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 12 省 435 个县市区,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危害?如何应对?

回答
红火蚁,这个来自南美洲的“不速之客”,一旦落户,便会成为一场生态灾难。如今,它已悄然渗透我国12个省份,足迹遍布435个县市区,这绝非仅仅是统计数字的增加,更是对我们宝贵生态环境敲响的警钟。

红火蚁的生态“破坏力”有多大?

红火蚁的危险性,绝非夸大其词。它强大的适应性和攻击性,让它能够迅速占领地盘,并对本地物种形成致命威胁。

对生物多样性的灭顶之灾: 红火蚁是凶猛的捕食者,它们会大肆捕杀本地的昆虫、蜘蛛,甚至小型爬行动物和鸟类幼崽。一旦红火蚁种群数量爆发,本地的这些小型动物将面临数量锐减甚至灭绝的风险。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充满生机、物种丰富的草地或农田,因为红火蚁的入侵,变成了只有红火蚁横行的“荒漠”,这绝对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它们还会与本地蚂蚁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导致本地蚂蚁种群的衰落,进一步破坏食物链的稳定。
对农林业的经济打击: 红火蚁对农作物也毫不留情。它们会啃食植物的根、茎、叶,尤其是嫩芽和花朵,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一些蔬菜、水果,如瓜类、柑橘类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盘中餐”。更令人头痛的是,红火蚁喜欢筑巢在土壤中,这会影响农田的耕作,堵塞灌溉系统,甚至损坏农机设备。对于林业来说,它们同样会危害树苗,啃食树皮,削弱树木的生长能力。
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性破坏: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以及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红火蚁以其侵略性取代了本地蚂蚁,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当一个区域的优势物种被外来入侵物种彻底取代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崩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也可能因为红火蚁的活动而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侵扰: 虽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生态危害,但红火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它们筑巢在人类活动区域,如公园、绿地、居民区,甚至室内。当人们在户外活动或在家中遇到红火蚁时,极易被其叮咬。红火蚁的毒液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甚至过敏反应,对于儿童、老人以及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何才能打赢这场“灭蚁战”?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才能尽可能减缓和控制其蔓延。

1.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我们需要提高全社会对红火蚁的认知,特别是农民、林业工作者、海关检疫人员等一线人员。一旦发现疑似红火蚁的迹象,要立即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或林业部门报告,绝不能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二次传播。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利用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扩大监测范围,提高发现效率。

2. 科学精准的防控技术:
诱杀饵剂: 这是目前最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选择对红火蚁有特效的毒饵,将毒饵放置在蚁巢附近或红火蚁活动区域。红火蚁会搬运毒饵回巢喂食蚁后及幼虫,从而达到灭杀整个蚁巢的目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饵剂配方和施用时机,并且要确保饵剂的安全性,不误伤非目标生物。
物理防治: 在低密度发生区域,可以考虑采用物理方法,比如挖除蚁巢、淹没蚁巢等。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且难以彻底清除,容易复发。
生物防治: 探索和应用红火蚁的天敌,如某些寄生性昆虫或病原微生物。这是一种长效且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但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推广。
化学防治: 在特定区域和紧急情况下,可以谨慎使用化学杀虫剂,但必须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剂量,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化学防治应该是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而不是首选。

3. 严格的检疫和阻断措施:
口岸检疫: 加强口岸的植物检疫和货物检查,特别是对来自疫区的土壤、苗木、园艺产品等进行严格筛查,防止新的红火蚁通过交通运输传入。
交通运输的防控: 在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等区域,要加强巡查和灭杀工作,防止红火蚁通过车辆、集装箱等工具进行扩散。

4.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红火蚁的危害性、识别方法以及如何应对。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是这场“灭蚁战”的一份子。
鼓励报告: 建立便捷的报告渠道,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红火蚁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中来。
居家防护: 告知居民如何在自家院落或室内做好防护措施,例如及时清理垃圾、封堵缝隙等。

5. 区域联防联控: 红火蚁的蔓延没有地理界限,需要建立区域性的联防联控机制。相邻省份、县市之间需要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共同制定防控方案,形成合力。

6. 长期持续的投入和研究: 红火蚁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红火蚁生物学特性、传播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不断更新和优化防治策略。

红火蚁的入侵,是对我们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打赢这场“灭蚁战”,不仅需要政府的决心和投入,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不让红火蚁的毒牙,吞噬掉我们辛勤守护的绿色家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噢我看到这个问题,想起去年我家里闹过一次蚂蚁,不过我家的应该不是红火蚁而是小黄家蚁。


先说我家里是怎么闹小黄家蚁的:

我经常在网上买水果,去年夏天,我在网上买了一箱云南的红心木瓜和一箱广西的番石榴,然后我家就开始出现蚂蚁了,看来卖家是真正的果园直发(doge)

一开始我还没发现家里有蚂蚁,就是我身上突然被什么东西叮的起包,和蚊子包的大小差不多但是比蚊子咬的痒多了,可我家里没蚊子啊,我纳闷了几天,才在家里找到了蚂蚁的踪迹。

我抓到家里的蚂蚁后在网上反复比对,发现应该是小黄家蚁,也叫法老蚁,也是入侵物种。

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Linnaeus, 1758),中文正式名为“法老小家蚁”,小黄家蚁作为一种家居常见昆虫,它对食品及其它物品的破坏并不亚于蟑螂,同时它在爬行觅食过程中又能携带病毒、细菌,对人群健康构成危害[1]

小黄家蚁个体非常小,只比针头大一点,身体是浅黄色,不仔细看真的找不着。


当我发现是蚂蚁的时候,我家里应该已经有挺多蚂蚁了,它们很小,难以看到,但是连我的卧室里,床上都有了蚂蚁,那段时间我平均每天被叮两三次,不管是在沙发上坐着,还是在床上睡觉,冷不丁就被叮一下,防不胜防,我的腿上手上甚至背上都被叮了好几个包,而且它叮人明显有毒,被叮了之后的包好多天都奇痒难忍,涂药也不管用。

后来我赶紧买了蚂蚁药,在家里角落到处都点了,特别是在床的周边像孙悟空给唐僧画圈那样环了一圈,大概过了半个月吧,才把它们消灭。

这次遭遇战让我知道了,蚂蚁有多可怕,如果说蟑螂啊臭虫啊这种家庭常见昆虫最大的坏处是从视觉上恶心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比较大,而蚂蚁可是会给人的身体造成真实伤害的

一个小黄家蚁战斗力就已经这么强了,红火蚁号称「无敌的蚂蚁」「比行军蚁还厉害的蚂蚁」,其战斗力肯定不容小觑。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2]


红火蚁的主要危害——

直接对人体的伤害:

红火蚁的攻击性很强战斗力很高,而且通常都一群一群出动。它蜇人的时候会用嘴巴的钳子夹住你的肉,再用屁股上的刺蛰你,然后注射毒液。

它还不像蜜蜂,蛰一次刺就没了,红火蚁具有多次蛰刺的能力而且每一次都可以释放毒素,这个毒素会让人感受到灼烧感,所以叫「火蚁」。

看了网上被红火蚁蛰了的图片,真的很吓人,我就不上图了,怪恶心的,一片一片的红肿和水泡。被红火蚁攻击最严重的情况可致人死亡。


对农作物的伤害:

红火蚁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它会像蝗虫一样吃掉很多农作物,对农业生产的伤害极大。

对生态环境的伤害:

红火蚁不仅吃农作物,也吃野生植物,甚至一些小型动物和动物卵也是它的食物,因此红火蚁入侵会给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等[3]


对人类设施设备的破坏:

红火蚁在人类聚居地筑巢和活动,可能会引发电线短路,设备损坏等情况,它们还会入侵汽车发动机。


所以,红火蚁被称为「危害最大的入侵生物」之一,完全不算夸张。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联合了9个部门一起发动对红火蚁的防控行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4]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红火蚁已经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扩散很快,情况比较严重,造成的破坏很大,所以现在要求各部门从各个层面对红火蚁进行防控,包括海关严查、在疫区用药物杀灭等。


我注意到国家邮政局也在9个单位之一,文件里提到:

快递企业做好疫情发生县(区)承运或收寄相关货物、邮件、快件的植物检疫证书查验,确保疫情发生区无证不承运、不收寄。[4]

联系到之前我家闹小黄家蚁的情况,大概率也是来自于闹蚂蚁地区的快递,说明快递还真的有危险,这可能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遭遇小黄家蚁/红火蚁等蚂蚁的渠道了。

大家都注意一下吧。

参考

  1. ^小黄家蚁生活习性及机械带菌调查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9fee2be65205cd2ea2da5c3a4dba43cc&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ite=baike
  2. ^红火蚁对中国一些生物潜在影响的初步分析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t1f0pc0jv3m08x01a5q0x602p784331&site=xueshu_se
  3. ^红火蚁及其重要近似种的鉴别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f9c42f4d37e8c3ff8e90db266bf442f1&site=xueshu_se
  4. ^ab九部门联合部署红火蚁防控行动 http://www.moa.gov.cn/xw/zwdt/202103/t20210318_6364038.htm
user avatar

作为世界百大入侵物种的之一,红火蚁的强悍属性,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红火蚁起源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

主要栖息地是潘塔纳尔湿地[1]

潘塔纳尔湿地占地方圆250公里左右,约相当于整个广东省的面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这里有着全球动植物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之一。

这里有3500种植物、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以及上万种无脊椎动物。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除了食蚁兽之外,红火蚁至少拥有数十种天敌。

其中仅仅蜘蛛便有16种(寇蛛属Latrodectus75%的食物来源都是红火蚁),以及多种蜻蜓和鸟类(如东王霸鹟)[2]

它们同时还是寄生虫和许多病原体、线虫和病毒的宿主。

为了应对天敌,与多种蚂蚁竞争,以及捕食小型动物,红火蚁演化出了特殊的毒液——火蚁素。

火蚁素属于哌啶类生物碱,对其它生物的器官和靶位可发生理化作用,引起功能障碍,机体损伤、畸形,甚至是造成死亡[3]

人类的机体组织对火蚁素极其的敏感。

在红火蚁入侵最为严重的美国,每年有超过1400万人被红火蚁叮咬。

红火蚁会先咬一口,然后犹如蜜蜂一样,利用尾部的尖刺,刺入皮肤,注入毒素。

被刺的人会产生明显的刺痛,并产生灼伤感,火蚁之名也由此而来。

被刺后,可产生头晕、胸痛、恶心、严重出汗、血压低、呼吸困难和言语模糊等症状。

紧接着可能出现为期数日的脓疱,0.6%~6.0%的人群还会出现过敏反应,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美国有记录显示,历年来因红火蚁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80人。

红火蚁生存能力MAX,它们是典型的杂食动物,几乎来者不拒。

凡是能吃的东西,几乎都能成为它们嘴里的食物。

除了昆虫为首的无脊椎动物之外,它们还会吃哺乳动物的尸体、腐肉,以及多达149种花草种子、57种农作物。同时它们还会“放牧”蚜虫、介壳虫等,以吸食蜜露,摄食糖分和氨基酸[4]

当然,如果遇到鸟类、爬行动物的卵它们也从来不会放过。

短吻鳄的卵,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红火蚁也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红火蚁中存在两种社会形态:单蚁后和多蚁后。

每到春夏的繁殖季节,有翅的红火蚁会进行交配,发生群体婚飞现象。

例如蜉蝣的繁殖,就是典型的婚飞:

雌雄红火蚁进行一次30分钟的交配,95%的蚁后会成功受孕。

一般在多蚁后种群内,雄蚁居于次要地位,所以大多数是不育的。

交配成功后,蚁后通常会飞出1公里左右,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建立殖民地可能自己完成,也可能多蚁后合作。多蚁后合作的种群内部,会发生残酷的撕逼(误,是竞争)。

率先出现的工蚁会把其它蚁后杀死,通常,最终只剩下一位蚁后[5]

蚁群内的工蚁主要分成大小型两种。

蚁后率先产的第一批卵,在2周~1个月的时间发育成第一批小型工蚁,然后才开始孵化出大型工蚁。

半年后,蚁巢会形成小土丘,种群数达到数千只:

蚁后每天会产下1500个卵,蚁群数量以平均每15~28天的周期迅速增加。

两年达2.5万。

三年达5万。

若干年之后,稳定的蚁群会达到10万~25万,最高达到40万的规模。

通常来说,多蚁后的红火蚁种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工蚁的寿命通常两个月左右,而蚁后的寿命可达2~7年。

除了恐怖的繁殖能力外,红火蚁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也相当强悍。

红火蚁善于筑巢,可生存于无数极端的环境。

例如各种河流、湖泊、湿地等容易发生洪涝之地;草地、沙丘,甚至沙漠等干旱之地;以及铁路、城市建筑,甚至是公路、人行道之下。

作为出生于潘塔纳尔湿地的蚂蚁,红火蚁极其善于应对洪涝环境。

当发现巢穴水位上升之后,红火蚁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漂浮的球或筏子。

工蚁把蚁后和虫卵包裹在内。

它们可能故意赶走雄蚁,导致雄蚁的溺亡[6]

被困在水下的蚂蚁,利用从水下底物收集的气泡将自己提升到水面。

当然,这依然免不了一些工蚁被淹死。

由于在漂流过程中,更容易遭遇捕食者,所以此时的红火蚁不仅极其富有攻击性,也具有更高的毒性。

如果不小心和漂流的红火蚁相遇,最好绕道而行。

正是因为超强的生存属性,几十年的时间,红火蚁成为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并名列前茅。

1933年~1945年间,通过货船偶然来到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9~20只蚁后,在10多年的时间内发展到了十分庞大的种群数量。

2001年,它们出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预估1995年左右,红火蚁就已经到达澳大利亚。其花了1.75亿美元,经过6年的时间根除率才超过99%,但依旧屡除不绝,而且多次再入侵。澳大利亚预估,如果红火蚁不清除,30年造成的损失可高达340亿美元。

20世纪初,红火蚁在全球蔓延,出现在新西兰(数年后成功消灭)、来西亚,菲律宾、还有新加坡、印度。

2004年前后,红火蚁出现在中国南方。

2011年,通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红火蚁进行DNA分析对比发现:

几乎无一例外,它们都是来自于美国的二次入侵 [7]

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红火蚁未来的主要入侵方向。

2007年~2017年的十年中,中国关于入侵动物风险评估的论文中,红火蚁高居首位:

当然,迄今为止,美国南部依旧是最严重的入侵地区。

红火蚁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小小的红火蚁为什么破坏能力这么大呢?

在入侵地,红火蚁建设自己庞大的“殖民帝国”后,会对无脊椎动物(包括土著蚂蚁)动物进行捕食,或者形成碾压式的竞争,影响到食物链,从而造成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多样性都大幅下降。

甚至连优势种的苍蝇和甲虫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不仅直接引起生态的失衡,甚至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

红火蚁战斗力惊人。

通常作为入侵物种而赫赫有名的阿根廷蚂蚁,要战胜16万只红火蚁,需要近40万。

在美国东部,因为红火蚁的入侵,原来的入侵物种阿根廷蚂蚁反而有所减少[8]

红火蚁统辖的地带,蛇、蜥蜴等爬行动物的卵,会成为它们的食物。

红火蚁高密度地区,甚至没有没有幼鸟能够活到成年。

燕子、鸭、白鹭、鹌鹑、燕鸥等鸟类的生存,都受到入侵红火蚁的威胁。

哺乳动物的生存,同样受到红火蚁的影响。

因为红火蚁的影响,东方棉尾野兔幼崽的死亡率达到33%至75%之间[9]

它们对人类,更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红火蚁不仅咬伤人类,更是会破坏建筑、墙壁、车道、人行道和各类设备(电机、线路、信号盒,变压器等等),同时影响土地、植物、破坏种子,造成豆类、玉米、红薯、高粱、黄瓜、茄子、卷心菜等等各种农作物的减产。

同时,红火蚁还能携带各种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着引起传染病的风险。

在美国,除了直接造成的损失之外,每年还有超过50亿美元的费用,用于红火蚁造成的医疗、破坏,以及控制等。

红火蚁的学名叫做Solenopsis invicta,nvicta正是来源于拉丁文的“无敌”或“不可征服”。

它们与切叶蚁还是亲近关系。

虽然它们并非真正的不可征服,但要根治,也的确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蚂蚁这样的物种,一经入侵,通常难以根除。

通过杀虫剂灭杀,会直接威胁到本土物种。

而引入天敌可能会造成新的物种入侵。

除此之外,哪怕最有效的寄生蝇,也往往只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不能阻止红火蚁的扩张。

寄生蚂蚁的病原体、线虫,以及真菌也可以在未来制成生物制剂,用来防治红火蚁,但却有着极高的成本。

就目前来说,对红火蚁使用最广泛的防治手段,依旧是饵剂诱杀,或者直接化学药物灭杀。

虽然药物灭杀效果显著,但终究对生态有负面影响。

两害相较取其轻。

总的来说,治终不如防。

参考

  1. ^ a b c d e Buren, W.F.; Allen, G.E.; Whitcomb, W.H.; Lennartz, F.E.; Williams, R.N. (1974). "Zoogeography of the imported fire ants". Journal of the New York Entomological Society. 82 (2): 113–124. JSTOR 25008914.
  2. ^ a b c d e Whitcomb, W.H.; Bhatkar, A.; Nickerson, J.C. (1973). "Predators of Solenopsis invicta queens prior to successful colony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 (6): 1101–1103. doi:10.1093/ee/2.6.1101.
  3. ^ a b c Fox, Eduardo G.P.; Wu, Xiaoqing; Wang, Lei; Chen, Li; Lu, Yong-Yue; Xu, Yijuan (February 2019). "Queen venom isosolenopsin A delivers rapid incapacitation of fire ant competitors". Toxicon. 158: 77–83. doi:10.1016/j.toxicon.2018.11.428. PMID 30529381. S2CID 54481057.
  4. ^ Lanza, J.; Vargo, E. L.; Pulim, S.; Chang, Y. Z. (1993). "Preferences of the fire ants Solenopsis invicta and S. geminata (Hymenoptera: Formicidae) for amino acid and sugar components of extrafloral nectars".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2 (2): 411–417. doi:10.1093/ee/22.2.411. S2CID 17682096.
  5. ^ Manfredini, F.; Riba-Grognuz, O.; Wurm, Y.; Keller, L.; Shoemaker, D.; Grozinger, C.M.; Tsutsui, N.D. (2013). "Sociogenomics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during colony founding in the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PLOS Genetics. 9 (8): e1003633. doi:10.1371/journal.pgen.1003633. PMC 3738511. PMID 23950725.
  6. ^ a b Adams, B.J.; Hooper-Bùi, L.M.; Strecker, R.M.; O'Brien, D.M. (2011). "Raft formation by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11 (171): 171. doi:10.1673/031.011.17101. PMC 3462402. PMID 22950473.
  7. ^ Ascunce, M.S.; Yang, C.-C.; Oakey, J.; Calcaterra, L.; Wu, W.-J.; Shih, C.-J.; Goudet, J.; Ross, K.G.; Shoemaker, D. (2011). "Global invasion history of the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Science. 331 (6020): 1066–1068. Bibcode:2011Sci...331.1066A. doi:10.1126/science.1198734. PMID 21350177. S2CID 28149214.
  8. ^ Fox E.G.P. (2016) Venom Toxins of Fire Ants. In: Gopalakrishnakone P., Calvete J. (eds) Venom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Toxinology. Springer, Dordrecht.
  9. ^ Hill, E.P. (1970). "Observations of imported fire ant predation on nestling cottontail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Southeastern Association of Game and Fish Commissioners. 23: 171–181.
user avatar

农业部发布消息: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目前,全国红火蚁主要入侵地区温度回暖,进入红火蚁的严重危害期,这也是全年防控的关键时期。

看到这个消息,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包括火红蚁在内的不同种类蚂蚁早已占领了世界。

地球上,除了两极以外,有科学家推测蚂蚁的个体数量可能有10^18只,分属于358属的12000种。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蚂蚁占到总数量的10~15%,和人类生物总量相当。其中入侵性最强的蚂蚁有阿根廷蚁、大头蚁、长足蚁、红火蚁。

红火蚁原产地在南美洲,体长2~4毫米。其军队蚁长者大头,淡黄色或深褐色。它们攻击性极强,有着强有力的大颚。一旦入侵一个地方,就会对当地的土著蚂蚁进行种族灭绝。同时,它们会让蚜虫大量繁殖,造成农业的减产。

红火蚁和蚜虫是互利共生关系,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分泌的一种蜜露),蚂蚁保护蚜虫,给蚜虫创造良好的取食环境。

1930年代初,巴西红火蚁就已通过阿拉巴马州莫比尔海港的入侵美国,如今早已占领整个美国南部地区;2001年,红火蚁也通过类似的方式入侵了澳大利亚。

我国最早发现红火蚁危害的是台湾地区。2004年4月台湾官方公布的信息说明,2003年9~10月桃园、嘉义采集到了红火蚁,之后调查明确了桃园县、台北县、嘉义县等红火蚁发生分布,面积约4000hm2。

大陆最早发现则是在广东吴川大山江街办事处。2004年9月23日,吴川市植物检疫站符立乾将在大山江街道办事处采集到的蚂蚁标本送至广东省植物检疫站,并报告了当地该蚁严重发生危害的情况。这是第一次红火蚁被作为疫情来报告。

至此之后,红火蚁开始迅速阔大殖民地,蚁群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根据这个模型,红火蚁在1995年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大陆,但在2004年才被发现作为疫情存在。也就是说期间,红火蚁就悄咪咪地繁衍发展了近十年,红火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尽管各地为消灭红火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只能做到控制,而不能做到根除。因为红火蚁的入侵,给当地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年30亿美元。


之所以红火蚁难以根除,它们团结一致展现出的集体力量是主要原因。

我之前发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成千上万只红火蚁聚集在一起,用自己的身体搭建成一个浮岛似的“救生筏”,以此来躲避洪水的来袭。这其中,发挥主力作用的正是蚁群中的打工人—工蚁。

在一个蚁群中,分有蚁后、军队蚁、雄蚁、工蚁。蚁后只有生育能力,负责保证蚁群的世代延续;军队蚁有强劲的大颚,负责保卫蚁穴和从事繁重的工作;雄蚁唯一使命就是和蚁后交配,交配完之后就会死;工蚁是蚁群中的大多数,没有生殖能力,负责蚁穴的修建和幼蚁的抚养。

每天工蚁都在重复着做着同样的工作:大部分去放哨,小部分去找食物或者维修洞穴。为了保证蚁群的“生存和繁衍”,所有任务都是靠工蚁之间不停的相互合作来完成的。每只蚂蚁生存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保证蚁群的生存。

完善的社会组织使蚂蚁组织渐渐逾越了身体形态的专业化门槛。工蚁们充分信任蚁后能保证群落香火的延续,于是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性器官,使得自己的身体彻底变成了活的工具,完全服务于蚁群的需要。真正的工具人也莫过于此。

这就是所谓的真社会性动物,每个工具的本份被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得它们在生物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不要以为蚂蚁只会简单的抱团,它们是有脑子的。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美洲,兵蚁行军跨过热带雨林的地面裂缝时会利用它们自己的身体建造复杂的桥,并根据成本收益平衡问题来调节它们搭建桥梁的效率。

研究人员们在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追踪兵蚁,并制作了一个Y形平台模仿地面裂缝,同时用延时拍摄拍下蚂蚁穿过平台时的视频。

研究人员们注意到,在一开始的时候蚂蚁在Y形平台较窄的位置搭建桥梁以便尽可能少地使用工蚁。但很快它们意识到为了在穿过桥梁时创造出最短路径,它们必须移到Y形平台上更宽的地方。


研究人员们表示蚂蚁从更短的旅行距离中得到了好处,付出的代价是扣押了原本能做其它重要任务(比如运输食物或者幼蚁)的工蚁。研究人员们得出的结论是蚂蚁能做某种“成本效益分析”。当蚂蚁建造的桥梁既利用了短路径又没有占用太多工蚁时,它们就会停止搭桥。

由此可见,它们集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但数以亿计的红火蚁在一起,它们是如何沟通的呢?

工蚁它们体内有一整套腺体,能够制造出多种化学信息。通过这一系统,它们能够相互交换各种信号,比如识别同类,在蚁群收到威胁的时候向军队蚁发出动员令,发现食物的时候召唤伙伴帮忙,还有前面说的最大效率化搭桥……

这种完美的生理机制能够让蚂蚁经受住种种考验,承受外部的剧烈变化,使得它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地球上的唯一使命—扩张领土!


参考文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苏澄宇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user avatar

红火蚁是一种户外蚁种,它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破坏力最大的一种。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于2004年9月首次报告了入侵中国大陆红火蚁,并对其进行了准确鉴定。我国红火蚁以草皮、花卉苗木传播。








在春季和秋季容易爆发。是红火蚁繁殖的重要季节。

遇到红火蚁该怎么办?

1,打当地疾控中心电话,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及处理。

2,千万不要踢蚁丘,会惹火上身。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严重的会咬人致死。

自己处理该怎么处理?

用药是必须的。

首先我们要用粉剂在蚁丘外面撒成一个圈⭕。防止红火蚁逃出圈外。

其次,我们要准备一个联苯菊酯,对蚁巢喷洒甚至浇灌。联苯菊酯对土壤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且持效期很久,降解慢。对白蚁,能有效预防5-11年。

user avatar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非常凶猛的入侵物种。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习性凶猛:红火蚁有很强的攻击性

2,繁殖力强:红火蚁繁殖能力很强,从产卵到成虫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蚁后每天可以产卵近千枚。

3,食性杂:红火蚁的食谱很广,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可以作为红火蚁的食物。他们可以攻击昆虫、无脊椎动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

4,竞争力强:红火蚁天敌不多,作为入侵物种,往往容易扩散。

正因为如此,红火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为 100 种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此外红火蚁是有毒液的,本来是用于它们捕食,但是这些毒液也会危及人类,成分主要是生物碱,还包括46种蛋白质,部分可以引发过敏。

因此,被红火蚁叮咬后,容易出现叮咬部位灼伤感以及荨麻疹和脓疱,严重会导致发生过敏性休克。

————红火蚁入侵中国————

红火蚁最先于2003年出现在中国台湾省,随后在2004年出现在广东省,接下来是湖南省、香港、广西等地。

而红火蚁的扩散可以说是指数级的,下图是红火蚁10年间的扩散速度,可见其扩散之强。

用另一份对红火蚁发生的统计研究也可以看出红火蚁的扩散

呈现了从东南沿海向内地扩散的趋势。

而且红火蚁可以存在的地方有很多,

2005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大陆入境口岸从 16 类进口物品(废纸、废塑 料、废旧电脑、废旧机械、苗木、原木、树皮、木质包 装、集装箱、椰糠、鱼粉、豆粕、水果、腰果、玛瑙石、鲜 花等)中累计截获红火蚁近 300 批次[1]。

最为夸张的是,2013年竟然从入境旅客携带的花旗参中检测到了红火蚁。

这极大的增加了红火蚁的防治难度。

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红火蚁可以远距离传输。

目前对于红火蚁的防治尚缺乏有效策略

尽管我们已经有相应的农药了,但是由于红火蚁这种物种容易被忽视,各地重视程度不同,因此也导致了红火蚁一直在泛滥。

不过还是容易发现的,就是红火蚁会形成蚁丘,如下图这样子

未来我国可能会全面推动红火蚁消灭工作,但是前景可能不那么明显,毕竟美国已经饱受红火蚁危害多年也无解了。


[1]陆永跃,曾玲.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10年:发生历史、现状与趋势[J].植物检疫,2015,29(02):1-6.

[2]陆永跃.中国大陆红火蚁远距离传播速度探讨和趋势预测[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0):70-72+3.

[3]Zamith-Miranda, Daniel, et al. "The allergic response mediated by fire ant venom proteins."Scientific reports8.1 (2018): 1-10.

user avatar

红火蚁跟普通蚂蚁不同,它是植物检疫性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红火蚁头上有上颚,腹部末端有个螯针,一旦被红火蚁的上颚勾住皮肤,螯针紧接着就会直接插进皮肤,连续叮好几下,并从毒囊中释放毒液。

对植物

红火蚁会吃植物的嫩茎、芽、果实,被它们危害过的植物,生长和收成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人

被咬伤口会感觉火灼般疼痛,出疹子、水泡,更有严重的会头晕、头痛、忽冷忽热,对于皮肤较敏感的可能还会全身过敏,最严重的导致死亡都有可能。

被红火蚁叮咬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网络侵删

红火蚁跟普通蚂蚁不同,用传染性的胶饵作用并不大,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疾控中心电话求助,寻求帮助。

不知道怎么处理,只需要保护好自身,别被咬就行,千万不要随意处理。

总之一句话,遇到红火蚁,先逃走,再打电话寻求帮助!

user avatar

我18年在广东佛山被几百只包围,咬了十几下,后怕啊

台风大暴雨过后,我想去公园钓鱼,渔具包还没打开,就感觉不对劲,痒,针扎一样

户外有些看不太清,手电照了一下,皮肤红肿了,再仔细一看,尼玛,裤子上蹭了好多,几百只肯定有

我仔细看了旁边的花木,直接全部都是,估计是暴雨淹了巢穴,都到花木上求生

不一会,就感觉钻进裤腿,后背,那里皮肤薄,酸爽啊,我直接叫出来

心想莫非是红火蚁?第一次见就被围攻,吾命休矣

我直接衣服裤子脱完,跳进人工湖,没用,红火蚁反而怕被水冲走,咬得更紧了

脱的只剩内裤的我,像洗澡一样,浑身上下,仔细的搓洗

出水后,再用手电仔细检查腋窝和头发,这些不容易察觉的地方

感觉基本没有什么遗漏的,收了渔具就往车里跑,衣服不要了,穿了内裤赶紧开车回去

我妈以为我疯了,问我怎么只穿内裤就从外面回来,我说红火蚁,我妈也没见过啊,我们北方人

回家用盐水洗澡,居然有从裤裆,以及头发里钻出来,万幸没有攻击我

洗完我仔细看了一下,胳膊手指小腿都被咬了几下,后背咬了一下,其他地方没问题,刺痛无比,都肿起来

心想问题不大吧,结果第二天,全部起水泡,像烫伤那种,奇痒无比,时不时会针扎一样痛,又不能抓,破了周围都会感染

第三天,水泡化脓,奇痒

第四天,水泡周围发热红肿

接下来就是水泡慢慢萎缩,但是发热红肿奇痒无比一点都没消退

持续了半个月左右,水泡愈合,皮肤也平整,就是发红,略微肿

半年后,疤微微发红,还是奇痒,总想抓

一年左右,基本好了

那天也许是我人生中最奇幻的一天,群蚁缠身,只穿内裤满城跑

————————

追更,当时还不敢拍,怕像隐翅虫一样,蚁酸会造成感染,都是搓下去,或者用手弹

钓鱼佬和红火蚁简直是天敌,不共戴天的那种

————————

突然感觉穿着内裤,开车狂奔,有点像绝命毒师里,老白在沙漠里只穿内裤那段,电影感十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火蚁,这个来自南美洲的“不速之客”,一旦落户,便会成为一场生态灾难。如今,它已悄然渗透我国12个省份,足迹遍布435个县市区,这绝非仅仅是统计数字的增加,更是对我们宝贵生态环境敲响的警钟。红火蚁的生态“破坏力”有多大?红火蚁的危险性,绝非夸大其词。它强大的适应性和攻击性,让它能够迅速占领地盘,并对.............
  • 回答
    关于警察或士兵在服役期间遇到的最危险的任务,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每个人的经历都可能截然不同,而且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各有侧重。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无法提供真实的、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叙述。但是,我可以尝试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描绘出一些可能构成“最危险任务”的场景,并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真实感.............
  • 回答
    说到“世界最危险的运动”,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危险的定义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运动的危险程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参与者的技术水平、装备的可靠性、环境条件、以及最关键的——运气。不过,如果我们要从“潜在致命性”和“事故发生频率”这两个角度去衡量,有几项运动经常被提及.............
  • 回答
    西方文明历史上,要说“最危险”的时期,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几次大规模的战争或政治动荡,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然而,如果将“危险”理解为对文明基石的侵蚀,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根本性颠覆,那么我认为,14世纪中叶,以黑死病为代表的时期,堪称西方文明最危险的时刻。危险,在于它的铺天盖地与无所不在。黑死病,这种.............
  • 回答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若要单挑一年,恐怕许多人会指向1937年。这一年,卢沟桥的枪声响彻云霄,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生死存亡的炼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本就暗潮涌动的中日关系,因为这起日军在宛平县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时,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并将一.............
  • 回答
    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好奇,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当然,危险的定义可太多了,是那种让你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的探险式危险,还是那种潜伏在暗处、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的生存式危险?我想,大部分人提到“最危险”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大概是前者,但后者所带来的威胁,往往更加真实和深远。如果真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实中不少人的担忧。要说“最危险”,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危险”的定义可以很多元,而且不同的人可能关注点不同。有人可能想到的是生命安全,有人可能想到的是职业前途,还有人可能想到的是社会公平。不过,如果抛开那些更抽象的概念,纯粹从对从业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直接威.............
  • 回答
    让我回想一下……要说“最危险”的事,其实也很难界定一个绝对的“最”。人生中的危险,很多时候是悄无声息的,是潜藏在日常里的。但如果一定要挑一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甚至有点心有余悸的,那大概是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差点失足掉下悬崖。那是一次我独自进行的野外徒步,目的地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山区,那里少有人烟,景色.............
  • 回答
    “最危险的化学物质”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危险”的定义本身是多维度的,并且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 毒性 (Toxicity): 化学物质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程度。 易燃性 (Flammability): 化学物质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燃烧时产生的能量。 反应性 (Reactiv.............
  • 回答
    在我看来,高速公路上最危险的地方,与其说是某个固定的点位,不如说是一种状态,一种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的“危险区域”。如果非要挑一个最集中的体现,我会说是那些“信息真空”与“行为惯性”交织的临界点。听起来有点绕,我慢慢跟你说。首先,咱们得聊聊高速上所谓的“信息真空”。这玩意儿太普遍了。你开在高速上,前车.............
  • 回答
    团队管理中最危险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沟通的“有效性”缺失,特别是以“信息不透明”为核心的沟通断层。听起来好像有点笼统?别急,我来给你拆解一下。这不是说团队里没人说话,也不是说大家不说脏话,而是指那种看似有沟通,实则信息传递失真、关键信息缺失、沟通目的模糊,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甚至.............
  • 回答
    要说海洋里“最危险”的动物,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危险”这个词太宽泛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答案都会不一样。有人可能想到的是那种能瞬间致命的毒素,有人可能担心的是那种力量惊人、能把你撕碎的生物。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最能让人心生畏惧,并且在真正遭遇时后果极其严重的,我可能会提名 箱形水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些尘封的记忆。说实话,要说“最”危险,可能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定义了。但如果非要挑一件,让我在回想时依然能感受到一丝肾上腺素飙升的冲动,那大概是多年前,我独自一人在泰国北部山区徒步时,误入了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雨林,而且还遇到了一个我根本不了解的当地部族。那天,我原本的计划是.............
  • 回答
    我在实验室里经历过最危险的事,大概是那次差点引燃实验室的事故。当时我刚入职不久,还在学习一些基础的化学合成操作,导师给了我一个相对温和的反应,让我独立完成。我记得那天下午,阳光正好,实验室里其他同事都在各自忙碌着,气氛也挺轻松。我按照实验步骤,小心翼翼地配制试剂。其中有一步是要将一种易燃液体滴加到另.............
  • 回答
    “全球对女性最危险的10个国家”这个话题一出,就注定会引发巨大的争议和深刻的讨论。当看到印度被列为榜首,而美国竟然也赫然在列时,这种感受更是复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排名,它触及了全球女性安全、性别不平等以及国家治理等一系列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危险”究竟是如何定义的。一个.............
  • 回答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要说《英雄联盟》里哪个英雄来到我们现实世界最危险,那绝对非厄加特莫属。别跟我扯那些什么法师能操纵元素,射手能一击毙命,那都是在游戏设定里,有我们看不见的魔法和科技在支撑。到了咱们这儿,厄加特那身骨骼里的机械改造,才是真正让人不寒而栗的存在。你们想想看,这货原本是一个人,但因为某些不.............
  • 回答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主修化学,而昨天发生的事件,确切地说是昨天下午,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我们小组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有机合成反应的实验,具体是什么反应我已经不太记得清细节了,只记得导师要求我们制备一种特定的中间体。那天下午,实验室里人不少,大家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实验。我负责一个需要用到易燃易爆的试剂,这种试.............
  • 回答
    如果我们要探讨守望先锋的英雄来到现实世界最危险,那么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能力、性格、对物理定律的破坏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混乱和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非常危险的英雄,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潜在的最危险英雄:1. 查莉娅(Zarya) 核心危险性: 纯粹的、不受限制的物理力量和粒子武器。 .............
  • 回答
    在工程领域工作,风险无处不在,但要说最危险的,那必须是涉及到未知和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大型化工厂的扩建项目,其中一项关键工序是改造一个高压蒸汽管道系统。当时我们负责的是蒸汽分配节点的设计和安装。这个系统承担着整个工厂近乎所有的关键生产环节的动力供应,异常重要。在设计阶段,我们仔细计算了.............
  • 回答
    《经济学人》最新一期以“台湾: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为封面题词,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绝非一家老牌、以严谨分析著称的杂志随意的耸人听闻之举,其背后折射出的地缘政治复杂性,以及对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首先,理解这个题词的关键在于“危险”的指向性。在这里,“危险”并非指台湾岛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