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感受一下浮夸的演技。
放几张尬演之王——宋茜的动图。(请点进来看!)
惊恐的大嘴(?(带着些许的笑意?
秀舌头(?
又被吓笑了?
(GIF来自网络,侵删)
什么叫演戏用力过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演戏过于浮夸。
表演中最重要的三点是“真听真看真感受” 演戏用力过猛就会违背“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原则,从而使表演不够真实不够打动人心。
表演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艺术。也就是说,表演应该基于生活的现实基础。有些演员擅用手段,却不动真情,这不是好的表演。
有些演员由于掌控不好演戏的力度,把控不好角色的情感体验,但他们又迫切地想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绪,便演戏用力过猛,导致表演浮夸,失去真实感。
演戏用力过猛不能算是件好事,用力过猛便说明该演员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欠缺。
1.角色的情绪、情感、人格的把控不到位。演员没有很好地融入角色当中去或是没有参透剧本。
2.演员对自身情绪的把握能力不够,真正的好演员应该是收放自如而非一味地释放情绪。
3.演员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不到位,没有真正到位地去思考,去“真听真看真感受”
再放几张小动物的演技(有的演的比人好啊),愿博知友一笑。(网络动图,侵删)
恭喜仓鼠荣获动物演技界冠军。
诶诶,猫猫慢了一拍哈!重来一条!
一条演戏用力过猛的狗…
有些演员,醒醒吧,别使出吃奶的力气得劲搁那儿咆哮或者发了失心疯似的。
唉,有的人,不会用心演,便只能用蛮力。
哦,差点忘了,他们可以用好看的颜值撑起演技。
在下实在是佩服佩服。
推荐关注收藏夹:
分享其他回答:
李易峰最想删除的视频没有之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ttps://www.zhihu.com/video/949709933097328640
我是歌手的观众
我想用这两段视频来解释用力过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目前影视剧中的呲牙咧嘴式,咆哮式,瞪眼式应该都是用力过猛的表现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49387343162003456 https://www.zhihu.com/video/949386724254765056========分割线=======
应评论区要求,更新一段原版大话西游城墙夕阳武士猴上身版。
https://www.zhihu.com/video/957621973627523072《勇敢的心》《火蓝刀锋》《打狗棍》的男主角,对,他们是一个人
这个演员叫杨志刚
我觉得很多人应该都认识他,但是不知道名字
感受一下
举个典型吧
我一直都觉得张一山演戏用力过猛(从余罪开始)
是我太冷血了吗?我怎么感觉官微用力过猛了?已经到了需要用这种芝麻小事来暖天下的地步?缺一次生日就算强忍眼泪?“宣传法治济世救人与儿子生日”都已经到了强忍泪水权衡的地步了吗?难道是身怀一条尽是母爱泛滥的柔肠?原谅我不是妈妈,但是我恶心……
7个月前的吐槽首次点赞达四位数,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针对评论的一些疑问,我作一些回复:
1.质疑我文不对题的我觉得OK,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想法,我觉得最高检官微在演戏,而且用力过猛,这完全是在认真回答题主;
2.评论说我体制外不懂这份辛酸,说我不懂普法工作者的伟大,认为我潜意识就觉得他们理所当然遭受相思之苦,我作一些补充吧:
首先,我对最高检官微拿这件事来宣传表达厌恶这跟体制内外毫无关系,相信很多跟我同样立场的知友也有部分是体制内的;
其次,我不认为他们本就应该遭受相思之苦,我觉得普法工作者同样伟大,我最不能容忍或者说我最厌恶的是这种画蛇添足的煽情会引起包括很多人的反感,我只想对最高检官微说一句:至于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宣传方式,如果宣传是必须的话,缺席儿子生日就要强忍泪水普法算什么本事;
再次,普法进校园,对不起,官微你就是在演戏,我有两个朋友基层普法,条件艰苦,家都没能回几次,纵观从上到下的媒体,有对这类人有过关注?我问他们为什么坚持,他们说主要为了生存!没错,别人没有更加崇高的理想,却在忍受更加疼痛的煎熬,文中母亲配合官微做戏,假惺惺声称要做一件很有意义事,能保护更多的哥哥姐姐,然后就强忍泪水了,我以为是忍受着怎样的大事,谁知却是一次我认为可以或缺的儿子生日,她有着普法人员崇高的理想,却有着母爱泛滥的感性,这不是在演戏吗?
最后,感谢您的围观和没有对错批评以及毫无益处的生气!
你们不要光评论不点赞啊啊啊啊
看都看了,不点个赞再走?へ(゜∇、°)へ
上B站搜索欧豪cut,再找老版还珠格格里的麦尔丹cut,再找找张一山cut,你基本就明白了。
现在经常遇到用力过猛的情况,几乎是每次开机。尤其在两个年龄群体上最为明显,一个是三十多岁入行的群体,一个是刚毕业进入影视行业的演员群体。
三十多岁才入行的能理解,是因为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在解读剧本与角色都时候拿捏不好尺度,今年会做出过火的表演。
而专业院校毕业的这些年轻演员则是令人生气,因为他们经常是临开机才开始背台词,对角色根本没有理解,完全是是在背词然后加上一些不知所谓,没有生活体验的表演技巧。即使这样都谢天谢地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来数字。这样的表演无如何都会过火,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年轻演员想的是如何出名,很少有人想的是当一名好演员。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一部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角色上,只有很少有人想过,把每一个角色都塑造成活生生的形象。
没有人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一个角色去体验生活,没有人像姜文那样跑到一个小镇去体验生活,没有人会为了一个角色跑到最苦的农村去体验农活,时代变了不代表这些是落后的经验与方法。
丹尼尔.戴.刘易斯为了一个角色跑到鞋匠铺里待一年,经常能看到好莱坞巨星们为了一个角色增肥几十斤又减肥几十斤。就是因为他们这种态度才会成为巨星。
可是这些可能都是我的奢望,他们大多数还没有理解这样的行为,对于表演本身的意义,表演有方法,但是也要有体验,这样才会有完美的体验,如果只靠方法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巨星。
提到演戏感情用力过猛,我想大部分观众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吼叫派演员——马景涛。
当然,我并没否定马景涛的演技,毕竟人家也属于资深老演员了,曾经也塑造了诸多经典的影视形象,但给观众的印象总是表演的时候情感有些过了火。
关于演戏用力过猛这个话题,也许是太想把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的完美,造成的后果就是对于人物内心的理解不够深刻,确切的讲是浮在了表面,这其实在学习表演专业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同学能够感同身受的一点,无论是学表演的学生还是已步入影视圈的演员。
尤其在学习表演初期,当你塑造人物角色的时候,每次都会信心满满,发誓要把所扮演的人物演好,但每次表演结束后,才发现自己表演时的漏洞很多,尤其在看录像回放的时候,总是能挑出一些毛病出来,例如:台词没说清楚、眼神不到位、情感过火等。
记得早期在本科艺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女生朗诵的时雷雨中四凤的人物独白,那句经典的台词: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吧!被无数考生塑造的五花八门,甚至有让考官目瞪口呆、哭笑不得的。大部分考生理解的是这个片段就要有很强的爆发力,就要歇斯底里的大喊出来,谁的嗓门大就是谁演技好。
换个角度来讲,表演就如同声乐演唱,难道能飙高音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歌手了吗?就是评判好歌手的唯一标准了吗?当然不是!表演也是如此,有些考生外在表演张力很强,很有爆发力,但内心却显得十分空洞,也就是说塑造的人物没有走心,没有自身的灵魂根基,那么即使他表演的台词声音再大,舞台动作再丰富,也不可能打动到他人,毕竟表演的时候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而有些考生深知塑造角色要先研究角色内心的道理,在朗诵四凤这句台词的时候并没有过于外放,更有甚者选择了低声细语的情感表达,并没有按照原先北京人艺经典版本那样去模仿,更多地是拥有自身对于人物的理解和揣摩,表现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反而让考官对其印象颇深,最终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他人。抄袭必究!抄袭必曝光!谢谢配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