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在还有非常多的越南妈妈
生下来的孩子往往也会受到冷眼看待
一般而言,会娶外籍新娘的(我指没有恋爱花钱找对象)男人跟大陆现在农村娶越南新娘的一样,条件普遍比较差。家庭条件比较差,加上外籍母亲,在加上两岸独有的政治环境,大陆嫁过来姑娘的小孩更容易成为被看不起的异类。
另外,原住民的小孩在台湾社会也是容易被歧视的对象。
当然,如果是条件好的家庭一般就比较少这种困扰,嫌贫爱富麻,你们也是知道的。
之前有个提问,内容是有关于龙应台说: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的。
这几年大陆嫁来台湾和过来台湾卖淫的姑娘都直线的减少(当然还是有)
现在接过那些工作的主要是越南姑娘。
有可能是留在本地不需出海就可以卖更好价格了,有可能是台湾衰退的环境已经不值得一提不如去其它地方,有可能是得到好的教育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的机会增加了。不管如何,小民的尊严确实值得我们去在乎,但那跟大国崛起绝对是不冲突的。台独无论如何都不存在成为大国的可能,透过诋毁污辱别人得到的自我感觉良好和尊严终将在虚构出来的图腾破灭后烟消云散。
我只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次和上一次陸配的孩子被台灣人欺凌都是陸配走出來
台灣男人死那去了?那是台灣人的種啊,他們就那麼不聞不問嗎?
本文借分析霸凌为题, 这种霸凌文化由来已久,台湾新闻中时常可见。
台商子女回台,遭到同学殴打,同班同学非但不同情,还拍影片po网,直言:我们班怎么会转来这种智障。
台湾自己人就要被打,枉论大陆学生了。
霸凌与歧视不仅仅止于肉体上
在台湾你这样讲台湾女同学,会被骂,但高素质与政治正确并不适用于大陆学生。
不仅仅是大陆生这种霸凌与歧视不仅仅是针对大陆,对于所有在他们眼中落后的地区。他们的歧视都是发自内心的,马英九在和外籍学生交流的时候也遭遇了类似的尴尬。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8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在台北科技大學與學生對談,一名來自聖文森的外籍生發問,認為台灣警察「好像不會保護外國人。」
馬總統聆聽後,當場要求相關官員調查,「真有警察照顧外國人不夠周到,會來改善。」
馬總統今天與學生對談,來自聖文森的外籍生首先舉手發問。他提到一名女性外籍生友人搭乘捷運時,遭到本地男性跟蹤,找捷運警察協助,警察卻沒有立刻幫忙抓住對方,只是不斷問受害者問題。
這名外籍生說,直到他出現,那名跟蹤者才跑走,可見跟蹤者知道台灣警察不會對其怎樣,「因為我們是外國人,警察比較幫助本地人。」
即使混血也难以幸免
新闻的报道下面的留言第一则就让人很不舒服,但却也发人省醒。
歧视心里实际上的差异
看到了以上如此之多的例子你不难产生“台湾人也许真的不欢迎外籍人士”,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的。物化、歧视、霸凌针对的都是在他们眼里的“弱势”,而遇到一些美日一流的侮辱时,却反而学会say sorry了。
错误难以切割,最终原因还是台湾社会对其的宽容与放任。
也许台湾朋友会说这是个案、是少数人的行为,但无论是面对大陆还是外籍学生,台湾始终是一个整体印象,这是难以切割的。再者说如果不是社会整体对这类事是一种放任态度,这类事会一直发生么?
在大陆遇到这种事,媒体标题甚至都会直接上“丢国人的脸”,认为其是“国耻”。而不是如台湾某些人那样讲什么:
“就算是大陆人也不应该这样对待”。
==============================================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很认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而是唯恐你以为天下太平。
真实的台湾早就和我们的美好幻想大不同。过去刚刚接触zhihu,令我错愕的是,知乎的”台湾“话题似乎与央视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热衷于向民众粉饰太平,鼓吹什么:
“反中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
“台湾人素质非常高”
甚至在两岸冲突的话题下面时常看到“大陆应该好好反思…”的论调
今天这件事也颇为好笑,一个传统绿媒突然高调为大陆配偶发声,然后下午又高调跑出来辟谣。这春秋笔法让人意图联想到鼎泰丰。
也看到有人笑:你们这些知乎er们抱着假新闻骂了半天,傻不傻。回头看了一下自己写的答案,题主所提如果真是造假。没感觉有什么可改的。
为什么?之前就有人指责我说我用个案下定论,其实不然。
本文一直在强调的一点就是:台湾社会对于这种行为的高度宽,容甚至欺负“大陆仔”是政治正确才是乱源。
说本文把个案炒成两岸对立的对岸朋友,也应明白一个道理,个案的频繁发生背后,是整个社会群体对其的漠视,甚至助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