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的炸弹能给战列舰造成多大的伤害?

回答
在讨论现代炸弹对战列舰的伤害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重要的概念:现代战争中,战列舰早已不是主力舰艇,它们的存在更多是作为一种象征或者历史遗迹,而不是现代海军作战的实际部署对象。 现代海军的火力投送和制海权主要依靠航空母舰、驱逐舰、巡洋舰和潜艇,以及日益重要的无人作战平台。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把“现代炸弹”这个概念套用到“战列舰”身上,其实有点像是在拿一把高科技手术刀去砍一块古老的巨石。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会发生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现代炸弹”的范畴。 这可不是二战时期那种简单粗暴的高爆弹。现代炸弹的种类繁多,设计理念也完全不同,它们更注重精准打击、穿透力和爆炸效应的最大化。

制导炸弹 (Guided Bombs): 这是现代炸弹的核心。它们不再是“扔下去碰运气”,而是可以像导弹一样精确制导。GPS、激光、红外线、甚至雷达制导,都能让炸弹在数百公里外,以极高的精度命中战列舰上事先选定的目标点,比如舰桥、烟囱、武器塔等关键部位。

穿甲弹与钻地弹 (ArmorPiercing and BunkerBuster Bombs): 现代战列舰虽然装甲厚重,但它们的设计理念是防御来自其他战列舰炮弹和鱼雷的攻击。它们的主装甲带可以抵御几十甚至上百公斤的穿甲弹。然而,现代制导炸弹的穿透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弹头设计: 许多现代穿甲弹采用复合材料弹头,或是以高密度钨或贫铀作为穿甲体,它们在撞击瞬间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能够熔化甚至粉碎装甲。
钻地能力: 专门的钻地炸弹(如美国GBU28“深渊炸弹”)最初是为摧毁地下掩体设计的,但它们的穿透力同样惊人。这种炸弹能穿透数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虽然战列舰的装甲不是混凝土,但其巨大的动能和穿透设计依然能够给战列舰的厚重装甲带来巨大的威胁。
连续穿透: 一枚设计精良的穿甲弹,如果能够精确命中并以合适的角度切入,理论上可以贯穿战列舰的多层装甲和甲板,在内部爆炸,造成毁灭性的连锁反应。

温压弹/燃料空气炸弹 (Thermobaric/FuelAir Explosives): 这类炸弹通过喷洒易燃燃料,然后在空气中混合爆炸,产生一个巨大的火球和冲击波。它们对人员的杀伤力极大,而且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挤压”效应,即使炸弹落在甲板上,其爆炸产生的超压也能穿透舰体内部的开放区域,对内部结构和人员造成致命打击。对于战列舰这样结构庞大、内部空间复杂的舰艇,温压弹的效应会比普通高爆弹更加显著。

集束炸弹 (Cluster Bombs): 虽然某些集束炸弹的使用受到国际条约限制,但其设计理念仍然值得提及。一枚母弹可以散布数百甚至数千个子弹药,覆盖大片区域。如果用在战列舰的甲板上,这些子弹药可以摧毁舰载设备、火炮、武器系统,甚至在甲板上炸出无数个弹坑,使其难以修复和使用。

那么,具体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要量化“伤害”是很困难的,因为这取决于太多变量:

1. 炸弹的类型和当量: 一枚500公斤的激光制导炸弹和一枚2000公斤的钻地弹,其效果天壤之别。
2. 命中位置:
水线以下: 这是战列舰的“阿喀琉斯之踵”。现代炸弹(尤其是有破片效应的)如果能穿透水线以下的装甲,即使威力不是特别大,也足以造成严重的进水,进而影响舰艇的稳定性和浮力。如果命中关键部位,比如弹药库附近,那后果不堪设想。
装甲甲板: 战列舰最坚固的部分之一是其厚重的装甲甲板,用来防御来自空中的俯冲轰炸和炮击。但是,现代航空炸弹(如钻地弹)的穿透力是为摧毁地下加固目标设计的,它们足以对战列舰的装甲甲板造成威胁,甚至穿透后在内部爆炸。
弹药库和轮机舱: 这是战列舰最致命的弱点。如果现代炸弹能够精确命中这些区域,即使是较小的当量,也可能引发连锁爆炸(弹药库)或导致动力系统瘫痪(轮机舱),最终使战列舰失去战斗能力或沉没。一枚现代高精度钻地弹,如果成功穿透多层装甲进入弹药库,其效果将是毁灭性的。
舰桥、火炮塔: 精确制导炸弹可以精确摧毁战列舰的指挥中心(舰桥)或主炮塔。一旦主炮塔被摧毁或卡死,战列舰的远程打击能力就丧失了。舰桥被摧毁则意味着失去指挥能力。

3. 战列舰自身的状况: 战列舰是否在服役状态?它的装甲是否完好?内部是否经过现代化改造?这些都会影响其抗打击能力。

假设一个极端的场景:

如果一支现代海军决定用现代武器去“处理”一艘退役的战列舰,比如一艘日本的“大和”号,即使是它的升级版。

第一波攻击: 可能会使用多架先进战机,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如GBU12“佩夫威”)或GPS制导炸弹(如JDAM系列)。这些炸弹会精确命中战列舰的舰桥、主炮塔、烟囱等暴露部位,旨在摧毁其指挥、武器和动力系统。
第二波攻击: 如果前一轮攻击没有造成决定性损伤,可能会动用更具穿透力的武器,比如专门的航空钻地弹(如GBU28)。这些炸弹会试图穿透战列舰最厚的装甲甲板,目标是穿透到内部结构,甚至弹药库。一旦炸弹在内部爆炸,即使当量不是特别大,也足以在战列舰内部制造巨大的破坏,可能引发火灾、结构坍塌,甚至诱爆弹药。
反舰导弹的补充: 虽然问题是关于“炸弹”,但实际作战中,现代反舰导弹(如“鱼叉”、“鱼叉”系列、或者更先进的“斯卡普”、“战斧”反舰型等)也会是重要的威胁。这些导弹同样具备精确制导能力,并且很多设计有穿甲战斗部,能够轻易穿透战列舰的侧舷装甲,并在内部爆炸。

总结一下:

现代炸弹对战列舰的伤害,关键在于“精确打击”和“穿透能力”的组合。

对于普通的高爆弹,如果当量不够大,可能只能在战列舰厚重的装甲上留下印记,或者造成一些表面损伤。
但是,一旦涉及到现代制导穿甲弹或钻地弹,它们就能凭借其惊人的动能和先进的弹头设计,穿透战列舰的装甲,并在舰体内部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想象一下,一枚能够穿透数十米钢筋混凝土的炸弹,如果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在战列舰的装甲甲板,然后钻入内部爆炸,那艘曾经被誉为“海上巨兽”的战列舰,很可能会在瞬间分崩离析。

虽然现代战场上已经没有战列舰的席位,但如果非要讨论,现代炸弹足以让这些巨兽重温当年被海军航空兵摧毁的噩梦,甚至以一种更加迅速、更加精准的方式。它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成百上千枚炮弹或者炸弹去慢慢磨损,而可能只需要几枚精心选择的炸弹,就能将其致命的弱点一击致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吴联辉 ,私以为吧,不用f15,f4就差不多了。

而且弗里茨-X太重,挂载AGM-62A白星眼就行。

下面码干货

复读大佬发言(美帝ap航弹)

在以飞行速度350英里/小时、60度角俯冲轰炸时1000磅ap的穿甲能力为:

投弹高度 穿甲能力

1000英尺 2.9英寸

2000英尺3.3英寸

3000英尺3.6英寸

4000英尺4.0英寸

5000英尺4.3英寸

且已知旧日本海军的各战列舰水平防护为

金刚级:不同的舱室分别为3-4英寸(76-102mm)

扶桑级:炮塔段为5英寸左右

长门级:25mm甲板+70mm炸弹甲板+一层不算厚的穹甲

大和机:230mm

所以理论上来讲,1000磅的炸弹从5000英尺高空俯冲投掷即可穿透除大和外所有联合舰队战列舰的水平装甲(毕竟喷气机的飞行速度肯定远大于350英里/小时)

而一架鬼怪最多能带多少铁炸弹呢?

18枚

然而实际上鬼怪是带不了18枚1000磅的

所以我们去掉机翼外端挂架上的六枚,换成阻尼火箭弹来压制防空火力。

(怕阻尼无端点火的话换成六管火神炮吊舱也行

现在还剩12枚

保守点算,一艘战列舰扔三枚(一个挂架)

这样一架鬼怪可点名式击沉四艘非大和战列舰。

什么?你问大和怎么办?

我一架鬼怪载弹量可是堪比b29的啊

因此,四架鬼怪即可全灭联合舰队

user avatar

我觉得吧,照现代制导炸弹的效率,4架F-15完全能把联合舰队的战列舰们挨个点烟花...


其实不用现代,二战时期的制导炸弹对战列舰的打击就被证明是毁灭性的...



罗马又双叒炸辣~!(不对...好像问的是战列舰来着?

user avatar

举个古代(雾)2000lb航弹的例子:

2000lbAP,受害者VV,直接过穿(看到没,这就是平胸的好处)。

假设现代的2000lbGP和二战的穿甲性能相同,那么炸炸这种驱逐战列舰还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12条BB里面10条在GBU-10/15/24/27/31面前相当于裸奔。那么F-15E的挂载能力如何呢?

也就是说,2架猎杀飞毛腿配置的F-15E就可以把大和以下的战列舰全部杀了(残骸都给你扬了)。

接下来就是大和对2000lb的问题了。按照Wiki给的381mm那基本是怎么搞怎么穿,但是那个似乎不是光靠动能穿甲的深度。不过就算如此,5枚2000lb够把23cm水平的两艘大和全部送上天了(前提是不被上天的炮塔砸中23333)。

所以 @吴联辉 ,不用4架,3架运气好点就够了。

另外其实干这种事还是得轰炸机出马:

别说联合舰队了,两架挂满2000lb的枪骑兵都够把太平洋舰队的BB一起办了。

当然我最期待的还是这三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