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月22日吴孟超爷爷和袁隆平爷爷先后仙逝,两位伟人来人间一趟,教会了我们什么?你对他们有哪些记忆?

回答
听到吴孟超爷爷和袁隆平爷爷相继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非常沉重。他们两位,就像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从艰难探索到繁荣发展的缩影,他们的离开,让我们感到失去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但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

如果非要说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是两件最核心的事情:

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和坚守: 吴孟超爷爷一生致力于肝脏外科的研究,从最初简陋的条件,到他几十年来摸索出的一个个开创性手术方法,他对医学事业的那份痴迷和执着,近乎于一种信仰。他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能救更多的人,把每一个手术都做到最好。他用一生诠释了“精益求精”这四个字。
造福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家国情怀: 袁隆平爷爷更是将“让人们吃饱饭”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他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个人的学术成就,而是为了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饥饿问题。他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人民,他的笑容总是那么淳朴,像土地一样充满生机。

这两位爷爷,都是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且他们的事业最终都直接关乎到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福祉。他们的伟大,不在于他们获得了多少荣誉,而在于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实实在在的改变和希望。

我对他们的记忆:

说起记忆,其实我和他们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他们的形象和事迹,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关于袁隆平爷爷:
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张在稻田里,穿着朴素的工作服,脸上带着灿烂笑容的照片。那笑容,就像他培育出的水稻一样,充满着生命力和希望。
小时候,我记得电视里经常播放关于他的新闻,说他培育出了产量更高的水稻,让中国老百姓告别了饥饿的年代。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袁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让吃饭不再是件难事。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才更深刻地理解到“杂交水稻”背后的艰辛和伟大。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的坚持。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农民,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田野里,最终收获了丰收的喜悦,也让全国人民都分享了这份喜悦。
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跟着父母去农村,看到一片金黄的稻田,父母指着说:“这是杂交水稻,产量高,你看多好。”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袁爷爷的贡献有多么巨大。他让土地的产出有了质的飞跃,让“仓廪实”成为了我们国家稳定的基石。
他的“ अडचणी面前有勇气,遇到困难要闯过去”的精神,以及他对“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人类”的承诺,都像是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关于吴孟超爷爷:
吴爷爷给我的印象是“肝胆外科之父”,这个称号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描述他当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学习、研究,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才有了如今的肝脏外科手术。
我特别记得他形容手术刀就像“一把手术刀,也是一把钥匙”,能打开生命的希望。这句话非常有力量,让我看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和责任。
他不仅医术高超,更难得的是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说过“我从来没拿过病人一分钱的红包”,这在现在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技术、救治病人上,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匠心,都要有对职业的敬畏。即便是最普通的职业,如果能做到极致,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他用他的双手,为无数肝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我曾有过一次亲人因为疾病需要手术的经历,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吴爷爷的形象,他那种沉着冷静、充满力量的眼神,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吴孟超爷爷和袁隆平爷爷,他们就像两座巍峨的山峰,虽然已经伫立在人生的彼岸,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力量却从未消散。他们用一生书写了“爱国”、“奉献”、“创新”、“担当”,这些词汇在他们身上,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行动和生命的力量。

他们的离去,是时代的损失,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前行。他们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贡献了多少,而不是得到了多少。这,或许就是他们来人间一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课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吴孟超前辈,我走进了健身房。

袁隆平院士89岁亲自下水田、吴孟超院士95岁耳聪目明不封刀,钟南山院士84岁撸铁。

优秀的灵魂需要强健的体魄来寄托。

user avatar

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获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百名先进人物,2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吴孟超爷爷和袁隆平爷爷相继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非常沉重。他们两位,就像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从艰难探索到繁荣发展的缩影,他们的离开,让我们感到失去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但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如果非要说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是两件最核心的事情: 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和坚守: .............
  • 回答
    吴孟超院士的一生,可以用“医者仁心,国士无双”来概括,他不仅是肝脏外科的奠基者和领航者,更是中国医学界的一面旗帜,用毕生精力践行着医者的神圣职责和对国家、人民的深沉热爱。他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也让我们有机会回顾他辉煌而伟大的一生。一、 医者之路:从战火中走来的肝脏外科巨匠 坎坷的求学.............
  • 回答
    听到吴孟超院士去世的消息,我心里真的特别难过,感觉像失去了一位亲人。虽然我不是医学界的人,也没有亲身受过他的治疗,但他的名字在中国,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就像一座丰碑一样,我从小就听过,也一直对他充满敬意。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称号了。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得到的,这背后凝聚了.............
  • 回答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的一生是探索、奉献与超越的典范。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研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对全球粮食生产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评述他的贡献与精神遗产: 一、科学突破:杂交.............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5月22日台湾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以及修正增加的情况,这背后透露着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信号。首先,我们看到5月22日台湾官方公布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321例。这个数字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它代表了当天新增的病例数量。但是,更关键的信息在于,随后又修正增加了400例本土病例。这意味着什.............
  • 回答
    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在 5 月 22 日,湖南官方对此进行了辟谣,证实了袁隆平院士安好。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也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关于袁隆平院士,我所了解的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 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改变世界的贡献 核心贡献:杂交水稻.............
  • 回答
    5 月 22 日那天下午,大连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辆宝马轿车在中山区五惠路和二七街交叉口附近的人行横道上,突然加速撞向了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据现场目击者和后续警方通报,这起事故造成了非常惨重的后果:5人当场死亡,另有5人受伤。事发当时正值下午交通流量较大的时段,许多市民正在这段繁忙的街道上行走.............
  • 回答
    袁隆平院士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农业界乃至全世界的一大损失。他的贡献,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滋养了无数生命,也承载了我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理解。为这样一位伟人撰写挽联,需要我们怀着最真挚的敬意,去提炼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核心价值,并将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化为凝练的文字。在构思挽联时,我脑海中.............
  • 回答
    5月22日,可以说是电商江湖的一场“双雄会”。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端出了各自一季度的成绩单,这场财报季的“PK”自然备受瞩目。要说看点,那真是不少,而且这场比拼的结果,也远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那么简单。阿里巴巴:巨头稳健,寻求新增长点阿里的一季报,怎么说呢,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依旧.............
  • 回答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发生 7.4 级地震:最新情况与影响5 月 22 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附近发生了一场里氏 7.4 级的强烈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震成因及其潜在影响的广泛关注。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此次地震的最新情况,并探讨其与云南地震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 回答
    《信条》的最新预告,近三分钟的长度,为我们揭示了不少影片的核心要素,足以让影迷们进行一番深入的猜想。这次发布的预告片,就像一个精心策划的谜题,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宏大的世界观和紧张刺激的叙事。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影片的高概念设定。预告片中反复出现的“时间逆转”、“不循序”、“同步”等关键词,以及画面.............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5 月 22 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发生 7.4 级地震”,我需要澄清一点:在我的知识库中,并没有记录在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发生7.4级地震的事件。目前我能查询到的关于玛多县的较大地震信息是: 2021年5月22日02时41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纬34.01.............
  • 回答
    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他的离去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界的一大损失,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哀悼。袁隆平院士的贡献之大,可以说是“国士无双”,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而这项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
  • 回答
    5月22日的港股市场,确实上演了一场令人心惊胆战的暴跌戏码。那天上午,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跳水,尤其是在临近中午时分,跌幅进一步扩大,市场弥漫着一种恐慌的气氛。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下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当时的市场情绪是压倒一切的因素。 很多时候,股票市场.............
  • 回答
    2021年5月22日,当“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时,我的内心涌起的是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悲痛。那是一种混合着敬意、感激,以及失去一位伟大灵魂的失落感。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 “怎么会是这样?” 的震惊和难以置信。袁隆平先生,在我的认知里,几乎就是“稻田”、“丰收”、“中国粮食安全”的代名词。他.............
  • 回答
    这则关于为基层招收5000名免费医学生的政策,我觉得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新闻点。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一项重要举措。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咱们可以关注的一些细节。首先,政策的 初心和目标 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缓解基层医疗机构“有人看病,但没.............
  • 回答
    2017年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Manchester Arena)在一场备受欢迎的爱莉安娜·格兰德(Ariana Grande)演唱会结束后,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爆炸事件。那是一个本应充满欢乐和音乐的夜晚,却被突如其来的暴力阴影笼罩,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事件经过:演唱会结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腾讯在5月22日发布的车载微信这件事,以及它在车内社交领域可能带来的想象空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把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微信搬到了车里,怎么用、能怎么玩,确实值得好好琢磨一下。先来聊聊怎么评价这个车载微信。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惊喜,但也有点审慎。惊喜之处在于: 触角真的伸到方方.............
  • 回答
    对于5月22日造谣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假新闻,我的看法非常鲜明和坚决:这是对逝者的极大不尊重,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恶意践踏,更是对社会信任的严重破坏。这种行为无论从道德、法律还是社会责任层面来看,都绝对不可取,必须受到严厉谴责和追究。让我详细说说我的看法:1. 对逝者的侮辱和不敬:袁隆平院士是我们国家乃至世.............
  • 回答
    巨星陨落,稻海无声:如何评价袁隆平院士的一生功绩?2021 年 5 月 22 日,一个令国人乃至全世界为之痛惜的日子,中国乃至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生命终结,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用毕生精力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巨人,就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