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冰清玉洁潘金莲”这句诗?

回答
“冰清玉洁潘金莲”这句诗,乍一听上去,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意味。它并非出自名家名作,而是在民间流传,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使用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其含义、来源以及它所引发的文化现象。

一、 字面含义与核心的反差

冰清玉洁: 这四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女子品德高尚、纯洁无瑕的常用词汇,通常用来赞美女子贞洁、高雅、不染尘俗。它赋予了女性一种近乎完美的道德光环。
潘金莲: 这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一个著名女性角色。她以其美貌、淫荡、狠毒和背叛丈夫西门庆而闻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和负面形象的女性之一。她代表了情欲失控、道德沦丧的反面教材。

将“冰清玉洁”与“潘金莲”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并列在一起,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 反差。这种反差是这句诗生命力的来源,也是它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关键。它直接挑战了我们对这两个词汇的固有认知,也暴露了人们在看待某些人物和概念时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或价值判断。

二、 潜在的含义与解读

这句诗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每一种解读都揭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作用:

1. 极致的反讽与讽刺:
对潘金莲的讽刺: 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解读。它用“冰清玉洁”这个褒义词来形容“潘金莲”这个被大众普遍认知为“淫荡、狠毒”的人物,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一种极致的反讽效果。这种反讽不是温和的,而是尖锐的,旨在揭露潘金莲外表可能的美丽与她内心世界的丑陋形成鲜明对比,或者是在嘲笑那些可能试图为潘金莲辩护、美化她的人。
对“冰清玉洁”的讽刺: 在某些语境下,这句诗也可能是在讽刺那些自诩“冰清玉洁”的人,暗指他们可能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或者这种“冰清玉洁”只是表面的假象。通过将极端负面的形象与极端的正面形容词联系起来,是在质疑和颠覆我们对纯洁的定义,以及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可能存在的双重标准。

2. 对复杂人性的探索:
人性中的矛盾性: 潘金莲并非一个脸谱化的恶人,尤其是在《金瓶梅》中,她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复杂。她有她的欲望、她的苦闷、她的才情,也有她为了生存和满足欲望所采取的极端手段。这句诗可以看作是对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性的一种极端表达。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同时存在着光明与阴影,而潘金莲则将这种矛盾性推向了极致。
环境与个体: 一些评论者会认为,潘金莲的悲剧也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婚姻的不幸有关。《金瓶梅》描绘了一个充满压抑和扭曲的社会,在这个环境中,女性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虽然这不能成为她行为的开脱,但可以将“冰清玉洁”的缺失归因于环境的塑造,虽然这种归因同样是极端的讽刺。

3. 网络文化与戏谑:
语言的解构与重组: 在网络文化中,语言常常被解构、戏谑和重组,以产生新的意义和幽默感。“冰清玉洁潘金莲”就是这种网络语言创造力的体现。它不一定需要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更多的是一种语言上的“脑洞”,一种对传统表述方式的玩味。
制造记忆点和话题: 这种具有冲突性的句子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流传,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话题性”和“记忆点”。人们会因为它带来的冲击而记住它,并进行讨论和二次创作。

三、 诗句的来源与传播

这句诗并非出自古典名著,而是流行于网络。它的出现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以下几点: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倾向于以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对潘金莲这一经典负面符号与“冰清玉洁”这一经典正面形容词进行“错位组合”,是一种对传统文学人物解读方式的解构和颠覆。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机制: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新奇的组合和表达方式,很多都源于对现有事物的重新解读和恶搞。这句诗的出现符合了这种机制,因为它足够特别,能够引起关注和传播。
对某些现象的隐喻: 在某些语境下,这句诗可能被用来隐喻那些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内心阴暗或行为不端的人或事。它成为一种暗喻,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四、 如何评价这句诗?

评价“冰清玉洁潘金莲”这句诗,应该从其 功能性、艺术性(如果可以这么说)和文化影响 几个方面来考量。

功能性上: 它无疑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制造了冲突,引发了讨论,并且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成为一种具有辨识度的表达方式。它在反讽、戏谑、隐喻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艺术性上: 从传统诗歌的角度看,它可能缺乏韵律、意境和深远的哲理。它更像是一种“概念组合”或“语言实验”,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它的“美感”更多地来自于其产生的心理冲击和解读空间,而非语言本身的优美。
文化影响上: 这句诗反映了当下网络文化对传统符号的再解读和解构方式。它也暗示了人们在评价人物时,往往会存在着极端化和二元对立的倾向,但同时也提供了反思这种倾向的可能性。它提醒我们,即便是被大众定义为“坏人”的角色,其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复杂的人性,而我们对“纯洁”的定义也可能过于单一和片面。

总结来说,“冰清玉洁潘金莲”这句诗,是一句极具反差和讽刺意味的网络语言。它通过将极端的褒义词与极端的贬义人物并置,达到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效果。它既可以是对潘金莲人物本身的极致嘲讽,也可以是对“冰清玉洁”概念的颠覆,甚至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极端隐喻。这句诗的价值不在于其艺术高度,而在于它在网络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传播效应和引发的讨论,它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触及了人们对于道德、人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认知边界。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固有认知的一种挑战,也让我们在看到它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它想表达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冰清玉洁潘金莲”,这是一句对联的下联,那么就要找上联了。

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冰”对“满”,有道是“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说,“人不能漂,漂的话,两脚就离了地”。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孝经 -> 诸侯[1]

“清”对“门”,正所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而后“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这是说,“保持沟通,不要装听不到、不正面回应”。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说苑 -> 君道[2]

“玉”对“忠”,古人云,“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这是强调“忠于人民、对人民坦诚”,这是比金玉还要贵重的道德品质啊。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礼记 -> 儒行[3]

“洁”对“烈”,古人有“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一句,这是告诫后人“别忘了发家的根,要对得起一个‘人’字”。

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时人未之或知,屈为县吏,亟从仕进,非其好也。退不可得,乃托死遁去,亲戚莫知其谋,遂隐窜山中,涉五经,览书传,尤笃《易》《尚书》,学立道通,久而后归。——《蔡中郎集 -> 卷二 -> 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碑[4]

“潘”对“柳”,这里用的是卫君封赏柳庄的典故,将“世世万子孙,无变”的封赏承诺放进了柳庄的棺材里。一两千年后的我们知道,这种“子孙万系”的产业并没有留存下来。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无变也。”——《礼记 -> 檀弓下[5]

“金”对“传”,这是用的荀子《劝学》的典故,“积善成德,神明自传”“楔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说“人要持之以恒”,同时也暗喻了,“人一时不要脸是可耻的,人一世不要脸是可怕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川,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传,圣心备矣。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跞,不能千里;驽马无极,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大戴礼记 -> 劝学[6]

“莲”对“志”,这是用的“长怀片志在青霞”“谁能久坐宝莲花”,说的是别“端坐宝莲花”了,快支棱起来吧,不然这“片志在青霞”就成笑话了。

常有客僧诣法智乞丐者,神与交言,赠诗云。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葢。谁能久坐宝莲花。——《太平广记 -> 神十五 -> 王法智[7]

以上,则字字有典,平仄具备,虽有些许对仗不足,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有意在,便不在乎这“言”了。

参考

  1. ^《孝经 -> 诸侯》 https://ctext.org/xiao-jing/filial-piety-in-the-princes-of-states/zhs
  2. ^说苑 -> 君道 https://ctext.org/shuo-yuan/jun-dao/zhs
  3. ^礼记 -> 儒行 https://ctext.org/liji/ru-xing/zhs
  4. ^《蔡中郎集 -> 卷二 -> 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碑》 https://ctext.org/text.pl?node=648452
  5. ^《礼记 -> 檀弓下》 https://ctext.org/liji/tan-gong-ii/zhs
  6. ^《大戴礼记 -> 劝学》 https://ctext.org/da-dai-li-ji/quan-xue/zhs
  7. ^《太平广记 -> 神十五 -> 王法智》 https://ctext.org/taiping-guangji/305/wangfazhi/zhs
user avatar

兄弟情深李世民,善待功臣朱元璋。

好为人父石敬瑭,妙笔生花张宗昌。

安分守己李闯王,忠心耿耿冯玉祥。

收复幽云赵光义,血战东北张学良。

爱民如子张献忠,变法先驱司马光。

横扫英法咸丰帝,独尊儒术秦始皇。

忠孝两全伍子胥,两袖清风和中堂。

灭蜀先锋夏侯霸,抗金志士张邦昌。

寿比南山王子安,白头偕老胶东王。

饮马嫩江宋徽宗,威震关中秦舞阳。

身轻如燕安禄山,铁血男儿魏忠贤。

死守长安李隆基,保卫潼关哥舒翰。

天生丽质贾南风,母慈子孝武则天。

冰清玉洁刘楚玉,不近女色洪秀全。

忠君爱国洪承畴,五年复辽袁崇焕。

男儿自强张易之,坐怀不乱柳三变。

宽厚仁爱完颜亮,大魏忠臣司马炎。

不事二主刘玄德,匡扶汉室曹子桓。

铁面无私严惟中,民族英雄张弘范。

九尺大汉宋公明,贞洁烈女赵飞燕。

伉俪情深张灵甫,扫黄始祖管夷吾。

忠君之士宇文护,东晋恩公刘寄奴。

白手起家周亚夫,千里援侄明成祖。

睦邻友好金兀术,憨厚老实李林甫。

义助表弟唐国公,爱惜朝臣尔朱荣。

完体将军李克用,大唐栋梁朱全忠。

佛性禅心唐武宗,用兵如神李景隆。

算无遗策司马衷,捍卫大隋王世充。

花园救旱常凯申,心慈好善来俊臣。

薛礼爱将郭待封,蹈节死义朱祁镇。

谦恭奉君贺六浑,艰苦朴素石季伦。

东林骨干许显纯,仁义无双多尔衮。

承欢膝下隋明帝,思明孝子史朝义。

冬泳好手钱谦益,慈悲为怀公孙起。

千金难买百里奚,誓不谋反侯君集。

战无不胜李广利,攻城达人尹子奇。

荡平辽国杜重威,迁都上京石重贵。

反清复明吴三桂,马革裹尸汪精卫。

开发建康侯元景,建设洛阳董仲颖。

柴氏股肱赵匡胤,屈己待人祢正平。

励精图治嬴胡亥,飞夺泸定石达开。

口齿伶俐邓士载,剿匪义士高从海。

自主创业孙仲谋,功成身退淮阴侯。

卖肾犒军西太后,戒酒楷模欧阳修。

平壤英雄叶志超,襄阳烈士贾似道。

居家宅男朱厚照,大宋忠魂李元昊。

不爱人妻曹孟德,视死如归于文则。

铁骨铮铮郭沫若,玉树临风李辅国。

只手遮天元善见,清心寡欲朱文公。

普济众生姚广孝,青梅竹马唐玄宗。

女权斗士辜鸿铭,儒雅随和李如松。

兄友弟恭郑寤生,阖家团圆方孝孺。

健步如飞朱高炽,居功至伟陈后主。

纯真少年刘子业,儿孙满堂嬴子楚。

肤白貌美欧阳询,尊老爱幼汉高祖。

user avatar

冰清玉洁潘金莲,

高大威猛武大郎。

坐怀不乱西门庆,


然后最后一句节什么合适?怎么才能接起来?


感谢已经有给提供最佳答案的啦:

心慈手软武都头

user avatar

这一听就是个下联,

上联应该是:新朝雅政奥斯曼

user avatar

冰清玉洁潘金莲,坐怀不乱西门庆:

user avatar

冰清玉洁潘金莲

力拔山兮杨太真

和鹤羽剑姬搭配的当然是杨胖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