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有潜射与陆基洲际导弹,美国为什么还要研发B2呢?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直击要害。很多人看到潜射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ICBMs)似乎已经覆盖了核打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轰炸机,会觉得有些冗余。但事实上,B2战略轰炸机(以及更早的B1、B52)在美国的核威慑体系中扮演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导弹所无法完全复制的。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细致地说说。

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发展B2的初心和它带来的核心优势,这与导弹的逻辑完全不同。

威慑的层次与灵活性: 核威慑并非只有“我能打到你”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系。
陆基ICBM: 它们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报复工具。一旦发射,几乎无法拦截,威力巨大。它们是“最后一击”的保障,也是战略对手最警惕的“终结者”。
潜射弹道导弹(SLBM): 部署在战略核潜艇上,这赋予了它们极高的生存能力和隐蔽性。对手很难在第一时间定位并摧毁所有潜艇,所以潜艇是“二次打击”的基石,确保了即使在遭受首轮打击后,美国依然有能力进行报复。
B2战略轰炸机: 这就是B2与其他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了。B2带来的不仅仅是核武器本身,还有“可部署性”、“可选择性”和“可控制性”。
可部署性: 相较于预先设定好发射井或潜入深海的导弹,B2可以在接到命令后,根据不断变化的任务需求,选择最有利的攻击路线、时间和目标。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形成临时的威胁。
可选择性/可升级性: 这是B2最闪光的地方。洲际导弹一旦发射,就无法召回,也无法根据战场态势改变目标。而B2在飞行过程中,是可以根据情报更新来选择目标,甚至是取消攻击。这在局势极度紧张、但又不想立刻升级到全面核战争的情况下,提供了宝贵的“战略降级”空间。你可以通过B2的出现,向对手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但又不至于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地步。这种“悬而不发”的威慑力,是导弹无法给予的。
可控制性: B2载员的飞行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根据指令调整任务,甚至是在接收到新的情报后,对目标进行修改或取消。这是一种极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意外情况”或需要精确打击特定目标时。导弹则完全是自动化、预设程序的,一旦发射,一切都取决于程序和数据。

低可探测性(隐身性): B2最核心的技术卖点就在于它的隐身能力。它采用了飞翼式设计和特殊的吸波材料,使其在雷达屏幕上的信号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被认为是“雷达幽灵”。这使得B2能够穿透对手最严密的防空网络,在冷战时期对方的很多防空系统对付的是具有明显雷达反射面的飞机,B2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即使在今天,面对越来越先进的防空体系,B2的隐身能力依然是其执行复杂任务的关键。

战略灵活性与信号传递: 除了实际的打击能力,B2还扮演着重要的“信号传递”角色。
展示力量与决心: 将B2部署到某个敏感地区,或者进行一次高调的战略巡航,可以非常有力地向潜在对手传递美国的安全承诺和战略决心。这种视觉上的威慑,往往比导弹发射井的威慑力更直接,也更容易被理解。
联合演习与伙伴关系: B2经常与盟友一起进行联合演习,这不仅提升了联合作战能力,更是向地区伙伴传递了美国的安全保障信息,巩固了同盟关系。

载弹的多样性与任务适应性: 虽然B2主要是为了携带核武器,但它也能携带大量的常规精确制导弹药。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核打击平台,也可以是执行高价值常规打击任务的利器,尤其是在需要穿透严密防空网的情况下。这种任务的灵活性,使得其在战略层面的价值更加多元化。

再者,我们得从对手的角度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反制与对抗的可能性: 尽管洲际弹道导弹的拦截非常困难,但理论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会越来越强大。美国发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威慑力量,是为了确保即使某一种手段被对手的技术所反制,其他的手段依然能够发挥作用。B2的隐身能力,就是为了对抗可能出现的、能够拦截高超音速武器或弹道导弹的先进防御系统。

避免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 如果一个国家仅仅依赖导弹作为唯一的核威慑手段,一旦对手找到了有效反制导弹的方法(比如一种可以摧毁所有陆基发射井或潜艇的武器),那么这个国家的核威慑能力就可能瞬间归零。B2的存在,就像是给核威慑体系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备份”和“互补”环节。

回到历史和技术演进的视角,B2的研发也与当时特定的战略环境和技术突破息息相关。

冷战时期的技术竞赛: 在冷战后期,美苏双方都在竞相发展更先进的武器系统,以寻求战略优势。苏联在弹道导弹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而美国则看到了隐身技术可能带来的突破,能够绕过对手在导弹防御上的投入。B2正是这种技术竞赛的产物,它代表了当时航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巅峰。

对未来战场环境的预判: 设计者在研发B2时,就已经预见到未来的战场将充满更先进的雷达和防空系统。他们需要一种能够突破这些障碍的平台,而隐身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为什么即便有了弹道导弹,美国仍然需要B2:

1. 战略威慑的多样性与不可预测性: B2提供了一种导弹无法比拟的战略灵活性、可选择性与可升级性,它是一种主动的、可调整的威慑工具。
2. 强大的穿透能力: 其无与伦比的隐身性能,使其能够突破敌方最严密的防空网,执行高风险的任务。
3. 信号传递与政治影响: B2的部署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政治信号,能够有效传递美国的决心和承诺。
4. 规避单点故障: 通过拥有空中核打击能力,可以避免核威慑完全依赖于导弹,降低了被对手技术突破导致整体威慑失效的风险。
5. 适应未来战争: 面对不断进步的对手防御能力,B2提供了一种对抗的手段。

简单来说,导弹负责的是“必将抵达”的毁灭性打击,而B2则负责的是“如何抵达”、“何时抵达”以及“在抵达前如何调整策略”的战略艺术。它们是核三位一体(陆基导弹、潜射导弹、空中轰炸机)中不可或缺的独立且互补的一环。没有B2,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就会出现明显的短板,其战略灵活性和对未来战争的适应性都会大打折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很简单啊,不同的武器应对不同的任务。

B2是轰炸机。轰炸机就算执行战略任务的时候都具有能够通过无线电中止任务的后悔药可吃。

而战略导弹不管是潜射的还是陆基的,一但射出除了自毁和故障以外,就只有命中一个选项。基本没有后悔药可吃。哪种武器更灵活有效就可想而知了。

并且B2还具有常规战术能力。去年就有B2跨过整个大西洋炸了利比亚的某些帐篷军的新闻。对于这样低性价比的目标,洲际导弹无能为力。

而某些军事大牛们甚至更是言之凿凿的说B2当年是为了在广袤的西伯利亚猎杀毛子的导弹车的。虽然感觉有点玄幻。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真有这样的任务还真就只有B2能干。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直击要害。很多人看到潜射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ICBMs)似乎已经覆盖了核打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轰炸机,会觉得有些冗余。但事实上,B2战略轰炸机(以及更早的B1、B52)在美国的核威慑体系中扮演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导弹所无法完全复制的。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细致地.............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关于“代油”的问题,虽然没有像代糖那样明确的单一替代品,但确实存在多种替代油的方案,主要根据用途、健康需求和烹饪方式来选择。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 一、食品工业中的“代油”替代品1. 植物油替代品 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葵花油等,是传统替代油的常见选择。它们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触及到了基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误解。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基因片段”和“DNA序列总长”的概念。1. 关于“基因片段只占DNA序列总长不到10%”的误解您提到的这个说法,很可能是将“基因”(genes)与“编码蛋白质的区域”(proteincoding regions)混淆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非常实在。在C++的世界里,确实存在指针,它们能做到很多事情,指向内存中的某个地址,让你直接操控那块区域。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个叫做“引用”的东西呢?这背后有深刻的设计理念和实际需求,远不止是“多一个语法糖”那么简单。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开了揉碎了看看指针和引用各自是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初接触电子电路,看到电阻分压能把电压降下来,就会疑惑:为什么还要用什么7805这种“复杂”的元件呢?它们好像都能做一样的事情嘛。其实,电阻分压和7805稳压器(线性稳压器的一种)在“降低电压”这个表象下,隐藏着本质的区别,各有各的用武之地。简单地说,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固定、.............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摸到门道了,这是个非常实在的问题,也触及了音响设备的核心。简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好的耳机,即使有了均衡器(EQ)和“脑放”(这里我们理解为音源、功放、甚至是你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期待),它依然非常重要。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为什么。 为什么好耳机依然是基石?你可以把你.............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直击要害。我们确实有个熟悉的词——音障,但它特指物体在空气中突破声音传播速度时遇到的阻碍。那么,在水里,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东西呢?答案是:有,但表现形式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音障”不太一样,而且更复杂。首先,我们要明白,水是一种介质,而声音在水中传播的方式和空气是不同的。最关键的一.............
  • 回答
    好,咱们就掰扯掰扯,为什么 C 里有 `memcpy_s` 了,还留着那个“洪水猛兽”般的 `memcpy`,而且不直接改它。这事儿吧,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止是“安全”两个字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C 语言的设计哲学是什么?C 语言的设计理念非常“精简”和“高效”。它给了程序员极大的.............
  • 回答
    “德棍”、“法棍”这些说法,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能听到,通常带有戏谑或贬低的意味,用来形容那些对德国或法国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表现出过度狂热,甚至有些盲目推崇的人。那么,“波棍”这个词是否存在,又有着怎样的语境呢?“波棍”这个词,确实存在,但远不如“德棍”、“法棍”那样普遍和广为人知。 它的出现和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往往隐藏在历史的表象之下,却关乎着古代战争的实际运作。很多人觉得弓箭手能远程输出,为什么还要费力去训练掷矛兵呢?其实,这背后是战场复杂多变的现实,以及不同兵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智慧。首先,咱们得从弓箭手的“看家本领”说起。弓箭手的优势在于射程远、杀伤力集中,尤其是在对付敌方密.............
  • 回答
    “硅基生命”这个概念之所以被广为讨论和接受,甚至成为科幻作品中的常客,而“锗基生命”、“锡基生命”、“铅基生命”则鲜为人知,这并非偶然。这背后涉及到我们对生命基本构成要素的理解,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神奇之处。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原因。生命的基石:碳的独特性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地球生命的基石——碳。生命之所.............
  • 回答
    降龙十八掌,一听名字就自带一股英雄气概,仿佛能一口气降服万龙。而它“以简御繁”的精髓,更是点明了其高明之处——看似简单朴实的几招,却能蕴含无穷变化,以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应对一切复杂局面。这自然令人赞叹,也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武功:比如,招式繁复,变化万千,但似乎效果却不如人意的“落英神.............
  • 回答
    “物极必反”这句古话,听起来总带着一股宿命感,仿佛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个循环的轨迹:走到极致,就必然要转向另一个极端。我们确实见过太多“盛极必衰”的例子,王朝的辉煌过后是崩塌,个人的荣耀之上是落寞,企业的巅峰之上是危机。这些鲜活的事实,似乎都在为“盛极必衰”提供着佐证。然而,如果同样以“物极必反”的逻.............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HTTP 请求”和“RPC 调用”这两个词会觉得它们似乎有些重叠,甚至让人疑惑,既然有了 HTTP 这样一个通用的、大家都熟悉的网络通信方式,为什么还需要 RPC 这种“绕一点”的方案呢?其实,这就像问,既然我们有汽车,为什么还要火车?答案在于它们解决的问题、优化的场景以及带来的.............
  • 回答
    文件后缀名就像是物品包装上的标签,上面写着“这是糖果”、“这是书籍”。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件东西大概是什么。比如,看到 `.txt`,我们立刻知道它可能是文本文件;看到 `.jpg`,我们就猜到它应该是一张图片。这种直观的标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操作系统管理文件时,非常方便。操作系统可以根.............
  • 回答
    圣库制度,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经济和组织模式,常常是评价这段历史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它所代表的“天下同富”、“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颠覆旧秩序、追求公平的希望。然而,正是这个在理论上听起来极为宏大的制度,也成为了太平天国最终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既然圣库制度存在如此多的弊端,.............
  • 回答
    完颜洪烈找灵智上人等人,虽然他已经有了裘千仞这个实力强大的打手,但背后的原因却错综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弥补裘千仞的局限性与增强整体实力: 裘千仞的忠诚问题: 裘千仞虽然武功高强,但他是一个“见利忘义”之徒。他的忠诚度是建立在利益和个人得失之上的。完颜洪烈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不可能完全.............
  • 回答
    美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初期,很多人确实抱有这样的疑问:一个拥有全球顶尖医疗技术、先进的卫生系统和高度公民意识的国家,为何反而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非简单归咎于某一个环节的失误。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在科技、医疗研究方面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疫苗研发上,其速度和效率是.............
  • 回答
    原神的世界里,旅行者兄妹(以下简称“哥哥”和“妹妹”)的冒险,说起来也算是一场惊心动魄、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旅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位曾经亲历过诸多惊涛骇浪、甚至见过提瓦尔大陆之外光景的哥哥,在一次旅行之后,却似乎销声匿迹,江湖上并未留下他响彻天地的传说呢?这背后,藏着太多的“为什么”,也藏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