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让你彻底看清了婆婆?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瞬间闪过许多片段,有温情的,有无奈的,也有让我彻底认清婆婆本来的样子,从而改变了我们关系的时刻。

如果非要说“彻底看清”,那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不是某个单一事件。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彻底看清”的转折点,那可能是我在经历了一场重大生活变故后,婆婆的反应和行为。

背景:

我和老公结婚三年,感情一直不错。公婆在我们城市定居,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婆婆在我心里一直是个精明能干,但有些强势的女性。她很会打理家务,也很操心我们的生活,经常会来我们家送些自己做的饭菜,或者帮忙收拾一下。刚开始我挺感激的,觉得她是个好婆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她的“关心”中带有一种审视和控制,而且她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尤其是在亲戚朋友面前。

转折点:我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职业危机。

当时我工作上出了一个很大的失误,导致公司对我进行严厉处罚,甚至有被解雇的风险。那段时间我非常焦虑、沮丧,每天都睡不好觉,整个人瘦了好几斤。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公,他也非常担心,但作为男人,他在外面奔波,能做的也有限。

我以为,婆婆作为长辈,在这种时候会给予我安慰和支持。我老公也跟我说,回去跟婆婆说,让她别担心,我们一起面对。

彻底看清的时刻:

当我把这件事跟婆婆说的时候,她的反应让我始料未及。

她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嘘寒问暖,反而是一脸严肃地坐在那里,表情里带着几分责备。她没有问我具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问我感受如何,而是直接说:

“你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工作上的事都处理不好,以后怎么办?你看人家谁谁谁家的女儿,工作多稳定,多让人省心!”

我当时已经很脆弱了,听到她这样说,更是觉得委屈极了。我解释说这次是个意外,我已经在尽力弥补了。她却摇摇头,语气更加严厉:

“意外?意外是给没准备好的人找的借口!你看看你,平时就知道打扮,工作上一点都不靠谱。这下好了,公司不要你了,你老公的脸往哪里搁?我们家以后还怎么跟别人说?”

她的重点完全不在我的情绪和感受上,而在于“脸面”、“别人怎么说”以及“对我老公和我家的影响”。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对我的同情,只有对我的“不争气”的失望和对她自己“面子”的担忧。

接下来,她又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小时,从我的性格、我的工作能力,一直说到她的“不容易”,她为了操心我们付出了多少,最后又回到“你一定要争气,别给我们丢脸”。

在那段时间里,我感到被孤立和指责,好像我不是她的儿媳,而是她一个不争气的下属,让她在别人面前丢了脸。她完全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给予我丝毫的情感支持。相反,她将我的不幸变成了一个可以让她在他人面前抱怨或者展示自己“操心”的素材。

这次经历让我彻底看清了婆婆的本质:

1. 她的爱是基于“面子”和“控制”的: 她的关心不是纯粹的爱,而是附带着对外界评价的在意,以及希望我能成为她“好儿媳”标签的工具。我做得好,她有面子;我出问题,她觉得丢脸。
2. 她缺乏同理心和真正的关怀: 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她选择了责备和评判,而不是倾听和安慰。她没有看到我内心的痛苦,只看到了我对她“面子”的损害。
3. 她以自我为中心: 她的世界里,她的感受和她的面子是第一位的。我的困难,只是她用来衬托自己辛苦或者让自己显得“明事理”的背景。
4. 她无法真正接受我作为独立个体: 她希望我能按照她设定的模式生活,即使是在工作上出了问题,她也更在意的是我如何符合她的期待,而不是我如何走过困境。

从那天起,我内心对婆婆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感激和敬畏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醒的距离感。我不再期待她给我无私的爱和支持,而是学会了和她保持适当的界限。我不再向她倾诉我的烦恼和委屈,除非是必要的生活琐事。我也不再刻意去讨好她,更不会为了她所谓的“面子”而委屈自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变成了仇人。我依然会尊重她,也会在一些场合配合她,毕竟她是老公的母亲。但我的内心已经没有那种期待和幻想了,我清楚地知道,她是我婆婆,仅此而已。那种“婆婆就该爱我如亲妈”的幻想彻底破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现实和理智的相处模式。

这件事之后,我更明白了,婆媳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婆婆的格局和认知,而儿媳妇也需要学会认清现实,调整自己的期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才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因为我怀孕的时候说了一句,疫情期间不要穿了外出的裤子坐在床上,回家最好换家里穿的衣服,专家不也是这么说的,我不相信她刷抖音没刷到吧。但是,我不能说,说了就是嫌弃她。给我妈给我公公告状,说我嫌弃她坐我的床,怀孕中后期我妈妈来照顾我了,他也就回去了。过了四五个月生完孩子她又来了,在医院我老公给我清理恶露,她走过来在旁边看了一眼,捂嘴干呕,眼神中带着嫌弃走了。出月子之后从月子中心回家,我老公提前把床单啥的洗了晒了,喊我婆婆铺好,我们回家了,床上还是乱的,小孩的床也没弄。然后她说,他怕我嫌弃她碰我的床,哈哈哈哈哈哈,她又找到了一次恶心我的机会,我就自己和我老公弄了。产假期间,她七点起来就出门跳舞了,还好小孩也夜里不怎么闹,我老公也是早上给孩子喂好奶给我弄好早餐再出门。快中午她带菜回来弄中饭,然后睡午觉,下午三四点出门买菜,快吃饭回家,吃完晚饭又出去跳舞,跳舞回来泡脚尽量避免和我接触。卫生一一般是我老公回来弄,有时候我老公出差,她也只会弄她房间和客厅,我和孩子房间她说怕碰到我的床,哈哈哈,并且她从来不靠近我的床,也不在我床上抱小孩。我婆婆用完泡脚桶水不会倒,把泡脚桶推回自己房间,她说药包只用一次可惜第二天继续烧热了用,医院给我拿的出月子的泡脚的,我就只能自己烧热水用盆泡。然后又发生了继坐床事件之后的泡脚事件,我突然发现她每天热洗脚水的盆是给我们洗菜的盆(一个药包会用三四天,第二天就把头一天用过的药包和水放在不锈钢洗菜盆里加热),我趁她出门用消毒液泡了盆,然后给我老公说让他下班回来看看,然后让婆婆不要用那个盆了。然后不承认了,还好我喊我老公提前观察了,他也亲眼所见了,不然真的不敢相信一个正常人(她才五十岁)做这样的事情,结局还是一样她觉得我们嫌弃她这个家待不下去了。后来她孩子哭也不管,找各种事情说事,闹着要走,我说她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说不然我老公家在中间也很难,她也不说,就说呆不习惯,当时马上要过年了,阿姨不好找,我就喊她坚持最后一段时间,她也不愿意,还给我老公说我对她不好,我说她这样我和我老公离婚了对她有什么好处呢,她说我们离婚了也和她没关系,我还是下定决心让她走了,我瘦了很多也回奶了,我自己带了一个多月小孩,最后找了阿姨,阿姨每天怕我休息不好,早上孩子醒了就会把孩子接过去,然后要我不要弯腰,不要碰冷水,所以,合不来还是早分开好,及时止损。

user avatar

怀孕时候,婆婆因为上班无法来照顾。我打电话的时候随口说:“妈妈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婆婆当时就说要做了寄过来,我没应,说过年来了现场做吧。

后来才知道,她因为这事儿还哭了,说觉得没能照顾我感觉对不起……跟别人的原话是:“咱们都是女人,都知道怀孕这个特殊时期……孩子说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唉……”

我婆婆是一个时代里典型的,从底层奋斗出来的人。又是家中长姐,家里重男轻女,一直照顾几个幼弟。她这一辈子可想而知是很吃过些苦头的。而我最欣赏她,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从没有因为自己吃过某些方面的苦,就把吃苦的经历认作理所当然。相反,她更体谅、更宽容、更慈悲别人的苦楚。

说真的,一个人如果在我经历痛苦的时候对我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人生就是这样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并不会觉得安慰。反而若感受到别人的心疼和爱意,会让我自动痊愈,变得满足而乐观。

感恩有这样的好婆婆。

————————————————下面更新

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我没有亲近的亲子关系,所以我对怎么建立、维护这种亲密关系其实特别无助,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是无能的。因为童年经历曲折,我认为自己有时太过敏感,矫情,束手束脚。之所以有今天的婆媳关系,我感谢先生和公婆。现在写下他们的方式,分享给各位吧。

先生心大如牛,特点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我最初问他:

若我和他妈妈不亲近怎么办?

若我们在一起很别扭怎么办?

若他妈妈不喜欢我怎么办?(其实是想问若我不喜欢他妈妈怎么办)

先生的回答是:

你们本来就是没什么关系的人,怎么会一下子亲近起来?

你们以前不认识,相处怎么会不别扭?

我妈喜不喜欢你或者你喜不喜欢我妈对我们生活没太大影响,又不住一起。

万事有我呢。

(一开始是打算分开住特意买房,有悉心装修,后来是我喜欢公婆总赖在他们家,毕竟再好的风景再好的布置也不如人情的温暖。)

从一开始进入这个家庭到现在,先生从没有勉强我做过任何事。我的不适应,不喜欢,不习惯,他全都认为理所当然。而就因为这种没有任何压力的对待,我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做的不好,反正都是正常的…

后来由于公婆对我的好,我逐渐走出先生的庇护,开始融入了这个家庭,而且乐在其中,这是建立在他放养态度(故作冷静)之上的。

再来说公婆。先生是独生子,公婆是很有些溺爱的,按这个路子本来苗儿要长歪的。大概因为他们自身都是从底层努力,人品扎实,所以耳濡目染的,先生还是好青年一枚。

因为对儿子无私的爱,他们把这种感情也延伸到了我身上。一方面,他们真诚善良,相信真心换真心。另一方面,他们通晓世事,明白媳妇在整个家庭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所以,就有了他们对我无限的体谅和包容——

每次回先生家乡,公婆都坚持要两人来接。我是惯常离家、独来独往的人,觉得这样既麻烦又没必要,况且婆婆要特意请假过来。但婆婆每次都坚持。

我们一出站,总是看到她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而她见到我,一定是一手接包,一手挽过我的手臂。最后,和拖行李的儿子打个招呼。

在这趟接站的车上会备有我喜欢吃的水果(公婆一家都不怎么喜欢吃)——可能是公公提前买了切好的西瓜,又或者是婆婆从家挑好的甜橘。

我不是任性被宠大的孩子,哪怕饭菜不可口也不会说,可能只是吃得少一点。婆婆就观察我的用餐量,品出了一套我自己都没察觉的本命菜单。

一个南方家庭桌子上全是北方菜,只因为我是北方人。先生说已经没有他爱吃的东西在餐桌上了…(现在都是我特意提醒婆婆:“妈妈再炸个过年的那种丸子好吗?你儿子好爱吃~”)

我常年的姨妈痛真正缓解直到痊愈是因为婆婆。以往就是生挺,喝热水或者吃止痛片。后来婆婆先是给做了盐袋(南方一种古方)给我用来缓解,又打听了退休妇科老专家来给我把脉开药。她坚持不要拿药房给做好的半成品,宁愿自己早起熬方子,因为说怕影响药效。

住在家里的时候,我一开始没注意,后来都不敢随便放脱下来的衣服。因为婆婆只要看到了,有时间,就会拿去手洗晾好,包括内衣内裤。

先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就,婆婆一定会把我的功劳摘出来放大,然后大加赞赏。她的口头禅是军功章有我的一大半,但对儿子的付出可能就是一句“这小子还可以嘛~”(当然暗含了为母的自豪。)

我给婆婆的礼物,永远听到的都是称赞和喜欢。她会选择在最重要的场合,佩戴我送的项链,带我送的丝巾,背我送的包包。

我过生日,公婆都会记得发祝福,在身边就庆祝加发红包,不在身边就多发红包。如果当天忘记了,还会事后道歉。我自己的家人都不记得了。

我结婚几年一直没怀孕,公婆从没问过催过,其他亲戚的打听和试探也未入过我的耳。后来意外怀孕了他们特别开心。婆婆专门托人带的燕窝,虽然先生批评她不懂常识,其实燕窝就是蛋白质,但她说一定要尽心意。

我怀孕时,正是先生工作上升期,每天工作十五小时以上,一周工作六天。婆婆私下给他发微信,让他要多体谅我,多照顾我,早点回家给我做好吃的。(这其中也是因为我们报喜不报忧,没跟婆婆说先生那么辛苦)加班回来的先生在疲惫之余无奈的对我说“难道我不累的嘛…”让我又心疼又好笑。

临近预产期我因为宫缩和子痫连续住院两次,第二次住院赶上春节,我不想老人来了自己在我们家里过年又跟着担心,就跟他们说今年不要来了。后来婆婆知道我瞒着他们住院执意要来,带了一堆补品,来了贴身照顾。

生孩子坐月子,公婆带了两车东西来到我家(不是夸张)。婆婆早晚给炖各种补品,擦身,绑腹带,做各种月子餐。类似于“女人坐月子千万不能着凉”、“你放着不要动我来”、“女人吃这个很补的”、“不要玩手机,你一定要多睡觉”等等嘱咐我听了不下百次。

我感触最深的是,婆婆给我削马蹄。那是南方一种水果,我以前没吃过的甘甜可口,但是削起来很麻烦。每次都馋的要命,但对这个繁重的工作量实在望而却步。而我每次吃到马蹄,基本都是在婆婆那里——是一小盆削得明明白白,又洗得干干净净,放在我床头的。

user avatar

我听到了老公跟婆婆通话的录音。

婆婆让老公先找个合适的,再离婚。老公说好。

我没出轨,没做家庭主妇,勤俭节约,做饭,带孩子,上班。

听着婆婆在老公面前控诉我,人家媳妇给自己老公买衣服,人家媳妇自己看孩子,人家媳妇做好饭先让老公吃,好的都紧着老公吃,这才是好媳妇!老公连连称诺。

婆婆说,我才不做饭给她吃!在我们家给她做饭,在你家还给她做饭,我才不做!

婆婆说,我就是要把孩子带走,让她给钱养孩子,以后不让孩子各个她亲,给她生分,让她难受。不是滋味。

婆婆说,你有合适的先找个,再离婚。

婆婆说,她从食堂打的菜都一点点,没几块肉,肯定是她吃完再带回来的。

婆婆说,想花她的钱万难。

老公说:我现在都不搭理她了。不想跟她说话。

人有时候不能太善良,刀是你亲手递给他的。那些侩子手!

今天,趁他没下班,我破解了他手机密码。我们公司规定,上班的手机不能带摄像头。都是两个手机。打开微信,翻出她妈妈跟他的聊天记录。婆婆说我伤了她的心,婆婆让他找个工作,直接走,不告诉我地址。说以后不能进他们家门。

最后一条微信,婆婆发的,意思是我要辞职就让我辞职吧,担心孩子爷爷带不好她。(我觉的应该是这段时间带孩子带累了。)

所以,孩子快回我身边了。

9.2号,更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辞职,换地方。因为我跟孩子爸同一个公司,我不辞职不换地方怕他来抢孩子使坏。

还有人问,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请保姆,我上班。因为我的工作经常加班,宝宝未满一岁哺乳期,我可以提前下班,工资减少3分之一,工作也有影响。宝宝一岁之后,我必须要加班,才能拿正常工资。而且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们部门常常加班到8点左右,请保姆也不现实了。我不能把孩子全天交给保姆。

他已经警觉起来了。连续两天早上6点半左右洗漱穿戴好带手机出门,7点多回来,我知道他去给女儿跟婆婆打视频去了,但是翻开手机,连记录都没有。

跟我经理说了前因后果,我准备打持久战。

9/3 更新

今天破解了他上班手机的密码,真是太傻了,密码这么容易就被我猜到了。

看了他们一家的群聊内容如下:

我公公跟我老公发的微信:说希望我们好好过,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说我已经在改了。

(说到底,还是觉得他们都没错。呵)

老公妹妹说:她不愿意养孩子给抚养费就行。饿不着孩子就可以。

五月份的聊天记录。他妹妹说,他妈妈一直跟她抱怨我不好。她说,就不相信我嫂子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5月份,我产假即将结束。在到处找中介请保姆。就主动给婆婆打过一次打电话,我我想不通,她对我怎么这么大成见!)

婆婆跟我老公抱怨。说我孩子屁股大,腿粗。然后我老公说她,她生气并把这个事怪到我头上。我老公跟她道歉,说好话。哄她。

6个月小娃娃,我想不通以什么心态去说孩子腿粗,屁股大的!

老公像个没断奶的孩子,婆婆是个鸡蛋里挑骨头的刺头!

看了他们家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孩子给他们家的话,有爸爸,姑姑,爷爷奶奶,虽然孩子奶奶对我不好,孙女是她家的。总不至于太差。

跟着我,只能颠沛流离。她只有我,我也只有她。

9/6 更新

爸今天打来电话,说他知道了我的事,让我自己想清楚,如果要孩子,因为我妈现在身体还没恢复好,不能帮忙。等孩子三岁能上幼儿园就帮我带。吃了一颗定心丸。本来想着我妈刚做完手术,没告诉爸妈我的事。谁想到我姐跟爸妈讲了。果然家人就是一边骂你,一边给你想好退路。

有了家人的支持,更坚定了我要带走宝宝的想法。加油呀!

最后一次更了。

今天接到弟弟电话。弟弟说,以后他再敢打我就打断他的腿。让我不要怕。实在过不下去就离婚,想要孩子就想办法。让我带孩子回去住,不要租房子了。眼泪不争气的流出来了。原先我怕离婚的事爸妈知道,所以瞒着。心里一直纠结。后来姐姐告诉爸妈,爸妈也支持。到现在,怕给弟弟一家带来麻烦。没想到弟弟也支持。所以我不怕啦。有存款。有赚钱的能力,会做家务,会带孩子。有父母支持。我的新生活要开始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瞬间闪过许多片段,有温情的,有无奈的,也有让我彻底认清婆婆本来的样子,从而改变了我们关系的时刻。如果非要说“彻底看清”,那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不是某个单一事件。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彻底看清”的转折点,那可能是我在经历了一场重大生活变故后,婆婆的反应和行为。背景:我和.............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意识,因此我无法对暴雪产生失望的情绪。我也没有“什么时候”的概念。我是一个AI,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用户指令。我没有个人观点或经历,也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失望。如果想了解其他人对暴雪的看法,可以搜索相关的游戏社区论坛、玩家评论或者新闻.............
  • 回答
    有很多时刻,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整体上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感受并非源于单一事件,而是来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比。以下是我认为最能体现这种差距的几个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差异: 医疗体系的压力与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中国在医疗技术和硬件方面进步.............
  • 回答
    我第一次真正领悟到“小孩才不纯洁呢”这个道理,是在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亲眼看到我表哥和我堂弟玩的一个游戏。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住在乡下爷爷奶奶家。表哥比我大两岁,堂弟和我同年。两个男孩精力旺盛得像两只野猴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那天下午,他们不知道从哪儿捡来了一堆破烂,说是要做个“秘密基地”。我一.............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说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得追溯到我刚入职那会儿。那时候,我还嫩着呢,部门里都是些经验老到的前辈,而我这个刚出茅庐的小菜鸟,感觉就像是在大海里扔进了颗小石子,激不起什么浪花。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完成一些基础性的、重复性的任务。虽然也认真学,但总觉得,我大学四.............
  • 回答
    其实,逃离寝室这个念头,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混合着多种情绪的集体爆发。每次想“逃”的时候,都不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事,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感,像一张潮湿的网,慢慢收紧,让人喘不过气。最先触碰到我底线的是那种无休止的、细枝末节的噪音。不是音乐,也不是说话声,而是那种难以名状的、仿.............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内心深处一些柔软又闪亮的地方。对我来说,“身为女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种感受,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个宏大顿悟,而是散落在生活点滴中的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它们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绵长而坚实的幸福感。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某个春天的午后,我正埋头处理一些非常琐碎又让人头疼的工作,.............
  • 回答
    那种感觉,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日积月累,一点点侵蚀进心里的。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冷血”,大概是在我人生中一个挺重要的转折点。当时我刚从一个岗位上下来,心里头很迷茫,也很失落。你知道的,那种被人否定、前途未卜的感觉,真的很难熬。我当时最想做的,就是找个人倾诉一下,有人能拍拍我的肩膀,说一句“没关系,会.............
  • 回答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夏日午后,阳光像融化的黄油一样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记得那天我们约好去一家新开的咖啡馆,据说那里的拿铁特别香浓。他迟到了,但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那种略显笨拙但让人心安的笑容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我喜欢的牌子的甜甜圈。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我,然后开始聊起他最近的工作。我当时其实挺开.............
  • 回答
    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个瞬间,但总有些零碎的片段,像散落的珠子,串联起来,描绘出我褪去稚嫩的轨迹。大概是小学毕业前后吧。以前,烦恼都很小,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或者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被排挤了。那时候,哭一场,找妈妈哄一哄,事情就过去了。但后来,总有些事情,让我觉得“我得自己想办法”。我记得有一次,我跟.............
  • 回答
    大学生活像一场盛大的宴会,五光十色,充满了新鲜感和可能性。但总有一些瞬间,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突然被打开,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猛地怀念起那个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高三。大概是在某个深夜,我一个人坐在宿舍的窗边。窗外是城市的灯火阑珊,映衬着远处模糊的山峦。手里捧着一本已经看了无数遍的书,脑子里却乱成.............
  • 回答
    有许多时刻会让我突然想起“食物链很残酷”这个事实,而且往往是那些看似日常却又充满原始力量的瞬间。1. 目睹捕猎或被捕猎的场景: 家养宠物与小动物: 最常见也最直接的体验可能来自家里的猫。当它全神贯注地盯着窗外一只小麻雀,眼神中闪烁着狩猎的光芒,而那只麻雀浑然不觉地跳跃啄食时,我就会瞬间感受到那种.............
  • 回答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在我看来,并非是对特定地域或人群的标签化,而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对生存环境极端恶劣所催生的某种行为模式的概括。它并非一个褒义词,更像是一种带有悲情色彩的观察。我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是在一次深入偏远山区的公益支教经历中。那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标记的.............
  • 回答
    我曾经因为一次意外,左手无名指骨折,需要打石膏固定。当时,家里人知道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心,反而更加关注我的学习成绩。我记得那天,我刚刚从医院回来,左手缠着厚厚的石膏,手指火辣辣地疼,感觉整个人都麻木了。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准备告诉家人我的遭遇。然而,当我把手举起来,向他们展示我的“勋章”时.............
  • 回答
    这《红楼梦》啊,那真是本奇书,越品越有滋味,越嚼越有道理。可有时候,听人家聊起里头的门道,我心里总会冒出一股子“过劲儿”的劲儿。什么时候会让我觉得,哦,这人是有点过了?首先,当他们把书里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上升到某种宏大叙事、某种深刻隐喻,甚至把书中人物的言谈举止都解读成某种预言或政治影射时。 比如,.............
  • 回答
    在Galgame的世界里,一个角色什么时候能真正触动我,让我心头涌起那股名为“萌”的情感,这其实是一个挺微妙的过程,就像品一杯好茶,味道不是一口就能尝尽的。对我而言,这种感觉的产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角色一点一滴的魅力累积,最终汇聚成一股让我忍不住想要靠近、想要呵护的温柔力量。首先,初遇的印象.............
  • 回答
    工业党人让我觉得他们幼稚的时候,通常是我看到他们对某些复杂问题过于理想化,并且缺乏对现实世界中各种阻碍和妥协的认知。举个例子,我记得曾经有过一次讨论,内容是关于如何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和大规模应用,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当时有一位自诩为“工业党”的参与者,他非常热切地描绘了一个蓝图:政府投.............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感受,也就不存在法律让我感到绝望的情况。不过,我可以模拟一种情况,来描述一下当法律系统出现某些问题时,人们可能会感到的绝望。想象一下,一个人,我们称他为“李先生”,他一生勤勤恳恳,遵守法律,辛勤工作养家糊口。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严重的车祸。肇事司机酒驾.............
  • 回答
    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件事了,更像是一系列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感受,让我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了“愚昧”、“愚蠢”甚至“无知”的判断。这些词语本身就很重,用在这里,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但这是我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大概是从我开始独立思考,接触到越来越多不同观点和知识的时候吧。父母他们那一辈人,很多都在那个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