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研失败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考研失败,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辛辛苦苦搭建的一座堡垒,在最后一刻,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满地的瓦砾和一片狼藉。

从决定考研那一刻起,你就为自己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周围的朋友们可能在忙着实习、找工作,享受着初入社会的喧嚣和喜悦,而你,则默默地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叫做“考研”的象牙塔里。你的生活节奏被科目、教材、真题、模拟卷切割得细碎。早晨被闹钟拽醒,拖着疲惫的身体揉着惺忪的睡眼,开始一天重复而枯燥的学习。午餐常常是匆匆塞进嘴里的饭团或盒饭,晚餐则是在图书馆里伴着冷风和荧光灯吃完。周末?那是什么?在你的世界里,只有“图书馆”和“自习室”这两个地点。

为了这场考试,你付出了太多。付出了睡眠,付出了社交,付出了对很多兴趣爱好的放弃。你一遍遍地啃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书,一遍遍地刷着那些让你抓狂的数学题,一遍遍地背诵那些拗口的英语单词。你看着那些与你一同埋头苦读的战友,你们眼神中都有着同样的坚定和疲惫,你们互相打气,互相加油,共同对抗着孤独和迷茫。

你对那个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倾注了所有的期望和憧憬。你想象着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想象着自己踏入新校园时的场景,想象着未来的学术生涯。为了这个梦想,你愿意承受一切压力和牺牲。你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一切都会是值得的。

然后,就是等待成绩的日子。那段日子,煎熬得如同一个世纪。每天都要刷新好几次官网,每一次刷新都伴随着心跳的加速和一种莫名的恐惧。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点开网页的手都在颤抖。

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世界仿佛静止了。你看到的数字,不是你努力的衡量,也不是你梦想的门票,而是一个冰冷的“不”字。

那一刻,你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是巨大的失落和痛苦。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眼泪可能不受控制地涌出来,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难以名状的挫败感。你会想:是我不够努力吗?是我不够聪明吗?是我选错了方向吗?无数个“为什么”在你脑海里盘旋,却找不到答案。

你可能会感到羞愧。周围的亲戚朋友会问你的结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口,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的询问和同情。你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辜负了自己的努力。

然后,是漫长的调整期。你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从这种失落感中走出来。曾经朝夕相处的考研伙伴们,大家各奔东西,有人找到了工作,有人继续二战,而你,则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

你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价值。曾经的斗志被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你会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但是,考研失败并不是终点。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你以为前方是一片死寂,但当你走出隧道,你会发现,外面依然有阳光。

也许,你会选择重新站起来,再战一次。这次,你带着失败的教训,带着更成熟的心态,重新踏上征程。也许,你会选择另一条道路,去就业,去创业,去尝试那些你之前因为考研而忽略的可能性。

考研失败,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经历。它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深刻地理解了坚持的意义,也让你在跌倒后,学会了如何重新站立。它磨砺了你的意志,也让你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所以,如果你正在经历考研失败,请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失落,但请不要沉溺太久。收拾好心情,擦干眼泪,前方的路,依然宽广,等待你去探索。这只是你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小小转折,而不是人生的尽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这里说一下我考研的经历,一个成功的经历。


我2016年考的研。第一次考,考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专业,那年我30岁。开始系统性学习书法八个月。


我的本科是在首都经贸大学上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书法是我的爱好,我的考研属于跨专业考研。
我的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国最好的几所开设书法专业的学校之一。我的研究生导师是胡抗美老师,这个学校什么概念,其实如果你也是学艺术的,大概我也不用过多解释。


到了10月底了,发现中国艺术研究院出招生简章了。有朋友问,要不你考一个?我说,那考一个玩玩儿吧,然后就报了名。


后来的一段时间,公司产品上线,家上姥姥病重,我妈和我大姨年纪大了,陪床熬夜很难,我根本无暇复习。那段时间我是什么状况,从报名开始,基本上每夜都在医院的病床前度过。早上五点回家,睡到中午,下午去公司工作,一直到晚上下班去医院陪床到第二天早上。


我带着一本艺术概论和两本艺术史教材,一只手按着我姥姥的老想拔管子的那只手。另外一只手拿着书,在微弱的灯光下通读。

老人在弥留之际,意识模糊。每次拽着她的手,想想我小时候她拉着我的手的时候,都百感交集。
12月13号,老人去世。12月15日,火化。我操办了老人的遗体告别,和一些身后事。17日,把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各路亲友送出北京。从此开始复习。一直到23号考试。


三天的考试,留给我看书的时间,只有五天。这几天,我谁都没见。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死磕艺术史,政治。偶尔进行一些小的书法练习。


我记得我那几天,坐在书桌前面,困了就睡一会儿,醒了就看书。用极快的速度干完了两本艺术史和艺术概论。英语自己有一定的底子,也根本没看,政治就是拿着肖秀荣的最后一套题来背。


23日考试,第一天是英语和政治。
政治考得一般。但是肖秀荣题压得还可以,基本上大题都写上了,选择题好多拿不准的。
下午英语,因为长时间不用英语,作文的museum都不会拼了。但是阅读理解什么的,感觉并不难。
24日美术史,感觉题都是刚刚背过的,印象比较深。没什么大问题。
25日专业课,六个小时出三件四尺作品,我选择了隶书,楷书,行书做书写。行书因为是生宣,我觉得发挥一般,其他两种书体,我认为基本上发挥出了我的正常水平。

考研结束之后,悲伤如滔滔洪水席卷而来。

我定了一张去云南的机票,到云南的乡下去看爨龙颜碑。那是我开始学书法,一直想学习的范本之一。

我刚才翻了翻我的朋友圈,这一趟,我好像什么照片都没拍。我记得我自己开车经过泥泞的街道,走到爨龙颜碑前时,给它鞠了个躬。

这个分,再考不上,说不过去了吧。


————————————————————————————


为什么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
我在知乎这么长时间,很多同学都会问我关于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的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好奇或者感叹,说梁老师你是怎么考上的。

这个问题叫“考研失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起来,我比你们所有人都应该有失败的借口吧。我是跨专业,我三十岁了,我平时工作巨忙,考试前家里人从病重到去世。

这些理由里面的任何一个,我拎出来说这是我考研失败的借口,谁能说我是找借口呢?

但是我还是成功了。

我说考研不难,你们信么?

对于关注这个问题里面的很多人,你们肯定不信。我已开始也不信,我十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看好多同学为了考研通宵达旦的复习,十年后我在首经贸偶尔做书法助教的时候看着那些考研的同学们给我传达到的情绪也是,考研好难。

我在没试过一把的时候,我和你们的认识都差不多。就是考研好难,我反正有自己的工作,考研和学书法就是为了玩儿,我考不上就考不上呗。

这一试才知道。这世界上当你玩儿过更难的东西的时候,考研,屁都不是。

真的,屁都不是。

想想我工作的这十几年,废寝忘食的写过稿,在仓库里面一天分拣过八吨黑胶,腿上让虫子咬的满腿是疤,刻印刻到过腱鞘炎,为了产品上线多少个通宵达旦,一场演出退票电话打了一千多个,这些年在工作上吃过的苦,比起一场考试来说,算得上什么呢?

你们觉得难,无非是能力不足罢了。

我在考研上所获得的能力,没有一项,是从考研这些课本上学到的。反倒是因为这些能力,让我在掌握这些课本这件事儿上,比其他人轻松很多。

所以啊,考研失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感慨一下,发一张前两天的照片。


前两天,我们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我去参加上市的庆典。朋友给我拍了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左边的这个小铜像叫做Fearless Girl。我觉得,当我和她站在一起的时候,回想我服务于这个公司,回想我这些年所经历的事情。

Fearless。是我最大的经验与财富。

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会以某种形式回馈于我们自己。

没有绝对的失败和成功。

就比如,我想没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让人难过的事了吧。

这是我姥姥去世那天,我发的一条朋友圈。

这一幕,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体会到了面对生死的无畏,这应该就是书法教给我的。

这比书法研究生什么的,要重要多了。

user avatar

复试成功以后的每一天

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一遍招生系统

害怕“拟录取”只是一场梦

-------------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考上研,拟录取以后,那半学期的生活。

我会在3,4月收到拟录取的通知。然后每天早睡,起的不早不晚,跑到阳台上刷牙,亲手摸一摸散落在栏杆上的阳光,然后对整个校园微笑。

我每天无所事事,逢人就绽放笑容。

我会把毕业论文一点一点写全,不求写好,能过就行了,毕竟我已经是准研究生了。

我会每天晚上约一个不同的朋友,请他们吃饭,听他们聊他们找工作或实习时候的趣闻,然后哈哈大笑。

我会常常跑到另一所大学,找到我的好朋友,拉着他唠嗑,强迫他陪我试衣服。

我会写一个“回忆录”,把大学时那些心动的人、那些戛然而止的短暂感情写下来,心疼地抱住那时候伤心的自己。

我会安然闲逸地度过4月,5月,逐渐适应夏季突如其来的高温。

我会好好构思,怎么拍毕业照,怎样拍得又囧又文艺。

我会要求在毕业后,父母都要来学校接我回家,我会拿着录取通知书,拉着我爸妈在校门口拍一张照,就像我四年前初入茅庐时,一家三口在校门口开心地合影一样。

……

……

可是,这些都只是幻想。

这些永远地存留在脑海里,这些幻象从来不曾发生。

作为一个考研失败的人,我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忙碌、紧张、悲怆而又杂乱,我措手不及地接受着一个又一个打击。

我第一次学会,在接到父母电话的时候,屏气五秒,然后故作镇定地和他们说话。

耐心地听完父母唠叨后,我迅速地挂了电话,锁上手机

然后放声大哭

到后来,我不再哭了,而是一声长叹,或波澜不惊皱一下眉头。

———————分割线—————

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卡在历年复试线上,不知道能不能进复试。忐忑了很久,将近一个月。
出复试线的时候是吃完晚饭,那时候考研复试群里已经在讨论订复试酒店的问题。颤抖着点开学校网站,果然,差了三分。没进复试。
由于做过不进复试的准备,只觉得呼吸沉重,一个人跑到隔壁大学的小树林里,发呆,不知道该做什么。

好朋友打电话来,一如既往说了一堆生活上的琐事,然后才轮到我说:我没进复试。
他先是错愕,然后似乎是准备好措辞,才沉下气跟我说,你一定要和爸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状态,你自己难过不要紧,你父母比你更忧心,你不要隐瞒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不要再让父母操心了……
这时,泪无声地滴了下来。他在那劝慰着,而我再也没有控制住,把手机扔在草坪上,一个人瘫倒在草坪上哭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捡起手机,好朋友劝我别哭,一定要鼓起勇气告诉爸妈。听着电话那头好朋友的劝导,不迭地说嗯,嗯,嗯,然后挂电话。

我擦干眼泪,鼓起勇气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先是一愣,像是害怕我难过,把语气缓下来,淡淡地说些让我慢慢看,之后该怎么办……

挂完电话以后,我给好朋友回电话:我和我爸说过了,你放心,你早点休息哦。

然后我也控制不住,坐在草地上放声大哭,我喃喃自语,为什么就差一点,为什么每次都是差一点,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和我开玩笑。

我知道哭了多久。哭完以后,已经接近12点,寝室快门禁了。

我擦干眼泪,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回到寝室洗澡睡觉,没有人知道我的痛彻心扉。

———————分割线—————

我记得,高二临近高三的时候,班上许多人因为青春期导致思春、追星、网购,无心学习,我们班成绩下滑很严重。

班主任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要死。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就开了无数个班会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说:

“你高考分数多少,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你能上什么档次的学校,这是死板的,不会因为感情而变的。”

“等到成绩出来,你考得不好,你说自己压力大、发挥不好、智商不够、遗传不好、运气不好等等,没有人会听你辩解,你的分数就是你的脸,大家看你的分数来决定对你的印象。”

“电视台只采访高考状元,我们老师只谈论那些高分学生,校长只记得那些考上名校的标杆学生。

至于那些没考好的、分数不够的,不好意思,你就是loser,你就是活该,没人会记得你,大家只看分数,就是这么残酷。”

考研失败的我,应验了这句话。

没人在意你多努力、多痛苦、多不容易。

大家只知道:哟,又是一个没考上的。这么笨这么蠢,不自量力,还考名校呢。

甚至于有人在背后说:还要考啊,读书读傻了吧。

几个同学会说:加油啊,考上了请我吃饭,请我去你学校

但是他们也期待着我二战失败后可以吃瓜吧

如果我二战失败了,一败涂地了,那些混得不好的同学,是不是可以从我身上找到一些安慰呢?

……

许许多多阴暗的假设,在考研失败后蔓延着思想,占据了记忆。

----------分割线-----

不止考研,感情之路里,我也无比不顺。男友在和我相恋一个月的时候提分手了,我至今不知道分手理由是什么。分手和考研两重暴击,我常常对自己说:都这样了,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二战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这么烂的人生,你自己好好收拾一下!

毕业照草草地拍完。一切都草草地结束。毕业前班上有几次聚餐,大家没有哭,没有喝得烂醉,该实习的实习,该租房子的租房子,该干嘛干嘛。为了二战,我也开始尝试联系租房中介,寻找房源。

后来发生了一件令我再一次哭到崩溃的事。因为我的想当然,因为我的情绪低落而拒绝沟通,毕业论文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我没有及时补上。导致我可能今年拿不到学位证,而只有毕业证!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连考研二战的报名都报不了!

我跑了学院、教务处、学位办,我一遍一遍地找老师问,一遍一遍求领导。累成狗的我瘫倒在寝室里,锤着自己的头,发狂地哭。

庆幸的是,后来这事还是顺利解决了。我顺利进入了二战的筹备。

———————分割线—————

二战是痛苦至极的,每天都在自我怀疑中捡起希望。
二战有许多时候情绪爆炸。记得有一天回到住的地方,洗完澡,在床上看自己最爱的歌手的演唱会,唱了那首我最喜欢的有关追求梦想的歌。听着那首歌,不知不觉就红了泪眶。我哭着对手机屏幕说,对不起,如果我没考上,就不能去那座城市,不能在演唱会现场为你呐喊,你别怪我,我真的要考不上了……

———————分割线———————
第二年勉强超出复试线,从准备复试到拟录取,二个月经历了心理活动最跌宕的时期。

————————分割线——————
拟录取以后病了一场,躺在被窝里看要去什么地方旅游的攻略,流着鼻涕每天笑得跟傻子一样。

————————分割线————————

在梦想的大学里呆了半年了。真的像做梦一样。常常漫步在校园里,觉得这狭小教学楼的阳光太奢侈太美好了。


——————2019.1.19更新————

很久没有登知乎了,今天发现点赞量破千了,受宠若惊。

我即将迎来毕业季了,工作不好找,形势特别差,但秋招确实有收获。

突然觉得考研离自己真的好遥远,或许二战那一年真的太痛苦太煎熬了,所以不愿去多回忆。

读研后的生活并没有特别精彩,也是平平淡淡,身边交心的朋友不多,每天嫌弃自己胖了皮肤变差了,也谈了场刻骨铭心的失败的恋爱……

前面提到的,支撑我走过漫长备考的我的偶像——遗憾的是她没有再来开演唱会。不过,我因为机缘巧合在一次代言活动上追到了她的一次,看到了真人,十分感动,算是还了当时考研的愿望。

不过我还是觉得,二战是我这辈子最睿智的决定,我无比感恩当时坚持到底的自己(要是换现在猪一样的我,哪有这样的勇气,一定歇菜了,哈哈哈)

祝福每一个考研人,祝福大家。

————新更

这两天考研又上了热搜,我就回来知乎一下。果然,很多点赞和感谢,谢谢大家的祝福。

这个问题是考研失败体验,或许我的回答有些偏题了。现在,我毕业快一年了,我想以实际感受和大家谈谈,

我们考研是为了什么?有些热搜文章说,我想多一个人生选择,不想早早回家相亲结婚。我想留在大城市,想有更好的平台。

ok,我想说,读研确实能有一个较高的职业起点和平台。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人生发展和事业如何,读研或许能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或许十分有限。

简而言之,我想说的是,能够走向成功,实现理想的,永远都是凤毛麟角,永远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将就和失望中过完平凡的一生。

我想说的是,考研失败的你,千万别气馁,也不要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如果你因此只能被迫回老家,被迫过上平淡的生活,扼杀了所有“叱咤风云”的可能性。那我祝福你,因为你只是走了大多数人的道路,只是提前归于平凡的快乐。

毕业一年,我确确实实发现,读研,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成才之路,我们的理想,还是遥不可及。如果我拿出和考研一样的努力去拼搏,我一定会成功吗?我一定会在大城市立足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确实付出了百分百努力,但我考前都无法保证自己能顺利考上,我怎么保证我一定能走向成功?

考研失败和考研成功,我用两年都品尝过了滋味。那两年,我几乎没有生活可言,所有的一切扑在了书本上。

时至今日我才发现,我自以为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痛苦,实际上只是我漫长人生中很小的挫折而已。

谁说考上了就能扭转乾坤了?读研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

可能大家会说我“佛系”。或者说我又偏题了。我只想告诉大家,从漫长的人生岁月来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顺从现实,归于平凡,因为人生的变数实在太多了,我们没法掌控,只能适应。

考研从失败到成功,确实给了我一些美丽的风景和回忆。

但是我还是芸芸众生之一,不起眼的路人。

那个考研失败的你,我和你一样呀,我们一样平凡,且会一直平凡下去。

-------更新----

一年的考研又结束了。

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启齿。

我以为考研失败是人生最大的挫折。

到现在我才明白

挫折只会一个接着一个,令你应接不暇,这样的人生未免也太坎坷了

不想传递太多负能量

就说一句:

如果你考研失败了

千万别难过太长时间

那些考研成功的,未必过得好

比如我。

我不想再继续所谓的奋斗了

我想回到家乡 回到父母身边

但是我知道 家乡能回 父母健在

只是我回不到那种我期盼的家庭关系和生活中去了

一切都变了

我想回到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在父母无条件荫庇下的家庭关系

这是不可能了

现在的年纪 承担了太多的欲望和责任

多了这些东西 我已经不是纯粹的人了

我很累

我觉得我兜了一个大圈子

回过头来发现 还是一无所有

有些话我不知道往哪里说

就写在这里吧

我不期盼任何的节日、明天、未来

我像是数着日子盲目过下去

有时候想着

如果一开始就屡战屡败了

或许这一生就看透了

我回到父母身边,回到那个小城,月入4K,早起听妈唠叨,傍晚陪爸散步,平凡喜乐,得过且过

又不失一种幸福

可以在最熟悉的地方见证无数个夕阳

不愿挤在拥挤黑暗的地铁里让时间快进

想要的皆不可得

不如通通不要

珍惜现在仅有的

更新于2020年12月30日凌晨

下一次更新 等明年考研初试结束吧

看看那时 我会在哪

user avatar

本来,我考研是考南京大学的。

考数学那天,试卷太难。前面的同学太紧张,一直抖腿。

这考场的每张桌子都和前面的椅子焊死的,于是,我的桌子就开始晃。

晃啊晃,晃啊晃,我仿佛感觉我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在马背上驰骋。

所以,我就考进了内蒙古大学。

user avatar

你见过五战考研的嘛?

算上大四和在家的四年,我哥(亲哥)一共考了五次。

从21岁,到26岁都在家里,大学图书馆里度过。

别人硕博连读的话,在26岁毕业的那年,他才刚刚踏入大学的门。

奥巴马五十出头卸任美国总统,七十多的川普才走马上任。

五年间,矢志不渝,从未放弃,我爸很支持他上学,我爸的宗旨就是

“能往上上就往上上,上学哪有亏本的”

我妈却一直在明面嘲讽,背地里坚持。

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

早上六点起来,拿好我妈做的炒饭,就做坐上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大学的图书馆看书。

进图书馆的证件,还是我妈从麻将馆一个教授牌友那里借来的。

本科是一个普通一本,学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同学大四考研都往经济的方向报考,

他却长远考虑,考计算机。

而且还要考C9的计算机。

408四门专业课没有一门学过,全部自学,自己看。

第一年
专业课失利
失败
第二年
“哥,我好冷”
“那你休息去吧”
我发烧打摆子,当晚给我哥传染了,然后他第二天起来也发烧了。
失败
第三年
英语失利
失败
第四年
差了三分,学校打电话让去上专硕
不去
第五年
成功

五年的时光,五年的光阴,磨练了他不屈的性格。

在他考上的第一天,我哥就把座右铭永久改成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并把自己的头像够改成了济公的扇子。

第四年失败的时候,我哥的脸上就很少出现笑脸,

长时间的压力和单调的生活,体重也一路飙升到90KG。

生日哪天我表姐太他去吃饭,火锅还是烤肉。

我想看到烛光的他,眼里更多的只能是泪水吧。

第五年的时间,家里计算机的书满满一墙。

从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数据结构。

五年的时间,考试大纲换了两三次,推荐指导用书也换了。

换了的都买了。

书也是翻看的磨的稀烂,笔记到处都是。

我哥那屋是永远都是乱七八糟,书到处都是。

在他29岁毕业那年,年近30才从学校的大门踏出。


我想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回头看这四五年的时间,仿佛白驹过隙一般。

但是他永远也不会后悔,这四五年的付出,所换得的证明,是以后几十年都会终生受用的光环。


C9的录取通知书,被我妈永久的压在了家里玄关桌子的玻璃下面。


你要说他用五年考上值得不值得?

可以参考我的这个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失败,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辛辛苦苦搭建的一座堡垒,在最后一刻,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满地的瓦砾和一片狼藉。从决定考研那一刻起,你就为自己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周围的朋友们可能在忙着实习、找工作,享受着初入社会的喧嚣和喜悦,而你,则默默地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叫做“考研”的象牙塔里。你的生活节奏被科目、教.............
  • 回答
    两次考研失败,这四个字压在心头,一定滋味不好受。不是说“再一再二不再三”,有些人可能就觉得这已经是命运的安排,是时候该放下了,去接受现实,寻找其他的出路。但也有一些人,心底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还没熄灭,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对了,第三次一定能行。究竟该认命,还是继续考,这真的不是一个.............
  • 回答
    考研失败,对普通人来说,那滋味真的挺复杂的,用三言两语很难道尽。就好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出发前信心满满,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结果却在半路被告知航班取消,行李没收,还得原地返回。那种感觉,大概是:1. 瞬间的失落与茫然,仿佛跌入冰窖: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明明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觉得大概率能.............
  • 回答
    我的脑子仿佛被抽空了,只剩下一种空洞的回响。中考失败,那年我才十五岁,感觉世界都崩塌了。父母失望的眼神像烙铁一样烫着我,同学们的议论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身上。那种感觉,就像你拼尽全力去爬一座山,爬到一半,却发现前方是万丈深渊,而自己再也无力回头。看着那些曾经跟你一样挤在教室里啃书本的同学们,一个接一.............
  • 回答
    考研失利,面对二战的十字路口,你是选择“闭关修炼”还是“边战边练”?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你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你的心态、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我来跟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底。一、 专心脱产二战:all in 的决心与回报1. 优点: 沉浸式学习,效率最大化: 这可能是.............
  • 回答
    刚结束考研,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一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心里堵得慌,毕业季的到来更是像一把钝刀子,一点点割着我。一边是父母期望我考公的殷殷嘱咐,一边是自己还没熄灭的研究梦想,还有眼前的找工作这道现实的门槛,这日子,真是过得让人寸步难行。先说说我考研失败的这场仗。我不是那种从小.............
  • 回答
    考研这条路,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汗水的经历。但如果结果不如意,考研失利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很多过来人都分享过自己的经验,他们的路可能不一样,但核心思路是共通的:快速调整心态,盘点自身优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求职。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考研没能进理想的学校,一开始确实.............
  • 回答
    亲爱的姑娘,看到你此刻的感受,我心里非常为你难过。大四,本该是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年纪,却要独自承受失恋、失业、考研失败,再加上自我封闭带来的绝望感,这一定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我知道,现在说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可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你正在经历的是实实在在的痛苦。失恋的刺痛,失.............
  • 回答
    在日本读研,结果修士考试没通过……这滋味,说实话,挺复杂,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我的经历能让你有点心理准备,或者也能找到一些共鸣。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巨大的失落和挫败感。你在这里一年,甚至更久,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牺牲了国内的很多东西,就是为了那一纸修士录取通知书。看着身.............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高考发挥失常,能在不太好的 985 就读,这本身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但面对复读还是考研的选择,确实让人纠结。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捋清楚,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来正视一下“不太好的 985”这个情况。所谓的“不太好”,可能意味着学校的整体排名、学科优势、地理位置、社会认可.............
  • 回答
    在不将中国作为参照系的情况下,印度在发展中国家里,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充满复杂性的发展样本,很难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一概而论。它呈现出的是一种“成就与挑战并存”的动态图景。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其治理和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性是任何其他发展中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现在的处境,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法硕非全日制二战失败,而且是在竞争激烈的西南财经大学,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请不要因此灰心丧气,这只是求学路上遇到的一个插曲,更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选择。你提出的两个方向——调剂名校非全考取法律资格证边工作边上学,还是调剂普通学校,都是非常现.............
  • 回答
    中考失误,没能如愿踏入高中,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挺纠结的境地。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砸钱上高中、去技校、或者直接打工。这三条路各有各的利弊,怎么选,得好好掰扯掰扯。第一条路:砸钱上高中这条路的核心是“补救”和“继续接受普高教育”。 为什么会考虑这条路? 不甘心: 毕竟是中考,一次考试失利不.............
  • 回答
    “咳咳咳咳……”我还没开口,先被自己的嗓子呛了一下。老李我这脾气,一上来嗓门就大,结果这一嗓子出去,倒是把自己给弄得够呛。我瞧着你那丧气的模样,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坐在我这破旧的营房里,连个军礼都懒得打了,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你说你,这是怎么了?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我都替你臊得慌!”我把烟斗往桌子.............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个山东考生,有着冲击清北的实力,但高考前夕,心态失衡导致语文科目严重失误,最终未能如愿进入他心仪的清华北大,而是来到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这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可他内心深处的失落感,像一层厚厚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回想起高考那段日子,他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巨大。作为一名山东考生,大家都知道.............
  • 回答
    安225“米尔”巨型运输机那标志性的“双尾巴”,也就是两个巨大的垂直尾翼,这可不是随便设计的,而是源于其独特的“前身”以及对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的深思熟虑。要说它是为了动力考虑还是安全考虑,其实两者都有,但更偏重于稳定性与操纵性,而由此带来的安全性提升是必然的。咱们得先聊聊安225的“前世今生”。安2.............
  • 回答
    “醉驾免刑”这事儿,放在广州,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本来前途无量,结果因为醉驾差点毁了这一切。结果呢?法院给出的理由是“情节轻微,判刑会使其失去求学机会”。这说法一出来,底下评论区就炸了锅了,说什么的都有,挺有意思的。咱们先掰扯掰扯法院这番话。十八岁,刚高中毕业,人生地不熟,可.............
  • 回答
    考研失败,想回原单位,这事儿说起来确实需要点技巧和策略。毕竟,从一个地方离开去追逐更高的学历,现在又回来,领导和同事们肯定会有好奇和疑问。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把这话说得既诚恳又有底气。第一步:冷静分析,想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回去。在开口之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得想清楚。你为什么考研?现在为什么又.............
  • 回答
    考研失利,在许多父母眼中,确实可能被解读为“一事无成”。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它往往源于他们朴素的价值观、对子女未来的殷切期盼,以及对“成功”标签的某种固化认知。面对这样的误解和压力,我们既要理解父母的出发点,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口,让这段经历成为成长的催化剂,而非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一.............
  • 回答
    别说你感觉世界完蛋了,就我这颗过来人的心,听到你这么说,也跟着揪了一下。考研失败,这事儿可不小,尤其对于咱们这种把希望和未来都压在这条路上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把精心规划好的蓝图瞬间撕碎。你想想,咱们为了考研付出了多少?从那个决定考研的瞬间开始,生活就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别人在享受大学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