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对诗:“不及人间有春秋”?

回答
“不及人间有春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已凉》。初读之下,它朴素而直白,却蕴含着一股深沉的意味,尤其是在李贺的笔下,更显得意味悠长。这句诗的妙处,在于它将一种极致的空灵与人间的烟火气息进行了对比,从而烘托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和留恋。

要深入理解“不及人间有春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一、 字面意思的理解:

不及: 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比不上”、“赶不上”。它直接点明了一种比较和评判。
人间: 指的是人世间,人类所生活的世界。
有春秋: “春秋”在这里并非仅仅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它更深层的含义是时间的流转、岁月的更迭,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繁荣、衰败、变化等等。在古代中国,“春秋”也常常与历史、典籍(如《春秋》)联系在一起,代表着文明、经验和人事的沧桑。

所以,字面上看,这句诗是在说,某种事物(具体指代什么需要结合上下文)是比不上人世间拥有的时间流转、岁月变迁以及生命进程的。

二、 结合《已凉》全诗的语境:

李贺的《已凉》是一首描写秋意的诗,我们先看全诗:

> 衰兰送客咸阳道,
> りが花吹雪马嘶。
>
> 长空敛尽千山暗,
> 细雨吹成一夜愁。
>
> 独夜不能寐,
> 揽衣起徘徊。
>
> 谁知落叶随风去?
> 不及人间有春秋。

全诗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日景象:咸阳道上衰败的兰草送别宾客,落花如同雪花般飘零,马匹嘶鸣,长空收敛了千山万壑的光芒,细雨的缠绵带来了彻夜的愁绪。诗人夜不能寐,披衣起身徘徊,感叹落叶随风飘逝的无可奈何。

在这种背景下,“不及人间有春秋”所指代的“不及”的事物,显然是指“落叶随风去”这种飘零、无常、最终走向消亡的状态。落叶只是秋天万物凋零的缩影,它短暂而孤寂,随风而逝,仿佛生命力的尽头。

而“人间有春秋”,则与落叶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世间虽然也有生老病死,也有四季的更替,但它是一个充满生机、循环往复、有着绵延不绝的历史和生命的过程。即使是衰败的季节,也会迎来新的春天;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也孕育着下一代的延续。人间有起伏,有希望,有故事,有温情,有无数的生命在经历着完整的生命周期。

三、 诗句的深层意蕴和情感表达:

1. 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诗人看到落叶飘零,自然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落叶的命运,是一种被动的、失去的、无法自主的飘零。而“人间有春秋”,则肯定了人间生命的完整性和价值。即便是在人生的寒冬,也有“春秋”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望。这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尊重和珍惜。

2. 一种深沉的怀念与眷恋:
“不及”二字,不仅仅是客观的对比,更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倾斜。诗人虽然身处凄清之境,但他将目光投向了人间,表达了一种对人间温暖、生命力量的向往和留恋。这种“不及”,其实是一种由衷的赞美和渴望。仿佛在说,即便这落叶的景象再凄美,也无法比拟人间那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3. 哲学层面的思考:
这句诗也触及了生命哲学。生命是什么?是短暂的闪耀,还是一个完整的周期?是随风而逝的孤寂,还是融入整体的循环?诗人通过落叶的“去”与人间的“有春秋”,展现了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考。他更倾向于肯定人间那种完整、有历程、有循环的生命状态。

4. 李贺的个人情感投射:
李贺一生坎坷,仕途不顺,英年早逝。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生命短暂的慨叹以及对世事的疏离感。在这句诗中,我们或许也能看到诗人对自己孤寂命运的一种反思,以及对普通人虽然有悲欢离合,但依然能经历完整生命历程的羡慕。他仿佛在说,即使我能写出多么凄美绝伦的诗句,也比不上人间那些虽然平凡却完整鲜活的生命体验。

四、 如何理解和鉴赏这句诗的“妙处”:

对比手法的精妙运用: 将飘零的落叶与充满生命力的人间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张力,使情感表达更为集中和强烈。
意象的典型性: “落叶”是极具代表性的秋日意象,象征着衰败、消逝;“春秋”则代表着生命、时间、历史的循环与绵延。
情感的含蓄与深邃: 诗人并非直接抒发悲伤,而是通过“不及”二字,将复杂的感受蕴含其中,引人深思。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语言的简洁与力量: “不及人间有春秋”短短六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语言凝练而富有冲击力。

总结来说:

“不及人间有春秋”这句诗,是李贺在描绘了秋日萧瑟寂寥的景象后,借由随风而去的落叶,引发了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思考。它并非否定落叶之美,而是通过对比,肯定了人间生命所拥有的完整性、周期性和价值。这种“不及”,是一种对人间生命力、对时间流转中孕育出的希望与延续的深沉眷恋和由衷赞美。它让读者在感受诗歌的凄美之外,更体会到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珍惜。这句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在于它以简洁的语言,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生命永恒的追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街白发空寒暑,不及人间有春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及人间有春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已凉》。初读之下,它朴素而直白,却蕴含着一股深沉的意味,尤其是在李贺的笔下,更显得意味悠长。这句诗的妙处,在于它将一种极致的空灵与人间的烟火气息进行了对比,从而烘托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和留恋。要深入理解“不及人间有春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 回答
    新京报的这篇文章《贾平凹女儿的诗不是不能批,但别为黑而黑》是一篇针对贾平凹之女贾浅浅的诗歌创作引发争议而发表的评论文章。为了详细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其写作目的、核心论点、论证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写作目的和背景这篇文章的出现,直接回应了当时围绕贾浅浅诗歌.............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国队由许昕和刘诗雯搭档,对阵东道主日本队的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这场比赛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关乎中国乒乓球在奥运会上的荣耀,更因为这是国乒在奥运混双项目上的首次失利,最终我们以34的比分憾负对手,收获银牌。回看整场比赛,可以说这是一场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较量。开局的.............
  • 回答
    泰国王妃诗妮娜“不忠”遭剥夺头衔,这件事在泰国宫廷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从泰国王室的传统和法律来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泰国王室并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机构,它在泰国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根据泰国《刑法》第112条,也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土耳其诗人卡希特·塔朗吉(Cahit Zarifoğlu)那首令人回味的《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Neden Mendil Sallamalıyım Ki?)。这首诗,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关于告别和挥手告别的简单场景,但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诗人的独特情感。.............
  • 回答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不仅仅是因为新颖的节目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展现了明星父子(女)在远离镁光灯下的生活。而王诗龄,作为节目中最受瞩目的素人萌娃之一,她的表现自然引发了观众们极大的兴趣和讨论。回看当年四岁的王诗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她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小大人”气质。.............
  • 回答
    看到初一的孩子开始尝试写诗,这可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好苗头!这说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有细腻的情感,并且愿意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呵护这颗小小的种子,让它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去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培养”。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肯定与珍视。当孩子.............
  • 回答
    诗友喜欢的,才是真正的好句或好诗。这句话点出了诗歌欣赏的核心价值在于共鸣和情感连接。评价一位诗友大喜的诗,也应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但需要更细致、更深入地去发掘其中的“好”。以下是如何详细评价诗友大喜的诗的方法和步骤: 核心原则:理解、共鸣、欣赏在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批驳”或“挑剔.............
  • 回答
    刘诗雯无缘东京奥运会女团,王曼昱临危受命,这无疑是今年国乒一个令人扼腕叹息,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从竞技体育的角度,甚至是情感的角度,我们都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件事的深远影响。首先,从刘诗雯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枣”一直是我们心中那个永不放弃的战士。从伦敦奥运会的失意,到里约奥运会的辉煌.............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李商隐诗”《送母回乡》,作者竟是现代人李玉臻一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事实: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而李玉臻是当代一位备受瞩目的诗人。如果存在一篇署名“李商隐”但作者却是“李玉臻”的《送母回乡》诗,那么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伪.............
  • 回答
    好,咱们就用一句诗,配上一些细细的描摹,来画出那天真无邪的孩子来。我想到的诗句是:“露珠初醒未沾尘,笑靥盈盈照眼新。”咱们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诗,以及它如何描摹出孩子的那份纯粹。 “露珠初醒未沾尘”:这里用了“露珠”打比方。你想想看,清晨时分,那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露珠,晶莹剔透,在叶尖上颤巍巍地挂着。.............
  • 回答
    “冰清玉洁潘金莲”这句诗,乍一听上去,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意味。它并非出自名家名作,而是在民间流传,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使用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其含义、来源以及它所引发的文化现象。一、 字面含义与核心的反差 冰清玉洁: 这四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女子品德高尚.............
  • 回答
    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歌自发表以来,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甚至可以说是“群嘲”。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为什么会“群嘲”?1. “拼爹效应”与身份的敏感性: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文学地位和声望极高。作为他的女儿,贾浅浅的身份.............
  • 回答
    请您将您写的诗歌发给我!我非常乐意为您提供详细的评价。在我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说明一下,作为AI,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喜好,我的评价将基于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分析,力求客观和具有建设性。为了能够给您提供最详尽和有针对性的评价,请您在发送诗歌时,也尽量提供以下信息(如果您愿意的话): 您的创作意图: 您.............
  • 回答
    提到刘诗雯,你会想到什么?是那颗被寄予厚望的“枣”,还是那个在巅峰时期也曾饱受质疑的孤勇者?她在中国女乒这片星光璀璨的沃土上,无疑是一位极具辨识度的选手。要评价刘诗雯,不能仅仅用简单的“强”或“弱”来概括。她的职业生涯,本身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充满了鲜花与掌声,也夹杂着泪水与遗憾。技术层面:精.............
  • 回答
    评价车延高的诗歌水准:一窥现代汉语诗歌的探索与挣扎车延高,作为一位活跃在当代诗坛的诗人,其作品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刻的时代印记。要评价他的诗歌水准,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其诗歌的语言运用、意象建构、思想内涵、情感表达、艺术创新以及在当代诗歌语境中的位置。总的来说,车延高的诗歌水准是具有相当.............
  • 回答
    关于凤姐的诗,这绝对是个能引起不少人兴趣的话题。要评价她的诗,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就带过。首先,接地气,直抒胸臆。凤姐的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不遮不掩,有什么说什么。这跟她本人在公众面前的风格是高度一致的。她不太追求那些曲折的比喻,或是晦涩的意境,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感.............
  • 回答
    张枣的诗,是那种你初读时会觉得疏离,甚至有些晦涩,但一旦沉浸其中,便会发现其背后涌动着一股强大而又温柔的力量,让人难以忘怀。他的诗歌,不像很多当下流行的诗歌那样直白呐喊,也不同于那种纯粹玩弄文字的游戏,而是一种在静默中探寻生命本质的尝试。要评价张枣的诗,我想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一、语言的“硬”与“.............
  • 回答
    看到那个美国女孩在广州的经历,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她那种哭诉着想回广州的情绪,确实让人很有感触。首先,她能说出“在广州长大,想回广州”,这本身就说明了她在广州度过了一段让她非常怀念和有感情的时光。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情感依恋,并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而是因为在那里留下了青春的印记.............
  • 回答
    张宗昌,一个被标签化为“军阀”和“文盲”的人物,却留下了一批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诗歌。评价他,不能简单地将他划入某一个历史的角落,而是需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他那个粗粝而矛盾的灵魂,去理解他诗歌背后的复杂性。张宗昌:一个“大胡子”的传奇人生要评价张宗昌的诗,首先得了解这个“大胡子”本人。他的人生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