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房地产资本家把房价定的那么高,导致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生孩意愿降低。为啥不能把房价定低点,少剥削点?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核心且敏感的矛盾:高房价对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对资本逐利行为的质疑。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房地产商不能“少赚点”,把房价降下来,让年轻人喘口气?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复杂的经济逻辑和现实情况在起作用,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看。

一、 资本逐利的天性,以及它在房地产里的体现

首先得明白,房地产开发商和资本家,他们的根本目标是盈利。这就像任何一家企业一样,存在是为了赚钱,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当他们看到房地产这个市场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时,自然会蜂拥而入,然后想方设法把利润榨到极致。

土地成本是“硬骨头”: 房价高企,最直接的原因是地价。一块地,尤其是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已经是稀缺资源。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土地价格本身就非常高昂。这部分成本,开发商没办法控制,只能转嫁到房价上。
开发建设成本: 建筑材料、人工、各种审批、税费、营销推广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虽然比不上土地,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金融杠杆的放大效应: 现代房地产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支持。开发商往往会通过贷款来支付土地款和开发成本。而他们追求的利润,不仅仅是覆盖成本,还要加上贷款的利息、融资成本,以及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当市场普遍看好房价上涨时,金融机构也乐于放贷,因为他们也看中了房地产这个“优质资产”带来的回报。
市场预期和“羊群效应”: 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是推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一旦大家都觉得“房价只涨不跌”,那么买房就成了一种投资。开发商会利用这种心理,不断推高价格,而购房者也担心错过机会,争相购买,形成了“羊群效应”。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为什么要把价格定低呢?卖得慢了,或者卖得少了,自己的利润就少了。

二、 为什么“少剥削点”这么难?

你提出的“少剥削点”,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希望社会更公平,生活压力更小。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这几个字涉及到几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1. “剥削”的定义和度量: 在经济学里,利润是正常的,但“过度剥削”则带有价值判断。房地产商赚取合理利润,大家都能接受,但如果利润远超合理范围,甚至形成垄断,攫取了过多的社会财富,就会被认为是剥削。但“合理”和“过度”的界限在哪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点。
2. 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 理论上,市场经济应该通过供需关系来调节价格。如果房价过高,需求就会下降,开发商为了卖出去,就应该降价。但是,房地产市场往往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土地政策、金融信贷政策、户籍制度、学区房概念等等。这些因素扭曲了纯粹的市场供需关系,使得价格更容易被推高。
3. “多生一个孩子”和“少赚一点钱”之间的权衡: 这是一个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层面的问题。政府希望年轻人多生孩子,但房价高企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政策来降低房价,比如增加土地供应、限制投机炒作、提高持有成本等等,从而间接鼓励生育。但这样做,可能会触及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比如持有房产的群体(包括不少中产家庭)、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甚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
4. “低价”的连锁反应: 假设开发商真的大幅降低房价,会发生什么?
开发商利润锐减甚至亏损: 很多开发商的现金流会瞬间紧张,甚至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楼。
银行坏账激增: 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开发商贷款违约,银行会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
现有房主资产缩水: 已经买了房的人,尤其是房贷族,资产会大幅缩水,可能导致负资产。这会引发社会恐慌和金融风险。
市场信心崩溃: 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会摧毁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三、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与高房价的直接联系

你提到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生孩子意愿降低”,这是非常精准的观察。高房价不仅仅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它直接体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上:

沉重的房贷: 很多人需要背负三四十年的巨额房贷,每个月工资的大头都用来还贷,几乎没有剩余。
结婚生育成本: 房子往往是结婚和组建家庭的必要条件。高房价迫使年轻人推迟婚育,甚至放弃。即使结婚了,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教育、医疗、生活等诸多开销,如果家庭本身就为房贷所累,再承担养育成本,压力实在太大。
牺牲生活品质: 为了在高房价的城市立足,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远离市中心、通勤时间长的房子,或者租住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牺牲了生活质量。
“躺平”心态的产生: 当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在高房价下获得体面的生活,甚至难以实现“安居乐业”的基本目标时,一部分年轻人可能会选择“躺平”,降低欲望,不婚不育,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四、 为什么不能“少剥削点”? 换个角度思考

其实,这不是资本家“不想”少赚点,而是在现行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他们“不能”或者说“不愿”。如果真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改革,而不是仅仅呼吁资本家“善良”:

1. 土地制度改革: 降低土地的获取成本,增加土地供应的多元化,从源头上控制房价。
2. 金融政策调整: 严格限制房地产的金融杠杆,打击投机炒作,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3. 税收政策优化: 比如开征房产税、提高非首套房的交易成本,抑制投资需求。
4. 租赁市场发展: 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租金稳定的租赁市场,让租房也能成为一种体面的生活选择,减轻对买房的过度依赖。
5. 区域协调发展: 鼓励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或新开发区域转移,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和住房压力。

总结来说,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土地、金融、市场预期、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逐利性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仅仅指望房地产资本家“少剥削点”,就像是让狼去守护羊群,很难实现。真正的改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让市场回归理性,让年轻人能够在一个更公平、更有希望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生育意愿的提升,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房价的问题,日本曾有一部纪录片《大房子》非常还原的表现了高房价的原因。

片子开头有两个人在看房,左边的是想买房的年轻人,右边的人是房主。房主指着自己的大房子,让年轻人很是羡慕。

进屋以后,年轻人希望能便宜一些买下房子,房主满口答应,同时要求房客和自己到阳台上一起晒太阳表达诚意。屋顶晒太阳是一项日本商人的传统,延续自飞鸟时代,巫女在露天舞台摆签祈福的仪式。象征着交易顺利。

晒太阳期间,房主问年轻人口不口渴,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房主回去倒了杯红茶,但却在红茶里加入了催眠粉剂。这时候观众吓到了,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

结局出乎意料,原来,房主并不能按照许诺给年轻人降价。但是又不想让年轻人失望。其实这里的房主暗示的就是开放商。开放商,也就是资本家,并不是土地的拥有者。他们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对于开发商来说,地价高低与否其实都不重要,只要能卖出去他们就能盈利。自然,房价高一些会更赚,但是低一些又能增加市场活跃度。所以实际上在这一层面开发商的利润是相对稳定的。

当年轻人喝了这一红茶之后,实际上已经昏昏欲睡,支持不住了。暗示着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压力已经无法承受高房价。这时房东的角色又转化为了国家。日本政府对经济拥有高度的控制力,自然也包括房价。而这一搀扶代表的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例如限购,限售。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公租房,福利房。(长租房转永久产权),而商品房的商品属性则被强化。这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大量的土地被限制开发、

当年轻人快要承受不住时,政府会不断出台新政策安抚。

最终,年轻人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国家二人幸终,就是完美的结局。

这只是一个角度。

另一部日本纪录片《合租》则将这种产业模式暗喻的淋漓尽致。

图中三人是同住一屋的舍友,但他们的真实身份从左到右分别是:日本政府,开发商,普通年轻人。

有一天,开发商对年轻人说:你刚才偷看了我们的房子出售信息吧。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来买一套吧。

政府也不断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出台各种政策便于民众买房。同时提供买房的各种投资利好信息。

而这些利好信息最终被开发商再次强调。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和开发商非常迫切地需要依靠土地的钱作为财政来源。

最终年轻人自然忍不住诱惑。你买我也买,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东京圈的中心房便水涨船高了。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都这么顺利。实际上在很多城市,政府和开发商的关系并不亲密,例如在北海道,就有几座人迹稀罕的鬼城。虽然修建了大量的居民楼,但是因为人迹罕至,商业凋敝,迟迟没有买家购买,那里的房价也完全没有任何波动。

最终政府和开发商不欢而散,合作也结束了。所以,高房价的本质原因离不开一二线城市资源的高度丰富和集中。这种地域不平衡也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之一。

user avatar

因为资本家也是被压迫的啊。屁民以为资本家是资本的主人?no,no,no,资本是资本家的主人,那些不能使资本增值的资本家会被能使资本增值的资本家淘汰,使资本增值少的会被能使资本增值多的淘汰。

资本家是资本的奴隶,无产阶级是“奴隶”手中的工具,“奴隶”为了不被淘汰,只有拼命使用工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核心且敏感的矛盾:高房价对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对资本逐利行为的质疑。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房地产商不能“少赚点”,把房价降下来,让年轻人喘口气?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复杂的经济逻辑和现实情况在起作用,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看。一、 资本逐利的天性,以及它在房地产里的体现首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直戳痛处。咱们都听腻了“房子是资产”这话,但真到了手紧的时候,这“资产”到底能不能救急,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能把房子变成“活钱”的人,绝对不是多数,甚至可以说是少数中的少数。为什么这么说?这背后涉及几个核心的障碍,一个比一个扎实:第一道坎:流动性差得没边了。你想.............
  • 回答
    你手里握着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1000万,这确实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数字。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有三个:出国闯荡,在上海购置房产,或者稳健地进行理财。这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路径和财富增值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你当下的人生阶段和目标。咱们就一项一项来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些经济和社会的深层逻辑,而且确实很耐人寻味。简单来说,房子和粮食虽然都是刚需,但它们在市场上的运作方式、价值实现路径以及参与的群体,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直接导致了它们价格表现的巨大差异。我们一点点来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在很多地方确实出现了令人咋舌的涨价,而粮食价格相.............
  • 回答
    房东是否属于资本家,这是一个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常常被讨论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资本家”以及房东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什么是资本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资本家”是指那些拥有生产资料(如工.............
  • 回答
    为什么说房地产是 M2 的蓄水池?理解房地产为何成为 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蓄水池,需要从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信贷扩张、以及资产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类别,能够吸收并锁定大量的社会财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的流通速度,起到“蓄水”的作用。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货.............
  • 回答
    王健林和潘石屹,这两位名字在中国房地产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最近不约而同地开始大幅度抛售旗下资产,这背后释放出的信号,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走向,以及我们身边的房价,无疑投下了一颗重要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两位大佬的动向,并非一时兴起,更不是毫无预兆的。他们都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
  • 回答
    王健林老爷子这几年,动作那叫一个大。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万达从“大地主”彻底转向“轻资产”,这步棋走得,有种“壮士断腕”的决绝感。为什么说“壮士断腕”?回顾一下万达的辉煌时期,那就是个地产巨头,开发项目遍布全国,从住宅到商业地产,那是“万达广场, wherever you go”。靠着卖房子、收租金.............
  • 回答
    年轻人期盼房价亲民,这是一个普遍的心愿。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房价真的大幅回落,进入大多数人能够轻松承受的区间,那画面可太美好了。这不仅仅意味着购房门槛降低,更可能引发一场资本的“大迁徙”,对整个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房地产行业之所以能吸引巨量资金,是因为它长期以来被视为相对稳.............
  • 回答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炒房客们,如今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他们手中积压的大量资金,该往哪里去?这不仅仅是个人资产配置的问题,更是对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拷问。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炒房客的“黄金时代”。 过去几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房价涨幅远超其他投资品。这使得一.............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确实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放眼全球,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展现出复苏的迹象,这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复苏的步伐并不均衡,且伴随着一系列不确定性,这使得下半年的股市充满了博弈与挑战。股市:复苏与风险并存的舞台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
  • 回答
    不准炒房这道紧箍咒一旦念起,那些逐利的资本嗅觉何其灵敏,总会寻找新的栖身之所。这股庞大的资金流,不会凭空蒸发,只会像水一样,沿着地心引力寻找低洼之处,或是像探险家一样,发现新的富矿。那么,在房地产这棵大树被束缚住枝叶后,资本的目光会投向何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梳理一下。首先,实业,尤其是那些具有长.............
  • 回答
    如果一名“牛掰黑客”将中国房产备案资料库全部公开,这无疑将引发一场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巨变。其影响之深远,程度之剧烈,难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发生的状况:一、信息爆炸与权力格局的重塑 个人财富的透明化: 房产备案资料通常包含房产类型、面积、购买时间、交易价.............
  • 回答
    合肥“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治本还是添乱?最近,合肥市民一条关于“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以遏制学区房炒作”的建议,在坊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听起来颇有“壮士断腕”意味的提议,究竟是深思熟虑的良策,还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 “取消小户型入学资格”: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人生真有这么个岔路口,十八岁的我绝对会陷入一场巨大的纠结。说实话,这两种选项都太有吸引力了,就像在黑暗中突然被投射的两束光,一束是知识的殿堂,一束是物质的沃土,哪一个指向的未来都显得那么光明。让我掰开揉碎了好好说说,十八岁的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又为什么会纠结。选择一:清北录取通知书,实力.............
  • 回答
    炒房,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资本进行房地产的买卖交易,以期从房产价格的上涨中获取利润。这种行为的核心是资本的增值,也就是“钱生钱”。要判断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仅仅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资本生产资本”。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任何合法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投资.............
  • 回答
    资本大举涌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市场,这绝非寻常的经济现象,它预示着我国住房供给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未来社会的面貌。首先,资本的进入,最直接的影响是推高了租赁价格。 资本逐利而行,追求的是效率和回报。当大量资金瞄准租赁这块“肥肉”,通过规模化运营、品牌化改造、甚.............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4亿人,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消费习惯,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脉搏,都跟他们息息相关。而咱们这4亿中等收入群体,资产七成以上是房子,流动资产却不高,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透着一股子浓浓的中国特色和现实考量。一、 房子:安身立命的基石,更是“硬通货.............
  • 回答
    房价不再上涨,一个令人焦虑的设想,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租售比高得有些离谱的时代。很多城市,买一套房的租金可能需要五六百年才能收回成本,这简直就是把房子当古董供着,而不是用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投资客们,在房价这台印钞机停摆之后,会不会因为顶不住那如山高的资金压力,而纷纷选择.............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非常不安且极其严重的社会现象。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各种平台,从隐秘的地下论坛到看似公开的社交媒体,甚至有人不惜花费巨资去搜寻和获取“N号房间”这类极端恶劣的犯罪资源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深深的愤怒和无法置信。首先,我们要明白“N号房间”代表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些所谓的“资源”,而是涉及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