问题。

然后,就是要孔子承认是这个造物主传授给他的这些话。没有?没关系,毕竟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再加上一两句也看不出来。

再然后就是打击对手了,纵观全国,我们只要打败道教就可以了,然后,我们绝望的发现我们如同刚刚学完新手教程就去挑战百级boss一样被摁在地上摩擦。

第一个,在文学性上比不过,前面讲过,论语是日常谈话的语录体,而道德经呢,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万经之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二个,孔子向老子请教过,这事还被各大媒体记了下来。如果说第一条导致传教有困难,这一条直接可使一神教发展暴毙,我们的宗教领袖竟然去向别的教派领袖请教,这怎么神化?

这直接导致如果要吹孔子,老子也要吹,因为孔子是最大的老子吹,妈妈呀,我们的领袖是隔壁的小迷弟,这仗没法打了(ノ=Д=)ノ┻━┻

第三,老子本人没黑点,我见过黑孔老二,黑耶稣的,黑某教的,但黑老子我还真没发现(除了耳朵大,滑稽脸)。

最后对评论区一些回复

还有人说其实改了不少字的,相对于三千多年的传播,有改变不很正常吗,比如避当时皇帝的讳,比如抄的时候抄错一两字,还有一些其他什么原因,可以说完全没变才是不正常的。

最后有人问我道德经为什么牛的,知乎百度都有你找找啊,我这是讲中国一神教为什么没有诞生的,不是介绍道德经的,别本末倒置了。

还有说中国千古帝制的

第一,帝王的天跟老子的道有区别吗?

第二,我国是一神教没发展起来,但宗教干扰政治一直存在,灭佛运动了解一下。

第三,中国有不少时间处于战争时期,帝权可以说完全没有,这时是谁压制这些宗教呢?

第四,中央集权只是个手段,它不是思想,一个信耶稣的皇帝也可以用中央集权,但是在我国主流思想一直是道家思想而已。

一一再补充

有人说孔子反对鬼神论,还有人说道德经成书晚于论语,这些都不影响我的论证,因为老子是孔子老师这事有很多书记裁,但记录求学时间有很大差别,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道家为打压儒家编出来的,但更多人认为是孔子拜访老子不止一次,所以才记录时间有不同,所以孔子思想也应该受到很多老子影响,老子不信鬼神,教出的学生也自然不会提出一神论这种有明显漏洞的说法。

第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道德经成书晚于论语,而且我提到过道德经在传抄过程中有不少次被人为修改,其大概念上还是老子的道,但一些边角上肯定有人塞了不少私货,不能因一两句话就得出成书时间,这事还得看考古。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