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如何评价?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蠢到这种地步的母亲,如果有,那一定不是个人,我从来没有见过现实中能把穷说的那么高尚而且还是对着自己的儿子说的,这样没有一点点母爱的行为让我好奇这男的怎么活到那么大的,可以堪称世界第十大奇迹。
三个关键词
1、房价一直在涨
2、亚运会前肯定不会亏
3、萧山城区
出于职业道德,有些细节我不能说出来,我能说的就是,我之前在公关公司做的一些项目,当客户提出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果时,沟通纸媒、人为制造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常规操作。
这种话题一定是社会热点话题,能够戳到一部分人的痛处,但绝对不能是有违公序良俗或者违法的,即是可以引起大规模讨论并且是允许被大规模讨论的话题。
操作的过程一般是公关公司提供现成的事件策划包括最终成稿,向纸媒买版发布在社会新闻板块,引起网媒的转载。
在稿件中,你想推广的品牌或目的会以隐晦的方式合理地出现在某个地方,一定会有露出。但如果你删掉这个露出,事实上并不影响读者对整个事件的认知。
比如这则新闻,截图那一段如果删掉的话,并不影响读者阅读。
然而,这三个关键词对外传达了核心诉求:
萧山城区买房一定会涨,至少亚运会前不会亏。
笑死我了
社会淘汰的就是这种家庭,还以为是30年前那个草根逆袭的年代?
现在这个社会,拼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本积累,拼的是家族的资源、眼界、决策、运气
这个自私的母亲不仅不能适应社会,还坑了孩子,连首付都不想拿,还好意思说自己“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好话都被你说了,倒是不干人事
面对如此残酷的阶级固化和贫富差距,不仅自己不想努力不积极奋斗改变,反而整一堆虚头巴脑的情绪感情上的东西敷衍了事,指望着你儿子一个月1万的工资买400万的房?还是指望你儿子结交个40岁的离异带孩富婆?
当bz就算了,关键是还高高在上故作姿态的立牌坊,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父母不教育子女,不提供经验有时不是坏事,更多情况是一事无成鼠目寸光的长辈,非要把那些导致自己碌碌无为的经验当作圣经教育子女,以爱的名义教育出同样碌碌无为的子女
——————————————
这个答案看似很冲动,我应该冷静一哈
首先,怎么生活,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比如确实有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犬儒,他们不想去考虑房子车子,也不想去竞争奋斗,我认为这完全是他们的个人选择,没有权利去指责或评价他们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位母亲居然用一种成人的,甚至政治的手段,去对付自己社会经验不足的儿子和家庭
甚至我觉得,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封信,这完全是媒体的创作,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大鸣大放,引蛇出洞
这种居心叵测的新闻,完全是既得利益者、资产阶级、身居高位者催眠广大人民群众,无视阶级矛盾,将阶级固化现状常态化、合理化的举措
简直恶毒
——————————————
看到评论区一个词 啃老
是不是知乎er对啃老有什么误解?
真正的啃老,是类似我一个同学,高中都没考上,结果大学去澳洲玩了4年,回来就拿几百万开了个公司,每天保时捷开着各地旅旅游喝喝茶…这才叫啃老好吗?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也能享受其他人必须通过奋斗得来的全部
而买一二线好地段的房,大概是抵抗通涨最好的投资方式,换句话说,买房和有没有孩子关系都不大,更别说所谓的啃老了。
现在早就不是你自己必须不靠父母傲娇自信独立奋斗,而是你+父母三个人一起奋斗都快跟不上阶级固化节奏的时代了,还振振有词信誓旦旦批判是否啃老呢……富二代都没你们那么些高姿态
赶紧醒醒吧!暑假找个凉快地方实习两个月接触接触社会,别给自己上那些遗世而独立超凡脱俗的道德海洛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碰到某些既得利益者脆弱的内心了?开始玩攻击了?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