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西德合并后双方政府各级领导人和基层干部是如何安排的?

回答
东西德合并后,对于双方政府各级领导人和基层干部进行了复杂且细致的安排,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平稳过渡、整合资源、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动荡。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调整和融合的阶段。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一安排过程:

一、 合并的政治背景与原则

在探讨具体安排之前,理解合并的政治背景至关重要:

主导方与被整合方: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RG)是主导方,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被视为统一的模板。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DR)则作为被整合方。
统一模式: 德国统一是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加入”(Beitritt der DDR zur BRD)为基础的。这意味着东德的各个州(Länder)直接加入了联邦德国,而非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原则: 合并的核心原则包括:
法律的连续性: 联邦德国的法律和制度在统一后继续适用。
民主化与法治: 东德原有的集权体制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法治和人权。
经济转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效率与稳定: 在整合过程中,要力求效率并维护社会稳定。

二、 各级领导人安排

对于各级领导人的安排,区分了三个主要层面:联邦层面、州层面和地方层面。

1. 联邦层面领导人安排

联邦总统和联邦总理:
德国统一条约 (Einigungsvertrag): 这是指导整个合并过程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该条约明确规定,在统一生效后,原联邦德国的总统和总理继续履行职责。
赫尔穆特·科尔 (Helmut Kohl): 作为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他在统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统一后继续担任联邦总理,领导了整合初期的大量工作。
理查德·冯·魏茨泽克 (Richard von Weizsäcker): 作为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他也继续担任总统,直至任期结束。
联邦政府内阁成员:
人员的整合: 最初,联邦德国的内阁成员继续留任。对于东德原有的政府官员,大部分并没有直接进入联邦内阁。
新机构的建立: 合并后,需要建立新的联邦机构来管理原东德地区。这些机构的领导人通常从联邦德国的经验丰富的官员中选拔,或者面向全国公开招聘。
东德前领导人的处理: 东德党和国家领导人(如埃贡·克伦茨等)因其在原政权中的角色,基本上被排除在新的权力结构之外。一些人面临法律调查或审判,而另一些则在政治上被边缘化。

2. 州层面领导人安排

东德州的重组与州政府的建立:
重组为五个新州: 东德在合并前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重新恢复了五个历史上的州(Länder):勃兰登堡州、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图林根州。
州长的选举: 根据联邦德国的州政府组成原则,在每个新成立的州举行了州长(Ministerpräsident)和州议会(Landtag)的选举。
选拔过程:
部分原西德政治家: 在一些新州,一些在政治经验和管理能力方面有优势的原西德政治家,通过在当地选举中获得支持而成为州长或政府要员。
原东德干部中的符合条件者: 对原东德政治体制中的干部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其中,那些没有被指控严重犯罪、具备一定政治和管理能力、并且愿意接受民主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个人,有可能在一些职位上被考虑。然而,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级领导职位。
从全国范围内招聘: 更多的是从联邦德国其他州或 federal level 具有相关经验的官员,被调派或招聘到新州的政府部门担任关键职位,以确保高效和合规的治理。
州政府部门的整合:
原东德州的各部门(如教育、内政、财政等)被逐步整合或重组,以符合联邦德国的制度。许多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技术人员从原西德州政府部门调任或招聘而来。

3. 基层干部安排

基层干部的安排是整个过程中最复杂、最庞杂的部分,涉及大量人员的转型和安置。

原则:“去旧纳新”与“能力优先”
“去旧”: 对于在原东德体制下参与压迫、腐败或政治迫害的基层干部(如斯塔西的成员、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人等),普遍进行了清理和排斥。他们无法继续在新的行政体系中任职。
“纳新”: 联邦德国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体系被引入,需要大量能够胜任新岗位的人员。
“能力优先”: 在清理旧有人员的同时,也强调了新岗位对专业能力、管理经验和政治忠诚度(即拥护民主宪法)的要求。

具体操作方式:

机构的替换与人员的甄选:
原东德政府机构的解散与重组: 原东德的各级政府部门、党委以及许多国家机构(如人民警察、司法系统等)被逐步解散,并按照联邦德国的模式重新建立。
联邦德国模式的引入: 新成立的各级行政部门(如市、县、乡镇等)的官员,原则上遵循联邦德国的选拔和任命程序。
“背景审查” (Überprüfung des politischen Hinzutretens): 这是对原东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甄选的关键步骤。对申请进入新政府体系的原东德官员进行详细的背景审查,评估其在原政权中的角色,是否参与过政治迫害,以及其对民主制度的认同度。这项审查由专门的机构负责。
优先录用: 如果原东德干部在背景审查中符合要求,并且具备新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他们可能会被优先考虑录用。这有助于在转型初期保持一定的行政连续性和专业知识的传承。
公开招聘: 对于许多基层岗位,尤其是在经济、技术、教育等领域,更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面向全国,包括原西德和原东德的申请人。这使得能力和经验成为主要考量因素。

不同部门的特殊情况:

警察和司法系统: 这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原东德人民警察(Volkspolizei)和国家安全部(Stasi,斯塔西)的成员,尤其是那些与政治迫害相关的,被大量清除。许多基层警察岗位需要从头招聘和培训,或者从原西德调派人员。司法系统也是如此,原东德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需要接受严格的职业资格审查和再培训,以适应联邦德国的法律体系。
教育系统: 在教育领域,虽然强调学科专业性,但对于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也进行了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审查。一些持有坚定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师被要求退休或转岗。
地方政府(市、县、乡镇): 在这些基层单位,原东德的基层干部(如乡镇长、市长助理等)如果背景良好且能力合格,有一部分得以留任或被重新聘用,但通常是在新的政治框架下,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评估。然而,大量基层职位也通过公开招聘或从原西德引进人才来填补。
政治性较强的职位: 例如,在原东德体制下负责宣传、意识形态或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干部,几乎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找到类似职位。

原西德干部的输出:
为了填补原东德地区的行政空白和确保新制度的有效运行,大量的原西德各级政府官员被调派到东德地区工作,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他们带来了联邦德国的行政经验和管理模式。

四、 挑战与影响

大规模失业: 合并导致原东德许多机构被裁撤,大量原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失业,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赢家”与“输家”: 合并过程中,原西德的政治经济精英和技术人才成为主要的“赢家”,而许多原东德的官员和普通民众则面临失业、职业降级或社会地位的下降,成为相对的“输家”。
信任危机与身份认同: 基层干部职位的安排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和历史问题,往往伴随着对原东德体制的否定和对原干部的不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隔阂和身份认同的挑战。
持续的调整: 即使在合并初期完成了一轮安排,但随后的政治经济调整和机构改革,以及地方选举的更替,都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构成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总结:

东西德合并后,双方政府各级领导人和基层干部的安排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联邦层面的领导人基本由原联邦德国的领导人延续。州层面则通过选举和重组,由具有政治经验的候选人(部分为原西德政治家)担任州长,并对原东德政府的官员进行了严格审查和分批次整合。在基层,则实行了“去旧纳新”的原则,对原东德的干部进行背景审查,清理了不符合要求的,并大力引入联邦德国的行政管理模式和人才,同时结合公开招聘和考试来填补职位空缺。整个过程是艰难的,也伴随着阵痛,但最终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民主、法治的德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轻萌小说@战列熊猫的答案都真(爆粗)可笑,充满了春秋笔法罔顾事实。

两德统一后东德原中央政府与军队解散,更不要说史塔西这种秘密警察机构在《联邦基本法》中被明令禁止的玩意儿。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政务官)按《基本法》应该由东德各州各市的人民自己选举产生,凭什么就必须留用原「东德共」的干部?选得上就上,选不上就下台,这是民主政府的基本原则。实际处理比如登记注册之类的各项事务的事务官(公务员),规模庞大,可能说扔就扔?而且讲道理,留用后还得重新培训熟悉联邦和州的各项既有与新颁布法令,不合格的也得留用?更不要提「党」的干部,党政分离原则下就不属于事务官或者政务官系统,只属于原「东德共」。

1994 年科尔内阁如何组阁是以赫尔穆特·科尔为首的 CDU 中央与联合组阁的 FDP 决定的,不用原来的「东德共」和其他东德除却CDU的反对党人在一个民主国家不正常?难道说他们有资格参与组阁了?另外,现在德国长期执政的CDU就是原东西德CDU合并的,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是原东德CDU成员。你们心心念的「东德共」现在叫左派党(die Linke),活跃在德国各州。去年 Bundestagswahl 在西德也没少见到他家广告,我还收了份他家自产的报纸。

想有资格参与到新政府中工作,就让德国人投票给自己,没这个本事就要求别人必须给你?还以为自己是永远的执政党?就算是用了,被媒体曝光出为原「东德共」服务过,自然是不被选民(尤其是东德)接受,还指望继续赖在位置上嘛?执政党内阁把你留下来恐怕脑子也是拎不清了。为了这一个然后下回选举全输掉?

还什么西德不承认东德学历?德累斯顿怎么就进 TU9 了?东德虽然经济不好,但好学校依然有很多。不承认东德学历,恐怕是西德人脑子出了问题。

后来联邦法院也的确审理了昂纳克为首的一干人,先不说「东德共」这帮高干是被东德在 1989 年发的拘捕令,难道两德边境的逃亡者死的没有人要负责?更不要说那些在东德政治运动中被迫害的人,他们的悲剧没有人要负责吗?被清算,只能说「求仁得仁」,活该!

至于高票答案都搞了什么谣言,在被塞了一天口球后让我慢慢说道说道,省的一帮人还在评论区口high。


原文:「为安全部门工作的8.5万人被集体解雇」

史实:东德安全部门,即「史塔西」,1989年就解散。两德统一之前,其后继的两个部门直接被人民所占领。集体解雇?联邦德国去哪儿解雇这帮人?这帮人早被东德自己解雇了。以下摘自Wiki

1989年11月7日,面对东德政治和社会的剧变,埃里希·梅尔克决定辞职。1989年11月17日,东德部长委员会将斯塔西更名为“国家安全办公室”(Amt für Nationale Sicherheit – AfNS),由沃尔夫冈·施万尼茨中将担任领导者。1989年12月8日,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决定解散国家安全办公室,东德部长委员会在12月14日批准了这一决定。

这一决定将国家安全办公室拆分为两个不同的机构:“民主德国情报局”(Nachrichtendienst der DDR),负责境外情报搜集。“民主德国宪法维护办公室”(Verfassungsschutz der DDR),与西德的德国联邦宪法维护厅相对应。但公众对此仍有极为激烈的反应,在圆桌会议(Runder Tisch)的压力下,东德政府撤销了设立民主德国宪法维护办公室的计划,直接在1990年1月13日解散了国家安全办公室。其部分权责被交给民主德国内务部,它也负责管理国家安全办公室留下的设施。


原文:「民主党派大喊:我为统一立过功,我为民主流过血,你们不能这么对我啊。民主党派大喊:我为统一立过功,我为民主流过血,你们不能这么对我啊。科尔政府冷笑:东德已经不存在了,你们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滚开,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或者你更想去监狱陪共产党?」

「如果说清算原东德共产党算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是战胜国理所当然的行为,那么清算东德民主党派,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了,背叛者的下场就是被人背叛。」

史实:1994年德国统一后第一次全国大选,在推翻东德推进两德统一的过程中起了作用的东德民主党派东德CDU(1990 年东德人民议会大选第一大党,40.8% 得票率)与西徳CDU联合参选,成为执政党。「东德共」我也说了,其在之后与「西徳共」重新合并成为德共,现在重组为左翼党,在 Bungdestag 中占有 69 席,也就是约 10% 的席次。答主 @轻萌小说 问我们「建议那些想要把自己的国家卖个好价钱的人,仔细考虑考虑」?真的按德国这么做,(爆粗)这还用考虑?!

1990年东德人民议会选举结果

2017年大选后 der Bundestag 席次分配


原文:「东西德国统一以后, 原东德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学校课程遭到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宗教课程,课程以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知识、教义、训诫为基本内容,利用原罪教育、善的教育和忠诚教育,提倡向善行善的道德观,培养民众基本的善恶、对错判断能力,教化教徒向善行善,随时可以弃恶从善,使教徒具备公正、自由和平安的价值观,转化成政治语言就是追求公平公正。」(当然这部分也是引用)

事实:德国传统上就是宗教国家,德国在欧洲的政治光谱中也偏右翼保守,各个各类教育阶段都有宗教教育。南部多为天主教,北部多为新教。执政党 CDU ,全名就是 基督教民主联盟 。

宗教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东德地区90%都是路德派新教徒,在1956到1971年间东德路德教会改变对政府的反对态度开始合作。[42]从东德成立开始,统一社会党即着力减少宗教对东德新一代的影响。教会因此开始开始保持同政府的距离,教会成员的减少和对青年信徒的歧视使在1956年时教会有条件地开始和政府合作。


原文:「为了彻底地清算原东德共产党,科尔政府成立一个叫做原民德政府罪行调查组的机构,大概流程就是」

史实:「原民德政府罪行调查组」这个名词在中文互联网里我只知道在答主嘴里出现了两次,而且就占了几乎一半。至于出处,大概是该答案的答主看了 doc3XX 网站说在纽约时报1990年10月7日的报道里,提出的5名政府官员组成的一个小组。好,就让我们权且相信有这么个小组,那么东德政府干了什么事儿要不要了解下?这帮人是不是特别的无辜?

史塔西:
东德居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被斯塔西渗透。1980年代中期,东西德的斯塔西通报合作者均开始增长。1989年东德政府倒台时,斯塔西雇佣了91,015名正式职员以及173,081名非正式合作者。[32]几乎每63名东德居民间就有一名与斯塔西合作,[33]而每166名东德居民就有一名斯塔西的正式雇员。如果将通报者考虑在内,每6.5人就有一名斯塔西通报者。与之相比纳粹时期每2000人才有一名盖世太保正式雇员。[34]另外斯塔西也渗透到了西德的政府和情报机构。

两德边境:
从1966年开始,军方开始在几乎长达一半的边界线上布署了反单兵地雷;到了80年代,大约有130万颗各种型号的苏制地雷埋在边界[65]。而且,从1970年开始,苏军开始在边界外围地区共埋设了大约60,000枚SM-70(Splittermine-70)定向反单兵地雷,一旦触碰到连着触发装置的绊线就会爆炸。这些炸弹连接着能够触发引线的绊脚线,一旦引爆,锥形铁桶里的弹片会顺着铁丝网朝一个方向飞散出去。这种炸弹可在方圆120米(390英尺)致人死亡。直到1984年末,这种地雷才在一片对东德政府的国际谴责声中最终拆除[66]

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那些军事设施基本上是沿着事实上的边界线修建的。但是在建造第三代军事设施之后,围墙和铁丝网等隔离障碍就后退了20米(66英尺)到2千米(1.2英里)不等的距离。这就给了士兵们足够的火力视野,让他们在开枪射击逃跑者时不至于将子弹射到西德境内,同时这片缓冲地带还可以让维修工人在东德境内对围墙或铁丝网面向西德的一面实施维修。通往这片地带有着严格的限制,以防有士兵经不起诱惑逃走。虽然西方一直将这片区域称作“无人之地”,但是在法律上其仍是东德的领土,擅入者会被逮捕或射杀。[67]

「射击令」
开枪射击令(德语:Schießbefehl)是指东德边防军的一项指令,该命令允许边防军对非法穿越德国国内边界东德难民予以枪击拦截。该命令在1960年至1989年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最终在1982年通过《边境法案》(德语:Grenzgesetzes)第27条加以合法化。

最初在边防军的《边境管理条例》(Grenzdienstordnung)中曾涉及枪支的使用,即“果断地使用武器”(Schusswaffengebrauchsbestimmung),[1]在1961年柏林墙修建前,仅对边防军自卫使用枪支有所规定。[2]

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试图翻越围墙,在攀至(柏林墙)顶部后被东德边防警察发现并开枪射杀。当时,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并有西方记者在场。西柏林边防军曾投掷急救包,并甚至有警察翻身跃墙将这位东德青年抬起来企图抢救[34],但东面却没有人敢于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轰动一时。他成为了第一个因试图攀越柏林墙而被射杀的人。1997年3月,两名开枪的东德边防军士兵罗夫·费特列治亚历克·薛伯分别被判刑20和21个月。[35]

一个对内压迫如此,甚至在秘密警察方面远超前辈纳粹盖世太保的组织,不该被清算?如果她们都不该被清算,NAZI 和希特勒是不是也可以除污名化?

来来来,继续继续。我们看看答主 @战列熊猫 用了什么样的话术,连我很尊重的 @yolfilm 都给骗了赞。

原文「东德人民军绝大部分军人和文职人员都被解雇了,只有少数军人被留在联邦军队中,穿上了西德军装。东德将军一个也没留,个别校官即使留用也是降职使用,在东德时是中校,到西德军队只能当上尉。据统计,当时暂时留任的军人大约7000人,但始终受到较强烈歧视,后来也被大部分遣散回家。」

史实:德国国家人民军「NVA」服役人数最高时在1978年全员175,300人,在统一前夕的1989年服役人数155,319人。两德统一后,「NVA」加入 Bundeswehr 有50,000人。占原「NVA」比例为约1/3。东德的国防委员会高级将领全部受到清算(为什么要清算他们,上面说的很清楚了)。这段话里唯一和史实贴近的是「西德军队只能当上尉」,东德军官是会降一到两级。原因在于两者的军衔制度在晋升方面东德时间更短,但是加入联邦德国国防军后军龄不变。总不能同等军龄下不同等级吧?顺便说一下上面这段原文其实是这个答主摘自铁血网网文「东德17万“精锐”人民军,1990年德国统一后,他们被如何安置的? - 铁血网

下文摘自德语维基(亏了我好歹能看懂),解释了为什么「NVA」军官需要「降级」。

Die ehemaligen NVA-Angehörigen wurden dabei häufig mit einem oder auch zwei Dienstgradenniedriger in die Bundeswehr übernommen, da die Beförderungen in der NVA früher erfolgten als in der Bundeswehr und daher der Übernahmedienstgrad so berechnet wurde, als hätte der ehemalige NVA-Angehörige von Anfang an in der Bundeswehr gedient.


原文:「先是针对昂纳克,而后是前国防部长凯斯勒大将、前总参谋长施特雷利茨上将,他们都是民主德国国防委员会成员。国防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受到了审判,国防部的所有副部长都蹲了监狱。前党中央安全部长曾被判刑两年, 许多边防军官兵锒铛入狱。」

史实:这段话来自前东德总书记,是的大致是没有错误的。可是前文我也说了,这些「东德共」高层都搞出了什么幺蛾子,如何对内压迫东德人民。尤其是中央安全部长,直接领导史塔西,他不该负责?文中称「许多边防军官兵锒铛入狱」,我来解释下啊。边防军虽然隶属于东德国防部,但实际上并不属于「NVA」序列。其工作就是防止东德人民用脚投票跑去西徳的(边防军不是对外的国防力量而是对内进行镇压,对平头百姓开枪的暴力机构,希望评论区里个别人不要混淆视听把边防军说成和 NVA 一样。),而臭名昭著的「开枪射击令」就是他们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谋杀了「翻越」柏林墙的众多死难者。而在东西德边境线上被地雷炸死炸残,被枪杀的东德人,伤害他们的刽子手就是东德边防军。并且与「NVA」不同,边防军全部是志愿役,自愿去当刽子手的都是。他们就是东德的「党卫军」。

当然,如果你们愿意相信一个被判了刑的人为自己开脱的辩护,我尊重你们的想法,不过请先让我笑一会儿。呵呵。


原文:「特奥多尔·霍夫曼,原东德末任人民军总司令,十年后曾接受过记者专访,他说:人民军军人已被禁止使用军衔(加上“退役”字样也不行)。人民军其他人的命运与原东德政府官员、科学家等人的命运一样。他们有的利用语言或了解风土人情等优势在经济领域或贸易领域谋取一份工作。不过,还有一批人民军至今仍在失业大军中徘徊。上校和将军们只能靠不断被削减的养老金过日子,“统一之前的各种承诺均未兑现”,而最受影响的是这些军人们的家人。更悲惨的是,“还有一部分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尽管他们没有错”。」

事实:军衔部分我还没核实,我先权且当真的了。「至今仍在失业大军中徘徊」,德国失业率是3.6%,全德国包括老幼人口约8300万。这失业大军很大。「统一之前各种承诺均未兑现」,是啊,西徳为了支持东德建设到现在还在收「团结统一税」。据信,这税要收到大概2030年。为什么要收这个税?因为东西德经济发展差距太大。举个例子,虽然东德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迅速,但是其配给制的取消依然比西徳晚了4年。像东方阵营其他国家配给制到现在还有,比如东北亚某国。

大致如此了,想到啥再更。

更一条好玩的,原因是有人在评论区说要当 NVA 战士去消灭「投降者」。可是 NVA 战士在统一前夕都在反对东德政府,集会要求缩短服役时间,23333。

最后了,什么都不想更了。

我认为,每一个试图在本答案下为DDR招魂的人,每一个试图洗白DDR的罪行的人,都应该看看以下这篇著名演讲「Ich bin ein Berliner」

Ich bin ein Berliner Speech, June 26, 1963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I am proud to come to this city as the guest of your distinguished Mayor, who has symboliz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fighting spirit of West Berlin. And I am proud to visit the Federal Republic with your distinguished Chancellor who for so many years has committed Germany to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progress, and to come here in the company of my fellow American, General Clay, who has been in this city during its great moments of crisis and will come again if ever needed.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roudest boast was "civis Romanus sum". Today, in the world of freedom, the proudest boast is "Ich bin ein Berliner".
I appreciate my interpreter translating my German!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Let them come to Berlin. There are some who say that communism is the wave of the future. Let them come to Berlin. And there are some who say in Europe and elsewhere we can work with the Communists. Let them come to Berlin. And there are even a few who say that it is true that communism is an evil system, but it permits us to make economic progress. Lass' sie nach Berlin kommen. Let them come to Berlin.
Freedom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democracy is not perfect, but we have never had to put a wall up to keep our people in, to prevent them from leaving us. I want to say, on behalf of my countrymen, who live many miles awa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tlantic, who are far distant from you, that they take the greatest pride that they have been able to share with you, even from a distance, the story of the last 18 years. I know of no town, no city, that has been besieged for 18 years that still lives with the vitality and the force, and the hop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ity of West Berlin. While the wall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vivid demonstration of the failure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for all the world to see, we take no satisfaction in it, for it is, as your Mayor has said, an offense not only against history but an offense against humanity, separating families, dividing husbands and wives and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dividing a people who wish to be joined together.
What is true of this city is true of Germany - real, lasting peace in Europe can never be assured as long as one German out of four is denied the elementary right of free men, and that is to make a free choice. In 18 years of peace and good faith, this generation of Germans has earned the right to be free, including the right to unite their families and their nation in lasting peace, with good will to all people. You live in a defended island of freedom, but your life is part of the main. So let me ask you as I close, to lift your eyes beyond the dangers of today, to the hopes of tomorrow, beyond the freedom merely of this city of Berlin, or your country of Germany, to the advance of freedom everywhere, beyond the wall to the day of peace with justice, beyond yourselves and ourselves to all mankind.
Freedom is indivisible, and when one man is enslaved, all are not free. When all are free, then we can look forward to that day when this city will be joined as one and this country and this great Continent of Europe in a peaceful and hopeful globe. When that day finally comes, as it will, the people of West Berlin can take sober satisfaction in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in the front lines for almost two decades.
All free men, wherever they may live, are citizens of Berlin, and, therefore, as a free man, I take pride in the words "Ich bin ein Berliner".
二千年以前,最自豪的夸耀是Civitas Romanus sum(我是罗马公民),今天,自由世界最自豪的夸耀是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一个柏林人)。
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GCZY世界的根本分歧。让他们来柏林吧。有些人说,GCZY是未来的潮流。让他们来柏林吧。有些人说,我们能在欧洲或其他地方与GCD人合作。让他们来柏林吧。甚至有那么几个人说,GCZY确是一种邪恶的制度,但它可以使我们取得经济发展。“Lasst sie nach Berlin kommen.”(让他们到柏林看看)
自由有许多困难,MZ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我愿意我的同胞们——他们与你们远隔千里住在大西洋彼岸——说,他们为能在远方与你们共有过去十八年的经历感到莫大的骄傲。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城镇或都市被围困十八年仍葆有西柏林的这种生机、力量、希望和决心。全世界都看到,柏林墙最生动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失败。但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称心如意,因为柏林墙既是对历史也是对人性的冒犯,它拆散家庭,造成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把希冀统一的一个民族分成两半。
这个城市的事实也用于整个德国——只要四个德国人中有一个被剥夺了自由人的基本权利,即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欧洲真正持久的和平便绝无可能实现。经过保持和平与善意的十八年,这一代德国人终于赢得自由的权利,包括在持久和平中善所有的人民,实现家庭团聚和民族统一的权利。你们住在受到保护的一座自由之岛上,但你们的生活是大海的一部分。因此让我在结束讲话时请求你们抬起目光,超越今日的危险看到明天的希望;超越这道墙看到正义的生平来临的一天;超越你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看到全人类。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当所有的人都自由了,那时我们便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和平与希望的光辉中这座城市获得统一,这个国家获得统一,欧洲大陆获得统一。当这一天最终来临---它必将来临---时,西柏林人民将能对这一点感到欣慰:几乎二十年时间里他们站在第一线。
一切自由人,不论他们住在何方,皆是柏林市民,所以作为一个自由人,我为“Ich bin ein Berliner”这句话感到自豪。
user avatar

统一后的德国在对待东德原先各级领导人和基层干部的处理方式上其实是比较人道理性的,并没有如同部分答案所说的那样有所谓大规模的“排挤或者清洗”。大家反倒是要思考一下,如果东德当时没有选择与西德合并,那么像昂纳克这样的前领导人在新当局上台之后能够得到善终吗?按照东德那时候的群情激愤再加上史塔西犯下的罪行逐渐得到披露,昂纳克怕是会成为齐奥塞斯库第二吧。

德国统一之后重新将东部分成了几个州,我们不妨以其中的萨克森安哈特州为例看看它历任州长的任职情况,可以说在体现东德政治人物统一后经历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了。

首先第一任州长Gerd Gies,CDU出身,只做了249天就辞职下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之前和史塔西的合作被人给扒出来了。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保留了自己在议会的代表席位,直到1998年。所以这叫做被所谓的清洗吗?我怎么觉得对他的处理还显得有些过轻了呢。

第二任州长是统一以后从西德搬过去的,略过不提。他干了两年多后也是辞职下台。

接替他的人叫Christoph Bergner,东德人,70年代在东德拿到的博士学位。如果按照某些答主的说法“东德大学学位不被承认”,那难道他上台的时候凭借的是高中生身份?这位州长是做到1994年,应该是由于当年CDU选举失利,所以被选下来了。但是他并没有就此退出政坛,后来在2002年又当上了国会议员,还在之后接连在联邦内政部等政府机构任职

第四任州长Reinhard Höppner来自SPD,他做满了两届任期一共八年。这位可是当年两德统一前东德首次多党选举中产生的议员之一哦,而且还当上了议会的副主席。这不妥妥地是某些人口中的 “民主人士”“带路党”吗?那为什么他没有被“排挤”,反而一直到2002年还活跃在政坛上?这就是某位答主所说的“不会有好下场”?

接下来的第五任和第六任州长重新变成了CDU的人,他俩都是东德土生土长的,其中第六任也就是现任Reiner Haseloff也是在前东德时期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人家现在的官网页面上还特意在名字前加上了Dr.的前缀呢。所以如果东德学历不被承认,那他是在撒谎咯,学历造假在德国可是要下台的吧。

当然,并不排除之前东德内部的某些权力人士或者民主人士在统一后的德国混得没以前那么好,但这些人的落寞还不是因为与史塔西等臭名昭著的机构存在联系么?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一直以来都对纳粹思想保持警惕,这种秘密警察行为当然为民众所不容。这不仅仅是对于西德来说,大部分东德民众更是会坚决唾弃这样的行为。事实上,某些答主所营造出的那种前东德民众怀念过去东德的氛围根本不是前东德地区目前的主流,即使有人怀念,也只是对当时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恋旧,但绝不意味着他们就想回到过去的东德时代。

这在近几次德国的联邦选举中就已经体现得十分明显。

上图是2013年选举结果,黑色是偏右的基民盟,红色偏左的社民党,深红是和前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有渊源的左翼党。可以看到前东德地区简直就是基民盟的一大票仓,而左翼党只能在前东柏林地区拿到几个议席。而下图2017年的选举结果这一现象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虽然前西德地区联盟党被左派政党夺去几个议席,但是在东部却继续保持优势,只有几个选区投给了更加偏向右翼的德国选择党。

所以,如果东德地区民众真的觉得自己在统一后的德国遭遇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那么请问为何他们还要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个当时主导德国统一进程,“压迫”他们的政党呢?

两德统一也许确实让一些东德高层的政治人物利益受损,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利远大于弊的事情,这是让绝大部分前东德民众都切实有感的。

user avatar
@轻萌小说

不说别的,不谈立场。

就说说如果我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就是这样的迫真期刊中间找出来的充斥着意识形态色彩的迫真文献,你觉着我导师会不会让我过?

甚至我提供的一个参考文献除了我这篇文章以外居然全网根本找不到来源!如果是自己编参考文献,那可以说得上是严重的学术不端了。

知乎上,这种打着“学术回答”的幌子,实际上贩卖地摊货的行为必须引起注意了。









user avatar

各级领导人如何安排???这真是一个『没见过选票』的问题……有本事你选上就是了……啥安排,谁安排?凭啥我们纳税人要出钱『安排』?您哪位啊?


89年东德各地爆发游行,11月7日东德的统一社会党(SED)政府就已经集体辞职了,随后SED改组为民主社会主义党PDS(后来修修补补并并成为了现在的左翼党die linke),宣布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随后东德接受了在1990年3月18日举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议会的民主选举,东德基民盟CDU和社民党CPD组阁成为联合政府(至今仍是全德第一二大党,现在依然是联合执政),PDS论为议会第三大党已经成为在野党。合并以前两边的政府都是CDU和SPD的联合政府了,自然好说,然后不久(1990年10月)东西德就统一了,统一后重新选举依然是CDU和SPD的联合政府。至于议会内阁制怎么产生政府,联邦制下怎么产生各级政府,还是google吧……


简而言之,两德合并时是两个执政联盟相同的民选政府合并的,合并之前统一社会党已经下台有一段时间了。


比如为安全部门工作的8.5万人被集体解雇

给史塔西洗地还有这么理直气壮的呢……大部分史塔西员工都被起诉了好吧,何止解雇。况且史塔西的解散在1990年1月,针对史塔西的起诉都是东德3月选举产生的CDU+SPD政府主导完成的,根本基本上就在两德合并以前。


东德学历不予承认

默克尔大妈是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没见到学位得不到承认的……我们研究所的、隔壁马普所的、附近学校的、图林根土生土长的、在东德上学的五六七八十岁的人的学位哪来的?淘宝买的么?拿国内安徽人写的被引0次的东西做『文献』(并且引用的部分没有来源)是不是很迷醉……

user avatar

为什么有人会讨论养老金?明显没找到重点。在两德统一的时间点上,东西德马克黑市汇率价1:5-1:10波动,政府给1:3,而实际合并后给的汇率是1:1-1:2。换而言之东德所有人的养老金以国际标准来看上涨了100%-200%,天大的福利居然还有人觉得西德迫害东德?

昂纳克也就算了,好歹年轻时候为了反纳粹蹲过大牢,算后期权力下腐朽堕落就是。斯塔西也有人敢洗?说实话除垢法是对的,容留斯塔西一类对内为虎作伥的间谍机构成员继续在公共部门/教育部门毒害下一代?

另外我记得有个说法,东德最后解体后比如那几个边境上开枪的弱智判刑用的是东德自己的刑法?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是巧了,小编正好有研究过的,借此机会过来答一答。


两德合并,东德的各级领导人包括基层干部在合并后的待遇是——


基本上都被政治清洗掉了。


众所周知,两德统一后,德国为了发展东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自然是不可否认的。


不过凡事总有另一面,昔日东德的的政权机构,自然要受到清算,毕竟现实不是童话,统一之后就幸福的故事是不存在的。


请看这一段


《输出与建构-两德统一后的政治认同及借鉴》

联邦政府对东德五州进行了“非民德化”运动,“非民德化”进程为消除原东德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具体措施是清退原东德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党政官员、军职人员和高校教师。


是的,在科尔政府看来,如果原本东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还留在政坛上或者在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他们可能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成为统一后德国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如果他们还对东德有怀念的话,就会造成社会的割裂开来,也不利于消化东德,这是统一后的德国所不能允许的。


这也是为什么研究两德统一的过程,会有学者用东德殖民化以及西德吞并东德这种说法。


因为对于原本东德的政府机构,这一轮政治清洗是十分彻底的,包括哪些人呢?



第一, 曾经担任东德共产党的领导人,是不可能幸免的,毕竟这是战败投降而不是组成联盟,这一点毫无疑问,更何况在东德共产党向西德投降之前,政权早就已经被颠覆了,就算是想当带路党,也没人要的。


为了彻底地清算原东德共产党,科尔政府成立一个叫做原民德政府罪行调查组的机构,大概流程就是


我宣布,你有罪,有罪,有罪。


当然科尔政府也不算干得太过分,毕竟没有进行大规模肉体消灭,时代也不同了,对于这些高官只是关个几个月或者几年,让他们找不到工作,领最低级别的养老金罢了。


毕竟是战败投降,不可能得到礼遇的。


第二, 在1990年3月,成立的民主党派东德政府机构,虽然这个民主党东德成立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确实存在,毕竟东德共产党先崩溃,然后民主党派上台,然后才是两德统一。


他们可谓为推翻东德,两德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然后历史的幽默就出现了——


他们也被清洗了。


民主党派大喊:我为统一立过功,我为民主流过血,你们不能这么对我啊。


科尔政府冷笑:东德已经不存在了,你们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滚开,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或者你更想去监狱陪共产党?


《两德统一一年来的东部地区情况》

民德1990年3月18日大选并建立非共产党政府后,原民主党派和1989年大动荡时期出现的各种“运动”或政党的领袖大都入了阁。 两德合并后。各方头面人物遭层层筛选。有的因曾为原民德国家安全部干过事而被逼辞官,有的则以“冗员”名义被裁减。 一些曾为把德党赶下台和为两德合并立下功劳者亦来幸免,而是相继下野匿迹,成为历史的过客。 甚至原民德的基民盟总理、全德大选后科尔政府特别任务部部长德梅齐埃也因被指控曾为原民德国家安全部工作过,在大选后的15天被迫辞去部长职务。1991年9月30日又辞去联邦议员职务。


可见这些民主党派人士,就是没有读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啊


毛主席说过了,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建议他们多读几遍,如果有来生,不要让自己成为历史书上的反面教材。


如果说清算原东德共产党算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是战胜国理所当然的行为,那么清算东德民主党派,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了,背叛者的下场就是被人背叛。


建议那些想要把自己的国家卖个好价钱的人,仔细考虑考虑。


第三, 除了政府高层以外,中低级官员也不能免俗。


比如为安全部门工作的8.5万人被集体解雇,而原东德安全局的档案掌控在科尔政府手中,数十万人由于档案记录而随时要接受科尔政府的调查,人心惶惶,至于东德225万的公务员,也得唱着我不下岗谁下岗,然后光荣再就业。


比较鲜明的例子,大概算是东德的外交官们了,因为全部被解雇,并且找不到工作。


如果外交官们想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会这样的


外交官:我有高学历


科尔政府:东德学历一概不认,都是假的。


外交官:我会开车,我精通五国语言。


科尔政府:你为共产党服务过,拖走,下一个。


所以外交官们,如果不出国,那就只能当临时工了,毕竟为共产党服务过是最大的档案污点,无法正常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起码不用进监狱,也不会被肉体消灭,还可以当导游,出租司机,做小卖部,也算是万幸了。


第四, 高校教师自然也躲不过这场清洗,毕竟科尔政府已经规定,东德学历不予承认,更何况你们这些当老师的。


请看下面这段——


《输出与建构-两德统一后的政治认同及借鉴》

东西德国统一以后, 原东德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学校课程遭到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宗教课程,课程以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知识、教义、训诫为基本内容,利用原罪教育、善的教育和忠诚教育,提倡向善行善的道德观,培养民众基本的善恶、对错判断能力,教化教徒向善行善,随时可以弃恶从善,使教徒具备公正、自由和平安的价值观,转化成政治语言就是追求公平公正。


是的,如果你是教马列主义的,教法律的,教经济的,教历史的,凡是跟意识形态能够扯上关系的,恭喜您,您必须下岗,不能再用原来那一套了。


至于学生嘛,必须重新开始学习,人人过关,这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不经过改造的学生,是不能得到真正的毕业证书的。


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个道理啊,起码比起跟意识形态挂钩的人,这些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不会因此惨遭下岗,也不用推翻所有内容,重新学习。


至于军队那就更不同提了,脱下军装回家干活吧,不起诉你就不错了,还想要什么其他的待遇吗?


当然如果你不是政府高官,不是公务员,或者军人,或者跟意识形态有关,也不是大学生,也没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曾一不小心为共产党服务过,那么这场政治清洗跟你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毕竟科尔政府只是想要彻底瓦解东德曾经存在的组织机构,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考虑到东德1600万的人口,这场清洗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德国政府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用来改造东德,还会产生怀念东德的情绪,这并不单纯是因为怀旧情绪,而是有着现实的根源的。


最后小编来说一说对于这段历史的感想,仅为个人观点,分享一二。


应该说这一系列对于东德的改造,对于构建一个统一的德国来说是成功的。


他最大限度地瓦解了东德的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防止出现以东德为统一共识的政治组织出现,让德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消化东德,而不至于出现反复,从统一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这一过程采取较为激进的做法,比清洗纳粹还要彻底的改造,几乎原东德地区的政府机构都是由科尔政府直接空降代替,让东德人民产生二等公民,殖民地的想法。


因此产生了德国的社会割裂,尤其是东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排斥在外,难以最大程度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反而是两德统一最大的损失者。


因为科尔政府要防止这些有能力的人发挥影响力,那就只能让他们下岗,下岗后又怕他们造反,最后只能发放最低限度的养老金,并且由于人数庞大,这也让德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历史总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


小编也算是带大家看一看这另一面的镜子。


参考文献:


《输出与建构-两德统一后的政治认同及借鉴》

《落魄的前东德外交官》

《两德统一一年来的东部地区情况》

《阵痛中的原东德高等学校》

《原东德科学家将大批失业》

《东德的殖民化》

《西德是如何“消化”东德的》

《德国统一酿出的苦果》

《原东德空军前景暗淡》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由于第一个突破一千个赞的答案跟德国有关,就是这个

于是小编决定再写一个跟两德统一之后的相关内容,就有了这篇回答。


希望大家会喜欢,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后,厚颜无耻地求一波关注,关注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有网友怀疑学历不承认的真实度,这里补充一下


《两德统一一年来的东部地区情况》

特别是要求原民德的一般党员、干部、工人、职员填写各种繁琐复杂的表格, 回答一些有损人格的问题,不承认东德职工在民德时期的工龄、学历, 置东部居民于“ 二等公民” 地位, 使他们在经济损失之外, 又遭受人格和尊严的污辱。



《转轨后德国东部状况及反思:兼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莫德罗指出,统一后,原东德教师在苏联或东德大学学历都得不到承认。 由于知识精英受排挤,外加东部“新联邦州”财政状况普遍比西部老州拮据,教育也就很不景气。据说许多地方由于教师受排挤、工资不如西部,好教师都“走西口”去了。从波兰等收入更低的转轨国家聘来了不少外籍教师,有人抱怨道:“我们孩子讲的德语怎么有波兰口音?” 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这两个文献都是假的,那小编也没办法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