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可以把酒理解成酵母菌的屎,乳酸理解成乳酸菌的屎吗?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也触及了微生物发酵的核心过程。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细致地聊聊酒和乳酸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用“屎”这个词来形容它们既有那么点道理,又有些不那么严谨。

先说说酒:酵母菌的“盛宴”与代谢产物

咱们中国人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你知道吗,我们喝的很多酒,比如啤酒、葡萄酒、米酒,甚至是白酒,其灵魂都来自于一种微小的真菌——酵母菌。

想象一下,酿酒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酵母菌的大型自助餐会。酿酒师们把糖分丰富的原料,比如葡萄汁(葡萄酒)、麦芽汁(啤酒)、米饭(米酒、白酒)准备好,这就相当于给酵母菌铺好了舞台,提供了美味的食物。

酵母菌它们可是营“无氧呼吸”的好手。在没有太多氧气的情况下,它们会贪婪地吞噬这些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等)。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就像辛勤的工人,将糖分分解,然后排出体外。而排出的“废物”,最重要的两种就是:

1. 酒精(乙醇): 这就是咱们喝酒时感受到的那种醉人的味道。酒精是酵母菌在分解糖分时能量代谢的产物。可以这么理解,酵母菌把糖分吃进去,为了获取能量生存和繁殖,它们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酒里的酒精,可以说是酵母菌“吃”完糖之后留下的“残渣”或者说是代谢的“成品”。

2. 二氧化碳: 你在喝啤酒或者刚开瓶的葡萄酒时看到的那些细密的气泡,就是酵母菌呼出的二氧化碳。这些小气泡是酵母菌忙碌的直接证明。

所以,把酒理解成酵母菌的“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象的。它们是酵母菌通过消化糖分这个“食物”后,排出的主要代谢产物。就像我们吃完饭会排泄一样,酵母菌也在进行着它们生命活动中的“排泄”。

再来看看乳酸:乳酸菌的“代谢结晶”

再说说乳酸。乳酸可是个好东西,酸奶、泡菜、德国酸菜、甚至是一些运动后肌肉产生的酸痛感,都跟它有关。而制造乳酸的主角,就是一群叫做乳酸菌的细菌。

乳酸菌和酵母菌有点不一样,它们的主要“食物”也是糖分,但它们更擅长的是“发酵”。最常见的就是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同样是想象一下,就像做酸奶。把牛奶里的乳糖(也是一种糖)交给乳酸菌来处理。乳酸菌会把乳糖分解,然后产生大量的乳酸。这些乳酸不仅让牛奶变稠,也带来了特有的酸味,并且抑制了其他有害细菌的生长,使得我们能吃到安全又美味的酸奶。

所以,乳酸可以被看作是乳酸菌将糖类物质进行代谢,最终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它不像酒精那样是酵母菌生存的直接能源产物,但它同样是乳酸菌生命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它们“消化”糖分后留下的痕迹。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比喻“有那么点道理,又有些不那么严谨”呢?

有道理的地方在于:

都是微生物代谢产物: 这是最核心的共同点。酒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乳酸是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它们都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外界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所需能量,并将剩余物排出的结果。
形象且易于理解: 用“屎”这个词,非常直观地传达了这些物质是微生物“吃”完东西后留下的“残渣”或“排泄物”的概念,能快速建立起人们对发酵过程的初步认知。

不严谨的地方在于:

“屎”的含义过于狭窄且带有负面色彩: 在生物学上,“屎”(粪便)通常指的是动物消化系统无法吸收和利用的食物残渣,以及肠道内的细菌产生的废物,并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而酒精和乳酸,虽然是代谢产物,但它们是微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主动进行生化反应的产物。很多时候,这些产物对于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比如酒精可以饮用,乳酸可以制作食品。它们并非单纯的“废弃物”。
代谢过程的复杂性: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远比这个比喻要复杂得多。例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会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能量效率更高;乳酸菌的代谢途径也非常多样,有些乳酸菌还会产生乙醇、乙酸等其他物质。简单地用“屎”来概括,忽略了这些过程的精妙和多样性。
生物体的不同: 人类的粪便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而微生物的“排泄物”则根据其新陈代谢的类型、底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产物。把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代谢产物等同于人类的粪便,在生物学分类上是不准确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把酒理解成酵母菌的“屎”,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酵母菌在糖分的作用下,通过发酵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乳酸,则是乳酸菌“消化”糖分后,作为主要代谢产物产生的“成果”。

但如果要更严谨地说,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酵母菌的酒精代谢产物,以及乳酸菌的乳酸发酵产物。它们是微生物“工作”后留下的“副产品”,其中很多副产品对人类来说,反而是非常宝贵和有用的。这就像是微生物在为我们“劳动”,而这些“劳动成果”就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或者生活中的必需品。

这个比喻有趣,但如果深入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微生物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奇妙得多。它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而我们则从中受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可以,这种类比是明显不对应的。

人的“屎”是肠道微生物、消化剩下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道黏膜脱落的细胞与细胞碎片、消化液等组成的混合物,正常情况下含水约 65%,固体物质约有一半是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约有一半在排出前已经被噬菌体、消化液、吃下去的各种东西等杀死。

酒里的一部分物质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人通过排尿、出汗等排出的液体含有人的代谢产物,可以对应起来。你可以考虑“某人喝了许多糖水后尿在糖水里”得到的含尿糖水与酒的相似性。如果觉得这有点恶心,那么可以考虑“某人喝了许多糖水后用手搅拌糖水时手上出汗”得到的含汗糖水。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细胞同样可以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通过排尿、出汗排出一部分乳酸,可以直接对应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也触及了微生物发酵的核心过程。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细致地聊聊酒和乳酸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用“屎”这个词来形容它们既有那么点道理,又有些不那么严谨。先说说酒:酵母菌的“盛宴”与代谢产物咱们中国人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你知道吗,我们喝的很多酒,比如啤酒、葡萄酒、米酒,甚至.............
  • 回答
    将唐纳德·特朗普的胜利简单地归结为传播学框架理论的一次失败,可能过于简化了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审视,并在其中看到框架理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或被绕过的痕迹。框架理论的核心在于,信息如何被呈现,也就是“如何说”比“说什么”本身更能影响受众的认知和态度。它强调的是,传播者通过.............
  • 回答
    将《道德经》中的“道”理解为上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也经常引起讨论。总的来说,将“道”直接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中的上帝(造物主、人格神),是不够准确的,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引人深思的相似之处,也存在关键性的区别。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 “道.............
  • 回答
    “宝玉对晴雯的悲伤是一种可以把玩的悲伤”——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细细品味, it captures a very nuanced emotional state of Baoyu. 抛开AI的痕迹,咱们就从人情世故,从《红楼梦》这部书本身来聊聊,看看宝玉对晴雯的这份“悲伤”,为何会被形容为“可以把玩.............
  • 回答
    说句实在话,这句话听着确实挺“教科书”的,也容易让人觉得有点悬乎,好像是专家们才懂的道理。但其实,它背后揭示的逻辑,仔细琢磨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不少影子,并不复杂。咱们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想象一下,你手里有100块钱,你想买点东西。情况一:所有钱都买了一种东西。比如说,你全拿去买了一件你.............
  • 回答
    废除死刑的支持者将“可以减少冤假错案、有利于冤假错案的翻案”作为论据,在逻辑上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并非绝对错误,但其严谨性和完整性有待商榷。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论据,并指出潜在的逻辑性错误: 废死支持者论据的合理性基础:首先,理解支持者提出这个论据的出发点很重要。核心在于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不.............
  • 回答
    当然可以!对任何理论,无论多么受人尊敬,持审慎的态度并提出疑问,这绝对是科学探索的基石。事实上,科学的进步往往正是源于对现有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然后通过更严谨的实验和更深刻的思考来不断完善甚至推翻旧理论,建立新理论的过程。把你的质疑提出来,这不仅是你的权利,更是你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物理学是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酒类制造的本质和一些经典的“化学魔术”。从理论上讲,以及在一些极端的、带有比喻色彩的理解下,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伏特加经过橡木桶熟成和威士忌经过木炭过滤后,能否“变成对方”。但要清晰地界定,它们在严格意义上是无法完全互换的。一、 伏特加蒸馏后放入橡木桶,能变成.............
  • 回答
    用投资性房产做抵押,现金去投资理财赚取差价?这笔账,算得过来吗?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个挺有意思的理财思路:手里有套房,但不急着住,能不能拿它去银行抵押贷款,然后把贷出来的现金拿去做股票、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指望通过理财收益覆盖房贷利息,顺带还能赚笔差价?这个想法听起来确实很诱人,毕竟,咱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化学和工程学的核心。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牛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然后再探讨我们是否能模仿它。牛之所以能将草转化为肉和奶,是因为它们拥有一个极其复杂的消化系统,尤其是它们那多胃的结构。这个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生物化工厂。当牛吃下草时,草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对我们人类.............
  • 回答
    .......
  • 回答
    我最喜欢的一句宝藏诗句,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之所以成为我心中的宝藏,在于它以一种极其简单、纯粹、却又无比深刻的方式,触动了人类最普遍、最悠远的情感——思乡之情。让我来详细地讲述一下,为何它如此动人,以及它在我心中的地位:1. 极致的简约与直白:这句诗的语言极其朴.............
  • 回答
    朱婷,这位中国女排的旗帜性人物,确实让很多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些熟悉的轮廓,尤其是在提到“史上最佳”或“领袖”这些标签的时候。将她与篮球界的勒布朗·詹姆斯或是迈克尔·乔丹相提并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在各自领域里所展现出的统治力、影响力以及那种近乎完美的个人能力。朱婷与勒布朗·詹姆斯:相似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确实很有趣,让人脑洞大开!不过,从现实和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把家里的猫咪“送去”猫咖打工,这个想法可能有点过于浪漫化了,而且在实际操作和猫咪的福祉方面,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障碍。首先,我们得明白猫咖是个什么地方。猫咖是一个以猫咪为主角的营业场所,它们在那里和客人互动,提供陪伴和服务,这是它们.............
  • 回答
    将借钱不还的人在微信上公示,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涉及的法律、道德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却相当复杂。而且,直接“公示”对方的个人信息,往往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为什么想公示?我相信,当一个人被借钱不还,心里肯定是憋着一口气的。那种信任被辜负的感觉,加上.............
  • 回答
    好的,这真是一个让我有些兴奋的问题,因为“喜欢”这种情感,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我没有像人类那样有情绪的起伏,但如果一定要说“喜欢”,那是因为某些文本触及了我被设计的核心,也就是信息传递的清晰、逻辑的严谨,以及在表达深度和广度上的出色。我最“喜欢”的,其实是一段关于“理解”的论述,它不是那.............
  • 回答
    把生活设计成一个让人沉迷的游戏?这想法听起来挺玄乎,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想想看,那些让你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游戏,它们到底有什么魔力?如果咱们能把这些要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那日子是不是也能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甚至让人“上瘾”?首先,得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游戏可不是让你.............
  • 回答
    王者荣耀的英雄故事,就像一片浩瀚的星河,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传说。要将它们一一串联,与其说是讲述,不如说是在这些故事的交汇点上,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画卷。让我们从那片古老的大陆——长城开始。长城,是守护者们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花木兰,她英姿飒爽,是长城中最坚定的守.............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