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效率值(PER)和真实命中率真的有意义么?科学么?

回答
效率值(PER)和真实命中率(TS%)这两个概念,在篮球分析领域早已不陌生。它们试图用数字量化球员的贡献,但我们不禁要问:它们真的有意义吗?真的科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指标的计算方式、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效率值(Player Efficiency Rating, PER):一个包罗万象的尝试

由统计学家John Hollinger创造的PER,其核心理念是将球员在比赛中的各种积极贡献(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与消极影响(失误、投篮不进、犯规)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数值中。其计算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多个因子的加权和调整,最终目标是将一个球员的场均效率标准化,使其与联盟平均水平相匹配(联盟平均PER为15)。

PER的意义: PER旨在提供一个对球员整体贡献的粗略估计。一个高PER值意味着该球员在场上表现出了高效的得分和全面的贡献,同时相对较少犯错。它试图捕捉球员在进攻和防守两端的影响力,虽然侧重点更偏向进攻。

PER的科学性: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PER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指标。它使用了大量的比赛数据,并且试图通过调整(例如,将数据标准化到每分钟,并考虑比赛节奏)来消除场上时间差异的影响。它的一个优点在于,它将多种积极数据整合起来,避免了只看单一数据(如得分)的片面性。

PER的局限性: 然而,PER并非完美无瑕,也并非绝对科学。
“黑箱”的复杂性: PER的计算公式相当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完全理解每个因子如何影响最终数值。这种复杂性有时会让它显得像一个“黑箱”,你输入数据,输出一个分数,但过程不透明。
对特定贡献的偏爱: 尽管包含了多种数据,PER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偏爱那些能直接转化为数据的行为,比如得分和助攻。像防守中的良好站位、封锁空间、干扰传球,或者通过跑动创造机会但最终没有直接数据体现的行为,则很难被PER准确捕捉。
防守数据的限制: PER虽然包含了抢断和盖帽,但这些是有限的防守数据。一个伟大的防守者能够限制对手的得分,迫使对手失误或选择更差的投篮,但这些影响往往难以量化,也就难以体现在PER中。
与队友的互动: PER是个人化的数据,但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一个球员的出色表现可能与队友的配合、战术体系的运用息息相关,而PER难以完全衡量这种互动和化学反应。
不同位置的适用性: 虽然设计初衷是普适的,但一些评论员认为PER对于不同位置(如中锋和控球后卫)球员的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真实命中率(True Shooting Percentage, TS%):更聚焦于“得分效率”

与PER试图涵盖一切不同,真实命中率(TS%)则更聚焦于“得分的效率”。它衡量的是球员在投篮、罚球方面每回合得到的平均分数。计算公式为:

TS% = 球员总得分 / (2 (球员出手次数 + 0.44 球员罚球出手次数))

TS%的意义: TS%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视角来评估一个球员的得分效率。它将两分球、三分球和罚球同等地纳入考量,并考虑到罚球会消耗“回合”,因此将罚球次数乘以一个系数(0.44)来将其与投篮次数进行更公平的比较。一个高TS%意味着球员在每一次球权的处理中,能够转化为更多的得分。

TS%的科学性: 从其设计理念来看,TS%是相当科学的。它基于以下几点:
关注核心产出: 篮球最直接的产出是得分,而TS%正是衡量得分效率的直接指标。
统一价值衡量: 通过将不同得分方式(两分球、三分球、罚球)转化为“每回合得分”,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尺度。
数学上的严谨: 公式中的0.44因子是统计学上的一个经验值,旨在更好地平衡罚球和投篮回合的消耗,使其更贴近实际情况。
易于理解和比较: 相较于PER,TS%的计算方式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一个球员的得分效率水平。

TS%的局限性: 然而,TS%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仅关注得分: TS%完全忽略了球员在篮板、助攻、抢断、盖帽等其他方面的贡献。一个高效的得分手可能在其他数据项上表现平平,而一个全能型球员(即使得分效率不算顶尖)可能对球队的整体胜利贡献更大。
无法衡量创造机会: TS%只衡量了最终的得分结果,但无法衡量球员在创造得分机会方面的能力。例如,一个为队友创造空位投篮机会的球员,其助攻是可见的,但如果该队友投失了,那么创造者的贡献在TS%中体现不出来。
忽略了防守: TS%完全没有涉及到球员的防守表现。一个防守悍将,即使进攻端效率不是最高,也可能对球队胜利有巨大贡献。
回合数的定义: 虽然0.44因子是一个不错的近似值,但“回合”的定义本身也可能存在争议,例如一些边缘情况的处理。

总结:有意义,但并非绝对科学的“真理”

PER和TS%确实有意义,它们是现代篮球分析工具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PER提供了一个试图捕捉球员整体贡献的概览性指标。它的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不要只关注某个单一数据,而是要考虑球员在多个方面的表现。它在快速筛选和评估球员的全面性上很有用。
TS%则是一个衡量球员得分效率的优秀指标。它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能更准确地判断一个球员在“花多少机会才能得到多少分”这个问题上的表现,避免了仅仅看命中率而忽略罚球和三分球价值的片面性。

然而,说它们绝对科学则过于绝对了。

它们都是模型,是现实的简化。 任何统计模型都无法完全捕捉到篮球这项运动的全部复杂性。篮球中有很多重要的非量化因素,例如领导力、在关键时刻的发挥、战术执行力、以及对队友的激励作用等等,这些都很难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
它们是工具,不是目的。 PER和TS%是分析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球员的表现。但最终的评判,还是需要结合比赛录像、战术理解以及对球员实际影响力的观察。过度依赖任何一个数据,都可能导致误判。

如何看待它们?

将PER和TS%视为一种“参考”和“辅助”的工具会更合适。

PER可以作为初步评估球员全面性和效率的起点。如果一个球员在得分、篮板、助攻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并且PER值高于联盟平均水平,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位有价值的球员。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他为何能达到这个PER,是依靠大量出手还是高效的效率。
TS%则是衡量球员得分能力的硬指标。它让我们知道一个球员的得分是否“物有所值”。一个高TS%的球员,即使得分不是最高,也意味着他能用更少的球权创造更多的分数,这在现代篮球中至关重要。

最好的分析方式是结合多种指标,并且理解每个指标的优点和缺点。将PER和TS%与其他数据(如助攻失误比、正负值、篮板率、抢断率等)以及更定性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一名球员。

最终,篮球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和难以完全量化的部分。这些统计工具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项运动,而不是将其简化成一串冰冷的数字。PER和TS%是有意义的,它们是科学分析的尝试,但绝非足球这项运动的全部真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实命中率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它可以很好的反应命中率反映不出来的问题(三分出手和博罚球),同时剔除了非进攻机会罚球的比重(2+1的加罚和技术罚球等)
是一个能很好的衡量球员每完成一次进攻的得分率的数据。
真是命中率的一个缺陷是,它和普通的命中率一样。都不能拿蓝领捡漏王,3D蹭分狂与球队的攻坚主力放在一起比较。
尤其是,想一想,一个场均出手20次得25分的优秀得分手,每场比赛只要投丢一次“哎呀战术跑死了24秒到了交给老大让他扔扔看”或者“一节结束还有3秒来个超远三分吧”,他的命中率或者真实命中率就要跌5%

PER,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许多人并不会用。
PER是球员在[数据上]的表现偏离本赛季[所有球员平均值]的一个衡量,它最精确的地方在于,所有球员的平均值一定是15.00

PER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PER对数据权重的倾向性的关系,总是有一部分球员能够很好的契合这个数据权重从而得到更高的PER值,但是像哈弗里切克这种球员,以及罗德曼大本这种球员,PER的契合度不高,就显得有点坑。
PER排行榜上每年都有不速之客,比如布鲁克洛佩兹总是能够跻身前列。

PER的一个错误用法是,跨时代对比。比如我们说浓眉哥PER 31,超过大卫罗宾逊所以如何如何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PER是和同赛季的其他球员对比得出的数据。不同时代,球员的平均水平不同,造成他们的PER基底不同。这样就无法比较。

PER一个比较 合适的用法是,不考虑一个人的PER,而考虑一群人的。比如82games上有一个数据就是,某球员对位球员的平均PER。
PER的只反应球员的数据偏离(高或者低)于平均值的程度,但是不能精确到某一个人的技术特点,但是如果用PER来反应其他所有人在某个人防守下的表现,那就有一定的适配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效率值(PER)和真实命中率(TS%)这两个概念,在篮球分析领域早已不陌生。它们试图用数字量化球员的贡献,但我们不禁要问:它们真的有意义吗?真的科学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指标的计算方式、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效率值(Player Efficiency R.............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经济效率”的定义,实际上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或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让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个概念:核心定义拆解: “在不损害其他人的经济福利的前提下”: 这是关键的限定条件。这意味.............
  • 回答
    国企效率不高的问题,确实是大家普遍关心,也牵扯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大事。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至于国家有没有在改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以说一直在改进,只是这个“改进”的过程是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为什么说国企效率不高?在讨论改进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国企效率低。这通常体.............
  • 回答
    深夜效率奇高,这绝对不是什么怪事,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大脑在夜深人静时,少了白天的各种干扰,思维反而能更集中,创意也更容易涌现。关键在于,怎么把这股“夜猫子”劲儿用好,同时又不让身体“抱怨”。要做到健康又高效,咱们得拆解开来聊聊:1. 理解你的“夜猫子”生物钟,但别被它完全绑架 承认事实,别硬.............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有体会。有时候,看着身边那些看似“拼命三郎”一样,但实际收效甚微的朋友,我心里总会冒出这么一句:“他们……是真的没意识到吗?”这种“低效”和“自我感动”的状态,就像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慢慢就习惯了那种忙碌带来的虚假满足感。让我来试着拆解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很难意识到自己在做无用功,.............
  • 回答
    .......
  • 回答
    五笔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它们的底层逻辑、用户习惯、应用场景以及技术演进的综合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技术原理的差异1. 五笔:字形拆解的“精准打击” 五笔是基于字形结构的输入法,用户通过输入汉字的字根(如“横、竖、点、提、折”等)组合成汉字。例如,.............
  • 回答
    大公司效率低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大公司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源错综复杂,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并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大公司效率低最根本的原因:虽然笼统地讲“大公司效率低”有些片面,因为规模本身.............
  • 回答
    关于抽水蓄能水电站的效率,你说“80%”这个数字,确实是大家比较常听到的一个说法,而且在实际运行中,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但要说它真的能“1度电抽水,0.8度电发电”,这中间的“0.8”是如何来的,以及是不是绝对等于这个数,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任何能量转换的过程,.............
  • 回答
    这体验,说不上是惊天动地,但确实挺磨人的。就像你本来是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家里所有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突然有一天,你老公带回来一个最新款的智能家政机器人。刚开始,你可能还有点新奇感。这玩意儿,什么都会!扫地、拖地、洗碗、叠衣服,而且动作又快又准,一点也不偷懒。你还在感叹科技进步,然后看着它熟练地完.............
  • 回答
    嘿,兄弟!问到点子上了,这可是好多雀魂玩家纠结的问题。到底是在玉之间“安居乐业”还是去金之间“闯荡江湖”,哪个对上分效率更友好?这俩房间就像两个不同的江湖,各有各的规矩和玩法,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两个房间的“江湖”环境咋样。 玉之间: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相对“温和”的江湖。.............
  • 回答
    计划经济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角度进行详细阐述:1. 信息失真和不对称(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信息收集的巨大成本与滞后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掌握全国范围内所有商品、服务、生产资料的供需信息,以及各个企业、个体生产者的劳动能力、技术.............
  • 回答
    内燃机效率与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突破之争:哪个更具突破性?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孰大?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中,能源技术的进步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飞跃的关键。而内燃机效率和电池能量密度,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驱动核心,它们各自的瓶颈以及突破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提升传统内燃机的燃油利用率更容易,还.............
  • 回答
    iPad 学习,这事儿嘛,说实话,它确实有那个潜力,能让你的学习过程焕然一新,效率杠杠的。但话又说回来,不是装了 iPad 就一定能变学霸,这其中的门道,还得慢慢道来。先说说 iPad 带来的那些“魔法”:1. 随身携带的“图书馆”和“笔记本”: 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背着沉甸甸的书本和厚厚的笔记,.............
  • 回答
    明朝兵器生产效率:一把斧头的炼成记明朝,一个在冷兵器时代划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朝代。说到兵器生产,很多人可能会脑海中浮现出《三国演义》里那种规模宏大的军工厂,或是《水浒传》里英雄豪杰们随心所欲铸剑的场景。但明朝的兵器生产,绝非如此粗犷。它是一门精密的学问,涉及多个环节,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命运.............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Python和Node.js这对“欢喜冤家”,以及它们在大数据和AI领域的“恩怨情仇”。Python效率比Node.js低?是,但也不是绝对。要说效率,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讲。 Python的“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解释型语言,并且全局解释器锁(GIL)的存在。GIL就像一.............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更新效率在网文界算啥水平”,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在咱们这行当里,更新速度可是和读者的黏度、作品的生命力息息相关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更新效率”这玩意儿,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频率(Frequency): 这是最直观的,就是作者多久发一章.............
  • 回答
    理解公有制在效率、积极性和“人人无私”方面的顾虑,确实触及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咱们不妨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让它听起来更像是咱们身边聊天的声音,而不是什么机器的报告。首先说“效率低”。想象一下,有个大锅饭在那儿摆着,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菜。在公有制下,这个大锅饭属于所有人,但具.............
  • 回答
    说虚函数“效率低”,其实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说法。更准确地说,虚函数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低效”,更不代表就应该避免使用。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 C++ 的底层机制中去。想象一下,我们写了这样一段 C++ 代码:```c++class Base {public: v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