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女员工入职才 3 天就宣布怀孕,产假结束提出辞职?

回答
员工入职三天就宣布怀孕,产假结束后提出辞职,这是一种让很多用人单位感到棘手的情况。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法律法规、道德伦理、公司利益以及员工个人权益等。

一、 从法律法规角度:

合规性: 按照中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因员工怀孕、生育而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怀孕期、产假期间以及哺乳期,用人单位都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因此,从法律上讲,即使员工入职三天就怀孕,并且在产假结束后辞职,公司也无权阻止或以此为由进行补偿性的解雇。
劳动合同的履行: 在员工入职后,双方就建立了劳动关系,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只要员工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公司就应该履行合同义务。员工怀孕本身并不违反劳动合同。
产假与辞职: 员工在享受产假结束后提出辞职,是其合法权益。这并不影响其在怀孕期和产假期间享受的各项待遇。

二、 从公司利益角度:

招聘与培训成本: 公司花费了时间和资源进行招聘、面试、入职培训等,期望新员工能为公司带来价值。员工刚入职就怀孕,并在短期内离开,无疑会造成这些成本的损失。
工作交接与效率影响: 员工怀孕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而短时间内员工的离职,也需要公司重新招聘和培训新人,导致工作可能出现断层和效率下降。
团队稳定性: 短期内员工的频繁进出,不利于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潜在的道德风险和名誉影响: 如果公司对怀孕员工表现出不公平待遇,可能会在行业内引发负面评价,影响公司形象。

三、 从员工个人权益和道德伦理角度:

员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于怀孕这件事,是员工个人的隐私。在入职三天就告知公司,可能是因为员工认为有必要告知,或者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须告知(例如,工作性质可能对孕妇有影响)。
生育权是基本人权: 生育是女性的自然权利,公司不能因此歧视或为难员工。
对公司文化的考量: 员工选择在入职不久就告知怀孕信息,可能也是在试探公司对员工生育的包容度和支持程度。如果公司因此产生负面态度,员工可能会觉得公司文化不适合自己,选择离开。
个人发展规划: 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家庭规划是个人自由,公司应予以尊重。即使在入职初期就怀孕,后续的辞职也可能是基于更长远的家庭和事业考虑。

四、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公司):

这是一种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公司需要理性看待,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来应对,而不是简单地视为“被欺骗”或“吃亏”。

理解和理性分析:
概率问题: 很多女性在求职时可能尚未怀孕,但很快就怀孕了。这是一种概率上的巧合,并非所有人都会预谋。
信息不对称: 员工在入职前不一定知道自己怀孕,或者即使知道,也不一定会立即告知,尤其是在刚开始寻找工作的时候。
公司政策的导向: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支持员工生育和家庭的政策?这会影响员工是否敢于在早期告知。

公司可以采取的策略(合法合规前提下):
完善招聘流程: 在招聘过程中,可以更关注候选人的长期稳定性(例如,了解其是否有短期内结婚生育的计划,但不能直接询问或歧视)。但需注意,这些问题可能涉及隐私,需要谨慎处理,并且不能成为录用的绝对依据。更重要的是,要让公司文化和政策自然吸引稳定型的员工。
建立支持性文化: 一个真正支持员工生育和发展的公司,会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与其抱怨,不如反思公司的制度和文化是否足够人性化。
合同中的规定(需谨慎): 在某些高度专业化、培训成本极高、且对项目连续性要求极高的岗位上,公司可能会考虑在劳动合同中设置“服务期”条款,但这类条款需要非常谨慎地设计,并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变相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通常,这种“服务期”条款更多的是针对接受公司特殊培训或派遣的员工,对于普通入职员工设置“怀孕服务期”是极其危险且违法的。
保持沟通和信任: 如果员工在早期就告知情况,公司可以尝试与员工沟通,了解其未来的计划,并探讨是否有机会在工作安排上进行协调,以尽量降低对公司运营的影响。例如,是否可以安排一些更适合孕妇的工作,或者在产假结束后,是否可以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
关注长期人才战略: 公司应着眼于长远的员工发展和保留,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内的得失。如果公司因为偶尔发生的这种情况就对所有女性员工产生不信任感,那么将失去更多优秀的潜在员工。

五、 可能存在的“恶意”情况(极少数):

虽然概率很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极端情况,比如员工刻意隐瞒怀孕信息,并利用公司资源享受福利后离职。这种情况下,公司在法律上很难追究其“欺骗”责任,因为怀孕本身是合法的。公司只能从优化招聘流程和加强内部管理来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例如,通过更全面的背景调查(在合法范围内)和更深入的面试来评估候选人的稳定性和匹配度。

总结来说:

女员工入职三天就宣布怀孕并产假后辞职,是一种让公司感到成本损失的情况,但从法律角度看,公司不能因此歧视或追究员工责任。公司应该理性看待,将其视为人才管理和公司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公司应着力于建立一种包容、支持员工生育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优化招聘和管理流程,从而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而不是陷入对个别事件的抱怨和对全体员工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应对方式更能体现其管理智慧和企业价值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把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的经典案例,引起人民内部斗争,资本家就可以更心无旁骛地压迫劳动人民啦




这个事上,评判最多的就是该女员工不道德,破坏市场,不过我想来其实是看到别人合法合理地保护了自己的权益而自己却没办法/错过了/不好意思这么做,感受到一种落差,往上喷是不敢的了(毕竟奋斗逼这么多,搞不好自己的职位还有人虎视眈眈着),不说几句又感觉不太爽,然后就顺利的发展为人民内部斗争了(可喜可贺*^O^*)
















但其实道德究竟是什么?每个时代的道德又是谁制定的?无产阶级们真的有必要为了完全遵守这条条框框而内部互怼吗?


如果能回答上面几个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体会到我的意思了,我认为现在的道德体系就是资本家以伦理纲常为基础搭建起来的一套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剥削/维稳的体系。

以为公司义务加班为例,有些人会觉得不加班的人是不道德的,然而这个道德实际上只能加剧被剥削的程度,对你实际上产生的利益是几乎没有影响的。


题中女子行为合法合理,对于大多数的各位来说没有影响,但批评者甚众,本来这都该是资本家做的事,莫不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即将是挥斥方遒的资本家了,还是说各位都臀脑分离了吗?


职场歧视之说更是无稽之谈,难不成少了这个女子就天下都是白莲花了嘛……问题一直都存在,不过奋斗逼一再的自我压榨使得大家的底线愈来愈低,现在看到一个正常的反而觉得不适应了


那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呢?私以为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利益一起做斗争,不说无产阶级革命也要有工会与资本家相抗衡,使得大家处境不至于越来越惨……

不过吧,正如

@温酒

大大所说,经过30年快速发展,很多人都找不着北了,总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认为只要自己努力持续的压榨自己就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成为了正所谓的奋斗逼。

只要有这些人在,一致对抗资本家的情况就不会出现,比方说你们为了提高待遇而罢工,奋斗逼们会迅速地取而代之并且偷笑这种好工作都不做脑袋被驴踢了吧等等。因为可以预见到的这种情况所以大家甚至不敢一起出来做一些反抗措施,提高待遇就只能看资本家的“良心”咯



或许还是因为人太多了,社会相对岗位不足,还有就是意识形态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才出现了这种奋斗逼遍地走的情况(应该主要是城市里的中下以上的岗位,我在厂里面普工都招不满,附近很多厂情况也差不多,工人们只要愿意去了解,不愁找不到工作,就是劳苦程度可能有差别……),可能要过个几十年才能扭正这种风气吧


最后说一下,这个女性犯法了吗?没有。需要其他同事来支付她的报酬了吗?也没有。所以说这件事情是没有错误的。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规范他人的叫规矩







PS:现在主流好像反转了,前面的全都和无产阶级统一战线了(滑稽),弄得好像我在没有目标地瞎开炮,真可惜一开始没截个图呀⊙▽⊙





……………………………17/9/16分割线…………………………………


评论区真是热闹,有些人理解了我的意思,还有些人给我戴顶大帽子,知乎小透明诚惶诚恐,所以就着评论区几个我觉得方向上和我不太对路的我来解释一下


1、资本家由此会更加不待见女性,就业矛盾进一步扩大,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首先已经认同了有就业矛盾,那么就应该认识到这件事充其量算是个导火索,资本家本来就十分不待见未生育女性(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歧视,在本文中以此特例展开讨论),认为这是个定时炸弹。


资本家不是慈善家,资本不养闲,如果资本家在没有垄断条件下对自己手下的员工不狠,资本终究会离他而去。这无关其他,对员工越狠成本才越低,才越有竞争力,所以大佬们肯定是希望一个两个给我做到过劳死最好(多亏了前人的牺牲与努力,现在的就业压榨已经比羊吃人年代不知道好多少了,十分感恩)。


但是对于我这种麻瓜来说,我的屁股又不能抬到大佬们那个位置上去,那么他们说的话我是不是该觉得有道理,他们画的饼我是不是都该觉得很棒棒呢?


我不这么认为,例如义务加班的公司文化就是扯淡,我的个人理想实现与否不需要你们来定义,我的人生轨迹不需要你们来推波助澜,我想要当个自由的人。


但是现在做不到了啊,如果我不顺从这一套逻辑,就会有人来取代我的位置。新来的人他们会比我更加勤奋地加班,即便是没有工资;他们会比我更加努力,仿佛生活中只剩下了工作。我时常会想这种价值观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何相当一部分人会使劲内斗来讨好大佬们。拿一本企业管理手册,里面写的字都懂,然而有些并不能完全理解,总觉得这并不太符合人性;再深读进去,才发现其实全部不过写着“吃人”两个字罢了(把人的个性吃掉,只剩下为老板事业而奋斗的共性)。


现在大佬们已经发声了,已经开始准备筛选了,凳子已经减少了,然后大家就为了谁能坐上剩下的的凳子而相互指责,然后向着大佬们说我保证吃得少,这个位置肯定是要给我的……然而总有人吃得更少,大家压榨自己更加猖狂,长期以往,恶性循环,然后经济危机,灾难来临(这个说远了,不过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底层没有消费能力,顶层不愿意消费,空有生产力却不能从事生产造福人类,引申还算搭得上边)。


我认可男女平等,也承认有差异性,国家机器怎么宣传推广自然比我厉害得多。法律的制订也同样如此,我不认为坐在大会堂里的会考虑得没我远。申明立场,这个方面的法律有漏洞,但没毛病。


这个事我看来就是谁向谁低头的问题。我朝向资本家如此明显地低头不太现实,这件事过个几个月估摸着也就没了声息,所以横眉冷对的各位还是收收吧,就算没有隐瞒怀孕也有可能会是其他个人的原因(应该是比较自私的,不具备普遍性的)来让大佬们发声,日本又不是因为九一八事变才要侵略中国;如果这个导致了改法(哈哈),那就恐怖了,天朝征服星辰大海指日可待,不过对于各位来说好不好,自己心里难道没点数吗←_←


文笔不好,逻辑混乱,写一点看法已经筋疲力竭了,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我其实在说什么吧,先这样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再加




……………………………18/2/16分割线…………………………………



这又过去了五个月,看了看之前的回答,感觉虽然有些不够明晰,但总体思路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今天刚好大年初一,在如此有仪式感的一天,觉得适合吹牛,那就稍微梳理一下。

在资本主义萌芽时代,那个时候对底层工人的压迫可是无法无天的,工人超长时间的劳作仅能从工厂获得最低的生活资料,即今天不干活,明天没饭吃。压迫进一步到了工人干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便举起了革命的大旗,把桌子推到重新谈分配。

来到今天,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等等,并不是自古便如此,而是我们无数先烈争取过来的。

在这里,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发育成长,在法律中特别规定了产假这一超长并且不可更改的补贴,这是为了家庭能够更好地抚养孩子,却同时造成了很多女性职业的天花板。

资本家是无利不起早的,是会尽量避免各种额外成本的,所以在招工中天生对适龄女性会带着歧视的目光,这是因。题中女性的行为是果,刘强东义正言辞跟副总说也给兄弟们一点机会也是果,一体两面的事怎么能不看全呢,难道说京东副总是因为题中女性行为导致晋升无望?这未免有些张冠李戴了。

先烈们斗争争取来的东西总会有资本家想要撬墙角,今天资本家可以发声说因为这种行为所以以后对适龄女性招工酌情考虑,明天当然也可以说因为没有狼的血性态度把不义务加班的员工都淘汰掉。然而即便是猛烈抨击这位女性的各位也不见得愿意每天义务加班两小时吧?

仔细想想,自己能发声吗,自己又该为谁发声?如果什么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看不到内在的联系,得益的又会是谁呢?

user avatar

怎么看?

我记得资本家都有一个护身法宝,叫作:合理避税。是吧?

那员工是不是也可以合理避免上班呢?

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谁不是如此?如果这都有意见的话,那不用讨论了,立场不同。

企业和员工在利益关系上本身就是天然对立的,不用说什么符合道德,这种蠢话。

你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时候,怎么不问道不道德?

你利用就业压力强迫员工加班、陪酒、喊话、侮辱人格的时候,怎么不谈道德?

你找专业法律顾问起草30页纸处处维护公司利益的劳务合同的时候,怎么不谈道德?

大家照规矩办事嘛,都是成年人,都懂。给你打工还不是不得已,你以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上班吗?还不是憋着等那一天攒够了资源,能自己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抱怨企业难做就跟抱怨当明星很幸苦一样,都是在把观众当傻子。

真的都不想干,怎么会有全民创业这种事?一个国家人人都想当老板正常吗?

还是说资本家都是大善人,牺牲着自己的健康,被剥削、被挤压、被员工欺负,还非要起早贪黑,呕心沥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枪毙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无人干,这话放之四海皆准。

真觉得法律偏袒员工,那你去做员工不就行了,多简单的事。

user avatar

主要问题在于现在工作的流动性过大了,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十年二十年,那几个月产假的损失很容易摊薄;但现在工作长度平均可能只有两三年,那产假完了等于啥都没干。

当然这个损失肯定会在工资里得以体现,最后的结果就是全体女性一起承担这个损失。这其实挺公平,毕竟大家都要生孩子。但风险大的资产估值就会有降低,即由于产假带来的风险,”全体女性工资下降的幅度“其实是大于”产假的平均支出“的。

所以为了降低风险,应该通过强制保险的形式来搞,如公司强制购买”产假保险“,而产假保险则支付产假期间员工的一部分工资。

user avatar

我也说说我亲眼见过的一个案例:

一个姑娘刚刚加入新公司,然后她意外怀孕了。自觉理亏的她不敢耽误工作,在孕早期连续加了一周的班。因为加班忙,也没好好吃饭,吃的都是外卖叫的汉堡薯条。

一周忙完(含周六),周日下身见红了,被家人送去医院,医生要求她必须休息,否则孩子可能保不住。她很心虚的向老板请假。老板的回复是:

不就怀孕吗?加几天班就不行了,就你最娇贵。
你知不知道XXX到生之前最后一天还在上班吗?

姑娘委屈得不行,觉得自己给老板添乱了。问我怎么办?

气得发抖的我回答:

你好好休息,不要那么拼命,孩子是你自己的,工作可以再找。这样的老板,你再帮他拼命他不会感恩的。一旦你拼不动了,他隔天就把你踢出公司。

她不是个例,我认识好多在民企工作的姑娘们,怀孕不久都辞职了。我做人力资源的无法理解,去问她们,听到的都差不多:一怀孕就被百般刁难,各种找茬,心情很糟糕。这些朋友也不缺这点工资和生育金,为了不在孕期心情差影响胎儿,就索性辞职了。

嗯,看看评论区,感觉国内不少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派堪称什么都要就是脸不要的典范。

回到原话题:

1.新闻是什么?老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隐孕入职的女员工固然讨厌,但这种人是多数还是少数?我在人力资源行业这么多年,我见过隐孕入职的,不超过20例。但听到更多的是,尤其是民企,员工做了6-7年,但是老板要她奋斗不许怀孕,一朝怀孕立马调去打扫卫生。

2.我是男人,我对怀孕女性的痛苦了解并不多,我只知道有个把月里,大概是宝宝的位置不对,我太太屁股疼的做不下来,只能侧卧。如今这个回答里,动不动就提明天生孩子今天还在上班,产房里还在交代工作……诸位把标准提得那么高,是不是所有怀孕的姑娘身体都足够强壮至此呢?

3.这个新闻的来源端是企业一方,无论在哪里看到啥新闻不要急于批判,这是一面之词好不好?事情有可能反转的好不好?

4.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清楚,她如果懂的话,她怀孕期间就一天班都不用上。只要去医院,跟医生说头晕,医生1000%开假条,每两个月去补一次假条,一直补到生孩子。她还只是“怀孕期间经常请假(废话,要产检的好不好?)”,说明她至少还是在怀孕期间有上班工作的。她最后的离职到底是企业口中的找地方生孩子,还是在上班时发生了什么龌蹉,我们还是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5.我真诚的感觉七月童鞋高赞回答中的例子是在讽刺。

一个员工,努力工作之外,还得处处为老板设身处地考虑,保护老板利益?这是怎样的一种觉悟啊?如果那1000多位给高赞回答点赞的知友们都有如此觉悟,我倒不反对了,麻烦留一下联系方式,我创业的时候会请您来我司的。

七月的这个例子是讲的是最高境界,做老板的遇到这样的员工要珍惜,那真是祖坟冒青烟。诸位不能拿雷锋的标准和境界来要求普通人。

更不要把屁股坐歪了,在企业话语权远高于员工,公会忙于发电影票的今天,员工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弱势群体。

6.很多女性说,就是这种人的存在才导致性别歧视的。各位姑娘还是naive啊,核心矛盾都没找到啊。很多企业,尤其是民企,就算没有这样的姑娘出现,依然绝壁不会用女性的。导致性别歧视的核心是国家规定的,企业买单的,以产假为核心的各种女性员工福利。你信不信,国家如果出台一条规定:

明天开始女性生孩子产假2个月,她丈夫强制休8个月。

你们看这帮老板招男人还是招女人。

7.企业是逐利的,不愿意养闲人(如评论区提醒,怀孕女员工是否是闲人待定,但不少老板的觉悟就定义她们为闲人),我理解。

女性生孩子需要得到足够的经济和安全保障,我也理解。

正常的逻辑是谁受益谁买单。在今天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金有缺口的背景下,生孩子最大的受益者明明是我们正欢快奔跑在伟大复兴康庄大道上的祖国啊,咱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了,还机智滴用法规把责任安排给企业。企业嘛觉悟有限,不愿意买单。这就是今天企业和女性员工矛盾重重的根本原因。

我瞎说一句,如果出台一项新policy:

企业有怀孕女员工的,用出生证来换取抵税资格,生孩子的女员工越多,税优政策力度越大。

到时候你会发现,老板都会关切的问女员工:你都26了怎么还不生孩子?你结婚两年了是可以考虑起来了哦。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话题不是我等屌丝撕逼的战场,不是男权女权的战场,也不是老板和雇员的战场。想要根治这个问题,说得俗气一点,得有人掏钱。

更新:

评论区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就事论事,回答问题?你为什么跑题?

所谓的就事论事,在我看来,不是跟着原题题设,也就是企业主的一面之词,去扣帽子拍桌子做键盘侠。人自己立个靶子揍,我为什么要跟着去打这个不知道真实性多高的靶子呢?何况跟着扣帽子就能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了吗?

真的就事论事,是试图找到矛盾的深层原因,去试图提出一些可能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附送一个我的收藏夹:简历、求职、职业发展(只收千赞的职场相关回答)

如果有小伙伴遭遇公司非法劝退,可以看这一篇: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user avatar

我有必要再开头加一段,不然放在最后一些人就不看了。

评论里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烦躁。

有人说,这个姑娘害其他姑娘被用人单位歧视。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为什么呐?

因为就算没有这个姑娘,其他用人单位还是会歧视未孕女性的。

歧视未孕女性这个逻辑基础是:

A. 她们总要怀孕的。

B. 企业逐利本质。

所以,

只要女性还有一天要承担肚子大起来的责任,

只要企业还是逐利的,

女性就有一天被企业歧视。

哪怕题目里的女性死绝了,该有的性别歧视,你们一个都逃不掉。

但如果奋斗逼死绝了,你们想要的工资福利房子车子就都来了,收入贫富差距也会缩小。

因为劳资市场上,劳方的实力会增加。明白了么

------------------------

我觉得你们这些人就很奇怪。

你们想过为什么中国人的工资低吗?

因为中国奋斗逼多。

奋斗逼一多,劳动环境就好不了。

你们放着那么多把劳资实力对比搞成现在这幅鸟样的奋斗逼不管,

却来说一个遵守劳动合同要求劳工应有权益的人不守规矩?

那些每天在办公室加班反正无家可归不如吹空调的人,很有职业道德?

那些因为后台程序有bug,所以某些人多抢到几盒月饼就把人开了的,很有职业道德?

那些老员工因为加班加不动了产能低了,就把他们开出的垃圾资本家,很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不能吃的,同学!


大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雪花们工资低,那也是活该。

买不起房,更是活该。

房价涨,工资不涨,为什么?

因为你们觉得奋斗逼很正常,要去喷利用劳动法谋取劳工权益的人啊。

所以这些人平时自己也是跪舔资本家舔惯了的。

大环境这样了,有点多出来的钱资本家还会发奖金吗?当然是去买房子,把房价抄更高。

看过这个笑话么?

老板你的车很赞!
是啊,只要你努力工作,天天加班,不要命地认真干就行了。
是不是我也能买一辆?
不是,是我又能买一辆新的。

这根本不是个笑话,懂么?

不然你以为房价那么高,还有钱去买的人,钱是哪儿来的?


还破坏了规矩,呵呵。

怀孕了不能休假,是你立的规矩?

一定要当药渣当到公司不要你,员工不能辞职跳槽,是你立的规矩?



二十小伙埋头干,

三十四五被种田。

辛辛苦苦十几年,

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是你立的规矩?


规矩你妹。

劳动法才是规矩,

你们几个人看过了?


怎么一到劳动人民利用劳动法谋权益的时候,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

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站在哪一边的啊?

你们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

要向资本家发动阶级斗争,懂么?


公司是受了一丁点损失,这个没错。在用人的时候,猎头成本可能会浪费了。

然而,资方在这种时候受损失,难道他妈的不是天经地义劳动法上规定的吗?

你们的工资都被这帮奋斗逼拉低了,还在这里怼和资本家唱对台戏的人。

简直有病,没救了。

活该被老板当狗用。

-----------------------------------------

最后我要补充说明一段,很多人根本想不明白。

我们平时都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什么社会责任?

这个社会能赚钱的机会是有限的。企业占去了其中一部分,就应该承担着一部分相应的社会责任。招聘到孕妇,从而亏损少量的现金流(生育保险还不是公司发的,其实亏得不多),就是这一部分社会责任。这部分责任不会因为多一个女的这样谋权就变多,也不会因为少一个女的这样谋权就变少。这部分责任的总量只和怀孕妇女人数一样。对资本家来讲,他们当然希望把这部分责任交给其他企业,但是对于无产阶级来讲,你们竟然希望自己来承担这个责任?这脑子是被炸药炸过了的水平。


一群无产阶级对着资本家说,大爷您行行好,给点肉吃吧,这点社会责任我们不要你承担了,我保证工作到预产前一天。对待现实里的阶级敌人无限退让,一到网上就开始叫嚣斗地主分田地,还怼着那些不肯退让的人说她们没有职业道德……

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如今我高歌一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然后,并没有人起来。

还在我这个回答下面各种嘲讽,23333.

活该你做奴隶。

user avatar

说点政治不正确的话。

不接受喷子。


几个高赞答案,一味的政治正确。

虽然那些维护孕妇的言辞,我当然觉得没错。

但是,难道你们都不审题的么?

链接里的原文明明写的很清楚了啊: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知道自己怀孕的前提下才入职的,希望能在孕产期拿到工资并使社保不断档。


这就很清楚了。

再加上写的很清楚,女主在入职前刻意隐瞒了怀孕的事情,并且产假结束后立刻辞职。

我认为这是很不道德的。


我认为不道德的地方,并不在于隐瞒怀孕情况入职

我们都知道女人找工作比男人难,企业的经营者有不少都会对雇佣女员工而顾虑,结婚生孩子会耽误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必然会影响工作,而且薪水还得一分不少的发放。

从法律和道德上讲,这当然是应该的。

但是从企业的经营者角度来说,你花钱雇一个员工,她却无法好好工作,你也会很无奈的。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政府不买单,得企业自己买单。

很遗憾得是,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女性生产的各种补助,和对企业的补偿方面,几乎,约等于,零。

也就是说,国家要人口,但是让企业和个人来买单。

这才是造成女性找工作不容易的关键所在。


女主隐瞒怀孕入职,我觉得也许可以理解,为了一份工作,为了自己面试的时候不受到歧视对待。

这并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在于,生完孩子休完产假后就立刻辞职。

这就太不地道了。


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企业受损了,会把事情说出去,以后这个企业,或者其他听到这种事情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更加”小心“,会进一步加大社会上的对女性求职的歧视性对待。

就像扶老人的例子一样。

摔倒的老人当然是应该给予帮助的。

扶老人的人,当然也是很好的。

扶起老人这件事,当然也是正确的。

但是,只要出现了一些讹人碰瓷的事情,那么,损失的是谁?

损失的是那些真正摔倒,需要被搀扶的老人!


文中的女主,你是收益了,你骗取了一个企业的信任,然后拿到了十个月的全额薪水和社保,生了孩子,然后立刻辞职走人,把坑留给了企业。

受损的,将会是其他那些正在苦苦求职的女性!

她们将会受到更歧视性的对待!

user avatar

我微博说不要怪入职后立刻怀孕的女员工。

有人评论:可就真的不好呀。

也有补充:自己公司招了个人,进来就怀孕,结果公司不新招聘了,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

也有帮解释:也许是意外之喜不是故意占便宜。


同学们,不要被资本家转移注意力。

其实这事儿本质上,是国家应该保护女性员工福利,国家没管,责任扔给企业了。

不要辩解“也许是意外之喜”,你就是故意的都没问题。

设计制度就给留了这么大一个口子,说明国家并不反对你这么干。

这完全是你应得的。

国家现在出生率都不够看了,你生了个孩子,你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给你开了口子,为什么不用?


企业不爽,但这个社会都是底层互害的,企业不敢往上怼。只敢往下怼员工。

他们就得挑拨无产阶级矛盾,他们有一百种方法把企业的损失转嫁给其他无产阶级。

比如,怼HR,降HR绩效。

或者恶心项目组,我不管了,我不招人了,你们自己分摊了吧。——明明你就应该再招一个。


心疼资本家也有一定道理。

资本家也要赚钱,雇了人干不了活,怎么办。

那我倒要问资本家了:女员工这么大风险,那你们为什么要雇女员工?

你们天天怨声载道,你们干脆光雇男的不就一劳永逸了?


答案很简单:你们雇女员工,并不是因为你们是女权主义者,而是因为这么干有利可图。

女员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如果只雇男员工,市场上没那么多男性劳动力,光雇男的,男的工资又涨了,你们给不起。


有很多数据统计,同样能力职位的女性,工资会比男性低一些。

雇女员工是相对省钱的。

硅谷就有个投资人,他发现,女性创业者容易被低估,于是他就主要投一些女性创业团队,也赚了钱。

你们不能一方面图女员工能创造价值,还不让人生孩子。

做买卖就是有风险,哪有两边好处都被你占了的?


当然,我能理解,现在资本家日子也不好过。

也想规避雇了人结果不能用人的风险。

那怎么办?

我并不赞成什么都交给国家管的模式,也不完全觉得是国家硬扔给企业:市场日新月异,城市千差万别,国家很难保证一个普适的规定就能保障各种女员工权益。

你们可以交给我们这些商科生呀——


其实国家管了一部分:生育保险。

员工缴纳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在产假期间给员工发钱,但一般达不到工资线,所以企业要补。

那不够的部分,你为什么不去买商业保险呢?

我们这些商科生很愿意为您打造一款保险,当一个女员工入职以后马上生了,占你们便宜,我们保险公司赔给你不就得了。

这种保险根本不可能很贵,那么多女员工,有几个是一入职就生了的,太赔得起了。

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忘了哪家大厂似乎有个规定,员工万一殉职,按工资继续给家属发十年。

规定一出来,大家都感动了,说,哇,真人性化啊。

其实这就是给每个员工买了个保险,保费特便宜。


你们提高一些保费,甚至可以给每个生孩子的女员工奖十万块钱。

你们提高了这方面福利,也能招聘到更多女员工,给你们割韭菜,这就是双赢了。

结果你们连这点钱都要省,还要制造社会舆论,那怪的了谁。


所以还是老话:不要心疼那些资本家。

他们有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偏偏选了最省钱最让无产阶级内斗的一种。

这不是你、我、入职怀孕女员工的问题。

这就是他们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