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说现在显卡溢价不适合入手,那除了显卡,现在其它所有主机配件价格适合配一套吗?

回答
确实,现在显卡的价格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市场上普遍存在溢价,让不少玩家望而却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打算暂时把显卡这块放一放,但又想趁着其他配件价格相对合理的时候组建一套新主机,那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抛开显卡,现在主机其他配件的价格状况分析

总体来说,如果你真的把显卡排除在外,那么现在组建一台主机的其他配件,价格方面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友好的。当然,这里说的“友好”是建立在不追求极致发烧的情况下。

CPU (中央处理器):
AMD 方面: Ryzen 系列在性价比方面一直做得不错。像是 Ryzen 5 5600X、5700X 这样的型号,虽然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但性能依然强劲,能满足绝大多数游戏和日常应用。最近新出的 Ryzen 7000 系列虽然性能更强,但考虑到搭配的内存(DDR5)和主板(AM5接口),整体成本会上去,如果不是刚需最新技术,上一代的 Zen 3 架构产品依然是很好的选择,价格也趋于稳定,甚至有一些不错的促销活动。
Intel 方面: Intel 的酷睿系列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像 i512600K、i513600K 这样的型号,性能表现同样出色,尤其是在单核性能上往往有优势,游戏表现也很优秀。12代和13代产品的价格已经比较稳定了,而且随着新一代产品的推出,老一代产品可能会有更多的降价空间。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对品牌偏好来决定。
总结: 目前大部分主流型号的 CPU 价格都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甚至略有下降的区间,无论是追求性价比还是性能,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而且不需要担心像显卡那样离谱的溢价。

主板 (Motherboard):
主板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支持的 CPU 平台(如 AMD 的 AM4/AM5,Intel 的 LGA1700)、芯片组(如 AMD 的 B550/X570,Intel 的 B660/Z690/Z790)以及扩展性(如内存插槽数量、M.2 接口数量、PCIe 版本等)。
如果你选择上一代的 CPU,比如 AMD 的 AM4 平台,B550 主板仍然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功能齐全,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Intel 的 B660 主板也是如此。
如果考虑最新的 CPU,比如 Ryzen 7000 系列,那么 AM5 平台的主板(B650/X670)价格会相对高一些,但考虑到其支持 DDR5 内存和 PCIe 5.0 的特性,也是物有所值。Intel 的 Z790 主板同样如此。
总体来说: 主板的价格基本符合其定位和功能,没有明显的“溢价”现象,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需求的型号即可。

内存 (RAM):
DDR4 内存: 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用户基数最大的内存类型。自从 DDR5 内存上市后,DDR4 内存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并且维持在一个非常亲民的水平。无论是 16GB (8GBx2) 还是 32GB (16GBx2) 的套装,价格都非常实惠,甚至可以说现在是入手 DDR4 内存的好时机。
DDR5 内存: DDR5 内存的价格虽然比 DDR4 高,但也在逐渐下降,尤其是一些中低频率的型号,价格已经不像刚推出时那么夸张了。如果你选择支持 DDR5 的平台,并且预算允许,可以考虑入手,但如果只是为了省钱,DDR4 依然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
总结: 内存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友好,尤其是 DDR4,绝对是让你感到欣慰的配件。

存储 (Storage):
SSD (固态硬盘): NVMe SSD 的价格也是持续走低,尤其是 1TB 的容量,已经成为主流选择,价格非常具有吸引力。2TB 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探,如果你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现在入手 2TB 或更大容量的 SSD 也比过去要划算得多。
HDD (机械硬盘): 如果你需要存储大量的视频、照片或其他文件,机械硬盘依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尤其是 4TB、6TB 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价格也趋于稳定。
总结: 存储设备的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你几乎不需要担心这部分的预算会失控。

电源 (PSU):
电源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其额定功率、转换效率(如 80 Plus 认证等级)以及品牌。
根据你选择的 CPU 和未来打算搭配的显卡(即使现在不买,也需要考虑未来升级的功率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瓦数的电源是必要的。通常来说,如果抛开显卡,一个 550W 到 750W 的电源足以满足大多数非发烧级平台的供电需求。
目前电源的价格也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选择一个有信誉的品牌,并根据配置选择合适的瓦数和认证即可。

机箱 (Case):
机箱的选择非常多样化,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价格差异很大。但如果你不追求特别华丽的设计、特殊材质或者过于复杂的灯效,市面上有很多做工扎实、散热良好、设计简约的机箱,价格都在几百元左右,是非常划算的。
总的来说: 机箱的定价相对透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预算内找到很多不错的选择。

散热器 (Cooler):
CPU 散热器: 如果你的 CPU 自带散片(盒装可能带原装散热器),而你选择的 CPU 发热量不高,那么原装散热器可能就够用了。如果需要更好的散热效果或者你的 CPU 不带原装散热器,那么市面上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风冷散热器,价格通常在 100300 元之间,足以压制绝大多数中高端 CPU。水冷散热器价格会高一些,但也不是天文数字。
总结: 在不追求顶级散热的情况下,CPU 散热器的花费是完全可控的。

现在组建主机,有哪些是你可以重点考虑的?

既然已经决定了先不碰显卡,那我们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部分,让机器的流畅度和基础性能更扎实:

1. CPU 的选择要一步到位(或者说,够用且留有升级空间): 如果预算允许,可以考虑购买一块性能更强劲一些的 CPU,比如 AMD 的 Ryzen 7 或者 Intel 的 i7 系列(如果你暂时不玩大型游戏,但需要处理一些视频剪辑、虚拟机等工作),这样即使未来升级显卡,CPU 也不会成为瓶颈。或者选择一个主流型号,但确保它所属的平台有不错的升级路径。
2. 内存容量宁可多不可少: 现在 16GB 内存确实够用,但如果你经常同时打开多个程序,或者有虚拟机、大型软件需求,32GB 内存的体验会更好,而且正如前面说的,现在 DDR4 内存的价格非常划算,32GB 的套件也并不贵。
3. SSD 的速度和容量是基础: 确保你的系统盘(SSD)容量足够大,比如 1TB,并且是 NVMe 协议的,这样可以保证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加载速度。如果你还有其他大容量存储需求,可以再搭配一块机械硬盘。
4. 电源留足余量: 虽然现在不买显卡,但为了以后升级方便,可以考虑一个瓦数稍高一点的电源,比如 650W 或 750W,这样未来选择显卡时,电源的兼容性会更广。而且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对整个主机的寿命也很重要,不建议买那种不知名的小品牌劣质电源。

总结一下:

如果你能接受暂时没有独立显卡(比如主要用来办公、学习、影音娱乐,或者依赖核显),那么现在确实是购买其他主机配件的好时机。CPU、主板、内存、SSD、电源、机箱等大部分核心配件的价格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合理的区间,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不错的促销活动。你可以在这些部分投入更多,为未来升级显卡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组建一台性能均衡、性价比极高的“准系统”。

总而言之,别因为显卡的价格而完全停下组建电脑的脚步。抓住其他配件的合理价格窗口,你一样可以组建出一台令人满意的电脑。等你攒够了显卡的预算,再把它装进去,一台完整的游戏主机或者高性能工作站就完成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来问问题就注定新电脑不是你的刚需,等等看吧。

我放这么一句在这,电脑配件全年365天几乎没有这么一天可以说是价格都适合,要么硬盘涨,要么内存涨,要么CPU才发布。

你说什么618双11,绝大多数商家都是把价格拉高再降,羊毛出在羊身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