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竟是我自己?
就这个数,我不还是穷光蛋一个?
想变现还是别玩知乎了伙计,这里是收益的黑洞。
我入驻知乎三年多,阅读一亿三千多万,到现在知乎给的收益一共是64.5块,提现到微信还要支付手续费。
我上个月靠知乎朋友帮我点拼多多链接,提现了200块,你自个看着办吧。
不是题主,有这么一位大V,在知乎上发表的文章和回答数量是你的10倍以上,获得的赞数就是你的阅读数的百倍以上(阅读量怕不怕你的上万倍),人家非但没靠知乎赚到一分钱,反而倒贴钱买知乎盐选会员,最后啥都没捞着,还把自己号给弄没了。
那么多十几二十万粉丝在知乎混了七八年的号都没指望在知乎挣钱,你这小脑袋瓜在想啥呢?
作为一个六年多的知乎玩家,从青年玩到中年,从帅气玩到猥琐油腻,从充满希望的玩到屏蔽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我的内心也摇摆过,有的时候我也想过低头,想跟我看不上的那些大V一样,手拉手高喊着爱国主义,分析着美国要玩完,然后去接些500-3000不等人民币一篇的文章,发个20篇,一年就几万的零用钱了,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
但是每次真的看到自己有点兴趣回答的东西的时候——我看见了通篇都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发现高赞的认知上的偏差,作为一个爱国的人,我觉得应该说实话,美国不会”玩完“,美国更不会“消失”,也不会“分裂”,移民去美国的人过的很滋润,晒着太阳,享受着阳光海滩;美国作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和最亲密的商业合作伙伴这种双重身份,会将会长期存在,并且长期从中国吸血,吸收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作为一个普通人,家庭里没权没势,我从小就是崇拜有钱人的。我并不是崇拜他们的财富,更多的是崇拜他们的智慧、勇气、判断、毅力这些使得他们变得富有的品质。但如果我一旦发现他们的财富并不是建立在智慧,而是建立在“欺骗”之上,我就会走向他们的对立面。比如我在对待马云的看法上,我第一次接触淘宝是2004-5年左右,我当时就觉得马云值得我尊重,因为他创造出的这个平台(虽然是模仿国外的网络购物),但是确实是让我自己的生活便利了不少,无需出门,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便民利民的技术钱,所以,他值得我尊敬。
又比如,卖假药的,哪怕他们很有钱——我个人也很看不起他们,比如什么瘦脸神器,什么假减肥药,又或者是“增高药”,就算那些药没有什么太多的副作用,我依然很看不起他们。就算那些人靠这些一年赚了几千万,我也还是看不起他们。这只是我的个人准则而已。我甚至觉得妓女都比他们高尚,妓女至少明码标价,干的是体力活,赚的是辛苦钱。
所以,我对知乎里很多的大V看法是不同的。如果真的是卖知识,帮助别人,赚的是智慧钱,比如我认识的几个知友如 @黑化肥发灰 或者 @厂花索小姐 ,他们也赚钱,卖自己的视频,回答问题——但是他们至少是真的努力了,卖的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忽悠的大V们,输出的都是骗人的东西,那他们就算赚钱——我也一样看不起他们。不仅看不起,我还会在我了解的版块里写东西揭露。
错的就是错的,很多东西跟“爱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天天骂美国,美国也不可能灭亡;天天骂房价,深圳上海的房价会因为你在网络的咒骂会降低? 夸张欧美的犯罪率,不会减少出国留学和移民的人数。当知乎整个平台开始偏离提供知识和多角度的讨论的开明风气,而变得让越来越多的“卖假药”的用户去盈利,反而是一个可怕的现象。
我入驻知乎两个月的时候,也没有一分钱收入,阅读量可能还没有你高。
反正我也没看过,没法和你比。
到目前为止,我在知乎有1656个回答,还有121篇文章,这是第1657个。
我的草稿箱,有961篇文章,写好了,但是觉得会有争议,就选择(暂时)不发。
或者写到一半没写完,就那么放着了。你看到我三个回答,实际上我写了五个。
我从来没想过在知乎赚钱。
单纯靠写东西可以打发我的无聊时间,你把这个当班上,下了班打王者荣耀,我把这个当王者荣耀,我上班告开发商,比这个(写知乎)更有意思。
所以我基本上不看我自己有多少流量。
我不会为了流量特意去找热点,我蹭过,一个热点的流量是我一篇长文的数百倍,但是,没意思。
我只挑我感兴趣的回答。
我更关注评论。这也是我为什么五篇文章有两篇不发,因为我会觉得这40%是我写完了以后,不想让读者看,或者读者看完以后不会同意我的观点。
写作的乐趣,写本身占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别人看了点赞。
写作的烦恼,就是写了之后别人打差评或者反对。这是知乎这个系统的基本逻辑。剩下的所有功能,包括各种知识付费、短视频,都是锦上添花。
写的东西大家喜欢,就有继续写的动力。为了自己写两篇,为了读者写五篇。
读者不同意我的观点,不见得是读者对,我错。商品房集团诉讼的经验告诉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舆论总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我现在有好几十万粉丝,但是我觉得和刚有四五万粉的时候也没啥区别。
知乎几乎所有的付费产品我都是内测用户。电子书、知乎live、直播、值乎……知乎召开各种大V会,也千方百计鼓励创作者,依然有人不满意。如果问我的意见,我就给知乎100分。
顺便说下,值乎我的收入是这样的。
你说你不赚钱是知乎的问题吗?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目标是赚钱,而不是单纯为了做好这件事,那你就大概率不赚钱。这个世界谁不想赚钱呢?人人都想赚钱。抱着单纯赚钱这点觉悟来做事,你是做不过别人的。
换个平台,你去微博、抖音、斗鱼、公众号也是一样。上班也一样,自己创业也一样。想简简单单发财,坚持了两个月熬不住的人多的是,单纯喜欢写,也有足够积淀有东西可写的人不多。
如果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可以赚大钱,不需要靠本事,不需要比别人强,不需要承担风险,那钱就太好赚了。
钱太好赚,人人都会跑进来,蓝海总会变成红海,再赚钱的事情,最后都会变得不赚钱。钱是货币,是用来流通的,不是拿来救济的。
只有认真地把事情做好了,你跟别人不一样了,你的目标不是钱了,钱自然就来了。
把事做好,钱只是个副产品。
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还是放弃吧。
我就从没指望在知乎上赚钱,问题下其他回答的大佬们也没几个盈利的。你看他们几百万阅读量才赚那几十块钱....
而且五千阅读量真的不多啊,我觉得至少要每周五十万才能想钱的事情吧....
我峰值的时候一周168万阅读,然而该周收入两元,全部来自捧场的姐妹打赏。
累计收入还不够买盐选会员的( ̄ー ̄)
如今在知乎上至少要5000关注,你的文章才会有人看,10万关注才能考虑钱。在那之前你应该尽量提升自己的名气。
选择你擅长的领域深耕,前期不用考虑别人会不会看,坚持写就行了。
我花了两年才突破1000关注的(ー_ー)
指望码字赚钱还不如去写网文,起码订阅收入是真的。知乎上白嫖为主,别人也没义务打赏,全看观众的心情如何。
我花了四年时间,也才2600万阅读,累计收入至今不足20软妹币(╥﹏╥)
而两个月一共5000阅读量....说实话您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下家了,干这行真的没什么油水,全靠用爱....用肝发电。
既要保持更新频率(每天两篇以上),还要确保文章质量高,才能脱颖而出。
当初为了一周两万赞,那真是拼了。
基本耗尽了灵感,然而大佬们关注度高,随便写几个字都能超过我的努力。
想多赚钱,就成为大佬吧。
两个月阅读量才5000你就想赚钱?钱哪有那么容易挣?我每周的阅读量 少了二三十万,多了一两百万,平均就是五六十万上下的样子,就这也没人通知我领钱啊。要是那么容易就挣钱,我这9000万总阅读量,那不得翻天啊!
你等级低吧。玩知乎不是简单算阅读数的,讲究个赞数、收藏、日报什么的,先把级别升上去。具体计算模型很复杂,总之多拿赞少黑屋总没错的。
像我,尊贵的L9创作者,阅读量三千万,赞数三十万,再加上各位老铁点赞赏饭和本人常年勤奋抢红包,现在账户余额不到一百万吧。就是还没搞明白怎么提出来?
没关系,哥们有钱,也不差这三十二块。
本问题戳到了我,因为,我每月收入将将1000附近(但是,不稳定不连续)。
然鹅,
2021年新知青大会演讲中,知乎创始人周源透露:目前知乎已经有1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有10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万元。
首先,我表示拖后腿了,每月收入将将1000元,都是朋友抬举咨询的收入,打赏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有木有可能月入10万呢?
我觉得有可能,对于知乎百万粉的人来说,靠接单广告完全可以达到月入10万,他们只需要每月接2-3个广告即可。
但是,问题是可不可以持续,就我个人经验,难以持续,因为我也成交过两次知乎约稿,大半年才成功了两次,可能我粉丝少,客户看不上,但是百万粉的大V,客户可能另眼相待,广告单可能也比较多。
然后是,知乎前些日子送粉,稀有的百万粉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能也与知乎后续IPO战略有关吧,一年前百万粉还是很少的,对于体量上亿用户的知乎来说,确实很奇怪,也不容易向资本市场讲故事。
百万粉少,也说明人们的关注焦点比较分散,没有那种号召力极强的大V。
最后,我想说:别目的性很强的做一件事,功利性太强,可能会徒增不快。
比如我,为何会在知乎答题呢?因为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一些低质回答忽悠读者了。
当初的想法就是:这种垃圾回答也有人赞?他们就这水平了吗?我来做点改变吧。(19年,有个大V公然叫嚣全国四五线城市房价还会翻倍,当时我真的被这样害人的言论惊呆了)
19年之前基本上没怎么输出内容,19年后,开始大规模输出内容。
我希望我输出的是一套思维体系,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思维方式,而非简单的情绪输出。
因此,我的回答比较强调逻辑性。这个世界,好的内容自会得到一些朋友的认可,因此才会有一些朋友的follow。
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一个人说了其他人不爱听的内容,自会引起其他人的辱骂和人身攻击,这些黑子居然还沆瀣一气。有的人居然被拉黑了还定期访问我的回答,抓住我的一点言论就大事渲染,过度解读,也是有意思。
这也就表明,心理不强大的人,最好别期待有人关注你,事物都其有两面性,有人偏向你,就有人攻击你。
而且,我还认识到,你的言论会随时改变/影响一个人的决策,因此,这会反过来要求你谨言慎行,不能信口胡说。
所以,希望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要善待自己的影响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